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浅谈如何增强大学班级凝聚力演讲(范文大全)

浅谈如何增强大学班级凝聚力演讲(范文大全)



第一篇:浅谈如何增强大学班级凝聚力演讲

课前十分钟演讲姓名:陈泳斌

学号20101181

32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班级的凝聚力

同学们,今天我又站在这个讲台上,面对着我们这个集体,相比之前的其它次演讲,我更多感到的是我正在慢慢地成长,随着我们软件工程班这个集体,一起成长。在此,我要再次感谢我们班的同学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让我深深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我们都明白,团结就是力量,这股力量叫做班级凝聚力,它是我们班级获得优秀成绩的保障,是我们班战胜一切困难的基础,是大家好好学习,永不挂科的源泉。

大家好!我是泳斌,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班级的凝聚力》。

从我踏进大学校门以来,听到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大学的班级似乎没有过去那样团结,那样有凝聚力。这些我相信大家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也有所感受。如今我们44位同学已经在一起学习生活了快一年之久,似乎是时候谈谈这种现象的成因了。

一、现实中的参照系

我们在比较班级团结状况时,一般会选取一个熟悉可靠的参照系,正常来说大家都会选择中学时期的班级进行比较,尤其是高三。对于高三,对于高考,我们大家都是过来人。高三,同学之间都有着同舟共济的经历,形成人生重要的转折。而且从很多人的现实经历来看,因为高三时期彼此的帮助,毕业后形成了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友谊和爱情故事。这样子,我们大学的班级就会在各个方面完败。

二、大小地理环境的差异

地理环境是大学高中班级之间差别最为直观的地方。

先来讲讲大地理环境:高中我们一般是来自同样的城市,有着相近的生活习惯。但是到了大学,大家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不必说具体的生活习惯,可能连彼此的口音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但是大地理环境差异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障碍往往是有限的。如果可以进行足够的交流,那么所谓的隔阂就可以有所消减。

再来看看小地理环境:我们不妨想想,在上大学以前,我们上学虽然可能调换座位,但是座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相对固定的,也就是小地理环境是相对稳定的,而且人和人之间还并不存在太大的大地理隔阂。但是上课这个在大学里不是唯一但仍然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却是在座位不固定的状况下进行的,于是彼此的交流并不容易持久,往往还是同寝室的人来,同寝室的人去,有着浓烈家乡认同感的人或许会更多的走在同乡的群队中。于是,交流的人限制在了狭小的范围中,虽然大学寝室固定,但是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大地理环境障碍。

三、我们很难再有相同的追求

每个人的追求严格意义上说应该都是不相同但相似的,打个比方,我们在高中可能追求不同的大学,但追求的都是大学,最后可以转换成对优秀成绩的追求。这也许是比较功利性的说法,但是也许更多时候更贴近现实。

可是大学并非如此。学习虽说是第一的,但已经不是唯一的,学校的各类活动会更加丰富,对于组织活动和参加活动的意义的追求,每个人也是不相同的。我们没有办法要求其他人的思路和追求和自己完全一致,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几乎成为理想各异的大学生的真实写照。即便我们是相同的专业,大家对于“软件工程”这四个字也有着不相同的理解和不相同的态度。所以在不同的态度产生之时,我们很难再有相同的追求,加之本身有不太一样的爱好,我们的心灵之间,可能就产生了比想象中更大的距离。

课前十分钟演讲姓名:陈泳斌

学号20101181

32四、当我们面对相同的利益,又产生了隔阂

我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说钱伤感情!”这是个很现实也是很残酷的问题。因为我们发现,大学比以前有了更多的相关于利益的东西。因为大学的生活中,金钱会显得更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虽然还没有细致到要关心柴米油盐,但是自己的生活和金钱有着不小联系,毕竟大家还是在距离家庭较远的校园里独自生活。重视钱本身没有什么罪恶,但是当金钱被我们视为荣誉的象征和生活的能力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可能会有更加多的变化。

另外,加分,综合评定,其中都会有不少人的想法和行为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使得本来是鼓励大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校园活动因为我们的态度多了许多功利的色彩。有人这样比喻过,说大学的组织和社团就是滋生腐败的摇篮。我不敢说这句话是对的,因为它太过偏激,但是其中却也体现了大学的部分组织和社团起到的消极作用。

以上是一个枯燥又冗长的分析,但我们还是会发现当中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内容。大学班级的凝聚力不容易坚强,可能最终还是因为我们大学生自身的问题。是成长的烦恼,是成熟代价,可能都是,也可能都不是,但是最后我们的结论是,希望我们的班级能不断增强凝聚力,而这不仅仅要依靠班会,更需要我们真诚交流的态度。就是说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构建和谐班级。

和谐,多么美好的一个词语,多么美好的意境。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和谐吧:春风是和谐的,她使坚冰融化,万物复苏,把人们带到美好的季节;春雨是和谐的,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往今来,和谐思想绵绵不绝。从孔子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到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从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方案,到康有为描绘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状态,从孙中山“大同世界”的理想,到毛泽东“环球同此凉热”的追求,悠悠中华几千年,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无不推崇团结互助的理念,和谐社会始终是人们最崇高的理想。和谐就是融洽和睦、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应该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社会。

胡总书记把“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提出来,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校园文化,我们大学生在这个富有感召力的今天,同学之间要和谐,要团结,要友爱,要互助,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我们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构筑一个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和谐班级。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确实,一个优良的班集体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对每一个同学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而要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是非常艰巨的,关键要靠班级的强大的凝聚力作后盾。

我们要在这个班级中学会做人,形成自己的个性,学习丰富的知识,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要想使自己无愧于心,我们必须尽力管理好自己,引导自己,要尽力让我们44颗心心往一处想,44股劲劲往一处使,建立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集体。

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有没有很强的凝聚力,有没有团结互助的道德风尚,是判断一个群体是否健康、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弘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美德。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仁爱”、行“友善”、重“人和”的传统美德。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应该传承这些传统美德,今天我们要为构建一个和谐班级而努力,明天我们要为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而付出,这是历史付与给我们的重任!这是时代付与给我们的使命!提高大学班级的凝聚力,我们都有一份责任!

谢谢大家!

第二篇: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演讲

桐乡一中 唐鸿飞

增加班级凝聚力的讲话

有些话本不想说,现在看来却不得不说了。

昨天,田径场上,是的,我们212班,看起来像一盘散沙,这是大家愿意看到的吗 ?

在开学初的自我介绍中,有的同学这样写到,“总殷切希望这是个由善良人们组成的大家庭,多一些难得的温暖,少一些人后的杂言。”很多人的字里行间中都透露着希望,他们用“团结”“凝聚力”“拼搏”“和谐”等正面的,积极的,有信心的词汇堆砌着自己语言。

我,知道,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期待着在运动会中看到一个充满着激情与活力的,团结向上的,勇于拼搏的212班。但我们难道将这种期待只停留在脑海里吗?不,我们应该用行动来证明。

如何使我们的212班成为一个伟大的独一无二的班集体呢?需要生活在这个整体中的个体,我们每一位同学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在面对集体利益的时候,能够牺牲个人的利益,能够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心里想的212,念着212,为了212。在212班面对困难的时候,存在分歧的时候,能够勇敢的站出来!那些主动请缨参与运动会的方队,跳绳,投篮等各项活动的同学,212感谢你们,是你们的存在让212班的每个人感到温暖。

对那些面对集体活动,退缩和犹豫不前的同学,我们提出恳切的期待,期待你们回到大家庭中来,回到集体的怀抱中。当212面临困难时,当212的荣誉受到挑战的时候,你应该怎么样做,是望而却步,停滞彷徨吗?不,我们要勇敢的站出来,冲锋陷阵,征战沙场,是每一个有血性的212班的同胞能做到的,因为我们是212的一份子,因为212的荣誉就是我们自己的荣誉,212班的耻辱就是我们的耻辱。因为我们就是212,212就是我们。

最后,我想套用美国第35届总统肯尼迪的一句话,“Ask not what the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the country”(不要问这个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要问你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不要问212能给你什么,要问你能为212做些什么?

2012.9.25

第三篇:浅谈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浅谈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方法和途径

天全县城区一小李粹琴孙学琼

【摘要】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氛围的核心,它是一种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更是一种推进班风建设的动力,它从多个方面和层面展示着一个班级的生机和活力。我的实践证明可以从下三个方面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一是经常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二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三是充分发挥小助手的作用。

【关键词】

班级凝聚力方法途径思想交流开展活动培养干部

【正文】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氛围的核心,它是一种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更是一

种推进班风建设的动力,它从多个方面和层面展示着一个班级的生机和活力。一个班级,是不能没有凝聚力的。同学们互相帮助,这是班级凝聚力的体现。为了班级去奋斗,也是班级凝聚力的体现。甚至,在班级受到公告栏批评的时候,偷偷去擦掉公告栏黑板上的批评文字,这也是班级凝聚力的体现(虽说有些不太光明正大)。那如何才能有效地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经常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能有效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我非常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高段的学生都是十几岁的大孩子了,很多道理他们都明白,自尊心也很强,直接的批评换回来的可能是思想的叛逆,于是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不同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在这个时候,我就是他们的好朋友,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交流中,我总是毫不吝啬我的赞美声,把赞美送给每一位学生,哪怕他是班里学习最差的。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慢慢地我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信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很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利用课间开展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记得刚刚接班主任时,为了增加班级的凝聚力,我组织学生进行踢毽子了比赛,让学生把过剩的精力在课余时间通过锻炼发泄出来。这样,孩子们在过道上追逐打闹的身影消失了,不但规范了学生的课间活动,而且,班上掀起了踢毽子比拼热潮,学生在活动中明白了一些事理、长了一些见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更重要的是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进取心。在学校运动会中,由于我们班人人会踢毽子,因此在参加踢毽子比赛集体项目的时候,我们班遥遥领先其他班,学生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以后的大型文体活动,学生们总是在刚接到任务后就积极的准备,基本没让我多操心了。

2、利用班级宣传阵地来增强班级凝聚力

黑板报是宣传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我把板报交给学生,组织一批有能力并喜欢宣传工作的学生,教会他们发扬各自长处,团结协作,精心设计板报内容(尽量适合我班最热点的问题展开),合理安排板报布局,把板报办得实在、有效。

充分利用班会课,教会学生剖析自己和反思自己。我们知道,一味地说教并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我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为了避免单调重复的说教,我经常给学生讲励志故事,有事给学生读一两则《哈佛家训》,把深奥的道理融于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之中,深入浅出,非常容易让学生接受。我还巧妙地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情说开去,让他们自己分析对与错,在不断的剖析和反思中学会自己解决出现的问题。有时则给学生读《心灵的鸡汤》,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同时,我针对学生的青春期发育特点,我到学校图书室借阅了关于小学高年级孩子的心理与生理方面的指导书籍,针对班上出现的问题,给予学生建议,为他们解惑。如班上有一位男生杨牧雨,由于发育变声期到了,嗓音变得怪怪的,于是他不敢大声说话,怕同学们嘲笑,我把学生生理发育特征读给孩子们听,并且告诉他你应该感到自豪,说明你长大了,从此以后,他又变得自信了。教室里总是远远能听见他还未完全变声的嗓音。

三、充分发挥小助手的作用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班主任工作方方面面,比较繁琐,既要带领学生们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又要处理班内的一些小事情,如果这些全部由班主任来承担,往往会影响到教学工作。因此,在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我更注重对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的培养,培养出了几个能管理班级的小助手,让她们来协助我管理班集体。班里的一些小事情,我就完全放手让她们去处理,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密切接触,她们之间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沟通。虽然班上有几个调皮捣蛋的男生不是太听话,但是我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如在我们班只要说起劳动委员杨然同学,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我问同学们为什么服他,同学们说他总是抢着干脏活累活,其他人不好意思再计较了。

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很多,为了把班级搞得更好,我绝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

第四篇: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范文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临南镇教育办公室 赵淑红

[摘 要]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有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该纲要既为中小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道路。既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要勇于打破传统模式,进行新的探索,又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笔者根据班主任的经历,充分认识到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首先要使这个班集体有一个灵魂,而这个灵魂的核心就是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笔者就如何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根据平时做班主任的一些做法,进行简要的总结形成这篇文章。[关键词]班主任 班集体 凝聚力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蓝,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得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当中去。如何把一个班级搞活,心向一处看,劲往一处使,建立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集体,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会关注的问题,我今天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浅谈一下个人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以身作则,树立良好个人形象

一个班的班主任,可以说在班内起到灵魂的作用,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管理好一个班,班主任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己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品,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班主任不仅要像韩愈在《师说》里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做得正、行得直的作风,使得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使得学生能尊重你、支持你,主动地聚集在你的周围,“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这样就会使班级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班主任也才能在教育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效果。

二、选拔优秀班干部,建设一个强有力的班集体核心。“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他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这是马卡连柯说过的话。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

在选择班干部时我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我认为学生自己选出的班干部比较有威望,更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班主任应十分注意发挥班干部各自的才能,让他们去组织和管理班级同学的学习与生活,大胆放权给他们,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而不是成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传话筒。班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加强了,各项工作才能开展得井井有条。班干部将会从“班主任要我做”变为“我要班主任指导着做”,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当然,对一些必须由班主任解决的事情,班主任必须亲自解决,而不能将一切重担都一古脑儿地推给班干部,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使班干部的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三、建设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的实际,制定出班级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荣誉感,设法激发整个集体的荣誉感,便能够凝聚这个集体。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是增强凝聚力的好机会。集体里每一个成员的全情投入都是一种体验,其实,结果有时并不重要,即使拿不了名次,准备的过程,比赛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凝聚全班的过程。所以,班主任要带头投入,并且发动全班同学投入。每一个人投入越深,体验就越深,体验越深,集体归属感就越强,集体归属感越强,集体凝聚力就大。

四、班主任要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作为“一家之长”,班主任应该关心这一集体,爱护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真正地从内心爱他们,关心他们,在工作中我要求自己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做的:

(一)要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念,做孩子的朋友。高尔基曾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我认为爱是一切教育的源泉,做为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关心学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二)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保证学生健康发展。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庭,班主任应该像家长一样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我所任教的小学都是农村孩子,都属于“散放型”,家长没有辅导孩子的习惯,而是听之任之,加之其它方面的原因,孩子学习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做为班主任不能依据成绩主观地给他们下结论,进而呈现出喜爱和冷落的情绪。有的班主任偏向于心目中的好学生,让他们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座位安排在前面,犯了错误可以不惩罚,各类活动优先考虑。其实,这样做的结果是可怕的,好学生因此骄傲自满,差学生则极易失落,自暴自弃。班主任的角色是一个平衡杠,应该调节好优生与差生的心理,优生不能给予过度的夸奖和宠爱,差生也不能受到太多的冷落,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班主任要善于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让每个学生的优点最大化,让每个学生都有被班级需要的感觉,激励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能使他们感觉到老师真心的爱护,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使得班集体真正成为团结向上,充满温暖,充满爱意的集体,有极强凝聚力的集体。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要用容忍的心态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过错,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用愉悦的心情去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只有这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奏效,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得以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才能得到长久的维持。

第五篇: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氛围的核心,它是一种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更是一种推进班风建设的动力,它从多个侧面和层面展示着一个班级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探讨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对强化班级管理,提高全体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用爱和信任来培养班级凝聚力

要想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除严格要求之外,还得把爱和信任寓于其中。真心爱护着班里的每位学生,也要求学生之间互相关爱,互相信任,平时经常表扬那些能关爱、帮助别人的同学。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幸福和奖赏,这样既可以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精神,也可使师生感情加深,班级凝聚力增强。用爱的教育来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应该是切实有效的。你可以举一个身边的感人例子。只要班长爱字当头,诚心对待学生,爱和信任就是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的粘合剂。

二、用科学的班干部管理方式来构筑凝聚力

能否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对于构筑班级的凝聚力十分重要,学生是班主任的另一双眼睛。如何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呢?首先通过细心观察,大胆提拔重用学生干部。其次还要严格的培养和考核班干部。在班委实行了层层负责制,定期召开班干部工作会议,通过总结,相互考评达到增强责任感、提高工作水平的目的。对有问题的班干部既做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工作,也注重个别的交心谈心。由于干部选拔和培养工作比较到位,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上轻松了许多,使我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班级管理的深层问题及教学工作。

三、用共同的奋斗目标来引导班级凝聚力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应结合本班的实际,制定出班级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结合本班实际特制定了班规和一日常规,结合《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做的行为规范和不规范,直接影响到班级考核的扣分和奖分。

四、用班级的声誉、荣誉来激励班级凝聚力

班级活动最能吸引学生,因此在活动中以班级的声誉、荣誉来激励班级凝聚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班级所参加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教育、教学活动,文娱活动等。当活动开展时,班长必须要制订整体计划。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架起了桥梁,密切了生生关系,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爱,到互相理解、互相合作。在活动中不分你我,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始终把班级这个大集体放在第一位。所有同学都形成了这样一个共同的信念:集体的荣誉是最高荣誉,也是每个人必须维护的。

五、用民主、宽松的班级环境来生成班级凝聚力

首先,一个民主、宽松的班级环境,使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和对教师的信赖,从而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表露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其次,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鼓励学生多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不断调适自己的言行,进而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三是要关注学生的身边生活,用容忍的心态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过错,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用愉悦的心情去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只有这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奏效,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得以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才能得到长久的维持。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