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做最好的班主任(最终5篇)

做最好的班主任(最终5篇)



第一篇:做最好的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心得体会

九江市港城学校 杨桂元

“师德”是教师这一行业的行为规范,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教师个人教育实践的成败。作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的班主任,尤其是新班主任,在新形势下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呢?通过读李镇西著《做最好的班主任》和这一个月的实践告诉我,合格、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备五心——童心、爱心、细心、耐心和诚心。

一、爱心是班主任道德修养的前提条件,促使班主任有一颗童心。苏霍姆林斯基语——童心使我们能够和孩子融为一体,爱心使我们“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讲,童心决定着爱心。班主任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必须有一颗童心和爱心。即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孩子的心灵”——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并在自己的岗位上播撒爱心。

教育实践也告诉我们,爱是人们一种基本需要,当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人就会感到悲观、失望、苦闷。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它就会化作源源不断的动力,催人进取。对于处在成长中的初一学生来说尤其如此。所以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来说就更应该有一颗爱生之心。譬如小毛病多的同学要选取其中容易的地方入手,不能一下子的全拿出来批评他们,更不能用放大镜把缺点放大,一味看到他们身上不足,经常对他们批评管制,而看不到他们各自身上的优点。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理解他们,其实他们中

有的劳动积极,有的体育活动表现突出,有的正义感特别强等等。如果发现他们的优点,再及时给与鼓励,创设情景展示他们的专长,增强他们的好学信心,提高他们在学生中的威信,给他们多一点信任和扶持,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温暖和体贴。唤起他们体验成功的快感,促其奋进。

“爱就是教育”。班主任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心教育,没有情感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尤其是班主任工作。

二、责任是班主任道德修养的强大动力,促使班主任应具备细心和耐心。

“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我们千万不要在他们生命的最初磨灭他们的天赋”,这句话本身就透露出高度的责任感。教师是履行教育事业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班主任作为这一重任的实践者就要忠城教育,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要以此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追求自己人生幸福的最现实和可靠的途径。树立事业心,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只有如此,才能甘于寂寞,甘为人梯,在平凡的岗位辛勤耕耘,播撒希望。

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应当把工作当作一项创造性的事业来对待。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充实自己。因为社会在进步,教育在改革,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也不断在提高。班主任只有不断自我更新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否则就难于适应教育

教学的需要。而这一切都建立在班主任高度的责任感上,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正是班主任努力工作的强大动力。因此,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认真细心、耐心地做好每一件事,绝不敷衍,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机智是班主任道德修养的手段,促使班主任有一颗诚心。所谓机智是指班主任的灵活、机敏、随机应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善于顺势利导,当机立断。富有创造性工作的班主任要常常善于利用临时发生的情感,机敏地运用自己的教育经验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进行有效地工作。

首先,现代班主任的能力结构主要围绕着胜任教育教学活动的总体要求来设计,在日常工作中,应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针对他们的不同个性,对其思想品德教育进行整体设计,予以精心培养。即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诚心诚意地与学生交流交心,发现和了解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尽量多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学会成长的机会;例如表现在对管理班级的探究方面:采用值日班长轮流制,尽量为多一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在先进班组评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用集体的力量约束个人的行为;利用主题班队课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与素养。等等都是班主任教育机智的灵活运用。

再者,班主任的教育机智还应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较高的研究水平。

未来的教育极富有挑战性,许多问题需要去探究。班主任是教育实践的主体之一,因此,更应当去探索,以提高理论思维能力,达到因人施教,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班主任只有以爱心为前提,以责任为动力,以机智为手段,在日常点点滴滴的工作中充分和谐运用童心、爱心、细心、耐心和诚心,才能有效地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更好的做到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人民教师。

第二篇:做最好的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摘抄及笔记来源: 郑刚的日志

《做最好的班主任》:

P11:在未来班,我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勤奋学习、关心集体、参与改革,为了让教育充满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的浪漫色彩,我们为未来班制作了班徽、绘制了班旗,还创作了班歌。

为了报答童心,我立志成为创造型、学者型的教育工作者,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为丰富和发展中国教育理论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P12:用童心报答童心,这就是我现身教育的原动力。如果有人认为我的教育境界不够高的话,那么,我想借用杰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来强调我的教育信念:“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我把心灵献给孩子》)不过,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我还想冒昧地替导师把这段话补上一句:“以及孩子对我的爱。”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写道:“每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如果这个世界显示在你的面前,如果你感觉到每个儿童都有个性,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

P13:“发展”首先意味着“自我发展”,即“自我培养”——我从来都认为,任何一个领域的人才首先是自我培养而不是别人培养的;从根本上说,只有自己才能够培养自己。

“你不要知识不停地奔跑,还应当适当停下来沉思——通过写作,整理、反思、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正是这种“反刍生活”式的写作,使我对自己的教育得失有了比较清醒地认识,对教育的本质以及教育科学规律有了相对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对我每一天的工作有了一种持续不断的动力和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融真挚的教育情感、生动的教育故事和深刻的教育思考于一体,语言平易,娓娓道来,但又不乏文学魅力。

P15:教育研究,之所以与一般的自然科学研究不同,在于它更多关注的不是因果,不是规律,不是物性,而是价值,是精神,是人性。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不是精确的而是模糊的。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准确的说,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已经融为一个整体。

小组撰写小组史册,班级撰写班级史册,建构独具特色的小组文化和精神内核。

小组册:将个人的成长纳入小组、班级和年级的大的背景下,个人成长了,小组自然也就发展了。年级、班级、小组都为个人的成长提供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中个性在不妨碍他人的条件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彼此欣赏、互相帮助。

小组册:组员风采、愿景展示(个人愿景、小组愿景、小组为实现班级愿景做出的贡献)、班级册:教师团队风采、主题班会(文字记录及相片)、班级活动 小组史册集合构成班级史册,班级史册集合构成年级史册。

P17:这里所说的班级史册,是全班学生共同撰写、编印的反映班集体三年来各方面情况的“班级风采录”。班主任组织、指导学生编撰这样的班级史册,是很有意义的。

(1)围绕编撰班级史册,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热爱、关心班级,把班集体建设得更加美好。

(2)通过编撰班级史册,可以强化、巩固学生已经形成的集体情感与集体观念。(3)学生拥有一本班级史册,使拥有了一份丰厚的精神财富。毕业之际,学生领取毕业证书的同时,又得到一本凝结着自己心血的班级史册,其心情之激动是无法形容的,因为这无疑是把集体生活与集体精神永远留在了身边。对学生来说,这是一座标志自己健康成长的里程碑,是一枚体现自己纯真品格的人生纪念章,是一段珍贵的回忆,是一份炽热的情感,是一串闪光的脚印,是一颗晶莹的童心……

(4)班主任拥有一本班级史册,是拥有了一份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的生动教材和总结自己教育经验的素材。每一个学生只有一次中学生活,但班主任却要和不同学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中学生活。

(5)小组史册、班级史册的编撰也能加强学校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家长通过建构学生愿景等方式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来。

P22:新教育实验要改变的是师生的行走方式与精神状态,而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与精神状态,必须首先认定许多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可能是不幸福的、割裂的。教育要在日常的教育琐事中寻找幸福。

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会制约教师在教育行为中的幸福感,但绝不能仅仅将教师的不幸福根源于制度的压迫。制度是个中性词,无论在哪个国家,哪种社会制度下,制度与自由永远都是对立的。这种制度不仅仅包括政治制度,也包括课程制度等等。在中国的语境下,制度发生了异化和扭曲,对教师造成了伤害。教师的不幸福感也源于学生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会发现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校园暴力层出不穷,恋爱现象严重,厌学普遍化,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很难再依靠传统的权威去维持必要的纪律。这也说明,学生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了。教育的市场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家长与学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发言权,也让许多教师难以应付。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寻求幸福感与安全感,教师很容易拒绝变化,变得平庸。因此,许多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是以重复性为特征的。

当一个教师只停留在抱怨阶段。而不采取任何措施时,抱怨的意义就变了。新课改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P27:远离学生不是在物理距离上原理学生,而是指班主任和学生的心灵距离在拉大。本来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但因为感情的隔膜,学生在我们面前成了物,是分数,是试卷,是学习和考试的机器!

拒绝变化,指的是一切都喜欢按经验办事,总希望以不变应万变,或者希望学生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学生,学生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愿跟上时代的变化的老师,面对未有的教育难题,很容易束手无策。

P28:教师幸福的源自于: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超越自己。

只有把职业当做享受的人,才能心甘情愿地废寝忘食,坚持不懈。

不要仅仅把教育事业当成谋生的饭碗,还应作为事业来追求。因为作为人,特别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我们当然不能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还应有一个更高层面的追求,那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那就是自身的光荣感。

要赢得学生处的爱戴,就必须寻找一切机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学生当中。刻服厌倦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和孩子在一起,不但在行动上和他们交往,而且在情感上和他们交融,不断被孩子感染和感动,就会有幸福感产生。

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欢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

要将每个孩子都看成是好孩子,将来都能成为好人。教育者必须有这样大的胸怀。教师实行联产责任承包制:每个教师负责3到5名左右的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将这作为自己科研的课题,去读书,去研究,去攻关。这同时也能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谊,拉近学生与老师的心灵距离,让学生更加喜欢老师,让教师的工作更加有意义。这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在学生内部也实施联产责任承包制:每个成绩好点的学生负责学习后进的学生,学科间互助,语文你弱我强,我帮你,数学我弱你强,你帮我。最终形成“我为集体,集体为我”的氛围。

如果每个学生都热爱集体,那么学生违反校纪校规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甚至消失。让每一个孩子在集体中感受到爱和关注,切身感受自己是集体的主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将集体发展强大。让每一个孩子像爱家一样爱集体,像给自己家做事一样为集体做事。自己的学习不仅仅是对家庭和自己负责,更是为小组、班级、年级和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学校的每一个人,学生、老师乃至是清洁工都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协作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不仅仅学到知识,学会学习,更能够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进步。班级统计每个孩子的生日,在孩子过生日时小组和班级准备精心的礼物。全班唱生日歌祝福。统计每个教师的生日,在每个教师生日时,班级同样送上礼物和祝福。

每一次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班级(年级)准备节目,老师准备一些节目,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庆祝节日。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

P30:班主任一定要胸襟开阔,不要斤斤计较,同行之间要互相欣赏互相敬佩,只有生活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我们才会幸福。

学校领导者要努力在学校营造这样的氛围,年级要努力在年级,备课组要在备课组内营造这样的氛围。班主任要在班级内部营造学生间彼此欣赏,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氛围。这样的氛围有利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也会为每个孩子的终身成长奠定基础。学生与学生不是敌人是对手,是竞争者更是互助者。

P31:我每带一个班,都会给自己提出不复制上个班,而要提出一个新的目标,这个目标对我来说也就是新的研究课题。……每三年一个周期我都在超越自己,同时也在挑战自己,更觉得所有难题都是我的研究课题。

同样是面对后进生,换一种科研的眼光去打量,感觉大不一样。

P32:班主任的责任似乎无限大,因为他什么都要管而且必须管好;同时班主任的权力似乎又无限小,因为无论是谁都可随时给班主任下达任务,是一个忙忙碌碌的办事员。如此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班主任哪有精力去关注学生的心灵?因此,“解放班主任”的首要条件是科学规划班主任的权力与责任。我们认为班主任最基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班级的常规管理,他的权力与责任也只在这个范围之内。

年级成立学生代表委员会,由各班选出的学生代表组成,负责年级的纪律、卫生、安全、学习等等各方面的工作。

各学科长在一起,探讨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及时向各自班上的学生及任课教师反馈。提高学习成绩。

P33:现在对班主任片面化评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简单而庸俗的“量化”。二是“以智论德”。三是提倡并鼓励班主任当“保姆”。

“解放班主任”,不仅仅是学校领导的事。对于每位班主任来说,更应主动在思想上,行动上“自我解放”。思想上的“自我解放”,就是要勇于更新教育观念;行动上的“自我解放”,就是应善于改革教育方法。

更新教育观念,要求班主任用教育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明确自己的使命是引领人格,而非管制学生;自己的身份是学生思想的领路人,而非学生集体的独裁者。在此基础上,班主任的理念应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变事务应付为教育科研。二是变个人权威为集体意志。三是边孤军奋战为师生合作。所谓“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与能力”,首先就是班主任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与管理的机会,而不是“手把手地教”,当每一个学生都以主人的姿态与班主任协力建设班集体时,班主任会感到累吗?

改革教育方法,目的在于使班主任摆脱繁多杂事的缠绕。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大胆放手民主管理。前面已说,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学生思想教育与班级常规管理,因此班主任大可不必面面俱到,遇阻代庖。要分清哪些工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事,哪些则只需自己当参谋、出主意,明确之后,该减则减,该丢则丢。另外,即使对属于班主任分内之责的班级常规管理及各种班级事务,班主任也不应该一手包办,而应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班级,处理班级事务。所谓“民主管理”,绝不仅仅是依靠几个班干部,而是要要引导学生制定出班级规范,以制度的形式来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与义务,同时每一个人(包括班主任)都受到班集体的监督,一句话,变以“人”(班主任)治为以法(班级规范)治班,是学生真正成为集体的主人。

“解放班主任”的意义在于,使班主任由体力型的勤杂工成为科研型的教育者。因此,班主任获得“解放”之后,肩上的责任不是更轻了,而是更重了,但同以前不同的是,班主任真正还原成了“学生心灵的关怀者”:他可以有充裕的时间找学生谈心,深入学生心灵,研究学生思想,把学生思想工作做得更细更好;他可以有充沛的精力结合一个班的教育实践,思考、探索教育改革,进行教育实验;他可以看书学习,进修提高,不断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也可以撰写论文甚至著书立说,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自己的理论贡献……当然,随着班主任的“解放”,学生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学校职能部门工作的强化,也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见,“解放班主任”不但应该而且势在必行!

P40:班主任主动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监督、制约之中,这是我们每一位有事业心的教育者理应具备的现代意识。更何况,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具有独立人格、平等观念、民主素质的主人,这才能适应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跻身世界强盛民族之林的需要。如果我们的学生连向老师说“不”的勇气都没有,这不仅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更是未来中国的悲哀!P40: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他们对学生的精神关怀更全面更细致更持久。20多年的班主任实践告诉我,优秀的版主任,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我们能够和孩子融为一体,爱心能使我们能够“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语),而责任心则能使我们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陶行知语)。同时,班主任还应该是“专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这里,我之所以将这三个称谓都加上引号,是想表明并强调,也许我们的班主任一辈子都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专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但这不妨碍我们给自己的事业定一个终身努力的奋斗目标:专家,能够使我们在学科教学或其他专业技能上(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道德上)征服学生的心,并给他们积极的影响;思想家,能够让我们随时反思自己的工作,并以鲜活的思想点燃学生思考的火炬;心理学家,能够使我们不知不觉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同时,让学生不知不觉向我们打开心灵的大门。

P42: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保持和谐一致,甚至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局域儿童般的情感,儿童般的兴趣,儿童般的思维,儿童般的纯真。……用孩子的眼镜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区热爱。P44: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对假恶丑的毫不妥协,火热的激情,正直的情怀,永远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

P45:我常常对一些年轻的班主任说,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爱学生,其实有一个很简洁的办法。就是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依恋学生?或者说我是不是常常在周末或节假日情不自禁地思念学生?千万别小看这种思念,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

P46:在重新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时,先生有一段话特别震撼我的心灵:“要想完成乡村教育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新的深处。” P51:杰出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句话:“高度熟练、真才实学、有本领、有技术、手艺高超、实事求是、不辞劳苦——真彩是最吸引孩子们的东西。”

P52: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或者说是中文的感悟能力是李老师一直坚持的原则。P54:“思考”成了决定班主任工作境界高下的重要因素。

P54:帕斯卡尔有一段著名的话:“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我始终认为,真正的教师(首先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思想触觉十分灵敏的人: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保持个性,应该使每一个教育者坚定的人生信念。教育者充满理想主义的激情的人文情怀和独具个性的思想之光,理所当然地应该贯穿于教育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

对班主任而言,这里所说的思考首先是指对自己的思考,即把自己当做研究对象,揣摩、琢磨、体验、品味着自己已经和教育水乳交融的日常生活;同时,思考也包括关注、研究、咀嚼、审视别人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如果这种思考带有检讨解剖、质疑的意味,它变成了我所理解的反思,而这种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正是任何一个教师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精神素养和职业品质。

在从教(同时担任班主任)20多年的过程中,我的反思主要包括: 对教育实验的反思。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对教育现象的反思。对教育理论的反思。

P56:善于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前提是我们能够诚实地对待自己的事业,严肃地对待自己每一天的工作,唯有这种真诚和严肃,能够让我们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失误——为了我们心爱的事业和学生,我们勇于解剖自己和否定自己,因为这能够使我们更加成熟,使我们的教育走向成功。泰戈尔有这样一句诗:“真理之川从错误之渠中流过。”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次错误,对所有具备真诚反思精神的教育者来说,都是一个进步的台阶,我们沿着错误的台阶一步一步走向事业成功的高峰。

所谓反思错误,通俗地说,就是犯了错误之后不要轻易地原谅自己,而是拷问自己的心灵:我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这样的错误是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还是有着必然的思想根源?这样的错误事先能不能够避免?这样的错误是否收到了我期望达到的“教育效果”?如果达到了某种“教育效果”,那我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如果没有达到,那么这次错误所造成的表面后果和潜在的危机有哪些?这样的错误蕴含怎样的教育遗憾、教育缺陷乃至教育悲剧?这样的错误可能会在我的学生心灵中造成怎样的伤害?这样的错误包含了哪些可以理解的善良意图?这样的错误掩盖着哪些不可原谅的自私和可怕的个人动机?是否真正从此次错误中汲取了教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教育启迪?

任何教育者,包括任课教师、班主任乃至家长,都不可能去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孩子自己解决出现问题的技巧或方法。教会孩子自身或与他人的协作中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自身能力的提高,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P61: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已经认识到,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自主”的过程——换句话说,学生的成长是教师无法代替的。因此,所谓“教育”,就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这里的“服务”,首先是心灵的服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困惑需要请教生活阅历比他们丰富得多的长者,并获得有效的辅导;他们有许多意想不到的苦闷,需要有人倾听;他们也有许多成长的快乐需要更多的人分享……

P68:幸福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物质生活,更是一种愉悦的精神体验。而且,这种愉悦的精神体验有时仅仅来自一声普通的问候或一个细小的行为。

P69:给学生一个做主人的机会:几乎没接一个班,第一天除了我给他们见面礼之外,我还要让他们给我见面礼,这份见面礼也是一封信。

我的做法是,让每一个学生拿出一张纸:“现在,请没人给李老师写一封短信,写三个方面的内容:1.你以前遇到过最好的老师是谁?它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你希望李老师向他学习什么?2.你希望以后我们班级是什么样的集体?为达到这个目标,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3.你愿意担任班干部吗?你有何特长或者爱好?你可以在哪些方面为集体出力?”

要他们回答第一个问题,是因为我要提醒他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老师,永远不要忘记!在进入高一年级校的第一天,应该回望一下过去,想想以前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之恩;同时,我的确想让学生给我提供一些教育榜样,并从中得到更多的教育智慧。给学生提出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我用意是让学生明白:这个班不仅仅是李老师的,而更我的!我有责任为她奉献力量。学生们在调查表上认真地谈看法、谈建议。给我写信的过程吗,就是集体责任感在血红色呢过头脑中初步形成的过程。为我进一步管理、建设班集体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P76:我召集临时班委会开了一个会,我强调了工原则:“第一,感染意识。也就是以自己各方面的良好行为去感染带动同学们。第二,服务意识。要随时想到,班委就是服务,而不是管人。第三,独立意识,也同时体现出工作的创造性,要想方设法使我们班的工作与其他班不一样,要在工作中体现我们的智慧。”

P78:排座位的原则:不影响他人,不影响自己;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团结。……以后每周换一次座位,让每一同学都能在教室里的每一个地方坐一周。

P79:主题班会应该是班级“活动”而不是“会议。这种活动不仅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而且形式活泼,全员参与。特别要说到是,主题班会的“主题应该来自学生,或者至少应该是学生关心的话题。

邀请科任老师参加如何提高学生各学科成绩的主题班会。尽量将主题班会与学生的学科学习结合起来,与学生的终身发展相统一。

要实现新课改的美好愿景,教师必须先动起来,要有紧迫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召开要有创造性有个性,针对不同类别的班举行不同类型的班会,尽量发挥学生和班主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在年级选学生代表观察班会或上课。并对观察情况进行打分。

第一次班会可以设计为“我心中的班集体”,让学生畅谈班级愿景,并对如何实现愿景每个人谈自己应该做出的贡献。P83:

二、我的教育思想:

爱心,民主,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好学生的标准:善良,正直,机智,有文化。做人第一,文化素养是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让人们因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随时为他人着想,比如迟到就给别人带来不便)“我和他们不一样!”(随时想到自己的使命)

语文教育:多读多写多背;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课堂与学生互动。作文面批,少些评语。

四、给家长的建议

1.应该意识到,家长也是教育者。

2.别只看孩子的成绩,更要看孩子的为人。在人格上成为孩子的榜样,同时又和孩子一道成长。

3.周末回家让孩子做家务。4.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钱。

5.多与学校沟通:周记本应该签署意见。P84:第一次组织活动至少应该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活动内容一定要要符合实际,特别是要淡化教育痕迹,凸显趣味性。我不是反对教育性,只是说要淡化“教育痕迹”。第二,活动要全员参与,不要搞成少数几个学生的表演。第三,活动最好能够有利于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第四,活动最好让学生来设计,可以开展活动之前,在班上进行一次《我设计的活动方案》征文。第五,第一次活动的时间最好放在开学第一周的周末。

P88:在读《陶行知文集》时,我对他的写于1919年“五四”时期的《学生自治之问题研究》疑问特别感兴趣。他写道:“这篇所讨论的学生自治,有三个要点:第一,学生指全校的同学,有团体的意思;第二,自治指自己管理自己,有自己立法执法习法的意思;第三,学生自治与别的自治稍有不同,因为学生还在求学求学时代,就有一种练习自治的意思。把这三点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下一个定义:„学生自治是学生团结起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

陶行知还具体谈到学生自治的四点好处:“第一,学生自治可以为修身伦理的实验……在自治上,他们可以养成几种主要习惯:对于公共幸福,可以养成主动的兴味;对于公共事业,可以养成担负的能力;对于公共是非,可以养成明了的判断。……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我们办学人所定的规则,所办的事体,不免有与学生隔膜的。有时候,我们为学生做的事体越多,越是害学生。因为为人,随便怎样精细周密总不如人之自为。……这就是说,有的时候学生自己共同的所立的法,比学校所立的更加近情,更加易行,而这种法律的力量,大都发现于犯法之后,这是很有限的。至于自己共同所立之法就不然,从始至终,心目中都有他在,平日一举一动,都为大家自立的法律所影响。所以自己所立之法,大于他人所立之法;大家共同所立之法的力量,大于一人独断的法。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按照有旧的方法,学生有过失,都责成少数教职员监察纠正,其弊端有两种:第一种是少数教职员的时候,就规规矩矩,不在的时候就肆行无忌;第二种是学生们以为既有教职员负责,我们何必多事,纵然看见同学为非,也只好严守中立。……我们要想大家守法,就必须使个人的行为,对于大家负责。换句话说,就是要共同自治。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之发展。……我们德育上的发展,全靠遇了困难问题的时候,有自己解决的机会。所以遇了一个问题,自己能够想法解决他,就长进了一层判断的经验。问题解决得越多,则经验越丰富。若是别人代我解决问题,纵然暂时结束,经验却也被旁人拿去了。所以在保育主义之下,只能产生缺乏经验的学生;若想经验丰富,必须自负解决问题的责任。”

传统教育学在班级管理中更多的强调班主任的个人权威,其合理性至今不可否认,任何一个集体都离不开一定的权威,而教师在班集体中的主导作用更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呼唤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这也颇有见地,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而“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离开了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的班集体是很难形成的。由此可见,对于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来说,教师的个人权威与学生的自我教育都是必不可缺少的。二者不应该互相分离,而必须有机融合于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便是班规。班规——教师的个人权威,通过班规便不再仅仅是教师气质、才华等个性对学生的吸引,而已转化成集体意志;学生的自我教育,通过班规也不再仅仅是学生要求上进的自觉性,而已转化成参与班级管理的义务和权利。这样通过一定的“制度”(班规),班集体所有成员都成了管理者,又都同时是被管理者,班级管理便由“人治”走向了“法治”。而且,班级“法治”管理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治理班级本身,从我们长远的教育目的来看,它是让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收到真正的民主启蒙教育。正如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所说:“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专制生活中可以培养奴才和奴隶,但不能培养人民做主人。民主生活并非杂乱得没有纪律,人民只可以在民主的自觉纪律中学习做主人翁。”

P91:我们班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平等的,包括李老师和王老师都是这个集体中平等的一员!我和你们不是父子关系,而是朋友关系。我们一起建设班集体,共同追求我们的理想。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家长是一家之主,他的话是至高无上的,如果我是家长,那这个班的一切都由我说了算,我岂不成了皇帝!

你们说我是家长,这里面影藏着一个观念,认为这个班都靠李老师。不,我要说,总统是靠不住的。李老师也靠不住。同学们千万不要把这个班的兴衰寄托于一个人身上,无论这个人是李老师还是王老师。我们要把希望寄托于制度,也就是我们即将制定的班规。如果一定要说这个班有家长的话,那么这个家长应该是体现我们集体意志的制度,就是班规。我们不服从于任何人,只服从班规;班规制约着每一个人,包括李老师。

传统模式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会形成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即认为班级的主人不是自己而是各位授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会在下意识中放纵自己的行为,期望得到老师的“管”。你的在这样的学生眼里,只有“管”学生的老师才是负责任的。与此相矛盾的是,学生又崇尚自由,张扬个性,会感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对自己的种种“桎梏”,渴望自我在无拘无束的天空中翱翔。处于这样一个阶段的学生对于各种道理是十分清楚的,由于青春期孩子特有的叛逆心理,对家长和教师的言行有自己独到的观察和认识,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会让家长和老师感到十分难“管”。

同时,懒惰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心智尚未健全的学生更有自我放纵的潜意识,因此就需要外在的约束,这个约束最主要的就是制度的约束。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既有自我教育,又有外在约束,他律和自律的统一,这才是完整的教育。或者说,从“他律”最后达到“自律”——也就是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最高境界。班规是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一种形式。

教育还包括行为的养成,而这“养成”就包含了行为的训练,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要有规矩。其实,好的制度应该是让遵守制度的人感觉不到制度的存在,而同时又使不守规矩的人又处处感到制度的约束。……无论我们多么信任人,要知道,从理论上说,人人都会犯错误的,那么,根据这一点,我们制定出规章制度就是为了防止大家犯错误或少犯错误。中国13亿人,犯罪分子只占极少数极少数,但为了这极少数人,我们不得不提出制定出面对全体中国人的法律。这能说是对所有中国人的不信任吗?因此,我认为,制度是必须的,班规是必需的。

民主上有两个原则:行动上,少数服从多数;精神上,多数尊重少数。民主的不足是效率不如专制高。

班规的制定有三个原则:第一,广泛性。班规应该尽可能穷尽我们同学们和老师发生的任何危机现象。

第二,可行性。我们的班规制定出来后,要能够落实而不能够是一纸空文。班规的条文是对行为的约束,而不是对道德的提倡。班规只管行为。此外,班规的可行性还体现在所作出的规定要有弹性,不能太绝对,如果没有一点弹性最后是很难实行的。举个例子,我们可以规定按时交作业,但总有一些时候因为特殊原因——生病呀,或者忘记带作业本呀,有同学可能不能按时交,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制定:“每期缺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不得超过一次”,也可以规定“两次”,但同时要写明,“缺作业必须向老师做出说明”,这样富有弹性并不是降低要求或迁就不交作业的同学,而是让班规更加符合实际,从而能够真正实施。”可行性还体现在制定出的制度必须要有“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但惩罚不等同于体罚。我们的惩罚措施能不能既有精神的,也有行动。前者比如如果谁犯了错误,就让他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给大家带来一些愉悦,以表达他的歉意;后者比如如果谁做清洁卫生不认真,可以规定他必须重新做!这样的“惩罚”是理所当然的。可行性还体现在,班规制定出来后,由班干部负责执行,还必须由把全班学生监督,全班定期一周或一个月或半学期举行民主评议,评议每一条班规的执行情况,特别是评议执行者和监督者的表现。我们的制度要把每一个人——包括班主任——都置于监督之中!

年级规定或是班规要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的补充,或者具体化!

第三条原则是制约性,即同学之间和师生间相互制约。也就是说,这个班规不只是班干部和老师拿来管同学的,而应该约束每一个人!特别强调的是,这个班规必须有对班主任的制约。让学生根据三个原则思考班规内容,利用一周时间思考并制定草稿。而后班干部将每一个同学制定的班规进行整理综合,提出一份草案。大家再来修改。最后,我们将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班规进行表决。如果通过了,就执行;如果没有通过,我们进行修改或重新制定。在一个集体中,总统是靠不住的,班主任也是靠不住的,唯有集体的智慧和意志,以及体现这智慧和意志的制度,也就是班规,才能保证我们班逐步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在这样的集体中,老师(班主任)和学生一起成长。

制定班规,是着眼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的唤醒与能力培养;不仅仅让学生遵规守纪,更着眼我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不仅仅达到民主管理的结果,而更着眼与民主教育——把班规制定的过程变成对学生进行明珠精神启蒙和民主实践训练的过程。

第三篇:做最好的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心得

朝阳学校 刘志远

暑假期间读了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感受颇深。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的阐述了他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家长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理念和实践。从这本书中让我深深体会到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非常重要而且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待班上的后进生,更要给他们多一些的爱。要经常找他们谈心,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地给予表扬,督促他们不断前进。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做学生的朋友,走进孩子内心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我就让学生写《老师我想对你说》,把平时不敢当面跟老师说的话通过写的形式告诉老师,让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想法,使得学生更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平易近人。

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他们也是感觉敏锐、有独立想法的个体。教师的为人、责任心和爱心、学识和教学能力水平、对学生的态度等,都会在平日的言行举止中传达给学生。教师付出的爱心和奉献,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

5、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总之,看了这本书,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关爱。

第四篇:做最好的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人物,在教育战线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班主任的学识、人品,直接决定着教育对象的成败。作为班主任,我们不得不谨言慎行,但要做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仅凭学识和人品,仅靠耐心和责任心是不够的。正如全国模范班主任高金英老师所说:“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 所以,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要有科学的思想,科学的观念,还要有科学的手段。需要注意的是,一切的思想和观念,一切的策略和手段,都必须以“爱”为前提。

一、倾情浇注学生心田,引领学生走进爱的春天。

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手段的前提,只有以爱为基础的教育才是真教育。英国诗人雪莱说:“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美国枪械设计天才白朗宁说:“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因此,班主任要爱学生,也要引导鼓励学生去爱他身边的人。每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上的第一堂课总习惯以“爱”为主题。2011年6月,我接任现在的班级,当时的第一堂课就是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父母,并说出他们的生日。当时很多学生非常震撼,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自己吃着蛋糕过了十几个生日,可从未想到过父母的生日哪一天过。放寒假的时候,我在学生们的成绩通知单上留了一道特别的作业:“在家期间勤做家务,好好孝敬父母长辈,至少给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等长辈捶一次背,洗一次脚。”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身边的爱,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出自己的爱,培养学生爱的能力,是每一个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有了爱的心灵,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顺理成章。

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表里一致、言行如一,用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人品对学生施加最好的影响和熏陶,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好信任权威。

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好信任权威,是班主任工作不可小觑的一环。作为教师尤其作为班主任,要让学生信服就要先从自我做起,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通常都是学生的目标和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罗阿谢姆曾说过:“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如果我们在课堂外做的和我们在课堂上说的不能一致,势必会降低我们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度,以后再要说什么话,恐怕学生就要打着折扣听了。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身教胜过于最好的言教!我要求学生早起,我必早起;我要求学生勤学,我必勤学。所以我力求我办公室的灯能成为学生们心中的一把标尺:想要早走的学生看到我还在工作,常常会退回教室;来得迟点的学生看到我办公室的灯已亮,总会加快步伐紧赶几步。学生们想到班主任的形象,心中若能平添几分温暖,能增加几分自信,能

多了几分勤奋——那将是班主任最大的幸福。有了这样的基础,班主任与学生间的充分信任关系才会建立起来。只有相互信任的关系,才能产生良好的沟通,教育才能成为可能。

三、对学生信任而不放任,处理犯错的学生严肃而不严厉。

我从不认为权威是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我不主张用大嗓门和情绪化的言辞教训学生。所谓有理不在声高。对于学生,我们要充分信任,但同时必须清楚,他们毕竟是孩子,自我约束能力还不够强,所以还得对他们进行过程监督。错误不分大小,标准不分高低,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不能放弃原则。但我们大可不必板着脸孔训人,学生犯了错,我们监督他按照班规受罚就好了。罚学生的目的是为了树立正气,维护班规的严肃形象,警戒他人,而不是用来宣泄教师心头之愤的。所以,我们得想办法让学生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要让他既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不可原谅,又能高高兴兴地改造自己。对于犯错的学生,班主任切不可高高在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否则,就像逼着人吃生饭一样,是会“消化不良”的。

四、与学生坦诚相待,以诚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与学生坦诚相待,以诚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学生就乐意接受你的诚,乐意接受你的情,乐意接受你的理。班主任应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冷漠死板的“判官”。班主任应与学生们一起蹦,一起跳,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痛苦,一起感动。只有将自己的情感和同学们融在一起,融进整个班集体,同学们才真正把你当做他们中的一员,也才会真正认可你的思想和方法。倘若真的情到深处,班主任也不妨在学生面前哭一把,淘气一次,孩子气一回。

五、创设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倡导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保持轻松愉悦的心境,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若做什么都愁眉苦脸,其效率必定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还可能会引发身心疾病。为了达此目的,常以笑脸示人是班主任必做的一门功课。马克·吐温说:“人类确有一件有效武器,那就是笑。” 笑是世界上最具奇效的一味药,它能调节气氛,能传递慰藉,能缓解痛苦,能弥合创伤。塞巴斯蒂安·查姆福特说:“最浪费的日子是没有笑声的日子。”让我们常笑,让我们笑着工作和生活;让我们的学生常笑,让我们的学生笑着学习和生活吧。

六、常讲时事,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我有一个习惯,喜欢给学生讲时事。我认为经常给学生讲时事,可以拉近学生与社会、与时代的心理距离。经常关心时事,可使学生逐步形成“大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催生积极上进的内驱力。

七、有重大决定或重大举措前先“吹风”蓄势,做好舆论工作。

要推进一项工作,前期的舆论宣传不容忽视。如:为了在兴趣、性格等方面实现互补式发展,班上准备从下月起按性别搭配安排座位。有些同学不大情愿,这就需要提前“吹风”,让他(她)了解这样安排的道理,明白按性别搭配安排座位是班主任深思熟虑以后,并在征求大部分同学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的决定,势在必行,个人必须服从集体和大局。这样经过前期的舆论宣传以后,同学们基本接受和默认了班主任提出的方案,调整座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八、协调科任老师扮好“红脸”和“白脸”角色。

班主任就像一个演员,需要视情况变换角色,演好每场戏,当好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科任老师间的协调员。当学生遇到挫折,如某科考试不理想被老师批评了时,班主任就要扮演“红脸”角色了。首先“哈哈”一笑,讲两句笑话调和一下气氛,然后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分析这次考试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并引导学生充分领受科任老师的良苦用心,解开学生心头的“结”。当学生对班主任的工作不理解,甚至误解班主任时,班主任不妨扮演一下“白脸”角色,对学生发一通火,然后“密约”科任老师扮演“红脸”角色,当一回“好人”,安抚一下学生情绪,帮忙疏通学生和班主任间的情感障碍,让学生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形象地说,班主任就是要一会儿当好“爹”的角色,一会儿当好“妈”的角色。

作为班主任,作为几十个孩子的“父母”,我们要费尽心思、想尽办法将我们的学生引向正道,引向适合他们每个人的发展之路。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但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经常会得到快乐和满足。

第五篇:做最好的班主任

做一名身心轻盈的班主任

南 京 五 中刘 苏平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做一名身心轻盈的班主任。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篇很短的班主任心得体会,题目叫做:做最好的班主任。

做 最 好 的 班 主 任

什么样的班主任能称得上是最好的班主任?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还不是。

首先,我很懒。通常在人们心中,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以校为家;而我却常常比学生来得晚,比他们走得早。学生能干的事,我绝不越俎代庖、婆婆妈妈;学生不能干的事,我会点拨提示、因势利导。晨读、午休、值日,两操这些日常琐事,自不用说;班会,运动会,新年晚会,英语文化节,乃至评优竞选,我也基本都是旁观者,除了做适当的指导和评论外,任由自己组织,自己讨论,自编,自导,自演。。。为了让他们卖力干,我时常会寻找并故意放大他们的亮点,让他们越学越欢,越干越好。让他们坚信:学生才是班级学习、工作的主人公!

其次,我很不求上进。临近考试,别的班主任可能会禁这禁那,要求学生挑灯夜战,认真复习;而我却一再劝学生吃好、睡好,适当锻炼。每次考完试,我也不急着排名,给学生贴标签,却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内省反思、纠偏矫正、调辅心态、策略攻关等方面。因为我知道:贵在平时!我要把对学生的自信传递给每一个孩子!

再次,我很软弱,不够强势。只要涉及班级事务,我都会与学生沟通商量,经民主表决后,我才去执行。若发现学生的点子比我强,我会不顾面子地采用推广;若想批评某个学生,我会察颜观色,左右试探,小心翼翼,对症下药;若想表扬学生,我会大张旗鼓,添油加醋,从不吝啬词藻。阅历告诉我: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善待学生、敬畏生命!

最后,我觉得自己极其不成熟,和学生相处有失长者风范。尽管年已不惑,1

面对一帮十六、七岁的毛头丫头、小伙,我却始终找不到做母亲的感觉。他们喜欢歌星影星,我也知道不少;他们喜欢纵情放歌,我也听得摇头晃脑;他们打球嬉笑,我也看看热闹。。。运动会上、艺术节上,他们欢呼,我也尖叫;他们雀跃,我跳得比他们更高。。。做一名身心轻盈的班主任就是我的追求目标!

这是去年五月份南京六中班主任工作室开办,举行庆祝典礼,区教育局白凡主任邀请全区中小学六名班主任做经验介绍,主题是“做最好的班主任”,我的一个简短的发言。当时,听了我们的发言,白主任和六中的一位女校长一一点评,根据各自不同的风格,分别被冠为“爱心型”、“奉献型”、“时尚新潮型”、“亲和友善型”等等,而他们给我的定位是“智慧型”班主任。

智慧型?也许吧!这是人家对我的褒奖,我自己更觉得我是“懒惰型”!老师们都知道,世界上为什么会有一项又一项的发明创造,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人类“懒惰”的天性。人们不想走远路便发明了汽车,不想洗衣服就发明洗衣机,不想扫地,发明吸尘器„„而我,骨子里就是一个懒惰的人!我不想做一名吃苦受累,身心俱疲,“全职保姆型”的班主任!我常常想,既然我没有选择,必须做班主任,那我怎样才能既把活干好,又少吃点苦累呢?

于是,在和学生打交道时,说话、做事,我不再随便,我开始动脑筋,想点子,我的目的很明确:我要么不出手,出手就争取一击必中,争取一箭双雕,一箭多雕就更好!意思就是:花最少的力气,达到最大的效果。

记得我初到南京做班主任时,没有及时进行角色转换,把南京学生仍当做我以前县中的学生严格要求,一本正经,猛糗他们。结果学生和我势不两立,背后骂,当面顶,还有一个极具男子气质的女生把我的两个自行车车胎的气都给放了,让我下班回不了家,接不了孩子。

现在,我再也不会做这样的傻事了!我学会了察颜观色,左右试探,小心翼翼,对症下药。我的口头禅是:猴子喜欢吃香蕉,你就喂它香蕉;千万不要投给它苦瓜吃。

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育学生,而不是用我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这很重要!也就是牢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我们要了解学生的需求,介意他们的需求,并力求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也是我在国外进修时学到的教育理念的精髓:to meet the students’ needs!如果我们班主任能做到这一点,一切教育

问题便迎刃而解。

下面,对照我上文的心得体会,就我的核心的教育理念,想跟大家做个探讨。

1.“我很懒”背后的用心相对于披星戴月,以校为家,事必躬亲型的班主任来说,我确实要清闲许多。早晨我常常不能按时到岗,但班级学生晨读,值日都还做得很不错;广播操比赛,运动会开幕式,我们班每次都是一等奖,但是我却从未亲临他们的排练,都是学生自编自演;我们是只有11个男生的小班,在校秋季运动会上居然夺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自习课时我很少到班,但班上寂静无声,多次让巡课的年级长误以为室内有老师看守。学生的历次考试成绩也很稳定理想。本届高考,我们37个学生上了33个本科,和高三(1)班一样多。种种迹象,让旁观者觉得我这个班主任当得很轻松。沈波校长说我是“五中一道别样的风景”,宋洪海老师跟我开玩笑说:你管理班级举重若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明年让你做两个班的班主任”。我感激领导们对我的体谅和理解,同时,我也坚信如果敢于放手,大胆扶持学生,让他们学会“自治”、“自理”,效果一定比“被治”要好。我教育的学生自理能力都很强,我的儿子也是。原因很简单,我绝不越俎代庖,我太能干,把活都抢干了,我的学生,我的儿子就失去了锻炼大脑和手脚的机会,他们能力就很差,所以我想尽办法,把他们推到前面,让他们摸索着做,我躲在后面观察,适时指点,时机成熟就立马放手。每当接手一个新班级,我很注重班委的挑选,尤其是班长,团书记,劳动委和宣传委的人选非常重要。我觉得他们的成绩不是首选,人品和魄力是第一位的。我的班委一定要有奉献精神,有正气,敢于说真话,单纯点,傻点都不妨。选对班委非常重要,否则自治将是一句空话。不要急于选择,先观察一段时间,一经选择不要轻易更换,然后逐步在班上树立他们的威信,暗中指导他们不断修正自己的工作作风。最重要的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乐于想各种点子把工作干好。我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夸大缩小”法---夸大他们的聪明才智,放大他们工作中的亮点,缩小我自己的才能。让他们深信:学会自治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培养能力的最佳方法。除了精挑细选班委以外,我接手新班级的开始必抓的另一件事是:班风。我崇尚的班风是:积极向上,团结友爱,从容自信,踏实勤奋。我通过写周记了解班情,整顿部分学生身上与班风不和谐的风气。为了一箭双雕,我让他们写英语周记,顺便锻炼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对于周记中反映出来的问

题,用何种方法处理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我很介意。比如要批评某一学生,我尽量避免在班上公开批评,以单独私下谈话为主,学生会觉得有面子,受到了尊重;考虑到青少年从众心理,我不过多强调负面的东西,相反会大肆宣扬正面的典型。比如,早晨有五个学生迟到,若老师说“今天竟然有五个学生迟到,太不像话了!明天谁再敢迟到,我就„„”第二天迟到不会杜绝,搞不好会更多。但是若老师换种方法说:“今天尽管天气极其寒冷,又下着雨,但是我们班有32位同学克服一切困难,一如既往,按时到校,让老师很感动也很佩服!希望少数几个迟到的同学明天能加入他们的行列,勇敢顽强,做让同学和老师佩服的人,而不做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的胆小鬼。”这样的正面引导,教育效果一定更好。总之,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寻找他们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才能用最少的力气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选择了正确的班委,将班风引上正规,班主任就可以逐渐放手让学生去“自治”了。放手之初,要允许班委出错,允许他们干得不尽如人意。我们试着这样想:他们出错,说明他们做事了,只有什么事都不做的人才不会出错。只有经过开始的不如意才会有后面的熟能生巧。因此,不管他们干得怎样,我都先肯定他们的努力,然后再教他们如何能干得更好。

2.“我很不求上进”折射的是关注学习过程胜于关注学习结果,关注学生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考试策略胜于考试分数的教育理念。年轻时,听人讲过这样一句话: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当时觉得很不理解,觉得应该倒过来说才对。如今我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在最后的这一年里,学生应该紧前不紧后,考试前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临近考试则应该注意休息营养,这样才能以最佳的状态将所掌握的知识发挥出来,减少因疲劳和紧张带来的失误。平时松松垮垮,考试前挑灯夜战,临时突击的做法是必须摒弃的。每次考试后,不应该过多关注分数和排名,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内省反思、调辅心态、策略攻关等方面。一般情况下,每次规模较大的考试后我都会让学生针对语数外三科分科写总结,分析得与失的原因,我会一一认真批改,并挑选好的总结在全班朗读,学生被要求做笔记,归纳优秀的考试策略,在下一次考试中尝试运用好的策略来提高自己的成绩,真正达到总结的目的,从而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而不是流于形式。对于少数敷衍了事,不认真总结的学生,我会退回让他们重写。因为我知道,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策略在当今的高考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要

想学生在高考中能平稳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平时必须多关注学生心态和考试策略。作为高三的班主任,我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始终放在我工作日程的首位,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出身低文化,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是我重点关注的人群。除了我自己,我充分发挥杨静萍主任的作用,利用协管主任和任课老师的集体智慧来帮助他们。去年我们班级一位父母已离婚的姑娘,和一位当时父母正闹离婚的姑娘,在我和任课老师的多次疏导谈心后,在高考中超常发挥,顺利考上本科。遗憾的是,一位吴姓姑娘,因为种种原因,平时忽略了对她的心理健康的关心,导致她在考前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患上心理忧郁,没有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3.“我很软弱,不够强势”体现了明主,平等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保持多大的距离才算最佳?我个人觉得,如果学生平时能跟你谈笑风生,犯错误时见到你却噤若寒蝉,这个距离就算最佳。就是所谓的“亦师亦友”。这是我一直追求的境界。不该强势的时候,我绝不强势。学生自己能做决定的地方,我都放权。比如:黑板报怎么出,运动会上喊什么口号,入场式穿什么衣服,做什么动作,英语文化节上什么节目,主题班会谁主持„„我基本都听他们的,我只管站在一边夸他们做得怎么好,怎么能干。有时,我的课代表来跟我谈判说英语作业有点多,我也不强势,立马减掉一半。我调动学生的位置,也会认真听取他们的需求并尽可能满足。但是该强势的地方我绝不跟他们谈判。比如:考试作弊,躲避值日,迟到,上课讲话等现象我绝不姑息。我的原则是,在非主流的事情上让他们感受到明主,在关键的地方他们才能不折不扣的服从我的管理。如果事无巨细,统统压制,管制,势必会因小失大,削弱主题。

4.“我觉得自己不成熟,有失长者风范”蕴含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作为班主任,我们得放下架子,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理解并欣赏他们在这特定年龄段的一些举止和行为,以“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勇气,不断更新自我,做学生喜爱的老师,才能收获最佳的教育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多揣摩学生的心理,多尊重,多信任,多放手,成为一个身心轻盈的班主任一定不会是梦想!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9/218358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