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产管理过程中需考虑的因素和工作方法
生管工作资料
生产计划排配有哪些技,需要考虑的因素?
因素:
1、首先考虑客户交期。
2、生产能力(人员,机器设备,标准产能)
3、物料到位状况。
4、生产进度状况。
5、产品的相似性,模具的共用性。
6、工程资料是否齐全。
技巧:
1、每月/周末依客户采购订单(PURCHSE ORDER)及FORCAST拟定下个月/周末生产计划,并每日依实际订单状总况调整次日生产计划。
2、生产前置时间,标准工时,生产频劲经验时间,常见品质问题处理时间预控。
3、适时了解现场生产进度状况并及时对生产计划做出调整。
4、排生产计划时,在不影响交期的情况下,相同模具,相同材料产品尽量安排同时生产。
5、在交期冲突或产能不足的情况下,要征求业务与客户的意见,并适时调整生产计划。
6、易混料或外观不易区分的产品尽量分开不同场地或不同部门进行生产。
7、不定时进行产能分析以及评估,并召开产能调整分议。
8、材料零件的供应或外加工配合适时了解并及时调整。
如何与采购沟通、跟踪物料。
1、递交物料申请时,请购单需要求采购及时回复交期。
2、不定时与采购确认到料进度。
3、材料未及时进司,要即时与采购确认第二交期,在影响客户交期的情况下,必要时与业
务或客户联络。
4、来料出现品质问题时,即时跟催采购联络供应商补货或换货。
5、若采购回复同一供应商采购种类或数量超过供应商生产能力时,协助采购帮助供应商制
定分批交货计划。
如何跟踪掌控生产进度?
原则:多听、多看、多记录、多分析、多讨论。
1、生产进度控制表适时填写制令单分发状况和每日完成状况,条件允许时制作生产进度看
板供生产部门参考。
2、每日不定时到生产现场确定生产状况,与现场管理人员沟通了解,确保异常发生时,第一时间到达生产现场并协助解决,必要时召集相关责任部门召开会议。
3、不定时确认物料状况,尽量减少停机待料时间,为生产部门正常生产提供物料保障。
4、培养与各部门间良好的合作关系。
如何调整产能?
A、短期调整
1、延长或缩短工时/机时。
2、生产部门培养多能员工。
3、鼓励员工休假或压缩休假人员与休假时间。
4、临时召幕人员,外发加工或压缩外发加工数量甚至收回外发加工。
5、采用外购方式满足本公司产能之不足。
6、改善生产条件,作业方式,生活福利等以剌激短时间内提升。
7、公司内部人员调整,从非生产部抽调人员参与生产。
B、长期调整
1、增开新模具或旧模具及时淘汰。
2、增加人力储备或削减人力储备。
3、精减部门编制,培训多能员工,提高生产效率。
4、与外包商建立良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5、低利润高人员占用率产品适时制定外发计划并实施。
如何控制库存,减少呆滞料发生?
A、物料方面
1、单据与物料及时流通,避免账务时效性不够,影响材料请购。
2、材料计划依客户订单与FORCAST制定,不可盲目请购材料。
3、盘点期间尽量避免物料流通防止盘点不彻底。
4、及时确认在库状况,避免仓库账务混乱或账务不一致等状况。
5、预知采购前置时间,遵循适时,适量,适地,适价原则请购物料。
6、合理安排和控制生产数量,避免超产生产呆料。
B、采购管理方面
1、依请购单控制供应商交货,避免超单产生呆料
2、采购政策调整,避免不合格供应商长期交货产生不良呆滞
C、品质方面
1、尽量避免进料检验疏忽导致物料呆滞。
2、标准文件,工程方件及时更新,尽量避免制程生产错误产生滞料。
3、与供应商和客户统一检验手法,尽量避免品质争端。
D、全面推广JIT生产方式
如何合理调配利用机台各设备?
1、依据产品属性与模治具状况设定各模治具修理,保养标准时间,生产过程中超出标
准时间立即换模,治具安排生产。
2、生产计划排配时,依产品所用模治具共用性与相似性同时安排两种或以上(下常生
产与备用生产)产品生产。
3、培训多能员工,提高员工机动性,以便于人员与机台,设备的弹性配置,以缩短人
员交替,等待时间。
4、机台,设备冲突时,了解客户每日最低需求,制定分批交货计、并安排模治具交替
生产,仍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时,优先考虑A级客户需求,B级以下客户做延后处理。
5、模治具常用易损坏备品设定适当安全库存,以缩短修模等待时间。
6、制定合理安全库存,以减少至急产品插单生产,从而减少临时换模机会。
7、依生产计划制定合理物料计划与品质要求,以减少停机等待时间。
8、当修模成本超出人员,二次加工成本时,可考虑采用二次追加工方式以减少修模,从而减少修模频率,与修模时间。
9、定时进行机台与人员负荷分析,利用提前购买或定期保养等方法来预防模具不足等
异常的发生。
在插单生产时应注意考虑
1、是否对原有的生产计划是否会造成冲突。
2、以现有的产能负荷是否满足插单的要求。
3、是否能满足所插定单的交期。
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a、当出现现有的负荷不能满足需要时可考虑增加设备、人力及其它资源以满足需要,当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可考虑委外加工。
b、可与业务协商,把一些不是很急的或者客人允许延误的定单延后生产,适时的进行
生产计划的调整。
c、可与生产部门协调加班、加点以满足客人之需求。
当生产排程与计划不符时应及时进行生产及排程的调整:
排板因素首先要考虑到产品的加工工艺及加工工序,然后根据每道工序的加工难易程度和加工的时间的长短配备适当的机器和人员,生产过程中要考虑一个动态平衡性,即每一道工序都不能有等待,每一道工序都不能有堆积,每一道工序都在有节奏工作。
PMC的工作职责是:控制生产用料的状态,以满足供给(减少断料)、流通(满足纳期)和使用(减少积压)等过程的需求,并达到最佳的适合性和节奏减。
1、生产计划及生产排程的拟定。
2、物料的数量跟催与控制以满足生产数量之要求。
3、进度的跟催与控制、以满足生产期的要求。
4、控制差补、以满足核销和结帐要求。
生管流程:
1、接收客户订单/预测
2、物料需求分析,成品OK直接出货,NG检查材料
3、材料NG,请购并跟催采购与IQC进料检验。
4、材料OK安排生产计划
5、跟进生产进度/入库
6、生产单结案
7、联络安排出货(注意:此流程仅提供参考,想一想你们自已厂里面是怎么样的,结合一
下就会很好了,OK!祝你们早日找到好工作!伯龙-留)
第二篇: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当考虑的因素
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当考虑的因素
(一)课堂教学质量标准
课堂理论教学是教师根据大纲和教学进度要求,对学生集中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活动,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1.课前准备充分,教案书写规范,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和试讲,学时内具有一定的知识量。
2.教学内容熟练,概念清楚准确,能脱稿讲授。
3.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分析透彻,能讲透重点,突破难点,节后有小结。
4.深浅适宜,与相关课程衔接紧密,具有一定的知识面,能反映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平均知识更新率达到5%以上。
5.教学方法灵活,注意启发诱导,合理使用各种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语言生动简练,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6.讲究艺术性,逻辑性强,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7.理论联系实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组织严谨,态度认真,教姿端正,师表作用好,注重教书育人。
9.示范形象准确,举例生动恰当,板书板图条理规范,时间安排科学合理,不拖堂。
10.当堂知识吸收率达到70%以上。
(二)教学检查 1.教学准备检查
每学期开学前和首开课之前进行,具体日程安排和组织实施由临床实训教学部负责,但课程组应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并应做好内部自查。检查内容包括:课程组教学安排情况,教师备课情况,首开课教师试讲情况,教学器材、实训教学仪器的准备与维修,课程组和实训室的卫生清扫情况。
2.日常教学检查
根据院系两级教学检查要求,课程组主任应深入课堂,了解教学情况,听课、查课时间不少于2学时,并做好听查课记录,记录本存档备案。听查课内容包括:教学秩序,教师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器材的准备,实训设备的维护,实训示教操作演示情况及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听课情况和学习效果等。
3.期末教学检查
每学期末进行,具体检查方式由院系组织决定。课程组要全面做好检查准备与检查总结。检查内容和标准可按学院或系教学管理质量规定的有关内容执行。
(三)课后辅导答疑
课后辅导答疑是课堂讲授的重要补充,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掌握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归纳消化、巩固吸收课堂学习内容和获取课外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
1.保证学生能充分利用自习时间,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习时间。
2.教师在授课的当天,应该给学生进行辅导答疑,方式不拘,可单独辅导,亦可据情况进行集体辅导,或二者相结合。
3.辅导答疑的地点与时间,可在教室或实训室,其它时间的辅导答疑的地点可由教师自定。应允许学生到课程组解惑。
4.辅导答疑要形成制度并长期保持。
(四)作业布置与检查
作业是课堂讲授的延续,布置作业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吸收所学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师应据大纲的要求、学科的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来布置作业,为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时间,作业必须少而精,必须具有典型性、综合性、拓展性,难度应视学生的不同特点而定。
2.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抽查或批改作业(抽查或批改率应不少于30%),并将结果进行登记和讲评。对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应酌情从学生的平时成绩中扣分。
3.一般情况下,作业应独立完成。
4.学生若长期不完成作业,且屡教不改的,可酌情取消其本课程的考试资格。
5.教师的作业布置及作业检查等应按上级要求记入工作量。
(五)教考分离要求
考试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通过考试可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全体学生的水平,故应对考试高度重视。
1.授课教师在授课结束、考试之前,不允许进行特别辅导和出总复习题。
2.授课教师不能参与、探听本学科的试卷情况。
3.为摆脱主观因素的影响,应逐步配套与大纲相适应的试题库,并由计算机随机抽题组卷。
4.严格监考制度,授课教师在考场只有解释题意的权力。
5.集中集体阅卷,及时登分上报、试卷加封保存。
英语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活动,建立适当的课程资源。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最为有效的动力。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他们喜爱的活动设计出能够激起学生求知欲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树立他们的信心。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所调查的学生的活动和兴趣,设计相应的课件、问题、工具、作业,展开相应的课内外学习活动,实现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二、根据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建立不同的课程资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基础、智力、性格等因数的影响,在学习中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兼顾学生间存在的差异,设计大量方案,组织多种材料和活动。教师应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因材施教,收集适应技能高低不同和知识多少的不同材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阅读材料、作业、活动等。在课堂小组活动时,也应因组制宜,选取与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相当的活动指定他们去完成。在练习材料方面,也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材料,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在由易至难的练习中取得成就感,逐步树立学习的信心,增强学习的乐趣。
三、建立学生反馈资料资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哪些东西,掌握的程度到底如何,哪些错误经常犯,如何保证错误改正后记忆的深刻和持久,这些都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收集学习中的差错并分析原因的细致工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易错点。教师也可以自己收集学生常犯错误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四、建立总结和反思教学资源
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因而需要不断的学习、总结和思考。教学过程中的新技能、新策略来源于教师对教学的及时总结与思考。教师要不断的考虑如何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如何借鉴他人的经验为我所用,如何及时调整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获得创新。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记教学日记和教后记,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地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作自我评价,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改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自我总结和反思的水平。另外,还应经常通过组织听课、观摩、研讨等形式进行经验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教学研究的动态,逐步是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得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有用的教学信息,积极在网络上参与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了解前沿的教学动态;鼓励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开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满足学生兴趣爱好,有助于教师教学修养水平提高的课程资源,才能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
第三篇: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当考虑的因素
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当考虑的因素
首先,教师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情绪的紧张焦虑程度、智力的活跃程度、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就会激发起潜能和积极性,使学生变得聪慧而活跃;反之,则会压抑其潜能和创造性,使其变得窒息而迟钝。
其次,教学内容的异同,因为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各不相同,有的课侧重的是知识技能,有的课侧重动手操作,而有的课则是侧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当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技能时,宜采用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授导型教学模式,由教师系统讲授知识。如果教学目标侧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宜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如果教学目标侧重情感教育,就要将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再次,教学环境的情况,学生并不是每天都在固定的环境中学习,学生将要进入另外一个环境学习时,如进入电教室、实验室进行学习时,教师应将因环境的改变对学生会产生影响这一因素。
最后,学生的接受水平,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在认知水平上多依赖于动作和具体形象,依赖直观经验,所以宜采用授导型教学模式,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更好地进行抽象概括,可以获得间接性的经验,宜采用探究型教学模式。
第四篇:美国留学生购买医疗保险需考虑因素
Http://tiandaoedu.com
美国留学生购买医疗保险需考虑因素美国留学生在购买医疗保险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对于去美国留学的很多学生而言,需要对购买医疗保险的各项事宜进行了解,下面天道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选择保险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去美国留学生选择保险计划时,通常有几个因素是应该考虑的:
(1)保险公司的经验。
(2)抵减额(Dedutible)。
(3)共付比率(Co-payment percentage)。
(4)特殊限制(Specific Limits)。
(5)终身或每一病痛给付最高额(Lifetime/per-occurrence Maximums)。
(6)受益期间。
(7)延长受益(Extension of Benifits)。
(8)排除给付(Exclusions)。
(9)病患医疗撤离或将遗体运送回祖国(MedicalEvacution/Repatrication)
(10)保费负担(Premium cost)。
NAFSA保险顾问委员会一九九三年的评估报告中,认可四家提供国际学生服务的保险公司,有兴趣者可电话联络。
(1)Hinchcliff Intl。:607-257-0100。
(2)International Group Services,Inc。(过去是IU/B): 1-800-336-3310。
(3)John Hancock,International Student Medical Insurance rogram:
1-800-221-4426。
(4)Seabury&Smith:1-800-331-3047。
以上就是美国留学生选择保险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计划去美国留学的学生们,可以通过本文对选择保险计划的因素进行了解,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原文地址:
资料参考:美国留学生http://us.tiandaoedu.com/experience/
天道教育
第五篇:大跨度屋盖结构设计过程中几个因素的考虑
大跨度屋盖结构设计过程中几个因素的考虑
【摘要】:因建筑造型和空间需求所产生的一种桁架类型:大跨度空间菱形桁架。曾有火车站站台雨篷在部委竣工检查时被风吹翻的事故。本文通过对某火车站空间菱形交叉桁架屋盖设计过程中几个因素参与设计计算的介绍,体现“避免出现设计时稳定可靠,使用时失稳、开裂”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火车站;大跨度;屋盖结构设计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造型和空间需求的不断提高,促使大跨度空间结构被广泛的应用于新建铁路站房,以实现丰富美观的造型、较高的强度和加大的空间利用率。对于火车站大跨度屋盖的受力情况、布置特点以及多维多点考虑是做好结构设计的关键。大跨度屋盖一般具有有着超大跨度、超大面积和受力复杂且受力点稀疏甚至不匀布的特点,因此一般采用钢结构来实现。
一、项目概况
苏州火车站改造工程属于原址改扩建项目,地面以北由南站房、北站房以及候车大厅所组成,地上层2是高架层,檐口结构标高是31.250米,高架候车大厅将北站房和南站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二、结构特点
2.1超大跨度、超大面积
车站屋盖呈现“工”字形,南北方向为352.2m,东西向为198m,水平投影面积约66120m;南北向最大柱间距56.2m,东西向最大柱间距132m。
2.2节点受力复杂
整个屋盖由圆钢杆件构成菱形立面结构,最复杂的球节点有12根杆件交汇,受力环境复杂内力巨大。
2.3立面造型复杂
整个屋盖由8mX11m的菱形立体桁架组合成上下呈锯齿形,为加强整体性和侧向刚度,还设置了纵向系杆;导致受力复杂的同时风荷载分布也复杂了。
三、结构设计阶段模拟施工分析
因实际情况,施工组织受限,需分期实施。第一期先实施北区的混凝土和屋盖钢结构,然后是过渡区(南区的一部分),第二期实施剩余部分。由于采用“高空拼装,累计滑移”的施工方案(南侧普铁站房屋盖由南向北滑,北侧城际
2站房屋盖由北向南滑);造成一个是分期施工将对构件重力荷载作用下内力产生明显影响,另一个是分片滑移拼装工艺使得构件荷载分层分期叠加。如果采用一次性加荷计算,计算和设计结果将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在设计阶段据实进行模拟施工分析,以期保证施工的顺利实施和安全生产是非常必要的。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采用各单元构件逐步分层分片加载,使结构的刚度、荷载等模拟实际安装的变化,以达到真实反映实际安装中各时态构件内力状态的目的。具体分步分析如下:
1)、北区混凝土支撑柱完成加荷并设为固定支座或铰支;
2)、各单元按菱形结构分片分层加载,同时考虑临时支撑荷载;
3)、按顺序逐步取消临时支撑荷载,并施加屋面、吊顶等静荷载;
4)、过渡区按北区1~3步操作,然后与北区合拢; 5)、南区按北区北区1~3步操作,然后与过渡区合拢; 6)、全屋盖整体施加活荷载、风荷载、温度作用等。其中钢结构自重由软件自算,主檩条随屋盖滑移,因此屋盖自重放大1.1倍,恒载放大1.2倍,不考虑活荷载、风载和地震作用;且轨道支撑位置设约束节点Z向自由,中间轨道上支点设X向约束,最北侧部分节点设Y向约束。分析结果显示分7批滑移,每个单元滑移过程中结构强度、刚度均可保证;结构变形小于L/500,应力控制比0.6以下。与一次性整体加载相比,模拟施工分段加载杆件轴向力最大高出10.6%,大部分差值在5%以内。
四、结构设计阶段风洞试验
整个屋盖上下表面所呈锯齿形。立面的不规则使局部因涡旋气流的相互干扰,风压出现明显增大,风压分布情况非常复杂。而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并没有给出对应情况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如果简单的选某一体型系数进行计算,一旦出现极端大风,可能因风震而造成幕墙碎裂、屋面板掀翻等安全事故,为确保安全,通过风洞试验对结构风振响应和实际风压分布情况进行确定,然后分部位加载到结构上进行有限元计算是很有必要的。试验模型比例1:240,基本风压按100年一遇00.45kN/m取值,地面粗糙度C类,压力系数分块取值如下图。
风洞试验结果,为幕墙结构、主体钢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提供了基础输入数据。
结语:
大跨度大空间屋盖结构设计一般采用有限元分析,都会注重节点加强设计和满足节点与构建等强度设计原则。但往往疏忽了施工阶段和风等额外因素对结构整体性、安全性的影响,出现设计时稳定可靠,使用一段时间或极端情况时出现失稳、开裂现象;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造成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效应。苏州火车站站房屋盖具有大跨度大空间、分期施工,边施工边使用,结构平立面复杂等设计特点,是国内众多大跨度大空间屋盖设计的典型作品。本文通过介绍这一作品设计过程中额外因素的考虑,力求达到经济实惠、安全可靠的双赢结果;也期望通过本文提醒同行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施工因素和当地气候等方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范重,赵长军,张宇,彭翼,李敬学,杨俊明.大型钢结构工程分期建造施工模拟技术[J].空间结构,2013,(01):28-40+96.[2]张明亮,李秋胜.吉林火车站屋盖结构风荷载特性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2,(04):123-130+30.[3]章李刚,楼文娟,黄铭枫.基于POD法控制模态选择的大跨屋盖结构风致动力响应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09):1599-1604.[4]马乾瑛,毛念华,张贵海,赵均海.大跨度铁路客站站房屋盖结构性能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4,(11):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