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生命之书生辉
让生命之书生辉
生活是一部大书。日是它的句子,月是它的段落,年是它的章节。
你无时无刻不在写这部生命之书,用你的思想和智慧写成句子,组成片段,构成故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雕刻在生命在生命之书里,生命不息,书永写不完。
于是,有人说累了,说天道未必酬勤,说这本书的过程坎坷,结局也未必圆满。其实每个人都有过苦有过累,有过徘徊有过犹豫,然而真正智慧的人,不会自怜自惜、自暴自弃,而是坦然地坚信天道必将酬勤,不放弃便值得希冀。
诚然,辉煌和暗淡,成功和失败,一切分明,成功者,寥若晨星,失败者,似一江春水。生活也总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渴望进取,坚持追求却得到苦闷颓丧,期望解脱却又陷入重重束缚。这种内心的焦灼和路途的困窘,也许是语言无法诉说的。
然而此时此刻,真正可以审视自己、救赎自己的人,只能是自己。一蹶不振的时候,给自己唱一首迸发激情的歌;心绪如潮的时候,给自己写一封平复失落的信;困顿难耐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坚持下去的微笑,就这样学着去化解痛苦,去承受挫败,去继续追求,去用永不言弃的精神追寻天道酬勤的那一天,那一刻。
正如那个一秒秒记录时光流逝的钟表的故事。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还没走完三千二百万3次,恐怕便吃不消了。”“天哪!三千二百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坚持着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却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真的摆了三千二百万次。
既然是生活,就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既然是行走,就有行走的坎坷沉浮,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有绝对的勇气去风雨兼程。在布满荆棘的路上,不畏缩不前,在一帆风顺的途中,不忘记奋进。路途平坦时,快走几步,山路崎岖时,慢踏几脚,只要身上揣着自信,就有希望,用《亮剑》里面李云龙的一句话就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没有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永远顺利,也没有一个人的一生会永远坎坷,只要你坚定信念,始终如一,所有的成功和失败都只是你生命长河中一朵不起眼的浪花。成功了,淡然视之,失败了,泰然处之。不要在乎自己站在哪个位置,只要坚持自己梦想的方向,永不言弃,我们便有理由相信天道酬勤。
尘世茫茫,岁月悠悠,十几年光阴匆匆,谁又能预知山穷水尽,之后就一定是柳暗花明,谁又可确保在浊浪排空的搏击中,不被墙倾辑摧而成为少数的侥幸者呢?
把握比起侥幸,意义深重得多,多少凄风弱雨多少艰难险阻,才磨砺出一颗果敢的心,一副坚强的臂膀,才执著地抬起头来,确信冉冉升起的曙光。
朋友,让我们竭尽全力去书写生命之书吧,创造精彩的同时,学会坚强而柔韧,懂得忍耐和包含,知道欣赏与赞叹,只要用心挥洒而永不言弃,真诚地把握生命,明天才会辉煌,人生才会灿烂,生命之书才会熠熠生辉!
第二篇:生命之书
重庆市杏林中学初
二、3 胡文欣
上帝对一个准备转世去人间的小天使说:放心的去吧,会有两个天使替我守护你的,他们的名字叫爸爸和妈妈!于是,小天使乘着流星在一阵婴儿的哭声中呱呱落地——那是我人生的华丽开端。
是的,上帝没有骗我,那两个天使尽心尽责的守护我,用浓浓的父爱和母爱包裹着我。不让我受一点伤害。他们把我当成一个易受伤的水晶娃娃,把我关在他们爱的城堡里,细心的呵护着我,于是我只能趴在窗边,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一个年龄和我相仿的孩子,看他们和蝴蝶追逐,和鲜花作伴,和风儿舞蹈……守护我的两个天使却不知道,我渴望和孩子们一起嬉戏,因为我也是自然的宠儿啊,我要像雏鹰一样翱翔在天空;我要像鱼儿一样漫游在水里;我要像闪电一样划破苍穹。但那爱的城门把我紧紧的关在爱的城堡里,把我阻挡在孩子们的欢乐之外,斩断了我和大自然的联系。我只能看着窗外的雨精灵飞舞,却不知他是否如蚕丝般柔滑,我只能看着窗外的白云浮走,却不知他是否像棉花糖般甜软,我只能看着窗外的的花儿摇摆,却不知他是否真的香气凌人。
我开始逐渐适应这温室花朵般的生活,我渐渐失去了对外面世界的了解,我麻木了。我的内心世界像广袤无垠的沙漠,没有一丝生机,只有无边无际的黑暗,不知睡了多久。在我五岁那年,一本带拼音的连环画出现在我的世界里——那是姑姑送我的礼物。它唤醒了喔沉睡的心,我翻开那本装订精美的连环画,我看见了上面无边无际的春雨,那逐渐成长的嫩绿的草---那是一个美丽的春天。仿佛我那干涸的心出现了一汪汪清泉,还有一丛丛逐渐成长的绿草。啊,那是和画中一模一样的春天呀,我感受到那水中传来的一丝丝清凉,那草的娇嫩,那鱼,那鸟,那虫的欢乐,这就是大自然吗?这就是大自然的感觉吗?我深深的迷恋着这样的感觉,我深深的喜欢上了读书。
精神上长期的干涸,让我几近疯狂向书中索取。我爱那变化无常而又软绵绵的白云;我爱那时而如天蚕般垂下无际,时而又疯狂敲打着大地母亲的双重性格的雨;我爱那如洁白的鹅毛飘飘洒洒的飞落的雪花……
曾几何时,我用想象的翅膀飞到爱神乌拉的金冠上,摘下上面最大的最漂亮的,美丽得让天后都羡慕的紫色宝石;曾几何时,我又飞到格林童话里看到和老鼠结盟的猫咪一而再,再而三的偷吃他们共同储存的猪油时滑稽的表情;曾几何时,我飞到巴黎的夜空看繁星,飞到寒冬的塞外赏雪,飞到三月的日本观赏樱花雨。那是多么的自由和逍遥啊,这一切都是书,全都是书给与我的,它变成了我的天使之翼,帮我摆脱城堡的约束,让我重见美丽的大自然,让我环游辽阔的知识海洋。
书,已经成了我的生命,已经成了我的灵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紧紧的依附在我生命之树的根系上提供营养,让我在人类文明的台阶上站得更高,懂得更多,让我直逼那傲人的金字塔塔尖。
生命的春天,好像来了!
生命之花,已经含苞!生命之书
第三篇:生命之书带给我们的震撼
《生命之书》带给我们的震撼
江苏江源热电有限公司王贵山
根据集团党委要求,公司党支部组织开展了读书活动,我作为第一党小组代表汇报了读书感想。
生命如歌,岁月如梭,匆匆忙忙间,读完了克里希那穆提的《生命之书--365天的静心冥想》,或许是作者的文章实在深奥,初读起来感觉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然越读越觉得富有哲理,令人回味。
初见四字《生命之书》,便想,这书也许说的是生命如何轰轰烈烈,生命如何孕育,如何珍贵,再来几个生活极其艰难的人,说说他们如何珍爱生命,可一翻开便觉自己错了。生命之书,它的意义在于阐述生命真谛、对生命境界的感悟、对生命哲理的诠释,譬如人的感知、欲望、信仰、执着等等,细细咀嚼书中蕴含的深邃思想,你会不自觉地开始审视自己的生命,回归自己的心灵,让心灵在审视中找到归宿。
《生命之书》中没有辩护与争论,没有自我的堆拥,没有用特别艳丽字眼和让人激情膨胀的句子,从一些看似浅显的字句中,赋予了生命的力量。这种力量又是最纯粹、优雅并且深邃,宛如生命的秩序本身,让人仿佛能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静默的联结与生命的跳动,让人生起清晰而温柔的感知。
“毫不费力地听、全力以赴地看、头脑宁静地学习”。《生命之书》的美在于散文式的文本下,环环相扣的生命探讨,关于生命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欲望、还是恐惧、迷惑、还是喜悦、智慧,又或是死亡、快乐以及悲伤,就那样铺陈开来,深入浅出,完整详实,仿佛跟读者在讲述一个与读者本身有关联的故事,帮你厘清困惑,涤净烦忧,让你懂得清除心灵深处废物的重要性,理解“空”的重要性,教你如何往“空”中植入饱满的种子,积累丰富的人生体验。
生活摆在面前,我们总要面临许多选择,《生命之书》教给我们,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忘却那些欲望、那些执念,做一个柔软的人,带着最原始的信仰,走进自己的心里,去解读那里至上的经文,去禅悟,去聆听。
只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有多少人能够无欲无求的生活,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静静聆听这个世界最原始的声音,静静感受内心最原始的纯真呢?
当现在很多人刻意的去追求这些所谓返璞归真的时候,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目的、需要被达到的一种目的。而不是真正放下自身的一切束缚,投身原始的纯真,忘掉自我,感受心灵的畅快和自由。
克里希那穆提对生命领悟的境界是一个无限大的圆,而圆心其实就是一个“爱”字。书中提倡大爱无疆,教导人们放下自我,放下种种欲望执念,自由的爱,宽广的爱,爱晨露,爱阳光,爱鸟语,爱花香。生命的意义源于爱,生命中一切可存在的事物,因为与爱融合,才被付诸存在的意义。生命的本质在于欲望,一切的善与恶都源于欲望的驱
使。只是,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哪怕以爱为名。每个人都在红尘中寻求解脱,却不得解脱。
或许,这样简单的诠释无法达到克里希那穆提对生命领悟的至高境界,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克里希那穆提的境界,人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的境界都有所不同,相信所有人对爱的需求和向往都是一样的。所以,只要我们每个人心里充满真爱,那么,生命就是美好的,世界也会变得美好。
当然,《生命之书》里的观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说上进心在书里就很难有适合的位置。但是,对活在当下的我们来说,上进心似乎是无法放弃的,所以我们不能过分苛求,只好“执其两端,取其中间”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之书,它就像不断生灭的万花筒,是流动的实相,真实而丰富,始终在变化,无法被思想左右,或许我们穷尽一生也无法读透。《生命之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素材与经验,它像个药引子,激发我们直面人生中的种种苦难,了解苦难本身,最终消解苦难,回归宁静;提醒我们充分理解摆脱不幸记忆的重要性、不为欲望控制的重要性以及活在当下的重要性;帮助我们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教导我们读懂自身的“生命之书”,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
《生命之书》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第四篇:换一个角度,让作文生辉作文指导教案
换一个角度,让作文生辉作文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诗话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两个目标及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与形象表达是本课的难点。课
时:一课时 内
容:
一、导入: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花园。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林园摘华花、拾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餐,弄得林园一片狼籍,肮脏不堪。管家曾让人在林园四周,围上篱笆,竖起:“私人林园,禁止入内”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林园依然不断遭践踏、破坏。于是,管家只得向主人请示。迪梅普莱听了管家的汇报后,让管家做了一些大牌子立在路口,上面醒目地写明:请注意!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约半小时可到达。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林园。有时成败只在于观念的转变。
近来,一些地方的交通警示语也悄悄的发生了变化。据报摘:记者近日途经北京长安街时,发现主路两侧护栏上的交通警示语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变动。以前的“请勿……”、“不许……”、“严禁……”等严厉、生硬、强迫意味较浓的警示语变为现在的非常具有人情味的贴心语。记者在复兴门内大街、西长安街、东长安街的各交通路口就看到了这样的警示语:
提醒行人的有:“不要着急,红灯亮了歇口气。”“人行横道,是您生命的绿色通道。”
提醒司机的有:“开车多一分小心,家人多十分安心。”“礼让——让出海阔天空争抢——抢出飞来横祸” 呼吁遵守交通规则的有:“纠正您一次违章,送给您一片关爱。” 在绿化带也换成“花草在生长请勿打扰”、“绿草如茵 何忍涉足”、“手上留情,脚下留青”、“我也有生命,请不要踩我”等提示语。这些话语体现了一种关心,一种温馨。苏轼在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客观事物都有多个侧面,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就可以看到不同的现象,得到不同的结果,悟出不同的道理。写文章忌随人后,要有新的观点,就要从别人没有观察分析过的角度去分析。选择与众不同的角度,就会有新意。如写竹子: 1.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亦无心。——苏轼
抓住“有节”“无心”的特点写,表现其(实际是人)高风亮节。
2.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苏轼(写出竹子的“雅”。)3.咬定青山不放松,扎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你东西南北风。——郑板桥(写出竹子的“韧”。)4.新竹高于老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板桥
(写出竹子生命力旺盛,表现其强大的生命力,阐释了新老关系。)
5.雪压竹枝头,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方志敏(写出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
二、例文分析
以“梅”、“牛”、“风”、“金钱”等为对象,分别写出一段语意相对的两句话。要求语言优美,有一定的思想意蕴。分析:从“语意相对”来看,这就要对其中某一对象作正反两方面的评价,其实就是两句话中一句褒扬,一句批评;从“语言优美,有一定的思想意蕴”看,这两句话既要有文学性,又要有哲理,给人启迪。梅
褒扬:每绽放一次,都展现出风骨和气节。
批评:过分清高孤傲,终究不能成为春天百花园的一员。牛
褒扬:每前进一步,都有一个踏实的脚印。批评:过分的忍耐,终究要生活在皮鞭之下。风
褒扬:每一次久旱后的甘霖,都是你辛勤的功劳。
批评:万里迷茫的沙尘暴的降临,你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金钱
褒扬:金钱是一个化妆师,可以描绘出青春友谊和荣耀。批评:金钱是刽子手,可以杀掉亲情勤奋和创造。
三、课堂训练
以“昙花”、“蝉”、“彩虹”、“蜡烛”、“气球”、“月亮”、“网络”、“眼睛”等为对象,分别写出一段语意相对的两句话。要求语言优美,有一定的思想意蕴。要求每位同学先完成两个。示例分析:请四位同学上台写出自己答案。昙花
褒扬:每绽放一次,都会倾注自己的全部。批评:过分地展现自己,终究不能成为永恒。蝉
褒扬:每次演唱,都充满了激情。
批评:过分地追求声势,终究不能登上舞台。彩虹
褒扬:哪怕只有一瞬间的绚丽,也要努力争取。批评:依靠他人虚幻出来的美丽,终究不能长久。褒扬:为让别人赏心悦目,献出自己的人生。
批评:只务虚而不务实,决定了它只能昙花一现。蜡烛
褒扬:每燃烧一段,都贡献一份光和热。
批评:过分地炫耀,终究被泪水淹没。气球
褒扬:不断地扩充自己,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批评:当扩充变成炫耀,只能自取灭亡。月亮
褒扬:在清凉的夜里,总是你和最孤独的旅人做伴。批评:因为靠别人发光,所以白天不敢露脸。网络
褒扬:交流因你而便捷,世界因你而变小。
批评:过分地开放,也让不少青年沉迷,不能自拔。眼睛
褒扬:每一次流泪,都是在清洗心灵的窗户。批评:能容天能容地,却不能容一粒沙子。
四、课后练习
以“竹”、“猪”、“露珠”、“飞蛾”、“浮萍”、“橡皮”、“粉笔”等为对象,分别写出一段语意相对的两句话。要求语言优美,有一定的思想意蕴。
第五篇:让评价语在课堂上生辉
“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一线教师应以自己精湛的语言评价艺术,创设教育教学氛围。
一、准确贴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给他们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既要准确得体,又要有启迪心智的作用。例如:“你读得很认真,读时也融入了感情,如果……,会有更好的效果。”“今天你的表现可真棒,已经举手发言了好几次,而且一次比一次进步,不过回答前要听清楚问题,行吗?”“你真行,对刚才的问题,不满足于找到结果,而是观察思考,又有新的发现。如果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那就更了不起了。”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不足,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教师对自己是充满希望的。
二、灵活丰富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该“让过程长一点儿,让兴趣多一点儿,让形式活一点儿”。就拿读课文来讲,教师的评价语言如果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召力,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读得很好,听得出你将自己的理解融入了朗读。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
三、巧妙机智
由于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而且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这时,大多数老师可能简单地说:“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样的语言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达到目标,教师就要学会运用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并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
在一次公开教学中,一位教师执教古诗《寻隐者不遇》,在学到“松下问童子”一句时,有学生质疑“童子”是什么意思,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日常所读、所学、所见、所闻进行思考。一时间学生有的说是“徒弟”,有的说是“学徒”,有的说是“学生”,有的说是“佣人”。此时班内有一位调皮的孩子站起来就说,“那时候的‘童子’就像今天的‘秘书’一样!”一句话引得全场哄堂大笑,此时教师并没有批评学生,而是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你有与众不同的认识,说说你的观点,让大家明白你的想法”。孩子便振振有词地说:“童子帮助主人抄抄写写,负责照料主人的生活,接待一下来客,不是和今天的秘书一样吗?”此言一出又令在场的师生无不拍案叫绝。
每个学生因为生活背景、生活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所做出的反应也各有千秋。教师应该运用赏识性评价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