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治理



第一篇:瓦斯治理

瓦斯治理(1)瓦斯本是清洁物,地心千米伴煤生。科技装备齐上阵,降服气魔化新能。

治理瓦斯(2)煤层之气危害多,治理瓦斯倚各科。通风抽采齐上阵,合理利用灭气魔。

第二篇:瓦斯治理预防措施

一:预防瓦斯和安全监测措施

⑴工作面设置一名专职安全瓦斯检查员,加强瓦斯检查,检查地点:工作面上、下出口、上隅角、电动机副井长程健康、工作面回风流中、回柱放顶出,上述地点每班检查次数比少于三次。

⑵工作面放炮地点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发现放炮地点前后20m范围内瓦斯浓度超过1%时禁止装药、放炮。

⑶瓦斯检查、瓦斯记录做到班报、牌板、日报三对照,不空班漏检、假检。

⑷工作面使用高压乳化液泵及配套管路实施煤壁注水技术,一方面降低工作面的煤尘,另一方面使瓦斯均匀涌出,避免工作面出现瓦斯忽大忽小现象发生。

⑸工作面和回风巷安设甲烷自动报警断电装置,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甲烷自动报警仪发出报警信号,停止工作面的打眼放炮。当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5%时或回风巷瓦斯浓度达到1%时,报警断电装置自动切断工作面和回风巷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电源,并撤离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只有瓦斯降到1%以下时,才准人工复电,恢复工作。⑹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在回风巷距工作面不大于10m范围内,回风巷甲烷传感器设置在回风巷距离混合风流10~15m处。传感器垂直悬挂,距离巷道两帮不大于0.3m,距顶板不得小于0.2m。

二、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煤矿因通风系统不完善、通风管理混乱等原因造成很多事故,甚至是重特大事故。“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煤矿企业要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一、局部通风管理混乱。2003年北京小北桶煤矿“12.17”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局部通风不合理,在独头长达170米的煤巷上山内串联安装了三台正压风机通风,且串连方式不正确,串连风机与风筒出风口无密封装置,未安装负压风机,工作面产生循环风,不能及时有效地将有害气体吹散排出,致使有害气体在采空区及巷道内积聚,在采空区顶板及顶煤冒落时有害气体突然涌出,导致四名工人窒息中毒死亡。

二、盲巷管理不到位。2003年北京市堂上瑞祥煤矿“6.19”事故,由于瑞祥煤矿没有按照规程对盲巷进行有效封闭,使一名工人违章进入封闭的盲巷,造成其窒息死亡。2006年辽宁阜新五龙煤矿“6.28”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332采区集中皮带机尾处的盲巷密闭失修,未及时修复,密闭内瓦斯渗出,其浓度达到爆炸界限。

三、通风系统不完善。2006年陕西延安子长县瓦窑堡镇煤矿“4.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矿井通风系统混乱,副井系统风量严重不足,采掘工作面长期处于微风或无风状态,导致三号工作面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2006年云南曲靖富源县后所镇昌源煤矿“11.25”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矿井漏风严重,放炮后涌出的瓦斯和掘进作业点溢出的瓦斯致使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界限。

四、通风设施不可靠。2000年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永定庄煤矿“9.5”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原因是414盘区21410巷风桥破损,进、回风风流短路,工作面微风作业,局部通风机抽循环风,导致掘进头瓦斯积聚。2000年黑龙江省双鸭山矿务局东保卫煤矿“9.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201和204工作面贯通后,回风上山通风设施不可靠,严重漏风,导致工作面处于微风状态,造成瓦斯积聚。

第三篇:瓦斯治理理念

杨茂林副厅长在全省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上的要求

一、确立“瓦斯超限就是重大事故隐患”的观念。要求只要瓦斯超限,都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超限特别严重的企业要强制停产整顿,无正当理由月超限10次以上的企业要停产整顿至少一个月,经整改仍不达要求的要提请政府予以关闭。

二、在加大瓦斯治理技术投入方面提出要大力推广应用“大功率、高负压瓦斯泵,大功率钻机、大口径钻孔”瓦斯抽采设备,推广井下千米钻机。

三、在健全制度方面提出要落实矿长月度瓦斯综合治理工作叙述职制度,瓦斯治理检查和防突督导及事故评判制度,瓦斯超限通报追查处理制度,现场瓦斯异常情况实施监控制度,瓦斯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制度,瓦斯治理工程“两同时、一超前”(瓦斯治理与采煤工作面同时设计、同时投入使用、超前施工)等制度。

张德江在煤矿瓦斯防治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要求 在切实加大瓦斯防治现场管理方面强调要做到“三严格、三加强”。要严格遵守采掘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严防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严格落

实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制度,及时纠正违规违章行为。同时,要加强作业现场瓦斯实时监测监控,瓦斯检测人员不能空班漏岗、监测设施不能失灵失效,一旦出现瓦斯异常,要立即停电撤人;加强通风管理,确保系统可靠、风量充足,杜绝无风微风作业;加强现场劳动组织管理,按照核定标准,从严控制现场作业人数,特别是井下从事排放瓦斯等高危作业时,其他地点必须停止作业或限定作业区域、作业人数。

李小鹏在全省贯彻落实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要求

李小鹏强调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瓦斯等级鉴定,新建、重组整合建设矿井要及时开展瓦斯等级鉴定,为矿井瓦斯管理提供可靠依据。要继续深入开展煤矿“瓦斯会诊”工作,组织专家对高瓦斯矿井和瓦斯突出矿井进行集体会诊,同时要把治理责任落到矿井、区队、班组,加大瓦斯治理力度。要加强组织,统筹规划,进一步完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加快推进瓦斯治理示范县和示范矿井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

瓦斯治理新观念和做法:(1)淮南矿业集团:“治理瓦斯就是拯救生命”,“没有治不了的瓦斯,只有检测不准的数据;没有卸不了的压,只有达不到位的钻孔”,“瓦斯治理是煤矿安全第一要务”。(2)同煤集团推行井下员工“人人都是通

风元”安全理念。(3)阳煤集团贯彻“只认瓦斯不认人”的理念,涉及“一通三防”的问题,必须经矿总工程师和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同意。(3)潞安集团突出“高标准瓦斯管理,瓦斯抽采上台阶,严控瓦斯超限”三个重点,以“三不”为目标(不突出、不自燃、不超限),从“三重”(投重金、用重锤、抓重心)着手,确保落实到位。(5)晋煤集团以“安全红线”作为安全管理利器,对触犯高压红线的领导干部就地免职,对操作人员给予开除或留用查看处分。

第四篇:瓦斯治理方案

芦沟煤矿16井瓦斯综合治理方案

一、矿井概况

芦沟16井位于新密市岳村镇地界,井田东西长1000m,南北宽800m,井田面积0.8km²,矿井开采对象为二迭系山西组二1煤层,煤层走向250º~260º,煤层倾角11º-29º,平均19º,区内煤层薄厚不均,总趋势为北薄南厚,最大厚度14.38m,最小厚度0.8m,平均5.78m,可采储量289万吨,年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

二、基本情况

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4.9m³/min,属低瓦斯矿井,煤尘无爆炸性。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副井进风,主井回风。通风采用对旋式轴流风机,型号FBCDZ-6-No16,配用功率2×75KW,电机型号YBFe315S-6,风机转速980rpm,风量范围28.3-62.8m³/s,风压范围702-2650Pa。08年5月对风机性能进行了测定,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我矿现有风门14个,密闭7个,墙体厚度500mm,构筑材料均采用红砖、水泥。进回风联巷均设置了永久正反向风门,风门均为铁风门,风门完全连锁,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巷道支护均为锚喷巷道和9.4mU型钢巷道,最小断面7m以上,无断面低于4平方米的巷道,各采掘工作面均实现了独立通风,没有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现象,矿井通风系统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三、瓦斯赋存及涌出情况

09年矿井瓦斯鉴定结果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4.9m³/min,小于40m³/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2.0m³/min,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6.3m³/t,小于10m³/t,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2.6m³/t。矿井的瓦斯绝对涌出量和相对涌出量均未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高瓦斯矿井等级标准,故22

一六煤业2009瓦斯鉴定等级为低瓦斯矿井,但对于瓦斯涌出异常的采掘工作面可按高瓦斯区进行管理。

四、瓦斯治理现状

1、地面建立了瓦斯抽放系统,抽放泵型号:MA 2BEA,功率:110KW。井下12021工作面、21051工作面、12061工作面(正在施工)均作了高抽巷,根据12021和21051工作面瓦斯抽放情况来看瓦斯抽放量达40﹪左右,有效的控制了该工作面的瓦斯浓度,使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保持在0.3﹪左右,在工作面试生产期间没有发生瓦斯超限现象,确保了该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2、工作面通风局扇型号:FBDNO5.6/15×2和FBDNO5.6/30×2。各掘进工作面均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倒台,风筒自动切换”和“三专两闭锁”。瓦斯电、风电闭锁齐全,能及时闭锁断电。每个采掘工作面均配备了专职瓦斯检查员,并严格按规定检查瓦斯,对瓦斯含量较高的采掘地点,实行重点监控治理,能保证矿井正常安全生产。

3、矿井瓦斯监控系统选用KJ101N和公司实现了区域联网,安全监控探头每七天调校一次,能满足目前瓦斯监控需要。

4、矿成立有安全通风部,下设通风队,瓦斯检查工15人。

5、井下各采掘工作面通风顺畅,风量充足,不存在无风、微风,串联通风等违规现象。

6、地面主通风机每月进行一次倒台,监控记录齐全。

五、今后的目标

1、加强全体干部和职工的理论知识培训学习,充分认识到瓦斯管理的重要性,把瓦斯治理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2、在生产过程中真正使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做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

3、在今后的采掘活动中采煤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达到5m³/min以上,掘进工作面达到3m³/min以上,就按高瓦斯工作面进行管理,抽放不达标决不进行采掘生产活动。

六、工作任务和重点工程

1、建立建全一通三防管理机构,配齐瓦斯监测和通风监测管理人员,上岗人员均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今后每个采煤工作面均作高抽巷进行瓦斯抽放,09年下半年计划做抽放巷21061工作面400m。

3、招聘一通三防专业技术管理人员1~2名,对瓦斯治理进行科学管理。

4、目前瓦检通风工有部分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在2009年~2010重点安排有文化的年轻职工参加培训学习,将水平较低的通风瓦检工逐步淘汰。

5、目前矿井通风管理技术力量薄弱,井下所建各种通风设施质量标准不高,我们在09配备有专业管理技术的通风人员进行矿井通风管理,做好各项技术资料和监测记录等的管理,提高标准化意识,在建各种通风设施均要达到质量标准化要求。

芦沟煤矿16井

2009年7月2日

第五篇:瓦斯治理计划

茂华白芦煤业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瓦斯治理工作计划

二零一三年

2013年瓦斯综合治理计划

根据公司《关于2012年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矿井实际,现对2013年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作出如下决定:

一、工作思路

坚持“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瓦斯综合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落实“可保必保、应抽尽抽”的瓦斯治本战略,做到高投入、高素质、严管理、强技术、重问责,夯实“一通三防”三基工作,以“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精细化上台阶,提升矿井质量标准化水平上台阶。切实提高“一通三防”工作效率和工程效益,推进瓦斯治理上台阶。

二、工作目标

(一)杜绝瓦斯、煤尘爆炸和煤层自然发火事故,杜绝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杜绝“一通三防”责任重伤及以上事故,控制责任轻伤事故。

(二)杜绝瓦斯超限,实现监控零误报。

三、瓦斯治理方案

(一)完善矿井通风设施,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通风科是矿通风系统管理的责任单位,要建立通风设施及回风巷道巡回检查制度,定期巡回检查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井下所有正规风门都要安装机械闭锁和风门开关传感器,所有的通风设施均要挂牌管理,保持完好,并有专人定期维护,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二)加强局部通风管理,杜绝掘进瓦斯超限。

所有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使用2台局扇(1用1备)自动切换、双回路电源供电、专职局部通风机司机。严禁任何人随意开停局扇,生产单位要保证局扇的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能正常使用、灵敏可靠。

局扇必须实现“三专两闭锁”,并设置同等能力的备用局扇,备用局扇必须取自另一路电源,且该电源严禁取自动力闭锁开关的负荷侧。主、备局扇必须能实现自动切换。

每天试验检漏时,必须有电工在现场,以便局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处理。在试验检漏期间,施工单位不得检修。检修前必须确保另一路局扇正常运行,以防两路局扇同时停风。局扇风电闭锁功能必须按规定定期试验,确保正常。

长距离煤巷掘进工作面,局扇附近50节风筒必须使用耐高压新风筒。所有局扇附近必须存放不少于1节的备用三通、风筒及适量铁丝,长度超过1000m的巷道,每1000m必须存放不少于1节的备用风筒及适量铁丝。

加强风筒管理,杜绝出现破洞、炸裂、接头跑风、风筒吊挂不平直、拐死弯、风筒距迎头距离超过规程规定等。

(三)重视矿井主扇检修、维护,确保矿井主扇正常运转。

(四)巷道贯通、过巷必须编制专门措施,加强通风系统管理。

(五)采煤工作面上、下隅角必须按规定及时充填严实,且充填袋不得回收重复使用,上隅角必须合理使用风障导风。工作面过钻场必须加强顶板管理,防止片帮冒顶。

采掘工作面过构造破碎带、煤层产状及厚度变化带,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支护措施,防止发生大面积片帮、冒顶。

综掘工作面掘进割煤时,严格按规程措施执行,防止发生片帮事故。

(六)管好用好安全监控系统,实现零误报、零失控、零故障。完成矿井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作。监控中心必须按要求安设监控设施,杜绝失控。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监控误报,发生误报必须由矿值班人员追查分析原因。

严格落实井下监控探头调校及试断电制度。每隔10天必须使用标准气体在井下现场对瓦斯传感器进行调校和试断电。其他时间,重点采掘工作面每天进行一次手控断电试验。

井下使用的分站、传感器、声光报警器、断电控制器及电缆等由所在区域的队(科)长、班组长负责使用和管理。岩巷掘进及放炮时,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瓦斯传感器及监控电缆的保护,防止放炮损坏瓦斯传感器及监控电缆。

瓦斯传感器的挪移必须遵守以下规定:采煤工作面传感器由采煤班班长负责,掘进工作面传感器由掘进班班长负责,打钻地点回风侧传感器由钻机机长负责。

(七)狠抓防灭火管理,杜绝自然发火事故。

重点建立和完善井上下防灭火系统:改造和完善矿井灌浆、消防水管路,保证灌浆、供水系统畅通,满足防灭火工作需要。

利用束管监测系统监测采煤工作面,每天进行连续取样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制度保障

(一)执行 “一通三防”制度。

矿长每月主持召开一次“一通三防”会议,平衡解决“一通三防”要项工作、重点问题。矿总工程师每周主持召开一次“一通三防”专题会议,每月组织召开一次通风系统分析会、防火专题分析会,逐头逐面分析“一通三防”及防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坚持“一通三防”日动态分析制度。

(二)严格执行瓦斯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制度。

(四)执行以防突为重点的“一通三防”隐患排查制度。

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进行一次全矿“一通三防”系统隐患排查,将排查出的问题,以“五定表”形式督促落实整改。

(五)执行瓦斯治理五项指标完成情况周通报、月度追查处理、问责制度。

(七)执行瓦斯浓度1.0%断电管理及瓦斯超限追查处理制度。采掘工作面及回风流瓦斯浓度,按1.0%断电管理。利用好监控系统上的瓦斯异常预警软件,每月由矿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制定预警地点和预警值倍数。预警值不得做为断电值。凡达到预警值后,监控中心机房要立即通知矿总工程师、通风副总、通风调度,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生产。

茂华白芦煤业有限公司通风科

二零一三年一月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9/157409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