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教育随笔:写给马上面临文理分科的孩子们

教育随笔:写给马上面临文理分科的孩子们



第一篇:教育随笔:写给马上面临文理分科的孩子们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教育随笔:写给马上面临文理分科的孩子们

马上就要进入6月份了,高中生只要已进入六月份,就已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这种兴奋感尤为强烈,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

(1)高三的高考。6月7、8日是高考的日子,每年有很多学生从中浴血奋战,闯入自己理想的高校,虽然高考离高一的学生还有点早,但是心中的那点不真实感随着高考的临近,也慢慢的清晰起来。

(2)中考的到来。伴随着中考的到来,很容易让高一的学生回想起去年的他们,去年这个时候,他们还是某个初中学校的娇子,老师的掌上明珠,一年后的今天,坐在了历城一中的教室中,成绩没有了原来的辉煌,心中的那份怀旧感慢慢的用上了心头。

(3)马上到来的文理分科。进入高中一年来,所学的九大科目,让学生们吃了不少苦头,史地政的背诵,理化生的思考,面对一门门不争气的学科,甚至都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终于到了分科的时候,终于不用背史地政了,终于不用做理化生了,天终于亮了。

面对以上几个原因,中考和高考就不在说了,毕竟是过去式和将来式,我们还是说说正在进行式的文理分科吧。

虽然省教育厅在前几年的课改当中不提倡文理分科,但是在高校招生大环境不变的前提下,不分科是不可能的,所以很多学校采用了什么走班教学,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反而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实在是得不偿失。教育部准备在2017年施行新的高考政策,但最起码我们这一级,2016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们,估计文理分科是不会变的,所以我们还得慎重面对文理分科。

对于高中生来讲,文理分科是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专业选择是人生第二次重大选择,文理分科将影响到专业选择,两次选择关系到大部分人的长远发展(当然不是全部)。

文理分科将影响到专业选择,专业选择与职业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在选择前你做好准备了吗? 很少有学生了解专业,甚至很少有学生认为专业选择很重要,大多只是能考上大学就可以了,忘记了自己考上了大学要学的就是专业,很多学生也都是到了大学以后才发现自己选了一个根本不感兴趣的专业。因为专业,2001年湖南考生肖喆703分放弃北大再考清华、2003年清华直博生刘立早放弃化工退学再考清华......这些事例说明了这点。

一、文理科选择的几个误区

1、情感取向型误区

认为某某教师有魅力,分班了,某某老师去当文科班主任我就选文科,某某老师去教文科我就选文科,反之,某某老师去当理科班主任我就选理科,也是说一句话,跟着老师走。某某同学和自己关系特别好,随之选择,跟着同学走。认为目前班级好、和谐,感情深,对陌生的环境恐惧,不愿意离开本班,本班若是定为理科班就选理科,本班定为文科班就选文科,在分班选科前就想尽办法去了解自己班是不是分拆分。同学们:它们不应是择文择理的障碍,生活中有很多方式去延续师恩与友情,不一定非要学习生活在一起。还有一种是和父母赌气,家长想让我学理,我偏学文;班里或者学校里,哪科报的多,我就报哪科。

2、功利取向型误区

根据传统观念,不认真了解现在的实际情况,自认为哪种类型好就选哪种。

基础差的最好读文科,有不少学生认为,文科比较好读,除了数学,大多学科只要背一背,记一记,多花一些时间就容易拿到分数。实际上这是一种逃避心理。试想,你现在的学习都成问题,换了学科就一定能学好吗?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如果全力以赴地学习,肯定能学好。之所以成绩不行,一般是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上出了问题,找出原因并解决问题比简单地换个环境重起炉灶要重要。

在人们印象中,认为理科的选择的机会会更多一些,其实现在很多学校的很多专业已经文理兼报了,大学都在倡导大类招生,不用界限明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用过于担心。

文科老师说文科上线率高就去读文科,理科老师说理科上线率高就去读理科,这都是不对的。

3、性别的误区

女孩子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盲从学文的很多。从而限制了女性向理工领域发展的机会,不少女孩子因此放弃了男生如云的理科,而改选把握似乎更大的文科。其实女性所拥有的许多特质正是一个成功的科技人不可缺的条件。女性在决策、组织能力、工作投入等方面均胜于男性,所以千万不要埋没自己的才能。

二、文理科选择应当注意的四个因素

目前文理分科主要从能力、特长、兴趣、志向与性格四个方面来考虑规划。

1、能力:好好分析一下你的现实情况,看看你的优势在哪里。你的文理水平差多少,你的潜力在哪儿?长于语言、写作方面还是运算、逻辑推理?在每次大考中你是凭什么取胜,又是什么拖了你的后腿,这就要认真分析,整体把握。

如果你有下面几项可考虑理科:

(1)你有较强的逻辑推断能力,动手能力较强;

(2)数学、理化基础比较好 ;

(3)记忆力较强,能准确记忆各类公式;

(4)以后想从事理工方面的工作,比如:计算机、生物学、医生等;

如果你有下面几项可考虑文科:

(1)数学、理化基础差;

(2)记忆力强,善于联想;

(3)自己知识面广 ;

(4)喜欢看各类书籍;

(5)有一定的文化积淀。

2、特长:如果你对某科感觉特别好,或用相同的时间得到的效果比起其它科更好,或你自身的某些特长与某科的联系很密切,都说明你有学习这一科的特长和能力。你就应该考虑,哪一科能更好地发挥和促进你的特长的发展。

3、兴趣: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因素。有了兴趣,可以使高

二、高三学习变得多姿多彩。有了兴趣,才可以让你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而不会抱怨声不断。因为你兴趣所在,所以你的学习是为你自己学,而不是因为是父母让你读这个科目而显得压力重重。

4、志向与性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且它可能就是你的奋斗目标。选择与自己理想接近的学科,将对此学科的学习起促进作用。比如喜欢文学,将来想做记者,编辑,或者对政治经济感兴趣,将来想从政或研究经济等等,这样的一般选文科。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或者对科技感兴趣的,将来想当工程师,或医生等,一般选理科。

三、选择文理的几个具体的建议

以上所说的四个因素,可能有的同学觉得很模糊,因为他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未来、也没有规划过自己的以后的日子,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更不了解自己的特长是什么,如果我们大家如果仅仅从考上一个理想大学作为近期规划的话,我不妨在来告诉大家几个选择文理的具体建议:

1、科目优势比较明显的应该扬长,即理科强的选理、文科强的选文。

2、凡总体成绩一般,科目弱势比较明显的应该避短,即理科弱的选文,文科弱的选理。

3、凡各科成绩比较均衡,并对文史类没有特别兴趣的一般应该选理。因为学理不仅报考时选择院校及专业的余地更大,而且以后考研、就业的范围更广,就业机会更多,适应岗位的能力也更强。须知学理的今后若从事文史类专业的工作大多能够胜任,反之则不一定。

4、对于数学成绩特别好、文科各科也不错的孩子,如果对理工类没有特别的兴趣建议选文。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来极有可能成为文科尖子生。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文的是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理科成绩(包括数学)不太好的学生。如果文史类科目不比他们差,而数学却比他们好,自然就成尖子生了。

5、同理,对于语文、外语成绩特别好,理科各科也不错的孩子,如果对文史类没有特别的兴趣建议选理。

6、选择文理,还要考虑学生家庭背景和力量,比如,有的家庭有经商的条件,可以让学生以文科为起点,学习企业管理等专业。

四、了解高考的具体情况

高考作为一个选拔性的考试,成绩是它唯一的标杆,我们只有越过它,才有可能被高校录取,但是在文理中,这种标杆的尺度又不一样,为了让大家在接下来的分科中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把2013年高考的相关数据汇总如下:

1、山东省2013年高考文理类本科实际招生人数

(1)本科一批:文科11073,理科49842;

(2)本科一批征集:文科78,理科759;

(3)本科二批:文科30300,理科88148;

(4)本科二批征集:文科4888,理科8422.合计:文科46339人,理科147171人。

总计:193510人。纯文科实际参加高考人数209525人、纯理科实际参加高考人数276453人。

纯文理类本科录取率:文科22.11%、理科53.24%。文理总录取率39.82%。

以上数据,只是纯文理类,不包括艺术类、体育类等等。

2、2013年高考文理科一批、军检、本科线

(略)

3、2013年高考各分数段统计(截止一批线)

(略)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整个高考中,虽然文科的报名人数比理科少了近7万人左右,但是整体的录取率,理科比文科整整高了近30个百分点。文科三个分数线均高于理科,但文科的高分远远少于理科。

如果我们的高中仅仅以升学为目的的话,理科的升学率远远高于文科。

五、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

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特点,也有自己的专攻方向,对于我们学校来说,2013级毕业生理科生1300余人,文科400余人,高考中,除去艺体考生,一批纯文化科重点上线360左右,其中理科占到320人左右,文科仅有40左右。(以上数据只是一大体数据,具体数据因个别原因不能详细说明)

文理分科,是高中生的第一个抉择,这个抉择将决定学生两年以后的高考的走向、也将决定学生今生职业的选择,我希望我们两个班的孩子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规划好自己的今后的人生,从文理分科开始,走上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

人类的文明是一个高峰,有三条路上去,一条是科学,另一条是艺术,还有一条是人文。在山脚时,这三条路离得很远,当中可能也有阻隔,但当你爬到顶峰时,这三条路就会合了。所以现代教育追求培养通才。文理不是绝缘体,而应是半导体,可以互相沟通。不相通不成器,这样的例子古往今来有很多。高中学生接受的仍是基础教育,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无论今后学文学理,我们都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真正做到科学与人文并重,力争成为人品高尚、身心健康的全面型人才。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第二篇:文理分科读书笔记

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试卷

学科、专业:生命科学学院 植物学

姓名:刘冰年级:2009级 课程名称:幼儿园课程研究课程类型:选修课 上课学期:2010年第二学期总课内学时:12课时 考核方式:考试时间: 成绩:

任课教师评语:

任课教师(盖章):

年月日

《文理分科的问题》读书笔记

刘冰 09207048 09植物学

文理分科的问题是施良方先生《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一书中第十二章《课程的基本问题》的一部分,是对文理分科问题的思考。本节分三个部分:第一,作者简单叙述了我国文理分科的历史和问题。第二,作者归纳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反对高中文理分科,认为文理分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赞成文理分科,认为适时合理的分科是打好基础、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第三,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一般而言,高中还是不以文理分科好”,陈述理由并且列举事实给予证明。

我非常赞同施良方先生的观点--不以文理分科为好。作者从四个方面阐述文理分科的弊端,严谨缜密。作者认为高中属于基础教育阶段,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才能有应变能力,更能适应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表明科学知识的综合化强于知识的分化,高中文理分科为时过早;高中文理分科时,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长等尚未充分显露;高中文理分科加剧了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文理分科的确存在良多弊端,而且现在也不是专业人才稀缺的开放初期了,时过境迁,文理分科似乎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依据。社会需要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将来从事什么专业谁都难以预料,只有在中学阶段打下宽广而厚实的基础,才能根据社会需要的变迁迅速地调整知识结构,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梁思成先生早在1948年就提出文理分科只能培养出半个人。众多的教育专家也在呼吁取消文理分科,认为文理分科导致了中国教育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离间。文理分科教育的结果是所获得的知识是封闭和支离破碎的,片段化的认识掩藏不住整体把握的无力。只要跳出自身的专业领域,立即变得左支右绌甚至一无所知。但是,考虑到目前我国的高考应试体系,我还是认为适时、合理的文理分科是有必要的,至少是符合目前中国教育国情的。只是在高考的重压下,所谓的“分科有利于学生发挥爱好、特长,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成为一句空话,不是辅修选修课程所能解决的,“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学理科的中学生,在高考还没把握之前,能自由地选修文史哲方面的课程”。

“分科课程将科学知识加以系统组织,使教材依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学生

在学习中可以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现在的文理分科却基于高考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且中国现在的应试教育,在家长,老师,同学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唯分数论”思想。就目前而言,各个高中都已经有了一套应对现在的高考制度的三年教学策略和最后的复习方法,大家都是适应了现在的制度。但更多的人还是在适应这样的制度。这也是社会发展的某种无奈。文理分科的问题在高考的氛围下根本的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因此,要解决问题还是要从源头上去想办法。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然喊得惊天动地,但应试教育的底色积重难返。被功利所劫持的中国教育,几乎本能地倾向于“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凡是对提高升学率有帮助的,无所不用其极;凡是没帮助的则弃之如敝屣。这也就是为什么文理分科虽屡遭诟病,却依然岿然不动的原因。取消文理分科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考试制度,高校招生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取消高中文理分科,首先势必要对高考进行改革。而取消文理分科的前提是不能增加学生负担,如果家长老师一味的给孩子增加负担,那分不分科也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

目前普通高中存在着高考考什么,学生学什么的倾向,因此,与其取消文理分科,还不如实行合理分科加以引导。文理分科的争论根本问题是教育制度的弊端,不管是不是取消文理分科,首先我们要先改革的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只有把填鸭式的教育制度改革了,才能把文理分科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否则这无疑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第三篇:文理分科申请书







尊敬的老师: 我是,现在高一()班,经过慎重考虑,并(文科、理科、美术、体育、

与家长商量,我决定申请就读

音乐、舞蹈、传媒)班,敬请批准。谢谢!(学生本人签名)2012 年 4 月 5 日

同意上述申请。(家长签名)2012 年 4 月 5 日


第四篇:文理分科专业一览表

文理分科专业一览表

理科专业

(1)理学类理学类包括的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师范类)、应用物理学、化学(师范类)、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师范类)、生物技术、天文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理科学(师范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理论与应用力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纤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心理学(师范类)应用心理学、统计学。

(2)工学类工学类包括的专业有: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与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油气储存工程、飞行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印刷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信息对抗技术、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刑事科学技术、消防工程。

(3)农学类农学类包括的专业有: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草业科学、林学、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蚕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4)医学类医学类包括的专业有: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蒙医学、藏医学、法医学、护理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

注意:还有经济类、管理类、法学类、哲学类、外语类、教育类、艺术类专业兼收文、理考生。城市规划、建筑学、工业设计专业系美术专业,也兼收理科生。

文科专业

哲学类包括的专业有:哲学、逻辑学、宗教学。

经济类包括的专业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

法学类包括的专业有:法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社会学、社会工作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学、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治安学、侦察学、边防管理学。

教育类包括的专业有: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技术教育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社会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

文学类包括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朝鲜语、菲律宾语、梵语、巴利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柬埔寨语、老挝语、缅甸语、马来语、蒙古语、僧加罗语、泰语、乌尔都语、希伯来语、越南语、豪萨语、斯瓦希里语、阿尔巴尼亚语、保加利亚语、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葡萄牙语、瑞典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土耳其语、希腊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等 37 种外国语。

历史类包括的专业有:历史学、世界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民族学。

管理学包括的专业有: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工业管理、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农林区域发展、图书馆学、档案学。

注意:由于以上各专业培养的目标不同,高校可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在该专业里设定各种培养方向,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艺编导方向)。以上科类中的经济类、法学类、哲学类、外语类、教育类、艺术类、管理类中的专业兼招文、理考生。

第五篇:高中文理分科演讲稿

读文科还是理科的选择,一直都是让人头痛的问题,很多人在一开始就想错了方向。当想到该读文科还是理科的时候,很多学生和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文科理科哪个将来的就业前景更好?更有前途?”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因为不管文科理科,都对应很多专业,都有好专业,也都有相对不太好找工作的专业,直接把文理科拿来比较毫无意义。而且,不管什么专业,即使是比较差的专业,如果能够学的很好,照样可以有很好的前途,即使是很好的专业,如果学的一塌糊涂,也不好找工作。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文科或理科哪个更好,而是我更适合学习文科还是理科?在这两个科目上,哪个更能发挥我的优势,哪个我能学习得更好?只有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适合自己,能学好,有兴趣,将来在高考中就能考出好成绩,进入好的学校和选学好的专业,就会有更远大的前途。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离开了这些东西来空谈文理科的优劣,就是无稽之谈、天方夜谭。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家长只需提供参考意见,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中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家长应该让孩子对自己负责,通过思考做出选择。而且,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内心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肯定和尊重,父母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妄加干涉。对于孩子来说,既然是自己的选择,他就会认真对待,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努力。如果这个决定是父母做的,或者是父母逼迫孩子做的,孩子会有推卸责任的心理,觉得做不好也不是自己的问题,结果也许会变成:孩子没有努力,家长还落了一身的不是。

我们做家长的,最忌讳的就是孩子的选择出现差错,自己动不动就以“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来教训孩子,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可是仔细想想,孩子的人生路很长,家长能在孩子面前的时间却很短,过不了多久孩子就会离开父母,一切都要他自己独自面对,那时他会面临更多艰难的选择。因此,家长该放手时一定要放手。我认为,让孩子自己选择学文或者学理,无疑就是一次让孩子独自面对人生挑战的演练。

文理分科老师的建议是重要参考

选择文科理科是高中生活的一次重大选择,是今后人生道路的分水岭,要慎重。选文科好还是选理科?老师教书育人几十年,一般不会看走眼。但最终上文上理只能由自己决定。

老师的普遍看法是: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在当代社会,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对人的影响往往更大!也就是现在的人才观中,一个人的成功,IQ所起的的作用很小,而EQ所起的作用更大。在知识经济时代,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就业比重不断下降,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分别只占10%和20%,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比重均占70%左右。而第三产业所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知识密集型人才、技术密集型人才、各类服务性人才。无论学文科还是理科,在第三产业中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智商对大家的学习和就业已经不起决定作用,而情商反而更加重要。所以我们不能以智商如何,聪不聪明作为选读文科或者理科的依据。

二、科学认识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九大科的学科特点。

(1)语数外三大科(各150分)的特点

语文:作为各科学习的基础,与每科都有密切联系,相比之下,语文与文科的联系更大,所以语文比较好,文科又比理科稍微好的宜选文科。但若理比文好,则选理也具优势,因为部分理科生语文并不强,所以语文好,可以使自己的竞争力提高一个档次。

数学:文科、理科的主要学科,在促进竞争力上与语文相当,但理科对数学的要求更高。高考试题对文科的要求低些,如果数学好的话读文科会有很大的优势。

英语:虽然在高中其地位与语、数相当,但到大学是地位最高的,不管学什么,英语是必备、必修的学科,英语成绩好,可以使你对文理科的选择较自由些。但有想在大学学习英语专业的学生只能考虑文科。

以上三大主导学科分值权重大,无论读文科还是读理科,必须要努力学好的。

(2)理化生三科(各100分)的特点

这三科属于理科,侧重的是概念、规律(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非常重视实验的条件、过程、方法科学把握,对人的理性逻辑思维要求较高,扎实的数学是学好理化生的关键。数学成绩好坏和自己在理化生三科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是学生选择读文读理的关键。

(3)政史地三科(各100分)

这三科属于文科,侧重于形象思维,记忆量大,理解上比较抽象,需要我们具有较强的透过一些现实问题和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知识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好文科需要我们兴趣广泛,关心社会问题,多记忆,多交流,并且学好地理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文科的理论性要比理科强。

了解上述学科特点,明白自己的科目优势,应该扬长避短,数学、外语成绩特别好,理科(理化生)强的选理科、语数外特别好,文科强的最好选文科。语数外均衡,理科弱的选文,在后期会有很大进步和优势。文科弱的选理。各科成绩很一般,无明显强弱科目的,一般应该选理,因为这样的情况,肯定是学不好文科,白白耽误3年时间,学点数理化,将来到大学可以选择专业,学一技之长,便于就业。

三、文理分科选择的几个误区:

1、学习好的报理科,笨的人才学文科。

2、成绩不好就去读文科,是一种逃避心理,这是一种“被迫读文科”的现象,对自己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影响很大。试想,你现在的学习都成问题,换了学科就一定能学好吗?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如果全力以赴地学习,肯定能学好。之所以成绩不行,一般是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上出了问题,找出原因并解决问题比简单地换个环境重起炉灶要重要。没有兴趣而无奈地读文科,肯定读不好,会白白浪费光阴的!

3、仅凭兴趣。兴趣是一项重要指标,但是青少年经历所限,兴趣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现在的兴趣可能是表层的。

4、感情因素影响:舍不得自己的班主任、科任老师,舍不得自己的同学,或者是谈恋爱,舍不得分开,甚至还有更加荒唐的理由,同学之间相互约定读文科还是理科。

5、父母的要求。

6、身边少数成功人士的个别案例。

当你不能确定自己最擅长文科还是理科或者更喜欢文科还是理科的时候,有一个方法,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自己将来最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科学家,一个经济学家,一个政治家,一个建筑设计师或者别的什么职业。然后问自己,问老师,要成为这样的人物,最应该具备的知识是哪些,是偏文还是偏理,这个时候,你就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浠水县闻一多中学

高一年级组2013-1-26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9/146013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