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瓷器的鉴定 [模版]
瓷器的鉴定
瓷器鉴定是一门新学科,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四十年来做了很多工作,发掘了很多古遗址、古墓葬,出土了大量陶瓷器,尤其是纪年墓出土的瓷器为我们鉴定提供了典型的标兵和样板,瓷器的鉴定。陶瓷鉴定本身也是一门科学——器物学。国内一些大学目前教授这方面的课程,为瓷器鉴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根据自己四十年研究陶瓷的亲身体会与经验,摸索出从以下五个方面鉴定瓷器,即瓷器的造型、纹饰、胎釉彩、款识、支烧方法。这五方面互为补充,不可偏废,偏重一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鉴定会有误差。五方面联系起来看,对瓷器的年代、产地的判断,其可靠系数就比较大。过去,比较偏重明、清瓷器的鉴定,投入了不少精力,出版了《明清瓷器鉴定》等书,对明、清以前瓷器的鉴定很少涉及。二十年前,我曾写过,后由于种种原因而中断。今后,我想利用两三年时间,把明以前历代瓷器鉴定的关键问题写出来,对同行会有些用处。
首先谈鉴定瓷器最重要的两个方面——造型和纹饰。造型与纹饰二者密不可分,是鉴定瓷器的关键问题,抓住这两方面,鉴定的可靠系数可达百分之八十五。一般来讲,胎、釉、彩、款识、支烧方法只占很小的比重,但在某个时期有些器物则例外。
一、魏晋南北朝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自汉代出现瓷器以来,发展到六朝时期,从墓葬出土情况可以看出,青瓷逐渐代替青铜器、漆器。大陆很多省分的汉墓出土的陪葬品以青铜器、漆器占主要比重,而江南六朝时期的墓葬出土的器物绝大部分是青瓷器,它已经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出土的这一时期的瓷器,其造型、纹饰与汉代陶器、青铜器有很密切的继承关系。
西晋青釉洗,腹部有一条印纹装饰,两面贴铺首衔环,具有明显的汉代特征。这类青釉洗出土数量很多。青釉三足尊,也饰有印纹装饰,下为三个熊足,两面贴奔兽纹,另两面贴铺首,造型、纹饰也具有汉代特征。西晋谷仓,上部中心为主罐,周围有四个小罐,是继承东汉五联罐和五管瓶造型而略加变化,上面浮雕佛像、鸟雀、动物,下部为罐。谷仓是墓主生前庄园情况的真实写照,也是其企望死后能过象生前一样仓满粮实的富有生活。谷仓在江南地区吴、西晋稍大一点的墓葬都有出土。有铭文谓之“廪”,是装稻子的。北方装谷的叫仓。虎子,汉代多有提梁,西晋保留这一传统,采用立烧,口向上,臀部触地。东晋虎子吴 西晋 青釉谷仓
也采用这种立烧法。圆形虎子多为正烧。虎身一般刻划飞翅纹。西晋牛头罐,肩上有两个鼠形系,是这一时期比较少见的。从上面器物可以看出西晋瓷器器形、种类及装饰特征。造型上很多取自汉代铜器、陶器。壶、罐类器物造型比较矮胖,装饰上也借鉴铜器,多数壶、罐、洗、碗等器物的肩、腹部饰一条带状印纹装饰,间饰铺首衔环、兽纹等。东晋瓷器种类与西晋相近,造型上的显著变化是器形向瘦高发展,肩部的系多为桥形,习称桥形系,鉴定材料《瓷器的鉴定》。装饰上以光素为主,少量器物的口沿、肩腹部、动物眼睛等部位点以褐色斑点,形成了这一时期器物的装饰特点。从最具有代表性的鸡头壶(罐)的演变,可以看出各时期瓷器造型与纹饰的特征。西晋鸡头罐,肩有双系,双系间饰鸡头鸡尾。西晋早期罐的最大腹径在中间,以后重心上移,最大径在肩部。腹径与罐的高度大体相近,所以给人短胖的感觉。肩部有印纹装饰。东晋鸡头壶盘口,壶头较长,桥形系,有的壶口沿饰褐斑。鸡头有颈约一寸左右,鸡尾
演变为壶柄。壶的高度明显大于腹径,故给人瘦长的感觉。除青釉以外,还有黑釉鸡头壶。黑釉汉代已经出现,东晋继续烧造,目前发现烧黑釉的仅有浙江的余杭、德清两窑,两窑同时也烧青釉。到南朝时期,鸡头壶壶身更长,柄向上发展,装饰上出现复线莲瓣纹。莲瓣纹的出现与东汉佛教传入有关。这一时期其它器形如盘、碗、罐等也饰有莲瓣纹,形成了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东晋除鸡头壶以外,还有羊头壶,其数量少于鸡头壶,但目前出土数量逐渐增多。东晋香薰,此器型两晋墓出土不少,西晋造型继承汉代特征,球体上有楼孔,球体与承盘之间有 三足。东晋改为以支柱连接球体与承盘。
东晋 青釉羊头壶
南朝仰覆莲双系壶,短流,柄上翘,出土数量不多。北方青瓷以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莲花尊为代表。莲花尊北魏墓出土两件,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各收藏一件。通体饰上覆下仰的莲花,洞窟艺术中的飞天也出现在莲花尊上,还有团花、兽面纹、叶纹等,装饰极为丰富。莲花尊南方亦有出土,没有北方的气魄雄伟,北方莲花尊胎体厚重,釉厚的地方近于黑色。可以肯定,南北朝时期,南北都烧造这种器物,但窑址在南北方都未发现。河北只发现有类似莲花尊特征的标本,在山东淄博窑发现了浮雕莲花瓣,这只是一点线索,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北朝青釉莲花罐,上有浮雕莲瓣,莲花瓣是印好后贴上去的,肩部六个桥形系,沿用东晋时的,但较东晋时的粗壮。这类器物出土日益增多,北朝晚期釉中含铁量较低,故釉色为浅青色,与隋代的较为接近。北朝贴花罐,含铁量高,釉为黑褐色并有窑变。河南北朝北齐墓出土的黄釉绿彩罐,是唐三彩的前身。唐三彩一般为黄、绿、白(蓝)。其发展过程是:从汉代单色釉到北朝的黄釉绿彩再到唐三彩。北朝褐釉印花扁瓶,高七公分,两面印舞蹈人物纹,其人物形态、串珠纹具有西亚地区作风。此种扁瓶北朝晚期出现,隋唐都有烧造。
南北朝时期瓷器继两晋继续发展,可喜的是北方瓷器发展起来了,而且有一些质量很好的器物。它改变了以往仅南方烧造瓷器的局面,同时为北方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矗
二、唐五代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隋青釉印花四系壶,高35厘米,盘口,长颈,长圆腹,平底。肩部四个双条形系,颈、肩、系、腹部作四层印花装饰,印花为扇形花瓣组成的团花和叶纹。这是隋代瓷器的装饰特点。釉施至腹部,厂半截露胎,是隋代青瓷施釉的—般规律。湘阴窑、淮南窑、安阳窑产品多采用印花装饰。常见的有杂花、草叶、莲瓣几何纹等,多为独立的花、叶,连续的花纹不多见。
隋青釉高足盘,南北方瓷窑大量烧造,是隋代具有代表性的器形。隋青釉四系罐,施丰釉,肩有四个双系形系,系高于罐口,是隋代器物的造型特点。
第二篇:瓷器鉴定
瓷器鉴定
《瓷器鉴定指南》内容简介:400多幅实物照片,简洁明了的语言,全面介绍瓷器真伪、时代、窑口以及价值的评判详解各种瓷器检测手段和鉴定要领,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实用宝典,瓷器鉴定。
作者简介
范勇,男,1953年生。籍贯四川。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78级,硕士。曾就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巴蜀书社,现为四川大学考古系客座教授、四川大学博物馆客座研究员,天地出版社编审。
出版著作、译著10余部。在《考古学报》、《文物》、《考古与文物》、《四川文物》、《农业考古》、《史前研究》、《长江文明》、《中华文化论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约40篇。
有关考古学、文物研究、古玩研究等方面的主要论文和著作有:
青铜器:《我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斧钺》《再论不对称性铜钺》。
《云南青铜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云南青铜文化的年代与分期》《试论早蜀文化的渊源》。
陶器:《关于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几点认识》。
瓷器:《明代洪武官窑的设置》《明洪武官窑瓷器的类型与分期》(待刊)《试论景德镇元末明初青花瓷》(待刊)《试论汝窑的性质、年代及与北宋官窑的关系》(待刊)《试论元青花瓷的类型与分期》(待刊)《再论元青花瓷》(待刊)《中国早期青花瓷的发现与研究》(待刊),鉴定材料《瓷器鉴定》。
古玩综合:《(古玩指南)译注》(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古玩宝典》(巴蜀书社,1995年版)。
图书目录
上编 瓷器鉴定入门
一、瓷器鉴定的基本方式
1.器物的器型/
42.器物的胎釉/
53.器物上的装饰与纹饰/8
4.器物的款识/10
二、瓷器鉴定的技术检测手段
1.热释光检测法/1
22.x射线荧光釉面检测法/1
4三、常规鉴定与科技检测的关系
1.机检的相对可靠性/17
2.目鉴与机检如何相结合/18
四、瓷器鉴定的程序和思路
1.鉴定程序/18
2.鉴定思路/19
五、辨别瓷器作伪的方法
1.新瓷作旧/2
22.新仿名釉/22
3.磨底改款/2
54.新瓷古款/2
35.真坯假彩/25
6.拼凑成器/25
7.磨口掩损/2
48.以画掩饰/24
六、市场行话
中编 瓷器鉴定要领
一、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
1.魏晋南北朝瓷器的造型特征/29
2.隋、唐、五代瓷器的遣型特征/
323.宋、辽、金瓷器的造型特征/3
54.元、明、清瓷器的造型特征/57
5.瓷器造型鉴定的经验/
42二、掌握胎釉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1.胎质/4
52.釉质/46
三、纹饰与色彩是断代的指标
1.纹饰/50
2.色料/58
四、款识是鉴定瓷器的重要环节
1.款识沿革/6
22.款识字体/6
53.明清瓷器款识/6
34.明清瓷器款式/66
五、制瓷工艺是瓷器鉴定的参考
1.原料/67
2.工艺/7
13.窑与窑具/7
5下编 瓷器鉴定相关知识和术语
一、器型
1.琢器/8
12I圆器/9
45.其他/97
二、装饰
1.装饰纹样技法/98
2.纹饰图案/1 0
1三、釉彩
1.色釉/1 05
2.釉彩/11 1
附录
给收藏鉴定爱好者的建议
眼力小测验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三篇:乾隆瓷器鉴定
乾隆瓷器鉴定
1、乾隆瓷器造型规整,比例适宜,外观曲线虽不及雍正时的优美,但仍比嘉、道时期的隽秀,小件器物尤为精致,乾隆瓷器鉴定。前期器型和雍正时一样恰到好处,后期则显呆滞。此后各朝的造型风格,除嘉庆初尚能恪守乾隆l日样夕长余者皆 为依次递减,每况愈下。
2、乾隆瓷器前期胎体细润,后期渐趋粗糙。
3、青花呈色虽有多种表现,但以稳定的纯正兰色居多。初期有黑褐、青灰、淡兰各色,色调均沉着,纹饰清晰。
4、炉钧釉到乾隆时与雍正时不同,其颜色由松石绿和深兰色组成。
5、法琅彩也称“古月轩”或叫“瓷胎画珐琅”,一般都有“乾隆年制”四字楷书的兰料款。
6、古铜彩就是用粉彩及金彩,在瓷器上进行绘画,用来模仿古代青铜器的红、绿、兰各色锈斑,这是乾隆时期瓷器彩色的发明。
7、乾隆瓷器中,有流行在红、黄、兰、绿、等彩地进行可绘画,可称为彩地绘画。
乾隆瓷器拍出5.5亿的花瓶
8、有的彩地上开出圆光进行绘画,称作开光绘画。
9、由乾隆开始出现了彩地轧道,这种轧道,是用工具划出来的,像轧出来的一样,因而称为轧道。
10、乾隆瓷器出现了用粉彩绘画的百花不露地瓷器。
11、彩资釉面,常有似涟满的均匀小皱纹。
12、制-作-工-艺水平极高、精巧、秀丽、无奇不有,为制瓷史上所罕见,鉴定材料《乾隆瓷器鉴定》。
13、图案纹饰,时代特征鲜明,绘画工细、层次清晰,画凤严谨而细腻。
14、器足较前朝宽厚、足脊滚圆,有的涂以黄色或黑色釉。足器近釉处,多有刮削胎体留下一圈小锯齿痕。
15、乾隆瓷器官窑年款,多数是篆书体“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篆书图章。
以上乾隆瓷器的15个特点有助于瓷器爱好者对乾隆瓷器的鉴定。
2.一看釉面,乾隆瓷器的釉面大多有橘皮纹,也有的器物底部釉面呈波浪纹。有少数器物从青花六字款的青料部分可看到较明显的针眼感。仿品多无橘皮纹,釉面比真品光亮,没有浑厚感。
二看器足,乾隆时期器物圈足,官窑中的霁红、霁蓝等一般均呈糯米粉感的泥鳅背状。仿品胎足多整齐坚硬,机械工艺明显。
三看色料,乾隆青花瓷器青色雅丽,纹饰中果实、叶瓣部位用点染法上色,有深浅不同的层次感。仿品多用涂抹法上色,也有用点染上色的,但青花色料较薄,浮于表面。
四看装饰,乾隆时的器物,装饰图纹多为龙凤纹及吉祥图案。除部分装饰风格沿袭康熙、雍正遗风外,还有集堆贴、彩绘、镂空、色釉等多种装饰于一器的多彩釉器物,其色釉呈色鲜艳,独具特色。后仿品图纹多色彩沉郁、无光,画风无神、呆滞。五看款字,乾隆时的瓷器产量多,写款人几经易手,款字的变化也较多,其中“清”、“乾”、“卤、“年”、“制”五字的笔画略有出入。民窑也多有写乾隆年号款的,也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在鉴定中,一般以款字的规整程度作为依据来识别官、民窑。一般民窑款多数比较草率,仔细辨认,不难区分。
第四篇:乾隆年间瓷器鉴定 (精选)
乾隆年间瓷器鉴定
乾隆青花瓷器怎么鉴定真伪,乾隆青花瓷器鉴定要素有那些,怎么交易买卖,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乾隆年间瓷器鉴定。此时,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乾隆官窑青花瓷既与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民窑青花种类丰富,色彩亮丽,画面多样,造型新奇。除传统的白地青花外,乾隆朝的青花还是派生出许多新品种,把原有的传统工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乾隆瓷去年大放异彩,成交的高价品八成出自乾隆朝,秋拍屡破纪录的4件超亿元名品皆为乾隆瓷。戴润斋旧藏的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季花卉图纸搥瓶 14066万港币、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25266万港币。英国伦敦一家族上个世纪30年代入手的洋彩黄地缠枝花卉纹镂空粉青釉描金开光海浪双鱼纹青花套瓶以5160万英镑拍出。1987年香港苏富比秋拍释出的舒思深伉俪旧藏青花胭脂红料双凤戏珠纹龙耳扁壶,以12386亿港币易主。至此,历年成交价超过亿元的7件中国瓷器中,除元青花“鬼谷出山”图罐外,6件为乾隆瓷,鉴定材料《乾隆年间瓷器鉴定》。、造型规整,比例适宜,外观曲线虽不及雍正时的优美,但仍比嘉、道时期的隽秀,小件器物尤为精致。前期器型和雍正时一样恰到好处,后期则显呆滞。此后各朝的造型风格,除嘉庆初尚能恪守乾隆l日样夕长余者皆 为依次递减,每况愈下。
2、前期胎体细润,后期渐趋粗糙。
3、青花呈色虽有多种表现,但以稳定的纯正兰色居多。初期有黑褐、青灰、淡兰各色,色调均沉着,纹饰清晰。
4、炉钧釉到乾隆时与雍正时不同,其颜色由松石绿和深兰色组成。
5、法琅彩也称“古月轩”或叫“瓷胎画珐琅”,一般都有“乾隆年制”四字楷书的兰料款。
6、古铜彩就是用粉彩及金彩,在瓷器上进行绘画,用来模仿古代青铜器的红、绿、兰各色锈斑,这是乾隆时期瓷器彩色的发明。
7、乾隆瓷器中,有流行在红、黄、兰、绿、等彩地进行可绘画,可称为彩地绘画。
8、有的彩地上开出圆光进行绘画,称作开光绘画。
9、由乾隆开始出现了彩地轧道,这种轧道,是用工具划出来的,像轧出来的一样,因而称为轧道。
10、出现了用粉彩绘画的百花不露地瓷器。
11、彩资釉面,常有似涟满的均匀小皱纹。
12、制-作-工-艺水平极高、精巧、秀丽、无奇不有,为制瓷史上所罕见。
13、图案纹饰,时代特征鲜明,绘画工细、层次清晰,画凤严谨而细腻。
14、器足较前朝宽厚、足脊滚圆,有的涂以黄色或黑色釉。足器近釉处,多有刮削胎体留下一圈小锯齿痕。
15、官窑年款,多数是篆书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图章款,个别也有“乾隆年制”四字篆书图章款。楷书款比较少。民窑器物上的家藏款不大盛行。
第五篇:宋代瓷器鉴定
宋代瓷器鉴定
上海庸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艺术品收藏、评估、展览、拍卖、销售、投资、市场信息咨询和调查等艺术品交易机构,公司以从事文物艺术品拍卖经营活动为主,旨在通过拍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为海内外收藏家和机构提供一个物畅其流、物尽其用的高层次、高品质的文化交流空间,宋代瓷器鉴定。公司主要以艺术品类评估、展览、拍卖、交易、投资等为经营重点,常年展览展示交易,不定期举行全国鉴宝活动,每年定期举办春季、秋季等大型艺术品拍卖会类拍卖活动多场艺术品拍卖交易会。
庸盛投资服务范围:古玩鉴定、古董鉴定、艺术品鉴览、艺术品拍卖、销售展览等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近些年,收藏热在中国蓬勃兴起。最近,来自法国一家专业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年,中国艺术品交易额约为550亿元,中国在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高达33%,而美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额仅占30%,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拍卖市常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中国人已经超过1亿,作为远东大都市的上海,艺术品的交易与收藏占全国半壁江山,至今都是国际与国内的拍卖市场.我们去年的成交金额接近3个亿,11月份的成交率在47%,走的比较好有明清瓷器,明清玉器,字画,杂项,象牙摆件等,上海庸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弘扬我国的古典艺术文化精髓,展示我华夏民族的精神风貌,集团下属企业(上海泓鼎拍卖),现面向全国艺术精品参与全线鉴定、征集。
征集范围:
1、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
2、玉器:高古玉、明清玉、新玉、籽料等;
3、字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古籍善本等;
4、杂件:翡翠、奇石、金银铜器、牙雕、印章、木器、文献、珠宝首饰等精品。
一、我公司“上海庸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具体情况可到工商局查询,百度搜索或是亲临我公司实地考察,2000平米的展厅)正在征集2012年大型艺术品拍卖会。
二、我们的拍卖场设在汇聚了国内外大量极品和回流宝物的国际大都会。如果您有好的藏品想出手;或是您认为自己的藏品能登上国际大卖场的;或是想以拍卖的方式卖个好价钱的;又或是您以前有过在内地拍卖不成功经历但又不甘心,想换一个国际运作平台的,请与本人联系,鉴定材料《宋代瓷器鉴定》。我公司愿为广大的藏家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展销和竟拍服务。
三、征集方式:
1、本地区客户,建议您将拍品送到我公司,经过我公司持证专家上手鉴定,并能通过我们的市场评估认可,一致认为符合上拍条件者可即刻办理相关上拍手续;(注:出于您的利益问题,我公司暂不接受单一的快递寄货到我公司)
2、外地远途客户,可将藏品的图片发送到电子邮箱378839595@www.feisuxs(请在邮箱中注明:您的心理价位,姓名、电话、以及藏品详细信息,(作者、尺寸、年代、质地等,我们会在三天内给您回复)。经过我公司持证专家初步鉴定后,符合上拍条件者可带拍品到我公司,让专家上手作最终鉴定,如果您的拍品经过我们的鉴定专家和市场评估的一致认可后,即可办理相关的拍卖手续。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周经理
电话:***
邮箱: 378839595@www.feisuxs
邮政编码:20182
4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1611号利金国际C区3楼
五、合作单位
CCTV1《寻宝》栏目
CCTV2《鉴宝》栏目
河南《华豫之门》栏目
广西卫视《收藏马未都》栏目
六、公司专家顾问团
李宗扬:北京市文物局研究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被业界称为:“神眼”、“圣手”是文物鉴定界不可多得的鉴宝大师
王中信: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北京鼻烟壶研究会副会长。
潘深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书画组组长,北京市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鉴定委员,鉴博艺苑收藏鉴定委员会书画鉴定委员会主任。
刘静: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杂项专家、故宫博物院学术鉴定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
程书国:北京中国文博学院鉴定专业毕业,分别对汝窑、钧窑、越窑、龙泉窑、吉州窑、洪州窑、长沙窑以及南宋官窑等窑,有独特的鉴别。
秦锦贵:文物鉴定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擅长对历史陶瓷器、玉器、字画、印章等艺术品的评估鉴赏。评估鉴赏经验丰富,并获得众多收藏家认可及肯定。
万金恒: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特约专家、中国陶瓷艺术品委员长。
王海峰:中国艺术品修复专家。
5月份大型春季拍卖会马上就开始了 我们拥有国内最实力的收藏客户群
用户ID: 10139479
公司: 上海庸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主营: 古玩鉴定、古董鉴定、艺术品鉴览、艺术品拍卖、销售展览等
价格: 面议
发布人: 周会娟
时间: 2012-6-2
邮箱: 378839595@www.feisuxs
手机: ***
地 址:上海市嘉定区曹安路1611号利金国际C区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