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电大(会计本)《国民经济核算》判断题汇总

电大(会计本)《国民经济核算》判断题汇总



第一篇:电大(会计本)《国民经济核算》判断题汇总

三、判断题

1、市场价格中的基本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X)

2、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X)。

3、国民经济帐户体系主要是提示机构部门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4、一月末银行存款余额加二月末银行存款余额银行存款即为一、二月月份银行存款的总余额。(X)

5、农民生产的粮食,其中拿至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应统计为生产的产出,计入国内生产总值;而自用的部分不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X)

6、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小型工具,前者属于中间消耗,后者属于固定资本消耗。(X)

7、劳动者的货币工资、劳动者的实物报酬及劳动者获得的侨汇收入都可以记入国内生产总值(X)

8、在当期粮食产量中,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属于最终产品(X)

9、生产帐户口的平衡项是中间消耗(X)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增加值。V10、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只包括货物的生产(X)

11、工业总产出在本企业内可以重复计算(X)

12、国民总收入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X)

13、工业总产出是按“工厂法”计算的,该方法的特点是:在工业企业内部产品价值不允许重复计算,但在工业企业之间可能重复计算。(√)

14、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指标有两种,即总产出和增加值。两个指标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其它部门的产品价值,后者不包括。(√)

15、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第Ⅱ象限。(X)

16、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是表的核心部分,投入产出表第Ⅱ象限的宾栏为最终产品。(√)

17、直接消耗系数会受影响它的因素变化而变化。(√)

18、投入产出表第Ⅰ象限的指标,若用结构相对数表示,可以更好地反映部门间的联系。(√)

19、投入产出表第Ⅰ象限的每个数字都有双重意义,从纵向看,它表明每人产品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称为中间产品。(X)

20投入使用帐户的平衡项是储蓄。储蓄的含义是指居民部门消费后的节余资金。(X)

21政府对政策性亏损企业的补贴和政府拨付给科教文卫部门的经常性经费都属于转移。(X)

22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范围。(√)

23居民购买住房和支付房屋租金均属于居民消费支出。(X)

24原始收入核算是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第二步,该项核算反映了各机构部门增加值中各项生产要素收入的形成。(X)

25原始森林和围海造田都属于生产资产。(X)

26劳动者从企业获得货币工资和住户用存款购买债券都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X)

27在通货、存款、贷款、证券及保险准备金等金融资产项目都属于金融机构负债。(X)

28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本形成各利交易都会影响至一国当期资产总量的变化。(X)

29同企业资产负债分类主要着眼于企业经营过程相比,新SNA资产负债分类主要着眼于资产性质。(√)

30流量与存量是两类总量指标,不能相互转化。(X)

31在一国资产负债综合帐户中,国民经济非金融资产为15000亿元,金融资产14000亿元,国外部门净值为-3200亿元,则该国拥有的国民资产为18200亿元。(√)

32已知某部门期初金融资产总额为6000亿元,负债总额为7000亿元,净值2500亿元,则部门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为3500亿元。(√)33在国民经济资产负债核算中,对于由价格变动而引起的资产负债的变化一般不予以核算,因为价格变动不属于经济交易活动。(X)34判断一笔交易是否作为货物进出口,要以货物是否跨越国界为标准。(X)

35无偿捐赠应该记录在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的经常转移项目下面。(√)

36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都是一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经济单位,两种单位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都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X)37判断一笔交易是否作为货物进出口,要以货物是否跨越国界为标准。(X)

38对外经济核算的记帐单位是本位币。(X)

39收入形成账户使用方的劳动报酬转到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来源方数量完全一致。(X)

40国民总收入=现价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生产税净额+来自国外劳动要素报酬收入净额。(X)

40社会劳动者是指可以从事社会劳动的那部分人口,即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X)

41一个企业(机构单位)某一时期的总产出,从使用角度考察就是该时期的销售额和存货价值。(X)

42某住户属于法人单位。(X)

43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44收入初次分配核算记录了与生产有关的收入,收入再分配核算记录了与生产无关的转移性收入。(√)

45在国民经济资产负债核算中,对于由价格变动而引起的资产负债的变化一般不予核算,因为价格变动不属于经济交易活动。(X)

第二篇:GDP与国民经济核算

GDP与国民经济核算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s的缩写,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常住单位是指在中国大陆的经济领土范围内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持续经营一年以上的单位,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以及中国领土台湾省内的单位。GDP核算与GDP不同,GDP表示的仅仅是一个总量指标,而GDP核算则是指在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下围绕GDP这个总量指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核算活动。

从生产活动和范围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它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生产成果是支持人民生生活和各种消费、各种投资,或者说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它非常重要。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的总和。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支出法也称使用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

“绿色GDP”即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是对现行的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生活中投入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后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是中国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绿色GDP”理论的国际研究背景: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特别是在战后全球经济普遍复苏的背景之下,GDP逐渐演化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真正进步的最重要的指标。

国内“绿色GDP”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从政府层面上来看,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与实践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1951-1981)当时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基本上实行的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这一体制是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第二阶段(1982-1991),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制度的转型阶段,两种核算制度(MPS与SNA)并存,它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相适应的。第三阶段(1992-1995),1992年我国正式启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实质内容上,与当时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核算制度基本相同,并与国际统计口径相接轨。因此,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并对其进行改革,构建以“绿色G D P”(GGDP)为核心,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核算体系,是学术界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辛的任务。第四阶段(1995年至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和向联合国新的国民核算体系和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过渡。从总体来说,环境经济综合体系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概念上是一致的,其本质不同在于前者在资本使用概念上对后者做了拓展。

第三篇:判断题(会计)

判断题

1.根据需要,一个单位可以开立多个基本存款账户。()

2.伪造会计凭证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方法改变会计凭证的真实内容的行为。()

3.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要求。()

4.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的一种外币,并以选定的外币作为记帐本位币,并以人民币编报单位财务会计报告。()

5.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终了后,立即移交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机构。()

6.会计档案的销毁,需要有指定的监销人按照会计档案准则进行监督。()

7.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也就违反了会计法律制度。()

8.自我教育是相对于接受教育而言的,提倡会计人员自我学习、自我进行道德修养的行为活动。()

9.行使追索权的票据当事人,有可能是代为清偿票据债务的保证人、背书人。()

10.一般存款账户可以办理现金缴存,但不得办理现金支取。()

第四篇:电大国民经济核算05任务

浅谈GDP与人均收入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GrossDomestic Products的缩写,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常住单位是指在中国大陆的经济领土范围内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持续经营一年以上的单位,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以及中国领土台湾省内的单位。

从生产活动和范围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它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生产成果是支持人民生生活和各种消费、各种投资,或者说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它非常重要。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的总和。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支出法也称使用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

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跟踪和吸收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的新成果,以力求保持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步与接轨。2008年世界各国GDP总量排名,中国已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4016亿美元,美国和日本分别为142646亿美元、49238亿美元。虽然就GDP与日本GDP总量仅相差5222亿美元,但日本人口仅为中国人口的9.69%,日本人均GDP为38536.43美元,而中国人均GDP为3338.82亿美元,人均GDP与是日本相差11.54倍,所以目前中国人均GDP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以后.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21日公布的初步核算数据,2009年中国GDP为335,353亿元,以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7%,按照2009年人民币兑美元年平均汇率中间价6.831计算,约为49,092.81亿美元。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我们的人均GDP居于世界100位以后。,GDP逐渐演化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真正进步的最重要的指标

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划时代的事情。首先,它表示中国实力稳步增强;第二,中国几十年来所进行的探索和奋斗是卓有成效的;第三,路子和方向是正确无疑的;第四,只要完善这些经验和方法继续顽强努力下去,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我们现在的人均收入还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差距确实巨大。如何提高在GDP增长的同时提高人均收入。除了各种要素外,还要更有效的控制人口数量,我们人均收入低,源于我们“人均实力”低。只有提高我们的“人均实力”,才有可能逐步提高我们的人均收入。

“人均实力”,取决于人口中的个体素质的均衡。如果中国人中大多数人的综合素质都接近于现代化标准,那么中国的人均实力肯定不是现在这个低水平。比如高中(中等职业)文化水平;电脑运用水平;文明守法水平;现代生产技术适应能力;吸收现代专业知识的基础知识平台;现代社会环境养成的较完善的个人意识等等。我国的现状是,一半的人口是在闭塞落后的环境下成长起来;高中(职业)文化素养尚不普及;大量的劳动力在不具备现代生产技术能力的前提下强行与现代生产接轨等等。整个人口素质参差不齐,次多良少。

“人均实力”,取决于人口的合理组合(有机组合)。人口也是具有市场化高低之分。

市场化分工程度越高,人口实力的量化达到程度越高;市场化分工程度越低,人口实力的量化程度就越低。我国的人口素质较低,所以人口市场化水平太低,主要表现为倾向单一市场化或低端市场,所以人口实力倾向于低端市场、单一市场;还没有形成流向合理分布的格局,以致中高端市场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实力。

“人均实力”,取决于社会能够多大程度的释放个人的能量。如果一个社会不论出于什么目的进行限制,必然会限制社会中人的能量释放。限制多,能量释放受阻就越多;限制少,能量释放受阻就少。

我们的国家,要充分认识到“人均实力”是人均收入的首要因素,没有“人均实力”的上升,就不会有人均收入的上升。切切实实地改善个人的能量和人的组合能量得到充分发挥的环境,只有这样,我国的人均实力才能得到最快的提升,进而最快速的提升人均收入,最终实现人均国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整体国力更是达到无与伦比的地步。

1、(1)审计人员没有注意到任何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有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应被审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审计人员已经按照审阅规则的规定几乎和实施审阅工作,在审阅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2、如果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使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应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阅的报告结论段前增设说明段,说明这些事项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并提出保留结论。如果这些结论对财务报表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以至于认为提出保留结论不足以揭示财务报表的错误性和不完整性,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表提出否定结论,即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应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ABC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审阅了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09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09年的的利润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这些财务报表的编制是ABC公司管理层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阅工作的基础上对这些财务报表出据审阅报告。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审阅准则第2101号—财务报表审阅》的规定执行了审阅任务。该准则要求我们计划和实施审阅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有限保证。审阅主要限于询问公司有关人员和对财务数据实时分析程序,提供的的保证程度低于审计。我们没有实施审计,因而不发表审计意见。

ABC管理层告知我们,存货已高于可变现净值的成本计价。由于ABC公司管理层编制并经过我们的审阅计算表显示,如果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成本与可变净值孰低法计价,存货的账面价值将减少X元,净利润和股东权益将减少X元。

根据我们的审阅,除了上述存货价值高估所造成的影响外,我们没有注意到任何事项使我们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使用的会计准则和和相关会计制度的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允反应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XYZ会计师事务所(盖章)中国注册会计师:xx(签名并盖章)中国注册会计师:xx(签名并盖章)中国x市20**年*月**日

第五篇:会计电算化判断题

I、如果总账子系统试算不平衡,则不能结帐

2、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是指会计核算软件中具备相对独立地完成会计数握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的各个部分

3、在EXCLE方案管理器中,结果单元格只能设置一个。

4、在Excel中,对数据分类汇总前应当按分类字段进行排序

5、一级会计科目编码按财政部规定的编码方案执行

6,由于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犯罪等技术是不分国界的,因此必须进行充分的国际合作,来共同对付日益猖撅的计算机犯罪和计算机病毒等

7.VLOOKUP函数,用于搜索表区域首行满足条件的元素:确定待捡索单元格在区域中的行列,再进一步返回选定单元格的值

8、年末结转由帐套主管在系统管理模块中统一进行

9、一般而言,在EXCLE中建立数据透视表时至少应指定一个行字段或列子段。

10,如果将某单元格文本长度限定为“小于等于2”,则该单元格不能输入2个及以上的字符

11、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

12.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小规模单位电算化岗位的设立中,可以不单独设立出纳岗位。

13.在工资系统中,是否扣零可由用户选择。

14.在信息化方式下,可按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

15.固定资产系统每期都应计提折旧。

16,在分布式数据组织网络系统中,资源是互联的,不是独立的。

17、选中要创建的图表的数据以后: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图表”命令就可以创建

18.目前汉字字形的产生方式大多用点阵方式形成汉字,即是用点阵表示的汉字字形代码

19..在工资系统中,职工单位内部不同部门间进行调动时,可以通过工资变动处理实现

20.角色组织可以是实际的部门也可以是由拥有同一类职能的人构成的虚拟组织

21.基本会计岗位的会计人员还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会计人员还必须实现回避制度

22.计算机的可靠性一般用计算机的故障时间来衡量

23.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指的是狭义的会计电算化

24.部门折旧分配中的部门必须是明细部门。

25.帐套的输出功能是指将所选的帐套数据进行备份输出

26.商品化会计软件经销商的售后服务数量,也是选购会计软件时不可忽视的问题

27.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人员的类别设置工资明细权限

28.在报表系统中,引用另一报表文件单元数据的操作称为三维运算

29.EPR是指企业物料采购疾患

30.内含报酬率函数,参数VALUE必须含有至少一个正数及一个负数,否则内含报酬率可能会是无限解

31.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加快,每秒可达几百万次。

32.工资核算模块还能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部分管理

33.在报表系统中,报表模版是由系统预置的,用户不能自定义

34.专用会计核算软件是指专业软件公司研制,公开在市场上销售,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基本需要的会计和核算软件

35.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键盘、影像输出系统、语言输出系统、磁记录设备等

36.域名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名字组成的INTERNET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

37.固定资产系统结账后不能再查询卡片信息

38.帐套主管只能负责所选帐套的维护工作

39.设置数据有效性时,范围值只能输入常量信息

40.网络协议的定时要素,用来说明通信双方怎么做,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41.DGET函数用于从数据清单或数据库中提取符合指定条件且唯一存在记录

42.在EXCLE中建立数据透视表时必须定列字段

43.存储器的存储容量的换算关系如下:1B=8b,1KB=1024B;1MB=1024KB.44.第一次进行工资分摊之前应当设置分摊类型

45.人工智能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加判断、理解、学习、图像识别、问题求解等

46.只能针对涉及现金科目和银行科目的凭证进行出纳签字

47.系统管理员可以修改任何帐套

48.EXCLE中,选中某个单元格,执行“插入”一“单元格”命令后,活动单元格可以右移或下移

49.总账系统以记账凭证为接口与其他功能子系统有机的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

50.翻译程序本身是一组程序,不同的高级语言都有相应的翻译程序

51.计算机系统可以随意选择安装场所,它不会影响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2.XBRL是一种基于互联网、跨平台操作、专门应用于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使用的计算机语言

53.新建账是子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

54.利用自动转账结转销售成本时、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必须带有数量核算

55.会计电算化的风险是指由于计算机的因素使会计信息系统保护安全的能力减弱,从而生产系统的信息失真、失窃、使单位的财产遭受损失,以及系统的硬件,软件无法正常运行等结转正常运行等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56.扣款合计工资项目中包括本月扣零

57.当源区域和目标区域在不同工作表时,合并计算是不能够建立链接的58.在进行规划求解时只能设置一个目标单元格

59.折旧方法调整的当月就按调整后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60.应发合计工资项目不包括上月零扣

61.固定资产系统每期都应计提折旧

62.计算机病毒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攻击或侵蚀,可以导致整个系统出错甚至瘫痪

63.在报表系统中,只有打开报表文件后才能打开相应的图表

64.年数总和函数,PER进行折旧计算的期次,它必须与LIFE使用

65.如果工资系统中若存在多个工资类别,应分别进行月末结转

66.内含报酬率函数,参数VALUES必须含有至少一个正数及一个负数,否则内含报酬率可能会是无限解

67.只能由系统管理员手动清除异常任务

68.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是指会计核算软件中具备相对独立地完成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的各个部分

69.大型机也叫企业计算机,主要应用在公司、银行、政府部门的管理

70.只有设置操作员及权限后,才能启动会计软件各系统

71.直线折旧函数的功能是返回某项固定资产每期按直线折旧法计算的折旧数额

72.年末结转由帐套主管在系统管理模块中统一进行

73.在工资系统中,选择“扣零至元”将扣除1元以下的金额

74.字长是计算机进行处理时,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数据长度

75.使用NPV函数是要注意;如果参数是个数或引用,只有其中的数值部分计算在内

76.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往往是从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开始的并以会计系统为核心发展起来

77.应用软件实在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支持下,为解决某类具体应用问题而贬值的软件

78.一个帐套中只有存放一个会计的会计数据

79.记账是系统管理模块的一项重要功能。

80间接工资费用是指基本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及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81硬盘存储器和硬盘驱动器通常是合在一起的,总称为主机。(×)

82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系统软件,它是用户与计算机打交道的桥梁。(√)

83同轴电缆常用于总线结构网络的布线。(√)

84创建文档时,新文档窗口将延用前一个文档窗口的视图模式以及其他的相关设置。(√)85账套主管可以指定某账套的账套主管,还可以对各个账套的用户进行权限设置。(×)86会计账簿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用以全面、连续、系统地记载各种经济业务。(×)87一般地,仅有末级会计科目才允许设置辅助核算账,否则的话,系统不会进行辅助核算。(√)

88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将不再需要出纳岗位。(×)

89在UFO中只能从总账中提取财务数据。(×)

90同一报表不同时期的汇总只是进行数据叠加。(√)

91年末结转是将工资数据经过处理后结转至下年。年末结转完成后,将自动建立新账。(√)

92文件是存储在外存储器上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93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94桌面是一个文件夹,它与系统中的其他文件夹一样,包括其他文件夹和快捷方式。(√)95在Excel 2000中插入新行后,新行占据原来的行号,其后各行行号依次加1。(√)96对于会计信息化实践来说,没有绝对的实施方法,因为会计信息化项目实施是科学与管理的结合与运用。(√)

97修改账套功能允许用户对账套的全部信息进行查看或修改。(×)

98账务处理系统中,建立账套一般需要确定系统的启用日期、使用单位、所属行业和科目编码规则等内容。(√)

99会计科目编码可以不唯一。(×)

100在会计核算软件中,账务系统是核心系统。(√)

101.单用户会计核算是指将会计核算软件安装在一台或几台,每台计算机的会计核算软件单独运行

102.分布处理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

103.在固定资产系统中,折旧方法一旦保存是不能调整。

104.计算机快速处理速度是标志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标志

105.只有建立帐套是设置了系统启用的系统才能进行登录

106.一个帐套可以定义多个帐套主管。

107.财务软件在建立帐套功能中国提供了预置一级会计科目的功能,用户可以选择是否需要预置功能

108.一般地,仅有末级会计科目才允许设置辅助核算账,否则的话,系统不会进行辅助核算。109.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将不需要出纳岗位

110.期末账账业务数据来源科目发生额余额汇总表文件

111.在UFO报表的格式状态下可以进行追加表页的操作

112.报表公式定义后,每次编制报表时必须重新定义

113.年末结转是将工资数据经过处理后结转至下年。年末结转完成后,将自动建立账 114.工资系统的月末处理主要是工资的结算

115.1979年,财政部颁发了我国第一个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 116.引入和输出对象时某一的,而不是整个帐套

117.系统管理员(admin)负责整个系统的总体控制和维护工作,可以管理系统中所有的帐套以系统管理员身份注册进入,可以进行帐套建立、修改、引入和输出,设置用户和帐套主管,设置和修改用户密码及其权限等。

118.账簿的记录通常叫做记账或过账

119.设置会计科目时,有下级的科目,则不能直接删除,应从上至下删除

120.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将不能记账

121.账务处理系统中的初始化工作完成前就可以输入记账凭证

122.计算公式,定义了报表项目之间的运算关系,利用它可以实现从报表本身或其他模块取数,审核公式,利用报表项目之间的数据勾稽关系,检验报表编制的结果是否正确 123.报表审核公式表示报表项目之间数据勾稽关系

124.工资系统能够核算多个单位或部门的工资业务

125.应发工资何实发工资项目数据类型可以是数字型也可以是字符型

126.在EXCLE中对数据清单进行排死即可以按列对数据行排序也可以按行对数据列排序 127.出纳人员可以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目、债权债务账目工作的登记工作 128.在系统管理中,只能有一个系统管理员但可以有多个帐套主管

129.单位信息时录入本单位的基本核算信息

130.允许修改、作废他人填制的凭证;选择了此项,在填制时可修改非本人填制的凭证,修改后制单人不会改变

131.系统初始化的内容包括;设置基础参数,会计科目的设置、期初余额的录入、凭证类别和结算方式的设定、填制凭证、辅助核算账的定义等。

132.凭证一经审核,不能直接修改、删除

133.在EXCLE中,如果函数以公式的形式出现,应在函数名前面键入等号“()” 134.单位名称是区分系统内不同帐套的唯一标志

135.设置会计科目时,科目已在输入凭证中使用,允许在某个末级科目下增设下一级科目

136.系统若保存审核痕迹,记账后,记账凭证已不能修改,若发现有误,只能通过凭证冲销和补充凭证来调整

137.舍位平衡公式,用于报表数据的位数转换,如将报表单位数据由“元”单位转换为“千元”或“万元”单位

138.在UFO中只能从总账中提取财务数据

139.工资单文件包含了工资项目的所有明细数据,是工资核算的依据

140在Windows 2000 中有两种窗口:应用程序窗口和文档窗口,它们都有各自的菜单栏,所以可以用各自的命令进行操作。(×)

141工资核算系统中,应先设置工资项目,再进行计算机公式设置。(√)

142按寄生媒介分类。病毒按其寄生媒介可划分为入侵型病毒、源码型病毒、外壳型病毒和操作系统型病毒四种。(√)

143引入账套后,备份数据会将硬盘中现有的相同账套数据全部覆盖。(√)

144账务处理系统中的初始化工作完成前就可以输入记账凭证。(×)

145会计报表处理系统中,报表输出共有屏幕查询输出和打印输出两种形式。(×)146在Excel 2000中,一个工作表中含有256列,65536行。(√)

147进入系统管理时,用户允许用两种身份注册:系统管理员和账套主管。(√)

148修改用户时,在“用户管理”窗口中,选择要修改的用户记录,单击“修改”按钮,进行修改操作。(√)

149系统初始化的内容包括:设置基础参数、会计科目的设置、期初余额的录入、凭证类别和结算方式的设定、填制凭证、辅助核算账的定义等。(×)

150在Windows 2000中,屏幕保护程序的作用是降低显示器老化速度。(√)

151财务软件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每个功能模块都是为同一个主体的不同方面服务的。各模块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152会计报表按编表的时间不同,分为月报表、季报表、半年报表和年报表。(√)153在Windows 2000中,不能将文件或文件夹做永久性删除。(×)

154系统管理员或账套主管可以对非账套主管的用户已拥有的权限进行删除,用户权限一旦被引用,便不能被删除。(√)

155在工资核算完成后,通过自动转账生成机制凭证,实现与账务系统的整合。(√)156决定微处理器性能的指标主要是主频和字长。(√)

157知识运用系统和办公处理系统是最为常见的知识层系统形式。(√)

158我们在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时,要注意经常存盘,目的就是把内存中的内容保存到外存上去。(√)

159在计算机网络中,宽带是指采用模拟信号传输的技术。(√)

160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拓扑结构只有总线型、星型和环型。(×)

161.帐套主管只能负责所选帐套的维护工作

162.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将不能记账

163.在用友账务处理子系统中,提供了取消记账的功能,以使用户将本月已记账的凭证恢复到未记账的状态

164.在账务处理系统中,一张凭证只可以录入5笔分录。

165.系统保存审计痕迹,记账后记账凭证不能修改,若发现有误,只能通过凭证冲销和补充凭证来调整

166.报表汇总通常是指按隶属关系,采用逐级汇总的方式编制答案

167.工资项目的设置是指定义工资项目的名称、类型、宽度实质上是定义存放工资数据的数据库文件结构

168.根据内部控制的规定,只有帐套主管才有权利使用帐套修改功能

169.用友数量核算要求的科目,必须输入计量单位

170.会计科目编码可以不唯一

171.报表系统的报表汇总只能处理那些结构相同,数据不同的会计报表,而不能用于编制合并报表

172.在EXCLE中,用鼠标双击单元格可以使用当前单元格进入编辑状态

173.系统管理员或帐套主管可以对非帐套主管的用户已拥有的权限进行删除,用户权限一旦被引用,便不能被删除

174.一般而言,系统预置的会计科目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175.财务系统中,没有提供对辅助账簿进行查询的功能

176.应在会计科目未使用之前对会计科目进行修改和删除

177.在工资核算完成后,通过自动转账生成机制凭证,实现与账务系统的整合178.ROM只能用于暂时存储而不能永久保存信息,一旦关机或突然断电,其中的数据就会丢失

179.账务处理系统中,建立帐套一般需要确定系统的启用日期、使用单位、所属行业和科目编码规则等内容

180.工资系统根据用户录入的工资数据,自动生成工资报表

181.一般地,仅有末级科目才允许辅助核算账,否则的话,系统不会进行辅助核算。182.在单元格中输入“2/3”则显示“2月3日”

183.取消审核过程只能由审核本人完成。

184.计算机在存储数据和进行运算时所采用的数制是二进制

185.UFO报表中,报表数据处理不一定在“数据”状态下进行

186.财务软件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每个功能模块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187.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划分会计期

188.在EXCLE中“&”属于文本运算符

189.进入系统管理时,用户允许两种身份注册,系统管理员和平账套主管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9/145236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