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复混肥料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注:1.以上为典型工艺应必备的生产设备,对于采用非典型生产工艺的企业,按本实施细
则的要求对企业工艺设计文件规定的生产设备进行核查。
2.对复混肥料无干燥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设施5、6、7项不作要求; 3.复混肥料生产设备设施第12、13、14项在适用时为审查项;
生产复合肥料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注:1.复合肥料生产设备设施第14项在适用时为审查项。
2.除出厂检验项目外,其余检验项目(如包装袋明示的其他辅助营养成分)可以委托,如未委托,企业还应有相应检测设备。
3.禁止利用同一条生产线、同一套检测仪器申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许可证。4.企业配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可与上述设备名称不同,但应满足上述设备的功能要求。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注:1.以上为典型工艺应必备的生产设备,对于采用非典型生产工艺的企业,按本实施细则的要求对企业工艺设计文件规定的生产设备进行核查。2.对无干燥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设施第5、6、7项不作要求。3.生产设备设施第12、13、14、17项在适用时为审查项。
4.除出厂检验项目外,其余检验项目(如有害元素、卫生指标和其他辅助营养成分)可以委托,如未委托,企业还应有相应检测设备。
5.禁止利用同一条生产线、同一套检测仪器申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许可证。6.企业配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可与上述设备名称不同,但应满足上述设备的功能要求。
第二篇: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仪器设备的功能和精度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以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及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公司所有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适用于本制度。
三、内容
1、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经考核持证操作,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维护保养,不能超过规定的维护保养期限,其主要内容包括:操作顺序、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维护及日常保养等。
2、操作人员要精心维护仪器设备,应认真填写仪器设备保养记录,年终交办公室档案员存档;
3、使用过程中,当仪器设备出现过裁、错误动作或通过检定/校准表明有缺陷时,使用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加贴停用标识等待处理;
4、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切断电源、水源、气源,清理现场并加盖防尘罩;
5、仪器设备发现故障后,属于小故障或一般电器性能故障,原则上由本公司技术人员自己维修,但须填写仪器设备维修记录,在表中应详细填清故障排除情况、参数偏差大小及维修结果,并应在设备使用记录上进行记录。维修记录表应及时记载交办公室存入仪器设备档案;
6、本公司无能力维修的仪器设备,由检测组提出申请,交行政部安排外聘技术人员进行维修。修复后,维修人员填写维修记录表,由设备使用人员、技术部、办公室共同验收。修复后的仪器设备必须经过检定、检验或校准,证明满足要求方可恢复使用;
7、操作者应自觉爱护仪器设备,使其保持清洁,处于良好状态。每台仪器设备有专人管理和保养。设备操作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
8、操作人员应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机械传动部分应经常加润滑油;电子仪器注意防潮,应定期开机通电;光学仪器应保护好镜头;其它按使用说明书要求执行。对于使用频率较低的仪器,应经常试运转并记录,确保随时使用。
第三篇:设备检测方法
常用的无损探伤方法有: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也叫着色探伤)、涡流探伤、γ射线探伤、萤光探伤等方法。
基本检测方法所检测的缺陷位置。PT--渗透(检测表面缺陷),MT--磁粉(检测表面及近表面缺陷)RT--射线/UT--超声(检测内部缺陷)
压力容器的检测分有损检测和无损检测和密封性检验
一、有损检测的方法
现代有损检测的定义是:对材料进行破坏性试验,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一)机械性能试验
它包括拉伸、弯曲、冲击、硬度等内容。
由于以上检验需要将材料(或试件)在精密的实验仪器上做相应的检验,因此,它可以直观、准确的检测出材料和容器制造中的焊接接头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的材料、制造等领域。
(二)其他性能试验
它包括金相、腐蚀、化学成分等内容。
借助金相仪、化学腐蚀、化学分析仪等,对材料和试件进行钢材组织检测,是压力容器不可或缺的一项检验手段。
二、无损检测方法
现代无损检测的定义是: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一)射线检测
射线检测技术一般用于检测焊缝和铸件中存在的气孔、密集气孔、夹渣和未融合、未焊透等缺陷。另外,对于人体不能进入的压力容器以及不能采用超声检测的多层包扎压力容器和球形压力容器多采用Ir或Se等同位素进行γ射线照相。但射线检测不适用于锻件、管材、棒材的检测。
射线检测方法可获得缺陷的直观图像,对长度、宽度尺寸的定量也比较准确,检测结果有直观纪录,可以长期保存。但该方法对体积型缺陷(气孔、夹渣)检出率高,对体积型缺陷(如裂纹未熔合类),如果照相角度不适当,容易漏检。另外该方法不适宜较厚的工件,且检测成本高、速度慢,同时对人体有害,需做特殊防护。
(二)超声波检测
超声检测(Ultrasonic Testing,UT)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产生衰减,遇到界面产生反射的性质来检测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超声检测既可用于检测焊缝内部埋藏缺陷和焊缝内表面裂纹,还用于压力容器锻件和高压螺栓可能出现裂纹的检测。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指向性好、穿透力强、检测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且超声波探伤仪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操作,对人体没有危害。但该方法无法检测表面和近表面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表面的缺陷,此外,该方法对缺陷的定性、定量表征不准确。
(三)磁粉检测
磁粉检测(Magnetic Testing,MT)是基于缺陷处漏磁场与磁粉相互作用而显示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在以铁磁性材料为主的压力容器原材料验收、制造安装过程质量控制与产品质量验收以及使用中的定期检验与缺陷维修监测等及格阶段,磁粉检测技术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及近表面裂纹、折叠、夹层、夹渣等方面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磁粉检测的优点在于检测成本低、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缺点在于只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工件的形状和尺寸有时对探伤有影响。
(四)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PenetrantTest,PT)是基于毛细管现象揭示非多孔性固体材料表面开口缺陷,其方法是将液体渗透液渗入工件表面开口缺陷中,用去除剂清除多余渗透液后,用显像剂表示出缺陷。
渗透检测可有效用于除疏松多孔性材料外的任何种类的材料,如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塑料等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随着渗透检测方法在压力容器检测中的广泛应用,必须合理选择渗透剂及检测工艺、标准试块及受检压力容器实际缺陷试块,使用可行的渗透检测方法标准等来提高渗透检测的可靠性。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缺陷显示直观,检测灵敏度高,可检测的材料和缺陷范围广,对形状复杂的部件一次操作就可大致做到全面检测。但只能检测出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且不适用于多孔性材料的检验,对工件和环境有污染。渗透检测方法在检测表面微细裂纹时往往比射线检测灵敏度高,还可用于磁粉检测无法应用到的部位。
(五)声发射检测
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是指材料或结构受外力或内力作用产生变形或断裂,以弹性波形式释放出应变能的现象。而弹性波可以反映出材料的一些性质。声发射检测就是通过探测受力时材料内部发出的应力波判断容器内部结构损伤程度的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方法。
压力容器在高温高压下由于材料疲劳、腐蚀等产生裂纹。在裂纹形成、扩展直至开裂过程中会发射出能量大小不同的声发射信号,根据声发射信号的大小可判断是否有裂纹产生、及裂纹的扩展程度。
声发射与X射线、超声波等常规检测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一种动态无损检测方法。声发射信号是在外部条件作用下产生的,对缺陷的变化极为敏感,可以检测到微米数量级的显微裂纹产生、扩展的有关信息,检测灵敏度很高。此外,因为绝大多数材料都具有声发射特征,所以声发射检测不受材料限制,可以长期连续地监视缺陷的安全性和超限报警。
(六)磁记忆检测
磁记忆(Metal magnetic memory, MMM)检测方法就是通过测量构件磁化状态来推断其应力集中区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其本质为漏磁检测方法。
压力容器在运行过程中受介质、压力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易在应力集中较严重的部位产生应力腐蚀开裂、疲劳开裂和诱发裂纹,在高温设备上还容易产生蠕变损伤。磁记忆检测方法用于发现压力容器存在的高应力集中部位,它采用磁记忆检测仪对压力容器焊缝进行快速扫查,从而发现焊缝上存在的应力峰值部位,然后对这些部位进行表面磁粉检测、内部超声检测、硬度测试或金相组织分析,以发现可能存在的表面裂纹、内部裂纹或材料微观损伤。
磁记忆检测方法不要求对被检测对象表面做专门的准备,不要求专门的磁化装置,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金属磁记忆方法能够区分出弹性变形区和塑性变形区,能够确定金属层滑动面位置和产生疲劳裂纹的区域,能显示出裂纹在金属组织中的走向,确定裂纹是否继续发展。是继声发射后第二次利用结构自身发射信息进行检测的方法,除早期发现已发展的缺陷外,还能提供被检测对象实际应力---变形状况的信息,并找出应力集中区形成的原因。但此方法目前不能单独作为缺陷定性的无损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辅助以其他的无损检测方法。
三.密封性检验
水压试验和气压实验
第四篇: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日期:
年
月
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年**月**日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内部
编号
核查
项目
设备检定
校准周期
核查
时间
执行文件
核查人
备注
电子天平秤
偏载误差
一年
电子天平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万分之一分析天平
偏载误差
一年
电子天平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电子天平
偏载误差
一年
电子天平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电子天平
偏载误差
一年
电子天平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可见分光光度计
准确度
(硫化物)
一年
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GB/T16489-1996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准确度
(总氮)
一年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
可见分光光度计
准确度
(总磷)
一年
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GB/T11893-1989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精密氟度计
准确度
(氟化物)
一年
GB7484-1987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酸度计
准确度
(PH)
一年
GB/T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玻璃电极法
溶解氧测定仪
精密度
(DO)
一年
HJ506-20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
编制:
审核:
批准:
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年**月**日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内部
编号
核查
项目
设备检定
核查
时间
执行文件
核查人
备注
校准周期
气相色谱仪
GC-122
07001
方法精密度
二年
气相色谱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吴俊一
气相色谱仪
GC-9790Ⅱ
07014
准确度
(对硫磷)
二年
气相色谱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GB/T13192-1991
水质
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吴俊一
气相色谱仪
6820
(G-1176A)
07023
准确度
(苯系物)
二年
气相色谱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GB/T11890-1989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吴俊一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TAS-990
07002
准确度
(镍)
二年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GB/T11912-1989
水质
镍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黄文韬
原子吸收/石墨炉分光光度计
SP3520AA
07024
准确度
(铅)
二年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GB/T5750.6-2006
金属指标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黄文韬
SP3500GA
全自动原子荧光光度计
AFS-230E
07012
准确度
一年
原子荧光光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杜江江
(硒)
HJ694-2014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原子荧光法
红外分光测油仪
JLBG-125
07025
准确度
(石油)
一年
HJ637-2012水质
石油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双光数显测汞仪
SG921
07026
准确度
(总汞)
一年
HJ597-2011水质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杜江江
液相色谱仪
LC-6A
07027
准确度
(苯并芘)
一年
HJ478-20水质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多功能声级计
AWA5680
01016
准确度
一年
声级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声校准器
编制:
审核:
批准:
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年**月**日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内部
编号
核查
项目
设备检定
校准周期
核查
时间
执行文件
核查人
备注
多功能声级计
AWA5680
01017
准确度
一年
声级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声校准器
便携式红外线CO分析仪
GXH-3011A
07004
精密度
(一氧化碳)
一年
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GB/T9801-1988
自动烟尘烟气测试仪
GH-60E
07013
流量
一年
智能高精度综合标准仪
自动烟尘(气)测试仪(新08)代
3012H型
003
准确度
(SO2、流量)
一年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29-2011
红外烟气综合分析仪
3026型
004
准确度
(SO2
一年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29-2011、NOX)、智能高精度综合标准仪
空气/智能TSP综合采样器
20型
0
流量
一年
大气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粉尘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智能高精度综合标准仪
空气/智能TSP综合采样器
20型
006
流量
一年
大气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粉尘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智能高精度综合标准仪
空气/智能TSP综合采样器
20型
007
流量
一年
大气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粉尘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智能高精度综合标准仪
智能24小时/智能TSP综合采样器
21型
008
流量
一年
大气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粉尘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智能高精度综合标准仪
智能24小时/智能TSP综合采样器
21型
0
流量
一年
大气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粉尘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智能高精度综合标准仪
编制:
审核:
批准:
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年**月**日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内部
编号
核查
项目
设备检定
校准周期
核查
时间
执行文件
核查人
备注
智能24小时/智能TSP综合采样器
21型
010
流量
一年
大气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粉尘采样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智能高精度综合标准仪
编制:
审核:
批准:
第五篇:计量检测设备基础知识
一、热电偶的测量原理:
将2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的两个接点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定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工作的。
A
t
t0
B
热电偶的一端将A、B两种导体焊在一起,置于温度为t的被测介质中,称为工作端;另一端称为自由端,放在温度为t0的恒定温度下。当工作端的被测介质温度发生变化时,热电势随之发生变化,将热电势送入显示仪表进行指示或记录,就可获得温度值。
热电偶两端的热电势可以用下式表示: ET=eab(t)-eab(t0)当自由端温度t0恒定时,热电势只与工作端的温度有关。热电势的大小与热电极本身的长度和直径大小无关,只与材料的成分及两端的温度有关。因此用不同的导体和半导体材料可作出各种用途的热电偶,以满足不同温度对象测量的需要。
常用的热电偶种类:
标准化热电偶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7种为我国统一设按热电偶的用途不同,常制成以下几种形式。1)普通型热电偶 2)铠装热电偶 3)表面热电偶 4)薄膜式热电偶 5)快速消耗型热电偶
热电偶冷端的温度补偿:由于热偶材料一般比较贵重,而测量点到仪表的距离都较远,为节省热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补偿导线把热偶的冷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的控制室内,连接到仪表端子上。补偿导线的作用只是延长热电极,不能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温的影响,不起到补偿作用,因此还需要采用其他修正方法来补偿冷端温度t0≠0℃时对测温的影响。
在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极性不能接错,二者之间连接端温度不能超过100℃。
热电偶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
1)显示仪表指示偏低
电极、补偿导线短路、极性接反、导线与热偶不配套、安装位置不当或插入深度不符合要求。
2)显示仪表指示偏高
热偶与显示仪表不配套、导线与热偶不配套、有直流干扰信号进入。
3)显示仪表指示波动,不稳定
热偶接线柱与热电极接触不良、测量线路破损引起短路或接地、安装不牢或外部震动、外界电场磁场干扰。
4)显示仪表指示误差大
热电极变质、安装位置不当、保护管表面积灰。
二、热电阻
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点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
测量原理: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最多的是铂和铜。
1)铂热点阻温度特性
在0~850℃内:Rt=R0(1+At+Bt2)
在-200~0℃内:Rt=R0[1+At+Bt2+C(t-100)t3]
式中A、B、C为常数
2)铜热点阻温度特性
在-50~150℃内:Rt=R0(1+At+Bt2+Ct3)
热电阻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
1)显示仪表指示偏低或示值不稳
保护管内有金属屑、灰尘,接线柱间脏及电阻短路(水滴等)。、2)显示仪表指示无穷大
热电阻或引出线断路及接线端子松开。
3)显示仪表指示负值
显示仪表与热电阻接线错误,或热电阻有短路现象
4)阻值与温度关系有变化
热电阻丝材料受腐蚀变质。
二、流量测量仪表
1. 差压式流量计
节流式差压流量计由三部分组成:节流装置、差压变送器和流量显示仪表。
工作原理:充满管道的流体流经节流件时,流束在节流件处形成局部收缩,此时流速增大,静压降低,在节流件前后产生差压,流量愈大,差压愈大,因而根据差压来衡量流量的大小。
差压的大小还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如节流装置的形式,流体的物理性质(密度、粘度)及流动状况等。
常用的节流件有孔板、文丘里管等
测量原理:在管道中流动的流体具有动能和位能,在一定条件下这二种能量可以相互转换,但参加转换的能量总和是不变的。应用节流件测量流量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实现的。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流体连续性原理,节流装置的流量公式可以写成:
Q=αεπd2 /4(2△P/ρ)1/
2α―流量系数,ε-流束膨胀系数,d-节流件的开孔直径,ρ-流体密度,△P-节流件前后压差
2. 容积式流量计
主要用来测量不含固体杂质的液体,适用于高粘度介质的流量,可以精确测量,精度可达±0.2%。
常用的有椭圆齿轮流量计、腰轮(罗茨)流量计、活塞式流量计、刮板式流量计、园盘式流量计。
1)椭圆齿轮流量计的测量部分是由两个互相啮合的椭圆形齿轮、轴和壳体(它与椭圆形齿轮构成计量室)等组成。
当被测流体流过椭圆齿轮流量计时,它将带动椭圆齿轮旋转,齿轮每砖一周,就有一定数量的流体流经仪表,只要用传动及累计机构记录下齿轮的转数,就能知道被测流体流过仪表的总量。
2)腰轮流量计
基本原理与椭圆齿轮流量计相同,只是轮子的形状略有不同,二个轮子不是相互啮合滚动进行接触旋转,轮子表面无牙齿,它是靠套在伸出壳体的二根轴上的齿轮啮合的。
腰轮流量计除了能测量液体流量外,还能测量大流量的气体流量。由于二个腰轮上无齿,所以对流体中的固体杂质没有椭圆齿轮流量计那样敏感。
3. 漩涡式流量计
漩涡式流量计是由漩涡发生体和频率监测器构成的变送器、信号转换器等环节组成。输出4~20Ma DC或脉冲电压信号,可以检测Re在5×103~7×106范围的液体、气体、蒸汽流体流量。
漩涡式流量计外形如图示:
检测原理:在流动的流体中,若垂直流动方向放置一个圆柱体,在某一雷诺数范围内,将在圆柱体的后面两侧交替产生有规律的漩涡,称为卡曼漩涡。漩涡的方向如图,上面一列为顺时针旋转,下面一列为逆时针旋转。
大量试验证明,单侧漩涡产生的频率f与流速v和直径d之间有如下关系:
f=Sr×v/d
Sr―斯特劳哈尔数,Sr又是雷诺数的函数,关系为
QV=A0×v=A0×d / Sr×f=§f
A0-流通截面积,§-仪表常数
由上式可知,在斯特劳哈尔数Sr为常数时,流量Qv与单侧漩涡产生的频率f成正比。常见的漩涡发生体有圆柱形、三角柱形、T柱形等。三角柱形的压力损失适中,漩涡强度较大,稳定性也好,使用较多。
4. 电磁式流量计
电磁式流量计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测量仪表,用来测量导电液体体积流量(流速)。变送器几乎没有压力损失,内部无活动部件,用涂层或衬里易解决腐蚀性介质流量的测量。检测过程中不受被测介质的温度、压力、密度、粘度及流动状态等变化的影响,没有测量滞后的影响。
测量原理:
当导电的被测介质垂直于磁力线方向流动时,在与介质流动和磁力线都垂直的方向上产生一个感应电动势
EX=BDV
B-磁感应强度,D-导管直径,V-被测介质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
又因体积流量Q=A×V=πD2×V/
4故EX=4BQ/πD,Q=πDEX/4B
由此可知,感应电势EX与被测介质的体积流量Q成正比。
电磁流量计的特点:
1)测量管道内无可动部件和阻流体,因而无压损、无机械惯性,反应灵敏。
2)测量范围宽,量程比一般为10:1,最高可达100:1。
3)可测量含有固体颗粒、悬浮物或酸、碱、盐溶液等具有一定导电率的液体体积流量,也可以是脉动流量,并可进行双向测量。
4)流体的体积流量与介质的物性(温度、压力、密度等)、流动状态无关,所以可用
水标定,用于测量其他导电介质的体积流量而不用修正。
使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1)使用的温度和压力不能太高。(一般温度不超过120℃,压力不超过1.6MPa)
1)应用范围有限。(不能测量气体、蒸汽和石油制品等非导电流体的流量)
2)当流速过低时,放大和测量有干扰信号的感应电势比较困难,仪表易产生零点漂移,因此满量程流速的下限一般不低于0.3m/s。
3)流速于速度分布不均匀,将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因此流量计前必须有一个适当长
度的直管段。
5. 超声波流量计
超声波流量计的特点:
流体中不插入任何元件,对流速物影响,无压损;能用于任何液体,特别是具有高粘度、强腐蚀、非导电性的液体、气体流量测量;对于大口径管道的流体测量,不会因管径大而增加投资;量程比较宽,可达5:1;输出与流量之间呈线性等优点。
超声波流量计的缺点:
当被测液体中含有气泡或有杂音时,将会影响声的传播,降低测量精度;当流速分布不同时,将会影响测量精度,故要求仪表前后分别应有10D和5D的直管段;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多普勒法测量原理:
当声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所感受到的声频率将不同于声源发射的频率。这个因相对运动而产生的频率变化与二物体的相对速度成正比。
多普勒法适用于含杂质的混浊介质(流体中要有散射物质),但精确度较低。
6. 质量流量计
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CMF)为直接式,一般由传感器、变送器及数字式指示累积器等3部分组成。传感器根据科里奥利效应制成的,由传感管、电磁驱动器和电磁检测器3部分组成。传感管的结构种类很多,有的是两根U形管,有的是两根Ω形管,有的是两根直管等。
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与温度、压力、密度和黏度等参数的变化无关,无需进行任何补偿,故称为直接式质量流量计。
电磁驱动器使传感器以其固有频率振动,而流量的导入使传感管在科氏力的作用下产生一种扭曲,在它的左右两侧产生一个相位差,该相位差与质量流量成正比。
电磁检测器把该相位差转变为相应的电平信号送入变送器,经滤波、积分、放大等电路处理后,转换成与流量成正比的4~20mA模拟信号和一定范围的频率信号两种形式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