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团支部组织生活会制度

团支部组织生活会制度



第一篇:团支部组织生活会制度

团支部组织生活会制度

一、性质

团组织生活会(团课、团日活动)是团组织对团员进行全面、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团的基本知识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提高团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对象

除了要求团员参加以外,可以吸收团外积极分子参加,以利于对入团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

三、组织

组织生活会一般由团干部承担,也可以安排有一定思想理论水平、素质较好的团员担任,必要时可邀请团组织的负责人和行政领导讲授。

四、形式

组织生活会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采取听报告、讨论、演讲、竞赛、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文艺评论、联谊活动等多种形式。

五、时间为每月至少一次。

六、内容

1、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把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前途和思想教育,道德法纪的教育,以及学风、校风教育;

2、系统地、有计划地讲解《团章》的基本内容和团的优良传统,对团员进行团员的权利、义务和团的组织纪律教育;

3、每月由校团委确定的组织生活会主题。

七、备注

1、每次的组织生活会有团支部安排专人做好团员签到和会议记录;

2、把会议的材料(活动照片、课件、报道稿等)上传到校团委相关文件夹;

3、分团委和校团委组织部要对每个支部的生活会开展情况进行到场检查;

4、每月28日前,团支书将会议记录交至分团委负责人,每月30前分团委负责人将本年级的会议记录交校团委组织部检查,并签名和盖章;

5、校团委组织部根据各支部组织生活会和检查的情况,完成本月组织生活总结报告,并上交校团委;

6、本制度将作为“五·四”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的评选依据。

第二篇:组织生活会制度

组织生活会制度

1、每个党员必须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必须向党支部负责人说明情况,并履行请假手续。

2、总支党员组织生活会和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每年召开一次,原则上一并进行,也可根据需要分别召开。

3、组织生活会由总支(支部)书记召集。会前,总支(支部)要提前作出安排,确定议题和时间,通知全体党员参加,并安排专人作好会议记录。

4、组织生活会要遵循团结、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针,充分发扬民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组织生活会中需要保密的内容不得外传。如因外传造成不良影响的,轻者批评,重者按违反保密纪律予以处理。会议结束后,及时作好资料整理,并将综合情况向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报告。

第三篇:组织生活会制度

古县畜牧兽医局

组织生活会制度

支部组织生活,是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支部对党员进行管理教育、监督的重要形式。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和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严格遵守这一规定,使每个党员都在党的一个组织中过组织生活,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促进党员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一项组织保证,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这种组织生活会制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一种是支部委员的组织生活会制度。

一、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

党员组织生活会的形式。可以采取支部大会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党小组会的形式。党支部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

组织生活会主要内容包括:检查支部和党员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坚持党性原则、密切

联系群众、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以及上一次组织生活会针对存在问题所制定的改进意见的落实情况等。

组织生活会上,与会人员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交换意见,沟通思想,相互帮助。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意见和落实意见。

二、支部委员组织生活会制度

支部委员作为党员,除了参加所在党支部或党小组的组

织生活会外,还应作为支部委员参加所在支部委员会的组织生活会。支部委员必须过双重组织生活。党支部委员会的组织生活会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

党支部委员会的组织生活会的内容。主要内容: 同党员

组织生活会的内容大体相同,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相互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支部委员会的组织生活会应遵循的原则。组织生活会

要坚持“有话摆到桌面上”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增强政治原则性。在会上,对人对事要开诚布公,揭矛盾,摆问题,查根源,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达到统一认识、增强团结、互相监督、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召开党支部委员会组织生活会的要求

会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召集、主持;

会后要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党支部委员会的组织生活会,可

以根据会议内容扩大到党小组长。列席会议的人员可以发言,可以对支部委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四、党支部委员会组织生活会的纪律

党支部委员必须自觉地参加组织生活会,因故不能参加者,要提前 向会议主持人请假。生活会上检查出来的问题,应由本支部解决的,要积极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加以解决;需要上级党组织帮助解决的,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五、组织生活会的基本内容

1、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相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学习各项规章制度;

2、认真传达和学习上级党组织的文件精神,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决议;

3、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努力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保持党组织及党员的先进性;

4、讨论汇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情况;

5、讨论发展党员工作和讨论预备党员转正问题等;

6、总结和报告工作,听取党员意见,讨论决定支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7、汇报党员思想、学习、工作、作风等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分析党风现状,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等;

第四篇:组织生活会制度

市编办组织生活会制度

组织生活会是党支部或党小组以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中心内容,以统一思想、改进作风、加强监督、增进团结、提高党组织和党员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和矛盾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组织活动。

一、召开时间

组织生活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根据实际需要,也可随时召开。组织生活会的议题,要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联系本单位的实际来确定。

二、主要内容

1、检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的情况;

2、检查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情况;

3、检查坚持党性原则、艰苦奋斗、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的情况;

4、检查坚持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

众的情况;

5、检查上一次组织生活会所制定的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三、基本要求

1、会前,要提前3天向上级党组织报告组织生活会的召开日期及议题,以便上级党组织派人参加;组织党员学习上级有关文件,提高思想认识,为开好生活会奠定思想基础;通过召开党内外群众座谈会、开展调研、个别谈心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党员之间开展谈心活动,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坦诚交流思想;组织有书写能力的党员根据组织生活会的议题,认真撰写发言提纲,深刻进行自我剖析。

2、会上,每个党员都要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亮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真诚开展同志间的相互批评。不能把组织生活会开成汇报工作或研究部署工作的会议。

3、会后,党组织和党员要认真制订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党员在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般应在一个月内制订好个人整改措施,并由组织委员或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督促落实,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加强督促检查。生活会有关情况和整改措施,要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向党内外群众通报,接受群众的监督和帮助。

4、上级党组织应加强对下级组织生活会的指导和监督,对问题较多、群众意见较大的,可以提前介入,加强具体指导;对组织生活会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可以责令重新召开;对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会的党员,应给予批评教育。若遇特殊情况需延期召开的,必须及时报告并经上级党组织同意。

5、党员领导干部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即所在党支部或党小组召开的组织生活会和机关党组召开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第五篇:组织生活会制度

组织生活会制度

一、党员组织生活会由党支部或党小组组织召开。

二、落实党员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每个月召开一次支部大会、一次支委会,每周过一次组织生活,每一季度上一次党课,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三、组织生活会内容:对党员进行党的理论知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传达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议;讨论党支部工作计划,审议支委会工作报告;选举党支部委员会;讨论接纳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讨论对党员的奖惩;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民主评议党员,提高党员素质。

四、组织生活会的基本要求。

1、党员必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会。党员因病因事不能参加,须事先向党支部请假。

2、党支部建立“考勤登记簿”,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会进行考勤;要有组织生活活动记录,对活动时间、内容等予以详细记录。

3、党员组织生活会必须注重实效。会前要通知每一个党员做好准备,会议内容要集中,提高会议的质量和效果。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