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精选五篇)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精选五篇)



第一篇: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理想很简单,但现实往往很复杂

理想总是“心想事成”,但现实每每“不尽人意”

理想中“挫折”是很容易战胜的,但现实却经常被“挫折”打败

一辈子守着理想的人,终究会被理想所抛弃;

一辈子活在现实的人,生活也并不会赋予多少回报;

理想与现实是个矛盾体,成为现实的理想很艰难,成为理想的现实却很容易

我不想知道自己到底可以为了理想坚持多久,也不知道当理想成为泡影的时候内心可以撑多久

事业的理想很艰难,但我却义无反顾,因为我相信事业在我脚下,我能够独自承担

生活的理想很矛盾,而我必须活下去,去证明生活没有抛弃我,我也不会自私的抛弃生活

爱情的理想很迷茫,是我把爱情想的太简单,还是爱情本身太复杂?没有人可以告诉我答案

把自己打造的外表很坚强,可以承受任何暴风骤雨的打击,可以看淡一切生活曲折,可以坦然面对颗粒无收的爱情,而后再潇洒地挥一挥手说:“争取过,不后悔”

是的,很坚强、很勇敢、很洒脱、很淡定

自己也以为自己真的可以如此的从容

但每每一个人的时候,内心里的另外一个自己却在不停地发出阵阵冷笑:“自欺欺人”

坚强背后是——懦弱

勇敢背后是——胆怯

洒脱是因为——放不开

淡定是由于——不知所措

但生活还在继续,不会为了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而停止,尽然如此,那就活下去,走下去

无论什么结果,依旧得活着

我很喜欢梨花,小时候在农村,经常爬到树上摘几支梨花,抛洒在天空,端详着漫天飞舞的梨花雨。

只是现在已没了那种闲情雅致去采摘了,但却依然很眷恋那种梨花飞舞的美景,到现在我一无法说出为什么会喜欢,始终觉得梨花褪去后的果实并不尽如人意。

开花结果,天意如此;但开花是一种美,结果却是另外一种

我希望可以看到鲜花绽放的那一瞬间的美,也希望可以等到花落果熟的理想结局

对生活如此、对事业也如此、对爱情更是如此

去兑现对每一个承诺过的人的诺言

第二篇:理想很美好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有感于《档案袋评价》

写作文难,批作文更难,几乎是所有农村一线语文教师都感到痛苦的一件事。现阶段农村学校作文教学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系统,以至于作文教学成效低,作文教学中的评价成效更是低之又低。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老师就像一个吃、喝、拉、撒、睡管得面面俱到的“保姆”,把学生作文里面的字、词、句、段、中心等等都评价一番,越俎代庖。而学生拿到教师精心批阅的作文,对评语、分数、等级等等都潇洒地一笑而过,渐抛脑后。结果,教师批改作文累得腰酸背痛,头昏目眩;学生看了教师的评语仍是一头雾水,稀里糊涂,仍旧不会改作文,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所以,近年来,我也一直在尝试着各种作文教学的新方法。看到两位老师的“档案袋评价”的研究论文后,深感眼前一亮。从效果来看,这似乎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探索成果。

仔细品味,我发现“档案袋评价”有着诸多优点:

一、权利的下放,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他们改变过去作文评价,老师一人说了算的局面,把评价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和家长,给了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反省的机会,给家长参与教育的权利。学生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所选取的作品进行反思与评判,再加上教师、同伴、家长的相互配合,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评判作文能力、反思能力、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这样一来,写作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档案袋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准备档案袋,可以使用彩色资料袋或透明文件夹,自主选择,还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了档案袋的封面和图案。作文档案袋内容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学生与他人活动过程的结晶和成果的积累。作文档案袋的制作有特色,一份份档案袋是一个个孩子真实的体现,个性的展现,这对孩子的发展极有好处。

三、档案袋架起了心灵之间的桥梁。档案袋的交流与展示犹如一座座洒满温情的小桥,使学生与教师、家长之间联络了感情,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反思。

然而在教学之余,细细咂摸咂摸,却越来越发现“档案袋评价”在我们农村学校很难推行。问题首先来自教师层面。需要投入的工作量和时间太强。我所处的学校是农村学校,我们每个老师要带两个班级的课,像我还担任了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这样就明显感觉到如果用“档案袋评价”法,精力和时间都很不够。其次来自学生层面。他们每天要做大量的学科作业,很难全心全意地投入档案袋的收集和评价中去,有些学生也就从作文书上抄或者不求质量自己瞎造,以

此敷衍了事。另外,对一些连语文作业都懒得做的同学来讲,档案袋评价的作用是苍白无力的。他们写出来的作文肯定都一塌糊涂,就是一个学期下来也没有一篇优秀作文可收集保留的,学生更不可能精心地去作摘记。再次来自家长层面。农村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很多都常年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看,他们很难参与到评价中来。另外农村有些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够高,也根本帮助不了孩子。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很理想的设计,很美好的愿望,很惊喜的效果,但是仔细想想,在我们平时那么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坚持做一次,一个月,一个学期,已经很了不起了。你能坚持一年,一届学生,届届学生吗?所以,档案袋评价虽然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但却并还完全适合农村学校。只有适合自已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只有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评价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第三篇:爱也很残酷

爱也很残酷

兰和伟结婚十余年来,夫妻俩相敬如宾,恩爱有加。兰是一家企业的主办会计。伟是另外一家企业的普通员工。伟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下厨房,准备可口的晚餐。而兰每次回家,看到伟在厨房忙碌着,也总是走进厨房,与伟说说话,有时也帮忙搭搭手。

黄昏,夕下。一对夫妻牵手的身影,总是在人们的眼前出现,他们就是——兰和伟。一天,伟突然得了脑溢血,在医院一住就是四十多天,等伟清醒过来时,伟才发觉自己的右手与右脚,已经不再受自己控制了,伟在那一刻明白,自己已是个半身不遂的人,一种命运的悲伤与苦楚涌入伟的心里,伟的眼泪流出了眼眶„„

伟出院回到家里,兰的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每天除了忙于工作以外,回到家里,还要买菜洗衣做饭,就连伟喝一口水,都需要兰亲自给伟端去,家里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兰来做,最让兰感到力不从心的是每天帮伟洗澡,伟一米八的个条,体重二百多斤,有时兰被伟压得几乎要瘫倒在地。日子在一天天地过去,兰的体力与精力在不断地透支着,即使在兰的精心照料下,可伟的行动能力并没有多大的改善。毕竟,兰只是个女人,兰在这种超负荷的生活压力下,渐渐地兰感到有些支撑不住了。当伟再次提出要喝水时,兰大声地对伟说:“想喝水,自己倒,”兰的眼睛也不再看伟了,对伟的态度逐渐地冷漠起来,伟看着兰的态度的转变,心里很难过,对兰大声地说着:“我虽然是个半身不遂的人,但我不会靠你养活,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兰听到伟说这些话时,脸色是漠然的,甚至都不理伟。

伟在床上慢慢地挪动,那不听使唤的半个身子,虽然床离卫生间只有几步之遥,可伟却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挪到卫生间。穿衣解裤,这看似极其简单的动作,可对伟来说,却是那么的难,伟要花上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每一天对于伟来说,都是艰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伟的半个身子有了点知觉,伟能感觉到手臂的痛痒,这对伟来说是个莫大的鼓舞,伟把自己的感觉告诉兰时,兰的表情依然还是很冷淡。

对于兰对自己这样的态度,伟能够理解。兰只有三十八岁,她的人生之路还很长,而自己是个半身不遂的残疾人,兰是不可能与自己过一辈子的,想到这,伟的心里感到很凄凉,伟已经准备好,兰提出的任何要求,即使是离婚。兰依然还是那个冷漠的样子,只是没提出离婚的要求。

伟自从半个身子有了感觉以后,每日不停地在运动,抬手踢脚,伸手抬腿,反反复复不知要做多少次,伟只有一个信念,尽快地让自己好起来,不再依靠兰,伟心里也一直在准备着,一旦自己好起来,随即便与兰离婚。随着伟的运动量的增大,伟的右手和右脚活动也渐渐便利起来,每日的吃喝拉撒睡也都能自己料理了,只是走路的姿态还不是十分的规范

那日,伟到医院去复检,医生高兴地对伟说:“你恢复的真快,这与你的运动是分不开的,你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完全康复的,”听了医生说这些话,伟的心里很高兴,离开医院后,伟长时间地在街面上溜达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家,也准备着回家与兰摊牌——离婚。

伟推门进屋时,看着兰正坐在桌子旁,满桌子的菜就在伟的眼前,桌子上还点了两根蜡烛,屋里的烛光很温馨,兰站起身,眼里流满了泪水,兰一下子扑在伟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伟,这些年让你受苦了,我要是不这么做,你心里还是在一直依赖着我,我只有拒绝帮助你,才会激发你求生的欲望,这样你才能恢复的更快,”听着兰失声地哭述着自己的心酸,伟动情地把兰搂的很紧,很紧„„

第四篇:今天很残酷 明天更残酷 后天会更美好

美人年少身遇疾 前途从此变迷离

小时候的文心,爱唱爱跳。在学校,她成绩优异,是校广播站的广播员,赢得了同学、老师的喜爱;在家,上有两个哥哥,作为家中惟一的女儿,她聪明伶俐,深得全家人的怜爱。快乐的时候唱唱歌,跳跳舞;不高兴了,撒撒娇,哭哭鼻子。

“那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个舞蹈家!”回忆起往事,文心的眸子里盛满了幸福。我丝毫不怀疑文心身上的艺术天赋,如果不是命运的突然转折。

13岁,文心刚刚考上重点中学。那年的冬天,快要进行期末考试了,她突然感冒了,连续几天发着高烧。“再坚持几天,我要好好考试,我要评上三好学生!”年少的她抱着这样一个朴素的愿望,硬是等到考试结束后才来到了医院。

谁知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感冒,是骨髓炎。很快她从家乡的医院送进了省城武汉的医院,打了很多的进口针,躺了三四个月也不见好。

白色的床单,白色的墙壁,空气中还泛着重重的消毒水的味道。一道阳光照了进来,身体虽然不能动了,可是她的心灵却如小鸟般的雀跃起来:“妈妈,已经是春天了,医院花坛里的花一定开得很好看,窗外的树一定长出了新芽吧?”

妈妈说:“等会儿医生巡房,不知道能不能起床,如果能,我就去借个轮椅,推你到医院外面转一转。”

谁知上午十点主治大夫来了,而且还带来了很多医生,每个人都穿着白大褂,神情严肃,他们争先传阅着文心的X光片,谈论着,最后其中一个很老的医生对她说:“以后你不能乱动,绝对不能起床,也许要一直坐轮椅……”

这时候文心觉得世界一片沉静,她马上想到了窗外的树,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妈妈不能抱她到阳台上去,而且以后一辈子要坐轮椅,以后再也不可能走路了!突然之间文心当着满屋子人嚎啕大哭起来,她想起了自己的学校,想起了跳舞时踮起的尖尖小脚,想到医院花坛里的鲜花。妈妈流着眼泪安慰她,说会好的。那是她哭得最长最大声最痛的一次,为了自己破碎了舞蹈梦。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因为不能去上学,她在家里坚持自学了初中和高中的全部课程。

为求生存也为梦 青山树下作彩衣

六年后,19岁文心又大哭了一次。那一天家里停了电,屋里点着昏黄的煤油灯,天空下着暴雨,漆黑一片,偶尔有响雷和闪电撕破夜空,就像当时的家庭会议。

文心对家里人说:我不愿意被你们在家养着了,我要到武汉去,我要自己养活自己,我要去看看武汉的街是什么样的街!外面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虽然我在家自学了学校所有的课程,虽然我觉得我看了很多书,虽然我也觉得可能哪一天我的腿就治好了,我还是可以参加高考,可以上大学,虽然我的新梦想是当作家!看着你们操劳过早生长的白发,看着你们起早摸黑卖菜挣钱,买了肉省下来全给我一个人吃,我还怎么能这样安心活下去,我要出去,我要自己养活自己!

妈妈流着眼泪,一次一次地哭着劝文心,她说:是我们没有把你照顾好,害得你这样,只要我们能做一天,我们就能养活你!

文心坚持着:不要,不要,我绝对不要……

爸爸没有说什么,最后只说了一句:我为自己有你这样的女儿而骄傲!全家的人都流泪了。那一夜的雷声特别得响,在雷声的掩盖下她也哭得特别得响,特别得放纵。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哭,是发泄命运的不公,还是对飘浮不定前途产生的畏惧。

从那以后,文心就很少哭了,因为她知道自己不能再哭,这就是她的命运,她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未来!她找到了一位老师傅学了三个月的裁剪,然后一个人带着一把剪刀,一台缝纫机来到了武汉。

第一次出门摆摊的那天是1993年4月中旬,天空飘着小雨。文心被母亲带到红钢城街的一个十字路口,身边是衣着光鲜的川流不息人流,她感觉自己就像一棵不起眼的小沙子,随时都会被挤走,不知道会飘到何方,而她的人生也就像这个十字路口,不知道哪一条是属于自己的。

接下来是每天早出晚归的生活,让文心没有时间想更多,她只知道拼命的赶做衣服,尽量的去适应这个环境。在家里时她被母亲照顾得很好,长得胖嘟嘟的,来武汉只一个月她就变得很瘦,她也不知道怎么瘦的,只知道每天很怕见人,很不好意思在路边吃饭。

每天她坚持拄着拐杖爬到四楼哥哥家吃饭:端着碗,饭一粒粒的往口里塞,眼泪在眼眶里转,饭就是咽不下去,吃完饭看着楼梯就是不想下楼,恨不能下一步退一步,每天想逃回家,永远不要再回来。可是心里却有另外一个声音在对她说:坚持,坚持,再坚持一段时间,等过生日了就回家;过了生日,又对自己说,再过一段时间就过年了,过年就回家,如果到时候还不能适应,不想来,我就不来了。但是到了过年她居然不想在家呆了,而是想马上回到武汉继续干。

那个时候,她每天都早出晚归、拼命地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到了晚上她又利用可怜的休息时间自修了服装设计的中专课程,并结合武汉人的衣着习惯,改进了老师傅教她的传统方法和款式。

就这样,凭着一手过硬的技术、认认真真做事的态度、对人的真诚,文心赢得了众多顾客的信任。慢慢的,找她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多。第一年她一个人,第二年她带了一个小徒弟,第三年她就开了一家“云裳服装店”,带了两个小徒弟,请了两位师傅,店里的生意红红火火。每天店门口挂满的衣服,也仿佛在迎风唱着欢乐的歌谣。

这样快乐生活是刚踏上社会时文心所不敢想像的。回想起当时情景,虽然已是十几年过去,但在她就好像是在昨天发生的一样。第一次,拿着剪刀直发抖的手的情景;缝纫摊子淋雨,自己却束手无策的情景;为了承诺加班到凌晨后又马上出摊,疲惫不堪的情景;冬天手和脚都冻破了,流着血水还坚持赶做衣服的情景。都犹如昨天一样。

古人常说:“天道酬勤”,的确,付出终究有收获,只用了一年多,文心就盼到了不再为生存而发愁的日子。

妆罢伊人心失落 欲读诗书阅典籍

接下来,文心又作出了人生中第二个重要的决定:开书店。那时她的裁缝店已经开了两年了,可是她总是想起自己的读书梦、大学梦、作家梦。虽然开着服装店,请了三四个人,生意红红火火,但是她还是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当初开服装店,只是想解决生存的问题。

1995年,文心不顾家人的反对,租了一个小铁皮屋,开了一个小书店。那是一个只有十几平米的小铁皮房子,夏天又闷又热,冬天又湿又冷,她每天寸步不离地守在那里。

那个铁皮屋漏雨,有一天雨下得特别的大,一会儿水就倾泄下来,把书柜打湿了,门口的书吹得七零八落,散得马路上都是。由于行动不便,她只能绝望的,又气又急地冒着滑倒的危险去抢,虽然捡回了十几本,但绝大多数的书都被淋得面目全非,书不成形了,文心一个人就像木偶一样,傻傻地坐着,不知所措。直到扫街的大叔把几十本书连同雨衣塞到她怀里,她才猛然回过神来,眼泪突然涌了出来,酸酸的,难以形容是什么滋味。

书店做起来并不顺利,文心也不是天生就会做生意,更不是天生就很坚强。“我在家也是很受宠的宝贝女儿,因为遇到了困难,只能一个人面对反而锻炼出来了,越挫越勇!”文心解释道。

文心原来一直很怕黑,刚开书店的时候,门口的卷闸门很重,每天都要等大哥下班帮她拉下来才可以关门睡觉。有一天晚上,天很黑了,还没有人来帮她关门,她只有一个人坐在黑暗里,一点过去了,没有人来;两点过去了,还没有人来,她加了一件衣服;三点过去了,她不敢睡觉;四点过去了,慢慢的天发白了她才敢睡。第二天她很怨恨,为什么没有人来帮她关门,但是后来想想每个人都有自己很多的事情,自己应该学会独立地面对生活,慢慢的她就不怕黑了。

因为店铺小,白天棉絮和铺盖都在暗楼上,晚上大哥帮她爬上暗楼在临时铺床。有一年的冬天,零下几度,文心在黑暗里等到两点,还是没有人来帮她到暗楼上拿铺盖卷,她的手脚冻木了,蜷缩在书柜的角落。她对自己说:我不能这样冻一晚上,我会冻病的。

她看了看,凭自己的一个腿是上不了暗楼的。她在书柜边走来走去,发现书柜居然是一层层的,像一个梯子。可是她又有些犹豫,要是摔下去怎么办?最后她安慰自己:摔就摔吧,我总不能这样冻死!于是她手脚并用,一级再一级,稍稍不稳,她就紧紧地抓住书柜,不敢动,终于那个晚上她钻到暖被窝了,同时觉得心酸:其实她是怕高,不能爬高的呀?但生活逼会了她爬高。

文心经营书店的能力也是这样被逼出来的。97年红钢城一带的书店如雨后春笋一样新开了不少。她的书店面对竞争,营业额急骤下滑,一下子难以维持,频临关门的地步。

她买来一辆旧电瓶车四处取经,晚上看管理的书看得很晚。白天,坐着自己的电瓶车,独立穿行在红钢城的大街小巷。那时她开得车子经常翻,拐棍经常被撞断,手脚摔痛了,但第二天,车只要修好了,她又马上跑出去观摩学习别人的书店。一次,她的车撞坏在离书店很远的路上,附近没有修车的,车推也推不动,她的拐棍撞断了,脚撞痛了,没有电话,她只能趴在车上哭,后来还是一个中年人把她推到公用电话厅,给店里打了一个电话,店里一下子还了很多顾客,大家围着她,帮她把车推到修车站,再用自行车带她回家。

由于经营管理得好,没有不良书碟,再加上诚实纳税、诚信服务,文心的书店从地摊起步,到98年已发展到拥有六万多册图书的综合性书店,有6名员工,两千多名会员,实行电脑管理。1999年她的书店又荣幸被市里评为红钢城“万册图书馆”。

玲珑坊内百美屋 遍地小花君莫奇

2001年,文心又把眼光瞄准了常青花园,在这个武汉市最大的居民小区开起了书吧。名叫玲珑坊。

这是她没做过的行业,经营起来也是非常得艰难、辛苦,第一年每个月她总是要从书店里拿钱来交房租。家里人说关了算了,你一个书店,一个书吧,为什么要做得这么辛苦,她觉得书吧做不好,不是自己选错了,是自己做得不够多不够好,她相信量变产生质变,她还是相信坚持忍耐的力量,面对困难,她选择了坚持。文心分析了自己的利与弊,推掉做安静型书吧的计划,做起了咖啡风格的酒吧,改掉装修,作了一系列的新调整,终于在短短的半年内就让酒吧扭亏为盈。

在文心开酒吧的时候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她经营的过程中,她始终很重视人,以人为本,她的店员最后成为她的姐妹,她的顾客大多成为她的朋友。

文心的酒吧第一次装修是她书店的顾客朋友帮做的,第二次装修的时候,是她的酒吧的顾客帮做的:一个顾客帮她画效果图,一个顾客帮她刷涂料,一个朋友帮她在墙上画壁画,一个顾客帮她写夷族的文字做装饰……

现在她的酒吧墙上有很多顾客送她的东西,每个东西下都写着:什么东西,谁送的,几月几日赠送。文心记得去年大年三十,应几个客人的要求,酒吧照常营业,凌晨一个顾客兴匆匆跑来要带她观看庙会,她说店里员工都放假了,现在还有客人。其中几个顾客居然说:我帮你招呼顾客,晚上我帮你关门,你放心去玩!那一刻看着她的顾客帮她招待顾客,她觉得特别温暖,也特别感动,虽然她的酒吧不在闹市,但是朋友带朋友,生意一直很好。

记者手记:

在近四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中,文心始终以她那恬静的微笑向我讲述着她的童年、少年、创业经历……我被她的阳光气息深深得感染着,当她告诉我目前除了维持图书馆和酒吧的正常经营外,她正在筹划助残书屋的连锁店计划,希望有着残疾人就业的图书馆像小花一样开遍武汉市的每个角落时,我被她的勇气深深震撼了。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更美好,但很多人会死在明天晚上,所以要坚持”,阿里巴巴总裁马云先生的一句话,在采访的过程中文心多次的提起。回来的路上,我反复地咀嚼着,深感其中意义深邃,在此献给您——想创业和正

创业路上不断前进的人们

第五篇:生活很美好

生活很美好,为什么要如此呢

今天去采集,在村口看见一妇女眼角青紫,拉着行礼背包,十分狼狈的在大街上不断的徘徊,路人一看就知道是跟老公打架了以后,才准备离家出走,但是又下不了决心,(不知道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这只是笔者的猜测)。笔者想象:

这妇女的婆家应该离娘家有一定的路程,要不然不会在那个大街上徘徊那么久,(如是我是那个女人,离家近的话我就会回娘家)也许这女人还舍不得那个打她的男人。

我认识了一个女孩,女孩嫌我家离她家里远,那也属正常,我今天深深的反思了一下,夫妻两人不可能一辈子都不吵嘴,吵架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吵架之后两个人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好善后的工作,让一个女孩子独自流浪在大街上,那种感觉甭提有多凄凉,哎,我是绝对不忍心让我的女人变成这个样子,我会尽量找一个她家离我家近一点的,这也是替她着想,就算我们吵架后,让她也能有一个可以哭诉自己心声的地方!不过,我会尽可能的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做一个称职的大夫。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