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第一篇: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2014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我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职业素质、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1.考查考生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

2.考查考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知识的领会与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务的理解、分析,以及运用心理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情况。

(二)考试要求

1.要求考生理解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

2.要求考生能够较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3.要求考生掌握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理解、分析学校教育生活中的各种心理现象,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解决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知识,以及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

(一)普通心理学

1.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2.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过程与规律

3.注意,注意的特征

4.感觉、知觉

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视觉适应与后像

6.知觉的特性

7.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遗忘规律

8.思维,思维的种类

9.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0.表象,想象,想象的种类

11.情绪,情感,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12.意志的品质

13.需要,动机,动机的分类

1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动机的驱力理论,诱因理论,唤醒理论,15.能力,能力的种类,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16.能力发展差异分析

17.气质,性格

(二)发展心理学

1.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2.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阶段

3.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四阶段论

4.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5.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6.依恋理论、亲和动机、依恋、关键期

7.童年期个体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其发展

8.童年期个体心理过程的发展

9.童年期个体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10.少年期个体性的发育和成熟

11.少年期个体心理过程的发展

12.少年期个体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13.青年期个体思维的发展

14.青年期个体社会性的发展

(三)教育心理学

1.学习,陈述性知识学习与程序性知识学习

2.学习的认知策略与监控策略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的激发

4.迁移,促进迁移的条件

5.班杜拉学习理论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7.课堂管理,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行为主义取向模式、人本主义取向模式、教师效能取向模式)

8.师生关系及其建立

9.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一般特征

10.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干预

(四)社会心理学

1.社会化,再社会化,图式

2.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印象

3.印象,印象形成与印象整饰

4.海德的归因理论,维纳归因理论,罗特的归因控制点理论,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5.归因过程的偏差现象

6.态度,态度的维度

7.态度转变的理论(认知失调论、分阶段变化理论)

8.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9.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10.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11.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2.社会助长,社会惰化,从众,服从

13.合作与竞争及其原因

(五)统计与测量

1.t检验、F检验、检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22.描述研究数据基本特征的常用统计指标

3.心理测验的正确使用

4.评价心理测验质量的量化指标

5.影响信度的因素及提高信度的方法

6.影响效度的因素及提高效度的方法

7.常模参照测验

(六)变态心理学

1.判别心理异常的基本指标

2.智力障碍的概念、等级与诊断

3.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预防与矫治(多动症、口吃、遗尿、进食问题)

4.儿童(青少年)学习障碍的诊断与教育措施

5.心理危机干预,危机干预常用技术

(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途径与方法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特点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评价

(八)心理咨询(心理辅导)

1.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观点(精神分析学派、行为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知学派)

2.心理咨询的常用方法与技术

3.心理咨询的常见形式与一般程序

4.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素养

(九)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咨询)

1.团体心理辅导(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咨询)的特点与类型

2.团体心理辅导(咨询)的讨论技术

3.团体领导者的角色特点

4.团体心理辅导(咨询)过程中的特殊成员及应对

5.影响团体心理辅导(咨询)效果的因素

第二部分实践技能

(一)中(小)学个别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三)团体心理咨询(辅导)方案设计

(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如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实践运用题(含方案设计、案例分析等)等。

2.内容比例: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约占60%,实践教学约占40%。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40%,较难题约占20%。

第二篇:2018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2018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我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职业素质、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1.考查考生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2.考查考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知识的领会与掌握情况。3.考查考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务的理解、分析,以及运用心理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情况。

(二)考试要求

1.要求考生理解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2.要求考生能够较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3.要求考生掌握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理解、分析学校教育生活中的各种心理现象,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解决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知识,以及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一)普通心理学 1.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2.注意及其特征

3.感觉及其规律 知觉特性 4.记忆概述 记忆品质

5.思维概述 问题解决 想象及其种类 6.情绪 情绪理论 挫折 7.意志的品质 8.需要及其理论 9.能力概述 能力测量 10.气质与性格概述 人格测验

(二)发展心理学 1.皮亚杰心理发展观 2.精神分析心理发展观 3.行为主义心理发展观

4.婴幼儿发展时期的重要研究(关键期、依恋、视崖、双生子爬梯等)5.青少年思维的发展 6.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7.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三)教育心理学

1.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建构主义、人本主义)2.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培养 3.学习迁移概述 4.学习策略的学习与指导

(四)社会心理学

1.社会化 自我概念 社会知觉

2.沟通与人际关系 3.态度及其改变理论 4.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 5.侵犯行为及其矫正

6.社会助长 社会惰化 从众 暗示

(五)统计与测量

1.t检验、F检验、检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2.描述研究数据基本特征的常用统计指标 3.心理测验的正确使用 4.评价心理测验质量的量化指标 5.影响信度的因素及提高信度的方法 6.影响效度的因素及提高效度的方法 7.常模参照测验

(六)变态心理学 1.定义心理障碍 2.注意障碍/多动症

3.青少年的抑郁症和焦虑、强迫障碍 4.智力发育障碍 5.自闭谱系障碍

(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途径与方法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特点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评价

(八)心理咨询(心理辅导)3

1.心理咨询主要理论(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格式塔疗法、森田疗法)

2.咨询关系的建立

3.心理咨询的常用方法与技术 4.心理咨询的常见形式与一般程序 5.中学心理辅导教师的素养

(九)团体心理辅导 1.团体动力理论

2.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类型、常用技术 3.团体领导者的角色特点

4.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的特殊成员及应对 5.影响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的因素 第二部分 实践技能

(一)中学个别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三)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20分钟。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如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实践运用题(含方案设计、案例分析)等。

2.内容比例: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约占60%,实践技能约占40%。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20%。

第三篇:2018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福建教师招考(http://www.feisuxs)

2018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我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职业素质、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1.考查考生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2.考查考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知识的领会与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务的理解、分析,以及运用心理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情况。

(二)考试要求

1.要求考生理解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2.要求考生能够较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3.要求考生掌握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理解、分析学校教育生活中的各种心理现象,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解决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知识,以及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一)普通心理学 1.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2.注意及其特征

3.感觉及其规律 知觉特性 4.记忆概述 记忆品质

福建教师招考(http://www.feisuxs)

5.思维概述 问题解决 想象及其种类 6.情绪 情绪理论 挫折 7.意志的品质 8.需要及其理论 9.能力概述 能力测量 10.气质和性格概述 人格测验

(二)发展心理学 1.皮亚杰心理发展观 2.精神分析心理发展观 3.行为主义心理发展观

4.婴幼儿发展时期的重要研究(关键期、依恋、视崖、双生子爬梯等)5.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6.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7.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

(三)教育心理学

1.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建构主义、人本主义)2.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培养 3.学习迁移概述 4.学习策略的学习与指导

(四)社会心理学

1.社会化 自我概念 社会知觉 2.沟通与人际关系 3.态度及其改变理论 4.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 5.侵犯行为及其矫正

6.社会助长 社会惰化 从众 暗示

(五)统计与测量

1.t检验、F检验、检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2.描述研究数据基本特征的常用统计指标 3.心理测验的正确使用 4.评价心理测验质量的量化指标 5.影响信度的因素及提高信度的方法

2福建教师招考(http://www.feisuxs)

6.影响效度的因素及提高效度的方法 7.常模参照测验

(六)变态心理学 1.定义心理障碍 2.注意障碍/多动症

3.儿童的抑郁症和焦虑、强迫障碍 4.智力发育障碍 5.自闭谱系障碍

(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途径与方法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特点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评价

(八)心理咨询(心理辅导)

1.心理咨询主要理论(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格式塔疗法、森田疗法)

2.咨询关系的建立

3.心理咨询的常用方法与技术 4.心理咨询的常见形式与一般程序 5.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素养

(九)团体心理辅导 1.团体动力理论

2.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类型、常用技术 3.团体领导者的角色特点

4.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的特殊成员及应对 5.影响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的因素 第二部分 实践技能

(一)小学个别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三)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

福建教师招考(http://www.feisuxs)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20分钟。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如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实践运用题(含方案设计、案例分析)等。

2.内容比例: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约占60%,实践技能约占40%。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20%。

2018福建教招考纲:http://www.feisuxs/Item-10634.aspx

第四篇:2018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2018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我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职业素质、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1.考查考生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2.考查考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知识的领会与掌握情况。3.考查考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务的理解、分析,以及运用心理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情况。

(二)考试要求

1.要求考生理解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2.要求考生能够较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3.要求考生掌握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理解、分析学校教育生活中的各种心理现象,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解决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知识,以及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一)普通心理学 1.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2.注意及其特征

3.感觉及其规律 知觉特性 4.记忆概述 记忆品质

5.思维概述 问题解决 想象及其种类 6.情绪 情绪理论 挫折 7.意志的品质 8.需要及其理论 9.能力概述 能力测量 10.气质和性格概述 人格测验

(二)发展心理学 1.皮亚杰心理发展观 2.精神分析心理发展观 3.行为主义心理发展观

4.婴幼儿发展时期的重要研究(关键期、依恋、视崖、双生子爬梯等)5.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6.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7.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

(三)教育心理学

1.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建构主义、人本主义)2.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培养 3.学习迁移概述 4.学习策略的学习与指导

(四)社会心理学

1.社会化 自我概念 社会知觉 2.沟通与人际关系 3.态度及其改变理论 4.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 5.侵犯行为及其矫正

6.社会助长 社会惰化 从众 暗示

(五)统计与测量

1.t检验、F检验、检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2.描述研究数据基本特征的常用统计指标 3.心理测验的正确使用 4.评价心理测验质量的量化指标 5.影响信度的因素及提高信度的方法 6.影响效度的因素及提高效度的方法 7.常模参照测验

(六)变态心理学 1.定义心理障碍 2.注意障碍/多动症

3.儿童的抑郁症和焦虑、强迫障碍 4.智力发育障碍 5.自闭谱系障碍

(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途径与方法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特点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评价

(八)心理咨询(心理辅导)

1.心理咨询主要理论(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格式塔疗法、森田疗法)

2.咨询关系的建立

3.心理咨询的常用方法与技术 4.心理咨询的常见形式与一般程序 5.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素养

(九)团体心理辅导 1.团体动力理论 3 2.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类型、常用技术 3.团体领导者的角色特点

4.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的特殊成员及应对 5.影响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的因素 第二部分 实践技能

(一)小学个别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三)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20分钟。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如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实践运用题(含方案设计、案例分析)等。

2.内容比例: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约占60%,实践技能约占40%。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20%。

第五篇: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信息技术考试大纲

2014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掌握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信息技术部分学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

2.考查考生掌握高等教育中与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查考生掌握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决有关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从事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学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

1.信息与信息技术

能描述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

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理解计算机编码的方法;

能进行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换算;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理解其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

2.信息的来源与获取

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了解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了解目录搜索引擎、全文引擎的工作原理;

能通过目录搜索引擎、全文引擎获取信息;

了解文献检索的含义;

了解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和鉴别的主要方法;

掌握常用文件类型及主要特征;

掌握信息资源的存储方法。

3.信息加工与处理

能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图文排版、制作电子报刊、编辑表格;

能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处理信息,能利用数值计算和图表等手段进行数据分析;

能使用电子演示软件制作课件;

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了解常用的图像、声音和视频相关技术术语及压缩标准;

掌握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能使用合适的工具软件处理声音和视频文件

了解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

能使用合适的多媒体集成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

了解鉴赏与评价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

了解语音识别、文字识别、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等智能工具软件的用法。

4.信息管理

能描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各阶段及其特点;

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了解关系数据库中的表、记录、字段的概念;

了解三种数据模型;

能使用实体—关系(E-R)图描述关系数据模型;

了解数据库第一、第二、第三范式;

了解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熟练掌握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

掌握SQL的基本操作与数据查询语句。

5.信息技术与社会

了解信息安全防范的基本方法(物理防范、逻辑防范);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分类;

掌握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的方法;

了解网络安全防范方法(客户端安全、网关安全、服务器安全、安全服务); 能描述个人使用信息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了解我国信息与信息技术法律。

6.算法与程序设计

了解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理解算法的概念,掌握算法的描述方法,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出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

掌握程序设计中的常用算法,能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实现算法; 了解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关系;

了解线性表、栈、队列、二叉树、图的基本概念。

7.网络技术应用

了解常见网络连接设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拓扑结构;

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能列举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

了解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的概念与特点; 了解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特点与应用领域;

理解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

理解域名的概念、域名解析的基本过程;

了解信息交流的常用方式,能使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博客等工具表达和交流信息;

了解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特点;

了解网页、主页、网站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了解网站规划、设计、制作、发布与管理的一般过程;

掌握常用的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

了解网站评价的一般方法。

(二)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

1.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知识

了解《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所规定的模块结构,理解信息技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

具有了解学生认知特征,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的能力;

能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

领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含义;能确定具体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准确表述;

正确选择教学媒体,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

能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 了解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评价。

3.教学研究

了解教学研究的目的、方法和任务;

了解选择课题的依据与原则,能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的过程与内容。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2.内容比例: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约占60%,中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约占40%。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40%,较难题约占20%。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9/138266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