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瓦斯、粉尘治理简介
冯家塔矿瓦斯及有害气体、粉尘治理情况简介
一、组织机构
冯家塔煤矿成立以总工程师郭向军为组长的“一通三防”管理机构,下设“一通三防”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科,并任命专干负责“一通三防”日常业务工作及专项活动。生产科下设通风维修队,负责矿井“一通三防”具体业务。
二、瓦斯及有害气体治理
冯家塔煤矿属于低瓦斯矿井,矿井装备了KJ95N型安全监控系统和JSG-8型束管监测系统,并辅以人工检测的方法对井下瓦斯及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实时监控,在开采过程中没有瓦斯突出现象,瓦斯含量基本为0。2008年6月份1201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发现H2S气体(距2煤辅运大巷1640米),但浓度很低,通过矿井通风系统自动排完并制定了H2S气体治理安全技术措施。2008年8月份1202辅助运输顺槽在掘进过程中发现H2S气体(距2煤辅运大巷2000米),但浓度很低,通过矿井通风系统自动排完。
三、粉尘治理
冯家塔煤矿井下共安装消防洒水管路11000米;各转载点喷雾11道;净化水幕20道;隔爆水棚9组,其中主隔爆水棚3组,辅助隔爆水棚6组;掘进工作面安装KCS-408ZZ湿式除尘风机2台。粉尘浓度符合要求。
第二篇:粉尘治理
台头管理区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防治扬尘污染,改善辖区环境质量,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现结合我管理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项整治,达到泥土不上路,道路无积尘,有效控制扬尘污染;建立措施到位、责任清晰、应急迅速、监管有力、群众参与的扬尘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
二、工作内容
1、各村重点解决车辆带泥上路、混凝土运输车抛洒滴漏、裸露地面未覆盖、道路保洁不到位问题。
2、加强部门联动,形成控尘合力。各村定期进行扬尘污染自查,每月协调相关部门对重点村及企业进行联合检查,及时协调、解决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3、充分加强宣传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加大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褒扬先进典型,同时敢于曝光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扬尘污染随手拍”活动,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做好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4、制定扬尘污染防控专项应急预案。根据《西董街道办事处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按照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分别细化工作要求,责任到村、具体到人。
三、工作要求
1、各村要结合本级任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成立领导小组,抽调专人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工作。
2、各村对整治范围内施工工地、村级主次干道等扬尘污染源进行排查摸底、登记造册,保证每个工地、每条道路都有明确的监管责任人。
3、各村要坚持日查周报制度,将每天检查的工地、道路、责任人、存在问题、限期整改等信息及时上报,同时。
第三篇:瓦斯治理
瓦斯治理(1)瓦斯本是清洁物,地心千米伴煤生。科技装备齐上阵,降服气魔化新能。
治理瓦斯(2)煤层之气危害多,治理瓦斯倚各科。通风抽采齐上阵,合理利用灭气魔。
第四篇:矿井瓦斯、粉尘、火灾预防措施
山西煤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瓦斯、综合防尘、火灾预防措施
总
经
理:
总
工 程 师:
安全副总经理:
生产副总经理:
机电副总经理:
总经理助理(通风):
调
度
室:
安
检
处:
机
运
区:
技
术
科:
通
风
区:
中
宇 公 司:
编
制
人:
二0一二年二月十八日
瓦斯灾害预防措施
1、建立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避免串联通风,杜绝循环风、老塘通风和扩散通风。
2、采掘工作面主要硐室配备足够的风量,消灭瓦斯超限和瓦斯积聚。
3、掘进巷道必须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三专两闭锁,每班进行切换试验制度。杜绝无计划停风停电现象,防止瓦斯超限。
4、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试验,保证在局扇停电和瓦斯超限时能够自动切断局扇所供风巷道内的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电源。
5、加强局部通风机和风筒的管理,保证掘进工作面的风量。
6、加强日常瓦斯检查和管理,及时处理通风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7、加强矿井通风设施管理,所有风门密闭、栅栏等设施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实行风门联锁,杜绝同时打开双风门而造成的风流短路、瓦斯超限事故。
8、严格做好巷道贯通、过老空、过老巷的技术管理和瓦斯管理工作,通风部门提前做好通风系统的调整工作,保证风流稳定、风量合理,杜绝瓦斯超限。
9、瓦检员做好日常的瓦斯巡检工作,测风员做好日常的巷道风量测量工作,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10、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换牌”放炮制度。
11、严格执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检人员及特殊工种人员佩戴
便携式瓦检报警仪的制度。
12、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杜绝井下失爆现象。
13、加强对安全监测监控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监控设备的安装必须覆盖所有采掘面,各个硐室和主要进回巷。
14、加强瓦斯抽采工作,对于矿井的高瓦斯工作面坚持逢采必抽,逢掘必抽。以抽为主,风排为辅。
15、瓦斯抽采必须达标,抽采率符合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
粉尘灾害预防措施
1、矿井必须有完善的防尘管路洒水系统,地面有容量不小于500m³的水池,一个在用一个备用。
2、矿井必须有专门的防尘队伍,健全完善防尘管理制度。
3、矿井主要进回风巷必须每月至少冲洗一次,每年至少刷白一次,采掘工作面进回风巷每天冲洗一次,杜绝煤尘堆积。
4、按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对矿井的主要进回风巷、运输巷、与煤仓连接的巷道,采掘巷道安装隔爆水棚,并有专人维护。
5、测尘人员按规定定期对井上下作业场所进行粉尘测定,并填写测定记录。
6、所有下井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7、工作面必须坚持煤体注水,注水后水份增加率不小于1%,煤体水份含量达到4%以上。
8、采煤机、综掘机必须安装和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并正常使用。
9、综采工作面应安装和使用移架喷雾装置,转载点应安装使用全封闭式喷雾无尘装置,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式除尘器。
10、采掘工作面必须实行湿式打眼。放炮时,使用水炮泥,并要在距工作面50米范围实行喷雾降尘。放炮喷雾时连续喷雾不小于10min,放炮前后必须对20m范围的巷道周边冲洗。
11、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距工作面50m内安装一道净化水幕,回风巷距回风口50m安装一道净化水幕并能正常使用。
12、掘进工作面距工作面50m距回风口50m,各安装一道净化水幕,并能覆盖全断面,正常使用。
矿井火灾预防措施
一、地面火灾的预防措施
1.地面必须建有不小于200m³的消防水池和100m³的备用水池。2.重要场所如车房、机房、变电站、油库、木料场、材料库等必须有消防器材,值班人员必须会用。
3.需要生火取暖的部门,必须有防火安全促使及必要的消防设施。4.火药库储存量必须符合规定,库房周围必须经常清除杂草和易燃物,杜绝明火,库内备足消防器材。5.保持通信畅通。
6.安监处、保卫科(或消防部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大检查,对所查的问题根据性质责令限期整改。
二、井下火灾的预防
1.矿井建立健全完善的消防管路系统,机电硐室、泵房、皮带机头必须配齐消防设施和器材,如灭火器、沙箱、消防钎、镐。主要大巷上下山巷道、皮带运输巷必须安设消防管路,并且每隔50米安设一个三通阀门。其它巷道每隔100米安设一个三通阀门,摆正水源充足,水量、水压符合要求。
2.井下机电硐室、充电硐室必须独立通风,避免串联风,硐室内严禁存放汽油、煤油、油棉丝等易燃易爆物品,每天清扫一次。3.机电硐室(变电所)必须有两个安全出口,每个安全出口装有有向外的防火门。
4.井下所有机电设备必须防爆严禁带电检修和明火作业。
5.皮带机运输保护装置必须齐全,皮带必须阻燃皮带。
6.井下严禁电气焊作业,确需在矿井主要进风大巷进行电气焊作业的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措施并停止一切采掘作业,安监部门派人现场监督。
7.井下人员严禁传化纤衣服和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下井。
8.巷道掘进不准在易自然煤层掘进。在煤层中的永久巷道必须采取喷浆封闭。
9.巷道的支护尽量采用不燃性材料,或将可燃材料用水泥、沙浆喷浆封闭。
10.采煤工作面开采自燃或易自然煤层时,必须有专项防灭火放自然发火的技术措施,并严格贯彻落实。
11.矿井井口、井底车场和生产采区应按规定设置消防材料库,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沙子、铁钎、消防管等。
12.采掘工作面采取经常注浆加固技术措施时,必须有专项防止燃烧的措施及可靠的事故处置方案。
第五篇:瓦斯治理预防措施
一:预防瓦斯和安全监测措施
⑴工作面设置一名专职安全瓦斯检查员,加强瓦斯检查,检查地点:工作面上、下出口、上隅角、电动机副井长程健康、工作面回风流中、回柱放顶出,上述地点每班检查次数比少于三次。
⑵工作面放炮地点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发现放炮地点前后20m范围内瓦斯浓度超过1%时禁止装药、放炮。
⑶瓦斯检查、瓦斯记录做到班报、牌板、日报三对照,不空班漏检、假检。
⑷工作面使用高压乳化液泵及配套管路实施煤壁注水技术,一方面降低工作面的煤尘,另一方面使瓦斯均匀涌出,避免工作面出现瓦斯忽大忽小现象发生。
⑸工作面和回风巷安设甲烷自动报警断电装置,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甲烷自动报警仪发出报警信号,停止工作面的打眼放炮。当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5%时或回风巷瓦斯浓度达到1%时,报警断电装置自动切断工作面和回风巷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电源,并撤离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只有瓦斯降到1%以下时,才准人工复电,恢复工作。⑹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在回风巷距工作面不大于10m范围内,回风巷甲烷传感器设置在回风巷距离混合风流10~15m处。传感器垂直悬挂,距离巷道两帮不大于0.3m,距顶板不得小于0.2m。
二、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煤矿因通风系统不完善、通风管理混乱等原因造成很多事故,甚至是重特大事故。“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煤矿企业要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一、局部通风管理混乱。2003年北京小北桶煤矿“12.17”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局部通风不合理,在独头长达170米的煤巷上山内串联安装了三台正压风机通风,且串连方式不正确,串连风机与风筒出风口无密封装置,未安装负压风机,工作面产生循环风,不能及时有效地将有害气体吹散排出,致使有害气体在采空区及巷道内积聚,在采空区顶板及顶煤冒落时有害气体突然涌出,导致四名工人窒息中毒死亡。
二、盲巷管理不到位。2003年北京市堂上瑞祥煤矿“6.19”事故,由于瑞祥煤矿没有按照规程对盲巷进行有效封闭,使一名工人违章进入封闭的盲巷,造成其窒息死亡。2006年辽宁阜新五龙煤矿“6.28”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332采区集中皮带机尾处的盲巷密闭失修,未及时修复,密闭内瓦斯渗出,其浓度达到爆炸界限。
三、通风系统不完善。2006年陕西延安子长县瓦窑堡镇煤矿“4.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矿井通风系统混乱,副井系统风量严重不足,采掘工作面长期处于微风或无风状态,导致三号工作面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2006年云南曲靖富源县后所镇昌源煤矿“11.25”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矿井漏风严重,放炮后涌出的瓦斯和掘进作业点溢出的瓦斯致使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界限。
四、通风设施不可靠。2000年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永定庄煤矿“9.5”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原因是414盘区21410巷风桥破损,进、回风风流短路,工作面微风作业,局部通风机抽循环风,导致掘进头瓦斯积聚。2000年黑龙江省双鸭山矿务局东保卫煤矿“9.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201和204工作面贯通后,回风上山通风设施不可靠,严重漏风,导致工作面处于微风状态,造成瓦斯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