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工排名)
2013年中国理工类大学排名
排名 全国排名 学校名称 所在地区 类型 总分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综合声誉1 2 清华大学 北京 理工 98.25 100 87.15 90.0610 中国科技大学 安徽 理工 74.11 35.61 27.94 47.611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理工 73.52 38.06 28.44 31.03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理工 70.68 26.8 25.23 25.6822 同济大学 上海 理工 68.92 24.28 18.16 24.2123 天津大学 天津 理工 68.56 20.75 19.09 25.43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理工 68.36 24.76 16.02 20.0425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理工 67.77 20.03 15.28 25.4327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理工 67.61 19.14 14.81 26.5332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理工 65.87 13.99 12.55 19.4233 东北大学 辽宁 理工 65.8 13.38 13.54 17.4534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理工 65.77 13.09 12.64 20.1435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理工 65.76 15.92 8.98 22.138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理工 65.2 11 12.05 18.4839 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北京 理工 64.77 10.37 9.98 19.0240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理工 64.66 12.79 8.11 16.0443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北京 理工 64.55 11.77 9.01 14.4945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理工 64.47 10.72 8.38 17.7746 长安大学 陕西 理工 64.17 13.11 7.91 8.2947 东华大学 上海 理工 64.15 13.7 5.34 13.095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理工 63.96 10.11 7.3 14.4851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理工 63.89 9.49 6.55 1752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理工 63.84 7.4 8.65 16.1653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理工 63.8 9 6.61 16.6655 中国石油大学 山东/北京 理工 63.77 8.51 7.13 16.1757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理工 63.62 10 4.64 16.495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 理工 63.62 9.66 7.28 10.5764 河海大学 江苏 理工 63.37 7.55 6.38 14.665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理工 63.22 9.51 4.35 12.5465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 理工 63.22 8.06 4.86 14.91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理工 63.22 6.24 7.11 13.84
福州大学 福建 理工 62.93 7.8 5.14 10.55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理工 62.73 6.61 5.59 9.42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理工 62.15 5.68 3.34 8.99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理工 62.08 4.97 4.52 6.62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 理工 61.94 5.89 4.42 2.42
燕山大学 河北 理工 61.91 5.72 3.92 3.72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 理工 61.9 5.63 4.19 3.14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 理工 61.87 6.22 4.49 0.4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 理工 61.31 2.72 2.62 5.94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 理工 61.27 1.35 2.59 8.93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 理工 61.15 3.89 1.88 2.35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理工 61.15 2.41 3.93 0.8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 理工 61.14 3.52 3 0.25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 理工 61.06 3 2.92 0.61
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 理工 61.05 3.01 3.04 0.17
156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 理工 60.93 3.67 1.58 0.3248 157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理工 60.92 2.47 1.81 2.75
161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理工 60.89 3.29 1.61 0.67
163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 理工 60.88 2.83 2.2 0.22
163 兰州理工大学 甘肃 理工 60.88 3.55 1.47 0.16
166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 理工 60.86 3.74 1 0.68
169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 理工 60.84 2.59 2.12 0.37
171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 理工 60.82 2.48 2.16 0.25
172 中北大学 山西 理工 60.81 2.96 1.64 0.31
173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 理工 60.8 1.56 2.19 2.32
173 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龙江 理工 60.8 2.36 2.24 0.17
179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 理工 60.77 2.11 1.81 1.4
182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 理工 60.76 2.64 1.66 0.31
184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 理工 60.75 1.3 2.16 2.33
18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 理工 60.72 2.16 1.07 2.49
186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 理工 60.72 2.21 1.92 0.17
189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 理工 60.7 2.35 1.57 0.34
200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 理工 60.62 2.48 0.63 1.27
207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 理工 60.57 2.7 0.64 0.01
20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 理工 60.57 1.96 1.19 0.41
212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理工 60.55 2.4 0.68 0.27
218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 理工 60.53 1.41 1.58 0.25
219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 理工 60.52 1.37 1.59 0.16
222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 理工 60.51 1.28 1.58 0.3
222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 理工 60.51 1.64 1.25 0.25
225 景德镇陶瓷学院 江西 理工 60.5 2.22 0.57 0.27
225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 理工 60.5 1.14 1.69 0.13
230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 理工 60.49 1.84 0.94 0.22
230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 理工 60.49 1.33 1.32 0.53
234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 理工 60.48 2.01 0.69 0.17
234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 理工 60.48 1.82 0.91 0.2
234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 理工 60.48 1.95 0.77 0.21
237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 理工 60.47 0.59 1.08 2.71
239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 理工 60.46 1.5 1.12 0.17
239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 理工 60.46 1.67 0.81 0.47
247 中国计量学院 浙江 理工 60.43 2.11 0.3 0.19
249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 理工 60.42 0.91 1.48 0.17
254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 理工 60.41 1.5 0.74 0.43
25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 理工 60.41 1.6 0.57 0.54
254 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 理工 60.41 1.29 0.87 0.55
258 常州大学 江苏 理工 60.4 1.54 0.46 0.81
260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 理工 60.39 1.6 0.6 0.1789 262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 理工 60.38 1.71 0.47 0.09
264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 理工 60.37 0.98 1.11 0.1
265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 理工 60.36 1.07 0.97 0.06
265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 理工 60.36 1.58 0.35 0.4
265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 理工 60.36 1.34 0.66 0.2
270 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 理工 60.34 1.03 0.9 0.08
270 河北联合大学 河北 理工 60.34 0.9 1.03 0.08
270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 理工 60.34 1.15 0.67 0.46
276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 理工 60.33 1.43 0.32 0.43
281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 理工 60.3 1.07 0.61 0.09
288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 理工 60.28 0.99 0.57 0.1
292 大连交通大学 辽宁 理工 60.27 0.94 0.6 0.08
296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 理工 60.26 0.99 0.51 0
296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 理工 60.26 0.54 0.95 0.07
303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 理工 60.25 0.72 0.66 0.24
303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 理工 60.25 0.7 0.6 0.34
303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 理工 60.25 0.8 0.57 0.23
30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 理工 60.25 0.87 0.56 0.01
303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 理工 60.25 0.45 0.92 0.14
303 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 理工 60.25 0.92 0.55 0
313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 理工 60.24 0.53 0.8 0.12
313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 理工 60.24 0.87 0.47 0.12
317 山东轻工业学院 山东 理工 60.23 0.61 0.66 0.14
317 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 理工 60.23 0.52 0.78 0.12
317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 理工 60.23 0.57 0.74 0.12
32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 理工 60.22 0.72 0.51 0.14
33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河南 理工 60.21 0.37 0.79 0.12
331 武汉工业学院 湖北 理工 60.21 0.88 0.25 0.2
335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理工 60.2 0.51 0.62 0.14
360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安徽 理工 60.15 0.59 0.26 0.06
360 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 理工 60.15 0.3 0.57 0
360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天津 理工 60.15 0.66 0.2 0
360 中原工学院 河南 理工 60.15 0.2 0.58 0.18
364 苏州科技学院 江苏 理工 60.14 0.39 0.35 0.1
371 广西工学院 广西 理工 60.13 0.53 0.19 0.06
37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 理工 60.13 0.25 0.46 0.05
377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 理工 60.12 0.22 0.44 0.01
377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 理工 60.12 0.65 0.07 0
377 吉林化工学院 吉林 理工 60.12 0.62 0.06 0.01
377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 理工 60.12 0.51 0.16 0.13
377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 理工 60.12 0.19 0.46 0.11
388 黑龙江科技学院 黑龙江 理工 60.11 0.16 0.45 0
388 西安邮电大学 陕西 理工 60.11 0.37 0.22 0.07
399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 理工 60.1 0.19 0.38 0.09
399 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 理工 60.1 0.24 0.37 0
399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上海 理工 60.1 0.47 0.09 0.06
416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 理工 60.09 0.06 0.32 0.31
416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四川 理工 60.09 0.22 0.23 0.13
416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 理工 60.09 0.29 0.21 0.05
416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吉林 理工 60.09 0.3 0.21 0
427 宁波工程学院 浙江 理工 60.08 0.41 0.01 0.09
438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 理工 60.07 0.12 0.21 0.17
438 常州工学院 江苏 理工 60.07 0.36 0.01 0.06
438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 理工 60.07 0.32 0.03 0.11
453 常熟理工学院 江苏 理工 60.06 0.31 0.03 0.06
453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 理工 60.06 0.1 0.19 0.08
453 浙江科技学院 浙江 理工 60.06 0.26 0.04 0.1
467 东莞理工学院 广东 理工 60.05 0.19 0.01 0.31
467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 理工 60.05 0.2 0.04 0.12
467 金陵科技学院 江苏 理工 60.05 0.07 0.17 0.09
467 陕西理工学院 陕西 理工 60.05 0.16 0.09 0.05
467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 理工 60.05 0.13 0.12 0.06
151 467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 理工 60.05 0.04 0.21 0.08
152 467 厦门理工学院 福建 理工 60.05 0.26 0.01 0.11
153 467 浙江万里学院 浙江 理工 60.05 0.2 0.07 0.13
154 482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北京 理工 60.04 0.11 0.1 0
155 482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 理工 60.04 0.17 0.04 0.05
156 482 长沙学院 湖南 理工 60.04 0.17 0.01 0.06
157 482 湖南工程学院 湖南 理工 60.04 0.21 0.01 0.06
158 482 南昌工程学院 江西 理工 60.04 0.2 0.01 0.01
159 511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河北 理工 60.03 0.02 0.17 0
160 511 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 理工 60.03 0.1 0.03 0.06
161 511 合肥学院 安徽 理工 60.03 0.02 0.06 0.22
162 511 淮海工学院 江苏 理工 60.03 0.14 0.04 0.05
163 511 淮阴工学院 江苏 理工 60.03 0.12 0.03 0
164 511 闽江学院 福建 理工 60.03 0.11 0.03 0.14
165 511 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 理工 60.03 0.1 0.03 0.1
166 511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 理工 60.03 0.02 0.1 0.05
167 511 盐城工学院 江苏 理工 60.03 0.15 0.04 0.04
168 511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四川 理工 60.03 0.09 0.06 0.02
169 546 湖北理工学院 湖北 理工 60.02 0.07 0.01 0
170 546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 理工 60.02 0.04 0.04 0.04
171 546 沈阳工程学院 辽宁 理工 60.02 0.11 0.01 0
172 546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 理工 60.02 0.09 0.03 0.04
173 590 安阳工学院 河南 理工 60.01 0.06 0 0
174 590 成都工业学院 四川 理工 60.01 0 0.08 0
175 590 防灾科技学院 河北 理工 60.01 0.02 0.03 0
176 590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 理工 60.01 0.02 0.01 0
177 590 湖南工学院 湖南 理工 60.01 0.05 0.01 0
178 590 华北科技学院 河北 理工 60.01 0.02 0.04 0
179 590 洛阳理工学院 河南 理工 60.01 0.05 0 0.07
180 590 南阳理工学院 河南 理工 60.01 0.05 0 0
181 590 衢州学院 浙江 理工 60.01 0 0 0.11
182 654 蚌埠学院 安徽 理工 60 0 0 0
183 654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广西 理工 60 0 0 0
184 654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 理工 60 0 0.03 0
185 654 河南城建学院 河南 理工 60 0 0 0
186 654 黑龙江工程学院 黑龙江 理工 60 0 0.01 0
187 654 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 理工 60 0 0 0
188 654 兰州工业学院 甘肃 理工 60 0 0 0
189 654 辽宁科技学院 辽宁 理工 60 0 0 0
190 654 首钢工学院 北京 理工 60 0 0 0
191 654 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 理工 60 0 0 0
192 654 唐山学院 河北 理工 60 0 0 0
193 654 西安航空学院 陕西 理工 60 0 0 0
194 654 新疆工程学院 新疆 理工 60 0 0 0
来源:高考网 原文链接:
第二篇:理工艺术设计
理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我国理工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既要符合中国国情,又要与国际艺术设计教育平台接轨。文章从多角度剖析了我国理工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提出“工作室制”等艺术设计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对研究理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艺术设计 应用型人才 工作室制
前言
理工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主力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艺术设计是一门随着20世纪阳年代初期改革开放而新兴发展起来的学科,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参考,大部分理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都是附设或参照机械制图等专业的课程设臵,多侧重于机械制图、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在形态训练与表达、动手制作方面的教学较为薄弱。有的理工院校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后引进了大批美术教育的教师,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照搬别的院校的经验,又很难摆脱美术教育的教学体制,由此形成了学科划分模糊、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等问题。再者,由于各理工院校在专业建设的定位和教育模式上的差异,造成了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良莠不齐。理工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探索出既能发挥自身优势又受到市场和社会认同、接纳、欢迎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理工院校在本专业发展中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理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学以致用的人才,是我们理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艺术设计产业的迅猛增长,社会对于高技能、高智商的艺术设计实用型人才的渴求与日俱增,但每年从国内各高等院校毕业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虽数以十万计,但社会用人单位现在却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局面,这是摆在理工院校艺术设计教育面前的一道契需突破的瓶颈。
(一)教育理念不清
机械设计是一种理性的思维和精准的计算,美术设计围绕的是个人的审美意识中心,而艺术设计是以市场规律、材料、生产工艺和广大消费者需求以及审美意识为前提,前两者凸显的是理性与个性,而后者是大众利益和审美观的体现。艺术设计还必须注重引导审美消费潮流,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艺术设计还要解决产品与人之间的关系,设计的过程也是对商品价值提升的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商品规律、人体工程学、心理学、加工工艺规律等,不可以随心所欲。艺术设计是一门严谨而理智的科学,世界上没有不受限制的设计。而在我国机械制图和美术教育教学体制的习惯思维中,国内的艺术设计院校中有大量的机制、美术专业出身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在以非设计思维方式,机械的或美术的教学手段来培养现代设计师,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专业取向不清、思想含混,进入社会也难以胜任设计师的工作。
(二)实践能力缺乏
艺术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学科,然而目前我国许多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的需求脱节,专业课与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不衔接,缺少实际的项目课程,学生无法及时掌握社会、企业所需的设计潮流动态。加之各院校自身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滞后,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弱,缺乏实际的应用能力,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创造性缺失
随着电脑的普及,各种设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在设计教学中,电脑的操作训练逐步取代了造型能力的训练,学设计的学生没有最基本的造型能力已经不是个别现象。电脑操作的熟练带来了作品形式的程式化,使艺术创作变成了简单的“拼图”和“生产”,淡化了学生对自身艺术潜质的挖掘和设计思维的调动。
(四)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国家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的局面未能得到改观,致使教育按产业来办,把教育推入商品市场。目前一般院校的经费只能维持普通教学的运转,而艺术设计教育是一个高投入的学科,对设备硬件的投入、教师的培训、对外学术交流经费等有着更高的要求,使得目前要想达到优质的艺术设计教学是相当困难的。
二、理工院校艺术设计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的思考
(一)调整院校教学模式
艺术设计教学偏重于造型艺术,强调审美意识、创意设计、品位格调和素质涵养,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结合非常密切,连教学作业都可以看作一个产品、一个工程项目。重新确立学生学习的主动地位,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意义都非常重大。教师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创意构建的促进者之后,会主动引导学生怎样利用市场信息,探索在新的市场领域下的设计方式,研究教学中学生的特点和规律,帮助学生解决创意构思上的问题。就目前艺术设计专业而言,重点应该就是针对创意的引导,逐步将学生从思维的误区中引出来。在专业课程的设臵上理工院校不能像综合性院校一样追求大而全,而应该强调实用性课程的开设,不能在培养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强调“全才”的引导,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市场定位不准确,学生市场适应能力差。
专业设臵中强调实用性课程的开设,一年级课程中就尽快让学生掌握Photoshop、AutoCAD、3ds MAX等计算机辅助类课程,并在以后的设计教学中反复应用与强化,使学生在掌握基本设计工具的同时,逐渐提升设计水平。高年级课程中主要强调设计针对性课程的开设,并加强设计理论教学,强化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同时提高设计修养、设计内涵。另外,多安排技术含量较高的实训课程。让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得到良好的实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课程作业和社会应用相结合。拿设计公司项目或社会大赛设计征集给学生作为课程练习,学生完成课程任务的同时得到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课程作业被采用,可以树立学生创作信心,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技能,在社会竞争强烈的情况下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更多地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WORKSHOP互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教学参与意识,进行创造性地学习。WORKSHOP也称研习会,原本发端于欧美企业之中,是由项目负责人设定项目目标,组织项目成员以“课题研讨”的形式进行密集式讨沦的集会,通常需当场做出各种预想、论证的方案,以供参考。解决问题过程可以促进团队学习,开阔视野,突破部门藩篱,并获得整体的观点,有助于减轻内部矛盾,并将精力集中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内部耗损。著名的设计方法“头脑风暴法”、“KJ法”便是其中典型代表。“WORKSHOP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包含有学生与课程资源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和学生与教学环境间的互动等要素构成的,且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流程。与传统的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不同,它强调师生之间双向沟通与交流,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大胆创新。在教学活动巾,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二)建立“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资源的缺乏是理工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硬件设施完善的前提下强调软件的建设、教学资源的整合尤为重要。这要求每个艺术设计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更新知识,在教学中多总结经验,多做教学交流,对优秀教材、优秀课件相互讨论学习。通过教学的总结、自身的提高编写适用性更强的教材。多与各兄弟院校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还要定期开设教学科研讲座,教师进行互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理工院校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工作室制”,在工作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学校学习中时刻保持与社会的交接。
1、什么是“工作室制”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是以工作室为依托,在真实的环境中,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完全准就业的形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教学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真题真做。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外已较为盛行,德国魏玛建立的国立包豪斯学院“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至今仍影响着世界设计教育,在欧洲的艺术设计院校“工作室制”教学过程中会专门聘请行业技术人员负责学生技术方面的教学。欧洲的艺术设计水平之所以一直领先于世界,这和他们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国内有不少高职院校也在试行“工作室制”,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工作室制”的必要性
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迈进,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前景广阔。艺术设计成为热门专业的同时,也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积累少,传统教学体系的痕迹比较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被重视,教师以组织学生外出参观为实践教学的主要途径,不重视校内实验室的建设,致使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严重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薄弱。按照应用型理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专业教学中,可将一节课的教学由原来的讲授为主,转变为:讲授、交流、实践、巩固提高四个阶段,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灵感,培养出能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要实现这一要求,非常有必要实施“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养和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最大可能,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手段。
3、“工作室制”中的师生角色转换
在工作室里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课程的内容、组织方式、授课地点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就意味着师生角色必须要进行转换。在工作室里进行项目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为设计公司的设计总监,或者虚拟为设计公司的老板,引导学生组成的设计小组进行项目设计;教师也可以变成甲方的设计顾问,督促和监督学生组成的设计小组进行指导项目设计。工作室教师可以由校内教师和企业设计专家两部分人员组成。对于校内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较高的实际设计项目操作能力,对专任教师的培养是整个体系得以实现的基础。引进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是学校与社会沟通的优质通道。学生则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实际设计制作生产过程,需要在团队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定期轮岗,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为项目的完成发挥智慧。“工作室”中的学生,不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学生”,更多时候是作为一个设计师或者公司的员工这样的角色。学生需要在工作室里完成教师布臵的实际项目课题,进行设计的再创造。通过这样的实践,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的现状,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交互式、互动性教学。在“小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和团队精神得到训练。
4、“工作室制”的教学评价方法
在教学评价上,可以通过评价学生项目设计作品水平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一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制,侧重于让学生总结表达,总结掌握了哪些专业知识?提高了什么?分享自己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二是采用作品展示制,将一门课程完成后,把学生所做的项目设计作品都集中展示出来,可起到交流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三是采用客户选用、参赛获奖、投标中标制,学生的最终项目设计作品能被客户选定使用、或参加社会各类设计大赛荣获奖项、或参加投标项目被中标都是最客观的评价标准。学生的成绩评定和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都可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进行。这三个方面的评价都包含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应包含工作态度的评价、工作过程步骤与方法评价、知识的应用评价等;结果评价应包含项目所涵盖的应知部分的评价、应会部分的评价、设计成果的评价等。通过教学水平评价,教师的责任感、钻研能力、个人的综合设计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设计工作室的建立可谓“三赢”:学生在校期间得到良好的实践机会,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工作室中得到教学的实践,将理论教学融人实践应用;学校获得一部分经济效应。可作为第二产业开发。所以设计工作室的建立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校企联合、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扭转学生的思维模式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2l世纪的艺术设计人才面临严峻挑战,理工院校教学也在不断改革。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缩影,社会的进步对于艺术设计实用型人才的要求也会逐渐增高。理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是培养工程型的应用艺术设计人才,理工院校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较宽的专业口径,特别是有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具备了培养面向社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接下来,将学生从应试教育下的思堆方式成功转型是理工院校培育艺术设计实用型人才的新任务。大学的一年级是一个关键,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由于千年的科举制度的影响,在中国,从小学到高中都沿系应试教育的教育方针。多年来一直呼吁的素质教育,只是作为一种理想存在而无法进入现实。教育只注重应试内容、考试方法、技巧的培养,升学率成为学校和教师考核的重要条件。而学生的思想品质、综合素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无从谈起,“不知道雷锋是谁”的学生比比皆是。更要命的是在这种教育方针培养下的学生,创造意识几乎被彻底毁掉,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无法建立。而艺术设计专业就是一个以创造为根本的专业,大学四年的学习可以说给予学生的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一年级,也是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转型”期,谁转型快,谁就先进入专业学习状态,成功率就高。抓“转型”应该成为理工院校艺术设计实用型人才教育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结论
艺术设计教育只有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尊重艺术设计专业的规律,把艺术与设计、技术、制作相结合,把学校培养与市场要求相结合,才能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理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契机,理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必须作为一个新的教育类型寻求自身的发展定位,打造从项目课题引进至开发的艺术设计专业完整教学链,构建全新的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标准、课程体系标准、教学模式、师资标准,形成以真实的设计项目为载体,以工作室为平台,建设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理工院校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还要在摸索中继续前进,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总结创新,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实习条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使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更趋一致,逐渐形成一套良好的、完善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专业设臵大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粱玖.新编艺术概论[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4 [3]邓传德.孙超.李进才.关于理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M].中国高教研究.2008 [4]唐亚厉,唐亚凌.理工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 [5]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6] 陈麦.设计文化寻踪[ 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7](美)艾里斯〃特姆罗.平面设计为什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8] 戴振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算机教育,2011(12)[9]谢海涛.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新疆艺术 学院学报.2010:9 [10]张荔.综合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9)
第三篇:湖南理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招生工作,坚持依法治招,保证招生工作正常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及有关部门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全称为湖南理工学院,部标代码为10543,英文名称为“Hunan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
第三条学校隶属于湖南省教育厅,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办学层次为本科,学校座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沿岸开放城市湖南省岳阳市。
第四条学校招生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录取原则,为国家和学校选拔优秀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学校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贯彻执行教育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的有关招生工作政策,研究制定学校招生实施细则、规定和招生章程,领导、监督招生工作的具体实施,协调处理招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为学校的常设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执行学校制定的有关招生规定和实施细则,编制招生计划,组织招生宣传和招生录取工作,做好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和上报招生有关数据工作,做好招生工作总结。
第七条学校成立由纪检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监察小组,遵循“参与中监督、监督中服务”的原则,监督招生政策、法规、制度的贯彻实施,实行全程监督,规范招生行为,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八条学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的通讯地址为:湖南省岳阳市学院路,邮编:414006,联系电话:0730-8640127,传真:0730-8640244。电子邮箱:hnistzsb@163.com,学校网址:。
第三章招生计划
第九条学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办学条件、生源状况、人才市场需求、学科发展等因素会同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等有关职能部门制定招生计划。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校务会议审定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条学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制定学校分省、分专业生源计划,经学校批准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第十一条学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将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生源计划按要求及时寄(送)到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校招生办公室,并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布。
第四章招生工作人员
第十二条学校选拔能遵守国家有关招生政策法规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招生宣传和招生录取工作。
第十三条招生宣传和招生录取工作人员均须参加学校组织的招生政策法规和技术培训,参加招生录取的工作人员须无直系亲属参加当年高考。
第五章招生工作纪律
第十四条招生工作人员必须廉洁自律,秉公办事,自觉遵守录取有关规定,按程序、要求进行招生工作,不得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不得擅自改变招生录取计划。
第十五条招生工作人员要遵守保密制度,必须注意做好招生期间的保密和安全工作,不得丢失有关文件、资料和档案,不得泄露内部有关招生工作的信息。
第六章考试与考核
第十六条学校组织体育、艺术特长生项目专业水平测试,认定学生特长水平,并报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管理部门审定。
第十七条学校组织艺术类专业考试,并发放专业合格证。符合我校专业要求的考生须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湘籍艺术类专业考生的专业测试成绩以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统考成绩为准。
第七章专业录取要求
第十八条英语、朝鲜语专业只招英语语种考生,英语专业要求考生英语口语测试合格,英语高考单科成绩120分以上;朝鲜语专业要求考生英语口语合格,英语高考成绩110分以上;建筑学专业要求加试徒手画。
第十九条非英语专业的外语教学只开设英语课程,非英语语种考生被录取入学后,公共外语实行英语教学。
第二十条对于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专业录取要求以当年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为准。
第八章录取规则
第二十一条根据生源省考生志愿填报结构确定学校的投档比例: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比例为不高于1:1.05,其他的志愿结构投档比例不高于1:1.2。
第二十二条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或高招办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和做法。以考生的投档成绩作为排队时的基准成绩,对加分考生按加分后成绩排队。
第二十三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如第一志愿未录满时,接受第二志愿考生,并按分数优先的原则录取。
第二十四条进档考生专业采用分数优先的方法确定,尽量满足考生的专业要求。具体操作办法如下:每当省招办向我校投档一批考生,我校即从该批考生的最高分到最低分的顺序依次考察考生的专业志愿,如果考生填报的第一个专业未录满,则全部录取到该专业,否则考察考生填报的第二个专业志愿,依此类推;如果该考生所有填报志愿均不能满足,但服从专业调剂的,可以调剂到相近专业,不服从调剂,则退档。
第二十五条艺术专业录取规则
(一)我校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学、舞蹈学、舞蹈表演专业为艺术类专业。
(二)2013年我校在江西、广西、山西、安徽、甘肃、江苏、河北、山东等省(区)组织了艺术专业测试,上述省(区)考生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必须取得我校发放的专业考试合格证,并且参加生源地艺术类专业联考成绩合格,专业成绩以我校艺术专业测试成绩为准,其他省(区)考生的专业成绩以当地教育考试部门组织的艺术联考成绩为准,考生高考文化成绩按生源地招生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三)录取规则:
(1)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录取原则,在政治思想审查、体检、专业和文化成绩合格的条件下,按考生的文化与专业考试总成绩排队,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2)校考地区考生总成绩计算:总成绩=文化+专业成绩×6;
(3)其他省(区)考生总成绩计算:总成绩=文化+专业成绩。
第二十六条各专业无男女比例要求。
第二十七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及身体条件的要求,除专业录取要求特别注明的专业外,原则上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执行。
(1)报考音乐学专业的考生要求五官端正、无生理缺陷,男生身高1.65米以上,女生身高1.55米以上。
(2)报考舞蹈学专业的考生要求仪表端庄、身体比例协调、无生理缺陷,男生身高1.68米以上,女生身高1.60米以上(专业成绩优秀者可适当放低身高要求)。
(3)报考舞蹈表演专业的考生要求仪表端庄、身体比例协调、无生理缺陷,男生身高1.70米以上,女生身高1.62米以上(专业成绩优秀者身高可适当降低)。
(4)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要求考生形体端正,没有残疾,条件同等的情况优先录取女生。
(5)报考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化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工程专业,要求报考者无色盲、色弱。
第二十八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3个月内进行全面复查。经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九章学生管理
第二十九条新生入学后,按照《湖南理工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取得学籍,学生在修业期内,修完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颁发湖南理工学院毕业证书。按照《湖南理工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湖南理工学院学士学位;
第三十条新生入学后,符合学校规定条件的,一年内可申请调整专业,根据湖南省政府有关规定,师范与非师范专业之间不得转专业,不得跨类转专业;
第三十一条学生在校期间,学校按照《湖南理工学院学生奖励办法》,对优秀学生进行
奖励;入学前,学生可在生源地申请助学贷款;
第三十二条学生在校期间,学校严格按湖南省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向学生收取学费、住宿费等费用。
第十章其他
第三十三条招生计划以生源地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收费按照湖南省物价局、湖南省财政厅和湖南省教育厅当年核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第三十四条其余事项参照生源所在地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章程适用于我校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工作,由招生与就业指导处负责解释。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实行,学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文件规定凡与本章程相悖之处,以本章程为准。
相关阅读
第四篇:哈理工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姓名:写上你的尊姓大名
性别:男/女
学号:
入学年份(两位)+学院排号(两位查下表)+专业排号(两位查下表)+班级(两位)+班级姓氏字母排号(两位)
比如2011年入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01,2班,张三
就是1101010252
解释:一般一个专业,大概有5个班,别写太多的班级,01班,02班,03班,04班,05班。
班级姓氏字母排号:随机写,比如姓边(bian)B开头,那就写前一点;刘(liu)L开头,就写中间的样子;周(zhou)Z开头,就写后一些,一个班大概有50个人,别写太高,01,02,03,....50.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查表)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查表)
出生年月日:这个没有固定,比如2011年入学的,年龄大概在1988-1992年
年龄稍大没有关系,现在国家高考也不限制年龄,我的客户基本上都是稍大的,年龄适当的年轻人都还在学校里面读书,没必要办学生证
了.如果你写真实年龄觉得别扭的话,可以适当修改年龄,不要办大一新生,一般景点旅游不需要出示身份证的.入学时间:每年的9月6日入学,比如2011年9月6日
学制:四年
发证日期:9月10日,比如2011年9月10日
补发日期:不填
注册项:
注册日期为:9月跟3月注册,具体日期,不填写。逢9月跟3月注册 比如2011年9月入学,就是2011年9月,2012年3月,后面盖注册章。
家庭所在地:比如上海,就写上海市,哈尔滨站--上海站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院表:
(一)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1电子信息工程 02
(二)机械动力工程学院 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1 机械电子工程02 热能与动力工程03 车辆工程04 工业设计 05
(三)自动化学院 03
自动化 0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02
(四)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 04
测控技术及仪器 01通信工程 02安全工程03 传感网技术 04
(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1 网络工程02
(六)应用科学学院06
信息与计算科学01 统计学 02电子科学与技术03 应用物理学04 材料物理 05光信息科学与技术06 微电子 07
(七)建筑工程学院 07
建筑学01 土木工程02 工程力学 03
(八)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08
化学工程与工艺01 材料化学02 环境工程03 制药工程 04
(九)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9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1 金属材料工程 0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3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04
(十)软件学院 10
软件工程01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02
(十一)外国语学院11
英语01 日语02 俄语03 朝鲜语04 对外汉语 05
(十二)经济学院 12
会计学 01金融学 02国际经济与贸易03 经济学 04
(十三)管理学院 13
工商管理01 旅游管理02 市场营销0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4人力资源管理 05
(十四)艺术学院 14
艺术设计01 绘画 02
(十五)法学院 15
法学 01
(十六)马克思主义学院 16
哲学(十七)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17对外汉语01 工商管理 02动画03 01
第五篇:印度理工
印度理工大学办学经验对我国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
刘孟玥1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
[关键词] 印度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示
介绍印度理工大学的建校背景、经过、成就、名人等
印度为何能创造出世界一流的理工教育系统?印度理工学院是世界上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最成功的高等教育试验。一个男孩说他没有考上印度理工,所以来到了麻省理工,介绍我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印度理工大学的办学成功:
严苛的入学
国际合作师资
注重实践和劳动
课程体系美妙而多样化的通识教育
创造性
自身组织结构、工作人员的职责师生互动
校友资助与参与
印度理工大学的办学问题:
管理体制窒息,缺乏自主,课外活动受限制
人才流失
人文学科、文化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