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实现高瓦斯矿井的高效掘进
如何实现高瓦斯矿井的高效掘进
瓦斯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它的存在严重威胁着煤矿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煤矿井下防治瓦斯通常采用打钻预抽的方法,该方法虽能对瓦斯起到良好防治作用,但其需要的设备频繁搬迁时间、打钻时间和预抽时间对正常掘进时间的占用,严重影响了掘进,降低了工作效率。倘若能有高效掘进方法,将自然灾害变害为宝,是再好不过了,为此,亿矿网展出以下三种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瓦斯矿井的安全生产起到有效作用。
方案一:随着煤矿现代化机械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煤矿液压钻机型号多样,无论是哪种型号,它的主要组成部件都是马达、泵、电机,另外,我国目前的掘进机主要组成部件也是马达、泵、电机,既然它们的主要组成部件相同,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将掘进机和钻机改装成掘钻一体机,实现同一个设备既可以打钻也可以掘进的功能,从而改善了掘进机和钻机在掘进和打钻过程中的频繁让位搬动的现状,给打钻和掘进争得了充足的时间,安全提升了掘进速度。除此之外,减少移动次数,还可以降低通风系统的调整频率,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
方案二:若想降低矿井瓦斯含量,合理利用瓦斯,将瓦斯变害为宝,掘进工作面掘进预抽是一种方法,采用区域预抽、底抽巷预抽、解放层开采,也都是合理有效的方法。区域预抽:先在采区根据钻机打钻辐射的深度设计由若干个工作面组成的大的区域,这个区域的形成是在先抽后掘,边抽边掘中完成,整个回风系统形成后,采用千米钻机奥钻进行打钻预抽,煤体里大量高浓度瓦斯通过管道被抽到地面进行瓦斯发电,煤体里的瓦斯被抽放到符合低瓦斯区域的指标后,掘进队组就可以按低瓦斯区域进行掘,这样就不会因瓦斯大而影响正常掘进,提高了安全掘进效率。
方案三:底抽巷预抽,是近距离煤层群综合治理瓦斯的方法之一。底抽巷预抽:在巷道开拓之初制定科学合理的钻孔设计方案,一是对上部煤层巷道掘进进行提前预抽,二是使上部覆盖煤层得到充分卸压,三是开采保护过程中进行瓦斯抽采,同时拦截邻近煤层瓦斯,以防涌入保护层,四是对采空区瓦斯进行抽采,牵制瓦斯流向,五是增加气源钻孔,提高瓦斯抽采浓度及抽采量。
第二篇:高瓦斯矿井特别管理规定
高瓦斯矿井特别管理规定(安装队)
时间:5月29日主持人:和晓潞
1、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或有突水危险性的煤层,严禁掘进作业。
2、掘进作业必须坚持“先探后掘,有掘必钻,不探不掘”的原则。
3、局扇必须实现“六专两闭锁”,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专人看护、专用电话、专用维修。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并使用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4、5、掘进工作面距掘进头50m内悬挂四台干粉灭火器(灭火器重量不小于8kg)用于工作面发生燃烧时能及时扑救。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需用炸药。严禁使用黑火药和冻结或半冻结的硝化甘油类炸药。同一个工作面不得使用两种不同品种的炸药。
6、8、炮掘面末端风筒必须使用抗静电、抗撞击、不燃性硬质风筒。
7、工作面切眼用锚网支护的,回采前必须进行退锚处理。进、回风巷必须设置防火门,位置设在工作面的停采线附近(避开皮带大架),在风门附近要存储足量的沙袋。
9、
第三篇:矿井瓦斯管理制度
矿井瓦斯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矿井瓦斯检查工作,减少矿井瓦斯灾害,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通风系统管理。
进行矿井设计、水平设计、采区设计时必须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实现采区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与用风地点独立用风、变更设计时同时设计通风系统。回采工作面、采区转移过程中必须由技术科拟定通风系统方案,该方案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执行。
二、矿井风量分配。
矿井内各作业地点用风根据矿井设计或《作业规程》规定的标准配风,需调整时须经技术负责人批准方可调整。风量分配、调整工作由技术科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实施。
三、矿井组织生产时,必须协调矿井内采、掘布署,避免人为设置瓦斯库和积聚点。
通安科对主要进回风巷每月进行一次定期检查,防止主要进回风巷堵塞,风路不畅,瓦斯积聚;回采工作面进回风穿口、进回风巷断面必须满足《作业规程》规定的要求,煤壁方向要布置成抑制采空区瓦斯逸出的方向;对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采后盲巷、工作面和采区结束的盲巷都要及时打密闭和栅栏,并挂警示牌“严禁人员入内”。孔暂不进度,或节假日较长时间全井停产,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可停局部通风机但须密闭,并打栅栏挂警示
牌。井下临时停风、瓦斯检查员立即撤人,把风机开关回零,设置栅栏提示警标;排放单孔瓦斯;当瓦斯浓度等于或低于3%时,由矿制定排放安全措施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通安科组织排放。
四、矿井通风设备设施管理。
矿井主通风机必须保持完好,并按设备管理规定检查、保养,做到完好。通风构筑物做到建造位置合理,质量达标,检查、检修、维护完整,主要风门应进行联锁,避免因风流短路造成瓦斯积聚。
五、通风瓦斯技术管理工作。
矿井每年制定通风工作计划、核定矿井通风能力,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矿井定期(每年8月或9月)开展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其结果上报峨眉山市煤监局。不定期对各采区各工作面及各区域、各构造地段、地点瓦斯进行分析总结,逐步掌握矿井瓦斯规律与管理经验。
六、瓦斯管理的重点工序、重点地点、地段管理、放炮工序做到“一炮三检”与“三人联锁放炮”制。
对采煤工作面上下穿口、隅角、巷道冒盔处、厢空处的瓦斯要做到及时发现掌握清楚,有异常立即处理。对调整通风系统后的瓦斯观察至稳定为止。
二O一二年一月
第四篇:矿井瓦斯防治规划
矿井瓦斯防治规划
矿井前制订的瓦斯防治规划期限为一年,主要目标是杜绝瓦斯事故;消除矿井的煤与瓦斯突出现象;消灭瓦斯事故,实现安全工作零目标管理。
资金计划:按销售收入的1%-2%提取安全技术措施经费,并保证用于安全生产的投入,且用在瓦斯治理方面不得少于30%;如果提取的安全费用不足时,必须增加投入,直至矿井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同时应按照每年不低于5万元的应急救援经费的投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的演练,并随着经济增长、安全准入制度等要求,必须逐年增加。
保障措施:
㈠、明确职责、成立瓦斯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和副矿长
成员:各部室及区队正职
领导小组组长是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瓦斯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和遏制瓦斯事故负主要责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瓦斯治理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通防科,通防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㈡、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瓦斯治理工作落实
1、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及时排查治理瓦斯等隐患;
2、建立瓦斯超限追查制度,牢固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查找和消除事故隐患;
3、建立通风系统调整管理制度,明确程序、分级审批、专人指挥,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必须由矿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批;
4、完善排放瓦斯管理制度,落实安全排放措施,确保瓦斯排放安全;
5、建立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检查制度,配备足够的瓦斯检查人员,落实巡回检查和专人检查规定;
6、建立巷道贯通管理制度,保证贯通两巷的正常通风和系统稳定、瓦斯不超限;
7、建立机电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加强矿用设备安全标志管理,加强机电设备和供电系统维护,按规定定期检测检验,及时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坚决杜绝失爆,保障供电安全。
8、建立安全检测监控仪器仪表维修保养制度,保证仪器仪表完好,符合要求。
㈢、加大安全投入,扎实推进瓦斯治理工作
1、进一步加大瓦斯治理投入。按照销售收入的1—2%用于安全投入,且其中必须保证30%的资金用于瓦斯专项治理。
1)相关部门保障瓦斯治理目标考核所需物资和资金,保证奖罚兑现。
2)对影响瓦斯治理目标考核工作的相关单位,应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瓦斯治理目标考核结果公开宣传,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更好的促进瓦斯治理目标考核工作的开展,提升瓦斯治理水平。
2、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瓦斯治理工作。要健全瓦斯治理机构,和各大专科院校联合,引进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管理人员,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构建瓦斯防治科技支撑体系。
3、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煤矿瓦斯治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提升矿井安全装备水平和技术保障。
㈣、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继续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和实施继续教育等措施,大力人才战略,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培养“一通三防”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建立健全全员安全培训体系。充分发挥矿培训办三级培训机构资源优势,加强培训师资、大纲、教材、考核标准和题库建设。加强对全员培训,强化对各部室队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重点抓好生产一线职工的培训,建立培训档案,严格考核,并定期或经常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全面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增强其搞好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㈤、加强瓦斯治理经验的交流与学习,我矿积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对瓦斯治理经验交流力度,积极使用先进的采煤方法、采煤工艺,引进新的瓦斯治理经验和技术,完善我矿瓦斯治理体系,保证我矿安全生产。
附件二: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规划审批文件复印件
第五篇:矿井瓦斯综合利用
矿井瓦斯综合利用
1.国内外瓦斯利用现状
2.瓦斯对于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3.现今我国瓦斯综合利用存在问题
4.对于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参考材料:“煤矿瓦斯利用现状及潜力”中国煤炭 2003(11)“矿井通风瓦斯综合利用”《中国煤层气》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