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读《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有感

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读《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有感



第一篇: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读《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有感

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读《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有感

每次读刘墉先生的书,心都变得好柔。有时候中途突然看不清书里印刷的小字,才发现泪水,已然不知不觉盈满目眶。一口气读完这本《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除了泪水,也许只有这篇文字,能表达我内心的震颤。

书中的七个章节,字里行间满是作者认真却宽容的人生态度。在“寻找人生”中,一篇《再给他一个明天》,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受。

故事里有已然没有了四肢的乞丐,有重度智障儿启智中心里无法控制自己会伤害自己的女孩和因为不能弯腰连坐都无法坐的男孩,也有终身必须依赖静脉注射高蛋白营养液维持生命患有“坏死性肠炎”的十一个月的小女婴。人们时常说,活着,就要有意义。可是,像这样的一些生命,看不到明天,我们是否还该支持他们活下去甚至耗费那么多钱财和人力只为他们那可以预见的少得可怜的没有希望的明天?

每一次走在街上看见行乞的残疾人,我都会放一点钱在他们乞讨的碗里。因为觉得他们很可怜,别人都有健全的身体,他们却没有。直到有一天,我和一位朋友走在街上,遇到一个个子很小并且没有四肢的残疾人,朋友把钱递给他后对我说:“不因为他不健全,只因为他还有活下去的勇气”。朋友的话让我愣住了,那确然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的。面对这些残疾人,许多人不曾给予同情,甚至会说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而有的人,会带着同情给一点钱,正如以往的我一般。然而这些可怜的残疾人,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同情,而是鼓励,支持,和尊重。鼓励他们努力地生存下去,支持他们艰难地活着,尊重他们不放弃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们对生命不灭的执着与仅存的,哪怕一丝,热忱。

当我们还有能力把生命过得有意义的时候,是的,我们必须,也应该把生命过得有意义。然而,如果生命残缺了,甚至无法再赋予任何意义了,那么活着,只为活着。不要看他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只因为那还是一个生命,就值得存在,就不应该放弃,就应该得到尊重。那些重度智障的孩子,他们从一出生就没有过正常的日子,平凡的生活对他们而言,是最大的奢望;那十一个月大却已无法确定能否为她唱生日歌的小娃娃,才刚有了新生的希望,却已要面对死亡的绝望。他们一生都不曾好好地活过,她一生,都没有多少个明天。正如作者所言:“是因为他反正无望,就不必帮助,帮他也是枉然,而放弃他呢,还是正因为他看到的明天太少,而应该优先地拥有明天?”

时常为自己平淡的生活感到枯燥乏味而开始懈怠自己的人生;时常认为自己反正还有无数个明天不如今天就无所事事;甚至拥有了一切却依然不满足总说自己不快乐;从来不会感恩反而一味怨老天爷对自己不公平„„想想那坚持活下去却无力再有所作为无力去完成已碎梦想的人,想想那无法平凡地过枯燥日子的人,想想那甚至不知道还有没有明天的人——是生活真的索然无味,还是我们没有用心去品尝;是明天真的何其多,还是我们根本没想在生命中有所作为所以从不知每一个今天的短暂;是真的从来没有过一丝快乐,还是自己从没有意识到世上居然有许多一直在悲惨中度过的生命;是上天待我们太薄,还是我们自己从不知足要求得太多?与他们相比,我们是那么地幸福幸运,每一个人都得天独厚,每一个人都健康美满,难道我们还不能看清平淡生命的价值,难道我们还不能悟起每一个今天的珍贵,难道我们还不应该虔诚地感恩,感谢主,让我们平凡地活着看得到明天并更努力地生活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不负上帝给我们的恩赐?试想,如果今天,是我们成为了失去四肢的残疾人,我们是否,还有勇气,继续生存?

当然,幸运如我们,生活也并非就一帆风顺,常常不免遇上挫折,磕磕碰碰。只是人生,本来就充满苦难,如果我们连承受苦难的坚强也没有,又如何承担得起整个沉重的人生?被荆棘牵绊过,方知时间的有限;失去过,才明对拥有的珍惜;也只有承受过苦难,方知平淡的可贵;舔尝过苦楚,才明快乐的含义。

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不管是对我们自己,还是对那些可怜的悲惨的人们;好好活着,认真活着,不管你是一个残缺的生命,还是健全的幸运儿,只因为,生命,是美好的。尽管它四处是磨难,沿途是困难,但它,却是一个苦难的天堂。如果你用心去走,在磨难中学会珍惜和尊重,在困难中学会努力和坚持,那么,这,就是一片乐土。

类别:教师佳作 作者(信息来源):龚益婧

第二篇:认识生命 珍惜生命 尊重生命 热爱生命

认识生命 珍惜生命 尊重生命 热爱生命

----浅对小学生开展生命教育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只有一次,人人都要珍惜生命,人人都要热爱生命。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些泡在糖水里长大的孩子与他人相处相容的观念比较淡薄,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能力比较较弱,有的学生因为老师的一句批评而从三楼跳下去;因为被家长逼着弹琴,用刀砍向自己的手,这一系列令人震惊的事件,凸显出一个严重的社会现实问题——生命教育的缺失。只重视满足孩子的物质和文化方面的需求,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忽视对孩子进行有关生命的启蒙教育,使小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几乎空白,对于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更是懵懂无知。这与当今社会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理念背道而弛,与现今教育所推行的充分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和价值的理念完全相左。因此,及时开展生命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使他们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健康成长,进而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形成科学的生命观,是小学生生命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一、什么是人的生命

人的生命可以分为这样几种形态。首先是生物性生命。即人首先是作为自然生理性的肉体生命而存在的,这一点是和自然界的广大生物一样必须具有的基本属性。其次是人的精神性生命。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高于动物的意识活动,有超越生物性生命的精神世界。人不但要思考如何活下来,还要思考如何更好的生活。只要人在世界上存在一天,大脑就不会停止思考,人类就要创造、就要超越,就要更好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后是人的价值性生命。每个人在一生中都要思考诸如“为何活着”的问题,这就是人对于生命意义发自内心的追问,是人对价值生命的一种诉求。人的价值性生命为人的生存夯实了根基,加足了动力。

二、生命教育的提出及发展

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英等西方国家规定在中小学学校开始实施“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科学地了解人的生死关系,以理解的态度面对生命历程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从而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和价值。日本针对青少年浪费、破坏、自杀、杀人等日益严重的社会现实,在1989年的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这一理念的教育目标。我国的港台地区也掀起了一股生命教育的热潮。如台湾地区设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并曾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国内实施和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人。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就是开展生命教育。从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首先是从人们要求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的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是作为预防未成年人自杀的权宜之计被提出来的,然而人生命的全部不仅仅是生物的躯体,自然的生命仅仅是人生命存在的前提和物质载体,真正让人和动物区别开的是人类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说,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

三、开展生命教育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开展生命教育,要教育小学生珍视生命、保护生命。

国外曾经有篇报道,美国某小学发生火灾,许多学生从火海中逃离出来,老师发现少了两个学生,于是命令所有的学生到火场外去寻找他们。一位来自中国的同学没有向老师报告,就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而不幸遇难,而他要救的那两个美国小朋友早就顺利逃生。这个在我们看来“真正”的英雄,美国学校竟没有“表扬”,更谈不上“追认”,反而校方因为没有教好中国学生如何逃生而受到地方当局的处罚。美国人的这一做法,值得我们深思。生命教育首先是珍惜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学会保护生命。

2、开展生命教育,要教育小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生命的存在只有在相互关爱中才有可能,也只有在爱他人中,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真正的提升。但在现实中,小学生一方面渴望被关爱,另一方面又不懂得去关爱,不懂得去体谅父母、理解教师。这就要求我们要教育和引导小学生学会公正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学会懂得关注自己的感受和别人的感受,学会懂得尊重自己的生命和其他生命,在获取自己被尊重、被关怀、被理解、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要懂得赋予别人同样的权利。要让学生珍惜自己,关怀别人;让学生阐扬生命的光辉,乐于助人;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感恩惜福,爱护大自然;让学生珍惜生命的价值,乐观进取,树立正确人生观。

3、开展生命教育,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要创造一定的逆境,磨练学生的意志,引导学生认识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常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都说明生命只有从小不断禁受挫折训练,不断经历挫折打击,才能使失败成为进身之阶,成为无价之宝,成为成功之母。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第三篇:要珍惜生命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要珍惜生命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不要碌碌而为,也不要虚度年华,要珍惜生命。”合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保尔的身影还在我眼前晃动,他没有浪费生命最终获得了成功。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保尔是一个倔强的少年。在革命的浪潮中,保尔渐渐成长为一位坚强、勇敢、有大无畏精神的战士。保尔在战争中接受一次有一次的考验,忍受着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困难,可他不放弃生命最终取得了成功。

读完这本书,我陷入了沉思,在我们身边不就有一些珍惜生命的人吗?如:张海迪、霍金„„这些人虽然都是一些残疾人,可他们不放弃生命,最后获得了成功。

霍金因为21岁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所以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能力,可他坚强不屈完成了一项巨着——《时间简史》。

这又让我想起了张海迪,她5岁时因患脊背髓血管导致高位截瘫,于是他在轮椅上度过一生,可她坚持写作,最后她完成了许多作品。

我们的生命只又一次,请大家珍惜生命。

五年级:1261350030

第四篇:珍惜生命——读《生命的奇迹》有感

珍惜生命——读《生命的奇迹》有感

今天,我读了《阅读年选》上《生命的奇迹》这篇文章,深受感动。这篇文章讲了“我”在一年严冬,独自开车到可可西里海拔4000多米的昆仑山口。那里只有雪白的冰块。“我”在车子里突然看到一群藏羚羊向前走,“我”后来才知道,它们是去寻找水源,这时,一只藏羚羊倒下去了,接着,一只又一只的藏羚羊倒了下去。正当“我”认为这群藏羚羊没有任何希望时,有一部分藏羚羊停了下来,用嘴贴在身下厚厚的冰层,从鼻腔中喷出一股股热气,嘴里也流出一滴滴唾液,来融化冰,以便能喝到水。可是,它们喷出的热气,太有限了。那冰不仅没有融化,当热量喷出时,反而化成了水汽,进而又凝成了冰。这时,一只藏羚羊用嘴在冰上舔舐着。最后,它喝到了水,但它的嘴里已经鲜血淋漓。接下来每一只都是。

在现实生活中,动物也是爱惜自己的生命的。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去上海旅游,走的太匆忙了,忘记给我们家的小狗小白留食物了,可是我们要旅游十天才能回来。我当时旅游一回来,就立马冲回家,发现小白浑身脏兮兮的,身上的毛还湿答答地粘在身上,还瘦骨嶙峋、可怜巴巴地待在门口。我就觉得很奇怪,后来,邻居告诉我说:“你家的小白,饿了好几天了,还自己去找吃的。还知道自己去垃圾箱找,垃圾箱里找不到,就到马路上,吃别人扔的东西,甚至有时候还吃纸。而且它还在危险的河边喝水。上次为了喝水,还掉到河里,幸好它使劲在水里挣扎,我才发现,把它救上来的呢!你们家的小白可真能干,自己能够想办法生存下去!”

是啊,生命是很重要的,每个人、每只动物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不可能有了,所以,让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别人的生命,一起奋斗,一起向理想前进吧!

靖江市城北小学五(4)班四年级:孙婷炜

第五篇:读《寻找一个十岁男孩生命的尊严》有感

~-6-9 字数:87

1读了《寻找一个十岁男孩生命的尊严》后,我被深深地打动了,这个世界有温暖,有爱。它使我对这个世界上的感情有了又一次深刻的认识。

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年仅十岁的叶鹏得了一种疾病--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这种病治愈可能性极小,复发的可能性高,面对叶鹏家人的两大难点是:

一、必须从万分之三的机率里找到可用骨髓来医治,二、20到30万的巨额医疗费用。无奈的母亲只得向社会呼吁求助,在无数人的帮助下事情有了转机,一素不相识的女性给了他们莫大的帮助......但还有三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找不到捐献的骨髓;二是没有相应的基金和组织;三是缺乏必要的宣传。

我想一个人要是在人们的关心爱护下死去是幸福的,因为有爱护和关心他的人陪伴,死就不是恐惧了。但是,一个人若在临死没有人关心和爱护的情况下死去是多么的可怕,孤独、无助......。

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正是探索世界,开始成长的时期,却不幸地得了疾病,对他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我为他的命运哭泣。可小时鹏却能乐观的面对,与病魔斗争,问问自己:面临相同的命运,比他大两岁的我能做到吗?这种精神对于一具十岁的孩子是多么可贵呀!......对于他那弱小的身躯,病魔太强大了,小叶鹏坐在日光灯下,原本苍白的脸愈发显得苍白了......只能等待命运,等待人们救助的手,把他从病魔的魔掌中解救出来。在金钱似乎主宰了人们头脑的今天,利益成了人们相互关系的准则,社会按照它不可更改的意志和脚步,发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与观念,小叶鹏的命运如何?......最终还是有很多高尚善良的人为这个幼小的生命,也为了他心碎的父母双亲献上了他(她)们的爱,伸出了他(她)们的援助之手。

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古代圣贤告诉我们的一样:爱人如爱已,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需要帮助。平时我们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点锦上添花。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涓涓细流可汇成江河,这力量能救出多少个小叶鹏。

面对小叶鹏审视一下自己的心灵吧!原所有的人都献出自己的爱,愿美丽的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9/129010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