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征文
以人为本,关注安全
张琴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这是我心中的歌,是的,我的心中有一个梦,一个让千家万户祥和美满,一个让万户千家平安无忧的梦„„
军人们说:以人为本,保卫祖国边防,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政治家说:以人为本,保持社会稳定,让人民群众自由安康; 农民们说:以人为本,种植环保植物,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医学家说:以人为本,发明新型疫苗,让人民群众身体无恙; 而我们老师说:以人为本,搞好各项学生安全工作,换得千家万户平安吉祥。
阳光明媚,花香淡淡,“以人为本,关注安全”为主题的安全活动,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已经不是第一次投稿到这里,也不是第一次来讲“安全”,仍然在这样的一个六月,我又带来了我的希冀,我的感想„„
诗人问:“是生存,还是死亡”; 哲人说:“艰难和困惑是生命的本身”; 我即思而言:是安全!是安全捍卫着我们的生命,是安全在维护我们生存的权利,是安全在为我们注入无限的力量。有什么能比安全和生命更为重要,看一看,没有了安全,仅在2003年的年底,重庆特大井喷事故,剧毒气体弥漫四周,吞没234条生命,近千人住进医院,近万
人吸染毒气,六万人变成灾民,大量牲畜中毒而亡;同时,河北邯郸发生矿难,死亡26人;辽宁铁岭发生的烟花爆炸,死38人,伤50余人。如果说,作为天灾的伊朗大地震瞬间吞没了一座古城和近三万条生命再次显现了人类在难以预测的自然灾难面前的脆弱;那么,重庆井喷、氯气泄漏、飞机失事和其它那些满是血和泪的事故,则是纯粹的人祸!!看着电视画面中一幕幕的惨祸惨景,我神伤了,看着那事故中的弱小孩童,我哽咽了,看着那事故现场伸出的粘满灰尘需要援助的手,我流泪了。
是的,是这些无视安全的无良之人,是这些可悲可叹的安全事故,强取豪夺,取人性命,平时高唱的“以人为本”到哪里去了!是的,正是这些惨痛的事故,让千万个家庭失去了欢笑的权利,让无数个母亲、孩子和妻子在哭泣号啕,这些惨痛的事故,无一不凸现出无良肇事者对生命的蔑视、无一不暴露出对无知违章人对制度的淡漠。“黑暗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要用她来寻找光 明”,从事故中知道安全可贵,从事故中总结安全教训,让人们认识到安全是天伦、是亲情、是人性,忽视安全,等于毁灭亲情,摧残生命。
母亲予我们以生命,所以母爱的伟大由古至今众君皆吟,而安全,捍卫着母亲赐予我们的生命,就像一把巨大的保护伞,无声无息的为我们遮挡着狂风暴雨。的确,安全与生命,她们息息相关,连在一起,不可分离。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知道,安全,是我们保证成绩的主题,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是每位师生共同的希冀,安全与个人、与家庭、与学校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如此,在我们学校,安全工作是我们工作的中心,它是每周例会上,刘校长必谈的话题。
智者是用经验防止事故,愚者是用事故总结经验,这是全体师生耳熟能详的安全格言,因为事后补救不如事前防范,为此我们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学习文件,交流经验,谈安全问题,做安全汇报,从他人的教训中吸取经验,用于我们日常的安全工作中。有了警惕,不幸的事故就会躲开,有了妨范,不幸的事故才会远离。由于有 了这些严格的规章制度,我们学校的学生安全有了保障。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也正因为平时一丝不苟,以人为本的安全工作,我们三百六十五天如一日,在每次的各种节日安全检查或上级安全检查活动中,我们不会有前松后紧、临阵磨枪的种种现象发生,在几次上级领导不搞预报的突击检查中均获得了好评。
正所谓:与人玫瑰,手有余香。平日里我们付出种种艰辛,用我们的耐心、细心和诚心,换取千家万户的放心、顺心和燃气行业的振兴,换来了万米管网的安全运行。我们自豪,我们骄傲,我们会一如继往,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第二篇:安全征文(本站推荐)
安全在心,幸福在手
安全是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准则。没有安全,我们的企业利益将无法保证;没有安全,我们的家庭以及我们自己将会承受严重的后果。安全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不仅仅是工厂对员工的要求,更是员工对工厂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一个有着300多名员工的大型企业,我们更要将安全放在日常工作的首要环节,做到年年讲、月月谈、天天抓、时时紧,做到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每一个员工做起。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为筑起安全大堤而努力。然而,实际工作中我们难免有一些疏忽,这一次小小的失误也许就会给个人造成一生的痛苦,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例如当我们在高处作业时,有没有主动按照工厂规定带好安全帽、系上安全绳索?我们行走在工厂中,有没有提醒自己走在安全的区域内?生命是珍贵的,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一个个真切发生的的事故,总会留下悔恨的泪水;生命是脆弱的,也许只是一个安全帽的重量,也许只是一条安全线的距离,就是生与死,得与失。每一条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都是在一起起血的经验教训中积累而来,它不是束缚我们的枷锁,而是指引我们正确前行的航标。
有时候,我们的一次次的提醒与规范,也许就能避免他人悲剧的发生。当我们看到员工在进行危险作业或工厂存在不安全因素时,会主动上前进行劝导、向上级提出反馈,还是会悄悄地扭过头,因为怕麻烦而掉以轻心、视而不见?因为总有一些人喜欢用习惯代替制度、用经验代替规章,有的人图省事怕麻烦,还有的人耍小聪明,认为现场管理人员发现不了。岂不知这些不良的作业习惯,很可能给安全埋下隐患。要知道,一次次的安全事故一再重演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安全意识不足、现场管理不严,以经验主义错下判断。
安全就是我们的身影,与我们形影不离;安全就是我们的战友,与我们一路同行;安全就是一股暖流,温暖着我们的幸福生活。安全不是一个口号,安全责任,需要用每个人的实际行动去担当,时刻把“安全第一”牢记在心中。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个人的安全,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我们的生活不再留有遗憾,请大家时刻重视安全,因为只有安全在心,幸福才能在手。
第三篇:安全征文
2013年公司安全月活动征文
浅谈《安全生产》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有些人会说为了生活而工作,有些人会说为了责任而工作,而有些人会说为了证明自已的价值等,这些虽然工作的目标各有不同,但要想达到这些目标却要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生命”。众所周知的一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细想这句话的确有很深的道理,各行各业,各种不同岗位的人群中,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做后盾,试问如何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如何证明自已的实力、如何才能达到自已想要的目标?在现实中经常会听到,我什么什么学历、我车工技能有多高、我编程技术有多好,如没有一个好身体,哪个公司敢用你,你的所谓学历、技能又能在哪里体现?
而在我们公司的实际生产中,又有多少同事因为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麻痹大意从而导致自已身体受伤,又有多少人不顾自身安危而野蛮作业,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回顾这几年机加工的工伤事故,真可谓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在工作中还会经常听到一些含糊的词语如:“可能没问题、也许没问题、应该没问题”等,有时也就是因为这些含糊的词语没有得到有效的纠正,从而埋下了事故的种子,最终导致把“可能、也许、应该”,变成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实工伤案例。所有的安全事故都不是连续性的,都是在瞬间发生的,一时的麻痹、一时的侥幸、一时的不安全习惯都会成为事故的导火索,从而酿成工伤事故。
在公司组织事业部开展的每月安全巡查中,有时会发现部分车间的员工违章作业、不按要求佩戴劳保用品等一些违规行为,而在询问当事人这样做有无安全隐患时,他则说“我们以前就是这样做的,也没有出事故”,听到此话我真的很无语,这也是我们作为管理者应该认真反思的问题,要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要让员工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而安全最重要的是“提前预防”,而非事后补救。所以作为一名车间管理者不但要对一线作业员作好安全教育的同时,还要教会员工如何去发现安全隐患及排除安全隐患的能力,并做好现场的巡查及监督,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处理,做到防患于末然,将安全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
公司在6月15号-7月30号开展以“反麻痹、反侥幸、反习惯性违章”为主题的安全月活动,趁此机会我们也会让员工更深一层的掌握安全工作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抛掉以前的陋习,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我们也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将生产事故拒之门外,真正做到“我要生产、我要安全,防大于治”!!
2013.6.7
第四篇:安全征文范本
让安全成为我们的习惯
有这样一种哲学理念:安全是1,其他是0,只有1作保证,0才有意义。安全永远第一。没有安全,于个人,生命无法保障;于家庭,幸福毁于一旦;于企业,生产难以为继;于社会,影响安宁繁荣。生命高于一切。耕耘希望,创造幸福,生命既意味着一切,又高于一切。“安全即人、安全为人、安全靠人”是我们的安全管理的理念。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的因素,是酿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而环境的创造者、安全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设备设施的操作者都是人,人是实现自己和企业真正安全的主要因素。以人为本抓安全,就是要寻找一条最为有效的途径来强化人的安全意识,提升人的安全素质,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众人皆知的“木桶理论”启示我们:决定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在于最高的木板有多长,而在于最矮的木板有多长。安全工作的好坏,事故的发生,不是取决于大多数人,而是取决于数量极少的危险人物、事故苗子。每个员工都是安全这个木桶中的一根木板千万不能成为最短、最差的。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责任连着你我他,安全关系千万家。从责任升华到责任心,体现的是对企业认真负责的忠诚度,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事业心,对安全深严细实的责任感。安全工作需要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处处要安全。
在工作中运用“三镜”理念,在排查隐患时要用“显微镜”,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小隐患可能导致大事故,在抓好重大隐患排查治理的同时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小事故苗头;在事故处理、追究责任时要用“放大镜”,对所有影响生产的事故都要进行层层追究、放大处理,以严格的处罚制度,有效控制各类事故发生;在制定安全规章、规则时要用“望远镜”,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事故的超前防范意识上来,主动开展工作,做到超前部署、超前防范,促进安全形势的持久稳定。
安全第一,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口号,而是维系我们
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的保护伞。安全维系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与健康,维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与美满。最美好的祝愿是平安,最真诚的期盼是安全。安全是一把伞,我们幸福生活的保护伞,不管阴晴圆缺,时刻带上这把伞,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习惯!
质量部:
2012.6.12
第五篇:安全征文2011
职工是安全的基石
风舟
当代的企业若想在商品经济的时代得以存活,必须要有先进的管理方法,从建国之初计划经济的粗放管理,到当前的学习型组织、REC精细管理理论、五精管理等管理手段,都是围绕着管人管事管安全这个中心进行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推移,这些理论已逐渐被人们认可。这些理论汇集到到一处,就等于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前提是保证安全。只有时时刻刻能让职工安全作业,安全上班,安全下班,干一天活,挣一天钱,职工的心情就会舒畅,心情舒畅了,精力才能集中,精力一集中,安全工作就能够搞好。一个企业,特别是煤矿企业,要想搞好安全,首先要把职工的工作做好,那么,如何做才能做好职工的安全工作,保证各项安全目标能够实现呢?
本人根据多年的管理经验,结合当前的生产实际,认为要做好职工的安全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意识支配行为,教育首当其冲。职工每天上班必须开好班前会、班后会,班前会上强调最多的是安全,就好像一日三餐,顿顿都不能少,因为只要我们上班,就涉及到安全,职工的安全工作搞好了,一个团队的基础性工作都能顺利开展。搞好安全工作的前提是在职工的头脑中植入一根安全弦,并且让它时刻绷紧,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开展的职工三项教育,包括安全教育、形势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当中,安全教育可以做到。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学习规章制度、剖析事故案例、上级安全文件的传达
1贯彻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教育,可以使职工明确在工作现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以及了解上级领导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怎样去落实,做到警钟常鸣,防微杜渐。每周一、三、五安全教育搞好了,二、四的形势任务教育也同等重要,让职工及时了解矿及集团公司各类会议精神和煤炭市场的严峻形势,增强职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特别是到了四季度安全决战时期,通过教育与培训,能使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集中精力打好安全攻坚战。此外,职工的职业技能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说我矿选煤厂原来是跳汰洗煤系统,后改造为重介旋流器生产系统,对维修工作量大,对维修工的技能要求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厂与矿安培中心联系,对大部分维修人员进行了外委培训,为新系统的生产提供技术资源,保证了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变被动为主动,打造本质安全。安全教育让职工明确了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意在规范职工的安全作业行为,职工在现场必须按章操作,这种被动的安全管理模式从有企业开始就一直延用,而且会一直继续下去,这就好比国家用法律约束公民的行为一样,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的教育增强职工的遵章守纪意识,用制度去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产生,科学的管理方法也应时而生,五精管理和一岗“双述”等管理方法和工作法都是比较前卫的,能够把安全防范工作做得更加精细化、人性化,是当代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坚持的做法。淄矿集团公司领导在职工安全管理方法上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先后推出了REC精细化管理、6S行为规范、学习型组织、五精管理、手指口述、岗位描述等管理手段与方法,每年都有主题活动,比如安全基层基础深化年、员工素质提升年等等,所有的这些都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就是:以人为本。煤炭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安全事故每年都在发生,冲在一线的大部分是职工,职工的安全行为、安全素质、安全意识决定了矿井的整体安全。被动的安全行为带有一定的逆反心理,也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怎样做才能让职工由被动执行制度变为主动预防事故呢?2011年集团公司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工作法的实施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了职工的安全素质,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明显增强。究其原因,就是通过岗位描述活动的开展,让职工自己熟练掌握工作流程的同时,把与自己岗位相关的危险源都辨识出来,每天在班前会上强化演练,把安全的主动防御权交给职工自己,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灵活性,把安全防范工作做得扎实有效,为确保岗位描述活动开展得更加深入,更好的保障安全生产,我矿每月都进行一次岗位描述比赛,以此来激发职工开展岗位描述的热情,职工逐渐实现了被动应付到主动防御的转变,进而实现“本质安全”。
开展文化管理,营造和谐氛围。在企业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营造稳定和谐的生产生活氛围,能够有力的促进职工安全工作的开展。进入21世纪以后,各大企业纷纷引进了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保卫文化等管理模式是当代企业能够长胜不衷的法宝。我矿在加强企业文化管理的同时,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拉近与职工的距离,营造大家庭的和谐氛围,我厂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开展党务公开活动,特别是职工最关心的工资及福利等问题,都及时进行公开,实行透明化的工资管理制度,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劳动激情。车间工会与职工走得最近,能够及时的反映职工的心声,为职工解决
实际困难。针对重大节日期间特别困难职工补助及子女上大学学费等事宜,及时为职工填写救济金申请表,将矿工会发放的救济金和助学基金及时发放到职工手中,让职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依赖感和信任度。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主导者。安全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否,关键看是不是把职工放在主导地位上,突出“人本”这个中心,把基础工作抓牢抓实。把职工的劳动积极性调动起来,安全工作才会有保障。
2011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