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毛概课程2013年春季学期复习提纲

毛概课程2013年春季学期复习提纲



第一篇:毛概课程2013年春季学期复习提纲

毛概课程2013年春季学期复习提纲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2、党的“八大”制定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

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4、毛泽东初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成果

5、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6、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9、改革的必要性与全面性

10、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

1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4、我国的民主制度和政党合作制度

15、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16、政治体制改革及其评价标准

1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18、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

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2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2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基本特征

24、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

26、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谐世界理论

27、新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28、港澳台问题的性质

29、“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和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30、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建设

31、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及其关系

32、“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内涵

33、什么是中国梦,如何正确理解中国梦

第二篇:毛概第二学期复习提纲

2010年下半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复习思考题

第8章

1.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什么经济体制?当初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它发挥过哪些积极作用,又存在哪些弊端?P178、P179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它是何时明确提出的?182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P182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基本内容)P183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哪二者的结合(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是坚持什么)?P184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184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是什么?P186、187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 P187 9.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特征P189

10.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范围)、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范围)P189、191 1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P189 12.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P189 13.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什么?P190

14.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提示:鼓励、支持和引导)P191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P192 16.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什么?P194

17.生产要素分成哪两大类?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哪三种类型?P194、195 18.谈谈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问题 P196—200

19.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哪些内容?我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P201

20.谈谈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义及其如何促进(意义:P201—203;如何促进:P203—216)

2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P208 22.新型工业化道路P208

23.我国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P210 2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P211 25.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什么发展阶段? P211

26.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什么关系?P212 27.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P213

28.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p213 29.什么是市场经济?P217

第9章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什么?P220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P220-221 3.我国的国体、政体是什么?P222、P224 4.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什么?P223 5.人民民主专政的鲜明中国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P223

6.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最高实现形式、最好的组织形式)是什么?P224、225

7.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有哪些重大进步?P227 8.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什么?P228 9.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P228 10.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什么?P229 11.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主要职能是什么?P229 1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什么关系?P230

13.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制度模式)是什么?P231 14.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什么?P231 15.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233 16.中国有哪五大民主政治制度?P222-235 17.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P236

18.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237 19.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P241 2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p243

2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提示(有„„句均来自教材): 1.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享有的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由于„„丰富和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形式。P243 2.P244第三段

3.我们强调„„高度重视。由于„„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人权与国权相比较,国权更重要,因此,我们同第三世界国家更加重视国权。P245 4.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P246最后一段

第10章

1.什么是先进文化?P248

2.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示:三句话)P250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什么?P251

4.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是什么?P252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原则(提示:五句话)P253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256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题、精髓、基础P256-261

8.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什么)P26第11章

1.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内涵、总体特征、总体要求)?P277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简要)P278-280 3.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简要)P281

4.怎样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示:熟悉P284-290中的1、2、3、4、5、6标题,以及标题下面的第一段内容)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p284 第12章

1.在祖国统一问题中,什么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P294 2.香港、澳门回归时间P306、307

3.“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P305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P302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P302、309 6.反“台独”斗争的总方略是什么?P309 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大意义?P303

8.台湾问题产生以来,大陆对台方针政策经历了哪两个重要历史时期?P29第13章

1.当今时代主题是什么?P316 2.什么是世界多极化?P320

3.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三大外交方针是什么?P327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327

5.中国一贯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其宗旨是什么?P334 6.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P331 7.我们坚持的外交工作布局是什么?P333

8.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内容(原则)?P330、331 9.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趋势P320

第14章

1.如何理解在当代中国“人民”这个范畴?P336 2.在我国,哪个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P336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什么?P336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哪些新的主要社会阶层? P341 5.何谓“四个尊重”的方针?P342

6.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348 7.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P348 8.党的宗教政策是什么?什么是政教分离?P349

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军事战略方针、国防政策的基本目标P352、353、3

54第15章

1.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p364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p366

3.为什么中国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367

4.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什么?p371 5.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p375

6.什么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党必须始终恪守的政治立场?p376 7.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什么?p361 8.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怎样得来的?p366 9.为什么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第三篇:毛概复习提纲

浙江树人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毛概复习提纲)

题型:判断15*1’ 单选25*1’ 多选5*2’ 简答题3*6’ 材料题1*12’ 论述题2*10’姓名:丁梦霞

1.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有哪些实现形式?P185、P186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社会之一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如何理解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P183、P196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差距和富裕程度不同。

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劳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3.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定义是什么?P215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4.什么是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P236、P238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试述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根本区别。P225

(1)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有着本质区别。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没有议会党团,也不以界别展开活动。而西方议会的议席往往是各个政党、各个利益集团、各种社会势力政治分赃的结果。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间的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要尽职尽责,但不代行行政权、审判权、检查权。人大根据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通过制定法律、作出决议,决定国家大政法阵,并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障各国家机关协调有效地展开工作,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各国家机关瑞然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而西方的议会制度,通过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分别由议会(国会)、政府和法院把持。有时候三个机构由一个政党控制,有时候由不同的政党分别控制。它们经常以牺牲民众利益为代价争吵不休、互相扯皮。

(3)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西方议会议员有着本质区别。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且在一会期间依法集体行使职权,而不是每个代表个人直接去处理问题,各级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是代表的集体参谋助手和服务班子。而西方议会的议员则是脱离生产工作第一线的“职业议员”,是一个拥有自身特殊利益的共同体。

6.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P220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7.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P255、P25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P250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9.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P251、P26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10.什么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P276、P274、P27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重要性:

①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②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③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可能性:

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法制社会的逐步形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

我国的经济持续不断地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证。

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文化保障。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政治地位平等,根本利益一致。

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是构建和谐主义社会的外部条件。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281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2.什么叫“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P30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13.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P318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理作用的结果。从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深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和平发展成为世界潮流,民心所向;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强,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14.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327

①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②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③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④坚持爱国主义与旅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15.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330

①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②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③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④坚持爱国主义与旅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16.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是什么?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变革方向是什么?P352、P359

作用:

第一,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第二,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第三,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变革方向:

第一,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新发展军事理论。

第二,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高素质人才。

第三,继续对我军的体制编制进行改革,使之更趋合理。

第四,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

18.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P368

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18.试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P240、P241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第四篇:毛概复习提纲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及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法宝。

3、近代中国的国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三大法宝。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如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5、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三步走”发展战略。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7、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三个有利于”。如何做到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8.教材中有关毛泽东主要著作(讲话)发表的时间、重要观点与论断。

9.《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更加美好柳州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柳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10、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七一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讲话)。

第五篇:毛概复习提纲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科学内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重要意义。

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科学体系。

4.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6.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依据及其主要内容、指导意义。

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8.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性。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0.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及三大法宝。

1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2.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及意义。

1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提出的依据。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7.“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8.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19.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

20.改革的重要性、内容、性质。

2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22.我国对外开放格局。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和一般特征。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

25.为什么要寻求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26.如何理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28.如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及其途径。

30.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1.如何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

国有机统一起来。

32.依法治国的内涵及其客观必然性。

33.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内涵。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及根本任务。

3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及途径。

3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依据及重大意义。

3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及总体思路。

38.“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9.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40.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41.如何理解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42.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