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生态文明美好家园(最终版)
浅析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
2013年,全国先后有30个省份遭受雾霾天气侵袭,雾霾天气几乎常态化,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针对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3月5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李克强总理说,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李克强总理指出,政府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在全国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实施清洁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要实施土壤修复工程,加大力量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美丽乡村,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要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开工一批水电、核电项目。加强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采与应用。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健全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实施建筑能效提升、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发展清洁生产、绿色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强化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开发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继
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今年拟安排500万亩。实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湿地恢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要进一步积极行动起来,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那么,为什么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经济不断发展,对资源需求越来越高,环境的破坏依然严重。
高耗能消费行为日益突出,生活用能增长迅速。城镇家庭经济能力较强,基本家家户户都能用上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等家用电器,而且私家车也越来越多。能量消耗大,对坏境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破坏。虽然城镇人均能源消费为农村人均能源消费的3倍左右,农村家庭对资源的攫取也不能忽视,除了拖拉机能耗能大的机器外不断增加之外,农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也开始向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接近。
(二)工业耗能占能耗总量的70%,.我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低能耗产业比重偏低。
与国外能源消费结构相比,我国工业用能高出世界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我国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增长依然较快。我国仍然没有形成有效的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制度体系,没有形成防止和治理污染的法律、民间组织和新闻舆论监督等综合性约束机制,司法并不支持排污受害者的诉求。同时,对某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处罚不够严格,企业因为污染坏境而交的罚款比所攒得的利润明显低,反而刺激企业加快生产,过度污染。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呢?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
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大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加强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工作力度和建立监督体制。
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严厉打击、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公众监督方面,需要为公共参与、公益诉讼开辟更畅通的渠道,以保障民间力量对政府决策、环境问题形成有效制约。
(四)要加大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教育和宣传的力度,增强民众环保意识。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促进环境保护社会化发展。政府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形成合理 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让每一个国民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惩治污染的相关法律不断完善并付诸实施,企业建立起了环保意识。建设生态文明,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都有责任,各行各业都要身体力行。当前,我们总是强调企业要节能减排,而不重视强调全民的节能行动,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应该政府和群众两头抓、两手都要硬,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身上,落实到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全民都要树立“切实保护好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善待自然生态、珍惜自然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观念,这样才能既建设山清水秀、和谐美好、生态优良的人类家园,又实现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发展要求。惟有允许并且倡导民间力量参与环保事业,惟有放开社会及民众的舆论监督,生态文明的观念才能真正在全党领导干部和全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树立起来。
(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十六大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这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
与发展建设的基本状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努力实现全民环保、全民行动、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
第二篇:推进生态文明,共建美好家园
推进生态文明,共建美好家园
兴隆中心小学六(3)班王子文
白云朵朵,绿草如茵,是每个人所向往的。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生活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生态环境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全球都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文明。正逢盱眙正在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之际,环保,又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一道严肃的命题,如何进行环保?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开展环保活动?现在的环境还存在哪些不良的因素?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得到有效解决。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也感到了自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校门口,我们经常发现,各式各样的广告宣传单被扔得到处都是,地上,自行车篮里、花坛里„„这些传单既给同学们、家长们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扰,又给环卫工人们增大了工作负担,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甚至还浪费了那么多的纸张,间接地影响了城市的绿化面积。这就是影响环境美观的一个很大的不良因素。希望这些情况可以在创模期间得到改善,我们,也可以在放学时随手将它们扔进垃圾箱,在空闲的时间组成几只小队专门来清理这些垃圾,或是劝说路人不要乱丢广告单,而是把它们扔进垃圾箱里„„。其实环保,就在我们身边。要想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城市,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是学生,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保证校园环境的干净、整洁不也是一种环保吗?我们不用刻意去组织一些大型的环保活动,平时,不乱扔垃圾、随手拾起废纸、将饮料瓶等可回收的废品进行回收、送至回收站„„这些,不都是环保的表现吗?因此,让环保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让环保融入我们的生活,就是支持环保理念、坚持环保,最好、最快捷的方式。
创建生态文明港城,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不仅仅是在学校,在小区、在各种公共场所都是如此,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果皮纸屑,不破坏公物;管住我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有时,一个弯腰将易拉罐捡起放入垃圾箱内,有时,多走几步将手中的废纸扔进垃圾箱,在这些举手之劳间,体现的就是一种环保,一种文明。这些,都是良好社会公德的表现。因此,请同学们在生活中多做这样的“举手之劳”,尽我们所能,为环保,为建设美好盱眙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同学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美丽的家园,要靠我们自己去装扮:创模,要靠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相信,我们未来的盱眙,天是蓝的,地是绿的,水是清的,人是美的„„
第三篇:发展生态乡镇建设美好家园
发展生态乡镇建设美好家园 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美好家园,许家湖镇位于沂水县最南部,地处沂水沂南交界,是沂水的“南大门”。汩汩沂河穿境而过,被誉为山东省环境最优美乡镇,全区总面积2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1万人。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到3.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已达到4万人。
2012年新规划城区建设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5.1万人。近年来,在城市建设上,坚持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大资金投入,实施精品工程,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水平和档次。通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已初步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城镇建成了一个天蓝、地绿、水清、气爽,具有江南水乡特色、风景秀丽的生态旅游城市。
镇委镇政府着手当前,着眼未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在在“水”字上作文章,坚持以水兴城,山以水秀,树以水青,景以水名,水是生态城市建设之源。许家湖地区地势低洼,城区海拔仅有118米。境内沂河水流充沛,沂河横穿全境,水资源十分丰富。长期以来,我们充分利用水的优势,大作水的文章,创造出了水乡特色。依托穿城而过的沂河,在沂河上拦河修了几道橡胶坝,开发了沿河风景区,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水上广场。坚持城市扩大到哪里就把水引到哪里,突出大水面、广空间。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在城郊大力发展以无公害有机蔬菜、有机林果、水产养殖为主的三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地,对生态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我们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城区水域污染治理力度。先后投资250万元,对5家水污染企业进行了综合治理,使其全部实现达标排放;投资400万元修建了污水排泄管网体系,城区污水达标排放率达到百分百。投资7000万元建成了久力燃气厂,实现了城区集中供热,取缔了一大批燃煤锅炉及塑料加工点,使城区大气及水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加强了城区供水设施建设,目前,我们正在新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进一步改善城区生态环境。
在“绿”字上下功夫,坚持以绿美城。绿色是一个城市生命活力的象征。可以说,造绿就是造福。我们围绕“三季有花,四季长青”和“三面菊花处处柳,河流绿带绕城走”的目标,在城区大力实施了植树造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工程,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环相结合的城区绿化体系,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3%,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6平方米。坚持建设一条路、绿化一条街,实现了一街一树、一路一景、沂河两带(20米宽绿化带)。我们把城市绿化与城市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使城市绿化随着城市框架的延伸不断发展。在旧城改造中,拆房建园、腾地造绿;在新城建设中,留足空间、广造绿地。在资金投入上,坚持政府、受益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形成了全民搞绿化、筹资多元化的格局。近年来相继建成了沂河运动广场、滨河沿岸湿地公园等多处街头绿地,对城市建筑突出地方特色,赋予民情文化,极大的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生活。加强了城区周围农田林带、公路防护林和经济园林网络建设,全区森林覆盖率已达到36.5%。
在“文”字上求突破,坚持以文立城。文化是城市之魂。我们坚持以开发旅游文化、弘扬沂蒙精神为重点,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先后对古建筑等进行了普查修缮,挖掘整理和保护了文物古迹、历史遗存,使许家湖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之乡,增加了城区深厚的文化内涵。山东地下大峡谷风景旅游区开发项目被称为5A级国家旅游景区,许家湖镇对城市建筑突出地方特色,赋予民情文化,兴建了亭、廊、桥等造型别致的水体景观,加强景点景区建设,形成了以龙冈旅游、田园风景、沂河风光三条游览线,先后规划建设了温泉度假别墅群和具有江南水乡风格的商业街,增强了许家湖镇对外的吸引力。年接待游客230多万人,成为鲁南地区的重要旅游基地。同时我们还坚持以人为本,利用多种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城市居民素质,已达到全省旅游先进县标准。(沂水许家湖 白坤江 张艳)
第四篇:张澍生态文明,共创美好家园
生态文明,共创美好家园
四(1)班张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也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那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正遭受着巨大的破坏。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生态文明”吧!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在我认为就是节约、环保。
那么,人人都能做到遵循生态文明?答案是否定的。就拿最基本的扔垃圾来讲,有多少人会把垃圾扔到指定的地点呢?有多少人会去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饭盒、塑料杯?有多少人会关掉漏水的水龙头?用完电脑及时关掉电源呢?„„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大家如果都能本着节约、保护环境的心态去做,我们每个人都能为保护环境尽自己的微博之力。在我家楼道的墙壁上贴满了大大小小的广告,写满密密麻麻的电话号码,让本是白色的墙壁伤痕累累,让人心痛。有一次,我就召集里同栋楼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拿了桶和抹布,先把小广告抹湿,然后用抹布用力搓,一个个小广告就被我们清除了,看着变白的墙壁,我们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还有很多人为了他们所谓的时尚,比如,不带餐具,用一次性筷子;不用手帕,用湿纸巾;不用购物袋,用塑料袋;从而给环境带来了污染。除了浪费,还有人捕杀野生动物,加工后做成菜肴供人们食用,他们只是贪一时口腹之快,去伤害那些无辜的动物,为了经济利益乱砍乱伐,他们的种种行为都在破坏生态文明。
要做到生态文明不是一定要有惊人之举,它也许就在你轻轻按下电源的那一瞬间中,也许就是在你弯下腰去捡起垃圾的举动中,也许就在你制止别人乱涂乱画的言语中,也许就在你不吃肉食的决心中„„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我们是这个家园的主人,我们只有爱护踩在脚下的这片土地,它才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让我们都加入生态文明的行列中,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吧!
第五篇:倡导生态文明_建设绿色家园
倡导生态文明 建设绿色家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作为生态省建设的细胞工程,全国超过1000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市、区)的建设,并有38个县(市、区)建成了国家生态县(市、区)。这些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赢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优势。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国家生态市湖南省,也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弘扬生态文明的举措,而双峰县甘棠镇小富中学的师生们也在为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湖南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一项包括建立生态经济体系、环境体系、制度体系和文化体系的庞大系统工程。但是它不是唯生态的,不同于原生态文明,它是建立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经济十分繁荣、人民生活幸福富裕基础上的。所以为了建设绿色湖南小富中学师生所做的并不是空谈,而是付诸实际行动。
大力发展文明校园
镜头一:由校长和老师们起带头作用,看到校园地上有垃圾,亲手拣
拾并丢入垃圾桶内。因此在这种亲身作则的效用下,小富中学的每个学生也养成了拣拾垃圾的好习惯,同事也养成了不乱丢垃圾,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的好习惯。
镜头二:垃圾池旁,学生们不怕苦和累,即使是六年级的小朋友,也拿起锄头,簸箕在垃圾池旁铲垃圾,担垃圾。他们的脸上有汗水,而且可能他们的脸蛋因为自己的不小心而弄花了,但是每个人没有一句怨言,呈现在他们脸上的是最灿烂的笑容,那张带着灰尘和汗水的脸蛋在阳光下显得如此的可爱和真实。
镜头三:在热闹非凡、商铺林立两峰街道上,餐饮店老板提醒员工:“泔水别乱倒,”小中的学生拿着扫把和铁锨在打扫大街,他们有的扫,有的铲,有的用手指在刮墙上和柱子上的广告纸。走过的每个村民都竖起大拇指。同时他们回家之后也行动起来。这就是行动说话。镜头四:教室内垃圾分类处理,学生们主动把垃圾分成两类,把可以回收的垃圾放入桶内,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将其卖掉,将卖掉所得之前作为班费做有意义的事情,这不仅让学生懂的不要乱放垃圾,也让他们深刻体会自己一个小小举动正起着重要的作用,认识到了自我。在开展绿色校园创建的过程中,学校老师还鼓励动员民间组织参与社区创建活动,他们在深入社区调研的基础上,帮助社居委策划制定“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策划组建领导小组、联席会队伍以及环保志愿者队伍等,组织并带头参与宣传教育活动。同时,村委在民间组织的热心参与下,把村庄整治环境、宣传倡议、建章立制、规范行为、评比表彰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使通过
创建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社区环境得到完善,社区面貌有所改善,居民环境意识也得以提高。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饭碗”、“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有了绿水青山,才有永续利用的金山银山。”这是标语现在在广泛传播体现了湖南人民群众对生态环保的高度重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都要有明显提高,生态道德教育要成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一部分。让“生态道德”建设,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