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药师晋升论文
药师与用药安全
关键词 药师 用药安全
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医院药学改革迈出较大步伐。20世纪90年代,一种崭新的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率先在美国推行。医院药学实行药学保健模式,并不只是增加几项面向病人的业务,而必须对医院药剂科的整个业务,尤其是药师职业进行重新设计。传统的医院药剂科工作直接对象是药品、制剂,基本功能是满足临床医疗对药品的需求,药学保健要求药剂科工作的直接对象是病人,通过药师直接向病人提供负责的药物果。这一要求对医院药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内涵,的安全、有效。本文旨在探讨从哪些环节来落实用药的安全。1目前用药安全状况总的来说,临床医师用药方面比较重视,但有时,由于知识面和经验等原因,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1.1滥用抗生素或二联用抗菌药再加用地塞米松针。(感染者预防用抗生素,直接使用二线或三线,或二联、二线抗菌药物,既违反了抗生素分线使用原则,也造成了抗生素的滥用。如头孢唑啉给药常按此类抗生素一般31.2理化配伍不合理用,易出现混浊,不易配伍。于同一输液瓶中输注影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所以不宜合用。1.3毒副作用的累加血脑屏障,有一定的神经毒性,防止加重中枢神经毒性反应,应避免该两药同时使用。1.4 药房存在的问题接触病人原始医嘱,对用药安全缺少及时指导。(摆放由于涉及到最小单位,有时甚至是存在卫生安全隐患。2药师如何落实用药安全2.1药物知识宣传针对实际主要宣传:
(1)无指征滥用抗生素:1d的总用量,采用一次滴注的用法,用药间隔时间太长,4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日用药总量宜分(1)西药针剂的配伍不当:(2)中成药制剂的配伍不当:如清开灵与地塞米松针,因两者配伍,使中成药制剂的成分更加复杂化,且受离子(西咪替丁片与山莨菪碱片合用:毒性症状与山莨菪碱的中枢作用极为相似,(1)发药模式:
定期开展药物使用常识方面的课程,鼓励医护人员参加,(1)选择正确的药物、剂量、途径,使药物在合适的时刻,治疗,药师最大的职责就是保证用药
对诊断“上感”2)预防用药起步过高:对有些创伤等无(3)给药间隔时间与剂量不当:如维生素
药房现在的发药模式是累加式,2)口服药的摆放:口服药的1/2片,1/3片,从摆放的场地到用具都 二联用抗菌药物3~4次给药。K1与维生素C的合为了药师很少保证获得预期的用药效病人,~因为西咪替丁可通过
合适的部位到达合适的浓度,并持续合适的时间;(2)对病人的临床体征和症状有关实验数据进行检测,定期分析药物的利弊,不断完善药物治疗方案;(3)应用对器官功能有损害的药物时,须按规定检查器官功能;(4)用药品种应合理,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5)应用新药时,必须掌握有关资料,慎重用药,严密观察,必要时对病人进行随访;(6)书写处方、医嘱必须符合规定要求。2.2调剂发配工作作为药师,最大的本职就是调剂、发配工作。操作时,必须严格履行《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规格、数量、标签;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发药时,必须耐心向病人交代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一些可能产生的反应。2.3不良反应检测和收集工作的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前各种因素的制约,察,完成一个新药的全面评价。遇到不良反应,都应客观如实填写,严格实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院药物不良反应的收集中,疹、过敏,所以在发药时注意事项交代特别仔细。2.4 药品采购和养护有的合理用药都应建立在药品本身的质量没有问题上。首先要掌握新药动态和市场信息,制定药品采购计划,加速周转,减少库存,保证药品供应,购,最后要制定和规范采购工作程序,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核对制度,验明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对特殊药品(麻醉,精神,放射,毒性)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监督使用。药品的养护一定要按照药品说明书严格遵循,如避光、冷藏、阴凉(不超过物制品和血液制品需要低温,头孢呋辛等。有相应措施。一些肉眼可见的问题,比如色泽、微粒、霉变等现象。还有就是要注意有效期,经常盘查药品,做到先进先出,决不漏出过期药品。2.5注重学习和拓宽业务知识的业务学习,尤其要注意新的新的处方管理办法等,与以前出入较大的就是有效期的含义,期对应年月日的前在这以前,些是保障用药安全,体现新型药师价值的很好举措。
用药安全除治好疾病,还要防止发生可能或潜在对其不良反应认识比较局限,必须通过药物上市后的观尤其是住院病人,一系列反应变化都要密切观察。发现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比较突出,药师在指导如何安全用药时,专业意见固然很有用,作为药师,要把好采购关。公开招标采购,议价采购或参加集中招标采20℃)等要求,尤其是冷藏,以前印象中都是生现在有很多品种的抗生素也据此要求,所以药房和库房都要求每天两次进行湿度记录,但应力所能及检出
药师很少有机会进修,这就要求平时注重自身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如修订后药品管理法、及时掌握有关内容。新出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新规定有效期若标注到日,1d。若标注到日,应当起算月份对应年月日的前药师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广博的专业知识,恩施州老百姓大药房茶店子分店由于新药本皮但所并个月,而这田普
首先必须对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明确的认识。如胃肠道、其次要实行集中管理,如头孢哌酮、湿度也很重要,药品的定性和定量虽然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检出,应当为起算日1这是失效期的概念。
第二篇:药师晋升个人工作总结
业务工作总结
岁月匆匆,时光飞逝,在繁忙的工作中,不知不觉任助理医师已经六年,自二○○五年任助理医师以来,在各工作单位领导和同仁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和相关工作经验的积累,本人的知识面不断拓宽,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又有了较大的提高。
经过这段时间工作的磨练,我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药店营业员、仓储保管员,并能独立从事药品质量管理工作。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发扬吃苦耐劳、开拓创新、勇于奉献的精神,与同事们精诚协作,紧紧围绕公司工作目标,做好医药GSP相关工作,抓好药店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使药品入柜、陈列养护、零售和售后服务质量均有了很大提高。认真做好仓储保管工作,做好药品的入库验收、保管和在库养护,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
在繁忙的工作不忘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和业务素质。药品是用于防病治病的一种特殊商品,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维护生命、提高健康水平的有力武器。药品的质量事关重大。因此,我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作为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在工作期间,我认真学习《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规、药品销售计算机管理知识、药品相关知识和公司经营管理制度,积极参加省、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办的岗位培训。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以让顾客和患者能够用到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品而不断努力。
由于药品是用于防病治病,康复疗养的。为防止假药劣药的流通,做一个合格的药品把关者,我努力学习药品的知识,掌握药品的功效、用途、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和副作用。通过知识由浅至深,从理论到实践,又通过实践不断深化对药理学的理解也总结了一些药理常识。
在药店销售工作中,我参与药店药品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在药品入柜验收中,依据调拨(凭证)单对照实物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在凭证上签字,方可入柜。在验收中,仔细点收大件,要求调拨(凭证)单与货相符。按各种商品的验收细则,对调拨(凭证)单上所列项目逐一核对品名、规格、数量、效期、生产厂商、批号、批准文号、合格证等,核对无误,在调拨(凭证)单上签字,并保存三年。检查包装有无异状、破损等情况,以及商品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短缺等问题,若有可疑问题,迅速查询拒收,并立即退回配送部。
对不合格商品坚决实行质量否决权,严禁伪劣商品入柜,发现问题及时向公司质量管理部报告,逐级追查责任人的责任。
对销出退回商品凭销售发票,开盒检查,核对品名、规格、数量、生产厂商、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是否属于本店、本柜销出的商品,并做出明确的结论和处理意见。
当患者购药时,我总是礼貌热心的接受患者的咨询,做好处方审核。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廉价的药物,同时依法正确地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性味、功效、用途、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和副作用,让患者能够放心的使用。
在药品仓储保管工作中,我认真按照GSP规范要求,做好药品的验收入库,严把药品质量关,杜绝不合格、质量异常或货单不符的药品入库。加强库房温、湿度监测、记录和调控,做好药品的在库保管和养护。经常查验药品效期,按“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原则,仔细核对单证,做好发货工作。全面准确地做好各项质量记录,及时反馈质量信息。并引入QC管理工具,对药品分类、销量、效期等指标进行分类管理,总结形成管理经验成果获得省市药学会经验交流好评。
我在多年的工作学习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学习和总结,已具备较为全面的药品经营技术知识和专业素质,符合晋升主管药师条件。在工作中,做到学有所用,坚持服务宗旨,诚信守法,干好本职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和**市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药学专业、拟晋升副主任药师
药学专业、拟晋升副主任药师
药学专业副主任药师职称标准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全面掌握药理学、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代动力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天然药化、药事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医院药学专业的某个方面有所研究。
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并符合相应专业工作岗位条件:
(1)调剂及药事管理:掌握与常见疾病有关的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合理用药、药物相互作用及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有较深入了解;熟悉医院药师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工作程序。
(2)制剂与药检:掌握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还是;熟悉产用仪器设备的使用与保养。
2、相关理论知识
熟悉生物化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常见病的基本理论知识。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并符合相应专业工作岗位条件:
(1)调剂及药事管理:熟悉医学统计学、药物经济学知识;充分了解《药品管理法》及相关医院药事管理法规。
(2)制剂与药检:熟悉医学制剂生产质量控制程序和操作方法;了解建立质量评价与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保养知识。
3、学识水平
较熟练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外文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并用于时间。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院药学工作
(1)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管药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40周。(2)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具有协助上级药师进行科室业务技术管理的能力,参与组织对临床用药的业务指导,并符合相应专业工作岗位条件:
a:调剂及药事管理:熟练掌握药品供应、调配、制剂配剂、质量检验等药剂科日常工作;具备解决日常工作中疑难问题的能力。
b:制剂与药检:熟练掌握制剂生产各环节工作规程,具有解决制剂生产过程中关键问题和疑难问题的能力;熟悉医院制剂生产的质量保证体系、各种剂型生产技术要求和医院制剂管理规范;具有控制药检质量的能力;能根据检验结果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3)应承担的技术工作机工作量
圆满完成单位交给的日常技术工作,每年为临床服务时间不少于本专业工作实践的2/3,并符合相应专业工作岗位条件:
a:调剂及药师管理:指导下级药师从事调剂工作,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处方和医嘱中出现的各种不合理用药现象,有组织初、中级药师的教学与培训的能力;经常参与本专业课题研究;开展新业务、使用新技术不少于1项,并取得良好效果。b:制剂与药检:组织医院制剂的生产和检查,对改进制剂生产关键环节及提高制剂生产质量进行评价;考察医院制剂的临床疗效,了解临床对制剂需求情况;积极参与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主持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参与新制剂研究开发项目或主持制定制剂质量标准不少于1项。
2、带教
具有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对本专业初、中级专业人员的带教能力;每年为下级药师及临床医师开展与医院药学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专题讲座或授课不少于2次;能完成医院安排的相关教学任务;有带教下级药师不少于2名或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不少于1名的经历。
3、科研
能根据本专业工作需要提出科研选题,完成课题设计、组织实施,撰写总结报告;具有参与本专业涉及的相关领域课题研究的能力;能承担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或技术研究任务;担任担任主管药师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
第四篇:晋升药房副主任药师业务自传
晋升药房副主任药师业务自传
人个自传的要点: 1政治思想 2工作业绩
3理论水平、进修培训、发表文章 4科研、主持的新技术新项目
以下是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在座的各位同仁: 你们好!
按照医院的安排,现就本人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我叫xxx,副主任药师。自20xx年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在院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在科室全体同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带领科室人员发扬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医院取得良好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纪守法,清政廉洁,模范遵守院规院纪,服从领导,透明管理,发扬奉献精神,在科室人少、任务重的情况下,调动科室全体同志工作积极性,精诚协作,牢固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思想。不计个人得失,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
二、狠抓药品质量,坚持药品验收、领药、发药三把关制度,坚持每月一次对药房上架药品的质量抽查,保证了所售药品的质量。
三、在业务工作期间,积极围绕 xxx,以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前提,以增强理论知 识和提高业务技能为基础,坚持走„„相结合的道路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 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经常参加国家及省内外举办的学术会议,聆听著名专家学者 的学术讲座,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
四、注重临床科研工作,积极科内科研工作,并取得相关成绩,目前仍有相关课题工作。并能坚持理论结合实际,总结临床资料,先后在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工作以来,认真顺利完成...大学、...医学院、...医学院等实习生及外院进修医生的带教工作。并能以身作则,积极指导下一级药师、科内新人完成学习诊治工作,并负责教学三基培训,讲课.等,同时进一步提高自身基本理论知识。
综上所述,本人从政治表现、业务技术、科研能力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报考资格,今后更会努力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各项水平。
第五篇:妇产科晋升参考论文
腹腔镜巨大子宫切除术78例体会
作者:唐艳芬,王丹霞
作者单位:北海市人民医院,广西 北海,536000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双极电凝行腹腔镜巨大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为78例子宫超过如孕12周患者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中置镜Trocar选在距宫底上至少3~4cm处。手术关键步骤是处理附件及游离子宫血管。结果:7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2例术后出现阴道残端炎,余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8~136min,平均112min,术中出血60~266ml,平均158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1±0.9)d。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结论:选择合适的置镜孔,处理好附件及子宫血管,使用双极电凝行腹腔镜巨大子宫切除术经济、安全、可行,不会增加手术危险性和并发症,但要求术者具备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
【关键词】
腹腔镜术;子宫切除术;双极电凝;并发症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for large uterus by using bipolar coagulation:a report of 78 cases TANG Yanfen,WANG Danxia.Dept.of Gynec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Beihai,Beihai 536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operative safety and skills of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of large uterus by using bipolar coagulation.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78 cases whose uterus were bigger than twelve gestational age uterus and underwent 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from Jan.2006 to Dec.2007.The location of laparoscope was at least 34cm above the fundus of uterus.The most crucial step was the treatment to adnexa and uterine blood vessels.Results:All laparoscopic operations(78 cases)were performed successfully and no severe 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noticed except for 2 cases of remnant vaginal end inflammation.The average operative time 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ere 112min(88136min)and 158ml(60266ml)respectively.The averag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5.1±0.9)days.No sever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was found in all cases during the 6month followup.Conclusions: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for large uterus is safe and feasible by using bipolar coagulation,and does not increase operative risk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when suitable laparoscopic location is selected and treatments of adnexa and uterine vessels are well performed.The operator having rich laparoscopic operative experie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Key words】 Laparoscopy;Hysterectomy;Bipolar coagulation;Complication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为78例子宫如孕12~18周的患者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无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78例,42~55岁,平均(48.6±6.4)岁。子宫肌瘤67例,肌瘤数1~30枚,平均6枚,直径0.2~15cm,平均8cm;子宫腺肌症11例。子宫如孕12~14周57例,如孕14~16周18例,如孕16~18周3例。有腹部手术史8例,其中剖宫产术2例,附件切除术4例,阑尾切除术2例。术前常规行阴道镜检查+子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活检,排除宫颈及子宫内膜恶变的可能。
1.2 手术方法 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头低足高位。放置导尿管,根据宫颈直径选择杯号,放入阴道,杯缘达穹窿处,由助手挟持手柄部分,适时举宫便于暴露,气腹压力为12~14mm Hg,第1穿刺孔位于宫底上方3~4cm。距宫角2.0~2.5cm处分别电凝双侧输卵管峡部、卵巢固有韧带、子宫圆韧带,电凝带长2~3cm,分别剪断。沿阔韧带前叶剪开子宫膀胱返折腹膜,紧贴宫颈钝性下推膀胱至宫颈外口(举宫杯上顶前穹窿标记的稍下方),电凝膀胱角。紧贴宫体双极电凝阔韧带后叶至宫骶韧带水平后分别剪断。双极电凝宫旁组织,钝性离断至宫颈峡部。利用举宫杯上顶宫体,紧贴子宫下段电凝子宫动静脉、膀胱角。电凝子宫动静脉2cm后切断。电凝、剪断宫颈主韧带,举宫杯上顶显露穹隆,紧贴宫颈单极环切阴道壁。宫颈一分为二,部分送回盆腔,部分下拉,逐渐剖开整个子宫,经阴道取出。10薇乔线连续锁边缝合阴道残端。再次建立气腹,检查各残端有无出血,缝合前后腹膜。
结 果
2.1 手术情况 7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88~136min,平均112min,切除子宫重412~1 050g,平均625g,术中出血60~266ml,平均158ml。术后第2天拔除尿管下床活动,术后12h开始进食。平均肛门排气时间(28.22±0.68)h,术后平均住院(5.1±0.9)d。无输尿管、膀胱、肠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2.2 术后随访 术后1个月随访率100%,术后3个月随访率95.8%,术后6个月随访率76.8%。2例术后10d持续少量阴道流血,诊断为阴道残端炎,经加强静脉抗炎及局部抗炎后治愈。余妇科检查均示阴道残端愈合好,光滑,无肉芽增生。手术对患者性生活均无影响。
讨 论
随着腹腔镜设备的不断更新和镜下操作技术的日臻成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越来越普及,但腹腔镜巨大子宫切除术仍是难点,因子宫太大、术中止血困难、术野暴露困难而影响
手术开展,特别是多发性子宫肌瘤,宫体形态不规则易致手术失败、增加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一般认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适用于子宫体小于如孕12周的患者,超过如孕12周应选择开腹手术[1]。本组巨大子宫患者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均获成功。
3.1 术中暴露困难的问题 术前对患者进行周密评估、妇科检查,要求子宫活动度良好,以便于术中摆动子宫、扩大操作视野;术中第1穿刺孔的位置应高于子宫底3~4cm,以利腹腔镜活动,充分显露手术视野;选择30°腹腔镜,通过光线方向的调节更有利于子宫血管、Douglas窝及阴道壁环切过程中的暴露。
3.2 合理使用腹腔镜器械,减少术中出血量 先进的器械无疑是解决术中出血最有效的武器,PK刀、超声刀等先进器械的临床使用,大大促进了腹腔镜技术的开展。然而,上述器械价格不菲,在基层医院难以普及。有作者[2]认为双极电凝存在组织凝固不均、凝固过度炭化和凝固不全易出血等缺点。要避免上述缺点,使用时适时喷水,避免电凝钳与组织粘连[3];电凝标准为组织发白、干燥、无焦痂;电凝带长2cm,避免剪断后电凝不全致血管退缩再出血。出血量的控制应以预防为主,处理双附件时,尽量远离宫体电凝,以避免损伤子宫动静脉至卵巢及输卵管的分支[4];处理子宫血管前,充分电凝宫旁疏松组织后再钝性分离,减少剪刀的使用,避免血管损伤出血;紧贴宫体游离子宫动静脉长约2cm,充分电凝后紧贴子宫剪断。
3.3 预防输尿管膀胱损伤 泌尿道损伤一直是妇科腹腔镜手术开展过程中的“拦路虎”。术中充分利用举宫杯将整个穹窿撑起,这样膀胱与宫颈之间的间隙清楚,以减少膀胱损伤。下推膀胱时着力点在宫颈上,宫颈两侧不必推得太开,以免引起出血。预防输尿管损伤的关键是处理子宫动静脉,可先断宫骶韧带,配合上举宫体,让输尿管下滑后再紧贴峡部电凝子宫动静脉。
因术中频繁使用双极电凝及剪刀,本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稍多于黄宇春等[5]使用PK刀行全子宫切除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但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仍具备腹腔镜的微创优势。利用双极电凝行腹腔镜巨大子宫切除术不失为一种经济、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但术者应具备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和双极电凝技术。
(晋升网(www.js120.net)是目前国内收录中文最多最权威医学杂志、医学杂志;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提供免费全文阅读。网站可以实现文章内容的全文检索,可以提供医学论文的免费查询、阅读、下载以及提供最及时的医学信息,最丰富的医学文献,最权威的期刊杂志,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Hrkki P,Kurki T,Sjberg J,et al.Safety aspects of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01,80(5):383391.[2] 赵绍杰.双极电凝和PK刀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比较[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7,12(4):314315.[3] 林金芳,冯缵冲,丁爱华.实用妇科内镜学[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137.[4] 姚书忠.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4):293294.[5] 黄宇春,张月香.PK刀在腹腔镜子宫切除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2):946.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