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生猪总量分析(推荐五篇)

生猪总量分析(推荐五篇)



第一篇:生猪总量分析

生猪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2007年5月生猪价格大幅度上涨后,政府开始干预生猪市场。如果把这种干预作为一种常态看待,我们分析生猪市场应从2008年开始。因为从此政府的干预打破了生猪市场周期性波动的自然状况。从1996—2008年,中国生猪产量年均增长2.1%。2008年的总需求总供给刚好达到一种相对均衡的状况。假定2008年进入生猪生产正常年份(包括生猪养殖收益、城镇居民购买猪肉的价格,生猪总出栏量、存栏量均处于正常水平)。2008年我国总人口13.28亿,猪肉产量4620.5万吨,人均年消费猪肉34.8公斤,大概念是中国人均每天二两肉[2]。那么,我们即可以假定中国2008年以后每年猪肉总需求为Xt+1=Xt×N%(系数)

[3]。供给多于这一数量,表现为生猪价格下跌;少于这一数量,通过价格上涨抑制需求实现动态平衡。

如果以4620万吨猪肉作为2008年总有效需求,按13.2头[4]猪折合1吨肉计算,那么当年需出栏的生猪量约6.1亿头。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数据推导,每头能繁母猪每年能提供15头左右上市育肥猪(一般情况下,母猪每年可生育2.2窝仔猪,仔猪哺乳期死亡率平均为20%左右,育肥期死亡率平均为10-15%),那么,实际需要能繁母猪约为4100万头。相应地正常的生猪存栏数应为4.2亿头左右。如果全部采用人工受精,一头公猪精液可满足700头母猪之需;如自然受精,一头公种猪可满足70头左右的母猪。按现行散养户占42%,规模户[5]占58%匡算,每年需要公种猪26万头左右。

综上所述,从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角度分析,结论是:

(1)2008年需要猪肉约4620万吨,(日均13万吨,165万头猪);

(2)需要能繁母猪约4100万头,种公猪约26万头;

(3)生猪常年存栏应控制在4.2亿头左右。2008年以后年份,可按经验公式Xt+1=Xt×N%等比例推算。

(2)、(3)如果偏离这一标准值,将引发生猪市场和价格的波动,偏离越多,价格波动幅度越大。

第二篇:生猪养殖分析报告

生猪养殖项目分 析 报 告

据路透中文网8月13日消息,中国从8月13日开始禁止从六家美国肉类加工厂和六家冷库进口猪肉,该措施有望进一步推高国内正在高企的猪肉价格,这也有望进一步改善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的经营情况。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国内猪价出现连续上涨,部分地区生猪价格已接近或突破8元/斤。分析人士称,近一段时期整体供应下降是猪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中秋、国庆临近使三季度消费改善,也拉升了猪价。

而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生猪养殖业整体已恢复盈利。根据申银万国证券的研究,当前生猪补栏积极性温和复苏,养殖业确实正在走出低谷。

养猪行业的规模化是一个必然的进程,众所周知,现在养猪行业是传统的、落后的企业,因此看好养猪公司投入资金扩产,这样有利于从成本高、效率低向管理完善、规模化发展,养猪公司会越做越好。

2014年中国各地区供港澳活大猪配额

第一章

市场需求分析

1.1 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我国是猪肉生产和出口大国,近十年来,我国的综合猪肉生产增长率为每年5.1%。2012年猪肉产量为5841万吨,占全国肉类生产总量的68.27%。2013年,中国出口猪肉总量达733948吨,其中644759吨销往香港及澳门地区,占出口总量87.8%。据海关统计,中国也一直进口一定数量的猪副产品,也有少量猪肉进口。受国内旺盛需求影响,近年以来广东省猪肉进口持续高速增长,进口价格保持平稳。

我国的养猪结构仍以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化饲养为主,市场稳定和供应能力偏弱。据统计,目前,我国规模养猪增势趋缓,农户养猪仍占多数,由于小养殖户饲养的品种落后、技术落后、饲养条件差,抵抗市场风险和疫情风险的能力非常差。再次,目前国内生猪存栏仍然不足,养猪业仍处于高盈利区。由于生猪生产周期长、饲养技术要求高和资金投入需求大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猪肉紧缺的现状,第三,未来我国养猪业市场变动将越来越小,行情会越来越稳定,养猪利润空间将处在20%~30%之间。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生猪规模化、良种化的进程加快和养殖结构逐渐转型,生猪市场将越来越稳定,猪价涨跌幅度将越来越小,周期也会越来越短,养猪业将慢慢进入稳定利润时期。优质、高效、安全猪肉和猪肉制品仍将是国内消费主流,以后我国的养猪业必将走向规模化、大型化,朝着优质、高效、安全的目标发展。

目前生猪业发展的情况中发现生猪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养殖效益稳中有升,农民养殖积极性较高;从生猪业发展走势上看,尽管我国生猪育肥效益可观,发展前景广阔,但事实上我国生猪产业仍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

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肉食品的需求从量到质的转变,建立标准化养殖体系——生产“无公害、安全”的猪肉产品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1.2项目风险分析

任何投资项目都存在风险,特别是养殖,因为它涉及很多方面因素,受很多条件影响。总的来说:生猪养殖是投入资金大、生产周期长、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同时还受市场波动、疫情威胁等影响。由于养猪业一直被认为是农业高污染行业,猪尿、粪水以及恶臭、有害气体等污染环境和土壤,影响猪场环评。在资金投入上。首先要涉及到的是基本建设投入、污染治理投入、防疫设施投入和猪群投入,且因猪群生长周

期较长(一般6个月左右),一年之内很难见效益。在市场风险上。养猪业市场风险较大,首先是目前生猪价格波动仍然较大,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再次是饲养成本包括人工成本、饲料等生产资料成本涨价影响。最后是疫病风险。特别是重大传染病风险,将对猪场构成毁灭性打击,最后还有区域性特大自然灾害、异常气象等的影响。所有这些,只要我们提高生产水平,降低生产风险,从饲养工艺和防疫灭病两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母猪繁殖率、肉猪出栏率、饲料利用率,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同时加强内部核算,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加强环保配套,全面应用生态养殖,将极大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1)隔离条件好,远离旅游区、水源保护区、畜禽疫病多发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地区建场,离最近的畜牧场或其他可能的污染源至少1公里以外。

(2)项目应选择地势高燥,被风向阳的地方,南向或东南向,夏天利于通风,冬天利于保温。

(3)水电供应充足,交通便利。

(4)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污水、雨水等。

第三章

工艺技术要求

3.1 养殖品种及品种特点选择

品种选择 ①长白猪

原名兰德瑞斯,原产于丹麦,因体躯长,全身白色,故在我国俗称为长白猪。它是用大约克夏猪与当地土种猪杂交培育而成,是世界上第一个育成的瘦肉型猪种。

优点:繁殖性能较好,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膘薄且瘦肉率高。

缺点:四肢不够粗壮,易患四肢病;不抗寒,适应性较差;对饲料条件要求较高,母猪发情征状不明显。

②大约克夏猪(Large YorKshire)

又名大约克、大白猪,原产于英国。系由中国华南猪、罗成猪、暹罗猪与英国本

地猪莱斯特杂交选育而成,中国猪种的血液达1/2,是世界上著名瘦肉型猪种之一。

优点: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较高。

缺点:对饲料条件要求较高,蹄质不够坚实。③ 杜洛克猪(Duroc)

原称杜洛克泽西,产于美国,于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东北部育成。系由泽西红毛猪、红毛杜洛克猪和红毛巴克夏猪杂交选育的。原为脂肪型猪,现已选育成瘦肉型品种,1988年制订品种标准,是当代世界著名瘦肉型猪种之一。

优点:体质结实,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较高;性情温顺,抗寒,适应性强。

缺点:繁殖性能较差,部分猪体躯较短。工艺路线图

实行批量化生产,全进全出,有利防疫控制。

饲养技术

1、光照对猪的影响

光照控制好坏直接影响生猪的健康生长。光照调节要有规律,否则将影响机体生物节律,从而影响生产力健康。可见光的光照强度常用照度来表示,单位为勒克斯(Lx)。建议仔猪从出生到4月龄采用18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50~100勒;生长肥育猪的光照强度一般在40~50勒,光照时间对生长肥育猪影响不大,一般不超过10小时;后备猪的光照时间不应少于12小时或在14小时以上,光照强度60~100勒;母猪的光照时间12~17小时,光照强度60~100勒;公猪的光照时间为8~10小时,光照强度为100~150勒。充分利用紫外线、红外线的有益作用,在养猪生产中有很

好效果。在一些现代化养猪场中,其进入生产区的消毒、更衣室,墙壁和屋顶装有紫外灯,供杀菌消毒之用。哺乳仔猪舍仔猪保温箱采用红外灯和红外电热板做局部供暖。

2、湿度对猪的影响

猪对湿度的要求因品种、年龄、体重、营养状况、空气湿度、环境辐射、空气流速和地面性质的不同而异。现代养猪生产中要重点加强夏季猪只的防暑降湿以及冬季防寒保暖工作,初生仔猪和断奶仔猪特别应注意保温工作。夏季降低饲养密度,打开门窗,加大通风量,用冷水淋浴,增加体热的散失。猪舍四周多植树,绿化遮阴,搭凉棚,盖天窗,以减少热辐射。此外,还应当注意猪舍的设计、施工以及管理,使猪舍内有较为适宜的温度条件。冬天要适当增加猪的密度,控制门窗启闭,增加垫草或保温设备,减少体热散失,增加喂量以增加产热量。

3、温度对猪的影响

猪舍内的水气来源有大气水蒸气、猪的呼吸道和皮肤散发的水汽、地面墙壁等物体表面蒸发的水汽。湿度超过猪的适宜湿度范围会对猪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高温、高湿影响猪体的蒸发散热,低温、高湿使猪的散热量增加,并容易发生感冒、肺炎、湿疹和仔猪下痢等疾病。应采取通风、排水等综合措施,防止猪舍潮湿。

4、通风对猪的影响

猪舍内有效通风主要是保持空气均匀分布。无论自然通风,还是机械通风,猪舍内的空气流通都随吹进来的空气密度而定。猪舍空气要经常保持流通,排风方法一般以通风窗的自然排风与机械排风相结合,但全封闭猪舍则完全依靠排风扇换气,要防止贼风、寒冷空气、高热空气侵入猪舍。

免疫

生猪免疫必须考虑诸多因素:母源抗体水平、当地疾病流行动态的消毒防疫卫生水平、季节、经济条件等。本项目生猪免疫在正镶白旗防疫站及农牧站的指导下进行。

第四章

建设内容

4.1项目组成

猪舍,凉圈,锅炉房,化粪池。

4.2工程技术组成

主要设备

机电井设备、取暖设备、消毒设备、防疫设备、饲养设备、及办公设备。

第五章

原材料供应

5.1主要原材料

本项目原材料主要包括饲料及免疫用药品。5.1.1饲料

每头育肥猪需要饲料280公斤饲料,每公斤饲料以2.5元计。每头育肥猪饲料成本为700元。5.1.2免疫用药品

每头育肥猪免疫用药品费估算为20元。

5.2燃料动力

主要燃料为煤和沼气。

第六章 效益分析

6.1销售收入估算

12.1.1销售收入

本项目产品收入为生猪销售及猪粪和沼气堆肥出售。以1000头计算。

年出栏总量1000头,每头平均100公斤,每公斤20元,伤亡率5%,年销售总收入190.00万元。

猪粪和沼气堆肥出售,每吨按30元计算,年销售量按200吨计算,计0.6万元。

项目总收入合计190.6万元。12.1.2成本费用估算

年饲料成本约70.00万元;

免疫及药费成本约2.00万元

能源成本10.48万元;

工人工资及福利,定员12人,总计19.2万元。

其他费用年估算额为18万元。

总成本年估算额为70.92万元。

6.2评价结论

通过对本项目财务评价结果的分析,项目经济效益较好,投资回收期较短,财务净现值远远大于零。项目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并且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该项目在财务上生存能力强,经济效益好,项目建设可行。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7.1结论

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及行业发展计划,符合建设农业强省、强旗的方针,产品市场前景良好,项目建设单位能够得到成熟的技术、经验支持。同时,项目单位具有一定实力,具备实施本项目的能力,经测算表明,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好,同时利用养殖业产生的排放物生产沼气,循环利用,推动畜、沼、粮协调发展,社会效益显著。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外部条件,污染治理,原材料供应、防疫等均有保障,项目经营风险较小。

7.2建议

1、做好选址工作,力争使选址达到国家及地方要求;按要求做好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坚决避免污染环境事故;

2、项目建成后,要严格生产过程管理,加强品质控制;特别要做好防疫、防火等工作。

3、养殖项目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项目建设和运行中必须加强管理,将各项风险降至最低水平。

4、项目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项目单位应量力而出,合理控制规模,力争投入产出的最优化配置,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出现盲目铺摊子现象。

综上所述,实施本项目,是十分必要的,并具备较成熟的条件,广阔的市场空间。项目实施是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切实可行。

第三篇:10污染物总量控制及达标分析

10污染物总量控制及达标分析

10.1总量控制原则

对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控制的原则是将给定区域内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负荷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使环境质量可以达到规定的环境目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的确定,在考虑污染物种类、污染源影响范围、区域环境质量、环境功能以及环境管理要求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实际条件和控制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

10.2总量控制因子

大气污染物指标(2个):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10.3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工程分析,工艺废水和生活废水总体实现了不外排;故确定该项目实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控制量分别为1121.66t/a、1979.94t/a。10.4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各监测点NO2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03L-0.009mg/m3,占二级标准的1.25%-7.5%。各监测点小时浓度范围为0.003L-0.016mg/m3,占二级标准的0.125%-6.67%。可见各监测点NO2日均、小时浓度监测值均不超标。

③TSP、PM10

各监测点TSP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1mg/m3-0.217mg/m3,占二级标准的3.33%-72.33%,可见各监测点TSP日均浓度监测值均不超标。

各监测点PM10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32mg/m3-0.12mg/m3,占二级标准的21.33%-80%,可见各监测点PM10日均浓度监测值均不超标。

④其它

项目评价区内NH3、H2S、CH3OH、CO均未检出。

由以上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评价区域各监测点各项污染物均未出现超标值。评价区域内监测项目SO2、NO2的小时平均值和日均值均未出现超标值,能达到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的水平。说明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脱硝措施,脱硝效率为 80%。脱硝后,氮氧化 物达标排放。水泥装置采用 SNCR 脱硝措施,脱硝效率为 60%。
3

10.6 燃料组分分析
电石炉兰炭成分如下表。表 10.6-1
项 全水分 分析水分 干基灰分 无灰干燥基挥发份 干基挥发份 分析基固定碳 干基全硫 干基磷 目

兰炭分析报告
单位 Mt% Mad% Ad% Vdaf% Vd% Fc.ad% St.d% Pd% 煤泥 12.31 2.05 7.08 3.61 3.36 87.73 0.14 0.005

焦渣型号

1

锅炉和熔盐炉采用原煤 2,水泥采用原煤 1。各煤种煤质和混合后的煤种分 析如下: 表 10.6-2
项 全水分 分析水分 收到基灰份 干基灰分 无灰干燥基挥发份 焦渣型号 分析基固定碳 干基全硫 收到基全硫 收到基碳 收到基氢 收到基氮 收到基氧 高位干基发热量 高位干基发热量 低位收到基发热量 低位收到基发热量 变性温度 软化温度 半球温度 流动温度 可磨指数 Fc.ad% St.d% St.ar% Car% Har% Nar% Oar% Qgr.d(KJ/g)Qgr.d(caJ/g)Qnet.ar Qnet.ar(caJ/g)DT ST HT FT HGI 73(KJ/g)目

锅炉、熔盐炉和水泥煤质分析报告
单位 Mt% Mad% Aar% Ad% Vdaf% 原煤 1 10.08 4.31 28.59 31.79 38.47 2 40.16 1.06 0.95 47.64 3.01 0.73 9.00 20.87 4991 17.91 4284 >1500 原煤 2 29.55 12.00 24.01 34.08 41.42 2 33.98 0.78 0.55 35.67 2.33 0.50 7.40 20.18 4825 13.05 3122 1222 1242 1252 1267

10.7 污染物排放量及核算过程
⒈二氧化硫排放量计算 ⑴石灰窑 SO2 排放量计算 根据《电石生产及其深加工产品》(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熊谟元著 1989

年 6 月出版)“第八章第二节”中的介绍,在电石生产过程中,硫份主要来自兰 炭,根据资料中已给出的数据计算,兰炭中 49.21%的硫进入电石产品中,50.79% 进入电石炉气中。

本项目电石工段采用的兰炭收到基硫份为 0.13713%,经过烘干后,兰炭水 分 较 低 为 1%,硫 份 变 为 0.1385902%,出 去 粉 尘,进 入 电 石 炉 的 兰 炭 量 为 347845t/a。则进入炉气中的硫为 347845×0.1385902%×50.79%=244.85t/a。石 灰窑有一定的固硫作用,脱硫效率按 85%计算,则石灰窑烟气中的 SO2 排放量为 244.85×(1-85%)×2=73.46t/a。⑵碳材干燥炉 SO2 排放量计算 碳材烘干炉使用兰炭筛分下来的兰炭粉,年用量为 14400t,兰炭硫份为为 0.14%,硫份较低,因此不采取脱硫措施,则碳材烘干炉 SO2 排放量为 14400×0.14% ×1.6=32.26t/a。⑶3 台 100t/h 锅炉 SO2 排放量计算 根据蒸汽需求量计算,锅炉燃煤量为 41.32t/h,年工作 8000h。根据业主提 供资料,该锅炉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率为 2.5%,燃料中硫燃烧时氧化成 SO2 份额取 90%,燃料煤种硫份 0.55%。脱硫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电石渣浆法脱硫,脱硫效率取 90%。则通过锅炉烟气排入大气中的 SO2 为 41.32×8000×0.55%×(1-2.5%)×90% ×2×(1-90%)=319.07t/a。⑷熔盐炉 SO2 排放

放量计算 根据计算,熔盐炉燃煤量为 15.75t/h,年工作 8000h。燃料煤种硫份 0.55%。脱硫电石渣浆法脱硫,脱硫效率取 90%。则通过熔盐炉烟气排入大气中的 SO2 为 15.75×8000×0.55%×1.6×(1-90%)=110.88t/a。⑸水泥生产 SO2 排放量计算 SO2 计算公式如下:
QSO2=(G1 ·η1+G2 ·η 2)(1-η3)4 2 ·η

G1 烧成煤耗量,102666t/a; G2 生料耗量,1115027t/a;

η1 烧成煤的硫分,0.95%; η 2 生料的硫分,0.041302138%;
η 3 吸硫率,98%

η 4 S 成 SO2 的转化率 ,95%

经计算得到窑尾烟囱排放的 SO2 为 54.56t/a。⑹总的 SO2 排放量计算 73.46+32.26+319.07+110.88+54.56=590.23t/a ⒉氮氧化物排放量计算 ⑴石灰窑 NOX 排放量计算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 年修订)》 中,大于 300 吨/天的气体类燃料(含高炉煤气、焦炉煤气、混合煤气、转炉煤 气、发生炉煤气等)石灰竖窑(含普通竖窑、麦尔兹窑、弗卡斯窑、套筒窑等)氮氧化物直排排放系数为 0.115 千克/吨-产品,本项目石灰产量为 538117t/a, 则 NOX 排放量为 538117×0.115/1000=61.88 t/a。⑵碳材干燥炉 NOX 排放量计算 炭 材 干 燥 炉 控 制 烟 气 中 NOX 排 放 浓 度 低 于 《 大 气 污 染 综 合 排 放 标 准 》(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 240mg/m3。碳材烘干炉烟气量为 22251.75m3/h,年 运 行 时 间 为 8000h。则 碳 材 干 燥 炉 NOX 排 量 应 小 于 240 × 22251.75 × 8000/109=42.72t/a。⑶3 台 100t/h 锅炉 NOX 排放量计算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 年修订)》 中烟煤循环流化床炉氮氧化物排污系数为 2.7 千克/吨-原料,本项目锅炉燃煤量 为 38.42t/h,年运行时间为 8000h,采用 SCR 脱硝,脱硝效率为 80%,则氮氧化 物年排放量为 41.32×2.7×8000/1000×(1-80%)=178.50t/a。⑷熔盐炉 NOX 排放量计算 控 制 熔 盐 炉 烟 气 中 NOX 排 放 浓 度 低 于 《 大 气 污 染 综 合 排 放 标 准 》(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 240mg/m3。熔盐炉烟气量为 128037.1m3/h,年运行 时 间 为 8000h。则 碳 材 干 燥 炉 NOX 排 量 应 小 于 240 × 128037.17 × 8000/109=245.83t/a。⑸水泥生产 NOX 排放量计算 烟气量为 626693m3/h,采取脱硝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 190mg/m3,氮氧化物排 放量为:626693×190×310×24/1000000000=885.90t/a ⑹总的 NOX 排放量计算 61.88+42.72+178.50+245.83+885.90=1414.83t/a。


第四篇:稳定生猪价格分析措施

连日来,生猪价格持续走低,每市斤4.5元,最低时达到每市斤3.5元。猪肉价格一路下滑,平均每市斤7.5元,销量也明显减少。据测算,饲养生猪的盈亏平衡点是每市斤4.8元,现在每出栏一头生猪亏损大约50元左右。当前,生猪市场不景气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供求关系的影响。二是政策的影响。三是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四

是疫情的影响。我国是生猪的饲养大国,也是猪肉的消费大国,生猪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铁岭市是全国重要的生猪商品基地,生猪饲养对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稳定当前的生猪市场价格,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扩大宣传。目前,甲型h1n1疫情在全球18个国家发生,人感染病例时有报道。此次疫情引起了各国高度重视,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了一定恐慌。5月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发表声明,食用经高温加热后猪肉和猪肉产品是安全无害的。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广大市民进行宣传,食用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猪肉和猪肉产品是安全的,此次疫情的传播基本与生猪无关,以消除人们的恐慌心理。同时提醒人们要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均衡饮食、合理营养,做好防寒保暖等个人防护。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所,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个人防范意识,应尽量避免与禽、鸟类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对于一些密切接触禽类的工作人员,如养殖、销售、屠宰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穿防护服等。

二、调整政策。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基础母猪、大型饲养场、标准化饲养小区、养猪大县的补贴力度,养殖户为了获得国家补贴积极补栏,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饲养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但也人为的打破了正常生猪价格规律,造成了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的供求矛盾。建议国家调整产业政策,在给予生产者补贴的同时,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消费者的补贴,给消费者发放猪肉消费券,用于消费猪肉和猪肉产品,这样可以刺激消费,促进生产,稳定生猪价格,使生产和消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另外还可以有效拉动内需,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三、合理生产。饲养业的高峰和低谷是正常的,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广大养殖户要认清合理的市场变动,不要盲目的屠杀母猪,建议饲养户要尽量减少商品猪的饲养,淘汰生长期长和性能低下的母猪,增加后备母猪的数量,尽量规避风险,等待下一个市场高峰期的到来。另外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成活率,降低死亡率。合理搭配日粮,提高饲料报酬,降低饲养成本,节约开支。

四、控制疫情。当前是疫病的高发期,各种畜禽疫病极易发生和流行,养殖户做好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的强制免疫工作,要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做到应免尽免,不漏一头猪,保证免疫密度,切实提高整个猪群的免疫抗体水平。对于其它常见病和多发病也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进行有效防治。同时要做好消毒工作,消灭各种传染源,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五、加强检疫。严格活猪及其产品的检疫监管,出栏生猪要逐头按检疫技术规程实施产地检疫,对屠宰的生猪严格查证验物,无证或证物不符的不得入场屠宰,屠宰环节要严格实施同步检疫。加强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管,严厉打击加工、运输、经营病死猪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保障人们的食肉安全,增加市场猪肉及其产品的消费量,有力促进生产。

六、扩大出口。国内生猪屠宰加工企业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加科技含量,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学监测,严把质量关,靠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实施名牌战略,获得更多的国际信誉,提高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第五篇:2013年生猪价格分析走势

2013年生猪价格分析走势 猪肉生产的两个超级大国,但猪肉消费第一大国,但生猪价格每隔几年就会出现“过山车”价格变动的影响,被业内人士称为“猪周期”。梳理近十年的猪价变化,大致有三个“猪周期”。专家认为,太多散养户,供给和需求“两张皮”不科学的调控及其他因素加剧了“猪周期”波动。当前散养生猪养殖仍占大多数,我们的体重,很容易导致“市场好的时候一哄而上,市场差时一哄而下”,加剧生猪存栏量波动。虽然在最近几年,中国的引进母猪补贴,采购和储存冻肉及其他相关政策,但后期的监管当局的信息,但加剧了市场波动,让农民无所适从。

那么生猪养殖还会亏多久呢?根据历年来的价格走势和波动,给出了如下分析和预测: 第一、生猪价格将会逐渐摆脱价格低谷期,开始慢慢回升,预计从今年7月开始,生猪收购价格将会一路上涨,并且在2014年春节前后因季节性因素进入价格最高点,之后又将有所下跌。

第二、受饲料、人工等价格上涨影响,2013年生猪价格与2012年同期相比,均有小幅度上涨趋势。第三、另外牛、羊肉价格的持续走高,使得一部分消费者将选择猪肉消费。第四、近两年生猪行情的低迷,华夏猪网导致一部分养殖户降低存栏量,大部分养殖户补栏意愿也不强,因此目前全国的生猪存栏量仍处于低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猪价格。

第五、从大概3到4年一次的养猪周期来看,如果是下坡期只有178天,(过去几次周期下坡都在500--800天)。参照以住周期以最短480天,大周期底部也在2013年四五月份。而目前总体情势则为,生猪价格已经摆脱了低谷,价格将会缓慢逐渐上升。

第六、虽然新一轮“猪周期”上行通道开启。但不要寄予过高的期望,因为盲目补栏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目前的平衡。来源(生猪交易网)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