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供血协议书
供血协议书
甲方:天长市中心血库
乙方:天长市人民医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和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乙方应按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严格把握输血指征,积极开展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科学合理利用血液资源。
二、凡不储备血液的医疗机构,甲方一律不予送血(急救工伤及意外事故除外)同时取消记账,凭现金取血。
三、乙方取血应由经过授权的医务人员持相关手续领取血液制品,血液转运设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以保证血液质量不受影响,否则甲方拒绝发血。
四、电话预约时甲、乙双方共同反复核对,确认无误后由甲方当事人给以记录。事后一旦出现差错,双方不得推诿,以甲方记录和电话录音为准。
五、遇突发事件、大量急救用血等,甲方根据乙方需要及时送血。
六、此协议有效期为一年。
甲方法人代表(签字盖章):乙方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2012年1月9日2012 年 1月9日
第二篇:供血协议书 样本
供血协议书
甲方:武汉血液中心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颁布的《血站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国家发展改革委文件《关于调整公民临床用血收费标准的通知》和省卫生厅的有关规定,为做好供血工作,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协议如下:
一、双方的职责、义务
甲方:
1、根据乙方的月度《用血需求计划表》积极组织无偿献血招募工作,对供应给乙方的血液产品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采集、制备分离、检测、贮存和运输。
2、在血液库存充足的情况下,甲方及时供应乙方所需要的血液产品,如因客观原因(如血液需求增加造成库存紧张、鲜血人次减少造成入库血量减少、不可抗力等)不能满足乙方需求时,甲方可根据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仅对确实因抢救需要紧急输血的病人提供血液,并及时向乙方说明情况,同时应取得乙方的谅解。
3、根据国家规定甲方不接受乙方退血,如确因甲方提供的血液有质量问题,经甲方质量管理科核实后,方可予以退还。
4、积极配合乙方开展输血新技术、输血相关法规、技术标准的培训和指导。
5、乙方在输血配型等方面遇到问题,及时反馈甲方,甲方将给予帮助,并提供疑难血型鉴定和配血及组织配型、血小板交叉配血等专项服务。
乙方:
1、根据本单位临床用血需求,于每月25号前传递下月《用血需求计划表》至甲方。同时应安排专职取血人员,凭盖有公章的《预约血液成品申请表》和《取血凭证卡》两证齐全才能到甲方获取血液。
2、当甲方血液库存紧张时,乙方应配合甲方对择期手术病人推迟手术日期,或动员患者的亲友献血。
3、乙方对甲方发出的血液及血液成分进行当场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输入取血密码并及时在《血液出库单》上签全名,此出库单作为当月用血的结算凭证。
4、乙方必须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通知》推广科学、合理用血技术,杜绝血液的浪费和滥用,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安全。
5、乙方需特殊稀有血型血液时,应提前三天预约,并负责向临床医生做好解释工作,甲方根据血源安排情况及时告知乙方取血时间。
二、结算方式
1、甲方严格按照省、市物价部门核准的血液价格标准收费。
2、目前采用现金方式取血。
三、输血纠纷责任
若临床上因输血引起纠纷,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明确责任,在经法定单位鉴定查明原因后,属甲方未履行其义务而引起的纠纷责任由甲方承担;属乙方未履行其义务而引起的纠纷责任由乙方承担;若属双方共同责任,则由双方共同承担。
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五、乙方于每年×月×日前到市卫生局办理《医疗机构临床输血治疗申请表》填
写盖章后,交一份甲方,自留一份,本协议不须重签,供血协议有效期按照该表
有效期限执行。
六、本次协议有效期为:××××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七、本协议正式文本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
甲方法人代表(签字):
单位名称(公章):
乙方法人代表(签字):单位名称(公章):××××年××月××日
紧急用血申请
武汉康健妇婴医院收治的病人因需紧急用
血,血型为型。请武汉市血液中心予以支持,特此申请!
××××××医院
××××年××月××日
第三篇:医院麻醉科自体血回输协议书
医院麻醉科自体血回输协议书
一、病情诊断及拟实施医疗方案
1.患者基本情况:
(1)姓名:
(2)性别:
(3)年龄:
(4)住院号:
(4)诊断:
2.拟实施的自体输血方案:
□回收式自体输血
□
贮存式自体输血
□
稀释式自体输血
3.自体输血的原因和目的:自体输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如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等),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可避免同种免疫反应的产生;
4.拟实施输血方案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在自体输血过程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
(1)急性肺水肿;(2)血压下降;(3)心律失常;(4)感染;(5)溶血反应;(6)凝血机制异常;(7)献血反应,如晕针、晕血、晕厥;(8)其他。
5.患者若拒绝行自体血回输,医生将积极联系输注异体血。
二、医师声明
1.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自体输血。一般来说是安全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发生上述医疗风险的概率。因此,一旦发生上述风险或其他意外情况,医师将从维护患者利益出发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2.我以用患者所能了解的方式,解释了输血治疗的相关信息,特别是下列事项:
①拟实施输血方案的原因、目的、风险;②并发症;③不实施输血方案可能发生的后果及其它可替代诊疗方式。
医师签名:
****年**月**日
三、患方声明
1.医师已向我解释输血相关利弊事项,我已经了解实施该医疗措施的必要性、步骤、风险、成功率之相关信息和不实施该医疗措施的风险。
2.医师已向我解释,并且我已经了解选择其它医疗措施之风险。
3.针对我的情况,我向医师提出问题和疑虑,并已获得说明。
4.我了解该医疗措施可能是目前最适当的选择,但是仍然存在风险且无法保证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5.我已经向医师如实介绍了病史,尤其是与本医疗措施有关的病史。
6.紧急情况处置授权。本人明白除了医生告知的危险以外,医疗方案实施中有可能出现其他危险或者预想不到的情况,在此我也授权医师,在遇到预料之外的紧急、危险情况时,从考虑本人利益角度出发,按照医学常规予以处置。
基于上述声明,我(填同意或不同意)对我实施该项医疗措施。
患者本人签字:
患者家属签字:
家属与患者关系:
****年**月**日
输血告知书
一、由于您的病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在手术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输血,目前输血可以分为两类:输异体血和输自体血。
异体血液是一种异体组织,每一次输血或输注多人份的血液会刺激受血者产生针对性的抗体(输血也相当于器官移植),使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增高。输注异体血主要的风险如下: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
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出血倾向:大量快速输血可因凝血因子过度稀释或缺乏,导致创面渗血不止或术后持续出血等凝血异常。
6、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库血保存时间越长,血浆酸性和钾离子浓度越高。大量输血常有一过性代谢性酸中毒,若机体代偿功能良好,酸中毒可迅速纠正。对血清钾高的患者,容易发生高钾血症,大量输血应提高警惕。此外,输注大量枸椽酸后,可降低血清钙水平,影响凝血功能;枸橼酸盐代谢后产生碳酸氢钠,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会使血清钾降低。
7、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是一种输血后数小时出现的非心源性肺水肿,病因是某些白细胞抗体导致的免疫反应。表现为输血后出现低氧血症、发热、呼吸困难、呼吸道出现液体。
8、传染性疾病:输异体血主要是传播肝炎和HIV迄今为止还有很多疾病仍无法监测。
二、自体血液回输是采用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以满足本人手术或紧急需要的一种输血疗法。
根据采血方法的不同,一般可分为预存式自体血回输、稀释式自体血回输、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此种方法可以避免输异体血而引起的多种疾病的传播,例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可以避免溶血、发热、过敏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可以避免输异体血对受者免疫系统的抑制,减少肿瘤的复发,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年限,降低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尤其适用于特殊群体,如稀有血型患者、宗教信仰而拒绝使用他人血液的患者、血液供应困难地区的患者等。同时,自身输血的费用低,可以节省患者的医疗支出。自身输血安全有效,但也可能给个别患者带来不良影响。1、手术前多次采血,可能造成患者贫血。采血过程中患者可能发生献血反应,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头晕目眩或呼吸急促,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可以消失。
2、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意识丧失与抽搐,造成生命危险。自身输血也存在因细菌污染引发菌血症的风险。
第四篇:星和血
记得第一次写读书心得,在一柜柜的书架穿梭时,我就被这本的书的书名吸引了,「星星都已经到齐了」,看著书背上的名字时眼底彷佛同时映出了一片要揉破天顶的黑丝绒,上头还缀着如钻石般耀眼的星子,收尽眼底,整片都是。
我愣愣地收回神,手更灵敏的反应就这么抽出了书本,但我却只凝视了它一会儿后又将它放了回去。而这次我再造访图书馆时便将它带出了借书台,借回了一片星空。
翻开序,我一行一行地念着,看见了一行文字是这样的「那个人跟我说的情节不是『谎言』,而是『梦』。」啊,这句话字看过的第一天起就一直酿在我心底久久挥不离,有股说不出的涩味儿哽在喉头,那只是一个梦而已阿,我们常说「有梦最美」,但用在这不免令人垂首。老人没有家庭,更没有孩子,他带着苍老却得意的语气向来人陈述他那身在海外孩子的成就,及那家庭的美景。可现实不是如此,他只身一人,能陪着他的也只有自己的影子罢了,而那只是一位垂垂老
矣的男人所盼的梦啊。也许当他生命将至之时,会变得分不清现实或虚幻,但在他咽下最后一口气前或许会真以为自己的「儿子」只是在国外赶不回来,而非是躺在无人守候的床榻前,抖着渐缩的形骸失去意识。作一个梦,自然是他的权利。
「秋千上的女子」一文也给了我很鲜明的印象,作者喻秋千就像深闺女子联系外头的桥梁,像是对那门坎外缤纷世界的透镜,但对在现代的作者来说,读书和求知才是她的秋千,可对我来说,考试不是我的秋千,读书也不是我的秋千,拿着几十元买的笔在纸上舞出能令人赞叹的事物,在直条与曲线间来回穿梭,把一片荒芜的沙漠变成浓密的热带雨林,将平面上的视点转为立体角,然后腾空跃起,那才是我的秋千,我的理想。
我有一位朋友,相识五年来,在几天前意外地得知她从不喝热牛奶,连温的也不愿多碰一下,我当下吓了一跳,原以为我们认识的时间是长的了,又是一起上学好几年的伙
伴,但我发觉我依旧称不上真正「认识」她,作者在书中提到曾有位僧人说「没有谁识得谁」,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啊!?一张在你面前充满善意的笑脸,却在转过身时偷偷地和他人谈论你的短处?素昧平生的人已经够多了,何况自己最亲密的朋友,甚至朝夕相处的家人?身为一个子女,我们有去识过父母的一切,工作上的态度、或是他们曾经有过或现在依旧抱持着的梦想?往往我以为我了解的已经够多了,可一回首却发现笔记本只在前几张凌乱地挤着些重点,再往后翻却只剩下空白页嘲笑似地在喧嚣。
同样的,我也可能没有真正认识「我自己」这个人。「喔,这次考了XX名」,那是成绩单认得的我;「还有时间玩计算机,怎么不去到垃圾?」,是母亲认得在计算机桌前的我;「这个人心机很重」,而这个……也许是识得我负面表现的人所说的话吧。但如果将这一切事物都抽走,只站在一张白纸上,我,会是怎么样的呢?或是将代表我的这本书,和全世界每个人代表自己的书摆在一起时,原本识得应是这样的我又会有不同吗?据
说爱因斯坦的脑部开发了7%,而一般人更少了只有2~3%,如果哪天出现了旷世奇才把他自己的头脑全开发了,那他是否有能力去真正「认识」周遭的人呢?
起初我以为,古人真是太无趣,还是有其它原因,他们竟然会为了等待春天来临,而做出像消寒图这样子的东西,头一次看见这样新奇的事物不免在心底赞叹几声,纸上仅九个字「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细数才知晓他每字都刚好九划,一天钩勒一字,九九八十一日尽春天便来临,这样的巧思精致的令我移不开视线,可总觉得古人的闲情逸致实在太盛,但又转念一想,当今城市繁忙的生活早不及从前,自然是没有多少人会使用消寒图这充满古风的艺术了。等待总难免令人煎熬,无论是在消寒图上撇下一墨的小太监,还是撕下倒数学测日历的考生,盼时间挪的快些、还是日子走得慢点,这油然而生的急迫却似乎大同小异了呢。
《血玲珑》读后感
——母爱的伟大,生死的抗争
一位女强人,一位母亲卜绣文,为了拯救自己还有不可救治贫血症的女儿早早,不仅要收到巨大的精神压迫,还要若如其事的奔波商场,就是为了女儿那一笔巨大的医疗费。为了拯救女儿的生命,卜绣文不惜一切,不择手段也要把早早从死神手中抢回来。这样,一个在医学与伦理学夹缝中的拯救计划——“血玲珑”就紧锣密鼓的张罗起来,企图创造一个新生命(准确来说应该是药)来拯救一个病入膏肓的小生命。
母爱的伟大
卜绣文,在商场上是一个干练的女强人,在家里扮演着决策者的角色,在女儿面前是一个好强能干的母亲。当苦难降临这个幸福的家庭是,面对文弱书生的丈夫,她无疑要挑起灾难的重担。
为了使这位经治医生魏晓日能够全心全意的拯救早早的生命,卜绣文不惜自己的贞洁,利用魏医生对她的好感,企图通过肉体的交换来赢得医生死心塌地的救助。虽然结果还是失败了。
祸不单行,当“血玲珑”方案确定下来以后,希望就在不远的前方,可厄运再次当头一棒。早早居然不是卜绣文与夏践石的孩子。婚前被强暴的一幕幕向这位千疮百孔的母亲猛烈冲击。但为了早早,她忍受了一切,甚至她的生命。卜绣文毅然按照“血玲珑”的计划进行着,找到当年强暴她的流氓,延续一个与早早的骨髓一模一样的“生命”。对于一个年过四十的女人来说,要再十月怀胎,无比在自己身体里装上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心灵的创伤,身体的残害,死亡的威胁,在这位母亲看来,已是不值一提了。女儿已成为她生命的全部。苍天也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卜绣文最终在鬼门关里走了出来。
生死的抗争
“血玲珑”一个让人产生美好幻想的名字,正是这场抗争的战场,宣告着一场生与死的决斗开始。主导者钟先生把它视为医学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实验,将会在医学界掀起一阵狂风。
然而,在这滴水不漏的计划背后,将是以牺牲一位母亲和一个活鲜鲜的生命为代价的“拯救生命”行动。
“难道整个医学的进程不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生命组成的吗?如果我们漠视一个个活鲜的生命,我们又如何能取得真正的进展。”
“吾爱吾师,吾更爱生命。”
面对这样一场生死抗争,学生魏晓日终于觉醒,不顾导师的谴责,尊重新生命。生命需要拯救,但不是以一条生命抵换另一条生命。
站在死亡线上的早早,知道母亲试图用妹妹的生命来拯救自己时,毅然决定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在死亡面前毫不畏惧,在她天真幼小的心灵里,生与死分得清清楚楚,犹如楚河汉界。
在针孔插下那水一般晶莹的皮肤下的时候,一个早早自杀的噩耗传来,“血玲珑”天衣无缝的计划此刻已经化为乌有,生与死的抗争此刻宣告停止。
这是钟医生的错?还是卜绣文的错?“谁都没有错,错的是病。”
在病魔面前,我们不能屈服,如海明威笔下在狂风暴雨海上抗争的老人,虽然最终还是死去,但他没有被困难打倒。但是,抗争不能剥夺其他生命的权利,倘若如此,那还算是一场“生命的抗争”吗?
第五篇:血透
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对急慢性重症患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由于病程长,病情重,加上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个人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往往产生及其复杂的心理障碍,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了心理分型分析、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透析疗效都有提高。【心理分型】
根据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进行分型:
⒈悲观心理 : 主要见于血液透析半年以上的病人,由于患病时间长未治愈、病情进入尿毒症期,患者认为一进入透析阶段,疾病已进入膏肓。因而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有害心理。⒉恐惧心理 : 主要鉴于初次透析的病人,由于对血液透析治疗的不了解,恐惧透析前的穿刺疼痛、担心血透会出现不良反应,惊恐自己会早逝。极度紧张的心理、影响了疾病缓解的进程甚至出现恶化。
⒊抑郁心理 : 血液透析只能部分替代肾脏的功能,并不能阻止原有疾病的恶化,也难以改变由于肾衰而引发的多脏器损害的进展。因而,病人生存的需要和生活的质量受到威胁,病人对生活失去信心、表现为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⒋敌对心理 : 一个健康人变成一个病人,是生活中的重要变换,特别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血液透析只能延续生命,减轻症状,有些病人又因经济条件做不到充分的透析而出现很多不适。病人感到健康离自己越来越远,便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生愿望,表现出焦虑、烦恼、自制力下降,对医护人员和治疗方案抱怀疑态度,甚至有敌对情绪,常常将怒气发泄到家人
和医护人员上。
⒌自卑心理 : 病人由于身体健康方面的原因,常感到疲劳、精疲力竭,不能从事正常的工作,有些事情还要在他人的威胁下才能进行,病人觉得自己成为亲人和单位的负担,社会和家庭地位的改变,病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⒍依赖性心理 : 患者对治疗的依赖和对他人的依赖增加,强调自己的病人角色。【护理措施】
1血液透析治疗前的护理 :
1.1加强与病人的沟通 对初次透析的病人加强宣教,让病人对透析治疗有充分的了解。当好病人的参谋,而不当病人的救世主。以热情的态度,温和的语言,认真做好解释工作,避免说教式、强迫式的简单应答。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失时机地给予心理援助。根据病人的不同年龄和性格,采用指导性及协商性护理方法,了解病人对护士和护理的看法,以获得病人的充分理解、信任和配合,让他们认同并参与护理行动,争取病人在治疗中准确执行医嘱,以发挥最佳治疗效应。
1.2熟练的穿刺技术消除病人的恐惧感:因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状况对消除恐惧透析心理起主导作用。穿刺前,向病人讲清配合方法,嘱其深呼吸进行心理调整或通过与患者交谈,播放轻松的音乐,创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干扰其紧张心理,分散其注意力;穿刺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争取“一针见血”,特别是对动静脉直接穿刺的病人,护士应练就过硬的操作技术,穿刺时沉着稳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以增加病人的信任感,消除恐惧情绪,积极配合治疗。⒉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护理 :
2.1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治疗和休息环境,以使病人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尽可能把性格相近、彼此接触能有益处的病人安排住同一病房,为他们提供认识和交流的机会,特别请疗程较长,效果理想的病友介绍体会,对其他患者起到良性刺激的作用,是患者轻松、愉快的完成治疗,不断增强生活的信心。
2.2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首先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医 德医风,对患者一视同仁,了解其家庭、心理状况、情绪变化、脾气和性格特点、诚恳耐心地与患者交流,使患者能将真实想法和问题告诉我们,并及时恰当地给予解答、疏导和帮助;指导患者处理好家庭关系,不要在家中以病人自居,尽量给人家减轻精神和精力上的负担,从而能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2.3加强巡视和沟通,增加病人的安全感,透析治疗过 程中,病人可能出现低血压、高血压、头痛、恶心等并发症,也可能出现穿刺点渗血、空气栓塞、透析器凝血等异常情况。加强对病人的巡视,以及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可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同时根据患者的人格特征,情绪类型,对不同病人心理反应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充分利用文字语言的暗示作用,宣扬积极的人生,促使病人消极心理状态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并给予自护指导,使护理工作更加完善。
2.4 做好生活护理,消除病人的顾虑,在透析治疗中,由于病人身体活动受限制,生活不能自理,如呕吐物、大便、皮肤瘙痒等,加强生活护理,护士应无条件的关注患者,站在患者立场,用患者的目光看待他们的问题,最深层次理解体验他们的痛苦和不幸,是患者感到护士象亲人一样,消除各种顾虑完成治疗。3血液透析治疗后的护理 ;
3.1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家庭成员是透析患者的精神支柱,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让家庭成员积极的了解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正确看待和对疾病非常必要。医护人员力求患者掌握的有关事项,家庭成员也应该尽力掌握,要使患者明白透析是对肾功能衰竭的间歇性治疗,饮食和液体量的控制才是持续治疗的道理。要使患者懂得治疗过程中的逆反
和侥幸心理都是十分危险的。在找到与疾病有关的原因后,还要让病人找到目前症状和以往心理问题的联系。因此,帮助患者寻找生命的意义,提升其信心与尊严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提高家庭支持,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个自然支持系统,扮演着促进和保护个人健康的重要角色,促使心理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
3.2重视社会适应或康复 鼓励患者回归社会,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经济收入,减轻对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同时充实自己,体现自我价值,增加自信心,保持健康的心态,接受环境的考验,重新适应社会。
【总之】 血透患者的心理压力来自诸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社会、家庭关系,经济能力不能承受,长期反复多次的血透感到恐惧、厌烦、和悲观。成功的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焦虑、恐惧感,减轻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的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心理护理是血透患者临床护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同时家庭、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心、关注也可以使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血透患者登记及病历管理制度
1、科室配备电脑及上网条件,在完成每例血液透析治疗后3日内,登录“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按要求进行病例信息报送,如实登记患者姓名、年龄、住址、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
2、保证血透病历的完整性,1份完整的血透病历包括首次透析病
程记录、血液净化记录单、病程记录、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化验黏贴单、谈话签字单。
3、血透医生接诊新病人后必须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血
透前必须签署血液透析治疗知情同意书,8小时内必须书写首次透析病程记录,以后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书写病程记录,至少每月1次,保留黏贴门诊血透病人的各种化验检查单,长期医嘱要体现出治疗方案,如透析处方、病人的饮食、长期用药,治疗方案有更改时要随时记录。
4、血透护士必须按要求认真完整填写血液净化记录单。透析时生
命体征变化、各项透析参数、不良反应、透析时用药情况等。
5、长期血透病人的病历资料每年整理归档一次,临时血透病人终
止透析及时将病历归档。病历资料存放在血透室资料间,血透病历保存30年。
6、科室成立血透病历质控小组,每月对血透病人登记情况、血透 病历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检查,并进行相应整改.血透室医务人员培训制度
为了保障血透患者的治疗质量和安全,进入血透室工作的医务人员需进行专业培训,具体措施如下:
一、血液透析从业医生、护士和技师需接受3~6个月的专业培训,理论和操作考核,考核合格并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血液透析医师培训要求: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与不少于30例肾脏疾病和50例尿毒症病例的临床管理,参与不少于20例的血液透析导管置管手术的助手工作,并经考核合格;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治疗前评价、诊断性检查结果解释、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和并发症处理、血液透析方案的制定、血液透析操作与过程记录、透析急慢性并发症处理、重症透析患者的处理和透析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血液透析护士培训要求:在上级护师指导下,参与不少于100例次血透的管理,并经考核合格。其中内瘘穿刺不少于100例次,导管护理不少于50例次;在上级医师和护师指导下,参加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治疗前评价、诊断性检查结果解释、血液透析通路并发症处理、血液透析方案的制定、血液透析操作与过程记录、透析急慢性并发症处理、重症透析患者的处理和透析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二、每个月科室组织进行一次血液透析专业知识学习。
三、每3~4年一次轮换到上级医院或各种培训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