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鉴定田黄石
怎样鉴定田黄石
田黄石必需具备六德
(1)细:指质地细密,如婴儿之肤;
(2)结:内质脂密有光泽,手有滑感;
(3)温:与人有相亲的宝气,无火气;
(4)润:在手心能生成露珠般的滋润,如露之欲滴;
(5)凝:指凝灵,如半透明的冻状;
(6)腻:指肌里油溢,用手稍微盘玩一会就会出现由里往外冒油,如油之欲滴,怎样鉴定田黄石。其他石头,没有这种油腻感,更谈不上由里向外冒油,油之欲滴了。
(二)田黄的比重2。6克/cm3, 摩尔硬度为2.5—2.9度。与人指甲硬度差不多。若田黄加热上腊后,石质会变硬些。
(三)田黄肌理应有萝卜纹,在灯光透视下可见。《印石辩》石巢先生首次提出了田黄石萝卜纹六种表现形式,是石巢先生的又一贡献。
(1)象萝卜皮内层的纹理,网状而且长眼,由密渐疏。
(2)像粽粒状,如糯米粽子蒸熟后,米粒似化未化形状,有时也成条纹状。
(3)网眼较圆,又断续分散分布。
(4)如东瓜内心纹,或明或暗不规则分布。
(5)如水波纹状。
(6)基本上不见萝卜纹,仅有少数网状纹,是最上品者。
(四)田黄石有无外皮不作为鉴定标准,仅作为参考。格裂是田黄石瑕疵,无格无裂是极美品。“无格不成田,无皮不成田”,只作参考,不作鉴定标准。
“无纹不成田”,作为鉴定标准之一。有萝卜纹不一定是田黄,但田黄必须要有萝卜纹。
(五)仪器检测,用红外光谱分析(IR)、X射线能谱分析(EDS)分析,田黄石主要成份有的是纯净的地开石组成,其中有极少量辉锑矿;有的除地开石外, 还含有其他矿物成份;田黄冻石主要矿物成份由珍珠陶石组成(1996年、崔文元发表《田黄及其鉴别研究》一文确定),自我鉴定《怎样鉴定田黄石》。其矿物主要成份是地开石或珍珠陶石不一定是田黄(浙江昌化田黄,其矿物主要成份也是地开石),但田黄的主要矿物成份必须是地开石或珍珠陶石。
只要具备上述条件,就可以确定是田黄真品。
三.与田黄石相近或相似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鹿目石:石内有红褐色透出,没有萝卜纹。
(二)连江黄:干燥易裂,纹粗且直,石质脆硬,石屑呈颗粒状,矿物成份是伊利石。
(三)善伯洞石:肌里多含金属细砂点,闪闪发光,俗称金砂地,有的有粉白色的浑点,俗称花生糕。其矿物成份是高岭石。
(四)溪管田石:也称溪蛋,是芙蓉石的石性,矿物成份叶腊石。
(五)牛旦黄石:石内含砂点,没有萝卜纹。
(六)坑头田石:石内有俗称“虱卵”的白点。
(七)巴林福黄石:矿物成份是高岭石,其黄冻产量稀少,目前己是黄金三倍价。
(八)河南黄冻石:其主要矿物成份不是地开石。
(九)巴林殊砂冻:其主要矿物成份不是地开石。
(十)寿山高山冻:温、润、腻不如田黄。矿物主要成份是高岭石。
(十一)浙江昌化田黄:刀感要硬、涩一点,刀痕有小小结晶闪闪发光,石质较粗,较松,内有浅色小点,杂质,没有寿山田黄莹澈、温粹、凝腻的境界。
特别注意,只有浙江昌化田黄石,其主要矿物成份是由地开石组成,与寿山田黄石相同;高山坑、都成坑、坑头坑的寿山石有的也含有地开石,但颜色为灰白、白色、肉红色;其余成份都不是地开石或珍珠陶石,用仪器检测很容易区别。
四.其他方面
田黄石颜色是经过溪水浸润,田土覆盖,经过几百年、几千年仍至几百万年,由内部矿物染色变化才形成。
第二篇:怎样鉴定工伤
怎样鉴定工伤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工伤主要有以下类型: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这里,要理解和把握“事故”的本质是“意外的损失或灾祸”,有渐进性(比如慢性中毒、血吸虫感染等)和突发性(比如工架垮塌、高空坠物伤及等)两种,不可拘泥于突发性一种情况,怎样鉴定工伤。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工伤鉴定《怎样鉴定工伤》。
2.1)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3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3)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4)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5)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盛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6)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第三篇:怎样鉴定玉石
怎样鉴定玉石
目前,市场上一些出售宝玉的摊点,常常混杂进一些加工精湛的人工玉,怎样鉴定玉石。可靠的辨别方法是:看、听、测试。
看,主要看晶体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较强,油脂光泽;
听,真玉声音清脆,反之声音闷哑;
测试,真玉从玻璃上划过,玻璃上留下划痕,而玉石本身则丝毫无损。
常见的假玉有塑胶、着色玻璃、云石(大理石)、电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鉴别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胶的质地比玉石轻,硬度差,一般还容易辨认。
着色下班也容易区别。只要拿到灯光或阳光下检查,就会看见玻璃里面有不少气泡。
比较难辨的是电色假玉,这旨经过电镀,给劣质玉镀上一层美丽的翠绿色外表,很容易误以为是真玉。这时就需要仔细观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绿中带蓝的小裂纹,就是假玉。因为电镀时会留下裂纹,行家称为“蜘蛛爪”。也有人说,将电色假玉放置热油中,电镀色就会消退,还其本来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玉石鉴定《怎样鉴定玉石》。鉴定方法很简单,即它们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仅2.8。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即可辨别真假。
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看去比玉还洁白莹润。古人说:“玉赛硝,必定高。”就是,白玉要象硝子那样,才算是高级的。可见,硝子和玉难以分辨。然而真假终究是不同的。就颜色来说,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纯白者极少,硝子则是匀净洁白的纯白色。就玉性来说,玉温润细腻,如脂如膏,硝子虽也温润,莹润之中却难免有贼光。白玉是天然产物,体质很难全部均匀一致,内中玉筋、玉花等。硝子为人工所制,则无上述表象。白玉质地坚实,无气泡可寻。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气泡、气眼外露。弄清这几条,就不会把硝子制品当成玉器了。
2.玉器价格昂贵,挑选技术要求很高,绝大多数消费者都难以辨别其优劣、真假,稍有不慎就容易购买到劣质品或假货,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市场上销售的玉器店家很多,玉器一般分为软玉和硬玉两大类。硬玉又叫翡翠。从化学业成分来说,软玉是含钙、镁和铁的硅酸盐;硬玉是含钠和铝的硅酸盐。
下面介绍玉器的优劣、真假辨别方法:
水鉴别法→ 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伪劣货。
手触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一摸,有冰凉润滑之感。
视察法→ 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就是真玉。
舌舐法→ 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涩的感觉。
放大镜观看法→ 将选购的玉器放在放大镜下观看,主要是有无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裂痕者为次之。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价值亦大减,裂痕越多越明显的,价值也就越低。
第四篇:怎样鉴定玛瑙
怎样鉴定玛瑙
1、看颜色
看颜色是否鲜艳、纯正,色层是否厚实,条带是否明显,其中以红色和蓝色为最佳,怎样鉴定玛瑙。真玛瑙色泽鲜明光亮,假玛瑙的色和光均差一些,二者对比较为明显。天然红玛瑙颜色分明,条带十分明显,仔细观察,在红色条带处可见密集排列的细小红色斑点。用石料仿制的假玛瑙烟壶,多数在底部呈花瓣形花纹,络成“菊花底”;而染色蓝玛瑙颜色艳丽、均一,给人一种假的感觉。
2、看透明度
看是否表面光洁,透明度是否高,纹饰是否均匀、明晰。
3、看质地
要质地是否细腻、坚韧,有无裂纹或裂纹少的,有裂纹者为次品。假玛瑙多为石料仿制,较真玛瑙质地软,用玉在假玛瑙上可划出痕迹,而真品则划不出。从表面上看,真玛瑙少有瑕疵,劣质则较多。
4、看级别
水胆玛瑙是玛瑙中最为珍贵的品种,特征是玛瑙中有封闭的空洞其中含有水。
5、看设计构思和制-作-工-艺
看设计构思是否巧妙,依料是否赋形,依色是否赋形,工艺是否精湛,抛光效果是否好等。优质玛瑙的生产工艺严格且先进,故表面光亮度好,镶嵌牢固、周正,无划痕、裂纹。
专家认为:鉴别玛瑙饰品时还应注意:凡是用石粉凝制的玛瑙都不是上品。没有带状或层纹分布的可能是假冒品。
玛瑙品质分级:
AA级——单一颜色,且色泽均匀一致,不含花纹。
A 级——单一颜色,但色泽深浅不一,不含花纹,自我鉴定《怎样鉴定玛瑙》。
AB级——单一颜色,具有深浅不一的色泽,均含有花水纹,但不含裂。
B 级——色泽深浅不一,且含有花水纹,做工尺寸不标准。
各种级别的玛瑙,都以红、蓝、紫、粉红为最好,并且要求透明、无杂质、无沙心、无裂纹;其中,块重4.5公斤以上者为特级,1.5公斤以上者为一级,0.5-1.5公斤为二级。
玛瑙鉴定标准
玛瑙(玉髓)
英文名称:chalcedony(agate,jasper,green,chalcedony)
矿物(岩石)名称:玉髓
化学成分:SiO2;可含有Fe,Al,Ti,Mn,V等元素
结晶状态:隐晶质集合体,致密块状构造,也可呈球粒状、放射状或微细纤维状集合体
材料性质:
常见颜色:各种颜色
玛瑙:呈同心层状和规则的条带状,可分为缠丝玛瑙、条纹玛瑙、苔纹玛瑙、火玛瑙、缟玛瑙。
碧玉:隐晶质致密块状,砖红色、黄褐色、绿色等
光泽:玻璃光泽至玻璃光泽
解理: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或参差状断口
摩氏硬度:6-7
密度:2.60(+0.10,-0.05)g/cm
3光性特征:隐晶质集合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1.535-1.539,点测法1.53或1.54双折射率:不可测,有时可有0.004
紫外荧光:通常无,有时可显弱至强的黄绿色荧光
吸收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隐晶质结构,参差状断口
特殊光学效应:晕彩效应,猫眼效应
优化处理:
热处理:热处理改善颜色,不需鉴别
染色处理:可有各种颜色,染料沿裂隙分布,染绿色可有645,670nm模糊吸收带
重要鉴定项目:密度、折射率、放大检查、吸收光谱
第五篇:怎样鉴定犀牛角
怎样鉴定犀牛角
第一点:纵向纹理:犀角有独特的像麻片状的纵向纹理,这一点是仿制品无法制出的.第二点:表面沟壑:不管犀角打磨抛光的多么精细,表面都会有小细条一样的沟壑,而这种沟壑是其他角质所不具备的.第三点:颜色沉沉且带有明显的棕红色调.我实在懒得打了,你自己看看这些资料吧~
性状鉴别] 1.犀角:多呈阔圆锥形,自底部向上渐细,上部稍扁,顶端钝圆,稍弯曲,怎样鉴定犀牛角。角长10~40cm。表面乌黑色或黑棕色,下部色渐浅,呈灰褐色。角前面近低部有一纵深陷沟,沟长3~15cm,深0.5~3cm,习称“天沟”,与“天沟”相对的底盘上有一脊状隆起,长6~9cm,高1~2cm,习称“地岗”。基部表面粗糙,周边凹凸不平,呈钝齿状,习称“马牙边”。“马牙边”向上的中部有纵纹及未除净的坚硬的毛,习称“刚毛”。底盘长圆形,前窄后宽,形如龟背,长13~22cm,宽7~14cm,灰黑色或灰棕色,向外逐渐变浅,呈灰棕色或灰黄色,底面凹入3~6cm,习称“窝子”,其上布满蜂窝状小凹坑(鬃眼),习称“砂底”或“砂窝底”。角质坚硬,纵向剖开,均系顺丝,无牵连“绞丝”。气微香,味微咸。犀角镑片多为纵切或斜切片,卷曲不平,呈灰白色,有芝麻花点或短线纹。对光透视可见透明小点,习称“芝麻点”,质脆易碎,气微,味淡。用手挫之或置沸水中浸泡后,微有清香气,鉴定材料《怎样鉴定犀牛角》。
2.小犀角:为犀牛顶上的小角。呈馒头状,盔帽状或扁圆形,大小不一,高1.5~6cm,色乌黑光亮,下半部较浅,多有纵裂纹。底盘圆形或长椭圆形。直径2~9cm,“窝子浅”,“砂底”较细,灰黑色或发黄,顶端圆形。纵剖面丝较粗,显顺纹,多为灰黑色。无“天沟”、“地岗”、“马牙边”等特征。镑片多弯曲。味稍浊。
犀角的鉴别经验有以下几点:
1.体坚质重,底盘长圆形,纵面易劈开,其面上顺纹清晰;
2.镑片菲薄,弯曲光滑,有灰白色的芝麻花点,以手搓之易碎:
3.用热水浸泡或放入手掌中磨擦使之发热,无腥气而清香。
以色乌黑光亮、完整无裂纹、砂底色灰黑、鬃眼明显、纵剖面丝粗顺直、气清香者为佳。
主要成分为角蛋白(kenatin)。此外,尚含蛋白质、肽类、游离氨基酸、胍衍生物(guanidine deriratives)及甾醇类等。
清热、凉血、解毒。治伤寒时疫、热入营分、惊狂、发黄、斑疹、神昏谵语、血热妄行、吐血、衄血、下血、热毒疮月中。
放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生虫及裂纹。
在商品收购中有时有犀角杯,系犀角加工雕刻而成.亦可供药用。犀角杯有光杯与花杯之分,其上刻有花纹为花杯,无花纹为光杯,以光杯为佳,光滑明亮。盛过酒的杯底则不光滑,劈开后亦显顺纹,无纹丝。
1.系用牛角加工而成,其外形与小犀角极相似,呈馒头形,表面淡黄棕色或灰黑色,无圆形鬃眼,往往有弧形裂纹,底盘为圆形,直径4cm,平截,无窝子及砂底。质坚硬。气微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