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下册科学重点内容整理
1、噪声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人们在减少噪声方面想了许多办法。写出你知道的减少噪声的方法。(不少于三种)
答:消声器、马路两旁的树木、耳机装上厚厚的垫子、禁止鸣喇叭
2、既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潜望镜是弯曲的,但光仍能传播过去,可见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潜望镜虽然是弯曲的,但在每一个拐角处都有一倾斜45°的平面镜,使光线沿直线射出弯曲的潜望镜。
3、我们能不能在电线上晾衣服,为什么?
答:我们不能在电线上晾衣服。因为这样做太危险,万一电线有破损,电流就会通过晾晒衣服流入人体,使人触电死亡。
4、白色污染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怎样减少白色污染?
答:(1)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包装制品,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坪、街头、农田及住地周围等处的这种随处可见的污染环境现象,称为“白色污染”。
(2)减少白色污染我们要自觉少用或不用塑料袋。积极宣传,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5、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答:(1)影子是光照射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形成影子。
(2)影子的大小和光源与物体的距离及物体与光屏的距离有关。
6、既然用导线接通电源和用电器后,用电器就可以工作了,那么开关就没有必要再接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不接开关,直接用导线接通用电器虽然可以工作,但每次连接时容易出危险,为了用电安全,开关接入是必不可少的。
7、一个简单的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一个简单电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四部分组成。
第二篇:英语小学三年级下册重点内容
英语三年级下册重点内容
Unit 1
单词:boygirlteacherstudentthismyfriend I’m=I amnicegoodmorninggoodafternoonmeetgoodbyetoo
句子:We have a new friend today.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 America.This is my friend.Unit 2
单词:fatherdadmothermommanwomangrandmothergrandmagrandfathergrandpasisterbrotherlet’s=let usgreatreallyandhow 句子:Who’s that woman?She’s my mother.Who’s that man?He’s my father.Let’s watch TV.How funny.Who’s this boy?He’s my brother.Unit 3
单词:eleventwelvethirteenfourteenfifteensixteen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twentyhow manycanlook at
句子:I have a mew kite.It’s beautiful.Let’s fly it.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I can see 12.How many crayons do you have?Open it and see.That’s right.
第三篇:三年级科学下册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通过本册教学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总体知识目标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2、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3、教育教学目标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学困生有:张子勇、张帆、邵兰兰,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习,使他们不被落下。
2、中等生优化措施:(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2)、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3)、加强优生与中等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优等生的培养(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习的兴趣。(3)对尖子生的平常学习,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六、改革设想:(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
2课时
2、塑料
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
2课时
4、物体传声
2课时
5、自制小乐器
2课时
6、声音与生活
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
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
1课时
9、镜子
2课时
10、七色光
3课时
(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
2课时
12、让灯亮起来
2课时
13、导体与绝缘体
2课时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
2课时
15、制作小磁针
2课时
16、磁的应用
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
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
1课时
19、畅想通信
2课时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 学内容
3月5—3.10
1、身边的材料
3月12—3.17
2、塑料 3
3月19---3.24
3、倾听声音 4
3月26—3.31
4、物体传声 5
4月2 —4.7
5、自制小乐器 6、4月9 —4.14
6、声音与生活7、4月16 —4.21
7、光的传播
8、透明与不透明
9、镜子 8、4月23 —4.28
10、七色光 9、5月9 —5.12
11、电在我家中
12、让灯亮起来 10、5月14 —5.19
13、导体与绝缘体
14、磁铁的力量 11、5月21 —5.26
15、制作小磁针
16、磁的应用12、5月28 —6.2
17课传递信息 13、6月4 —6.9
18、通信的发展 14、6月11 —6.16
19、畅想通信 15、6月18 —6.23
复习16、6月25 —6.30
复习
期末考试
第四篇:六年级科学下册课文笔记重点内容(物质)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文笔记重点内容(物质的变化)
一、我们身边的物质
1.世界时由物质构成的。
2.易拉罐压扁——改变形状;水结冰——改变形态;火柴燃烧——发光发热;铁生锈——改变颜色……
3.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4.木条燃烧和折断所发生的变化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沙子和豆子的特点及混合、分离后的状态。
2.白糖加热前后的状态。
3.物质的变换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三、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1.淀粉遇到碘酒会发生颜色的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新的物质。
2.米饭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米饭是甜的吗小资料。
3.含淀粉和不含淀粉的食物分类。
4.用淀粉书写的语句涂上碘酒后的效果展示。
四、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
2.混合后的现象描述。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五、铁生锈了
1.铁片与铁锈的比较记录表。
2.铁生锈的原因实验设计。
3.结论: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是一种化学变化。
六、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的观察记录。
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七、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1.铁钉在不同地方生锈情况的记录。
2.铁钉生锈快慢的观察记录。
3.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如有图片,可以用图片再加以解释)
八、物质变化与我们
1.物质变化的图表。(详细如作业本上的表格)
2.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
第五篇:三年级科学下册总结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而我,本学年再次担任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对这门课程的认识更加深入。“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尽管课时任务重,我仍尽力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以下是我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的总结。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以及研究性学习思想来指导教学,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体验、能力的提高、知识的增进,养成良好的素养。
二、教学工作:
1、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在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自己经验的不足,仍存在不足之处,如:
1、对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训练还不到位,还有小部分学生的学习仍不够自觉,缺乏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2、由于学校条件所限,还不能实现让学生充分动手参与实验操作。
3、与其它学科的配合不够,观察记录写得不够具体。
4、教学方法、课堂掌控能力有待提高。
在这一学期中,我在各位同事的帮助下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一定的进步。
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理论知识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组织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