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总规需要甲方提供资料
需提供基础资料清单
一、地形图
1、镇区范围内1: 1000地形图(电子文件)
2、镇区范围现状已发生较大变化的重点地块地形图补测(电子文件)
3、镇域地形图(1: 1万或1: 5千)及行政区划图
二、相关规划
1、德化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城镇体系规划
3、上一轮总体规划
4、已编制的其它规划(如重点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5、域现状土地利用及规划情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6、旅游相关规划资料(石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资料)
三、地质灾害资料
1、镇区范围内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电子光盘)
2、水土流失情况、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河流防洪标准
四、城镇概况
1、德化县志及志
2、地理位置(经、纬度)、镇域面积
3、历史沿革、行政区划情况
4、气温、日照、降水等气候条件、主导风向、水文条件(河流水系)
5、地形地貌、地质构造
五、人口资料(详见附表)
1、镇区近五年人口统计资料(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
2、镇域各村近五年人口统计资料(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
六、社会经济资料
1、近5年镇政府工作报告
2、近5年镇(镇区及各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报告(报表),镇区及各村GDP及各产业产值,各村主导产业、发展优势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
七、资源情况
1、社会文化、人文景观相关资料(文字﹑照片)
2、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等自然资源相关资料
3、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相关资料
4、矿产﹑水利等其他资源相关资料
八、社会服务设施
现状各公共设施情况(行政、市场、教育、医疗、文体等)
九、道路交通资料
1、是否有高速公路﹑铁路?在的线路图
2、镇域过境交通现状及规划情况
3、镇域乡村道路现状及规划情况
4、水运现状及规划情况
5、加油站、加气站、消防站现状及规划情况
十、工程管网资料(提供全套资料,包括图纸、文字等)
1、镇区及各村供水、排水、供电、电信、邮政、供气、广播电视、垃圾处理等现状
及规划发展设想等资料。
2、规划区水源?水厂规模?位置?水厂供水压力?高位水池、中途泵站的位置、规模(高位水池容量、泵站规模)?
3、现状给水管道布置情况?给水管径?
4、现状排水体制(是雨污分流制,还是雨污合流制)?现状排水管道的布置情况?管径(雨、污水管)大小?现状雨水冲沟的尺寸(B×H)?
5、规划区污水处理厂位置、规模?(若无污水处理厂,则本规划区内污水排至下游哪个污水处理厂,其位置、名称)?
6、现状规划区内高压线走廊(10KV以上),线路名称、电压等级、回路数?请提供现状人均年生活(或综合)用电量统计数据。
7、规划区内电源取自何处?35KV及以上变电站位置?占地面积?主变压器容量?供电范围?
8、现状规划内有无通信光缆、电缆?位置?管孔数?
9、现状规划区内有无电信局、邮政局(所)、移动通信基站?位置?面积?规模?本规划区电信线路由哪个电信局负责(即线路来源)?
10、本规划区有线电视设施由哪些?有无埋地电视光缆?有则提供具体走向?现状广电局的具体位置及占地面积,现状有线电视用户数量。
11、本规划区移动通信设施有哪些?有无埋地通信光缆?有则提供具体走向?现有移动或联通公司移动电话基站具体位置,移动电话现有用户数量。
12、现状燃气气源(天然气还是液化石油气)?
13、现状燃气管道走向、管径、压力等级?
14、规划区内现状有无燃气储配站、调压站?有则提供位置、占地面积?储气容积?调压站现状流量?
十一、党委、政府对本项目的规划要求及设想内容提纲(镇政府以书面文件提供)
请召开镇党委或政府会议,讨论以下问题,并行成会议纪要,以书面文件提供。
1、城镇性质和发展方向的考虑;
2、城镇本身发展优势、潜力与局限性的分析,评价其发展条件、长远发展目标;
3、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调整村庄布局的建议,村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
4、人口的规模与结构变化,重点是农业富余劳动力空间转移的速度、流向与城镇化水平;
5、各项基础设施与主要公共建筑的配置建议;
6、选择建设发展用地,提出镇区的规划范围和用地的大体布局。
7、近期建设项目详细情况。
综合资料 备注
1、统计年鉴(近10年)统计局或规划管理部门
2、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十五”规划及“十一五”规划 发改委
3、市、县志及专业志等(如交通志、建设志)
4、政府工作报告
5、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公安局
6、历次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镇)总体规划(文字或图纸)规划管理部门
7、土地利用规划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相关资料(文字或图纸)国土局
8、各类专项规划(如交通规划、生态规划、旅游规划、给排水规划、防灾规划等)相关的部门如交通局、水利局及环保局等
8、行政区划图 民政局9、1:5000或1:10000地形图 规划管理部门
10、卫星遥感影像图(针对不同城市而言)规划管理部门
分类资料(基础资料汇编撰写的主要内容)
第一大类:自然环境调查
调查项目 主要内容
1、地理位置 城市所处的经纬度 自然环境方面的各类调查项目对城市的布局、建设项目的选址以及工程设施与建筑物的布置密切相关,对城市景观也有着直接的作用,是城市能否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保障。
资料的来源主要是市(县)志
2、地理环境 城市与周边城市或地区在地理特征方面的相互关系。
3、地形地貌 包括坡态、坡度、坡向、标高、地貌等
4、工程地质 包括地质构造、地质现象(如黄土、滑坡、溶岩、冲沟、沼泽地等)、地震、地基承载力、地下矿藏等
5、水文地质 包括江河流量、流速、水位、水质、地下水储量和可开采量、地下水质、水位等,在调查中要特别注意江河湖的洪水位对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影响以及洪水淹没范围的变化情况
6、风象 主要内容包括风向、风速,以及其他风象如静风、山谷风、海陆风等的频次与特征等。
7、气温 包括年和月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气温、昼夜平均温差、霜期、冰冻期及最大冻土深度
8、降雨 包括雨量、降雪量及降雨(雪)强度,掌握暴雨量公式
9、日照 调查日照时数、可照时数、太阳高度与日照方位的关系等
10、自然生态 主要涉及到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与分布,生物资源、自然植被、城市废弃物的处置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11、矿产资源 境内主要矿产种类、储量、品位、开采条件、分布及目前开发利用情况
12、土壤资源 总面积,其中耕地、林地、水面、道路及城镇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特点
13、旅游资源 主要景点的等级及介绍
第二大类:经济环境调查
1、整体的经济状况 包括城市经济总量及其增长变化情况、城市整体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比例、工农业总产值及各自的比重等、以及就当地资源状况而言的优势
产业与未来发展状况 经济环境的调查是认识和解决城市问题的基础,主要涉及规划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主要是:统计年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十五”计划及“十一五”计划、政府工作报告
2、一、二、三产业的经济状况 第一产业(指郊区)主要是农业的经济状况及主要农产品的地区优势等;
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的经济状况及产业的构成以及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主要工业产品的地区优势等
第三产业如商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的经济状况
第三大类:社会环境调查(主要是人口的调查)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城市(镇域)的总人口、城区(镇区)的总人口,人口的历年变化情况(重点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城镇人口总数(或非农业人口),年龄及性别构成、文化构成、行业构成,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
镇域范围内各行政村、自然村名称、总人口、耕地面积、生产总值、特色农业等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主要是:
统计年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第四大类:城市(镇)用地的调查(主要是十大类用地的调查)
调查项目 主要内容 城市用地的调查是对城市最直观的了解,通过该大类的调查,了解城市的用地现状,发现城市所处的问题,是规划城市最根本的前提。
对规划区范围的所有用地进行现场踏勘调查,对各类土地使用的范围、界限、用地性质等在地形图上进行标注,从而完成土地使用的现状图和用地平衡表。
资料来源:
主要是通过现场踏勘;地形图及各类专项规划
1、居住用地 包括总的居住用地面积、各类型居住用地的面积(一、二、三、四大类)、主要地段的居住分布情况、建筑质量等
2、工业用地 包括总的工业用地面积、各类型工业用地的面积(一、二、三大类)、重点调查工业园区的性质、规模和主要企业类型及工业园区的相关规划资料
3、公共设施用地
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设施、文物古迹及其它 行政办公用地:现状行政办公用地的分布及用地面积、性质
商业金融用地:各级(大型百货商店、大型专业批发零售市场、小商品市场、农贸市场)商业网点的分布及用地面积、性质;银行、金融、保险机构地址、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成年代、层数、职工人数、服务范围;宾馆、旅馆、招待所位置、占地面积、床位数、一般入住率、附属设施情况、建成年代、层数、职工人数、服务范围
文化娱乐用地:现状主要娱乐场所(如电影院、图书馆、文化站、青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等)的分布、用地面积、性质
教育科研:科研机构的名称、地址、科研人员数量、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实验场地面积;各类专科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名称、地址、学制、在校学生人数、占地面积;现状中、小学、幼儿园的分布、用地面积、班级数、师生人数
医疗卫生:现状主要医院的分布、用地面积、等级、医生人数、床位数等;防疫站、卫生站情况;私人诊所情况
体育设施:现状主要体育活动场所、居民健身运动场所的分布点、用地面积文物古迹:现状主要文物古迹的分布、用地面积、等级
4、仓储用地 包括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用地的布点、用地面积及性质
5、对外交通用地
包括公路、铁路、航道及航空(针对不同城市而言)公路:区域及城市高等级公路现状(等级、宽度及长度),铁路:主要客运站场的布点及用地面积,主要货运站场的布点及用地面积、性质、交通运输手段,航道:主要航道的等级、宽度、主要港口、码头的分布、用地面积
航空:机场的布点、用地面积、等级
6、道路广场用地
包括城市内部的道路、广场、停车场 道路:各等级道路(可细分为主干路、次路、支路及其它)的路幅、横断面形式;公交线路条数及具体走向、公交站场位置及用地规模
广场:广场的位置、性质、用地规模
停车场:停车场的位置、性质、用地规模
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包括给水、排水、供电、电信、燃气、防灾、环境保护及环境卫生等
给水:包括水源地点、水质等级、水源保护现状;现状用水量、供水普及率、供水压力;现状水厂布点、用地面积、地址;现状配水管网的分布、管径
排水:包括污水排放设施、地点、处理手段、污水处理率;现状污水排水管网的分布、管径;污水处理设施布点、用地面积;雨水排水管网的分布、管径;涵闸现状供电:包括现状日、年用电量(农业、工业、生活)、平均用电负荷、最高用电负荷;变电站布点、用地面积、等级;电网走向、等级
电信:包括电信设施及电信电缆(或电讯导管)的布置、走向;电信网点的布点、容量、用地面积;移动通讯、无线寻呼业务、公用电话服务;邮政网点布点、用地面积
燃气:包括现状用气量、气种、气源、气化率;现状输配气管网分布、管径
防灾:包括人防工程现状布置、设施;抗震防灾现状设施、措施;避震疏散道路;防洪、排涝的设施分布、标准;消防站、消防大队、消防栓等设施分布、消防装备,消防供水现状
环境保护:包括水源保护区,污染排放大户及排放量以及种类,大气、水体及噪声环境评价,环境监测报告
环境卫生:各类废弃物量,废弃物收集、运输、排放、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状况,垃圾处理场、收集及中转站、果壳箱、垃圾箱(桶)、公共厕所的分布,环卫专用车辆及停车场、进城车辆冲洗站,其他环卫机构
8、绿地 公共绿地总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及城市绿化建设发展设想
主要公园、苗圃及防护绿地的布点、用地面积;道路绿化的状况
9、特殊用地 包括军事用地、外事用地和保安用地等的用地面积
10、水域 水域的面积及分布
第五大类:历史环境调查(主要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主要调查内容包括:
1、自然环境的特色,如地形、地貌、河道的形态及与城市的关系;
2、文物古迹的特色,如历史遗迹等;
3、城市格局的特色;
4、城市轮廓景观,主要建筑物和绿化空间的特色;
5、建筑风格;
6、其他物质和精神的特色,如土产、特产、工艺美术、民俗、风情等。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而言,历史环境调查也是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补充:风景区及总体规划
自然景物:
a.山岳、峡谷、熔岩、火山等特殊地貌、典型地质现象、地址剖面
b.江河、湖海、溪潭、瀑布、泉源等
c.野生动物、森林、草原、古树古木、观赏花木等
d.日出、彩霞、云海、雪景、佛光、海市蜃楼等
人文景观
a.古建筑、古园林、摩崖石刻、古墓、古代工程、古战场等历史遗迹
b.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村寨、民居、集市和节庆活动、风土民情
环境质量
自然资源
a.有关地震、断层、火山、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情况
b.有关水域特征、温度、湿度、降雨量、风向、风速、暑期等
c.有关气候特征、水位、水温、水量、潮汐、凌汛、泥沙含量等
d.有关土壤、植被、大气、水质以及污染源的状况
e.有关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地方病及有害动植物等情况
开发利用条件
a.风景区在一定的国土区域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内外交通状况
b.公共服务设施状况(包括食宿、购物、文娱、医疗、邮政、银行、厕所等)c.旅游利用状况(历年旅游人数、典型日游客量、分布情况、消费结构及水平、接待及管理情况)
d.基础工程设施(包括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环卫、污水处理、防灾安全措施等)
e.其他资源状况(包括土地利用现状与可开发的土地面积、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可供水量等)
f.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包括人口、民族、生产、物资供应、居民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等)
g.管理工作状况(包括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立法工作等
第二篇:甲方资料整理
一、工程项目资料分类:
1、文字资料:
(1)、工程项目合同;
(2)、监理工程师大纲、规划、条例,监理月报,指令,通知,函件;
(3)、承包商报告、函件;
(4)、甲方指令、通知;
(5)、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
(6)、会议纪要;
(7)、工程质量事故核查处理报告;
(8)、施工组织设计;
(9)、施工进度计划;
(10)、工程报表;
(11)、经济签证;
(12)、现场技术核定单;
(13)、认质单;
(14)、认价单;
(15)、工程款支付申请单;
(16)、工程竣工资料;
(17)、工程检查验收资料;
(18)、公司内部文件资料;
(19)、各种电子文档
2、图片图象资料:工程项目照片、录音带、录像带;
3、电脑部份:现场项目管理资料;
二、工程项目资料的管理职责:
1、项目主管负责工程项目现场的资料管理;
2、现场工程项目人员应及时做好现场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确保工程项目资料的完整、正确和安全;
三、工程项目资料管理规定:
1、工程现场每周必须进行工程项目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2、现场档案资料管理员负责审查档案资料,整理齐全后保存;
3、借阅工程资料必须履行手续,不得遗失,更换;
4、工程项目资料必须建立资料台帐、资料目录。
四、工程项目文件资料的签收传递规定:
1、设立文件签收本,一切文件资料必须送达时要求签收;
2、设立文件发文本,一切文件资料必须发送时要求接收人签收;
3、公司内部指令,通知、报告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均具实名;
4、对监理工程师、承包商所有文件资料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均具实名;
5、所有对内对外文件资料必须按职责规定权限审查签发。
6、工程项目竣工移交后,现场的文件资料按公司规定和要求进行交接。
五、工程项目管理规定表格:
管理通用表格附后,工程管理过程中必须采用相关表格。
第三篇:乡镇工业园区总规资料目录
第一部分:工业园区
一. 工业园区概况
1自然条件
2历史沿革
二. 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2.水资源
3.生物资源
4.矿产资源
三. 经济发展
1综合2农业
3工业和建筑业 4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四. 基础设施
1交通运输
2居住
3商业饮食服务业务 4教育
五. 各行政村的概况
六. 行政区划和人口
1行政区划
2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 3园区现状人口情况
七. 市政工程
1给水工程
2污水工程
3雨水工程
4供电工程
5环卫工程
6消防工程
八. 环境保护规划
九. 城市园林绿地
1公共绿地
2生产绿地
3防护绿地
4存在问题
第二部分:相关规划整理
一. 上位规划
1铜陵县总体规划 2铜陵市总体规划
二. 镇域相关规划
1顺安镇总体规划 2钟鸣镇总体规划
第四篇:甲方前期资料
一 立项文件项目建议书审批意见(立项批复)项目建议书(立项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意见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附件关于立项有关的会议纪要、领导讲话专家建议文件调查资料及项目评估研究材料
二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文件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图、附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图、附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图、附件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及附图、附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宗地图(出让土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及宗地图(划拨土地)建设用地批准书征地拆迁协议国有土地使用证
三 勘察、测绘、设计文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自然条件、地震调查土地勘测定界成果资料建设工程放(验)线测量资料竣工图测量资料(包括地形图、竣工图等)综合管线竣工测量资料(包括综合管线竣工地形图、专业管线竣工地形图等)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审查批复意见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规划设计条件控制文本规划审查意见回复单及规划方案总平面图初步设计会审会议纪要扩初设计批复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人防、交通、园林、市政、文物、通讯、保密、河 湖、教育、卫生等)批准文件或取得的有关协议施工图审查意见书及批准书
四 合同文件1 勘察中标通知书或直接发包书勘察合同3 设计中标通知书或直接发包书设计合同5 施工中标通知书或直接发包书施工合同监理中标通知书或直接发包书监理合同
五 开工审批文件
第五篇:甲方归档资料
一、由施工单位(乙方)提供给建设单位(甲方)。由建设单位同城建档案馆(室)报送的有以下内容:
1.工程施工执照。
2.各专业会审记录(土建、、电气、通风等)。
3.。
4.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往来的联系单。
5.工程定位测量及记录。
6.复查记录(或记录)。
7.建筑物、构建物的记录。
8.水泥出厂质量证明及。
9.出厂质量证明及。
10.试验报告及采用证明。
11.出场证明及试验报告(抗压试验及抗冻试验)。
12.砂、浆强度试验报告。
13.试验配合比及强度试验报告。
14.防水、出场证明、试验报告。
15.采用构件配件出厂证明。
16.隐蔽(吊装)记录。
17.水暖、设备管道试调、记录。
18.电气、测验记录。
19.处理资料。
20.分不质量评定表。
21.质量评定表。
22.证明。
23.工程证明。
24.。原施工图变更不大,不影响工程质量。有变更说明、变更图纸、施工单位在图纸封面上加盖竣工图专章,并有技术负责人签字的,亦可作为竣工图。
二、由施工单位整理归档保管的。除包括向建设单位移交的全部项目外,还有以下内容:
1.方案和施工。
2.本单位在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等进行的试验研究资料、施工方法专题经验总结。
3.重大施工质量、方面的处理措施及结果。
4.技术措施保证、安全、质量措施交底记录。
5.各种混凝土、砂浆、特种混凝土、化工防腐蚀配比资料。
6.重要技术决定、引进技术实施记录。
7.。
8.冬期施工、雨季施工措施、冬期施工测温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