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测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40分)

1、新疆《条列》中对少数民族晚婚年龄是怎么规定的?()

A、男25岁、女23岁B、男23岁、女21岁

C、男24岁、女22岁D、男24岁、女21岁

2、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0-16周岁的父母每月发给不低于()元保健费。

A、5B、20C、10D、153、新疆《条列》对农牧民中少数民族生育政策规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个子女。

A、1B、2C、3D、44、近年来国家、自治区、沙湾县共实施了()项计划生育奖励政策。

A、6B、7C、8D、95、新疆自治区“少生快富”工程规定对每对夫妻一次性奖励不少于()元。

A、3000B、2000C、4000D、50006、何时为最佳生育年龄()。

A、20-28岁B、22-28岁C、25-35岁D、24-30岁

7、有性传播疾病的育龄妇女应首选()避孕方法。

A、避孕药B、避孕套C、结扎D、放环

8、计划生育协会会员集中活动日是()。

A、3月4日B、5月25日C、4月5日D、5月29日

9、更年期是指哪个年龄段?()

A、40-50岁左右B、45-50岁左右

C、45-55岁左右D、50-60岁左右

10、符合再生育规定,未申领生育证怀孕的,由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责令补领生育证;拒不补领生育证生育的,处以()罚款。

A、500元以上1000以下B、800元以上1500以下

C、1000元以上1500元以下D、800元以上1000元以下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农牧民生殖健康项目“十二字”方针的具体内容是。

2、流动人口应到《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3、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每人每月元,直到亡故为止。

4、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政策,领证家庭享受合作医疗补助每人每年元

5、新疆《条例》规定汉族晚婚年龄是女周岁,男周岁。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更年期妇女需要避孕吗?如何科学保健?

2、怎样预防出生缺陷?

3、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应发挥什么作用?

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BCCCA6-10:DBDBA

二、填空题。

1、睡前洗、晒内衣、保经期、建良习;

2、户籍所在地乡、镇计生办;

3、80元、960元;

4、30元;

5、23岁、25岁。

三、简答题。

1、答:需要避孕。应平衡精神状态,生活有规律,合理营养,积极治疗。

2、答:适当增补叶酸,远离放射线,停止酗酒和吸烟,远离家禽宠物,谨慎用药,选择最佳生育年龄,定期进行检查。

3、答:学政策、搞宣传、管自己、教子女、帮亲戚、带四邻、少生孩、快致富。

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BCCCA6-10:DBDBA

二、填空题。

1、睡前洗、晒内衣、保经期、建良习;

2、户籍所在地乡、镇计生办;

3、80元、960元;

4、30元;

5、23岁、25岁。

三、简答题。

1、答:需要避孕。应平衡精神状态,生活有规律,合理营养,积极治疗。

2、答:适当增补叶酸,远离放射线,停止酗酒和吸烟,远离家禽宠物,谨慎用药,选择最佳生育年龄,定期进行检查。

3、答:学政策、搞宣传、管自己、教子女、帮亲戚、带四邻、少生孩、快致富。

第二篇: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知识测试题

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知识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 共30分)

1、《决定》指出,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2、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3、《决定》提出: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4、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必须以消除性别歧视为重点,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文明婚育观念,普及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

5、《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首次以的形式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地位。

6、《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于开始实施。

7、《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于开始实施。

8、《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条例》自起施行。

9、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以为主,予以配合。

10、乡镇人民政府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指导流动人口育龄夫妻选择、、的避孕节育措施,适时提供随访服务。

11、流动人口中的成年育龄妇女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当办理。

12、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之间建立流动人口通报制度。

13、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服务。

14、现居住地对流动人口实行与户籍人口同、同、同。

15、成年育龄妇女应当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日内提交婚育证明。

16、现居住地应为流动人口提供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的宣传咨询和技术服务。

17、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以管理为主。

18、《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一般应当在独生子女岁前领取。

19、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20、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的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21、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足额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可以加

收。

22、农村居民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在审批宅基地、村级集体经济收益

分红等利益时,独生子女按计算。

23、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夫妻,生育第二个子女时生育间隔期的限制。

24、再婚前双方曾生育合计为,现家庭只有一个子女的夫妻,经批准可再生育。

25、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以为单位审核。

26、特别扶助对象夫妻一般应在以后出生,女方须年满(49)周岁。

27、村协会的会长、副会长由会员大会或民主选举产生。

28、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要求做到“四有”,就是指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支

抓经常工作的队伍,有一条符合实际的好的工作路子;有一套规范化的。

29、计划生育协会创办“三结合”的项目是指组织妇女、妇幼保健与计

划生育相结合的活动。30、B超查环时应注意:、、、等。

二、选择题(每题2分 共40分)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于()颁布。A.2006年12月17日B.2002年3月2日

C.2007年7月12日

2、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村居(社区)和其它组织、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

A.上级下达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达标的; B.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点管理地区已按期改变面貌的;

C.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村居(社区)和其它组织发生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育情况的。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第()个《决定》。A.3B.2C.14、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A.提高人口素质B.稳定低生育水平

C.控制人口数量

5、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A.重大B.唯一C.次要

6、()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的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A.晚婚晚育B.实行计划生育男女平等C.科学婚检

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和其他组织职工晚婚的,增加婚假(C)天;晚育的,男方可享受()天护理假。

A.12,5B.7,12C.12,7 8、2009年9月()日,是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29周年纪念日。

A.1B.28C.17

9、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女职工流产、产假期间,工资()。A.停发B.减半C.照发

10、女职工在()、产期和哺乳期内的不能被解除劳动合同。A.经期B.婚期C.孕期

11、()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的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之一。A.实行计划生育男女平等 B.自觉落实避孕节育

C.协助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12、公民()的,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A.晚婚早育B.晚婚晚育C.早婚早育

1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开始实施。

A.2003年12月1日B.2004年1月1日C.2003年1月1日

14、流动人口的来源主要是()。

A.农村B.大中城市C.沿海开放地区

15、《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有效期一般为()。A.三个月B.六个月C.一至三年

16、下列对象中,外出必须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对象是()。A.在校学生B.出差、参加会议人员C.到省外务工人员

17、下列不是流动人口的特征的是()。

A.增长速度快B.主体是农民工C.流向农村

18、国家计生委于()颁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A.1998年9月22日B.1999年1月1日C.1999年9月22日

19、现居住地应为流动人口未婚青年提供相应的计划生育()服务。A.宣传教育和咨询B.宣传教育和技术C.咨询和技术

20、现居住地计生管理部门应将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的()状况通报其户籍所在地。

A.结婚B.生育C.结婚和生育

二、判断题:(每题1分 共5分)

1、流动人口由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管理。(╳)

2、一方是少数民族城镇居民的,可以生育二胎。(╳)

3、妇女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5-30周岁。(√)

4、育龄妇女可凭《生殖健康服务证》在任何地方生育。(√)

5、《流动人口生育证明》只有育龄妇女外出时才需要,男性育龄人员不需要办。(╳)。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什么?

2: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什么?

3、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六要素的内容是什么?

4、农民哪几种情况可以生育第二孩?

5、农村放弃政策内二孩生育奖励条件是什么?

第三篇: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

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测试

姓名得分

一、选择

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何时实施?()

A、2009年4月29日B、2009年10月1日

C、2010年5月12日

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是由哪个立法机关颁布的?()

A、国家人口办B、国务院C、国家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

3、成年育龄妇女什么时候办理婚育证明?()

A、成年育龄妇女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当办理婚育证明。

B、成年育龄妇女新住地时,应当办理婚育证明。

C、需要时再办理。

4、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个人要交费吗?

()

A、免费B、交费C、减免部分费用

5、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10‰以下是在哪一年?()

A、1995年B、1998年C、1998年

二、填空

1、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内容都包括 等诸方面。

2、婴儿长到个月,正处在换奶的中期,吃的哺食量逐渐增加,同时对盐的需要和味觉的敏感度也增加,这时在孩子的食品中就可适当加盐。

3、新生儿期是人一生中睡眠最多的时期,每天要睡占一天时间的。

4、紧急避孕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

5、婚前医学检查包括疾病。

第四篇: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村级工作测试题

三:计划生育相关了解情况

1、新《条例》关于生育政策作了那些调整?

答:有十四处修改和删除,其中有:

一、第八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举报计划生育违法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计划生育违法行 为的举报应当组织调查,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

二、第二十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五项合并,作为第四项,修改为:“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子女合计不超过两个的,但不适用于复婚夫妻;”

三、第八项改为第七项,修改为:“夫妻一方为一级至六级的残疾军人,一级至五级的因公(工)致残人员,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1、新《条例》关于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优惠政策有哪些突破和进步? 答:突破和进步有: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形式。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表现在

1、提高独生子女保健费,独男每月20月,独女每月30月,止16周岁。

(2)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年满60周岁,对只有一个子女或者两个女孩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发给奖励扶助金。对独生子女死亡或者伤残的计划生育家庭,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发给特别扶助金。”

(3)对办证的独女和双女户在养老保险、子女上学、扶贫资金等给予相应的照顾。

3、根据新《条例》相关规定,请列举出农村符合生育二孩的条件(五种)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四)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子女合计不超过两个的,但不适用于复婚夫妻

(五)婚后不育,夫妻双方均满30周岁,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

(六)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十一)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4、请简要列举本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

1、已婚育龄妇女流出多,管理困难。

2、3、社会抚养费难以征收到位,起不到宣传教育、震慑作用。流出人口中孕情跟踪难度大。

第五篇:人口和计划生育常识与知识

人口和计划生育常识与知识

一、基本知识 

1、什么是 “两非”?

 答: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非法引产。

2、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 答: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现行的生育政策是什么?

 答:国家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

4、计划生育“三不变”的内容是什么?

 答:现行的人口生育政策不变,既定的人口控制目标不变,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变。

5、计划生育“三为主”的内容是什么?

 答: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

6、计划生育“三结合”的内容是什么?

 答:“三结合”是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

7、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机制是什么?  答: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

8、什么是育龄妇女?

2

13、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可以领取到什么时候?  答:领取到子女满十八周岁。

14、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谁管理?

 答: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并纳入现居住地的日常管理。

15、成年流动人口外出前需要办理什么证明?

 答:需要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16、流动人口如何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 答:成年流动人口在离开户籍所在地之前,应当凭合法的婚姻、身份证件,到当地市、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或乡镇、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办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17、哪些人应征收社会抚养费?

 答:(1)超生的;(2)婚外生育的;(3)非婚生育的;(4)符合再生育条件但未经批准或者未经申请核实安排生育的;(5)违法收养子女的。

18、社会抚养费由谁征收?

 答:社会抚养由市、县(区)、自治县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征收。

三、避孕节育知识

1、常用的避孕方法有哪些?

 答:上环、结扎、皮埋、避孕套、避孕药、避孕膜、避孕针等。

2、长效的避孕措施有哪些?  答:上环、结扎。

3、选择长效避孕节育措施有什么优点?

 答:因为上环、结扎具有安全、有效、适宜、经济、简便、不影响生产劳动和夫妻性生活等优点

4、已生育一个子女的育龄妇女应该采取什么避孕节育措施?

 答:应采取以上环为主的避孕节育措施。

5、已生育二个子女的育龄夫妻应该采取什么避孕节育措施?

 答:采取以结扎为主的节育措施。

6、什么时间上环最好?

 答:已婚育龄妇女顺产产后三个月,剖腹产满6个月,月经干净后3—7天内为最佳上环时间。顺产满三个月尚未来月经的可以放置宫内节育器。因此,在动员已婚育龄妇女落实节育措施时,必须了解、掌握已婚育龄妇女对象的月经期。

7、哺乳期的妇女上环对孩子的喂奶有影响吗?  答:不影响。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