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护环境、保护家园” 主题活动
“爱护环境、保护家园” 主题活动
策划书
宣传部
一.活动背景:
为了在全系范围内营造浓厚的环保氛围,加强全系学生的环保意识,丰富校园生活,经院团委决定,我院在国际大学生节期间举行“变废为宝”活动。大学生节主题紧扣学院中心工作,旨在活跃校园环保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等。
二.活动主题:
以“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主题,开展校园活动,以帮助广大学生度过一个充实、愉快且有意义的国际大学生节。
三.活动目的:
回收、利用身边的废物制作成时尚宝物,谁最心灵手巧,最有时尚细胞?这次回收利用废旧物品,变废为宝的活动,能让我们大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减小污染,节约资源的意识,而且动脑动手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等。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征集时间:2010年10月31号——11月10号
图书馆报告厅
五.活动项目:
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成精美的物品。
六.参赛对象:
成栋学院大一新生
七.组织机构:成栋学院团委
承办机构:成栋学院团委宣传部
八.活动流程:
1.前期策划、宣传及准备工作
(1)海报:由宣传部做一张板报展出,内容以活动征集通知为主。
(2)进班宣传:活动通知由各班团支书到各班转达相关事宜。
2.作品征集:
(1)时间:2010年10月31号——11月10号
(2)要求:作品内容必须积极健康向上。
(3)方式:初选同意筛定。
(4)为保证参赛作品数量,本次活动将采用适当的强制性,规定每班最少上交作品数量五个。作品务必注明才赛者姓名、班级、联系方式。
3.获奖作品评选:
届时将由院学生会宣传部组织专业人士进行获奖作
品评选。(奖项设置按相应人数设定)
4.获奖作品结果将予以通报,并择优展示。
九.相关工作安排:
宣传部:前期与后期宣传,收集作品
办公室:记录与收集作品
组织部:拉赞助,维持活动期间会场秩序
实践部:负责突发状况,联系评为老师,联系 会场
等
十.费用预算
待定
第二篇:“清洁家园-爱护环境”主题班会教案
“洁我家园 爱护环境”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目的:
通过班会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破坏校园环境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提高保护校园优美环境必须从我做起的自觉性。认识到节约资源必须从我做起,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应注意减少污染,关注环境,关注生命,善待自然。活动重点:
让学生真正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感受人地协调必要性。活动方法: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体验意义。活动准备
1、结合我校校园的实际情况,每人写一篇400字以上有关保护校园环境的日记。
2、在校园内走一圈,认真观察饭堂、厕所、球场、草地及本班的教室、宿舍,检举有损校园环境的不良行为,看看我校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工作要做。活动过程
一、创设意境,导入主题。
1、让学生观看环保专题片,初步了解人类破坏环境的状况。
2、导入主题:一幕幕让人触目惊心的画面让人沉思,大自然良好的环境哺育着人类及万物,人类却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践踏着自然,所以人类也遭到了大自然的严惩,在高科技日益发展之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保问题:光化学烟雾、有毒化合物、核污染、石油泄露等等。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大会上就提出了“救救地球,保护环境”的口号。校园不是工厂,不是大城市,那么,有没有环保方面的问题呢,请同学们将观察到的具体情况介绍一下。
二、引导分析校园中值得注意的环保问题及其带来的严重影响。
1、师:要求同学们注意观察校园的各种场所,找出值得注意的环保问题,分析它的危害,然后写一篇日记,同学们做了吗?请交流一下。
2、全班分成五个小组,老师指定组长,然后各组长集中本组同学交流,讨论(读观察日记),组长记录整理。
3、四个组长将记录材料在班会上宣读。
4、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交流反映,看来校园里值得注意的环保问题还真不少:乱扔垃圾、乱倒饭菜、乱扔纸屑、乱写乱画等。特别严重的是,很多同学乱踩草坪,习以为常,至今已有几片绿草如茵的草坪变成了寸草不长的黄土地,校园是教育盲人的圣洁地方,不少人却在厕所墙壁上、通道墙壁上、甚至课桌上乱写乱画,在校园内起哄怪叫,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也造成了精神污染,所以校园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要是每人人都放纵这种破坏环保的行为,用不了多久,绿草坪就会变成灰尘滚滚的黄土地,整洁的校园就会变成肮脏腻人的污浊地。
三、保护校园美丽、整洁的环境,我们有哪些工作要做。
1、师:要保护好校园环境,我们需要迫切做好哪些工作呢?请各组长选出刚才组内发言时讲得较好的同学代表本组上台发言。
2、学生代表上台发言。
3、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各个组的代表同学上台发言,我们看到,我们在校园环境保护方面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上台发言的同学提出了不少很好的意见。我想可以这样概括:爱护校园,人人有责;环保问题,人人重视,从我做起。
第三篇:保护地球、爱护环境
保护地球、爱护环境
亲爱的同学们;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以地球为中心的40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所以,我们的家园只有一个。如果我们破坏了我们的家园,我们就别无去处。因此,保护地球,是全人类的责任,也是我们小学生应尽的义务。现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1、不杀、食用珍惜和保护动物、植物;植树造林,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绿地、每一片树木。
2、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3、不乱丢弃电池;将垃圾分类投放。
4、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
5、节约用电,离开教室时,随手关好电灯、风扇。
6、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树立勤俭节约的美德。
保护地球,爱护环境,从我们身边做起,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以上建议希望同学们能够执行采纳。新圩镇约场小学;张家材
2013年8月29日
五年级:才***1
第四篇:保护森林,爱护家园演讲稿
保护森林,爱护家园演讲稿
19xx年3月21日为首次“世界森林日”。这个纪念日是于19xx年,在欧洲农业联盟的特内里弗岛大会上,由西班牙提出倡议并得到一致通过的。同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予以确认。有的国家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有的国家根据本国的特定环境和需求,确定了自己的植树节;中国的植树节是3月12日。而今,除了植树,“世界森林日”广泛关注森林与民生的更深层次的本质问题。
古代,人们出于对森林和树木的朴素的敬畏之情,举行一些纪念活动。美洲印第安视森林为图腾:“树木撑起了天空,如果森林消失,世界之顶的天空就会塌落,自然和人类就一起死亡。”
随着人类的发展,从早期的农业耕种到近现代对木材及林产品的消耗猛增,导致全球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森林品质不断下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由于消费国大量消耗木材及林产品,导致全球森林面积明显减少,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万公顷,这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它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
“世界森林日”的诞生,标志着人们对森林问题的警醒。
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中国土地面积占世界7.2%,森林面积1.34亿公顷,占世界3.9%,森林覆盖率14%。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居世界第119位。世界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6公顷,发展中国家人均占有0.5公顷,发达国家人均占有1.07公顷。
中国森林总蓄积量占世界第8位。中国森林总蓄积量97.89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3840亿立方米的2.55%。而中国森林平均公顷蓄积量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森林每公顷平均蓄积量为96立方米,世界森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114立方米。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
森林面积减少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口增加、当地环境因素、政府发展农业开发土地的政策等,此外,森林火灾损失亦不可低估。但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最主要的因素则是开发森林生产木材及林产品。由于消费国大量消耗木材及林产品,因而全球森林面积的减少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它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毫无疑问,发达国家是木材消耗最大的群体。当然,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对木材的消耗亦不可忽视。
非法砍伐森林是导致森林锐减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报告,全球4大木村生产国(俄罗斯、巴西、印尼和民主刚果)所生产的木材有相当比重来自非法木材。
为了扭转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趋势,国际社会有必要采取下列若干措施:
1.缔结国际森林公约,签署《森林问题原则声明》
2.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3.多管齐下:一要立法执法,大力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资源:严梢控制林木砍伐量,杜绝非法伐木行为。二要规范国际木材交易行为,在国际和国家两个层次上建立木材认让和标识制度,从而达到国际市场交易的任何木材均是出自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的目标。
三来开发研究木材产品的替代品,这样也可减少森林的消耗,从而达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
保护、善待森林,无异于善待人类自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森林可以抵御风沙,保护人类。
第五篇:(环境监督活动)爱护家园从我做起活动总结
(环境监督活动)爱护家园从我做起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使同学们在劳动的同时,更加懂得要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并且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提高了环保意识。这次活动带给我们的远非只是一次活动而已,我们看到的是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和经验。
一些简单易行的改变,就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如,离家较近的上班族可以骑自行车上下班而不是开车;短途旅行选择火车而不搭乘飞机;在不需要继续充电时,随手从插座上拔掉充电器;如果一个小时之内不使用电脑,顺手关上主机和显示器;每天洗澡时用淋浴代替盆浴,每人全年可以减少约0.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厨余垃圾等。
在生活中垃圾无处不在,但是大家应该有个垃圾分类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