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活常识及野外生存”知识竞赛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信 息 工 程 系
“生活常识及野外生存”知识竞赛
活动策划
一:活动名称:
“生活常识及野外生存”知识竞赛
二:活动理念:
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用知识去捍卫我们的生命
三:活动背景:
四:活动目的及意义:
五:活动时间:
初赛时间:待定
决赛时间:待定
六:活动地点:
初赛地点:待定
决赛地点:待定
七:活动内容:
活动简介:本次活动主要以知识竞赛的形式为载体展开,赛题内容主要涉及等。
参赛形式:
比赛内容及规则:
活动准备及工作分配:
八:活动流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
3)主持人邀请嘉宾致开幕词;
4)主持介绍决赛选手亲友团;
5)主持人介绍活动内容;
6)竞赛活动正式开始;
7)主持人宣布获名单;
8)主持人请嘉宾颁奖;
9)嘉宾最后总结;
10)活动结束;
九:活动宣传:
A)宣传方式:
前期:班级宣传(晚自习考勤期间通告全体10级学生); 后期:海报宣传(由宣传部负责);
B)宣传时间:
前期宣传在活动开始前两周进行;
后期宣传在活动前一周进行,并负责赛后报道。
C)宣传地点:
教学楼、信息楼、综合服务中心前宣传栏。
十:奖项的设置及评奖标准:
A)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三个;
个人奖设“知识达人奖”,共六个;
B)评奖标准:
个人奖评奖标准:回答问题的正确率;知识面的广阔度;语言表达能力;现场表现能力等等。
十一:经费预算:
十二: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应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10级学生。
2)参赛选手一经确认,中途不得随便更改,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3)参赛队伍应遵守比赛规则,服从主持人的安排,如有异议应于比赛结束后与相关负责人沟通,禁止活动现场持续争执,扰乱比赛秩序,违者取消参赛资格。
4)观众应积极配合主持人和工作人员的工作,不得在赛场高声喧哗,扰乱赛场秩序,如有违反者将被请出比赛现场。
5)进入决赛的选手可组织自己的亲友团,但应文明为选手加油。
6)各班在确定选手时注意根据竞赛环节的设立选择参赛人员,同时确定后的名单在活动开展前一周交上来。
第二篇:野外生存知识竞赛
野外生存知识竞赛
一、选择题:
1、夜晚仰望天空,我们应该用()来辨别方向。A、月亮
B、北极星
2、利用植物辨别方向时,()植物枝叶茂密。A、南面
B、北面
C、东面
D、西面
3、用手表辨别方向时,应将手表的()正对太阳,此时它与十二点处之间的夹角平分线指向正北。A、分针
B、时针
C、秒针
4、在森林野营缺水时,我们可以用()来收集露水。A、身上的衣服
B、鞋子
C、胶布
D、袜子
5、选择营地时,我们要在()扎营。
A、靠近水源处
B、远离水源处
C、没有水源处
D、水源中间
6、丛林中负重前行时,()有利于我们前进。
A、拖鞋
B、皮鞋
C、耐磨、便于运动的软底鞋
7、在野外行进途中,应该用()来保证前进路程。A、有规律的步调行走
B、疯狂的奔跑
8、在野外,我们应穿()来防止蚊虫叮咬。
A、长衣长裤
B、短袖短裤
C、短袖长裤
D、长袖短裤
9、饿了需要生火做饭时,我们应用()来生火。
A、干燥的树枝
B、随便什么树枝
C、树上折断的树枝
10、遇见陡峭的下山路段,要()才能保证安全。
A、直接冲下去
B、抱着头滚下山
C、身体侧身靠山倾斜,横着脚慢慢下山
11、看到小溪中有鱼,可以用()来做鱼钩钓鱼充饥。A、地上的树枝
B、缝衣针
C、直接下去抓
12、口渴了,看见有水源,取水后()。A、直接大口喝
B、用净水设备净化后再喝
13、丛林前行时,突遇打雷,我们应该()。
A、冲向山顶最高处
B、快速走向地势较低处
C、躲在树丛下
14、野外不小心被划伤了,应该用()来清洗伤口。A、干净的清水
B、随便什么水
15、睡觉前,我们应该()来保证睡眠时睡袋的温度。
A、适当的热身或喝一杯热水
B、疯狂地蹦跳
C、什么都不干直接躺下
D、不脱衣服睡觉
16、行进途中不小心摔伤,伤处开始肿大时,在没有药品的情况下,我们要用()来消肿。A、冷水
B、热水
C、不理它
17、走在丛林深处,遇到马蜂窝我们应该()。
A、尽量避开它
B、用石头砸它
C、用手摘下蜂窝
D、点火烧掉它
18、走累了需要休息时,我们应选择()作为临时休息场所。A、干燥空旷的地方
B、杂草丛生的潮湿处
19、行进途中口渴需要喝水时,要()喝水才是正确的方式。A、小口慢喝
B、大口猛灌
20、不小心脱离了队伍,正确的做法是()。
A、呆在原地大声呼救等待同伴
B、无所谓,各走各路
二、判断题
1、野外扎营时,随便找个地方就行()。
2、生完火后,把火彻底熄灭后再离开()。
3、肚子饿了,看见地上有蘑菇,摘下就吃()。
4、不小心被蛇咬伤,直接用嘴把毒血吸出来()。
5、穿着短袖短裤在丛林里行走()。
6、看见树上有野果,在不确定有没有毒的情况下绝不食用()。
7、脱离同伴,一个人去冒险()。
8、夜晚太热,不搭帐篷直接睡在草地上()。
9、行进途中,遇见前方有蛇,选择避开它()。
10、迷失方向时,哪里风景好就往哪里走()。
三、多项选择
1、不慎被蛇咬伤,以下哪些是正确的处理方法:
A、在伤口近心端5cm处用带子勒紧,用冰块冷敷,30到40分钟放松一次,使血液流动。B、立即用生理盐水或者冷水冲洗伤口,最好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
C、用刀片或者锋利的小刀烧过后,在伤口处割一十字口,使毒液流出;或用拔火罐把毒液吸出(备棉花、刀片)。D、服用药物。
E、减少运动,及时送医院。
2、野外求生时,我们有时会挖野菜充饥,下列方法中哪些可以用来辨别野菜是否有毒:
A、取嫩叶少许,品尝是否有苦涩、辛辣及其他怪味,若有,立即吐出,不能食用。B、用开水泡5-6小时或煮熟,再尝是否有异味。
C、向煮后的汤里加入浓茶,若有大量沉淀,说明含有重金属,不能食用。D、煮后有大量泡沫的,说明含有皂甙类物质,不能食用。E、一般情况,牲畜能吃的,人也能吃。
在无任何器具鉴别时,先吃一小点,8-12小时后,如无头痛、恶心、头昏、腹泻、腹痛等,可大量食用。
3、不慎中毒时,我们应该如何急救: A、催吐(抠喉咙)B、导泻 C、洗胃
D、解毒:生牛奶、生鸡蛋清、大蒜脂
4、下列方法中,适合用来避免雷击的有: A、快速跑向低地; B、离开高树或密叶林;
C、除去身上金属;
D、河中游泳时,立即上岸; E、人多时尽量分散;
F、附近有小屋要进去躲,但不能靠墙。
5、野外生存有很多小窍门,以下方法你觉得野外生存可行的有:
A、野外饮水原则:少饮多次;
B、在坡上滑倒:四肢伸开,增加摩擦面积; C、用针做鱼钩钓鱼;
D、两件衣服,两根竿子可做简易的担架。E、省火柴:使用蜡烛或者营灯;
F、补充能量:ATP、葡萄糖、巧克力。
野外生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列工具,你还缺少哪些?快去检查一下你的背包吧。
帐篷(放雨罩)、背包、睡袋、防潮垫、炊具、大拉绳、大蓬布、镐、工兵铲、吊床、地钉、小拉绳、柴刀、手电(有备用电池和灯泡),收音机、闹钟、太阳镜、帽子、缝衣针线、手套、备用袜子、小刀、口哨、水壶、饭盒、洗漱用品、爽身粉、长衣长裤(冬天为防寒衣物)、证件、雨具、塑料袋、地图、指南针、火柴、营灯、蜡烛、炭精; 会旗、相机、望远镜、笔和笔记本、动植物图鉴、放大镜、医用药品。
第三篇:野外生存生活
“野外生存生活”实践课意外事故案例分析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研究课题———“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综合实践活动,首次于2002年7月展开共有7所大学约140余名学生,分别在黑龙江帽儿山、湖北神农架和浙江大明山3个实验基地,进行了为期1周的野外生存生活综合训练。第2次于2004年7月在黑龙江帽儿山,共有来自中、日、韩三国20多所大学200余名学生,共同参与了第二次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全新尝试———为期1周的野外生存生活综合训练。两次实验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更吸引了广大大学生的目光,他们对参与此项体育课有极高热情和兴趣,一些高校已开设该课,选课人数可谓“爆满”。实验也证明,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不仅是对现有体育课的拓展,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还是实现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是高校体育实现科学化、社会化、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两次实践实验虽然都顺利完成,收获了预料之中的成功,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期间发生的几次事故也值得好好分析和总结,为今后该课程的推广提供借鉴。
1野外生存实践中的意外事故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项目作为体育课项目之一,和其它运动项目一样需要进行各种理论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学习,不同的是学生最后要到野外的大自然中接受考验。传统的体育实践课中偶尔会出现一些事故,如轻微或严重拉伤、扭伤、撞伤、摔伤等;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项目的实践活动却在校园外、远离城市的野外,故不可预计的因素甚至意
外事故则更多,如突遇恶劣天气、身体严重损伤、突发疾病、迷路等,如果处理不当,会给顺利完成预先设计好的实践活动带来困难和阻碍,甚至危及生命。
2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践中意外事故案例及分析
2.1案例一
2002年7月18日浙江大明山。同学们到达山下出发营地时天正黑,且下雨。大家分头开始架锅烧饭、搭帐蓬等,在黑灯瞎火的情况下同学们兴奋地吃饭洗漱之后都睡下了。半夜雨越下越大,帐篷里闷热,外面阴冷,这时个别同学出现了腹痛、呕吐和腹泻的现象。第二天一大早,有些身体不适的同学还是打起精神坚持参与行动,有的连走路力气都没了还想坚持不掉队。为了不影响整体计划的进行,临时决定个别严重的同学就地下山医治,其他能坚持的就立即出发。由于当天是溯溪项目,有时要走齐腰深阴冷的山溪,对已是肠胃有问题的人来说,犹如雪上加霜,因而途中个别同学实在坚持不住也退下山了。
分析:
野外活动中饮食卫生尤为重要。虽然大家平时都会注意饮食卫生,但到了野外,对难得的集体活动学生们表现兴奋不已,什么都无所顾忌,此时吃东西稍不注意就会出问题。这天晚上的荤菜有些油腻,学生们又喝了混杂着雨水的溪水,若睡觉受凉就会引起腹泻。有些学生就是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了急性肠炎,上吐下泻。
日常饮食要注重营养均衡,荤素搭配。然而在野外生存生活实践中,因为环境比较艰苦,不断处于运动状态,还是以营养清淡、易消化、热量高、易加工的食物为好,不要暴饮暴食。饮水更要注意卫生,尤其在食用油腻食品后的饮水卫生更要引起重视,晚上不能受凉。
2.2案例二
2002年7月19日浙江大明山,科目为溯溪。40多人共分三组出发,临近中午,当最后出发的队员都到达宿营地时,大家发现该组领头的五人还未到达。分析有可能走到别的岔路上去了,此时对讲机已失去作用。于是马上派熟悉路线的人沿路回头寻找,要求到了岔道处原地等待。时间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未发现他们回到岔路的地方。时间在很快过去,天也慢慢暗下来,近3多小时的等待,终于所有的人都回到了岔路,大家才松了口气。
分析:
野外活动中集体观念非常重要。因此,任何人的行动都要考虑到其他人或集体的利益。出现个别人走岔原因有二:一是个人英雄主义占上风。如果一路领先逞能并远离同伴,自作主张且不注意时刻与全队保持联络,就会在岔道上越走越远;二是路标不明确,尤其在岔路口的路标更要明显,所有的人都要保护好路标,并注意随时加固已损坏的、模糊的路标。一个小组迷路更说明路标有问题,同时也反映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不够,其实有人曾怀疑走错道,由于不自信没有及时提出来。
迷路是野外活动中最易发生且发生最多的意外事故。迷路常常使计划不能正常实施,甚至危及生命。为此,已有高科技产品广泛运用野外活动中,如对讲机、GPS、海事电话等,为确保野外活动的顺利进行
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深山丛林特殊、复杂的环境,这些辅助设备也会有“失灵”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地图、路标、前后人员之间的随时联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3案例三
2002年7月20日湖北神农架。雨天穿越丛林。神农架有六座海拔3000m以上的高峰,有一个纵横3200km2的原始大森林。中午同学们开始了穿越,这里丛林茂密又下着雨,行走就更不易了。此时走在最后一位男生想方便,但又不想麻烦别人,走到另一岔道去解决问题。没想到当他回头时已看不到同伴影子了,凭着感觉找了一条道跟了上去。赶了一会还是没看到人影,他赶紧倒回去另择它路,走了很长时间还是看不到其他同伴。天也慢慢暗下来了,这时他脚下一滑,整个人朝山下掉下去,突然他感到身体被东西挡住,于是急中生智拼命抓住山坡上的树根,才避免了一次掉进无底深渊粉身碎骨的可怕事故。之后他使出了全身力气爬上了山坡并继续朝前走着,数小时后终于在一山坡下他看到了菜地,闻到了猪粪臭,他高兴地连滚带爬到了山农家。
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迷路者首先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即在特殊(雨天、视线不好)、复杂道(路泥泞、岔路多)的深山丛林中行走时,让同伴离开自己的视线。密林中有时3m以外就会看不见前面的人,故密林行走前后同伴时刻要互相照看,时刻联络。即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回避,时间也不能长,且应保持声音联络。其次,还是路标的问题。遇到岔路,领路者必须做路标,其他人必须保
护好路标,如果有必要,最后一人可收回做路标的信物,待下次穿越时使用。第三,迷路者当发现自己迷路时,应尽早联络,或尽快回到原路上等待其他人回头找。不应该自作主张盲目探路,那样只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第四,密林穿越时,同伴之间前后都要随时联络,尤其最后一人更要注意以上问题。最后一人除自身保持紧紧跟随外,前面的同伴也要时刻关注最后一人的情况,以便随时发现问题。
在丛林穿越的过程中,在第一、中间和最后一个人手中必须备有对讲机,并且随时保持联络。当后面跟不上行走速度时,马上告诉最前面的人把速度放慢点,以免队伍拉得太长影响集体行动,同时,避免迷路事故的发生。
3总结
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项目的实践性很强,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作为体育课内容之一的项目,实践活动的地点、时间、项目内容、安全防范措施等选择虽然都是经过科学、合理安排的,但由于野外活动的特点,意外事故的发生总是无法避免的。而我们要做的是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预先考虑到,进行防治,不仅从身体上,更要在心理上作好充分的准备,将意外事故的发生率降至最低,减少意外事故的危害。
3.1野外生存生活项目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体育课,不仅要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掌握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的能力,更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面对困难要胆大心细、果敢灵活、足智多谋。尤其在心理上,做到有信心、能够吃苦。
3.2强化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个人英雄主义。一个人犹如大海中的一滴水,离开大海会立即干枯。在野外活动,要始终把自己置于集体之中,一切从集体利益、他人生命、财产出发。
3.3热爱生命,加强安全防范教育。当意外事故发生时,生命有时是那么脆弱,有时是那么顽强。当遇到意外事故时要冷静,不莽撞,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和疾病。生命是创造一切的源泉,有了生命才有智慧和力量,才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笔者作为带队教师亲身参与经历了两次实验活动,目睹了多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尽管发生了各种意外,但参与实验的大学生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收获非常大,课程实验非常成功。这项新课程是有生命力的,得到大学生的喜爱和肯定。然而,由于该项目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不断完善、探索。笔者想通过以上案例分析与大家共同探讨,使该新型体育课项目在推广、普及中发展得更好。
第四篇:海洋知识竞赛常识
海洋常识——鲨鱼海洋队
1.2012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海洋与可持续发展。
2.2012年我国蛟龙号载人潜艇突破7000米大关,第一艘航母为辽宁号。
3.中国航海日是7月11日,首次确立时间是2005年,是为了纪
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4.世界海洋日是6月8日,中国海洋宣传日是7月18日。5.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日、韩、菲、文莱、马来西
亚、印度尼西亚。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6.制海权的创始人是中国的马汉。7.法显开创海上丝绸之路。
8.中国的领海是12海里,专属经济区200海里,其中1海里=1.852 海里=1节(船速)
9.我国面积最大的三个海岛的名字是什么?
台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
10.中国三大海峡是渤海海峡、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11.南海四大群岛:东沙有(东沙岛)、南沙(太平岛)、西沙(永兴岛)、中沙(黄岩岛)。
12.叫鱼不是鱼的的有:甲鱼(鳖)、墨鱼(头足类)、美人鱼(海牛)、娃娃鱼(鲵)
以上为本人归纳的常考点,希望你认真阅读。以下为我认为的题库中的一部分(海洋文化)重点,希望你能看完。大家一起努力,只要进前六名,就有校级证书和丰厚大奖(全国比赛)。赶紧行动吧
13.《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
笛福
14.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创作的著名海洋童话是哪一部?
《海的女儿》
15.《白鲸》的作者是谁? 美国作家麦尔维尔
16.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海洋科幻小说家是哪一位? 凡尔纳
17.尼摩船长是凡尔纳哪部小说里的人物? 《海底两万里》
18.《大西洋岛》是法国作家皮埃尔·博努瓦于1919年出版的什么题材的小说?
海洋幻想小说
19.“人可以被消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是海明威哪部小说里的名句?
《老人与海》
20.中国最早记录海洋神话的书是哪一部? 《山海经》
21·.中国古代第一首咏海诗的作者是谁? 曹操
22.中国作家中被誉为“大海的女儿”的著名现代作家是哪一位? 冰心
23.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手中的武器是什么? 三叉戟
24.“南极”一词最早见于哪部典籍? 《山海经》
25.成语“沧海桑田”的典故出自晋代葛洪写的哪部书? 《神仙传》
26.中国历史人物花岗岩雕像最高大的雕像是谁的雕像?
郑成功
27.《大海啊,故乡》的曲作者是谁? 王立平
28.厦门海关钟声选自哪首歌曲的旋律? 《鼓浪屿之歌》》
29.歌曲《东方之珠》歌颂的城市是哪一个? 中国香港
30.国外新船下水时举行掷瓶礼要打碎一瓶什么酒? 香槟
31.世界岛屿文化节于1998年7月18日至8月13日在哪里举行?
韩国济州岛
32.举办捕豚节的国家是哪一个? 丹麦
33.我国首届渔民节1991年4月20日在山东什么地方举办?
荣成 34.最早记录海陆变迁思想的古籍是哪部? 《诗经》
35.在我国第一次提出潮汐周期与月亮盈亏关系并开创中国月生潮汐论先河的古代典籍是哪部?
《论衡》
36.我国古代专门训练水军的兵书《纪效新书》的作者是谁?
戚继光
37.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谁? 法显
38.最早发现好望角的探险家是谁? 迪亚士
39.第一个走完西北航道的探险家是哪个挪威探险家? 阿蒙森
40最早从冰层下成功地穿越北冰洋的美国核潜艇叫什么号?
“鹦鹉螺”
41.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民间信仰中保佑航海安全的海神主要是谁?
妈祖
42.我国沿海民间的妈祖信仰,起源于哪个朝代?
宋代
43.我国沿海一带的海船中,“福船”的意思指的是什么? 在福建建造的船。
44.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上为中国在奥运会帆船项目上夺得首枚奖牌的女运动员是谁? 徐莉佳
45.中国具有“帆船之都”美誉的海滨城市是哪座城市? 青岛
46.什么是“海上丝绸之路”?
我国自先秦以来,海外交通和海洋贸易十分发达,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和优势地位。中国产的丝绸、陶瓷、茶和其他商品,源源不断地通过海路运往海外世界各地,人们一般把这样的海上贸易的主要交通航线,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47.什么是“南海一号”?
2007年,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在南海打捞出一艘宋代商船,发现了大综以陶瓷为主的船货。鉴于该船及其船货的重要价值,该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
48.儿童喜剧《宝船》的作者是谁? 老舍
49.自称“海上钓鳌客”的古代诗人是谁? 李白
50.《说文解字》对“海”的解释突出了海的什么特点? 纳百川
51.“宝贝”的原义是指什么? 南海贝类的一种
52.我国第一张海洋歌曲CD和盒式录音带于1998年5月是由哪家单位和中国出版社音像部联合制作出版的?
国家海洋局
53.降半旗致哀的习俗源自古代的什么事件? 海战
54“航海发现日”纪念的是谁? 哥伦布 55.国际海洋年是哪年? 1998年
56.崇拜鲨鱼的部落位于哪个群岛? 所罗门群岛
57.《哥伦布航海日记》是哥伦布在第几次航海探险中所写?
第一次
58.鉴真东渡日本直到第几次才成功的? 第六次
59.世界上第一个环球航行的探险家是谁?
麦哲伦
60.谁是英国环球航行的第一人? 德雷克
61.美国“鹦鹉螺”号潜艇的名字来源于哪位作家的小说? 凡尔纳
62.我国沿海一带的海船中,“沙船”的意思指的是什么?
预防在海沙上搁浅的船
63.北京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是在哪里? 青岛
64.凡尔纳创作的著名海洋题材的作品有哪些? 《神秘岛》、《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
65.写过《海的梦》的作家有哪些? 巴金、王蒙 66.孙中山具有哪些海权思想?
从西方列强手中夺回海权是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自由富强的重要条件;将海军建设列为国家建设之首;将海南岛设省;争太平洋的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
67.“海上丝绸之路”运输、贸易的主要商品是什么? 陶瓷制品和丝绸织品
第五篇:野外生存教案
野外生存教案
第一课时(简案)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野外活动的趣味性。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野外活动的相关知识。
3.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野外生存的基本技能与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生活实践积累,学会方向的辨别。
2.通过阅读地图,获得野外信息,熟悉地图的种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课堂小组合作,使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在探讨中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介绍我们学校的地理校本课程《生活与地理》,模块之一是:野外生存。教师自我介绍。1.投影图片:《中国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分布》,(图片来源:《高考地理复习地图册》-顾宜群主编)
我国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概况介绍 2.活动讨论问题:
喜欢邀友人出门游玩吗?如果不随旅游团出去,你会如何安排自己的行程? 3.评价学生的讨论结果。4.主要知识介绍
A.当我们在山野里步行,想要到达目的地时,通常都有最简便的正确路径存在,同时也有迷路时能够安全脱逃的路径存在。
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找出这些安全又便捷的路径才是上策。想要培养寻找正确路径的方法不外是靠经验。如果在较明显的山路步行。可以循着明显的足迹或路标而到达目的地。可是,像此种常规的路径一旦被浓雾笼罩,或到了夜晚,就容易迷路。这时候,凭着经验所培养的寻路技巧就能派上用场。
(学生回答:你在野外如何辨别方向?教师总结)
方法一:可以找一棵树桩观察,年轮宽的一面是南方。方法二:找一棵树,其南侧的枝叶茂盛而北侧的稀疏。方法三:你可以找一块醒目的岩石来观察,岩石上布满青苔的一面是北侧,干燥光秃一面为南侧。方法四:观察蚂蚁的洞穴,洞口大都是向南的。方法五:利用手表的,你所处的时间除以2,再把所得的商数对准太阳,表盘上12点的方向是北方。方法六:指北针。
B.我们在野外除了要能辨别方向之外,还要有使用地图和指北针的能力。(1)地图
地图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从市售各种不同功能的地图,如县市地图;街道图;游乐区简图;全球地图……等,然而户外活动尤其是登山,它最需要的地图是等高线图,此种地图能显示地表的各种地形如高山、溪谷、险或缓坡、悬崖或峭壁都能表露无遗。
投影图片:等高线地图
活动:与学生一起读图,然后介绍等高线地图知识。等高线地图的基本标示
等高线地图就是将地表高度相同的点连成一环线直接投影到平面形成水平曲线,不同高度的环线不会相合,除非地表显示悬崖或峭壁才能使某处线条太密集出现重叠现象,若地表出线平坦开阔的山坡,曲线间之距离就相当宽,而它的基准线是以海平面的平均海潮位线为准,每张地图下方皆有制作标示说明,让使用者方便使用,主要图示有比例尺、图号、图例与方位偏角度。
比例尺是地图必须标示的符号,它是显示地表实际距离与地图显示之距离的比例相关性,例如十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1㎝计即实际距离为1㎞,五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1㎝,即实际距离为500m,对于不同程度比例的地图与实际距离的精确度而言,小比例尺的地图精确度较高。
图号是代表地图名称的编号,不同比例的地图均编订各自系统的代号,而它是以经纬度为单位制定,如此每幅地图就能紧密接合。
方位偏角度是表示正北(地球北极),磁北(磁针显示北方),方格北(地图指示北方)之间的关系与彼此偏差的角度,同时图下方并注有该逐年磁变数值,当我们使用指北针指示自身位置再对照地图就能很快知道自己身处何地而且知道下一步到什么方向去与周遭的地形变化。
图例是说明地图各种符号的意义,一般登山者较会注意的符号为三角点、崩壁、河流、湖泊与坡度。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学会,到了野外如何辨别方向,并要会读等高线地图。
板书:
一、方向辨别 1. 看太阳的位置
2. 看树叶的繁茂的一面是南侧 3. 有青苔的一侧是岩石的北侧 4. 蚂蚁洞穴洞口大是朝南 5. 利用手表 6. 指南针
二、地图
等高线地图:1.比例尺
2.图号
3.方位偏角
4.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