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初二级外出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初二级外出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第一篇:初二级外出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初二级外出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活动意义

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加深理解;营造和谐融洽的集体氛围;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调节学生的生活节奏,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活动对象

初二(1)---初二(8)班,学生328人+老师24人,共计352人

三、活动时间

2014年5月9日

四、活动地点

广东科学馆、小洲村、黄埔军校

五、活动组织

圆玄中学学生处、初二全体老师

六、活动形式

以班为单位组织活动,分小组自由活动。

七、承办单位

中妇女旅行社

八、工作安排:

1、中妇女旅行社按学校相关要求精心组织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务必做到安全、顺利。

2、级长负责与旅行社方面落实各班车次的安排,活动当天出发前协助旅行社指挥各班有序上车,安排年级学生分会对各班安全、纪律、卫生、活动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评比,负责春游费用领取及结算,各班班主任与落班老师负责本班学生坐车与活动纪律和安全工作。喻菁菁老师负责宣传报道。

3、班主任对本班实践活动作好周密的计划安排,强调安全、纪律,班级活动做到组织有序,安全快乐,富有情趣。活动结束后及时小结,筹备好下周二主题班会。落班老师跟班协助班主任做好组织工作。班主任为本班安全责任人。

4、如年级组有学生不能参加此次活动,将安排龙丽青、邹秋香老师在校看自习。

九、活动要求:

1、全体学生穿校服。早上7:40各班在学生大广场按照广播操队列集合整队上车;8:00发车,下午返校后,学生自行回家,各班严格按安排坐车,严守时间约定,严格按要求返回,不提前、不滞后。

2、参观过程中,严禁单独行动,所有活动必须以班小组为单位。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得参与危险游戏。服从导游及景点工作人员管理,注意文明礼貌、不讲粗痞话、不乱丢东西、不踩草折枝。爱护公共设施,做文明学生,扬圆中风彩。

3、保管好随身携带的财物,同伴间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有事及时和班主任联系(班主任老师请一定保证手机畅通)。

圆玄中学初二级组2014年4月22日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外出学习心得

综合实践活动外出学习活动总结

我有幸参加了在北关小学组织的“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现场展评会”深深地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我们的校园和学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新型的课程正以其独特的认知功能和育人价值,激发起广大学校领导与教师更高的课程热情。

在“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会”上,涉及的课题有社会调查、文史研究、小制作小发明等。我觉得每一个研究成果都是学生探究合作、探索自然、亲近社会、深入生活的结晶。到会的老师们被这一双双小手写成的调查报告感动了,我们惊讶于校园外这所“大学”带给孩子们的收获和成长。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究研讨会”上,我聆听了齐主任的专题报告和经验介绍,对综合实践课程的理念、价值、特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特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首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把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活动,主动发展。我想,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这克服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的不足,促进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其次,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感受现实生活,在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极其特点看,学生需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学习方式,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这就首先需要我们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育理念。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是极富挑战性的,肩负的胆子是很重的。因此,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加强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外出培训小结

综合实践活动外出培训小结

教师:黄仕碧

2014年11月6日,我和沈开春老师一起到贵阳市教科所参加贵阳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培训。培训为全天。培训老师是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贵州省贵阳学院钱贵晴教授,她已经65岁了。下面我将这次学习学习所获进行简单的小结:

一、为什么国家要开发综合实践课程?

国家要开发综合实践课程是人们从脑科学研究成果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中得到的启示。我们知道外国孩子从小玩,长大却有创新,中国的孩子辛苦学,长大了却没有创新能力?中国的孩子比外国的孩子笨吗?研究表明: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对人的左右脑进行开发。国家要开发综合实践课程,是为了进行全脑开发。人在成长过程中要有信息的刺激,而且信息的种类要多,把人体的信息通道充分利用起来。人体的信息通道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的信息激活不同的脑区。如果从小动手少,相应脑区难以得到开发,比如不洗碗、不洗袜,脑没得到开发能成为创新型人才吗?这使我对学生多动手动脉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做家务我中觉得是了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锻炼孩子的劳动技能,体谅父母的辛苦。今天听专家的讲座,我在对孩子做家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原来做家务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作用是可以通过这种信息的刺激,开发孩子的大脑。我们常常用右手的时间比较多,左脑的开发要多于右脑。其实,右脑开发并不难,只要生活之中父母多一点提醒孩子使用左手,左边身体运动,多欣赏音乐,图画,接触形象事物,多运动,多参加游戏,这些 1 都能有效地帮助右脑的开发和运用。尤其是多用左手的孩子,他们的右脑开发明显比不用左手的孩子好。父母不妨从小让孩子左右手都习惯用一下,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用左手写字,用左手使用筷子,不知道是否父母有意识地培养,还是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不管怎么样,平时多教孩子用用左手,对孩子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又对右脑开发能起到好的帮助,何乐何不为呢?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用什么方法好?

综合实践课要有设计的理念,不是做活动,而是进行全脑的开发,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中用什么方法好?首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要具有研究性,比如研究鸡、乌龟、兔子、种植等。回想以往的课题研究是乎没有多大研究价值,都是在做活动。综合实践课不光是你讲得有多精彩,而是看学生活动人多精彩。活动中要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不要这样说,这组干什么?那组干什么?今天的作业是什么?要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自己想研究。要多用暗示法。比如让学生觉得好像是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你们的想法好,但我建议这样;但要先准备问题;建议分一下组;(空心李子为什么这第好吃?生:“架接在梨树上?苹果树上?)好办法!继续研究„„

三、综合实践课要教案吗? 综合实践课要有“导案”。

1.写明活动的主体:几年级。体现学生的认知特点。

2.写明地区。目的主要是看教案能否符合本地区的实情,能否开展课题研究。

3.做到“心中有数”,预设方案。4.适时写明“指导策略”,多用暗示法。

5.对“设计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体现发展性和生成性。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新的认识,感觉不虚此行。在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会将学习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在我的教学当中。首先会注意课题的选择,课题的选择要具有研究性,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其次在活动中多用暗示法法;三是注意将生成性继续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6.学生在活动中如果有生成性的问题,可以修改研究方案,形成第二个研究方案。比如“空心李子为什么这第好吃?”生问:“架接在梨树上?苹果树上?形成学生的第二个研究方案。我原以为就用一个研究方案就可以了。研究性学习不是布置作业,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需要要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才能将一颗颗 零散的珍珠串起来。

2014年11月6日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009-2010第二学期万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门新型课程,也是课程改革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结合本校文学特色,同时也将结合校本课程、学科内容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开展相应的学习研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实践,在活动中逐步养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劳动能力、观赏和辨别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交往、协作能力,逐步的观察分析、采访、调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对小课题的研究、探索、实验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学到的技能,在实践中能综合运用,同时又不断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们鼓励学生以自己独有的触角去搜寻知识与生活的结合点,活动的主题应生成于学生生活,与他的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在观察、思考、活动、操作中有机生成。以自我为圆心,以能力为半径,去划定自己所要探索的领域,去探究其中的奥妙。在活动中,渴求个性的健全发展,珍视人生的价值体现。

二、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具体工作:

1、以转变观念为先导。

学校领导首先真正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调动学校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新课程形态的了解和熟悉,要把观念转变贯穿培训的全过程,通过集中学习,讨论、分散自学、写心得体会、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让教师在实践中自己摸索,自己总结提高。把教师和学生放到同一起跑线上,教师在指导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怎样指导,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转变自己,使教师学生同步成长,学校要为教师创造展示和发展自己的舞台。学校经常组织教师论谈,老师们自由上台,交流和分享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论谈时,教师能谈多少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借助论谈,有了开展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机会和舞台,促使教师积极实践和思考。

2、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发挥好图书室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让学生积极利用图书室进行资料的查阅与整理积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并充分利用电脑房等多媒体教室,让学生利用电脑搜集资料,进行综合实践活动。鼓励教师以多媒体等手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提高教室中实物投影仪、电脑等器材的使用率。在学校网页中开辟专栏,鼓励学生利用好此平台,发表感想与体会,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3、提供必要支持条件。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离不开收集信息,上网检索,做相关的实验。因此,加强图书馆、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为教师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要策划多元化的学生阅读活动,指导文献书籍、报纸杂志或其他资历料的检索查阅,计算机房提供师生进入因特网查询,有效地从网上获取资料,选择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便于师生做读书摘记和笔记,进行讲座实践。

4、动员家长积极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对学校和教师是一门新的课程,对学生也是如此,在转变观念的所有人员中,家长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群体。因此,学校将对家长进行动员,得到家长的认同和支持,通过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开设这门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家长知道教师的安排情况,便于家长配合学校有效进行实践活动,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四、活动的内容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使用,内容有分有合,灵活掌握。

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仍是按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对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都应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在活动启动阶段,要鼓励学生制定活动方案与计划,并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自主活动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各种方式的活动,并做好相关记录。在活动后期,指导学生书写活动报告,形成决议,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同时,教师应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与积累。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得以更广泛的铺开,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利用资源包及周边有利环境,开展以学科教学为龙头,辅助实践性研究的综合实践课及以校本专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相关主题活动。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度时期。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高,教师应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研究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经历每一个主题实践活动都生成了一些与学科课程相关的能力。于此,我们想以学科实践活动为基点,开展系统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以推动学生综合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能力。

三、研究目标与措施

知识能力:

1.把学科教学的知识点融进实践活动中去,产生主题性实践活动。

2、通过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初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活动目的、活动方式。

3、通过怎样学习更有效,让学生了解有效学习的各种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关注社会的好品质。

5、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充分体验到在实践中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小组调查研究活动,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

2、、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3、、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对剪纸艺术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剪纸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体验。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8/84161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