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共享一片蓝天”--贫困助学团日活动策划书
“共享一片蓝天”--贫困助学团日活动策划书
活动前言
没有一张像样的课桌,也没有像样的黑板,但是一群渴望知识的孩子围成一圈全神贯注的听着老师的授课。我们被这一情景深深的触动了!
团日来临,校园内充满了争先的气氛,借此机会,英俄71班团支部积极相应团组织号召,开展了“共享一片蓝天”——贫困助学活动。
一、活动名称:“共享一片蓝天”——贫困助学
二、活动时间:xx-11-11 中午 12:00
三、活动地点: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官厅小学
四、活动目的:助贫困,献爱心,展新时代优秀大学生风采。
五、活动意义:
1、用国家为大学生提供的部分补助,帮助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儿童,增强我们自身回馈社会的意识。
2、尽自己一份爱心,温暖贫困小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促进他们更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日后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
3、激起全校师生关注贫困儿童的热情。
4、扩大我校在教育事业上的影响力。
活动宣传:1.海报宣传,自xx-11-6开始在全校各大宣传栏张贴海报,以扩大影响力。
2.网上宣传,制作相关网页,第一时间发布活动进展情况。
3.人员宣传,自xx-11-6开始班级分组拿彩色、醒目、彩喷海报分别在东、西食堂门口进行宣传,持续1小时左右。
4.条幅宣传,同人员宣传同步,并号召全校同学签名、参与。
5.班级干部宣传,同外国语学院各个班级干部宣传。
六、活动准备:
1.在班级开一次小型班会,动员班级每一位同学都要参与这项活动,并讲清活动流程及其相关事项。
2.海报准备,彩喷、手写、和条幅。
3.同对方学校联系、沟通
4.为官厅小学的同学做好收集捐物的名称和数量
5.联系中巴(往返)
6.联系外教一同助教
7.招募全校同学加入。
七、活动过程:
1.xx-11-11中午12:00班级所有同学及志愿来助教的老师和同学在南门集和,大约1:30小时的路程到达目的地。
2.与当地小学校领导沟通交流,初步了解该校情况。
3.捐赠仪式。邀请该县教育局相关领导莅临指导。邀请有关媒体随行报道。英俄班全体同学向贫困小学生捐赠学习用品、体育用品、书籍。
4.与小学生交流,谈心、解答疑惑。介绍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帮助他们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
5.发挥我院外语优势,为小学生上一堂别开生面的英语课。
6.此次同去的男生与该小学男生共同组队,进行一场有趣的足球比赛。
7.留下联系方式,与师生告别。
八、后期工作:
1、召开班会,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相互展示成果。
2、班委会及团支部召开总结会议,点评本次活动,并上交活动总结。
3、将活动成果发布在各种媒体上。
4、向我院指导老师汇报助学活动的相关事宜。
5、准备最充分的材料,从容答辩。
九、人员安排:
1、策划书:团支部
2、宣传:班级全体
3、准备:王茜、刘欣、贾晨辰、亚静媛、王天琦、4、联系:亚静媛
英俄 班 团支部
xx月11月8日
“共享一片蓝天”--贫困助学团日活动策划书
第二篇:“共享一片蓝天”--贫困助学团日活动策划书
活动前言
没有一张像样的课桌,也没有像样的黑板,但是一群渴望知识的孩子围成一圈全神贯注的听着老师的授课。我们被这一情景深深的触动了!
团日来临,校园内充满了争先的气氛,借此机会,英俄71班团支部积极相应团组织号召,开展了“共享一片蓝天”——贫困助学活动。
一、活动名称:“共享一片蓝天”——贫困助学
二、活动时间:xx-11-11 中午 12:00
三、活动地点: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官厅小学
四、活动目的:助贫困,献爱心,展新时代优秀大学生风采。
五、活动意义:
1、用国家为大学生提供的部分补助,帮助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儿童,增强我们自身回馈社会的意识。
2、尽自己一份爱心,温暖贫困小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促进他们更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日后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
3、激起全校师生关注贫困儿童的热情。
4、扩大我校在教育事业上的影响力。
活动宣传:1.海报宣传,自xx-11-6开始在全校各大宣传栏张贴海报,以扩大影响力。
2.网上宣传,制作相关网页,第一时间发布活动进展情况。
3.人员宣传,自xx-11-6开始班级分组拿彩色、醒目、彩喷海报分别在东、西食堂门口进行宣传,持续1小时左右。
4.条幅宣传,同人员宣传同步,并号召全校同学签名、参与。
5.班级干部宣传,同外国语学院各个班级干部宣传。
六、活动准备:
1.在班级开一次小型班会,动员班级每一位同学都要参与这项活动,并讲清活动流程及其相关事项。
2.海报准备,彩喷、手写、和条幅。
3.同对方学校联系、沟通
4.为官厅小学的同学做好收集捐物的名称和数量
5.联系中巴(往返)
6.联系外教一同助教
7.招募全校同学加入。
七、活动过程:
1.xx-11-11中午12:00班级所有同学及志愿来助教的老师和同学在南门集和,大约1:30小时的路程到达目的地。
2.与当地小学校领导沟通交流,初步了解该校情况。
3.捐赠仪式。邀请该县教育局相关领导莅临指导。邀请有关媒体随行报道。英俄班全体同学向贫困小学生捐赠学习用品、体育用品、书籍。
4.与小学生交流,谈心、解答疑惑。介绍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帮助他们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
5.发挥我院外语优势,为小学生上一堂别开生面的英语课。
6.此次同去的男生与该小学男生共同组队,进行一场有趣的足球比赛。
7.留下联系方式,与师生告别。
八、后期工作:
1、召开班会,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相互展示成果。
2、班委会及团支部召开总结会议,点评本次活动,并上交活动总结。
3、将活动成果发布在各种媒体上。
4、向我院指导老师汇报助学活动的相关事宜。
5、准备最充分的材料,从容答辩。
九、人员安排:
1、策划书:团支部
2、宣传:班级全体
3、准备:王茜、刘欣、贾晨辰、亚静媛、王天琦、4、联系:亚静媛
英俄 班 团支部
xx月11月8日
“共享一片蓝天”--贫困助学团日活动策划书
第三篇:大学生团日活动策划书共享一片蓝天
“共享一片蓝天”团日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电脑,手机,平板,娱乐工具普及的今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身边事事,但是宅宿舍、窝图书馆不应该是青春的节奏,逛网页死读书不能够彰显青春的活力。走出宿舍,迈出自习室,看门外灿烂的阳光挥洒。长沙的深冬即将来临,让我们在一年最后的灿烂日子里享受蓝天的美丽。
二、活动目的本次团日活动的展开,是为了让同学们在即将备战期末考试前放松身心,享受蓝天草坪新鲜空气,处在美好年纪的我们更需要将青春洋溢在蓝天下,同时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同学们更加积极主动的走出宿舍教室,多参与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拥有更加健康均衡的生活学习方式。
三、活动主题:共享一片蓝天
四、活动标题:享受户外运动,享受美好蓝天
五、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六、活动时间:
七、活动对象:护理1201班全体同学
八、活动流程
1、活动前召集班干,宣布团日活动主题,集结大家的共
同意见,增加亮点
2、讨论决定主持人与文艺表演者
3、任务安排:
(1)宣传委员做好先期宣传工作,并在班级活动群中上传
海报
(2)组织委员协调各同学日程安排,确定最终地点时间与
可参与活动的人员名单
(3)文体委员安排文艺表演内容,积极动员同学参加表演
(4)生活委员做好预支计划,购买活动所需道具、零食等
(5)团支书安排好整个活动次序,并做好考勤工作
4、活动内容
(1)组织同学在草坪围圈坐好,分发零食,营造活动气氛
(2)主持人介绍活动表演节目名称、表演者
(3)各同学按次序表演节目
(4)进行击鼓传花、真心话大冒险等游戏,鼓励同学更多的展现才能
(5)主持人总结活动
(6)结束活动,收拾、带走垃圾
最后预祝我班团日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护理1201班团支
部
第四篇:共享一片蓝天
共享一片蓝天
——毛李小学“留守儿童”规范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我国有近二亿农民工,他们长年在外,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因为种种原因,子女不能随行,留守在家的儿童或独自生活,或由祖辈、亲戚托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其他儿童不尽相同,情感溺爱和知识缺乏,引导不得法等原因,许多孩子萌生了“自己不如别人”、“被人遗弃”的思想,对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让每一名外出务工的家长放心,让每一名留守学生得到关爱,共享一片蓝天,我镇“留守儿童”工作站通过成立一个领导组,建立两份档案,设立三个中心,开展四项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毛李小学服务于九村一镇直,适龄在校就读学生630人,其中留守儿童257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0%,这其中还不包括单亲在外务工子女。这些留守学生大部分由祖父母隔代抚养,少数寄养在亲戚家中,由于留守儿童的处境特殊,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失,这种缺失容易形成他们不健全的人格,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具体做法
成立一个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李华忠为组长,各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确立“爱心妈妈”,为此项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建立两份档案:
通过深入调研后,为便于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的开展,由各班设置了一份“留守儿童”统计表,将我们留守儿童的总数、性别、包班领导、班主任、爱心妈妈责任到人;各班由班主任牵头,建立一份班级留守学生详细档案,内容有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家长姓名、联系方式、监护人姓名、住址、与留守学生关系、联系方式等。
设立三个中心:
一是在学校设立“留守儿童”帮扶中心,关心帮助特困留守儿童,积极争取上级领导、各部门的爱心捐赠,全校仅今年上半年就得到各类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近4000元。
二是设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关注留守儿童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满他们的生活,学校对住校“留守儿童”进行全程跟踪管理,除和别的孩子一起参加学校的正常活动外,放学后,由专任教师组织他们参加近两小时的各种活动,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唱歌、跳舞、看书、看电视。早、中餐尽量提高标准,让孩子吃饱、吃好,关怀之周到,令家长孩子感动不已。他们不再孤单、不再寂寞。渐渐地笑声多了,歌声大了,家长也放心了。
三是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成立由班主任负责的关爱小组,挑选富有爱心、富有责任心的同学参与管理。留守学生的生活在班级居多,从早上上学到下午放学,近十个小时。老师们针对留守学生的特点,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他们。曹顺同学是六(1)班的同学,该同学乖巧、聪明、学习成绩优异,深得老师的信任,可是去年冬他妈妈病逝,爸爸外出打工挣钱,把曹顺交由姨奶奶照顾,从此曹顺低迷不振,上课无精神,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而且学会说谎,放学后泡在游戏厅,并谎称留校作业,经常骗姨奶奶的钱上游戏厅,班主任毛良凤老师看到此情况,多次家访,了解情况,经常与曹顺交心谈心,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用一颗慈母心终于唤醒曹顺的回归,在毕业考试中名列全年级第二。
开展四项活动:
一是开展结对活动,2007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对妇女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开展“五老”人士与特困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学校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具体到人帮助留守儿童。毛李小学校长李华忠把留守儿童周杨接到自己家里,拿出自己孩子的衣物送给他,还给他购买学习用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校长的带动下,全校老师纷纷给自己的帮扶对象送钱、送物、送温暖,和自己的帮扶对象交心、谈心、交朋友。
二是开展造福温暖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学习用品或在资金上给予帮助。2007年6月,副县长李珩为周杨等6人,每人捐助500元,共计3000元;2007年6月,县民政局工会主席李连志,县民政局扶贫办主任梁飞旺为王凤鸣等人捐助学习用具金额达400元;2008年春《楚天都市报》为胡宋轩等二人各捐500元;2007年6月,镇妇联主席宋宏玉代表镇政府为李雨涵等人捐款2000元,学校也为留守特困生减免作业本费、生活费近3000元,确保留守儿童在校安心学习、安心生活。
三是组建“爱心妈妈”队伍,聘请社会上有经验、有爱心的人士担任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我们主动与镇直各单位联系,将符合条件的28名热心人士聘为“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让全社会都来关心留守儿童。毛李小学六(2)班张平同学,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对孩子疏于教育管理,几次转学,该生纪律焕散,污言秽语,出口成“脏”,提起他人们就烦。罗云芳老师成了“爱心妈妈”后,利用女同志特有的细心,从帮他剪指甲这样的生活琐事做起,用爱心、用细心、用恒心感化他。一次,张平把当月的生活费花光还赊欠杂货店的钱,店老板找到了学校告状,罗老师了解情况后,替张平还清了欠款、补齐了当月的生活费,并对他进行耐心教育,张平想到罗老师在他危难之时替他解围,很是感动。今年“六·一”,张平用一首《感恩的心》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感谢。期末毕业考试考了全镇前100名。张平的妈妈暑假回家专程看望罗老师时,深情地对罗老师说:“我这个妈妈远不如你这个‘爱心妈妈’,我从内心里感谢你,感谢政府,感谢这个好年代。” 四是以镇福利院为德育基地,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感恩教育”、“关爱他人”教育,让留守儿童多一份孝心,多一份责任心。我们除了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外,更注重他们的健康成长。学校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到福利院为老人扫地、擦窗、为老人梳头、洗脚、为他人表演节目,听老人讲革命传统故事,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受助的人再帮助更多的人,把爱心接力棒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虽然我们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做了一些工作,但他们的成长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让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来关注我们的留守儿童,让全社会携起手来,切实行动起来,持之以恒,才能让“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
二00九年十月
第五篇:共享一片蓝天
我与残疾人同行
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关爱是一个微笑;给人亲切的关怀;关爱是一湾清泉,给人心灵的洗涤。关爱残疾人,让他们在黑暗的世界里看到美丽的世界和无限的光明;关爱残疾人,让他们在无声的世界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和表达自己内心的愿望;关爱残疾人,让他们残缺的身体变得完整,心灵的创伤渐渐愈合。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有6.5亿残疾人。在我国,每16个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尊重残疾人,就是尊重生命和尊重自己。而对克服自身残疾,站在残奥会赛场上的生命强者们,我们不仅要送上由衷的敬佩和赞美,更要对他们以及对所有的残疾人朋友提供实实在在的关爱和帮助。
搀扶盲人过马路,是关爱;帮助肢残人推轮椅,是关爱;学几句手语,是关爱;相逢时一张笑脸、一个友好的招呼,也是关爱。
其实,残疾人跟我们一样都是人,只不过,可能身体方面有些残缺。可是,他们比我们拥有更难能可贵的精神——顽强拼搏!张海迪阿姨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不管她的身体怎样残缺,她的病情如何恶化,她总是笑对生活,她的心灵深处是完整的,是充实的。她甚至比一个健全人的心灵还要完整!
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虽然身体的残疾越来越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
作为健康的人,我们是幸运者,该如何将这份幸运、幸福播撒给残疾人呢?很多事情在我们看来是举手之劳,对残疾人来说却是一种奢望。给残疾人一个搀扶,只需你付出一只手的力量;给他们一个公交车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会儿的辛苦;爱护他们的专用设施,只需你付出绕一点弯路的时间……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献出爱心,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给残疾人更多关爱和帮助!
让我们关爱残疾人吧,因为我们共享一片蓝天!
在2008年9月6日这一天,北京将举行第十三届残奥会。“超越”的核心是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它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和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特点;“超越”传达了残疾人运动员超越生理障碍的勇气和信心,展现了他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超越”也是心理上的超越,是残疾人摒弃偏见、渴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诉求,是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精髓。“融合”体现奥林匹克“团结”“和平”“和谐”的价值观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融合的三个方面。“共享”体现了残疾人与健全人同属一个世界、携手共创未来的崇高理想。“共享”就是要让残疾人与健全人在奥林匹克运动和社会生活中享有平等权利,在五环旗帜的感召下共享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欢乐、友谊、梦想与成功,共享社会文明成果。这就是北京残奥会的真正理念。
让我们与来自同一个世界的残疾人兄弟姐妹一起,共同构筑和谐温馨的奥林匹克大家庭,共圆心中的同一个梦想。
我与残疾人同行
社会的爱,对于残疾人来说就像疲倦的人得以依靠;就像迷路的人,找到一盏明灯;就像炎热的人找到浓浓的绿荫;就像心灵干枯的人们找到一泓清澈山泉。海伦•凯勒好像注定要为人类创造奇迹,或者说,上帝让她来到人间,是向常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她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那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了痛苦的深渊。在这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在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海伦学会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痛苦。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张海迪在1991年做了癌症手术,但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她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创造,以不完整的身躯奏响了一曲完美的生命乐章。
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虽然身体的残疾越来越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
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关爱是一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关爱是一个微笑,给人亲切的关怀;关爱是一湾清泉,给人心灵的洗涤。让我们一起关爱残疾人,和他们共享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