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李林森,争做人民满意好干部”
铁山区迅速掀起“学习李林森,争做人民满意好干部”活动热潮 9月27日在集中收看了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四川省委共同举办的李林森先进事迹视频报告会后,铁山区委组织部随即制定了《铁山区“学习李林森,争做人民满意好干部”活动方案》,在全区组工干部和区属党组织党务工作者中迅速掀起了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的活动热潮
一是召开交流座谈会。铁山区委组织部组织全区组工干部和区属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相关资料,开展“看事迹,谈感想”为主题的座谈会。通过交流讨论,从五个方面学习李林森:一是要学习李林森同志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像他那样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二是要学习李林森同志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像他那样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三是要学习李林森同志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像他那样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坚持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四是要学习李林森同志勇于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进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五是要学习李林森同志严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洁的优秀品德取精神,像他那样光明磊落、淡泊名利,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二是搞好中心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全面参与创先争优活动,习惯优秀、追求卓越,争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深入开展畅通工程,落实惠民政策,办好利民实事,加强党群干群的鱼水关系、血肉关系、舟水关系;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畅通工程,积极推进“一主两翼”战略实施,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撰写心得体会。结合学习李林森活动撰写心得体会,比照先进,寻找差距:比思想、看党性,比素质、看业绩,比作风、看服务,从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中学习党员干部应具有的对党无
限忠诚、对人民高度负责、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高尚品质。
四是开展评先活动。在10月份开展 “争优秀,做表率”优秀党员干部评比活动,对实际工作中“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优秀党员干部进行表彰,弘扬正气,树立典型,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以事业使命为动力,比素质、比干劲、比奉献、比创新、比作风,创一流处室、创一流队伍、创一流服务、创一流业绩、创一流形象。
中共铁山区委组织部
第二篇:争做李林森似的好干部
争做李林森似的好干部
本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与县委组织部长任职培训班学员座谈时要求,县委组织部长要承担起选人用人职责,要做像李林森那样公道正派、清正廉洁,让党放心、让干部信任、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李林森先进事迹报告团全体成员时曾强调:李林森同志是新时期基层组织部长的优秀代表,是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楷模,是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范。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组织系统干部都要向李林森同志学习,以李林森同志为榜样,争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李林森作为新时期的好干部,他身上许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李林森同志生前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参加工作以来历经9个岗位,不管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深深扎根基层、努力干事创业,身患绝症后仍坚持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年仅42岁。李林森是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组工干部的杰出代表,是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出来的领导干部先进典型。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对党忠诚、为党奉献的政治品质,公道正派、坚持原则的职业操守,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胸怀大爱、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始终坚持党和人民高于一切,以实际行动为党、为人民奉献青春和智慧。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强大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努力,需要无私的奉献。李林森用自己的生命对共产党员做了最好的诠释!
第三篇:深入学习李林森 争做优秀组工干部(定稿)
深入学习李林森
争做优秀组工干部
李林森同志生前是四川省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是组工干部中的优秀代表,他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和震撼了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心灵,他的“公正廉明、无私奉献、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崇高形象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广大组工干部都应深入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努力做优秀组工干部。
一、学习李林森,做对党忠诚的组工干部。
李林森同志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即使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也始终坚守岗位,做到“任务不减、标准不降、作风不变”,他“把工作当成最大的爱好”,他“视工作为生命,不让他工作,就像要他的命!”如果没有对党的无限忠诚,这是无法想象的,正是他把对党的忠诚化作对事业的热爱,才让他带着重病坚持工作了近两年,直至生命最后。组工干部学习李林森,首先要学习他这种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把党的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
二、学习李林森,做公道正派的组工干部
李林森任组织部长5年,始终坚持重品行、重实干、重基层、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在他任职期间,先后有18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被提拔重用,11名长期坚守边远高寒山区乡镇的党委书记被交流到市级部门,而没有一个想搞歪门邪道的人能走进他的家门,保证了干部工作风清气正。组工干部学习李林森,就要学习他在选人用人上公道正派,坚持正确导向。具体来讲,就是要不 惟上、不惟亲,只惟贤,要坚持用“五重五不简单”、“中心工作跟得上、改善民生办实事、加快发展真爬坡、重大事情拿得下”衡量干部实绩标准来选干部、用干部,让吃苦的人吃香,让实干的人实惠,让埋头的人出头,选出让党委满意、让群众信服的干部。
三、学习李林森,做为民解难的组工干部
做为一名党员干部,李林森时时处处把群众放在心里最重要位置,他率领干部群众抗击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累得三次晕倒在抢险救灾工作一线,保证了群众生命安全;他带领群众用短短两年时间完成了重建“新五宝”的艰巨任务,他无私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总是把身上的钱全部掏给困难群众……他的行为,真正践行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组工干部学习李林森,就要像他那样对群众充满感情,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在组工干部中扎实开展好“四个一”活动(在一线调研、在一线谈心、在一线帮扶、在一线接访)、“双联双解”活动(联系基层单位、联系干部群众;解决群众疑难,解决组工难题),让广大组工干部在服务群众中提升宗旨意识,树立良好形象,体现自我价值。
四、学习李林森,做开拓创新的组工干部
李林森在任组织部长期间,探索实行“四评村官”工作法,推行村企联建党组织,开展“五议”社区党组织班子活动,针对乡、村班子老化和基层人才紧缺问题,积极组织实施“千名大学生进万源”工程,等等,这些创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党建工作。组工干部学习李林森,就要学习他不断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困 难面前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破解组织工作中的各种难题,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发展。要充分发挥党建研究会的有效作用,开展好党建理论研究工作;不断拓展和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利用好党建网站和党员教育频道两个平台,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活动和“后进村整顿,先进村提升”工程,创新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人才工作和党员教育发展工作,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五、学习李林森,做清正廉洁的组工干部
无论是在五宝镇任党委书记,还是在万源市任组织部长期间,李林森始终坚持不收礼金,不徇私情,即使在自己病重靠借钱治疗的情况下也不收受他人一点钱财。组工干部学习李林森,就要学习他始终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严格遵守组工干部“十严禁”要求,保持高度的廉洁自律,只有这样,才能始终坚持德才兼备用人标准选干部,公平公正用干部,才能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专营者得利,为党的事业选好人、用好人。
(作者系中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第四篇:学习先进事迹弘扬优秀品质争做李林森式好党员好干部
学习先进事迹弘扬优秀品质
争做李林森式好党员好干部
——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今天,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用对党、对人民无比忠诚的信念和感恩情怀,铸就了又一座无愧于党、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民的时代丰碑。仔细品读李林森同志42年短暂的人生,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很多。作为一名选调生,就要像李林森那样,做一个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开拓进取的好干部。
对于理想:心高先要志高,心强更要志强。忠诚如铁,信念如磐,是李林森精神的根本内涵。正是基于这份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和执著,他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以瞻泊之志,孜孜之状,书写出人生的大作为,彰显出人生的大境界。作为一名80后选调生,要成长、成熟,成才、成事,就必须先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远大的人生奋斗目标,拥有坚定的信念,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就要努力学习、勤加思考、多多实践,在学习、思考和历练中不断增强自己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政治忠诚的可靠性。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把好政治关,始终做到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对于做事:大气也要精细,眼高更要手高。着眼全局、注重细节,是李林森同志的做事准则。对组织工作创先争优他要求“小县要有大作为,穷县更需争一流”,在各个方面都必须做到出新、出彩、出色。由此可见,李林森做事大气,有魄力。作为组织部长,他熟知万源市众多干部的基本情况、优缺点、德才品质,由此又可以看出李林森做事认真、细致。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大气的人生从来离不开精细、精致的做事,所谓“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作为
一名划时代的年轻人,都曾梦想做一番大事业。但工作没有大小之分,高低之别,其实只要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已经不简单,只要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自然也就不平凡。在今后的工作中就要树立精品意识,注重工作细节,努力做到“服务零距离,办事零差错,问题零积累,工作零批评”。
对于做人:真诚先要真实,低调更要厚道。以诚为本、以逊为根,是李林森同志的为人本色。李林森把老百姓当爹娘,始终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领导干部,能为到他办公室的基层干部亲自泡茶,离开办公室,还要送到楼梯口。他的低调、他的真诚、他的厚道都是我们今后为人的典范和榜样。生活需要低调,为人处世更不可不“低调”,低是高的发端与缘起,高是低的嬗变与演绎。作为选调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境、保持一种淡定的姿态,做到身居要职而不显摆,取得实绩而不炫耀,确有本事而不狂傲,做出贡献而不张扬。就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低调做人、谦虚做人、诚心待人,少一些盛气、少一些自负。
对于做官:位高也要德高,权重更要慎重。公道正派、清正廉洁,是李林森同志的为官之魂。身为组织部长,手握人事大权,但李林森一直来都秉持公道正派的原则,在选人用人上坚持原则、全面客观。正是他的公道正派,一位在偏远乡镇埋头苦干了15年,但从来不伸手、不埋怨、不抱怨的党委书记没“吃亏”,一位想搞“歪门斜道”的领导干部在他面前碰了一鼻子灰。作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既要有好的人德更要有好的官德,就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以德为上、以德服人、以德树威、以德取信于民。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研究对策。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慎独、慎初、慎微、慎行,自觉反对和抵制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要经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三台县委组织部干部、2008年选调生李兆荣)
第五篇:习近平: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 做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习近平: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 做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7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李林森先进事迹报告团全体成员并讲话。他强调,李林森同志是新时期基层组织部长的优秀代表,是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楷模,是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范。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组织系统的干部都要向李林森同志学习,以李林森同志为榜样,争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李林森生前任四川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他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和用人导向,大力推荐使用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干部;注重改革创新,主持推进的“四评村官”等多项工作得到地方党委和上级组织部门的充分肯定;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从不用手中的权力徇私情、谋私利;始终以事业为重,即使身患癌症,仍然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拼命工作,2011年7月31日因治疗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2岁。李林森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赞誉。日前,中央组织部追授李林森“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
习近平指出,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一名基层组织部长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高度负责、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高尚品质。学习宣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对于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为民服务作表率;对于深入推进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进一步树立组织部门公道正派、坚持原则、改革创新、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对于搞好正在开展的地方换届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讲原则、讲纪律、讲奉献,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组织开展向李林森同志学习活动。各级党员干部要学习李林森同志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像他那样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学习李林森同志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像他那样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学习李林森同志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像他那样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坚持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学习李林森同志勇于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像他那样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学习李林森同志严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洁的优秀品德,像他那样光明磊落、淡泊名利,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各级组织部门要带头学习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引导广大组工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大力弘扬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扎扎实实推进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参加会见。
会见活动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四川省委共同举办了李林森先进事迹视频报告会,全国县以上各级组织部门的干部聆听了报告。(记者周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