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阶段性教学反思——幸福小学 滕丽芝 (范文模版)
阶段性教学工作反思
幸福小学校滕丽芝
新的学期初,我主要承担学校材料的打印及准备迎检和三、四年级的综合实践学科的教学工作,现将本阶段的工作进行小结反思,阶段性教学反思——幸福小学 滕丽芝。
开学初学校就着手准备“标准化”迎检材料,我被校领导选为这次迎检工作人员,校领导信任我,我就要做好每一项属于我自己的工作,争取不让领导失望,因此,我不分早晚上网收集相关资料,书写活动,活动总结,制作编辑学生的活动作品,通过自己人的不断努力,我负责的材料准备就绪,教学反思《阶段性教学反思——幸福小学 滕丽芝》。接着为全校教师打印学校所需要的材料,除此以外,还要帮助人事人员完成人事工作。在完成以上各种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主要教三、四年级综合实践学科的教学,由于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本学科,对本学科的老汉特点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在活动中有些但却,但是学生的活动热情很高,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活动,首先是让学生了解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然后再引导学生来了解活动,在活动中成长。我是这样来安排低年级的教学工作的,确立活动主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完成的。
1、确立活动主题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活动主题,然后指导学生要围绕活动主题来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就可以了,这也就是本学科的特点。
2、提出问题
结合活动主题的内容,提出与活动主题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3、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再让学生运用一些活动方式,逐渐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实践活动中后运用的一些活动方式。如:调查问卷方式,访问、采访方式等。
由于前半学期主要是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的能力,因此在期中测试时就针对这一时段中的活动进行了一次测试,考查和了解学生在活动中所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
通过本次的测试,让我深深感受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多设计一些有综合性的活动,从多个角度去实践,去设计,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多思考,多创新,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
第二篇:心得体会张芝丽
阳光天使幼儿园楚雄片区教学
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张芝丽
2015年12月23日
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教学教法上也有一些收获,在音乐和体育领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通过此次观摩 活动的开展及时的解决了这块的困惑。
通过此次观摩在音乐欣赏里应该从歌曲的旋律、节奏、结构这几方面去把握。针对不同的内容来制定不同的目标,这也打破了音乐就只是歌唱教学的传统观念。在音乐教学中首先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成为音乐的主人,从节奏、旋律、音乐的表现来培养孩子的能力。在音乐欣赏《茉莉花》的教学中让我深刻感受到,在一堂活动的设计中准备是必要的,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感受到了一首舒缓优美的歌曲,感受到了孩子的认知能力如何去引导。在活动《鞋匠之舞》从孩子的表现让我深刻领会到倾听和观察的重要性,同时在这个活动中也体现了在教案设计这一环的严谨性,每一环的设计都是为目标服 务的。在此活动中,教师的打击乐器的选择也突出了它的重要性。在活动《大鼓小锣》的活动中教师能尝试用节奏的方式来训练幼儿,在此活动中教师能用交换的方式让幼儿感受不同节奏的演练。在这个活动中也让我确实感受到处理教学中的重难点的重要,在一堂活动课中教师要善于找出教学的重难点针对难点找出突破的方法,才能更好的为目标服务。
在体育活动中,各位执教老师的表现让我深刻感受教师的应变能力,教学的机动性的重要。针对不同的孩子教师在准备的过程应该略有所不同,对于体育活动材料的准备也是很重要。在准备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做准备活动的目的,对于级能性的体育活动、对于探索性的体育活动应该略有所不同,在教学流程技能型的活动和探索型的活动教师应该灵活和恰当的处理。
通过此次活动让我和我园的教师有很大的收获、在以后的教学活动更有帮助。
第三篇:《幸福是什么》教学反思
通过区语文协作组来我们学校指导的活动,我对《幸福是什么》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我今后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从李建华老师的指点中我学到了不少,受益匪浅。
一、确定核心要素
文本的解读最重要就是要找到一个核心要素,也就是所谓的基本点。这就要充分地去解读文本,把文本放在首位,钻研文本,从而找到文章的核心要素,找到一个突破点。《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故事的基本点就是幸福,抓住了幸福,也就抓住了文本的核心要素。因此导入就可以把幸福提出来让学生讨论,引发对幸福的思考。这样一开始就把文本的基本点提出来思考,比我用《幸福拍手歌》导入要明确得多。用歌曲导入虽能营造气氛,也无形破坏了课堂应有的气氛,而直接提出核心要素来讨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理解核心要素
核心要素找到了,还要去理解这个核心要素,看看从哪几个角度去理解,重点放在那个方面,难点又是什么呢。《幸福是什么》的童话故事中,对于幸福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别人给予自己的幸福,自己因享受而感到幸福;另一方面是自己给予别人的幸福,自己因付出而感到幸福。在教学中,学生对自己因享受而感到幸福很容易理解,而对于自己因付出而感到幸福却很难理解,这就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给予别人的幸福上。我在教学中没有理解幸福这个核心要素,导致没把付出也是幸福这一个重点突出出来,一节课下来,学生仍旧侧重于因老师教我们学知识而感到幸福,因爸爸妈妈养育我们而感到幸福……
三、达到核心要素
明确了核心要素,那么整节课的教学就是为这个核心要素服务,最终让学生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幸福是什么》时,就因为没有明确付出也是幸福这一重点,使学生最终并没有完全理解给予别人也是一种幸福。其实在教学中,一开始就可以明确提出今天我们所要说的幸福与同学们刚才对幸福的讨论是不同的,这里的幸福是一种给予、付出。为了让学生更能体会到给予是幸福的,对十年前疏通泉眼时的幸福就要重点学习。可以把十年前和十年后的句子进行对比学习,或者说说十年后这些人和动物喝了井水会说些什么呢,从而感受自己只做了一件这么小的事情,却给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好处。经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对幸福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给予也是幸福。最后结束时出示一首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小诗,学生读了之后就更加明白了给予也是一种幸福,自己要给予、付出才会幸福。
同时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意引导,可以把学生回答问题时说的重要的词语用在我的评价中去,这样一来,学生对重点词语记忆会更深刻,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还要多一些激情,使自己完全融入到课堂中去,和学生一起走进课堂中去。
第四篇:幸福是什么教学反思
《幸福是什么》教学反思
《幸福是什么》人教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引导下,寻找和认 识幸福的过程。设计时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为主,听说读感写相结合,最终从一个高度上来体会幸福。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选择这篇课文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另一方面则是故事富有哲理,可以引导学生对幸福的思考,对生活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上课时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达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本节课我主要抓住两个环节来展开教学: 紧扣主题自读自悟,汇报交流,引导想象
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浅显易懂,教学时,我并没有作过多的讲解,没有采用段段分析的方法,而让学生抓住关键的几句话,统领课文,去梳理故事的情节,领会文章的主旨。根据问题的回答接着让学生自主找出三个青年寻找幸福的过程,进行汇报交流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想象力,幸福是我们很熟悉的话题清楚幸福是什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章重点写了三个青年的话,对三个青年寻找幸福的具体过程却省略了。
这个空白也正是让学生的体验所缺乏的,我们在重视课本,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须酌情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想象中适当超越文本,适当超越课堂,即让学生利用一些课文留下的空白处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在课外读物中得到的知识进行信息加工和再创造。探索课文的深层意蕴,例如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仅仅从三个青年自己的叙述中是很难体会到幸福的所在,于是我便引导他们去想象这里面 具体的故事。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又着重抓住第一位青年的话,进行一系列情景的创设,如:当病人生命垂危的时候,他___,当病人消极绝望的时候,他___等,让学生全方位地想象医生平凡工作中的救死扶伤,送去健康,在这个基础上,我又适时指点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即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读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意思,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下面的学习,这样的多种手段将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可以说出实实在在的体会,这样在学生的脑海里,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触摸到的实体,真正的让孩子感受到幸福的真正含义,这种通过对课文中的重点语段的研讨,实现对人物感情的再创造,既体现了语文本体观,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观,情与景交融。
二、联系生活多元扩展,体现语文的人文特征
情感+语言=诗,实现对课文情境的语言创造,是小语教学的一种境界。在学生深入的理解幸福的深刻含义之后,我通过出示名人名言,有关幸福的图片,以及《幸福是什么》的小诗,然后让学生自由创作,引导学生去发现、品味存在于自己身边的幸福,写出对幸福的感受,升华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幸福,并更好地珍惜幸福
第五篇:《幸福是什么》教学反思
《幸福是什么》教学反思
很多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是什么是幸福呢?毕淑敏在百家讲坛上有一句这样的开场白: 人人都希望得到幸福,但究竟什么是幸福?有人说金钱就是幸福,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人均收入已经提高了很多,但感到幸福的人却并没有比以前增加呢?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去感知幸福。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隐藏了那些我们没有察觉到的杀手?
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苦苦探索,为什么我们已经拥有足够的金钱以及健朗的身体还觉得不幸福呢?
关于幸福什么这个话题我问过很多身边的朋友,他们很多都说,幸福就是拥有很多的钱,很豪华的房子,很高档的车子,或者一切想要得到就能得到的东西。于是有很多人一不小心就误入了歧途。
《幸福是什么》,讲述了三个牧童发现一口老泉,合力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做了一件好事。智慧的女儿称赞了他们,并祝福他们幸福。当时他们还不理解什么是幸福,于是他们用了十年的时间去寻找幸福。十年后,三个牧童在小井旁边相遇了,各自谈了对幸福的理解。第一个说“幸福就是给病人治病,看着他们恢复健康;”第二个说“幸福是做很多对别人有用的事,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第三个留在村子的人觉得:“幸福就是种麦子养活很多人。”最后讲智慧的女儿再次出现,揭示了幸福的含义。她对三个人十年间探索的幸福做了一个总结“幸福就是靠自己的劳动,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作出对别人有益的事情。”很简短的一句话,却让三个男孩花上十年的时间去弄懂。
很多人都是走了很多的弯路,遇到很多的挫折,甚至有些人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才开始明白、感悟到幸福的含义。
一些人以为拥有很多的金钱就是获得幸福,于是他的一生都是在求财,把每一分钱都攒起来,生病了也不舍得花一分,丝毫不亚于莫里哀小说笔下的阿巴贡最后弄得个众叛亲离,自己也早年病死的下场。
还有一些人,把幸福定于拥有沉迷于光鲜靓丽的外表,或者是漂亮的装束,讲究的住宅,上等的家具,精致的设备。我有这样一个朋友,我们高中的时候在一起读书,感情还算好。她的家境并不够好,就靠母亲每个月帮别人做家政供养着。但是她特别喜欢名牌的东西,常常骗家里要钱去买一些名牌的衣服或者包包,她的家很小,听破旧的。每次跟她去逛街,她看到什么漂亮的东西,总要去瞧一瞧,摸一摸。几千块钱的椅子,只要她觉得漂亮,她都会想尽办法把它弄回家去。在她的眼里,这些就是她的幸福,哪怕牺牲母亲的一切。可怜的人啊!
在这篇《幸福是什么》童话故事中与上述的例子相对比,我不禁沉思了起来。在成长的路上,我有父母的细心照顾,有老师的循循善诱,有朋友嘘寒问暖,按理来说应该是幸福的。可年少的我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我心安理得的接受他们给予的一切,嘴巴上却还说自己不幸福,不快乐。甚至也叛逆过,拿着父母的钱天天泡网吧,不愿意回家。从不知道幸福为何物。少年不识愁滋味,偏爱言愁。而今读了《幸福是什么》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
其实只要给予别人幸福,看着别人幸福,自己也会幸福。我们想得到幸福,首先要懂得分享幸福。只要你给予别人亲切的微笑,别人才能给予你和善的笑脸.你给予别人快乐,自己也会得到快乐.你给予别人无私的帮助,别人才会在你危难时,及时伸出关爱的双手。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给同学庆祝生日,看到同学收到礼物一脸幸福的样子,我们也很快乐。同样,在自己生日的时候,也能得到别人的问候.这就是一种幸福。
于是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不仅着重引导学生要懂得幸福就是靠劳动,靠付出。还要引导学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我们的父母给于我们生命,感谢她们让我们在这温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感谢我们的老师,感谢他们传授我们知识,让我们有一双聪慧的眼睛,可以看见未来;感谢我们的朋友以及那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有了他们的陪伴与鼓励,才有了我们幸福的笑靥,使我们在人生成长的路途中不再孤单。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教导给孩子们知识,还要教导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好让他们都能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