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暑期三下乡策划书——新农村

暑期三下乡策划书——新农村



第一篇:暑期三下乡策划书——新农村

主办单位:2011级外国语学院英语10班活动时间:2012年6月24日——25日

一、活动背景:

为了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深入学习和实践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积极投身与推动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宣传、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经受过锻炼,增长才干,积极响应省团委、省教育厅、省学联、以及校团委的号召,2011级外国语学院英语10班将开展201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同时,让在校大学生关注农村、了解农村,使他们对农村甚至村官都能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活动目的:

1.增强在校大学生对农村问题了解的程度,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尝试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助于增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积极响应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号召,并深入农村去体验生活,并在实践时期带去我们最新的科技文化和知识。

3.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增加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培养队员们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时代精神。

三、活动主题:

服务基层农村,建设和谐社会。

四、活动形式:

社会调研,服务基层农村。

五、活动时间:

2012年6月24日——25日

六、活动地点:

阜阳市颍州区大任村

七、活动内容:

1.社会调研活动(在整个义务支教活动中进行)

(1)农业社会调研

针对国家的农业政策、农民的粮食收成等热点问题,通过走访的形式进行社会调研,并进行记录。

(2)农民工社会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问、向居委会研讨等形式调研农民工返乡后的就业情况。

2.义务支教(2012年6月24日——25日)

(1)以广大农村小学生为对象,开展以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自然科学为主的教学工作。关心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农村孩子内在的潜力,让他们的德智体获得更好的发展。

(2)支教期间,全体队员将进行举行文艺汇演(包括:外文话剧、歌曲串烧、相声小品等)和师生互动的游戏。

3.走访大学生村官

在村委会的引荐下,走访当地在任的大学生村官。使队员对大学生村官这一职业有更深的了解及认识。同时,加深对中国农村情况的基本了解,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八、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1)6月初到6月中旬,根据校团委的要求,通过开展班委会对这次实践活动进行讨论,最终确定活动主题及各分队的分工。

(2)6月中旬,与实践地区的区政府和义务支教小学的校长取得联系,了解实际情况,并确认实践的可行性。

2.活动进行

(1)6月24日早晨,实践队伍在主要负责人的带领下到达实践地区。并在中午之前安排好做好安顿工作。下午,实践队伍向当地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了解当地农村具体的情况,由第一分队进行农业社会调研,第二分队进行农民工社会调研,第三分队到支教小学,与校长商议支教的具体事宜。晚上,第三分队准备好支教的所有内容。

(2)6月25日早晨支教正式开始。

(4)6月25日下午,第四分队前往大学生村官工作地点,开始正式的采访工作。

(5)6月25日下午,全体队员结束所有实践工作,集体返校。

3.后期整理

(1)新闻宣传报道(包括媒体和网上论坛、微博等)

(2)材料统计归档和后期汇报工作材料准备。

(3)总结工作中的优缺点,为下次工作提高认知度。

九、所需材料:

旗帜一面、横幅一条、校服T恤34件、问卷表、宣传资料、支

教教学材料,文艺汇演演出服、道具、相机、小礼品等;

十、活动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1.明确任务,服从领导,规范管理,一切以大局为重;

2.穿戴整洁,态度端正,能展示大学生文明、健康的形象;

3.注意人身、财产安全;

4.文明用语,爱护公共设施,不得违反当地的有关管理规定;

5.服从实践地安排,若有不妥之处,尽量寻求协商解决;

十一、活动经费:

交通费用:20×34=680

住宿费用:10×34=340

其它费用(旗帜、横幅、问卷调查资料):60

第二篇:暑期三下乡策划书

一、调查时间:

7月17日至7月20日

二、调查地点:田阳县大楞乡龙和村

三、实践主题:

田阳县大楞乡龙和村生态环境调研

四、口号: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五、队伍名称:

百色职业学院“环境调研小分队”。

六、时间内容:

1、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当地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2、对旅行者对当地的环境保护情况做问卷调查。

3、对当地环境保护情况做相关调查。

4、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对当地的旅行者进行环境保护的宣讲呼吁大家保护环境。

5、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对当地人进行环境保护宣讲呼吁大家保护环境。

带队老师: ** 队长:** 队员:**

七、主要特色

(一)主要特色

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活动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口号,了解当地灾区情况,关心和关爱灾民。

八、预期目标:

通过社会实践,锻炼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农村的改革与谋求发展提供好的建议,让“三下乡”真正把先进的科技、教育和文化新颖的形式下乡,努力提高“三下乡”活动的服务水准。这次活动同时也是我院“第二课堂”的延伸,我院领导大力支持“第二课堂”,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自己,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为了让我校“三下乡”活动更出色,并更一步丰富“第二课堂”的内容,这次活动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

九、注意事项:

由于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时间相对比较长所以请参加暑期社会实践集中实践团队及成员严格遵守暑期社会实践相关安全规定注意以下几点细节以保证我系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

1.活动期间必须以团队为单位,禁止任何形式的单独行动。不单独去陌生或偏僻的地方;夜间不单独出行,防范抢劫、诈骗等事故的发生;

2.不去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易发地及各种疾病感染高发区,不要在恶劣天气下进行长时间的户外活动;

3.准备必要的药品、充足的饮用水,高度警惕感冒、外伤等情况发生,注意带足御寒衣物;

4.严禁去治安状况差的场所活动,在野外活动时严禁夜间出行;

5.出行在外时注意文明举止,尽量避免与陌生人发生任何形式的冲突,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了解并尊重实践当地的风俗习惯;

6.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杜绝交通意外的发生;

7.在乘车、乘船及外出时保管好自己的行李物品;

8.严禁在野外进行危险性活动;

9.确保饮食安全,不喝生水,不在小摊小贩处购买食品或就餐;

10.实践队员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返回各地时尽量结伴而行,单独返回的同学应特别注意安全,抵达目的地后主动向带队教师汇报。

附表:

物资准备或所需物品(总负责人:*** ***)

1、团队物品:

(1)队旗一面(学校的校旗帜)

(2)物资、宣传问卷内容若干份。

(4)工具和其他用品:相机等。

2、个人物品:学生证、身份证、随身现金等。

十、经费预算:

印问卷内容和宣传资料 200份*1.00元/份 200.00元

住宿 10人*3*20.00元 600.00元

车票 10人*2*10.00元 200.00元

伙食 10人*3*15.00元 450.00元

合计:1450元

第三篇:暑期三下乡策划书

为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提高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为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按照校党委和团省委的统一部署,今年暑期我校将组织青年志愿者“三下乡”服务队赴双江县勐库镇永德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传承五四报国志,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1、时间:xxx年7月14日-7月25日

2、地点:双江县勐库镇、永德县

三、活动内容

1、落实科学发展观宣教行动

开展环境保护图片展和以农村工作手册、农村独生子女政策为重点的宣传活动;

2、“大手拉小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共建行动

选定一所小学开展大学生和小学生“话理想”活动,进行优秀儿童影片、歌曲的放映,优秀青少年书籍、学习用品捐赠活动;

3、文化艺术进村寨行动

组织1-2场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演出;

4、家电义务维修服务行动

组织有专场的青年志愿者为服务地群众义务维修家电。

5、民族地区三农问题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调研行动

四、组织机构

五、队员纪律要求

1、统一行动,协调一致,服从指挥;

2、团结合作,积极主动,互相帮助;

3、谦虚踏实,吃苦耐劳,认真负责;

4、尊重当地人民群众的民风、民俗,虚心学习基层经验和民族文化;

5、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和活动日程安排;

6、发挥各自专业和能力特长优势,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四篇:暑期三下乡策划书

2014铜仁学院暑期“三下乡”政策宣讲青年突击队社会实践

活动策划书

活动背景目的及意义:党的十八大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优势,根据学院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知要求,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奋力后发赶超,立功献青春,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我系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为更好的组织好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达到实践目的,受到教育,增长才干,力做贡献。现将我组(政策宣讲团青年突击队)策划拟定如下:

活动主题:

青春三下乡 勇做突击队

活动时间、地点

2014年6月22日,铜仁市周边基层村寨(新庄村、马岩村、茶店村、芭蕉村)

活动开展形式:

深入基层,走访乡村,以多种形式,根据各基层实际情况广

泛开展政策宣讲实践活动,主要以当下热点政策为主。

1、到基层学校(村、寨小学)组织开展讲座,普及政策知识;

2、设立、搭建政策咨询点;

3、制作宣传栏,设计黑板报;

4、走访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家庭;

5、设计调查问卷;

6、与当地村干部进行座谈,交流等

活动内容:

以多种形式在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做好相关资料收集,写好调查报告,全面详细的了解基层组织、群众的政策知识普及情况,再次基础上,广泛宣传引导群众学习和了解“十二五”规划等政策的主题主线、目标任务和当地经济的具体规划和举措,发挥统一思想、结合当地实际、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活动开展: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时间为主线,计划在基层组织开展为期8天的基层实践活动,实行组长责任制度,严格做好相关组织、协调、安全、资料整理工作,力争把本次活动开展成为一次高质量、高效益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1、准备阶段:确定成员人数、报名、统计电话、领服装、做

横幅、做队旗;

2、经费来源:院团委下拨;

3、组织配置:设领队老师1人、带队队长2人、成员5人,共计8人;

4、工作安排:通讯员、摄像、文员、资料收集人员、后勤等

5、活动安排:

6月22日-23日:新庄村

6月24日25日:马岩村

6月26日27日:茶店村

6月28日-29日:芭蕉村

6月30日: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活动安全:

切实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领队老师、队长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实践同学密切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即使汇报有关情况;定期汇报实践活动开展情况,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学校校规校纪和当地群众的民风民俗;期间不得酗酒、打架斗殴、不的赌博、不得擅自离开时间岗位。

社会发展学院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

2014年6月22日

第五篇:暑期三下乡策划书

活动主题:服务家乡发展,宣传七夕文化

主办单位:共青团郧西县委员会

协办单位:“天河之恋”志愿者团队

活动策划:翁新强(郧西籍中国地质大学学生)

一、活动主题:服务家乡发展,挖掘七夕文化

二、活动理念:在社会上学习知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在基层中体验生活,在活动中培养人脉。

三、活动宗旨:在第二届中国(郧西)天河七夕文化节即将举行之际,为了在家乡郧西崛起的过程中尽一份力,同时深入社会体验基层生活,积累社会经验,以达到锻炼自我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展现人格魅力,实现自身价值!

四、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组织志愿者们参观七夕文化博物馆,深入了解七夕文化,以及相关的传奇故事,提升志愿者们的阅历,丰富志愿者们的内涵;

2、通过参与到这种大型文化盛会中去,不仅可以让志愿者们边服务边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同时,也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扩大参与者们的人脉圈;

3、通过参与本次活动,可以深入了解家乡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挖掘有潜力的项目,并做好调研分析工作,以备将来为家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通过参与本次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相关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去,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五、活动宣传:

1、和社会媒体(报社和权威网络媒体)特约合作,扩大宣传力度;

2、认识的同学之间以相互发信息、打电话的方式宣传;

3、以qq消息通知、分享日志博客、群邮件的形式在网上宣传;

4、收集活动照片、制作活动展板,以平面形式在人流量多的地方进行宣传。

六、活动时间安排:

6月1号—7月10号:面向郧西籍大学生招募300名志愿者;

7月11号—7月20号:对所有报名参加的志愿者进行组织培训;

7月21号—7月25号:对志愿者们进行考核选拔,并分为若干小组;

7月26号—7月30号:给各志愿小组分配任务,现场演练协调均匀;

8月1号—8月4号:进行模拟测试,使各个小组在人员分配、服务水准上,都力争达到活动要求;

8月5号—8月6号:根据活动要求,将各小组调集到各个工作现场,为本次文化节做好各方面的服务活动;

8月7号—8月15号: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整理活动相关资料,写出活动报告,并针对活动存在的问题,向主办单位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方案。

(这只是活动日程初步规划,具体时间由郧西团委统一安排,整个活动历时3-5天)

七、活动可行性分析:

1、团队优势分析:

我们团队组成呈年级跨度学科交叉的梯形分布,团队成员的专业结构、知识层次结构合理,包括管理学学专业,统计学专业,会计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具有较深厚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实践能力与协作能力,可以充分利用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发挥出专业特长。同时我们团队主要是郧西人,服务家乡建设的热情很高,且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风貌都比较了解,同时,团队负责人因过去的活动,和当地的相关领导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活动过程中协调运作比较容易。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8/78327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