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青奥夏令营活动第二轮通知2(大全)
青奥夏令营活动的第二轮通知
青奥夏令营活动即将开营了,感谢公司各位领导的支持!同时也感谢参与青奥方案活动的中原大区,华北大区,浙闽大区,沪宁大区及两湖区域的各位大区经理及推广经理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好的把此次活动办好,友情提醒相关注意事项:
1.活动时间: 8月15~17日,15日15:00~18:00报到,17日15:30~16:00离营。
2.报到地点:南京市建宁路16号锦江之星酒店(中央门金桥市场旁)
3.每个区域都派了1-2名同仁(提前沟通)参与学员的全程活动,请不要随意更换。
4.请参与活动的区域同仁带好相机或摄像机为你们区域的孩子多留一些纪念性资料,也方便你们多与客户沟通。
5.区域不参与活动的陪同人员也安排在锦江之星的附近酒店,到后即知。
6.请各区域尽早把孩子来及回的票买好(青奥期间人多),尽可能的把孩子集中在同一时间和地点,也请各区域及时把来及回的行程发给市场部大客户组!以方便安排车辆接送。
7.请各大区经理及推广经理收到通知后,及时传达!
市场部大客户组
2014-7-25
第二篇:青奥会2
吉祥物
2010年新加坡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新加坡青奥会)是首届青奥会,于2010年8月14日至8月26日举行,有约3200名运动员、800名裁判员及教练员参加此次盛会。同时,所有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在青少年夏奥会的教育和文化计划中派出代表。青少年奥运会的参赛运动员年龄在14至18岁之间,具体由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确定。
申奥历程
北京时间2008年2月21日晚,国际奥委会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举行仪式,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正式宣布2010年第一届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城市为新加坡,新加坡以53票对44票击败了另外一个申办城市莫斯科。
新加坡做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多元化的文化及高效率也是最大的特点,青少年奥运会在城市国家举办更有利于推广奥林匹克运动。新加坡计划在24个场馆进行青少年奥运会比赛,其中19个场馆已经存在,另外需要四座临时设施以及新建一个马术比赛场地。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
国际奥委会只是规定了一个原则,即各项目只能选择一个年龄组的比赛,如:14至15、15至16或17至18年龄组。青少年奥运会与奥运会一样,每四年举行一届。青少年夏奥会比赛为期12天,比赛项目已经原则上确定为26个大项。首届青少年冬奥会则将于2012年举行。
共设26个大项201个小项,各项目从以下3个年龄组中选择一个进行比赛:15岁至16岁(27个小项)、16岁至17岁(111个小项)、17岁至18岁(63个小项)。其中篮球比赛采用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的三对三比赛形式,每支队伍3名球员,打半场。
编辑本段会徽介绍
2009年1月10日,2010年首届青奥会会徽在新加坡公布,该会徽的名字叫做“青春之星”(spirit of youth)。“青春之星”会徽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处在最上头的是“热情之火焰”,强烈燃烧的红色火焰代表了求知的热情,以及积极正面思考的力量。此外,红色也是代表新加坡的颜色。中间部分是紫色的星星,称为“冠军之紫星”,它象征着卓越和代表自己国家的荣誉感。在紫星之下是“明日之新月”,新月代表着朝气蓬勃的青春,充满无限的可能。新月由绿色和蓝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新加坡这个岛国城市的绿色环境,而蓝色说明了岛国的平静。最后,“新加坡2010”则由独特的字母和号码组合而成,显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赛者能够和睦共处 会徽介绍
编辑本段体育图标
新加坡青年奥运会组织委员会于2009年5月20日公布了2010年青年奥运会26个比赛项目的运动标志图案。这一组26个运动项目标志图案是在本届青奥会标志“青春之星”的基础上演变形成的。图案中运动员头部为火焰造型,身体演化为紫色星星,代表着激情、奉献和运动精神。
编辑本段吉祥物介绍
利奥(Lyo)是“青奥之狮”(Lion of the Youth Olympics)的缩写。他是一位体育爱好者,十分风趣,希望鼓励青年人积极锻炼,保持健康,享受体育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利奥象征着青年人的无限活力,以及青年人希望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热情,不断追求卓越的决心。梅利(Merly)的名字取自“mer”(表示海)和 “ly”,代表着青春与活力。作为一位环保主义者,梅利认为每个人都应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共同为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而努力。同时她还倡导青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彼此间相互尊重。
2009年8月14日至9月6日,市民受邀参与了吉祥物的命名活动。活动期间共收到来自20个国家约375条建议。为利奥取名的是Sean Pang Yi Wei,而为梅利取名的则是Tung Chi Jun。Sean和Chi Jun均为新加坡人,他们也因此有幸成为发布仪式上最先目睹利奥和梅利风采的人。
利奥和梅利将在未来几个月现身众多新加坡2010年青奥会活动,为青奥会造势。
编辑本段火炬接力
亚奥理事会下属45个国家奥委会将于今年夏天获准加入从雅典至新加坡的青奥会火炬传递之旅。2010年7月开始,青奥会火炬在雅典点燃,之后将在五大洲各选一个城市进行传递,这些城市包括:柏林、达喀尔、墨西哥城、奥克兰和首尔。在抵达每个庆祝城市时,火炬将被传递至该市主要的地标性建筑前,让尽可能多的人有机会对火炬来到自己所属的大洲表示欢迎。活动当天将举行全市庆典,居住在这个城市和这个大洲的人民可以齐聚一堂,参与各种庆典活动,共同庆祝全球首届青奥会的举行。
该洲的每个奥委会都将应邀选送两名青年代表,参加全市庆祝仪式上举行的火炬传递活动,此举象征着世界青年的大团结,同时他们也将激励所有人接受奥林匹克价值观。青年代表还将与全市和全大洲人民一道,共同见证青奥会火炬将全市庆典上的圣火盆点燃。
火炬抵达新加坡后,还将进行为期6天的环岛火炬接力,之后才会在8月14日举行的新加坡2010青奥会开幕式上,正式点燃圣火盆。首届青奥会将持续至8月26日结束,预计由205个国家奥委会选送的5000名运动
员和随队官员将参加26个项目的角逐。
关于青奥会
[发布时间:2010-08-28 17:31]
2001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雅克·罗格提出了举办青奥会的设想。2007年7月5日,国际奥委会在危地马拉城举行的第119次全会上,一致同意创办青少年奥运会。青奥会与奥运会相同,也是4年一届,分为冬季青奥会和夏季青奥会。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Youth Olympic Games,YOG),简称“青少年奥运会”、“青奥会”。青奥会是一项专为年轻人设立的体育赛事,融合了体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内容,并将为推进这些领域与奥运会的共同发展而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凭借青奥会这个平台,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多媒体等各类活动相结合,通过诸如奥林匹克价值教育、青年人网站交流、举办会议和论坛等多种方式,建立起真正的青年社区,推广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对和解决好青年人和整个社会共同面临的环境、健康等问题,让奥林匹克精神在青年人中发扬光大。
根据国际奥委会的决议要求,夏季青奥会赛程不超过12天,参赛运动员人数约3500人,赛会官员及工作人员约1500人,运动员年龄要求年满14周岁至18周岁,赛事共设26个大项。青奥会比赛场馆不要求重复建设,鼓励使用现有的综合性多功能场馆,但要求比赛场馆原则上安排在一个城市内;青奥会要求举办城市要有青奥村,要求能满足5000张床位(青奥村可以利用现有的、翻新的或新建的居民区、饭店、大学宿舍,也可以是城市新开发的商品住房),同时青奥村必须位于一处兼顾竞赛、热身、训练与文化教育活动的最佳位置;青奥会期间文化与教育项目的主要场所必须主要位于青奥村广场。青奥会同时要为到会官员和工作人员提供酒店服务(2星至4星即可,床位数为3000人)。青奥会交通采用同奥运会一样的办法(提供班车或专车服务);举办城市要设立新闻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市场开发机构;青奥会要求举办城市承担全部办赛费用,奥运会官员和工作人员费用由国际奥委会承担,要与举办城市专门签订协议等。
青奥会与奥运会相比,更加重视青年人的文化和教育活动组织。青奥会期间要组织多种形式的青年文化和教育活动,通过奥运价值观的教育互动,让青年人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成为真正的具有体育精神的人。其中,互动活动将由著名运动员和来自教育、体育、文化界的国际专家,以自己丰富的经验直接指导青年人掌握处理相关社会问题的方法;文化活动将结合奥运象征仪式(火炬接力、奏国歌、升国旗等)和多元化的文化形式,进一步传播奥运精神和强调奥运价值;青奥会期间还将通过电子数字平台等最新的传播媒介,开展各国青年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把青奥会办成全世界青年人自己的节日。
第三篇:祝福青奥活动
祝福青奥
聚金陵!共青奥!2014南京青奥会;从我做起,为青奥奉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南京青奥会将是举世瞩目的一届。我和青奥会一条心,为中国加油!为青奥祝福!为青奥喝彩!让我们携手祝愿南京青奥会圆满成功。我们与青奥共成长!走向更美好的明天!2014让我们,“相约龙蟠虎踞,共赢青奥盛会”。
第四篇:青奥
青奥筹办大事记
2010年6月4日至5日,国际奥委会南京2014年青奥会指导会议在宁召开。
2010年7月9日,市委常委会通过了《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办好青奥会、建设新南京”的意见》。
2010年8月26日,在新加坡青奥会闭幕式上,市长季建业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手中接过奥林匹克会旗,青奥会正式进入“南京时间”。
2010年10月10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正式成立,青奥会官方网站正式开通。
2010年11月16日至18日,国际奥委会南京青奥会第一次技术会议在宁举行。
2011年1月18日至20日,新加坡青奥会总结会暨国际奥委会南京青奥会协调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宁举行。
2011年2月11日,南京青奥村奠基仪式在河西新城举行。
2011年5月19日,南京青奥会会徽正式发布。
2011年5月23日至27日,国际奥委会南京青奥会第二次技术会议在南京举行,标志着筹备工作由基础计划阶段转入战略计划阶段。
2011年10月26日至28日,国际奥委会南京青奥会协调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宁举行。
2011年11月16日,南京青奥会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
2011年11月17日,南京青奥组委全体(扩大)会议在宁召开。
2011年11月18日,南京青奥会口号“分享青春 共筑未来”揭晓。
南京青奥会让全世界惊喜千日倒计时将精彩纷呈
11月20日,2014年南京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迎来“倒计时1000天”的盛大时刻,标志着青奥会这项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中最年轻的综合性赛事正式进入“南京时间”。
“千日倒计时”精彩纷呈
青少年奥运会由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倡议,2007年国际奥委会第119次会议同意设立。青奥会的参赛运动员年龄在14岁至18岁之间。国际奥委会设立青奥会的初衷,旨在聚集全世界范围内所有具有天赋的青少年运动员,组织一项具有高度竞技水平的赛事;同时使其在奥林匹克精神方面成为一项具有教育意义的项目,让青少年们从运动中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届青奥会于2010年在新加坡举行。在第二届青奥会的申办过程中,共有中国、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墨西哥、波兰和土耳其等6个国家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申办申请。2010年2月11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122届全会上,国际奥委会决定将2014年第二届青奥会的承办权授予中国南京。
作为南京青奥会筹备工作的标志性时刻之一,此次的青奥会喜迎“倒计时1000天”系列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南京青奥会口号发布、“倒计时1000天”计时器揭牌、青少年奥林匹克文化节、国际体育雕塑大赛等活动将逐一举行。“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举办,能够更好地传承奥林匹克精神,体现南京青奥会的办会理念。”南京青奥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戚鲁表示。
据记者了解,在南京获得第二届青奥会的承办权后,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2010年10月,在国际奥委会南京青奥会协调委员会的指导下,南京初步完成了南京青奥会基础计划;当年10月10日,南京青奥会组委会正式成立,并从10月26日开始面向海内外征集南京青奥会的口号和会徽;今年2月,南京青奥会青奥村正式奠基开工;今年5月19日,南京青奥会会徽正式公布……
办赛模式将全面转型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越来越多地落户中国,体育赛事的筹备组织工作日益受到各方的重视和关注。对于第二届青奥会的筹备和组织,南京青奥会组委会创新性地提出:筹办工作将围绕赛会运行、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提升民生福祉三个方面展开,按照“ 开放、创新、节俭、廉洁”的办赛方针,全面推动办
赛模式转型。
据南京青奥会组委会执行主席杨卫泽介绍,本届青奥会将根据“勤廉青奥”的有关计划和措施,将“勤、俭、廉”贯穿于整个青奥会的举办过程。“南京青奥会的绝大部分比赛和文化教育活动场馆,都将利用现有
设施,只计划新建一个竞赛场馆和一个青奥村。”
组委会充分考虑到了比赛结束后,竞赛场馆和青奥村的后续利用问题。例如青奥会结束后,青奥村将转型成为国际人才公寓与社区,而新建竞赛场馆则会成为南京江北新城区的文化体育配套设施。
搭建青少年文化交流平台
根据日程,南京青奥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开幕,为期12天。预计届时将有来自奥林匹克大家庭的20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设28个大项,216个小项。与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会相比,旨在向青少年广泛传播“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的青奥会,除了体育比赛之外,参赛运动员之间的各种文化交流和教育活动也是一大亮点。
据记者了解,国际奥委会对于参加青奥会的运动员有明确要求:除了参加比赛,还要参加各种文化教育活动。为此,南京将着力为来自全世界的青少年搭建一个集体育比赛、文化和教育活动于一体的交流平台,推动奥林匹克理念在青少年心中扎根,促进青少年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据杨卫泽介绍,南京青奥会从开幕到闭幕的12天时间里,所有运动员除了参加比赛,其他的全都是文化教育活动,“从筹办开始,我们就把文化教育活动贯穿于本届青奥会的始终,并专门制定了文化教育规划。马上要举办的第一届青年奥林匹克文化节及随后的奥林匹克知识竞赛,都是这些文化教育活动的一部分。”
“青奥会将为主办城市带来社会财富、文化财富和体育财富。其中文化财富尤为可贵,将充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和教育理念。南京青奥会的筹办理念和具体工作,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充分肯定。”国际奥
委会副主席、南京青奥会执行主席于再清表示。
南京青奥会口号出炉:分享青春,共筑未来
口号的英文格式
简洁、押韵、易于上口
据青奥组委会介绍,“分享青春共筑未来”(英文Share the Games, Share our Dreams)突出了青年和青奥的特色,表达的理念是全世界青少年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欢聚一堂,共享运动愉悦,分享成长快乐,迸发出青春的激情和活力,推动奥林匹克运动长盛不衰,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富有青春活力的南京青少年将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一道,相互交流与学习,增进友谊,在不同文化之间架起沟通、理解、尊重的桥梁,相互合作与共勉,为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青春和智慧。
其中“青春”体现了青年人和青奥会的基本特征,“共筑”体现了奥林匹克的友谊和团结的基本原则,“未来”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同理想、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的共同命运。
新理念给力青奥-写在南京青奥会倒计时1000天之际
新华网南京11月20日电(记者 王恒志 蔡玉高)11月20日是南京青奥会倒计时1000天,一直致力于要举办一届“活力青奥”“人文青奥”“绿色青奥”的南京市,进一步提出“青春活力、参与共享,文化融合、智慧创意,绿色低碳、平安勤廉”的办赛理念,南京青奥组委执行主席、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表示,开放、创新、节俭、廉洁,这将成为南京青奥会的标识,南京青奥会必将给青奥会、给中国、给南京留下丰富宝贵的青奥遗产。
一直以来,办大赛即意味着大投入。青奥会作为国际奥委会新设立的综合性运动会,其规格并不低,但南京这次并不想沿用“一掷千金”的办赛思路,南京青奥组委为此多方取经,希望在严格控制预算的情况下,办出一届同样能让人记住的青奥会。
杨卫泽表示,这意味着办赛模式要转型,要严格控制办赛预算,“加强成本控制,用好每一分钱”。南京曾举办过十运会,当时兴建的南京奥体中心等场馆如今仍基本具备举办青奥会比赛的能力,因此南京青奥会所需的38个比赛和训练场馆,这次绝大部分将采用维修和改造现有场馆的方式来解决,个别新建场馆也已规划好赛后利用问题,使之成为市民可以一直享用的公共体育设施。
这个思路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首肯,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考察南京青奥会的相关工作后表示,南京青奥会规划是合乎奥委会理想的“可持续的规划”,他对南京有信心。此外,南京青奥组委专门成立了财务监督委员会,新建的青奥村赛后将成为国际人才社区,杨卫泽还提议青奥会火炬传递一律采取网络传递的方式,既节约,又符合青年人的喜好。
不过,少花钱不等同于不花钱,南京青奥组委表示,该花的钱一点都不能省,问题是如何办一届青年人真正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的青奥会。
南京青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丁铭说,作为一场青年人的盛会,青奥会和奥运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更强调青年人文化和教育的交流,青奥会将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但这显然要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实现。
杨卫泽表示,要做好这点,创意必不可少,他说:“如果沿用老办赛习惯,最后肯定要被年轻人 笑话,所以青奥组委需要创新理念,努力向年轻人靠拢,用年轻人的思维思考问题,多想青年人喜欢什么,要办一个 新概念 的青奥会。”
“新概念”意味着不仅要创新,还要具备相当的开放性,不仅要自己唱好戏,还要给世界各地的青年人以展示的舞台,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南京青奥组委执行主席于再清曾透露,文化教育活动的计划中,不仅南京要搞,各个国家或地区参赛队伍也要把他们具有特色和文化内容的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展示带过来。
目前,南京青奥组委《筹办青奥会 提升影响力》千日行动计划已经完成,在这个计划里,12个单项行动计划、272个二级工作任务,每个都明确了标准和具体内容,确定了工作完成的时间节点,在还有1000天时间的时候,南京青奥组委已经做好冲刺的准备。
同样做好准备的还有南京的青少年们。正上大一的南京网友“冰蓝”在自己的微博上写:“2014年我正好大四,真希望能为青奥会做些什么。”还在上小学的张一凡喜欢绘画,他说他一定要在3年后和来南京的外国朋友们交流交流
一届盛会,留下的不仅是赛会期内的欢笑和记忆,还会有无数的宝贵遗产。于再清表示,这些遗产包括社会、文化和体育等各个方面,每一笔都弥足珍贵。
南京青奥组委副主席兼秘书长、南京市市长季建业说,一场体育盛会将会带动一座城市的发展。如今,南京城市建设的两大惠民工程正在有力推进:到2014年,南京地铁将形成网状结构,为市民出行大开方便之门;耗资100多亿元的雨污分流工程,将全方位解决因历史欠账造成的逢雨便涝“尴尬”。
而根据南京“十二五”发展规划,南京将借助青奥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软件外包、创意产业、体育产业等绿色产业。南京将更加具备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保障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等。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和这些看得到的遗产相比,看不到的“精神遗产”更为宝贵。杨卫泽表示,希望通过举办青奥会,把奥林匹克精神、青奥会的理念根植于青少年心中,使得体育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青少年的生活习惯。
12个单项计划588个节点任务保障青奥会顺利进行
11月17日,“筹办青奥会、提升影响力”千日行动计划正式出台。该计划围绕国际奥委会指导南京青奥会筹办工作的4大主题、6个阶段,对未来1000天的工作进行了细化,并提出了具体的12个单项行动计划、272个二级工作任务,涉及43项职能工作和588个时间节点任务,确定了每项任务的标准、具体内容以及工作完成的时间节点,以确保高质量完成筹办青奥会各项工作。行动计划提出了两大目标,一是提升奥林匹克精神、青年奥运会和中国南京的影响力,为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和青奥会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二是全力推进体育健身设施和办会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青少年体育运动、教育与文化交流和南京体育事业的全面进步。
据专家介绍,针对奥运会筹办,国际奥委会(IOC)有一个总体指导计划,是根据历届奥运会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关键工作的“里程碑计划”,该计划按照工作领域和工作性质进行分类,包括重要事件、核心管理等十多个领域,共有1300个重要里程碑点任务,也是IOC重点监控的项目。在这一计划的指导下,国内不少城市都在大型盛会的筹备阶段制定了保障运行的外围“城市计划”。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2011年的深圳大运会,相关城市都曾出台过行动计划书。
根据国际奥委会要求,结合筹办工作实际,并借鉴兄弟城市办大赛的经验,南京青奥组委组织各职能部门编写并于9月初出台了《千日行动计划书(草案)》。此后,又请来包括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原北京奥组委法律事务部副部长刘岩,深圳大运会执行局大运村人力资源组负责人徐欢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陈东晓等各路专家献计献策,并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最后形成了这份目标、任务、节点和责任明确的千日行动计划。
今年10月,在国际奥委会青奥技术协调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国际奥委会青奥协调委员会主席波波夫看到这份缜密细致的计划后十分赞叹,他表示:“你们的工作非常细致周到,我相信按照这个计划执行下去,南京青奥会定将成为一届非常成功、非常有特色的青奥会。”
“筹办青奥会,提升影响力”千日行动计划缜密细致――
南京青奥会明确24字办会理念
南京青奥会组委会17日在全体扩大会议上通报了《筹办青奥会 提升影响力》千日行动计划的有关情况,对未来1000天的工作进行了细化,并进一步明确了青奥会办会理念。
南京青奥组委副秘书长戚鲁对千日行动计划进行了汇报说明。行动计划在活力青奥、人文青奥、绿色青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青春活力、参与共享,文化融合、智慧创意,绿色低碳、平安勤廉”这一更鲜明、更具时代特征的办会理念。
据悉,千日行动计划包括12个单项行动计划,共分为272个二级工作任务,并明确了每项任务的标准和具体内容,确定了工作完成的时间节点。
第五篇:夏令营活动通知
··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5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通知
1.网上报名截止时间:2015年6月12日 16:00 2.纸质材料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理科一号楼1120 收件人:金老师 电话:01062756351 田老师 电话:010-62757487 邮编:100871 截止时间:2015年6月12日(以邮戳为准,建议用顺丰或EMS)3.审核工作由学院组织专门委员会负责。参营名单将于7月3日左右在夏令营网上报名系统公布,未接到录取通知的同学皆为未入选,恕不另行通知。
上交微电子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电院微纳电子学系
(微电子学院 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
2015年IC精英夏令营招募公告
一、夏令营时间及招生规模:
时间:2015年7月9日—7月17日
招生规模:30-40人(统一安排住宿/住宿费免,差旅费及餐饮费由学员自理)
2、递交电子/书面申请材料
递交电子版的报名简表:
下载《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IC精英夏令营报名表》(文件名格式:姓名+所在学校+申请方向),6月12日前发送至practice@ic.sjtu.edu.cn
邮寄正式申请材料:
(1)《上海交通大学夏令营申请表》(该表格网上报名后自动生成,所在学校或学院教务部门需在专业排名盖章)
(2)本科成绩单原件(所在学校或学院教务部门需盖章)
(3)英语六级成绩或TOEFL、IELTS成绩证明复印件(参加夏令营时携带原件现场验证)
(4)其他各类获奖证书、发表论文等体现个人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的材料复印件
以上书面材料请于6月15日前邮寄至以下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教务办(3-106)(邮编200240)。信封上请注明“IC精英夏令营”字样。
6月22日左右邮件通知是否获得夏令营资格。
2015年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
此次夏令营活动将于2015年7月24日至7月26日在上海举行,将举办学术报告、微电子学专题讲座,开展学员与学术导师、企业导师的联欢交流。
(三)、申请材料
1、《复旦大学夏令营/推荐免试研究生申请表》(在线填报并打印、签字、盖章)1份。
2、本科成绩单1份;第二学位学生同时附第二学位成绩单1份(均需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3、前两年半总评成绩专业排名证明(需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1份。
4、《申请复旦大学夏令营/推荐免试研究生专家推荐信》2封,需要2位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分别推荐,密封并在封口骑缝处签字。
5、个人陈述,个人简历1份。
6、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毕业设计或原创性工作成果一篇。(请尽量控制篇幅,论文最长不得超过15页,A4纸,小四号字);合作作品须为第一作者或主要贡献者。该成果可以是初稿形式,但要求与夏令营学员学术报告内容一致。
7、其他证明材料。包括:①与微电子学科相关的获奖或资格证书复印件各1份;②各类英语考试成绩单等证明材料复印件各1份;③已发表论文或已录用提纲复印件各1份。
建议使用普通订书机于资料左侧简单装订(双面打印总页数不得超过20页),并按照申请表、成绩单、专业排名证明、推荐信、个人陈述、个人简历、研究报告、奖状复印件、外语成绩复印件、其他材料的顺序进行排列。论文及出版物可单独附后。
(四)、申请程序与时间安排
1、网上报名: 2015年6月1日至 6月15日。
申请人登录《复旦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中的《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选拔》系统,进行网上申请,同时递交书面申请材料。
提示:1),申请夏令营的同学请勿同时填报复旦大学推免系统。
2), 登录《复旦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中的《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选拔》系统后,请找到并选择“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专业(请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索引)。
2、材料提交程序:申请人网上填报夏令营活动申请信息后提交审核,并将网上填报的申请表打印签字并加盖公章,与其它申请材料一并装入信封,信封正面请注明“(学术型)夏令营申请材料”,并注明“网上报名号—姓名XX—本科学校XX”。所有材料请寄至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行政办公室104室。邮寄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衡路825号微电子学院办公室104室,邮编201203。夏令营活动报名纸质材料接收截止时间6月18日。
3、只在网上报名而未邮寄材料者,或只邮寄材料而未进行网上报名者,不予受理。
4、网上填报排名须与教务盖章排名一致。不一致者视为报名无效。
2015年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大学生夏令营招生简章
一、活动时间及规模
暂定2015年7月中旬,为期5天左右。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招收人数:80-100名左右。
三、申请及审核
1.即日起至2015年6月14日,登陆中国科学院大学夏令营学生申请系统报名,网址为http://kjxt.ucas.ac.cn/ShowArticle/SummerList。
同时将下列申请材料于6月14日之前(以邮戳为准)寄送至我所研究生部:
(1)本科成绩单和专业排名证明(加盖教务处公章)
(2)纸质报名申请表(需本人签名)
(3)其他证明材料(已发表论文的复印件、所获奖励证书复印件、英语四六级成绩单及其他)、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崔京老师 李博老师
电 话:010-82995537 / 010-82995538
E-mail:cj@ime.ac.cn / libo@ime.ac.cn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人事教育处研究生部(100029)
网 址:http://www.teniu.cc
四、活动内容
夏令营期间拟开展下列活动,实际活动以营员报到时所发手册内容为准。
(一)“走近科研”系列报告
(二)微电子技术系列讲座
(三)科研活动体验
1.工艺实验线参观
2.各实验室参观体验
3.“青年科研之星”学术交流面对面
4.导师面对面
(四)其他活动
1.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参观及招生政策解读
2.全营素质拓展活动
3.结营仪式及联欢活动
高中就读于江苏省桃州中学,曾获得奥林匹克物理竞赛江苏省三等奖,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特等奖
大学就读于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是一名中共党员;
学习方面:专业排名为3/83,加权为91.97,绩点为3.85 科研方面:参加信息学院“信芯杯”电子设计大赛;“TI杯”天津市电子设计大赛;参加国创项目《精密金属膜电阻在潮湿环境中失效的实时监控及可靠性研究》;申报国创项目《低功耗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络智能组网技术》;正在参加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
社会实践及社团:2013至2014学年,担任信息学院社团团委组织实践部部长,校级兴趣类社团“新竹书画社”部长
2013年暑假跟随社团团委前往南京,苏州进行社会调研;
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二级考试(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