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罗桥中学集体活动安全防范制度
罗桥中学集体活动安全防范制度
一、校内集体活动安全防范制度
1、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有关部门和负责老师一定要周密计划,严格组织,确保安全。
2、集体活动前,各班应按时排队,有序前往指定地点,做到静齐快。如需带座椅,应规范执拿,轻拿轻放。
3、集体活动时,应坐姿端正,认真观看或听讲,不随便走动,不交头接耳。
4、集体活动结束后,应按序整队回教室。上下楼梯速度要慢,注意礼让不抢先。
二、校外集体活动安全防范制度
1、组织学生开展校外集体活动,事前须报校长批准;组织全校性的校外集体活动,事前要按有关规定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
2、活动前,有关负责人要仔细研究,周密计划,严格组织。
3、要派人事先勘察活动场地、环境,确保活动场地符合安全和活动要求。
4、要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各班必须有一名教师带队,低年级各班须二名教师。带队教师必须自始至终组织好队伍,照顾好学生,及时处置偶发事件。
5、集体活动前,必须进行一次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6、无特殊情况,学生应戴安全帽参加活动。活动过程中应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不得私自脱离集体。遇有特殊情况应报告老师。
7、步行前去的活动,老师应与学生一道步行。
8、活动结束后,教师应把学生带回学校。如安排家长接送的,必须待最后一个学生接走后,带队老师方可离开。
9、活动中如需使用交通工具时,必须租乘国有(A类)运输单位的车子,所乘车辆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并与有关单位签订安全承运合同。不得超载,不得乘坐无三证(健康证、驾驶证、上岗证)的人员驾驶的车、船。
10、其他单位要求组织学生参加的集体活动,须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否则,学校应予拒绝。
三、学生上学放学安全防范制度
1、应按时上学,及时回家。不要在校外游玩。
2、教师在中午和傍晚放学时,应组织学生排好路队,及时护送学生离校并安全穿过校门前马路。
3、值日学生和值日老师应准时在校门口做好组织管理工作。静校时间到后,值日老师应清校,检查每间教室,发现有未回家学生,让其在传达室等候。
4、上学、放学时,学生须戴好安全帽,佩好红领巾,及时进校或离校。不得在校门口滞留玩耍。路上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要结群嬉戏。
5、学校禁止小学生骑车上、下学。
6、家长接送孩子到校门口为止。严禁接送车辆进入校内。
7、如遇恶劣天气,教师应妥善处置难以回家的学生。
四、学生课间活动安全防范制度
1、课间活动时间,应及时作好课前准备工作。
2、上下楼梯,靠右行,慢慢行,不并步,不跳步。
3、不玩危险性游戏。不在教室、走廊、楼梯等处追逃,不趴在走廊或楼梯的扶栏上,不把楼梯扶栏当滑梯。
4、不玩各种电器开关、插头等,发现破损应马上报告老师,不要私自触碰。
五、体育课、运动会、课外活动安全防范制度
1、加强体育运动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造成运动伤害的原因、后果及预防措施,掌握自我监督和预防伤害事故的方法,进行科学的锻炼。
2、体育教师及有关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身体素质基本情况,适应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3、要做好准备和整理活动,运动量要适中,重视做好体育活动中的保护工作。
4、要加强组织教学和纪律教育,保证体育活动有序进行。学生因病等请假必须履行手续。
5、学生穿着要符合锻炼要求,如穿运动服和无跟软底鞋。不戴帽子和围巾,身上不要佩带金属徽章、别针、小刀和其他尖利或硬质物体等。
6、校内运动会时,不要随意站在跑道上,不来回穿越跑道或投掷场地。不参加比赛的学生不得接近赛场,应在指定地点有秩序的观看比赛。
7、体育教师应定期检查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8、体育器械,非老师许可,严禁私自玩耍。
六、实验操作安全防范制度
1、实验室负责老师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做好安全技术工作,确保人员设备安全,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2、实验室物品器材必须按类堆放,整齐清洁。
3、危险品的存放、销毁严格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4、实验教师应熟悉仪器、药品、材料的性质、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老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必须严格按规范程序操作,确保安全。老师必须讲清安全注意事项,并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6、实验前,未经老师许可,学生不得擅自动用桌上器材,须认真听老师讲解实验目的、步骤、仪器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待明白后方可开始实验操作。
7、实验操作时,学生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细心操作,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实验并立即报告老师。
8、实验结束时,学生须整理好器材与材料,经老师检查同意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第二篇:罗桥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罗桥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省教委《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结合学校发展纲要,制定本方案旨在通过实践和总结,努力实现初中阶段“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新型人才。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一)德育工作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中学德育大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为合力,加强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突出五大教育。一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旋律教育;二是民主法制教育;三是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四是审美教育;五是劳动技术教育。
2、建设五支队伍。一是以学校德育干部、班主任为核心的领导骨干队伍;二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员工全员育人队伍;三是以村主任为基本力量的校外辅导员队伍;四是以家庭教育指导小组为核心的好家长队伍;五是以班长团支部书记为核心的学生干部队伍。
3、开展五项活动。一是以革命传统为主线的系列教育活动;二是以班、团、队、会为阵地的自我教育活动;三是寓教于乐为形式的科技文体活动;四是以争先创优为核心的检查评比活动;五是以学习工、农、兵为重点的社会实践活动。
4、实现三个目标。一是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方位、开放型的德育工作新格局;二是基本形成“文明、团结、进取”的优良校风和“尊师、守纪、勤学”的优良学风;三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明显提高,学生品德优良率达到95%、班集体建设合格率达到100%。
(二)教学工作
1、强化依法治校意识,严格执行教学法规,要把省教委提出素质教育10条基本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①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开全课程,上足课时。对各年级开设的劳技课和活动类课程,教导处要加强检查和督促。
②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星期日和节假日不集体补课。
③尊重、爱护和信任学生,严禁侮辱歧视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罚做罚抄作业。
④严格控制学生的教辅用书和课外作业量,每天课外作业不超一个半小时。每学期只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
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应以教学为中心。教学改革要坚持“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十二字方针,在研究教法改进和学法指导上下功夫。要认真执行市教委教研室制定的《五认真工作规范》,切实做到课堂教学“四落实”(学科知识点、德育渗透点、能力训练点、课堂教学常规),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素质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初三教学质量跟踪评估的各项指标力争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3、强化活动课程,培养各种能力
初中阶段的活动类课程包括班团队活动、科技活动、文艺体育等活动。活动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发展学生的特长和爱好。要切实提高活动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根据市教委规定,科技文体活动课中拿出1课时改为“综合教育”,主要用于健康教育、环保教育、国防教育、时事教育等教育活动。要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加强对特长生的“拔尖”辅导,在各类学科竞赛和文体比赛中,争取在常宁市级以上获奖。
4、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强化理论指导
要增强科研兴教的意识,切实加强教科室和各教研建设,发挥学校兼职教科员的骨干作用,推动全校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对目前已申报批准的三个常熟市级教科研立项课题,要设计好实施方案,认真撰写科研专题论文或阶段性研究报告。
(三)贯彻两个条例,加强体卫工作
1、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要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加强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要在学生中认
真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初中各年级学生达标率达95%,体育合格率达95%。
2、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要定期做好对学生的体格普检,开好健康教育课,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养成率达到国标要求。
3、根据《湖南省贯彻学生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自查评估表》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卫生方面的器材设施建设,加强对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三、主要措施
1、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建设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一是坚持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抓好三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开展“树、创、献”活动,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二是开展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加强教学基本功竞赛,提高业务水平。到2010年45周岁以下专科毕业的专任教师,要分批分期参加本科函授或自学考试,35周岁的青年教师都要取得计算机应用考核和外语初级考试合格证书,实现50%以上的初中专任教师达到本科学历。
2、加强学校内部装备建设,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
①到2010年底全校学生的课桌凳全部更新。学校理、化、生实验室在实验器材的配备上必须达到标准(即初中学生实验两人一组)。学校应有音乐、美术、劳技教育的专用教室。
②要进一步配备好微机室、语音室、电化教室的教学设备,加强管理并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③添置图书,保证图书容量达到25册/生,保持流通率在50%以上。
3、建立素质教育实施情况的评估考核机制。学校每学年对实施状况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加强对各年级工作的督促和调研,总结推广经验,及时纠正存在问题。另外,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加大素质教育方面的宣传力度,形成家长和全社会的共识,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三篇:罗桥中学党支部“六个一”活动记录
罗桥中学党支部“六个一”活动记录
罗桥中学党支部在党员教师中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开展六个一活动能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党员的岗位职责紧密联系起来,有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扩大了党组织影响力。党员教师的作用,对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来说,就象一台机器上的螺丝钉。螺丝钉虽小,作用却不可低估。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下面是罗桥中学开展“六个一”活动记录:(2010年9月---12月)
党支部书记:梅金华
1、党支部书记梅金华联系了一个教学班,是九年级一班,他对学生的成长,良好习惯的养成等方面进行教育指导;
2、党支部书记梅金华联系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是年青教师姜雄英;
3、党支部书记梅金华联系了一名生活、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是马进银,这个学生家庭困难,父母打工;
4、党支部书记梅金华指导的一名年轻教师是今年新分下来的教师熊银丽;
5、党支部书记梅金华读的一本好书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有效学校》;
6、党支部书记梅金华撰写的一篇学习心得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
党支部宣传委员:华先法
1、党支部宣传委员华先法联系了一个教学班,是八年级一班,他对学生的成长,良好习惯的养成等方面进行教育指导;
2、党支部宣传委员华先法联系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是年青教师李芮丽;
3、党支部宣传委员华先法联系了一名生活、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是李英杰,这个学生家庭困难,父母种地;
4、党支部宣传委员华先法指导的一名年轻教师是今年新分下来的教师李芮丽;
5、党支部宣传委员华先法读的一本好书是《深化学习重实效办好教育为人民》;
6、党支部宣传委员华先法撰写的一篇论文是《潜心钻研,教学相长》。
党支部委员:李斌
1、党支部委员李斌联系了一个教学班,是七年级一班,他对学生的成长,良好习惯的养成等方面进行教育指导;
2、党支部委员李斌联系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是年青教师熊银丽;
3、党支部委员李斌联系了一名生活、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是陈娜,这个学生家庭困难,父母种地;
4、党支部委员李斌指导的一名年轻教师是今年新分下来的特岗教师王娟;
5、党支部委员李斌读的一本好书是《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6、党支部委员李斌撰写的一篇学习心得是“党课学习心得体会”。
罗侨中学党支部2010年8月
第四篇:校外集体活动审批制度及组织安全防范方案
校外集体活动审批制度及组织安全防范方案
1.严格执行外出活动前的申报制度,学校组织的春(秋)游社会实践、夏令营、外出参观等一些大型的素质教育活动,事先必须经学校校务会讨论通过,再向教育局有关部门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组织进行;观摩电影、公益劳动和社会上要求学生参加的各种演出等活动,组织者事先向校领导报告,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
2.组织者应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对活动地点、交通工具、活动安全、活动管理、旅行社的服务和信誉等作严格的考察,认真安排,消除事故隐患,并制定周密的计划和安全措施,活动方案必须经校领导审阅签字。
3.每次活动都要落实一名校级领导亲自组织带队,带队领导外出前必须召开相关带队老师会议,做好分工,提出要求,明确带队教师的职责。
4.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告知学生在活动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增强学生遵纪守规和安全防范意识。
5.外出活动用车须选用区教育保障中心批准的车辆。活动前带队领导须对各车牌号码进行校对,保证车况良好。
6.学生外出活动,如遇突发情况,带队领导必须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置,同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以便控制事态的扩展。
7.凡外出参加各种活动,学校领导及安全小组成员必须对活动全过程进行监控。
8.在活动中实行责任追究制,如遇安全事故,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凤阳县府城镇中心小学 二0一一年二月
第五篇:学校集体活动安全制度
集体大型活动按制度
1、全体领导和教职工均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每个学生的安全负责。大型集体活动、社会实践安全管理要以“完备预案、严格申报、全程关注、确保安全”为指导思想,落实安全管理,确保活动安全。
2、建立活动安全管理组织系统。组建活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班级集体开展活动中,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学生活动安全。学生活动中,学校卫生老师也应参与安全工作。
3、完善活动方案制订和安全工作信息呈报。每一个活动都需制订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并及时呈报。在活动中如果发生师生受伤害事件,要及时向校长汇报,并由学校上报教育局。
4、实施特殊体质学生活动管理。由班主任牵头,建立特殊体质学生档案,记录体检情况和向家长告知的身体特殊情况,并告之相关活动组织部门。活动组织者应根据已知情况,禁止安排或限制特殊体质学生参加不适合的活动。
5、活动前要加强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运动常识、生理卫生和运动安全教育,要向学生提出安全保卫要求和注意事项,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学生掌握自护、自救、互救安全防范的知识和本领。学生活动如需家长配合的,及时加强家校联系,实现家校的有效沟通和配合。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活动总结,评价学生对活动安全的执行情况。
6、学生在活动中如遇紧急情况,活动组织老师要迅速做好处理工作,本着学生优先的原则进行,尽最大努力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救助为先。并在第一时间上报活动负责人及学校领导。
马港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