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曹回镇202_年文化工作总结

曹回镇202_年文化工作总结



第一篇:曹回镇202_年文化工作总结

垫江县曹回镇人民政府

关于202_年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站的文化体育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和“唱读讲传”活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同时,结合县上年初下达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按照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领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及“和谐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学习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改进和加强了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开展中心工作,并把文化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提高业务素质使群众文化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全镇经济社会建设,年内除参加党委、政府开展的政治理论学习外,还参加了县上组织的业务培训学习。在理论学习中,政治意识、改革意识和发展文化的观念得到了增强,从而更加坚定了群众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的信心

和执着,为我站的文化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充分利用阵地设施、设备,努力打造精神文明示范窗口。

202_年,镇综合文化站办公楼建设顺利通过验收,并于正式挂牌实施免费开放,内设有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图书借阅室、科技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办公室、高级音响设备一套,综合文化站利用以上设施、设备对全镇广大人民群众实施免费开放,为全镇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空间设备场地、图书阅览活动、电脑、多媒体播放系统、娱乐活动室、群众文艺表演等服务活动。从202_年6月1日开始,综合文化站对全镇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备场地全部免费开放,对所提供的详细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三、紧紧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和“唱读讲传”活动,努力提高曹回形象。

综合文化站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文化方针、政策,本着“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政府主办,综合文化站承办,镇辖各单位联办、协办等多种形式相互配合,把全镇的庆祝“建党90周年”和“唱读讲传”活动或文化体育活动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节目形式和特点,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今年6月综

合文化站以“爱党,爱国,爱家乡”为主题,组织政府职工自编自导自演到回龙居委、乐安社区和龙桥、曹家学校进行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演出活动,参加演出人员200余人次,到场观看群众3000多人。报送工作信息5篇。7月综合文化站又以“唱读讲传”为主题,组织政府职工和镇辖各单位职工协办自编自导自演“唱读讲传”节目,分别到回龙居委、乐安社区和龙桥、曹家学校进行“唱读讲传”文艺演出,参加演出人员160余人次,到场观看群众202_多人。我们还政府职工和镇辖各单位职工协办自编自导自演“唱读讲传”文艺节目,分别送到镇辖10个行政村的公共服务中心为全村群众进行免费演出,参加演出人员200余人次,吸引到场观看群众202_多人,报送工作信息5篇。同时,综合文化站还举办了一场202_年名家《书画展》,邀请垫江书画名人现场免费为全镇人民群众献艺送画,深受全镇人民群众赞赏。

202_年综合文化站共举办“爱党,爱国,爱家乡” 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演出和“唱读讲传” 文艺演出以及各种“送文化下乡”活动共计20余场,圆满完成综合文化站全年免费开放工作任务,通过这些文艺演出活动和“唱读讲传”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全镇浓厚的文化节日氛围,展现了全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喜人景象。

四、全面完成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任务。

为了切实解决好我镇广大农民群众收听广播难问题,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镇广播“村村响”安装工程建设工作,按照《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攻坚行动的通知》(渝委办发[202_]38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攻坚行动动员会的工作要求,在全镇共计安装了50个无线广播播出点、64个有线广播播出点和114套接收终端与喇叭,全镇广播播出覆盖效果率为98%,报送工作信息5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全镇广播“村村响”攻坚行动安装工程建设任务,目前,全镇广播运行良好。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第二篇:镇文化工作总结

镇文化工作总结及计划

下面,我就**年文化站工作情况及下年文化工作安排

汇报如下:

一、加强村街文化大院建设 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

**年,在市文广新局、体育局等单位帮助下,**镇文化大院建设取得很大进步,今年全镇新建文化大院2个,即肖家堡村和东寨上村,正在建设当中的文化大

院一个,即辛立庄村;文化大院由各村村委专人负责管理维护。其中东寨上村投资50万元建设津港湾小区高标准社区文化大院,建设文化活动室5间,室外建设高标准篮球场,安装健身器20套,可满足社区200户居民文化生活需要。肖家堡村投资40万元新建高标准篮球场1个,多功能活动室3间,通过向上级申请,获得体育局配发的乒乓球桌2个,篮球框1副。截至目前,**镇15个村街安装健身路径,15个村街建有文化大院,4个村街建有村民活动中心,全镇22个村街的农家书屋和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实现100%全覆盖。

二、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不断丰富创新活动形式

春节期间,我镇各文艺社团精心组织多台节庆文化活动,从大年初三至元宵节期间,**镇胜安、风云武术会、碌碡会、小车会、褚东戏剧团、二街京剧茶社、张家堡京剧同心社以及各村街舞蹈队、秧歌队等二十几个演出团体安排了武术表演、传统花会、戏剧歌舞等节目,受到群众欢迎。据统计,该镇**年春节期间文化演出达到100多场。另外褚东、禇西村、张家堡村等村街联合举办新年广场舞汇演,该镇炫舞飞扬舞蹈队、禇西秧歌队等6支队伍在张家堡村文化大院奉献精彩演出,吸引大批群众前来学习观赏。

**年,我镇新成立舞蹈队6个,其中肖家堡村成立秧歌会、高跷会、舞蹈队三个村街文化组织。国庆期间,我们组织了以“助力中国梦、厉行学习风”为主题的庆“十·一”知识竞赛活动。另外,我镇篮球运动具有一定群众基础,以褚东、禇西村篮球队为代表,他们经常代表**镇参加全市比赛。七一期间,**镇褚东村老年篮球队在全市“建峰装饰杯”中老年篮球比赛中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

三、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 申请**级非遗项目

**年,我镇获得霸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即胜安武术会、风云武术会、碌碡会、高跷会。今年4月份,**镇艺塑斋泥人成功申遗,成为**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镇拥有150多年的小庙音乐会被重新挖掘整理出来,该会的《大司槽》、《琵琶记》、《张公感子》等*多个曲目保留完整,市曲协领导也曾来该村专门为小庙音乐会录音谱曲。

四、积极申请扶持资金 解决活动资金匮乏问题

**年,我镇贝司克斯乐器公司获得市委宣传部拨发的文化产业发展资金70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全镇文化产业发展。**镇泥人产业主要集中在丁家堡和辛立庄两个村街,共6家泥人企业,我们帮助艺塑斋泥人厂成功申遗,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基层建设年帮扶村街,我镇小庙村和**村获得帮扶单位赠送的健身器械12套,图书120本。*月份,在市体育局大力支持下,肖家堡村、辛立庄村和南王堡村分别获得乒乓球桌2套,篮球框1套,体育健身器械12套。我镇获得市文广新局拨发文化专项资金38750元,褚东戏剧团获得价值3万元的戏剧伴奏乐器22件,小庙文化站配发桌子20把,椅子40把,很大程度上解决村街健身设备困乏和活动资金短缺的问题。

下年工作计划

202_年,我们将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搞好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站的各项职能,鼓励文艺创作,提高服务水平,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使全镇的文化工作的取得新的突破。

一、加强基础建设、规范文化管理

积极申请上级资金支持、鼓励村街自筹,加强村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多功能厅、书刊预览室、培训教室、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和管理用房齐备,室外活动场地、宣传栏等配套设施村村皆有的工作局面,规范工作人员的设备操作规程,减少文化设备磨损,及时更换和维护文化站文化服务设备。

二、健全文化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1、增加村街时政法制科普教育、文艺演出活动、扩大数字文化信息服务。广泛开展村街群众体育建身和文化娱乐活动。

2、认真做好农村书屋开放工作,开展群众读书读报活动,进一步完善农村书屋及数字书屋借阅服务功能,增加文化共享工程开放时间。

3、协助上级文化行政部门,搜集整理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文化宣传保护工作,协助做好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及监督工作。

三、加强业务学习培养村街骨干

加强**镇村街文化干部培养,积极发展农村文化工作人才,文化站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积极吸纳农村、社会团体、企业、等兼职文化骨干,将文化服务惠及基层群众

第三篇:李曹镇科普工作总结

李曹镇科普工作总结

李曹镇共有三十二个行政村,三万余人,三万五千四百五十八亩土地。近年来镇党委、政府,认真按照市委、市科协《关于开展创建科普示范县、乡、村、户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贯彻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入实施科技兴镇战略,依靠科技普及提高劳动素质,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一、开展科普工作的主要措施

1、成立领导机构,强化责任主抓

镇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普及工作,把科技普及放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经常听取科普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科普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镇专门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组,由党委书记杨永才任组长,镇长董娟任副组长,设有科技副镇长主抓科普及工作,成立了镇科学技术协会,制定了管理制度和目标。各村都配备了科技副村长和农民技术员。镇政府制定了科技普及工作发展规划、科普计划,把科技工作列入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为科技普及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2、提高科技培训,提高全民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和产力,为了促进各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新成果的应用,我镇狠抓了镇村两级培训。镇上办起了科技培训中心,并和市职中、市劳动局技校接成对子,组织集中培训,先后培训14次,培训人数达到9500余人次。同时,我们针对各片各村的发展优势,采取农闲培训及分片培训等形式,直接把科学技术推广办到农民中间。今年全镇农民参加了镇各

文化站的电脑培训,使广大农民朋友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科技知识,促进了科普工作的快速发展,我镇获得全省的先进,有力的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

3、建立示范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在农民群众普遍提高科技知识的基础上,我镇根据各片发展优势,建立科技示范基地,依托基地带农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建立了示范基地,在七里峪开发了一系列旅游产品,建立了旅游产品开发基地,厚民晋茶、七里峪木耳、松蘑菇、野金针、蕨菜、猴头等旅游产品成功装袋,打出红崖松品牌;在源头、西村、罗涧等地建立了天涯乳业、矮化核桃、黑李子、黑红提葡萄、红不烂桃、中华寿桃、将军王苹果核机基地等示范基地,大大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增加了农民收入。

4、建立科研机构,搞好优质服务

根据农业结构调查的需要,成立了农业科技服务部,对农民群众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按农时季节和生产技术需要,及时印发了“科技明白纸”指导生产。

5、围绕科技推广,抓科技示范村建设

我们坚持树样板示范,抓典型引路,促进科技的普及推广,先后建立了下王、范村、窑底等苹果示范村,同时,在全镇各村培养了科技种粮、种菜、养牛、养羊、种植珍稀水果等各类型的示范户。

二、开展科普工作的主要体会

1、只要领导重视,科技就能发展

我镇党委、政府领导特别是一、二把手,真正把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听取汇报,及进研究解决问题,全镇上下合力,为科技工作的推广应用创造了环境。近年来,我镇

科普工作发展迅速,已经完成了1000余户沼气建设,建成了500余亩新品种苹果栽植,基地旅游产品开发基地,下王养殖基地,珍稀水果基地,罗涧核桃基地第一批科普示范基地,培养了一批科技推广骨干,促进全镇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2、只有科技进步,才能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在开展科普工作和实施“科技兴镇”战略中,我们始终把坚持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建立示范基地,加快科技推广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今后科普工作的打算

1、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我们要采取镇、村、户多种形式,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比重,特别是要在优势项目上,要加大扶持力度,培养科技发展的龙头企业和品牌基地。

2、启用科技人才,发挥骨干作用

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把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在科学技术普及和农民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另外,还要同科研校加强联系,不断向科技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3、加强科技示范,完善奖励办法

科技示范典型是依靠科技致富的新生产力的代表。我们要大力培养、表扬和奖励种类科技示范典型,以点带面,加快科技兴镇步伐,促进我镇经济全面腾飞。

第四篇:回龙镇202_流动人口全年工作总结

流动人口202_全年工作总结

202_年我镇的计划生育流动人口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计生委的关心指导下,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考核目标,我镇流出(入)人口综合服务率达95%以上;流出(入)人口登记率达90%以上;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婚育证明》办证率、验证率达80%以上;“三查”服务反馈率达60%以上;全国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平台中流出(入)人口登记率达80%以上;平台中流动人口协查反馈率达100%;流动人口区间内无违法生育。我镇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能有序地顺利开展,主要的几点是:

一、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我镇流动人口呈逐年递增之势,给我镇计划生育基础管理带来了一些新问题,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对流动人口采取公平对待、加强管理、深入服务为原则,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并要求地方派出所、工商、医院等部门互相配合,协同做好工作,确保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顺利开展.

二、加强网格化管理和队伍建设

流动人口管理首先加强网络建设,流动人口具有流动性、隐蔽性,这就要求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计生网络队伍,为此我镇成立了流动人口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对全镇各村划分成12个网格,对网格信息员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制定考核细则,对于不合格、没有责任心的干部坚决不用。第二,全面推进

村民自治与企业单位共同管理的管理模式.根据流动人口大部分工作在单位,居住在社区的特点,采用了企业单位与租住地共同管理的方法.对企业采用谁用工谁负责谁管理,并与单位法人代表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明确责任.法及时掌握孕情动态,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三、强化宣传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对于流动人口我们一方面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努力转变流进人员的婚育观念,对于新落实措施的群众通过发放计生宣传手册等资料宣传计生政策法规,对于有计划生育的育龄妇女通过上门宣传优生知识。为流动人口办理了婚育证明,切实做到了同管理、同服务、同宣传.

在对流进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中还存在问题,主要是随着流进人员的增加,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我们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充分认识到领导重视和部门齐抓共管是关键,村民自治和企业共管是核心,健全的网络及高度负责的责任心是基础,优质的服务和广泛的宣传是动力.今后,我们将根据群众需求,继续深化服务,每季开展一次以流出人口为主的清理登记工作,排查信息,摸清底数,力求做到五个清,即:流出总数清,人员结构清,孕情清,居住地清,工作单位清,使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查验证明等落实到每个流动人员,为我镇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人口环境.

回龙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

202_.11.22

第五篇:回龙镇202_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回龙镇202_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_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新一年的工作,奠定“十二五”发展的基础,推动回龙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高起点、早起步、跑得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回龙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及省、市、县有关农村工作的会议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精心谋划了202_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措施。

半年来,我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4500万元,同比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0万元,同比增长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0万元,同比增长16.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00万元,财政收入150万元,完成国税41.6万元,地税完成3.2万元。

一、致力服务于“三农”,力推新农村建设

开年以来,回龙镇党委、政府始终紧紧围绕“稳定农业调结构,突破发展增收入”这个核心,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扎实开展农业、农村工作。一是认真抓好各项常规农业任务:目前已完成水稻种植11500亩,玉米11000亩,红梁11000亩,红薯12000亩,黄豆2500亩,杂粮202_亩,蔬菜8000亩,洋芋完成8000亩,套种荞子202_亩,水改旱4000亩。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了农业部洋芋高产工程10000亩,省水稻高产创建7000亩,省玉米高产创建3000亩,花椒基地202_亩,金银花基地4000亩,冰雪莲基地202_亩。三是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社会化

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截止目前,“回龙镇生猪营销专业合作社”、“回龙镇青山冰雪莲专业合作社”、“习水县中药村专业合作社回龙分社”相继成立,为我镇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四是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目前,全镇已推广农用车98辆,旋耕机12台,打米机5120台,粉粹机4620台,脱粒机2580台,铡草机3650台。

三、抓民生、构和谐,统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一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的要求和县民生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多享改革发展成果。

1、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镇村发展。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要求,我们委托专业设计公司,开展了集镇休闲文化广场设计,并于6月底完成建设,现已投入使用。在文体广电局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精神文化活动中心,建立了电子阅览室等活动场所,购买了广场LED显示屏,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落实社会保障。全镇农村低保复查后,已达2150户5304人。新增85户1097人、取消66户247人、调增41户85人,调减1户1人。发放第一季度农村低保85.5万元,202_户,5304人。城镇低保58.1万元,63户125人。发放优扶费270504元,95人。发放五保供养金39200元,98人。202_年我镇危房改造计划指标230户,除1户五保户二级危房因底册中找不

到而协调调换外,其余229户已全部落实动工,现已竣工185户,入住161户。

3、强计生,积极扭转计生工作的被动局面。202_年以来,我们细化了各项目标任务,狠抓计生指标的综合管理。上半年,我镇二多孩政策符合率78.46%。流动人口符合政策育率为93.3%。开展计生“一课五辅”活动,帮扶困难计生对象631户,已享受奖励扶助政策24人,生产扶助金41人,养老保障金8人,特殊救助对象4人,手术并发症救助对象8人。

5、着眼平安创建,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上半年,我们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的主旨,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普法活动,严厉打击烟花爆竹的非法生产。积极组织适龄青年依法服兵役。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方针,坚持依法治镇。积极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为和谐回龙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为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建成能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和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镇党委、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开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建成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认真学习《廉政准则》,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镇党委、政府的自身建设,不断完善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分工负责制,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加速奋力崛起”的坚强领导核心。

2、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我们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契机,开展以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并扎实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召开了全镇三级干部大会,并通过党员先锋在线及镇中心组学习,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与此同时,还大力加强对乡镇公务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为建设一支更好地服务于民的干部,以崭新的面貌服务于民,以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奉献于民。

总之,回龙镇党委、政府半年来的扎实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可以肯定的。但,我们也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诸如地灾搬迁难度大,矛盾多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回龙镇十二五规划》及年初工作思路,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工作,奋力开拓,勇于创新,为实现回龙发展新跨越再创佳绩。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