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谈数学中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谈数学中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第一篇:谈数学中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谈数学中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数学美是一种客观存在,主要体现在数学的方法和理论上。对称美是数学美的核心之一,利用对称性能使问题的解答简洁。对称多项式是对称美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数学中广泛存在着对称,对称上升为一种问题解答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问题解答中利用和创造对称性,体验数学美,能产生数学学习和研究的动力。数学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自然美在数学中的反映。本文主要讨论数学的内在美和外在美。

数学的外在美主要有简洁美和谐美和奇异美。首先是简洁美数学的简洁美首先体现为数学符号的简洁数学符号从自然数到分数、从整数到小数、从正数到负数、从有理数到无理数、从实数到虚数无不体现了数学的简洁。试想没有这些简单的符号人类会遇到何等的麻烦。更不用说方程的符号、函数的符号、微积分的符号、微分方程、积分方程的符号这些符号所反映极其抽象的关系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方便。和谐之美是数学美的一大特点。数学的这种和谐美表现在它的对立统一之中。数学的奇异与变异也是数学美的源泉。

数学的内在美主要表现在数学的精神上主要有理性精神求实精神和创造精神。理性精神是人们对外部客观世界与自身的一种理智的、根本的看法或基本态度它对人类自身存在和文化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数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所蕴含的理性精神对于人类发展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从人类的各个发展阶段看无不印证着数学中充满理性精神是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和所能代替的。求实精神表现为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实事求是讲究逻辑、不迷信、不盲从。

通过数学教学内容美学因素的发现,阐述了数学美在培养人的学习兴趣、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格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数学美,可以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熟悉美是一种理性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

第二篇:内在美与外在美

丑女大翻身观后感

——内在美与外在美

《丑女大翻身》讲述了女主角汉娜是个有着天籁嗓音和肥猪身材的幕后代唱女孩,为了心爱的人去整容,然后变成珍妮回来继续唱歌。在第一场属于自己的演唱会上,她无法忍受变身之后的那些改变,从而道出了事实真相,最终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

观看完这不影片之后,对我感触很大。这个片子虽然是个商业片,但是切入点非常的不一样,它探讨了韩国目前的整容风潮给大家带来的影响。不得不让人深思,整容之风盛行到底是社会的偏见还是女性的虚荣?它是帮人找回自信的神奇魔术还是混淆真假的虚伪骗术?对整容后的美女社会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人们的审美观念,探讨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人爱美之心无可厚非。外表美固然重要,但是,心灵美更加重要。要是你品德美,智慧美,语言美,行动美,那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人。虽然外表美,但心灵不美,那算是美吗?就像有些人,为了外表美,而不惜一切代价,比如通过整容达到外表美,那是真正的美吗?有些人,虽然长得丑,但是他努力,勤奋,善良,这是丑吗?外表美是天生的资本,但是内在美却是在今后的生活经历中慢慢磨练的,是指人的德性。单有外表的形相美,而没有内在的德性,这还是有缺陷,不算完全的美。所以人生除了有外表的形相美之外,必须充实内在的德性美;内外俱美,才可以称为庄严的人生;而庄严的人生,才是快乐、幸福、完美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女人拥有健康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态度,自然就美了,那是一种浑然天成的魅力,是整不出来的。

我觉得内在美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美,是人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等心理文化素质的具体体现,我觉得内在美最重要,外表是天生的,它能代表什么呢?最多说明你的基因组合的还不错。内在美是相对于外在美、动态美而存在的审美范畴,是属于人的精神领域的具有非直观性、含蓄性的观念形态。如果说外在美是人的静态物质的形象外观,动态美是人的动态物质活动的感性现实,那么内在美则是前两者的心理基础和内在依据。

假如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心灵美,绝对不能够只是看他的外表和他怎么去说,更加直接是应去看他做的事情是不是有益于这个国家和这个社会,例如:战争年代的刘胡兰、董存瑞、他们就是一个心灵美的人。为了国家的利益牺牲自我,这是一种真正的精神上的美,是值得整个人类社会尊重和弘扬的。反之像远华集团的赖长星一伙,贪污、腐败、为了一己私利损害国家的利益,他们就是丑恶的、可耻的、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去唾弃,这样的人和前者正是一种“美”的对比。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说:人性美,不是单纯的外在形式,也不是孤立的精神内容,它作为社会美的核心内容与集中体现,即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突出地呈现为既有深刻的理性

内容,又有丰富的感性形式的动态美的形象形态。外在美是内在美的形式载体,内在美是外在美的依据渊源,动态美是融二者为一体的形象综合。

任何事情应该辩证的去分析,在审美范畴中外在美和内在美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两个方面。他们加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类。外在美不如别人的时候,可以增加自己的内在美,同样可以提高你的魅力指数。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喜欢,但是你也不能让大家都讨厌你,那样的话做人就太失败了。

外在美易于被人发现,也易于被人遗忘,所引起的美感是短暂的、不确定的、易于变动遗失的,因而也是不深刻的。内在美具有高度的伦理意义和珍贵的社会价值。在心灵的美则能给人以长时间的、稳定的、强烈的、深刻的感受。一代开国元勋,一位睿智学者,力挽狂澜的英雄,感天动地的情怀等,所造成的激荡魂魄、铭心刻骨的美感,与那些漂亮的脸蛋,新潮的服装,时髦的发型、苗条的身段等带给人的美感,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水平,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美是形式与内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有机体。没有形体美、行为美、风度美等等形象直观的美,或许根本就没有内在美乃至人性美。既要充实美的内在精神,又要重视美的外在表现,努力达到内美外美的统一,使人的一切都更加完美,这应该成为每一个现代人的最高追求目标,这也是每一个现代人应该具有的审美能力。

第三篇:议论文 内在美与外在美 作文

内在美与外在美

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好,在这个“看脸”的是代里,外在美始终比内在美令人欣赏。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在,而忽视了内在。大街上光鲜亮丽的广告牌宣传着各种样的事物,其实本来就没有宣传的那么好,包装是现在社会中宣传的必备手段,用来吸引人的眼球。

在各种大公司应聘,如果出现两个学历相同,能力不相上下的应聘者,那么相貌好的一定会留下,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内在美。

《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虽然相貌丑陋,但是他的善良与真诚打动了很多读者。他不畏强势。坚强的生活下去,勇敢时保护他的恩人,直到死也和她在一起,他的内心十分美好,所以我认为他要比现代许多人都美丽。

人的美与丑不能用相貌来衡量,美是由内而外的散发,不是让人目力所及的美,而应是充满智慧和思想。

就像山中的蘑菇,好看的往往是有毒的,而难看的往往是营养丰富的,不能观看表面光鲜,往往内在美更能打动人心。

我们在生活中也一样,不能注重外在是需求,而应该思考一个人的内在来衡量一个人。

第四篇:论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

如果说外在美是人的静态物质的形象外观,动态美是人的动态物质活动的感性现实,那么内在美则是前两者的心理基础和内在依据。

同任何事物一样,美也是形式与内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有机体。没有形体美、行为美、风度美等等形象直观的美,或许根本就没有内在美乃至人性美。既要充实美的内在精神,又要重视美的外在表现,努力达到内美外美的统一,使人的一切都更加完美,这应该成为每一个现代人的最高追求目标。因为,人性美的塑造,归根结底是人类自己才能承担和完成的使命。

[关键词] 内在美 外在美 伦理意义 社会价值 观念形态

我们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都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和想望。我门不可能选择自己的性别,因为上天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一切。我门不可能选择自己的外貌,高矮胖瘦。可以这么说外在美是天生的,不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而内在美却是你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努力而来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人人都会说,也都知道说:“内在美”比“外在美”好.可是如果您面临选择,必须从中选一时,您是否依然毫不犹豫地选择“内在美”呢?我想我还要选内在美.我个人认为人应该具有内在美。只是追求外表华丽而内心空虚的人是可悲的。整天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习惯享受,计较个人得失,贪污腐败,行贿受贿,任人唯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美德和理想统统抛于脑外的人是可耻的;即使他的容貌英俊美丽,也难以掩盖心灵的丑恶,逃不脱正义的指责。

如果你喜欢美,那就要拿出实际的行动来,用知识武装头脑,以“八荣八耻”为准绳,做一个心灵美,外表也美的人吧!

我觉得内在美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美,是人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等心理文化素质的具体体现,我觉得内在美最重要,外表是天生的,它能代表什么呢?最多说明你的基因组合的还不错。

我认为,内在美是相对于外在美、动态美而存在的审美范畴,是属于人的精神领域的具有非直观性、含蓄性的观念形态。

如果说外在美是人的静态物质的形象外观,动态美是人的动态物质活动的感性现实,那么内在美则是前两者的心理基础和内在依据。

现在有一种理论过分强调内在美的重要而贬低外在美的价值,实际上是把美的内容与形式割裂开来,走向了形而上学的极端。

同任何事物一样,美也是形式与内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有机体。

假如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心灵美,绝对不能够只是看他的外表和他怎么去说,更加直接是应去看他做的事情是不是有益于这个国家和这个社会,例如:战争年代的刘胡兰、董存瑞、他们就是一个心灵美的人。为了国家的利益牺牲自我,这是一种真正的精神上的美,是值得整个人类社会尊重和宏扬的。反之,象远华集团的赖长星一伙,贪污、腐败、为了一己私利损害国家的利益,他们就是丑恶的、可耻的、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去唾弃,这样的人和前者正是一种“美”的对比。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说:人性美,不是单纯的外在形式,也不是孤立的精神内容,它作为社会美的核心内容与集中体现,即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突出地呈现为既有深刻的理性内容,又有丰富的感性形式的动态美的形象形态。

外在美是内在美的形式载体,内在美是外在美的依据渊源,动态美是融二者为一体的形象综合。

毛主席教导我们,对待问题应该辨证的分析。外在美和内在美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两个方面。他们加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类。外在美不如别人的时候,可以增加自己的内在美,同样可以提高你的魅力指数。

你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喜欢,但是你也不能让大家都讨厌你,那样的话做人就太失败了。

总的来说,提高自己有不同的方法,内在美应该更被我看重吧?

呵呵,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贼暗恋一个不怎么帅气的男生,因为她身上有我自己所做不到的东西。

外在美易于被人发现,也易于被人遗忘,所引起的美感是短暂的、不确定的、易于变动遗失的,因而也是不深刻的。

内在心灵的美则能给人以长时间的、稳定的、强烈的、深刻的感受。

一代开国元勋,一位睿智学者,力挽狂澜的英雄,感天动地的情怀等,所造成的激荡魂魄、铭心刻骨的美感,与那些漂亮的脸蛋,新潮的服装,时髦的发型、苗条的身段等带给人的美感,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水平,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内在美具有高度的伦理意义和珍贵的社会价值。

内在美作为社会美的观念形态,其本质就是善。

人性美的最大价值存在体现于为社会、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之中。

既要充实美的内在精神,又要重视美的外在表现,努力达到内美外美的统一,使人的一切都更加完美,这应该成为每一个现代人的最高追求目标。

因为,人性美的塑造,归根结底是人类自己才能承担和完成的使命。

内在美是从心理上反映出的一种美,他是人美的根本,外在美是内在向外的一种辐射,所以我认为内在美能代替外在美。同时我认为一位哲人说的一句话很有道理:“上帝给了人类一双眼睛,人类便用它观察世界,区别美丑。内在美与外在美是相符相依的。只要人类还有一天在追求美,内在美便不能取代外在美,两者应该是一种并存的关系。任何一种美都不会被对方所取代。如果说能代替,那是他自己在说谎!从词义上讲,内在美是虚无的,看不见的,外在美是实实在在的,一目了然的,虚无的东西能代替现实的东西?看不见的东西能代替笃定的东西?那我们就不用吃饭了,心里想着有一个大饼挂在墙上就行了。从理念上讲,内在就是内在,外表就是外表,就像内在的粪便不能代替脸蛋一样,如果我们一定要说外在美能代替外在美,那就是指鹿为马,看谁的官大了。可是一个人的样貌并不可以代表一切,内在的美比外在的美来得实际如果现在有两个人,我让你从中选择一个,一个是你的后母,她很漂亮,可是她心肠很坏,对你不好,一个是你的亲生母亲,她相貌平平,可是她一直关心你,爱护你...那么你会选择谁,你还会觉得觉得一个人的外表比内在重要吗?所以我觉得:外在美,给人一生的荣耀,内在美,给人一生的幸福。

两种不同的美给人的感觉,他有中间值吗?

内在美的人给人一种個性随和自然,相处起来很吸引人:这类型的人属于走亲和温馨路线,跟人相处时个性非常的好,而且善解人意,不过大家跟他相处在一起时常常会忽略他的外型,因為大家觉得他的外型不是很重要,內在美才是他最重要的地方。

外在美的人,外型抢眼迷人,随时放电惹人注意:这类型的人性格特质是完美主,随时随地24小时都会保持最佳状态。

所以有时两种美也是相互依存的。

所以说:“外在美与內在美兼具的你,属于人中龙凤万中选一:这类型的人属于质感路线,一投足、一个眼神或者是生活起居上跟众人比较起来是很抢眼的,再加上很有自信心,散发出的魅力与众不同。

不过在你两者都目前两样都很平凡的时候,很难看出哪一样是你的强项:这类型的人属于灰姑娘的特质,目前真的完全看不出来哪里是强项,沒有一样突出,不过不要难过,还是有发展的空间。但是,我在这里告知大家,人的品德还是首当其冲的。美不存在有中间值。

由一件小小的事而引发了几句牢骚,由几句淡淡地话引发了一场风雨,由这场风雨触动了我关于美的感触。

在一次偶然的聚会,耳听着污秽的言语,内心那根美的神经又猛烈地跳到了最前沿。闭上眼睛听,眼前会浮现出一个蓬头垢面的三八形象;盯着眼睛看,会想到阳光下争奇斗艳地鲜花,可现在是既听到了也看到了,让我糊涂了,也迷茫了,是内在美带动外在美,还是外在美决定内在美呢?孰轻孰重在我心里玩起了跷跷板游戏。

人常说女人是一本书。外在美的女人是一本抢手的时尚、潮流书,身前手后总是簇拥着一大堆追求者,久而久之养成了唯我独尊,养尊处优的恶习,美也就变了味,大打折扣,但是一浪跟着一浪的追逐,让她们不论处在什么阶段都能感受到自己的 优势——美,女人为之失去了自我,男人为之迷失了自我。一辈又一辈的人重复上演着这场悲剧,乐此不疲地玩美于股掌之间。记得友人曾说在电视上看过的一幅漫画:好美的女人出现在屏幕上,让人眼前一亮,飘逸的长发,优美的身段,手捧着异常娇嫩、妩媚的婴粟话,当女人凑近闻这美丽的花时,脸竟然变成了骷髅。这幅漫画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美丽的女人和婴粟花之间的关联?

内在美的女人象一本耐人寻味地名著,虽然享受不到抢手的滋味,可一旦被捧在手心,那种相见恨晚,爱不释手地情愫却是一生都不容易释怀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注重外在美的同时,不妨提升一下内在美,祖国的明天不可言估。

可能我是个很普通的女人,所以我才觉得内在美的重要吗?可能我是个很平凡的女人,所以我才强调内在美的重要吗?其实也不是的,人不用刻意的追求...每一个人对美的概念都不同,或许不经意间,你的气质就展现你的美,只要你的思想是先进的,人生观观和价值观是端正的你的内心就是美的,呵呵,不过,人要自信才是关键的。

所以说亲爱的朋友们:同任何事物一样,美也是形式与内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有机体。没有形体美、行为美、风度美等等形象直观的美,或许根本就没有内在美乃至人性美。既要充实美的内在精神,又要重视美的外在表现,努力达到内美外美的统一,使人的一切都更加完美,这应该成为每一个现代人的最高追求目标。

第五篇:内在美与外在美---读《王昭君》有感

内在美与外在美---读《王昭君》有感

最近有些忙乱,工作上的事很多,加上孩子开学,什么也顾不上。其实人最大的疲惫不是身体的奔波不已,而是思绪纷忙,挥之不去又理不清头绪。即使得空闲暇片刻,也难以让心静下来休息,正巧同事的桌上放了一本金斯顿著《飞艳---王昭君》,已经老旧得连封皮都找不到了,这样的书,正好适合这样的时候有心无肺地翻看。

王昭君,一位众所周知的奇艳女子,从长安古道,到大漠草原,走到哪里,她的美艳就照亮哪里,以致于她的美丽、歌声以及琵琶,让高飞的大雁入迷地忘记了飞行而坠落地面.....正因为此,我饶有兴趣地打开了这本书,一页页地细看,不得不佩服作者措辞修饰之华美旖丽,写人状物之精湛细腻,从头至尾,不失时机,不遗余力地把这样一位旷世绝代的美艳女子描摹得让人忍不住掩卷沉思、任想象纵横飞驰。

寂寞宫墙3年独守,梨花带雨半是忧伤半是愁,汉王殿上隆胸细腰,发髻斜压,轻摇碎步,艳惊未央,后来远嫁大漠,一路凶险,然而猛兽见了她变得温顺退缩,行侠、歹徒为她放下手中的长剑,飞鸟欢快地停在她的肩头,整个草原为她绽放异彩,十几个马背上长大的汉子难以制服地烈马乖巧地等候她的驱遣,以及为她愁肠百结,柔肠寸断的元帝、呼韩邪单于、宇文成、方笑天,还有后半生陪伴她的复株累单于.....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在淋漓尽致地刻画着这位艳冠群芳的宁胡阏氏。

然而,当我终于看完最后一页,这些美艳突然变得极为淡漠,甚至于,我听到两种声音在苦苦拼杀,一种来自于该书对我的灌输,而另一种,则来自于从我幼小的时候就有的,传说中的那个圣洁、优雅、善良、美丽王昭君,至此,昭君的形象反而变得空洞起来。

我想,这些空洞大抵是来自于书中为了极尽表达一个女子的美丽,而描述了元帝在临行前的难以割舍,以至于在行大礼的前一夜不能自持,与昭君一夜之欢,而这一夜,虽月色溶溶,虽流波如水,虽琴瑟合鸣,虽缠绵缱绻,但当她第二天又羞涩得面若桃花,仪态万方地与兴奋不已、英武宽厚、豪爽又不失温存的呼韩邪单于行大礼时,这美丽显得那么讽刺,她依然穿过单于炽烈目光的缝隙,与元帝眉眼往来,在百分百地享受着单于给予她的爱情、荣耀、尊贵的同时,又时时心存他人,甚至于在阴山玉泉洗浴时赤着白玉般的胴体对着绵延的山脉高呼“宇方成、方笑天,你们在哪里?”直至后来单于先她而去,昭君又将宇方成对她的深爱冷漠地拒绝,想要保持柏拉图式的精神方式......至此,我突然为仁爱的呼韩邪单于感到心痛,他许多年来的痴情和珍爱在这个故事中显得有些让人不忍的滑稽,而其它的男人,他们也无非是伏倒裙下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可怜虫而已。当然,书中也有关于昭君善良的描述,但只是轻轻代过,没有任何打动我的意思。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于我看来不是很成功的,作者泼墨如水,极尽可能的描述昭君的外表美丽,甚至罗列了这一班优秀的男人如蝶恋花,生死不辞,然而,正是这些活生生的事实,让昭君的美丽显得浮夸,并适得其反,因为在昭君的形象中,缺少的正是可以把美丽无限延伸的内在美丽和人性光辉!

小的时候,老师教导我们说,外在美是暂时的,只有内在美才是恒久的,我便以为发掘内在的美丽才是人真正应该追求的东西,后来我又发现,外在美是显性的,而内在美是隐性,人不仅要修炼内在的美丽,外在的美同样不容忽视,再后来,在生活经历丰富的过程中,我又转回来看到,外在美仅是一张通行证,它可以让你轻易得到某些东西,比如最初的好感,比如容易被人接纳和喜欢,但在漫长的交往中,人们真真切切碰触到的,还是内在的东西,内在美可以改善外表的缺憾,但外表的美丽,永远改变不了内在的丑陋。

在美女如云的浩瀚历史长河中,王昭君能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我相信,只有兼备美丽、善良、才华、痴情、纯洁......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复合体,才能成就这样一个动人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外表美与丑,只要大方得体,最重要的是,要时刻注重内在修为,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人性魅力,才能打造一个真正美丽的人。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