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映秀东村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映秀东村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第一篇:映秀东村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活动方案

映秀东村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活动方案

近年来,我们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按照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着力于映秀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建设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性政策和有效性的实施措施,使一批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重生和延伸,保护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社会效果。为了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营造一个节日映秀、多彩映秀、魅力映秀的文化氛围,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决定在3月—10日举办映秀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活动,为了确保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次展演活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活化原生态展示展演为主要内容,展示映秀东村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保护成果及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弘扬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实践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和途径,不断提升我县区域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二、名称和主题

名称:202_年映秀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活动

主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建设文明和谐社会

三、时间和地点

1、时间:202_年3月—10月

2、地点:

主活动场:汶川县映秀镇中滩堡大道

四、主办承办协办单位

主办单位:汶川县县委 县政府 承办单位:汶川县映秀镇政府

协办单位:汶川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

五、活动安排

第二篇:非遗展演主持词

“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暨文化遗产日展演活动”

主持词

开场:在《鼓舞声声》中主持人出场——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观众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乙:202_年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即将来到时,我们在此举办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暨文化遗产日展演活动。

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们通常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世代传承。

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生命的记忆,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天下最精妙的图画,不能再现其美丽;天下最有力的词汇,不能传达其深远。

甲: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全面小康,意味着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健康丰富,意味着公民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乙:而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载体,它凝结了民族智慧、体现着民族精神,所以它在进行公民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养成社会规范、培育良好风尚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丙: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下,经过全市文化部门的辛勤劳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呈现出了可喜的局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我市在遗产保护、发展与传承方面所做的一种有益的探索。今年,省文化厅授予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实现了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有机结合。

甲:为进一步宣传和普及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增强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今天我们将集中展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乙:现在请允许我们为大家介绍今天到场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丙: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的到来。接下来有请温岭市文保中心主任张淑凝致词。丁:感谢张淑凝主任的精彩致辞。下面请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梁崇华副校长讲话

梁崇华校长: 现在,我宣布: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暨文化遗产日展演活动正式开始!

甲:温岭排街是一种以两人对唱为主的民间曲艺形式,它原来是为行乞而唱的,清末民初开始在温岭兴起,解放前特别流行,乡间红白喜事、庙会、灯会中,都能见到排街艺人的身影。

乙:随着社会的发展,排街这种曲艺现在能表演的人已经不多了,今天为大家表演《温岭排

街》的是来自滨海镇靖海村的温岭洞房经传承人:已经75岁高龄的应光远老人和他的徒弟应志云,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甲:“手拿竹板咚啊咚响,小小哩道情啊来开啊场。各位听众来静一静啊,听我老倌唱啊道

啊情……”(方言演唱)听完精彩的排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原汁原味的温岭道情。

乙:道情是一种说唱结合、以唱为主的曲艺形式,它的历史比排街还要早,演唱时左手握夹

板,道情筒斜靠在左手臂上,右手三个指头拍打筒皮。在这种独特的乐器的伴奏下,演唱者将故事一一道来,所以叫做道情。

甲:下面由应光远老人的另一名弟子王云兵为大家表演《温岭道情》。

丙:潘郎锣鼓又称为喜庆锣鼓,原来是舞龙队的伴奏,主要分布于大溪镇潘郎村,和一般的锣鼓队不同,潘郎锣鼓在吹打乐中加入了弦乐器。

丁:202_年潘郎村锣鼓队被授予第一批“台州市民族民间艺术特色队伍”称号,并在台州

市“千村百镇种文化”比赛中获得“群芳奖”,下面就有请潘郎村锣鼓队为我们带来精彩的演出。

甲:多么激情四溢的锣鼓声啊,像我们奔腾的生活。但生活也不全是狂飙激进的,下面请欣

赏温岭职业技术学校带来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温柔小合唱《簸箕上的麻雀》

丙:羊角帽、大耳环、黄短袄、大口裤,粗大的脚板配上绣花鞋,那是渔村的男人们在祈福。丁:不要怀疑,这男扮女装的舞蹈就是我国唯一的渔村舞——大奏鼓,目前,它已被列入国

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丙:它是生命的细语,是灵魂的呐喊,是渔民们征服大海的自信。

丁:敲起鼓来吧,石塘镇里箬村的男子汉们,秀出你们的激越与豪迈,证明你们的经久不衰!

甲: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石塘的大奏鼓确实不同凡响,不过它有一样却是要输给大溪

镇殿下村的。

乙:哦?哪一样?

甲:乐器。大奏鼓虽然是男扮女装,比较出奇,乐器走的却是常规路线。殿下村有一种曲艺,用的乐器却十分有趣。

乙:怎样?

甲:锅碗瓢盆盏,厨房用具齐上场;长鞭短鞭加碰铃,你道是文还是武?

乙:哦,我知道了,你说的是《殿下莲花》,它是用来求雨、迎人胜的,这不,大溪镇殿下

村的莲花队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见识见识这种奇特的民间艺术。

丙:温岭的地方文化真是丰富多彩,看了这么多节目,我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啊,愧为温

岭人啊。

丁:这就完了?还有呢!温岭滩簧你听说过吗?

丙:不知道啊,什么东西?

丁:这温岭滩簧啊,是一种一个人领唱、很多人在后面帮腔的演唱形式,叙事和抒情相结合,很妙的。

丙:这么先进?听起来很像是现在的和声合唱啊,谁会唱?

丁:喏,就在我们附近,北山村的姜宝林他们就会唱,大家鼓起掌来,欢迎他们来一曲《温岭滩簧》。

甲:高兴的时候唱一唱,伤心的时候唱一唱,没饭吃的时候唱一唱,捞上鱼了还要唱一唱,温岭人怎么这么爱唱啊?连神仙来了也要唱一唱,你说,新娘子来了要不要唱? 乙:你OUT了,结婚时候不都唱歌吗,那个结婚进行曲。

甲:那是西方的,我说的是我们温岭,原来的,老人家遗留下来的。

乙:哦,这个我好像听说过,老人们说以前结婚时要送洞房的,送洞房一定是要唱歌的,而

且都是男人唱的,我是没见过,不过,我们这里不是有洞房经的传人吗,演演不就知道了?

甲:对啊,那接下来,请应光远老人和他的弟子们为我们表演《温岭传统婚礼》,大家热烈

欢迎。

乙:接下来将要欣赏到的是一首古筝曲《战台风》,这首曲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台风来袭时

风强雨急的情景,全曲气势磅礴,节奏紧凑,一气呵成,象征人们奋勇与自然相搏斗的英雄气概。掌声有请表演者:来自温岭职业技术学校的蔡叶明老师和她的合作伙伴。

丙:别家金鳞银爪,一派皇家威仪;我却莲花藕叶,尽显水乡峥嵘。

丁:平日埋首于月色的荷塘、伏身在碧绿的水田,看采莲姑娘的婀娜,听劳作乡民的歌谣。丙:等到那丰收的锣鼓声,且看我如何赢得这世界的掌声。

丁:接下来为大家带来表演的是来自石桥头镇下宅吴村的妇女舞龙队,她们将用荷花的造型

舞出一支亮丽娇媚的《荷花龙舞》。

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们能够听到穿越时空的欢呼喝彩,尽管我们彼此素昧平生 乙:同一片土地,同一种文化,我们共同分享无处不在的欢笑喜悦,我们是永远的朋友。甲:请欣赏歌曲《永远的朋友》。

乙:表演者: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

结束:

甲:保护民族文化的源头根脉,守望精神家园的健硕未来。

乙:展示文化遗产的瑰丽神奇,传承山海风情的浪漫精彩。

丙:因为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它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个世界才会如此色彩斑斓,丁:让古老优秀的文化“活”在当下,焕发生机活力,还需要你我更多的关注和参与。甲:温岭市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文艺展演,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所有的领导、嘉宾

和观众朋友们的观看和参与。

乙:感谢为本次宣传活动付出辛勤汗水的工作人员,祝大家

丙、丁:幸福、平安!

合:再会!

第三篇:非遗展演评分标准

清水县十八乡镇非遗展演评分标准

为保证我县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圆满成功,维护大赛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大赛组委会特制定本评分标准。

一、评分标准:

1.本次大赛采取百分制,满分100分。

2.所有参赛节目以清水小曲、小调、山歌为主,必须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较强的民族艺术特色。

3.节目内容积极、健康、向上,雅俗共赏,杜绝封建迷信。

4.演唱者能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音准、节奏,咬字、吐字清晰。

5.表演者声情并茂,仪表大方得体,服饰、道具、动作整齐统一。

6.曲调处理、编排得当,符合小曲、小调的风格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7.时间限制在十分钟之内,超时适当扣分。

二、附加项:

1.民歌、小调、小曲创新和老调唱新词可根据选手表现获得加分。

2.选手最后得分为:各评委所打分数相加所得总分,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第四篇:建安区非遗展示展演”领导致辞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这春意盎然,吉祥喜庆的日子里,我们在美丽的北海举办建安区“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活动”的首场演出。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共许昌建安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文艺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广大演职人员和服务人员表示诚挚的问候!

近年来,随着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区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先后组织开展了各种文化赛事、文艺展演以及民间艺术展演等活动,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期盼和需要。为了更好地展示我区文化软实力,活跃人民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区委、区政府决定开展本次活动。

建安区“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的首场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以发展为主题,以传统创新为动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欣赏文化、交流友谊的平台,推动美丽开明幸福建安区的建设。借此机会,就进一步举办好“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文艺活动,我提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宣传文化部门发挥牵头统揽作用。加强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宣传文化部门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宣传文化部门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主动谋划、有效作为,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抓好、用活广场文化这一阵地,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把“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活动打造成为一个具有特色和水平的公共演艺平台,一个以汇演、展演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品牌,一个建安区人民乐以汇聚的群众性文化阵地。

二是希望各乡镇(办)、区直各单位积极参与。各乡镇(办)、区直各单位作为优秀作品的组织者、提供者,位置重要,责任重大。要高度重视,及早安排,组织邀请专家,拔高文艺节目质量,展现我区传统文化、讴歌我县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三是希望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做好保障工作。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各相关单位的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希望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认真抓好落实,为本次活动营造安全、祥和、整洁、喜庆的演出环境。

同志们,新年新气象。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活动”彰显建安区独特的文化魅力,为我区的节日氛围注入清新浓郁的文化气息。

最后,祝连续三天的“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第五篇:非遗活动方案

202_年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根据省、市非遗保护中心第六个文化遗产日的活动安排,结合我馆工作实际,制定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纪念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依法保护,重在传承。

二、活动内容

(一)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2_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要重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宣传活动。

1.在文化馆大楼、主要街道(乡镇)的显要位置悬挂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贯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宣传标语。

2.举办学习座谈会。组织工作人员、项目传承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深入学习讨论、座谈,深刻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学习领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主要精神,深入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全面推进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3.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并通过印发宣传材料、粘贴宣传海报、宣传车等方式,集中、全面、深入的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珍爱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参与依法保护工作。

(二)开展各类形式活动纪念文化遗产日。

1.6月11日在文化广场举办纪念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宣传、文广系统,教师、学生、老干部、群众代表参加。邀请县级领导讲话,邀请新闻媒体采访。

2.6月11日组织以“依法保护,重在传承”为主题的群众签名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我们日常生活。

3.6月11日—6月15日全天对外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厅”让广大群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我县的非遗资源,参与到非遗保护中。

4.6月11日在会昌县电视台展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产成果。利用电视台、《新会昌周刊》、宣传栏、宣传车宣传有关文化遗产知识,公布省、市、县三级的保护名录,提高全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形成“人人了解非遗,人人参与非遗保护”的氛围。

5.6月11日—6月15日在文化广场、举行文化遗产图文展。

6.6月9日—10日举行部分非遗项目传承人授课活动。

三、活动组织

(一)为了顺利、有序开展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活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许永春

副组长:许伶青、梁玲娜

成 员:张丽萍、池海瑛、罗广洲、黄振荣、谢海燕。活动领导小组下设5个工作组,做好活动的具体工作: 1.综合协调组:梁玲娜。

负责协调有关文化遗产日活动工作。2.宣传资料组:张丽萍、黄振荣。负责收集、整理宣传资料,组织宣传计划。3.展览组:黄振荣、罗广洲、谢海燕。负责展出图文并茂的宣传版画。

4.广场宣传组:张丽萍、池海瑛、罗广洲、黄振荣、谢海燕。

负责组织好文化广场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好教师、学生干部、群众代表参加。准备好音响,撰写县级领导讲话,接待新闻媒体采访。

5.后勤组:池海瑛、黄振荣。负责后勤工作。

会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2_年5月9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