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热心市工商局积极扶持“文化中心户”发展汇报材料(最终定稿)

热心市工商局积极扶持“文化中心户”发展汇报材料(最终定稿)



第一篇:热心市工商局积极扶持“文化中心户”发展汇报材料

为了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促进农民学习、运用科学技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今年以来,xx市工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民心工程”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对xx镇xx村的“农村科技文化中心户”进行大力扶持,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的作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制定规划。

“文化中心户”作为崭新的载体,有效地促进了新形势下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阵地建设,使文明理念和文明新风在农村得到了传播。目前,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相对于城市建设而言,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策扶持不到位、人才支持不到位、科技服务不到位、作风深入不到位和感情联系不到位等问题。文化建设的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渴盼。针对这一现状,xx市工商局党组高度重视,把扶持“文化中心户”的发展作为机关文明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目标责任制》,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考核。今年初,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民心工程”活动,确定了我局今年扶贫帮困的联系村是xx镇xx村,xx市工商局局长xx带领班子成员先后三次到xx镇xx村,深入农户开展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寻找该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途径,我们和xx村干部一起,通过调查走访,仔细论证,决定将牲猪养殖作为促进该村村民致富和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牲猪养殖业。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发展牲猪养殖业,没有带头人不行。市工商局党组通过商议,决定结合创建“文化中心户”活动,把牲猪养殖带头人作为“文化中心户”扶持,从而带动全村的经济发展。由于负责帮扶的“文化中心户”不在该村,我们迅速向市委宣传部进行汇报,说明了意图,顺利的将“文化中心户”调整到彭家桥村。

二、措施得力,真情帮扶。

我们始终把帮扶“文化中心户”的建设作为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党情关系,体现执政为民的重要手段,按照“有一个带头人、有一间文化屋、有一块示范园、有一批联系户”的“四有”要求,推动“文化中心户”的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是落实人选。为了将“文化中心户”的建设与扶贫帮困工作结合起来,局党组和村委会通过集体讨论,决定在群众中挑选具备硬件条件,有一定影响力的“经济能人”,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文明户”作为“文化中心户”进行重点扶持。通过走访群众、实地调查、集中评议,最后确定将“文化中心户”设在养猪大户,人称“养猪状元”的xx家中,通过发挥他的示范作用,带动该村养殖户的发展。

二是落实帮扶资金。为了解决建设中的资金难题,我们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筹集资金5000多元,购买了一套价值3000余元的电教设备、价值202_元的农业科技书籍和相关器具,同时积极发动干部职工捐赠各类科技、文学、报刊等书籍1000余册,捐款添置书柜书架、购置实用技术光盘等软硬件设施。

三是落实奖励政策。为了激发广大村民养猪致富的热情,我们和xx村委会一起起草了《致广大村民的一封信》,号召村民向xx学习养猪技术,早日脱贫致富,同时制定了牲猪养殖扶助奖励政策,规定凡是今年新发展的养猪专业户,年出栏20头肉猪以上或养殖5头母猪以上,每户由工商局奖励500元。

四是落实帮扶责任人。为了确保“文化中心户”建设稳步实施,我们将市个协秘书长xx定为xx村“文化中心户”驻村联系人,负责具体帮扶工作。在帮扶期间,他充分发挥个私协会的职能作用,动员我市个私大户支持和关心该村“文化中心户”及经济的发展,12月3日,4名个私大户将用于该村“文化中心户”及经济发展的4100元捐款送到xx村委会手中。

三、积极引导,效果明显。

我们通过扶持农村“文化中心户”建设,积极引导“文化中心户”发挥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家庭文化之中,寓教于学,寓教于乐,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强了农民的致富本领和信心,正在为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逐步成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和提高村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是村民的参与热情得到提高。今年8月,我们在彭家桥村养猪大户xx家中举行了“文化中心户”成立挂牌仪式,全村老少象过节一样来到周国平家中,燃起了鞭炮,庆祝“文化中心户”成立。30多平方米的阅览室内,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3000多册农业科技书籍,电教设备播放着科学养猪的科教片,村民簇拥着翻阅着科技书籍。村支部书记xx激动地拉着市工商局局长xx的手说:“文化中心户的成立解决了我们村脱贫致富的大问题。”

二是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得到了增强。我们制定的牲猪养殖扶助奖励政策一出台,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养碇赂坏娜惹椋凇拔幕行幕А眡x的带领下,村民们纷纷修建猪舍,购置仔猪,加入到养猪的行列,涌现了一批养殖牲猪的规模户,全村821户农户,养殖10头以上的户数就达到500多户,其中养殖母猪5头以上的有38户,年出栏100头肉猪的养殖户有12户。

三是村民政治文化水平得到了提升。利用“文化中心户”的宣传阵地,我们积极向村民宣传党的政策,组织村民学习中央一号文件,使党的政策方针在农村得到传播,得到理解。我们还主动联系相关单位,开设专门的培训班,请专家授课,为村民解决牲猪疾病的防治、饲料的搭配等问题,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今年10月,在市工商局、村委会的联系下,聘请市畜牧特产局专家、安幼饲料公司技术人员专程给村民们讲授牲猪养殖、防病、配料等方面的技术课4次,播放了科学养猪的电视教材片,本村和周边养猪专业户300多人参加了听课。

四是村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改观。文化中心户建立后,村里婆媳不和闹是非的人少了,主持公道争当文明家庭的多了;串门打麻将不干活的人少了,搞养殖增收的人多了;愁眉不展叹气的人少了,笑容满面高兴的人多了;不团结互相排斥的人少了,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人多了。通过“文化中心户”,村里不仅丰富了农村单调的文化生活,改变了社会风气,凝聚了民心,而且使很多农民通过这个“家”,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今年以来,xx村肉猪出栏7184头,人平收入2666元,养猪大户xx养殖了38头母猪、3头公猪,实现年收入14万元,成为了致富带头人。

在扶持彭家桥村“文化中心户”建设活动中我们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推动“文化中心户”的建设活动深入发展。

第二篇:热心市工商局积极扶持“文化中心户”发展汇报材料

[推荐]热心市工商局积极扶持“文化中心户”发展汇报材料

为了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促进农民学习、运用科学技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今年以来,xx市工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民心工程”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对xx镇xx村的“农村科技文化中心户”进行大力扶持,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的作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制定规划。

“文化中心户”作为崭新的载体,有效地促进了新形势下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阵地建设,使文明理念和文明新风在农村得到了传播。目前,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相对于城市建设而言,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策扶持不到位、人才支持不到位、科技服务不到位、作风深入不到位和感情联系不到位等问题。文化建设的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渴盼。针对这一现状,xx市工商局党组高度重视,把扶持“文化中心户”的发展作为机关文明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目标责任制》,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考核。今年初,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民心工程”活动,确定了我局今年扶贫帮困的联系村是xx镇xx村,xx市工商局局长xx带领班子成员先后三次到xx镇xx村,深入农户开展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寻找该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途径,我们和xx村干部一起,通过调查走访,仔细论证,决定将牲猪养殖作为促进该村村民致富和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牲猪养殖业。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发展牲猪养殖业,没有带头人不行。市工商局党组通过商议,决定结合创建“文化中心户”活动,把牲猪养殖带头人作为“文化中心户”扶持,从而带动全村的经济发展。由于负责帮扶的“文化中心户”不在该村,我们迅速向市委宣传部进行汇报,说明了意图,顺利的将“文化中心户”调整到彭家桥村。

二、措施得力,真情帮扶。

我们始终把帮扶“文化中心户”的建设作为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党情关系,体现执政为民的重要手段,按照“有一个带头人、有一间文化屋、有一块示范园、有一批联系户”的“四有”要求,推动“文化中心户”的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是落实人选。为了将“文化中心户”的建设与扶贫帮困工作结合起来,局党组和村委会通过集体讨论,决定在群众中挑选具备硬件条件,有一定影响力的“经济能人”,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文明户”作为“文化中心户”进行重点扶持。通过走访群众、实地调查、集中评议,最后确定将“文化中心户”设在养猪大户,人称“养猪状元”的xx家中,通过发挥他的示范作用,带动该村养殖户的发展。

二是落实帮扶资金。为了解决建设中的资金难题,我们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筹集资金5000多元,购买了一套价值3000余元的电教设备、价值202_元的农业科技书籍和相关器具,同时积极发动干部职工捐赠各类科技、文学、报刊等书籍1000余册,捐款添置书柜书架、购置实用技术光盘等软硬件设施。

三是落实奖励政策。为了激发广大村民养猪致富的热情,我们和xx村委会一起起草了《致广大村民的一封信》,号召村民向xx学习养猪技术,早日脱贫致富,同时制定了牲猪养殖扶助奖励政策,规定凡是今年新发展的养猪专业户,年出栏20头肉猪以上或养殖5头母猪以上,每户由工商局奖励500元。

四是落实帮扶责任人。为了确保“文化中心户”建设稳步实施,我们将市个协秘书长xx定为xx村“文化中心户”驻村联系人,负责具体帮扶工作。在帮扶期间,他充分发挥个私协会的职能作用,动员我市个私大户支持和关心该村“文化中心户”及经济的发展,12月3日,4名个私大户将用于该村“文化中心户”及经济发展的4100元捐款送到xx村委会手中。

三、积极引导,效果明显。

我们通过扶持农村“文化中心户”建设,积极引导“文化中心户”发挥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家庭文化之中,寓教于学,寓教于乐,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强了农民的致富本领和信心,正在为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逐步成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和提高村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是村民的参与热情得到提高。今年8月,我们在彭家桥村养猪大户xx家中举行了“文化中心户”成立挂牌仪式,全村老少象过节一样来到周国平家中,燃起了鞭炮,庆祝“文化中心户”成立。30多平方米的阅览室内,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3000多册农业科技书籍,电教设备播放着科学养猪的科教片,村民簇拥着翻阅着科技书籍。村支部书记xx激动地拉着市工商局局长xx的手说:“文化中心户的成立解决了我们村脱贫致富的大问题。”

二是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得到了增强。我们制定的牲猪养殖扶助奖励政策一出台,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养碇赂坏娜惹椋凇拔幕行幕А眡x的带领下,村民们纷纷修建猪舍,购置仔猪,加入到养猪的行列,涌现了一批养殖牲猪的规模户,全村821户农户,养殖10头以上的户数就达到500多户,其中养殖

母猪5头以上的有38户,年出栏100头肉猪的养殖户有12户。

三是村民政治文化水平得到了提升。利用“文化中心户”的宣传阵地,我们积极向村民宣传党的政策,组织村民学习中央一号文件,使党的政策方针在农村得到传播,得到理解。我们还主动联系相关单位,开设专门的培训班,请专家授课,为村民解决牲猪疾病的防治、饲料的搭配等问题,帮助村民解

决实际困难。今年10月,在市工商局、村委会的联系下,聘请市畜牧特产局专家、安幼饲料公司技术人员专程给村民们讲授牲猪养殖、防病、配料等方面的技术课4次,播放了科学养猪的电视教材片,本村和周边养猪专业户300多人参加了听课。

四是村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改观。文化中心户建立后,村里婆媳不和闹是非的人少了,主持公道争当文明家庭的多了;串门打麻将不干活的人少了,搞养殖增收的人多了;愁眉不展叹气的人少了,笑容满面高兴的人多了;不团结互相排斥的人少了,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人多了。通过“文化中心户”,村里不仅丰富了农村单调的文化生活,改变了社会风气,凝聚了民心,而且使很多农民通过这个“家”,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今年以来,xx村肉猪出栏7184头,人平收入2666元,养猪大户xx养殖了38头母猪、3头公猪,实现年收入14万元,成为了致富带头人。

在扶持彭家桥村“文化中心户”建设活动中我们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推动“文化中心户”的建设活动深入发展。

第三篇:热心市工商局积极扶持“文化中心户”发展汇报材料

热心市工商局积极扶持“文化中心户”发展汇报材料是一篇关于会议讲话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

为了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促进农民学习、运用科学技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今年以来,xx市工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民心工程”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对xx镇xx村的“农村科技文化中心户”进行大力扶持,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的作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制定规划。“文化中心户”作为崭新的载体,有效地促进了新形势下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阵地建设,使文明理念和文明新风在农村得到了传播。目前,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相对于城市建设而言,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策扶持不到位、人才支持不到位、科技服务不到位、作风深入不到位和感情联系不到位等问题。文化建设的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渴盼。针对这一现状,xx市工商局党组高度重视,把扶持“文化中心户”的发展作为机关文明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目标责任制》,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考核。今年初,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民心工程”活动,确定了我局今年扶贫帮困的联系村是xx镇xx村,xx市工商局局长xx带领班子成员先后三次到xx镇xx村,深入农户开展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寻找该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途径,我们和xx村干部一起,通过调查走访,仔细论证,决定将牲猪养殖作为促进该村村民致富和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牲猪养殖业。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发展牲猪养殖业,没有带头人不行。市工商局党组通过商议,决定结合创建“文化中心户”活动,把牲猪养殖带头人作为“文化中心户”扶持,从而带动全村的经济发展。由于负责帮扶的“文化中心户”不在该村,我们迅速向市委宣传部进行汇报,说明了意图,顺利的将“文化中心户”调整到彭家桥村。

二、措施得力,真情帮扶。我们始终把帮扶“文化中心户”的建设作为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党情关系,体现执政为民的重要手段,按照“有一个带头人、有一间文化屋、有一块示范园、有一批联系户”的“四有”要求,推动“文化中心户”的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落实人选。为了将“文化中心户”的建设与扶贫帮困工作结合起来,局党组和村委会通过集体讨论,决定在群众中挑选具备硬件条件,有一定影响力的“经济能人”,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文明户”作为“文化中心户”进行重点扶持。通过走访群众、实地调查、集中评议,最后确定将“文化中心户”设在养猪大户,人称“养猪状元”的xx家中,通过发挥他的示范作用,带动该村养殖户的发展。二是落实帮扶资金。为了解决建设中的资金难题,我们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筹集资金5000多元,购买了一套价值3000余元的电教设备、价值202_元的农业科技书籍和相关器具,同时积极发动干部职工捐赠各类科技、文学、报刊等书籍1000余册,捐款添置书柜书架、购置实用技术光盘等软硬件设施。三是落实奖励政策。为了激发广大村民养猪致富的热情,我们和xx村委会一起起草了《致广大村民的一封信》,号召村民向xx学习养猪技术,早日脱贫致富,同时制定了牲猪养殖扶助奖励政策,规定凡是今年新发展的养猪专业户,年出栏20头肉猪以上或养殖5头母猪以上,每户由工商局奖励500元。四是落实帮扶责任人。为了确保“文化中心户”建设稳步实施,我们将市个协秘书长xx定为xx村“文化中心户”驻村联系人,负责具体帮扶工作。在帮扶期间,他充分发挥个私协会的职能作用,动员我市个私大户支持和关心该村“文化中心户”及经济的发展,12月3日,4名个私大户将用于该村“文化中心户”及经济发展的4100元捐款送到xx村委会手中。

三、积极引导,效果明显。我们通过扶持农村“文化中心户”建设,积极引导“文化中心户”发挥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家庭文化之中,寓教于学,寓教于乐,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强了农民的致富本领和信心,正在为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逐步成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和提高村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一是村民的参与热情得到提高。今年8月,我们在彭家桥村养猪大户xx家中举行了“文化中心户”成立挂牌仪式,全村老少象过节一样来到周国平家中,燃起了鞭炮,庆祝“文化中心户”成立。30多平方米的阅览室内,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3000多册农业科技书籍,电教设备播放着科学养猪的科教片,村民簇拥着翻阅着科技书籍。村支部书记xx激动地拉着市工商局局长xx的手说:“文化中心户的成立解决了我们村脱贫致富的大问题。”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三是村民政治文化水平得到了提升。利用“文化中心户”的宣传阵地,我们积极向村民宣传党的政策,组织村民学习中央一号文件,使党的政策方针在农村得到传播,得到理解。我们还主动联系相关单位,开设专门的培训班,请专家授课,为村民解决牲猪疾病的防治、饲料的搭配等问题,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今年10月,在市工商局、村委会的联系下,聘请市畜牧特产局专家、安幼饲料公司技术人员专程给村民们讲授牲猪养殖、防病、配料等方面的技术课4次,播放了科学养猪的电视教材片,本村和周边养猪专业户300多人参加了听课。四是村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改观。文化中心户建立后,村里婆媳不和闹是非的人少了,主持公道争当文明家庭的多了;串门打麻将不干活的人少了,搞养殖增收的人多了;愁眉不展叹气的人少了,笑容满面高兴的人多了;不团结互相排斥的人少了,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人多了。通过“文化中心户”,村里不仅丰富了农村单调的文化生活,改变了社会风气,凝聚了民心,而且使很多农民通过这个“家”,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在扶持彭家桥村“文化中心户”建设活动中我们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推动“文化中心户”的建设活动深入发展。

《[推荐]热心市工商局积极扶持“文化中心户”发展汇报材料

www.feisuxs【feisuxs范文网】

第四篇:热心市工商局积极扶持“文化中心户”发展汇报材料

为了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促进农民学习、运用科学技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今年以来,xx市工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民心工程”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对xx镇xx村的“农村科技文化中心户”进行大力扶持,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的作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制定规划。“文化中心户”作为崭新的载体,有效地促进了新

形势下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阵地建设,使文明理念和文明新风在农村得到了传播。目前,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相对于城市建设而言,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策扶持不到位、人才支持不到位、科技服务不到位、作风深入不到位和感情联系不到位等问题。文化建设的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渴盼。针对这一现状,xx市工商局党组高度重视,把扶持“文化中心户”的发展作为机关文明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目标责任制》,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考核。今年初,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民心工程”活动,确定了我局今年扶贫帮困的联系村是xx镇xx村,xx市工商局局长xx带领班子成员先后三次到xx镇xx村,深入农户开展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寻找该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途径,我们和xx村干部一起,通过调查走访,仔细论证,决定将牲猪养殖作为促进该村村民致富和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牲猪养殖业。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发展牲猪养殖业,没有带头人不行。市工商局党组通过商议,决定结合创建“文化中心户”活动,把牲猪养殖带头人作为“文化中心户”扶持,从而带动全村的经济发展。由于负责帮扶的“文化中心户”不在该村,我们迅速向市委宣传部进行汇报,说明了意图,顺利的将“文化中心户”调整到彭家桥村。

二、措施得力,真情帮扶。我们始终把帮扶“文化中心户”的建设作为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党情关系,体现执政为民的重要手段,按照“有一个带头人、有一间文化屋、有一块示范园、有一批联系户”的“四有”要求,推动“文化中心户”的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落实人选。为了将“文化中心户”的建设与扶贫帮困工作结合起来,局党组和村委会通过集体讨论,决定在群众中挑选具备硬件条件,有一定影响力的“经济能人”,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文明户”作为“文化中心户”进行重点扶持。通过走访群众、实地调查、集中评议,最后确定将“文化中心户”设在养猪大户,人称“养猪状元”的xx家中,通过发挥他的示范作用,带动该村养殖户的发展。二是落实帮扶资金。为了解决建设中的资金难题,我们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筹集资金5000多元,购买了一套价值3000余元的电教设备、价值202_元的农业科技书籍和相关器具,同时积极发动干部职工捐赠各类科技、文学、报刊等书籍1000余册,捐款添置书柜书架、购置实用技术光盘等软硬件设施。三是落实奖励政策。为了激发广大村民养猪致富的热情,我们和xx村委会一起起草了《致广大村民的一封信》,号召村民向xx学习养猪技术,早日脱贫致富,同时制定了牲猪养殖扶助奖励政策,规定凡是今年新发展的养猪专业户,年出栏20头肉猪以上或养殖5头母猪以上,每户由工商局奖励500元。四是落实帮扶责任人。为了确保“文化中心户”建设稳步实施,我们将市个协秘书长xx定为xx村“文化中心户”驻村联系人,负责具体帮扶工作。在帮扶期间,他充分发挥个私协会的职能作用,动员我市个私大户支持和关心该村“文化中心户”及经济的发展,12月3日,4名个私大户将用于该村“文化中心户”及经济发展的4100元捐款送到xx村委会手中。

三、积极引导,效果明显。我们通过扶持农村“文化中心户”建设,积极引导“文化中心户”发挥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家庭文化之中,寓教于学,寓教于乐,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强了农民的致富本领和信心,正在为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逐步成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和提高村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一是村民的参与热情得到提高。今年8月,我们在彭家桥村养猪大户xx家中举行了“文化中心户”成立挂牌仪式,全村老少象过节一样来到周国平家中,燃起了鞭炮,庆祝“文化中心户”成立。30多平方米的阅览室内,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3000多册农业科技书籍,电教设备播放着科学养猪的科教片,村民簇拥着翻阅着科技书籍。村支部书记xx激动地拉着市工商局局长xx的手说:“文化中心户的成立解决了我们村脱贫致富的大问题。”二是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得到了增强。我们制定的牲猪养殖扶助奖励政策一出台,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养碇赂坏娜惹椋凇拔幕行幕А眡x的带领下,村民们纷纷修建猪舍,购置仔猪,加入到养猪的行列,涌现了一批养殖牲猪的规模户,全村821户农户,养殖10头以上的户数就达到500多户,其中养殖母猪5头以上的有38户,年出栏100头肉猪的养殖户有12户。三是村民政治文化水平得到了提升。利用“文化中心户”的宣传阵地,我们积极向村民宣传党的政策,组织村民学习中央

第五篇:文化中心汇报材料

住龙镇文化工作汇报材料

住龙镇位于龙泉市西北边陲,浙闽两省龙、遂、浦三县(市)交界处,距市区49公里。全镇总面积269.7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总人口6164人,境内山高涧深,林木茂盛,空气清新,风光秀丽,素有“浙南林海”之美称,也是我市重点革命老区。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弘扬老区文化和繁荣农村文化为出发点,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具体做法

1、领导高度重视,目标任务明确

镇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对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把文化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为积极实施文化强镇发展战略,前年下半年开始,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文化中心创建领导小组,抽调骨干力量,落实专门经费,不定期研究创建工作。制定了创建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推进,做到认识、责任、人员、经费、措施、工作“六到位”,有效地促进了文化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文化发展环境 为了改变原有的陈旧设施,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镇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争取项目经费,千方百计挤出经费投入到文化建设中,用于修缮场所、购置图书、多功能厅等硬件设施。202_年投资30多万元改建的1000㎡镇文化中心综合楼焕然一新,楼内文化设施齐全,包括多功能媒体厅、图书室、阅览室、信息共享室、音乐舞美排练室、乐器室、球类活动室、棋牌室、老年活动室、老区文化展示厅等活动室。新添置图书5000册,订阅《人生》、《当代家庭》、《农村信息报》、《科技报》等报刊杂志,为丰富我镇农民的业余生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去处。有了宽敞的场地,举办各类文化娱乐活动的面就广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农民真正感受到了建设文化大省,繁荣山区文化的氛围。

3、实施文化提升工程,促进文化队伍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创编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需要一支精悍的文艺队伍。我们在抓场地建设的同时,更着重文艺骨干的培养和文化示范户的创建:一是深入基层,对热心文艺事业的人员进行排摸,组建文艺骨干队伍,目前,我镇已有腰鼓队2支,军鼓队1支,舞龙队2支,舞狮队1支,舞蹈队5支,秧歌队1支,篮球队6支;二是派文艺骨干参加各种文艺学习培训班,提升文艺辅导素质;三是抓好文化示范户的创建工作,通过文化示范户的辐射作用,使农村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4、以节庆活动为平台,抓好特色文化的开发

住龙镇是革命老区,有着深厚的本土文化特色,镇文化中心充分 利用这一点,一是开展各种缅怀活动,如每年清明节清扫革命烈士墓,敬献花圈,“

七、一”组织党员参观苏维埃旧址,积极发扬革命老区传统,弘扬革命老区历史文化;二是依靠群团组织,经常开展文体、文艺活动,如每年举行的跨区域“两省三县市六乡镇文艺汇演”已成为特有的区域文化,为村民奉献节目内容丰富的文艺大餐,吸引众多村民前来观看;三是邀请有关专家深入基层举办各类科普讲座,让山区群众也能及时掌握科技信息、科技知识,走上致富道路。

二、存在问题

主要有:一是包括老区文化在内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挖掘;二是基层文化设施还不够完善,还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需要;三是镇财政困难,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不足。这些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发展方向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悉心指导下,通过一系列文化建设实践活动,镇文化设施日臻完善,文化功能不断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取得了长足进步。今后,我们将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大对先进文化的推广力度,以进一步挖掘老区红色文化为着手点,培育和推进老区红色文化,保护好这笔缅怀革命先烈志士,追忆伟人丰功伟绩的宝贵文化遗产。

鉴于我镇财政十分困难,希望省厅领导能给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将继续努力,把我镇革命老区文化事业建设地更好。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