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珠江中学数学学科202_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珠江中学数学学科202_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第一篇:珠江中学数学学科202_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数学学科202_~202_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202_~202_学年第一学期为指导,努力改善课堂教学方式,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以加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我校数学教学改革的力度,确保我校数学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一、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加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

1.继续加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

“有效教学”的研究将成为我校中学数学学科未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而其中的关键是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利用好课内40分钟。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应该是符合“高效率、轻负担”,从而达到高质量的基本要求的。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制订相应的计划,努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骨干教师、备课组长在教研活动中要为开展这种研究起示范作用。

2.力争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在未来几年将继续开展以改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的专项研究,找出我校优秀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做法,把他(她)们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加以挖掘与整理,形成比较系统的、有效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3.开展“一课两讲”活动。

二、加强新课标教材的学习,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1.加强对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

科组有计划地组织好本校数学教师的学习工作。要力求使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能较好地理解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课程的总体目标、各学段的具体目标和初中学段的内容标准,较好地把握数学学习内容中有关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和要求。对实验教材的研究要逐册逐章予以落实,要力求使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都能初步掌握所教教材的结构特点、每章每节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目标要求。

继续做好七、八年级新课程教材的教师培训工作,促使数学教学的稳步进行。第二周由八年级数学备课组长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学习八年级教材培训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专家主讲,培训内容主要有人教版八上数学教材分析与教学疑难剖析和以课例为载体,谈8上数学教学的核心概念、思想方法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加强对初中数学专题教学与核心概念的研究。

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地把新教学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断

研究、不断反思。本学年选取一个个专题进行研究学习,通过对数学专题的研究学习,解决教师在相关知识上的困惑、澄清在相关认识上的疑问,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要以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扎扎实实搞好“三基”教学,加强对数学核心概念、核心思想方法的教学,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做好“初中数学联赛”与“华杯赛”的准备工作。

本学年第二学期根据市教育局教学质量监测的安排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以及“华杯赛”组委会的通知,会进行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和初一年级“华杯赛”。初一与初三要在第一学期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比赛,展示珠中风采。

数学组

202_-9-9

第二篇:202_—202_学年第二学期中学数学教研工作计划

202_—202_学年第二学期中学数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1、目前数学教师队伍中,新上岗教师的比例较大,尽快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已刻不容缓,教研组作为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最基础的学术团体,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和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2、各校教研组要把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用好新教材作为业务学习的重要内容。各教研组要组织有关教师比较各种版本教材的异同,研究新教材删除的教学内容、新增的学习内容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的影响,把握好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加强研究,尽力解决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新课标、新教材的专题研究工作和单元练习的编写工作,努力使我市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

3、各校教研组积极引导教师深入学习和研究《常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建议(常规)》,引导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探索教法,尤以研究“常态课”、“常规课”为主,以期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加强对课堂教学动态生成资源问题的研究,帮助教师增强课程发展意识,提升教学智慧。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优化教研结构,改进教研方式。整合、调动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发挥教学研究基地的辐射作用;发挥学科中心组的研究、指导作用;建立、加强和完善初、高中新课程研究组。要进一步改革传统教研方式,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与教师共同协商、平等对话,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质量。引导全市中学数学教师积极开展以问题研究为主体的教研活动,努力构建平等、民主、高效的对话平台,提高教学教研的实效性。

二、主要工作

(一)培训工作

(1)对近两年分配的新老师培训。

(2)八年极新教材培训。

(3)全市初中数学教师会。

(二)优质课展示活动

初中数学在06年市评优课的基础上,挑选两位优秀老师上两节展示课,并做好点评工作达到引领作用。

(三)毕业班工作

1、初中毕业班教学工作

(1)召开部份教师的小型座谈会,对202_年中考提出建议、设想;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202_年中考说明(数学)》;

(3)组织教师研究、指导学生用好《初中数学学习考试复习指导》一书;

(3)改进复习教学,提高复习效果。开好2节九年级数学复习研究课。

(4)做好中考模考的命题、分析工作。

2、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

组织高三数学教师学习高考考试说明(数学),提高高三数学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开展高三数学指导组活动。

(四)课题研究

引导和组织学校和教师以问题为课题开展研讨,力求突破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围绕重点科研方向扎实、稳妥地开展课题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本学期完成《转变教学方式,优化学习策略》的课题研究结题。

做好教学研究的引伸拓展工作,在进一步加强教研活动的同时,积极营造研究氛围,拓展研究内容,深化研究主题。力求在新教材使用、校本课程开发、联校教研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有所作为。

(1)加强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积累教学案例、活动设计、学生作品、优秀课(一道好题)等课程资源,为教学研究提供支撑。

(2)积极参加各教学片的教学活动,做到点评到位,给教师以启发。

(五)数学课外活动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各校继续抓好数学课外活动,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数学能力方面得到更好的培养,使他们的数学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组织好全国高中和江苏高中数学竞赛(待定)。

第三篇:XX~202_学第一学期音乐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XX~202_学第一学期音乐学科教研

工作计划

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课程改革为工作重心,围绕课程建设、师资队伍、课题研究三个方面,重在研究、指导、服务、引领,着力提升音乐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一、继续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我市信息化课堂教学水平,打造高质量的音乐课堂

.做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评比活动。

2.关注音乐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打造高质量的音乐课堂。

二、注重教师培养,形成教师培养梯队,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组织好中小学音乐学科教研活动。

2.进一步加强学科组建设,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在学科活动中脱颖而出。

3.组织初高中音乐基本功竞赛,推荐优秀教师参加苏州市比赛。

4.加强对新教师的听课指导,完成考核工作。

5.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和考核。

6.组织初中音乐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推荐1名教师参加明年上半年的大市评比。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解决教学新问题的能力

.以“核心素养”为主题,推选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论文参加省“五四杯”及苏州市教科院组织的教学论文评比。

2.指导音乐教师积极开展校本研究,指导有学术能力的教师撰写研究方案,推荐优秀论文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参加课题申报工作。

3.指导现有省、市、校的课题研究工作。

四、参与协调苏州市、xx市集体调研工作

五、指导全市师生的校园艺术活动,课外艺术课堂活动

六.具体安排

.第2周.参加教师节表彰大会演出(7-8)日

2.第3周中小学音乐工作组组长会议(13日)

3.第5周参加“时代心曲”XX苏州市中青年词曲作者读书班活动(27日)

4.第5周参加苏州市港城小学调研活动(26日)

5.第7周苏州市名师工作室活动(沙实中)

6.第9周小学音乐教研活动(26日)

7.第15周参加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歌唱教学专题教材培训会和江苏省音乐、舞蹈专业委员会中华民族音乐专题年会。

8.第18周初高中教师音乐基本功竞赛(27、28)

9.第20周新教师会课

0.第20周论文评比

1.参加单位各项调研活动。

七.教学进度:

一年级第四单元《快乐的一天》结束

二年级第四单元《郊游》结束

三年级第四单元《采山谣》结束

四年级第四单元《飞翔的翅膀》结束

五年级第四单元《乡音多喜乐》结束

六年级第四单元《滔滔多瑙河》结束

七年级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结束

八年级第三单元《雪域天音》结束

九年级第三单元《西南情韵》结束

第四篇:202_-202_第一学期综合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马集学区202_--202_学年 第二学综合学科教研

工 作 计

马集学区

马集学区202_-202_学第二学期

综合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的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与教学的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需要。根据体育、音乐、美术、思想品德、信息技术、地方等学科课程实施的要求,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课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课堂教学效能感,树立新的课程价值观,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审美观点及操作能力的发展,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与时俱进,争创本教研组的特色。

二、工作重点及要求:

1.认真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加强组内教研,做好听课评课工作,使组内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得以提高。认真备课,学习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为上课做好准备。认真执行学校的上课、听课制度,并通过听课使本组教师在教学能力上有所提高。在课堂教学中,以新的课程改革精神为指针。改进教学方式,使本教研组的课具有自己的特点。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3.公开课:讲课者交授课教案,教研组整理活动记录,听课教师要认真评课,对授课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授课者要客观地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授课内容做好记录。

4.加强教科研方面工作力度,并以论文或案例形式体现。5.体育组作好各项日常工作,积极训练,增强身体素质。

6.音乐组要积极组织特长学生的培训及各班的教学工作,力争在本学期的“六一”演出中取得佳绩。

7.美术组在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着重培养特长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力争取得好成绩。

8.学科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动脑能力。

9.信息技术学科搞好正常教学外,让学生多上机,多动脑,体现学科特色,充分利用好教学软件,提高学生兴趣。并着重特长生的培养,积极参加各种比赛。

10.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团结协作、形成凝聚力是教研组建设的前提。教研组的建设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学科活动,首先是要靠教研组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只有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拧成一股绳,才能共同进取,搞好教研组的建设。

11.正常开展教研活动,固定每学期活动次数;平时遇有问题就及时碰头、相互讨论、及时解决。教研活动专时专用,保质保量、内容丰富:每次都有专人负责主讲及开设教研公开课,组织大家学习理论知识,收集交流教改信息。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切实运用现代化信息

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运用,同时充分运用网络优势,提倡组内教师上网学习。多学习、多研究、多探讨,不断学习,努力改进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具生命力。

三、综合学科生源及学情分析:

各年级学生来源主要是本校学生,少数学生从周边村小转进,整体素质还比较满意,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科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工作目标与任务:

1.端正教学思想,改变教育观念,上好每门课程,教好每一节课。2.科任教师认真研读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与教材,联系学生实际,探索教法,编写好教案,上好每一节课。

3.编写教案,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实验操作指导,不仅要求学生会做实验,还要注意安全指导。

4.课堂教学要体现开放性,鼓励创造性,强调实用性。

5.每门课程的教学要落实养成教育,把养成教育贯穿到每一节课。

五、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 各科任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本学科课程标准,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2. 自我检查反省,明白自己知识技能的工匠薄弱点,努力学习改进。3. 研读本学科系列教科书,了解本学科各年级知识点的纵向发展联系及向其他科目横向渗透情况。

4. 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经常相互听课,评课,汲取新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六、实施办法:

1.期初订好双学计划,切实按计划开展自修和教学活动。2. 自学过程中,要认真写好读书笔记。3. 落实周查制度,重查课堂教学及方法。4. 在教导处指导下,开展好教研活动。

七、具体工作安排

1、第三周学习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2、第三周组内教师要将本学期上公开课的时间安排汇报给组长。

3、第三周至十七周在非业务学习时间进行公开课活动。

要求:上公开课的老师必须在确定上公开课的前一周将具体上课时间告诉组长,便于组长组织没课的老师听课,同时上交纸质教学设计。课后,授课老师还要将教学设计及反思上传博客,组内老师要积极参与评论。

临夏县马集学区

202_年2月24日

第五篇:第一学期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睢宁县202_--202_学

第一学期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睢宁县教育局教研室政治组

一、工作中心和主要任务

202_年6月,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研究分析了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全面动员和部署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等工作。这次会议对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学期高中政治教研工作要以此次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学科教学效率和质量为工作中心,认真总结反思学科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学科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本学期学科教研的主要任务是在认真反思新课程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着力完善集体备课与合作研究机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努力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创新能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

1.加强学习与研究

认真学习和领会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和市“十条禁令”,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认清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广大教师应积极响应,认真反思和解决学科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瓶颈”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202_年5月,教育部、国家民委组织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全面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方法和具体措施进行了全面部署。本学期教研工作应注意学习《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和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深刻认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深入研究通过学科教学加强党和国家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内容、方式和途径,不断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实际效果。

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观摩、研讨、征题、评比和竞赛等活动,强化学科教学思维,加强以课标、教材、教法研究和专业知识拓展为重点的学习、研究活动,特别要注重课堂有效教学行为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学科教学落实三维目标的研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促使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准确把握新课程的要求,深化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高三年级应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学科复习迎考计划,明确复习要求,在提高复习课质量上下功夫。应充分发挥教师对复习的引领作用,关注边缘学生,努力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三教师应注意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学生复习的反馈、校正工作。高二年级应在完成新课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必修学业水平测试的研究,做好迎接202_年必修学业水平测试的准备工作。高一年级应做好基础年级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关注新课程、新高考的改革发展趋势。

2.完善集体备课机制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学期要继续完善各校各年级集体备课机制,根据各年级的教学实际确定集体备课计划,落实时间、地点、主备人。要切实集体研究、讨论,形成高质量的备课内容,并准备相应的书面材料分发给参与备课的教师。各任课教师应积极参与统一的集体备课活动,结合本班情况落实集体备课成果,并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使实际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得到及时地沟通、解决。

3.优化指导与服务

按照县教育局教研室的总体部署和安排,结合本学科教学的特点,依托学科中心组成员,搞好对基层学校的教学视导工作、综合督导工作。参与各级、各类评优课、公开课、示范课的指导与研究,深入教研组、备课组,通过听课、检查、研讨等方式,促进教学常规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并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加强各校之间的协调与交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学科教学资源,努力提升全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水平。组织好各种类型的研讨会,交流教学经验,促进共同提高。

二、教学进度安排

本学期各年级至学期末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高一年级:完成《经济生活》教学。→202_年9月——12月重大时事政治。

高二年级:必修班:12月中旬完成《生活与哲学》教学,→本学期结束完成《经济生活》复习。→202_年9月——12月重大时事政治。

选修班:完成《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

一、二单元的教学。→202_年9月——12月重大时事政治。

高三年级:按照《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国

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顺序完成一轮复习。→202_年4——12月重要时事政治。

三、主要工作安排

9月份

(1)召开各校政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研究、布置新学期工作。

(2)高

一、高

二、高三年级集体备课活动,学习新教材。

(3)组织参加省论文评比活动。

10月份

(4)参与高中教学视导工作。

(5)组织政治教师参加市教科所、教育学会等举行的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

(6)组织参加市评优课。

11月份

(7)高一年级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

(8)高二年级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教学研讨活动。

12月份

(9)高二年级集体备课,学习研究必修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

(10)组织学科中心组和各校教师研讨高三专题复习策略。

202_年1月份

(11)组织高

一、高二年级期末考试、阅卷、分析工作。

(12)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阅卷和成绩分析。

202_年9月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