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敬老院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敬老院的文明管理,保障住院老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增进老人的身心健康,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敬老院管理制度。
第二条乡(镇)、街道兴办的敬老院(敬老楼,下同)是基层集体福利事业单位。敬老院实行养老与康乐相结合和勤俭办院的原则。
乡(镇)、街道的敬老院,分别由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领导,并接受民政部门的业务指导。
第三条敬老院收养的对象是:
(一)农村五保户(含孤儿),城镇无生活依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老人;
(二)城乡孤老烈属、孤老退伍红军、孤老复员军人。
患有传染病或精神病者,不得吸收入院。
第四条老人入院坚持本人自愿的原则,由本人向敬老院提出申请,经当地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审核后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批准入院。
第五条老人入院后,其原有财产仍属本人所有,可由本人保管或委托亲友、敬老院代管。老人去世后,其财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条敬老院应办好伙食,保证饮用开水和洗澡热水的供应。
第七条敬老院应健全老人生活护理制度和卫生工作制度,搞好老人的个人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对患病老人应及时治疗。
有条件的敬老院应设医疗室,尚未具备条件的,应与附近医院建立联系,做好老人的疾病防治和定期保健体检工作,建立老人健康档案。
第八条敬老院应组织老人参加一些有益的学习活动,使老人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团结友爱,自觉遵纪守法,执行院内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制度《敬老院管理制度》。
第九条敬老院应经常开展文娱活动,活跃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逢年过节和老人生日,可举行节俭和有益的慰问、祝寿活动。
第十条敬老院可根据当地实际条件,组织种养、加工、服务和小商业等生产经营项目,增加经济收入,改善敬老院设施和住院老人的生活。
院办经济实体可吸收老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或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敬老院设院长(或正副院长)、医生(卫生员)和工作人员若干名(以下统称管理人员),按入院老人总数的百分之十五至二十配备。
管理人员要挑选遵纪守法,热心为老人服务的人员担任。院领导要由思想觉悟高、作风正派、事业心强、有一定管理能力笔文化水平的人员担任。
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合同制,对表现不好或不适应工作要求的,可以解聘。
第十二条敬老院实行民主管理,建立民主管理委员会或民主管理小组,由院长和管理人员代表、老人代表组成,其中老人代表应占三分之一以上。
民主管理组织在院长的领导下,协助管理本院伙食、卫生、文娱、学习、生产、财务收支等,检查督促管理人员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对院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老人较多的敬老院,可按住宿区建立老人自治小组,组长由老人担任。
第十三条敬老院的管理人员应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分工、任务和职责。建立健全考查、评比、奖惩制度。
敬老院应建立健全财务和物资管理制度。会计、出纳、保管、总务由管理人员兼任或老人代表担任。财务收支帐目要日清月结,每月张榜公布,物资进出仓库要登记、验收。
第十四条敬老院老人的生活标准,应相当于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并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步调整。
入院老人为乡(镇)五保户的,其粮油与供养费用(包括菜金、被服、医疗、文娱、零用等费用,下同),由乡(镇)人民政府统筹供给,属城市街道孤老的,其生活供养费用,按政府定期定量救济与街道集体补贴相结合的办法供给。
第二篇:敬老院管理制度
一、敬老院医务室管理制度
1、医务室配备一名熟悉医疗业务的人员。医务人员可专职也可兼职,专职的应具有执业证书,兼职的应经过不少于三个月的专业培训。
2、配有血压计、体温表、听诊器、治疗床和简单注射器械及常见病药物。
3、购进药品必须到正规医疗部门购买,不购污染、变质、过期药品,并凭正式发票报销。
4、药品购进时,分类别登记入库明细;治疗时,分类别登记出库明细;做到日清月结,帐目清楚。
5、医务室定期消毒,保持卫生清洁,药品摆放整齐。
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认真做好食品的采购和管理工作,确保购进食品新鲜卫生。
2、要切实做好餐具、炊器具的卫生清洗,消毒和管理工作,按规定要求做好餐厅、厨房的清洁卫生及炊事员的个人卫生。
3、要严格食品采购和管理制度。实行两人采购一人验收的“三人采购小组”的工作制度,并进行认真的成本核算。
4、要强化安全管理,做到封闭式操作,非食堂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5、要实行分管领导责任制,明确食堂管理人员安排日常工作的具体实施。
6、要做好防火、防盗、防毒工作,消灭蚊、蝇、鼠等害虫,杜绝各种病毒传染漫延,确保万无一失。
7、要科学合理拟定主、副食及菜谱,并根据季节变化和院民意见,不断更新和调整饮食结构,确保饮食安全。
三、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为了及时处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保障敬老院老人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敬老院食物中毒预案。
(一)成立食物中毒抢救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
成员:敬老院管理人员
(二)发生食物中毒后的报告
当共同就餐人员在就餐后的一段时间被同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应怀疑食物中毒。此时,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敬老院院长食物中毒领导小组组长报告,院长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区社会事务办报告,并通知领导小足成员立即到岗,部署各项救治及处理工作。
(三)具体措施及责任
1、组织抢救工作由负责。应立即联系医疗单位,及时向医院运送患者进行救治;
2、由负责向区社会事务办报告,说明事故的经过及严重程度,必要时请求支援;报告电话:
3、由负责现场的封闭保护。发生中毒的食堂应立即封闭,任何人不得进入。剩余的食品及其原料,加工食品的容器用具必须保留,待卫生行政部门的调查人员调查事故原因;
4、由维持现场秩序并接待有关访人员。
(四)敬老院食物中毒抢救领导小组组长负责院内抢救工作的组织协调,联系电话:
四、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要按照《消防法》要求,配齐各类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更换消防设备,保证消防设备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2、加强对工作人员安全消防知识的培训,确保正确使用各类消防设备。
3、加强对院民消防安全的教育和培训,普及火灾安全防范、紧急救护、逃生技巧等知识,不断提高院民的消防意识。
4、严禁院民在住宿房间内用电炉、烧煤炉和私自使用电热毯,教育吸烟人员注意自身安全,不得卧床吸烟,不要随处丢烟头。
5、对消防安全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员工培训规定
(一)工作内容
1、陪伴老人
(1)陪老人聊天:陪同坐在敬老院门口、大厅、以及房间里的老人聊天
(2)陪老人看电视
(3)陪同敬老院大厅、门口、以及房间里可以走动的老人散步
(4)推轮椅带腿脚不便的老人散心:推轮椅带腿脚不便的老人到花园散心呼吸新鲜空气(千万不能自己独自把老人抱上轮椅以及抱上床)。
(5)文娱活动:到房间里给老人表演文艺节目、陪同老人下象棋…等
(6)替老人读信、读报纸给老人听
2、护理
(1)帮忙給老人擦药。
(2)帮老人按摩。
(3)告诉老人一些健康常识。
(4)帮忙給手脚不便的老人喂饭(也可以饭前帮老人洗手、吃完饭后帮忙老人清理衣裤并送老人回房)。
3、劳动
(1)打扫:打扫敬老院里的扶手、门窗、老人的饭桌椅、老人的房间、拖地、收拾老人的物品等。
(2)帮助老人修理一些小物品。
(二)服务技巧
1、与老人交谈
(1)态度:
主动出击(遇到老人主动打招呼、主动选择话题),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面带微笑,让老人感受你的亲切感,有耐心
(2)交流:
(a)与老人交谈时,语调和语速根据不同的老人需求而调整。(b)尽量不要让老人抬起头和你说话(在与躺着或坐轮椅的老人聊天时,身体尽量半蹲)。
(3)在与老天聊天的时候眼睛不要东张西望。
(4)主动选择老人发现老人的长处以及喜爱的话题(例如家乡、敬老院里的环境),当老人信任你之后就尽量扩展话题。当无意中提及老人不喜欢的 话题时老人情绪有变,尽量不要劝说,先用手轻拍对方的手或肩膀安慰,稳定情绪,然后尽快机灵地转移话题。
(5)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肯定,真诚的赞赏老人。
(6)如果不会粤语的同学,甚至会粤语也听不懂老人语言的同学要巧妙性的多用非语言表达(肢体语言)或者向听得懂老人方言的同学求救。
(7)礼貌: 进入房间前,必须先敲三下门,征求老人意见后才进入房内。
2、散步
(1)、要小心地滑,扶好老人。
(2)、志愿者如果发现老人跌倒,保持安静,询问老人情况,立即找护工,禁止随意把老人扶起。
(3)、在冬天,要给老人多带一件外套。
3、推轮椅
(1)推轮椅前,必须检查刹制是否打开,检查老人的腿是否在脚踏板上。
(2)在碰到障碍物时,志愿者可用脚把倾后杆踩起,然后用适当的力把轮椅推越障碍物。
(3)如果是一些能够交流的老人,建议志愿者主动与老人交流,并询问是否需要按摩。
(4)几个推轮椅的志愿者可以把老人聚集在一起,这样可以使不同老人之间得到交流,志愿者可以在他们谈话的时候适当的融入到老人的谈话中。
(5)如果是在冬天,多给老人带上一条毛毯。
4、按摩
(1)、单手加压揉法
左手按在需要按摩处,右手则加压在左手背上(或者右下左上),多使用在背部或肌肉丰厚(小腿处)的地方单手加压揉法
(2).按法
利用指尖或指掌,在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
按法。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
5、打扫
(1)、有条件的志愿者可在去敬老院之前准备好抹布、报纸、和桶。
(2)、打扫房间前征求老人意见,不要随便动老人房里的摆设和其它物品,例如有些老人院里的婆婆就爱把剪刀、药油摆在床上,提醒她注意安全就行啦。
(3)、在打扫卫生的时候要注意自身安全,例如擦高处的电扇、窗户的时候。
6、喂饭
(1)、建议每位参与的志愿者都带一包纸巾,以便在喂饭时帮老人擦嘴。
(2)、建议喂饭之前询问老人或者护工,是否可以吃当时饭堂所提供的所有饭菜,因为,有时饭堂会提供一些萝卜之类的饭菜,老人吃了会让原先吃的药失去药效;也有些老人因为没牙齿吃不了青菜。
(3)、有些老人可能由于心情、身体不好或是撒娇而表示不想吃饭菜,建议志愿者们想尽办法去哄那些老人吃饭,多吃一口算一口。
(4)、喂饭时一定要细心,根据老人不同的需要或是大口的喂或是小口的喂,有鱼吃的时候特别要小心千万别让鱼刺弄伤老人们,有些老人牙齿比较少,在喂饭的时候就需要用勺子把饭弄得比较糊一些。
(5)、喂完饭之后注意观察腿脚不便的老人的身上和轮椅上是否有饭菜残留,如果有的话,志愿者尽量帮忙清理。
第三篇:敬老院管理制度
敬老院管理制度
一、敬老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对各方面工作及管理负总责。
二、全体工作人员,包括短期聘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上岗前必须由院长进行安全培训。坚持经常性安全教育,每日检查安全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必须立即采取消除措施,隐患不消除不能安排居住或正常活动。
三、对入住老人经常引进安全知识教育,让老人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对看护老人、居室内外用电器、饮食卫生,要明确具体规定,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人和相关要求,确保安全。
四、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环境,按要求清洗更换床单、衣服、晾晒被褥,室内定时通风。不让老人吃腐烂变质的食品。严格做好餐具消毒,生、熟食品分开,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五、收住老人必须经过老人和家属同意,持有二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健康体检证明。有传染病、精神病、老年痴呆病、严重心脏病及其他疾患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不能收住。入住老人在正式办理入院手续前,由本院负责人与入住者本人见面交谈,根据考察的情况,电话通知家属代表是否同意办理入院手续。老人入院必须由老人及其监护人与本院签定入院协议书,并同意遵守本院各项规章制度。
六、工作人员必须关心尊敬老人,爱护老人,不得与老人争吵,不准有不文明、不礼貌举动,发现老人有思想问题时及时劝导,生活有困难时主动帮助,照顾老年人的合理要求。
七、坚守工作岗位,不准随意离岗办私事。坚持夜间值班制度,按时交接班,认真做好记录,发现老人患急病或异常情况,必须及时与家属联系,报急救中心妥善处理。
八、爱护院内财产设备,不断改善老人起居活动环境,重要事项及重大问题及时向服务中心领导报告。
第四篇:敬老院管理制度
敬老院卫生管理制度
一、保持居住环境整洁、舒适,增强老人身体健康。每位院民要自觉维护敬老院室内外卫生,保持院内整洁、卫生、舒适。
二、室外要明确卫生区三天打扫一次,每个区的环境卫生要明确专人负责。
三、室内环境卫生由院民自行打扫,坚持一天一小扫,三天一大扫。门窗要经常擦拭干净,食堂要常打扫,餐具消毒,生活用品要放置有序。
四、个人卫生,房间整洁,勤洗衣物,勤洗澡,被子、蚊帐勤洗勤晒。
五、室内垃圾一律送往统一规定的垃圾池,不准随意堆放。
六、为了保持室内外整洁,不准接受院外人员在本院内存放任何物品。
七、抓好食堂卫生管理,注重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
八、敬老院管理人员每月要组织一次卫生评比,挂流动红旗,奖励先进,查找不足,确保居住环境整洁卫生。
敬老院门卫值班制度
一、做好值班日记,晚上10点锁好大门,早5:30开大门,晚10点后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不准开门放行,晚上要加强安全巡查。
二、值班期间不准擅离职守,不准找人顶替、不准做与值班无关的事、不准私自放行车辆。
三、对外来车辆一律要登记车辆牌号与单位。
四、值班前与值班期间不准喝酒。
五、对向外拿运公物及其它可疑现象要认真检查,并要认真做好登记。
六、对无理取闹与违反门卫规定的人和事,不听劝告和制止的要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
七、对头脑不清醒或行动不便的院民,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不能放行。
敬老院食堂管理制度
1、厨房的厨具和公用物品,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进出物品要登记造册,损坏和消耗的物品需经院长同意方可报损。
2、食堂的库存如大米、食油、调料等存放在保管室内,指定专人保管,进出库要登记,并做到帐目相符。
3、安排好食谱,讲究干湿相济,粗细调理,荤素搭配,按时就餐。
4、坚持公开办事制度,伙食费每月结算公布。
5、成立膳食委员会,听取意见改进膳食。
敬老院炊事员职责
1、负责敬老院和院民的膳食工作,每天三餐,按时供,开饭时间保持半小时,每天保障院民的热水供应。
2、注意营养,合理配餐,根据五保对象的饮食特点或医嘱安排好伙食。
3、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保持食堂内清洁卫生,做好防蝇、防鼠、防霉变、防毒工作,预防传染病。
4、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内,影响食堂正常工作。
5、保护食堂财产,加强成本核算,减少损失和浪费。
6、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烹饪技能。
56-
第五篇:敬老院管理制度
敬 老 院 管 理 制 度
为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促进敬老院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供养对象
1、八渡镇敬老院以供养五保对象为主。在有条件的时候可以向社会开放,吸收社会老人自费代养。精神病患者、传染病人不得接收入院。
2、五保对象入敬老院须由本人提出申请,五保对象所在村委会同意,经镇人民政府批准,并由本人、敬老院、村委会签订入院协议。符合规定条件的对象,入院自愿,出院自由。
3、敬老院供养的各类人员,应当遵守院内的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财物,文明礼貌,团结互助。
二、敬老院必须24小时有工作人员值班,加强内部安全保卫工作。
三、安排好住院老人的饮食起居。
四、院内卫生必须经常保持清洁。
五、处理好内部关系、矛盾纠纷。
六、财政定期按月下拨225元,用于每人每月生活费,另护理员工资(600元/月),严禁外来无关人员在院内就餐,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七、敬老院经费开支实行报账制,所有费用开支前必须请示分管领导审批,并做好收支账,每个季度与财政结算一次。
八、敬老院所有经费及拨款,全部由财政统收统付。
敬老院管理制度
为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促进敬老院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供养对象
1、八渡敬老院以供养五保对象为主。在有条件的时候可以向社会开放,吸收社会老人自费代养。精神病患者、传染病人不得接收入院。
2、五保对象入敬老院须由本人提出申请,五保对象所在村委会同意,经镇人民政府批准,并由本人、敬老院、村委会签订入院协议。符合规定条件的对象,入院自愿,出院自由。
3、敬老院供养的各类人员,应当遵守院内的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财物,文明礼貌,团结互助。
二、院务管理
1、敬老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负责全面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组织制定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敬老院发展规划。
(3)组织发展院办经济,增强敬老院自身发展的活力,不断提高供养人员的生活水平。
(4)督促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维护供养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敬老院的生活区和生产区要分设。搞好环境绿化,保持美观清洁的院容院貌。
3、供养人员的饮食应当讲究营养、卫生,每周有食谱。
4、供养人员生病,院方应及时负责治疗。供养人员去世后院方要及时负责料理后事。
5、适当组织供养人员进行学习,因地制宜开展适合供养人员特点的文体和康复活动。
三、财产管理
1、敬老院的土地、房屋、设备和其他财产依法归敬老院管理和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经费、物资、伙食、生产经营账目要定期公布,接受供养人员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监督。财会人员离职时,必须清查账目,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3、五保对象入院,其财产交集体代管,生活用具可带入敬老院使用。五保对象去世后,其遗产按入院协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