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走进乡村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走进乡村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篇:走进乡村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走进乡村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2. 通过“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从中能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3. 对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加以讨论,学生间要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看图提出问题,并运用自己以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投影片

切如举偶

情景引入

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绿草茵茵的小村庄。潺潺的河水从那流过,一片片麦田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停地翻滚着,几只欢快的小鸟在树林上空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那真实人间仙境。你们想去看看吗?

玩中学

1、看一看。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整体感知画面。

i.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ii.在小组内交流。

iii.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2.说一说。

分布引导,循序渐进。

(1)出示书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看图,说一说方向和路线,要

求小组内交流。

(2)每组派代表汇报。

3.算一算。

解决发现的问题,体现数学的使用价值。

对于学生发现的数学问题,教师鼓励他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尝试进行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放在问题银行里,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学中做

看图,出了课本中的问题外,你还能提出有关方向和路线的问题吗?并试着解答出来。

做中得

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走一走,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并根据所看到的内容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再回到教室进行交流。

第二篇:运白菜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运白菜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与交流。

2. 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1. 算法的多样化。

2. 在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切入举偶

1. 谈话引入

秋高气爽,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走进小农场,看看那里的景色吧!这片地里种着白菜,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白菜地里藏着那些数学问题呢?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 说一说。

这一环节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观察教材第77页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先独立思考。

(2)把你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3)谁愿意对大家说一说你的问题?

2. 写一写。

学会正确的计算方法,经历不同的算法交流。

你想怎样计算呢请你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2)全班内交流算法。

(3)教师板书不同算法。

学中做

玩成教材77页试一试,78页第1题计算。

a)独立计算,尝试解答。

b)班级交流各自算法。

完成教材78页第2、3题。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下册 过河教案 北师大版(定稿)

过河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3.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口答题:

(1)2+7×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2)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2.计算

32-8÷8 20+16÷4 30-4×5

二、探索新知

出示P17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再算(),再算(。1)))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

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4.写出解答过程

(29+25)÷9 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54÷9 =6(条)答:(略)5.练习

(1)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24+16÷8(24+16)÷8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结果不一样。

(1)独立完成P17“做一做”

6.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

三、巩固练习

1.比较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16-8×2(16-8)×2 2.P18 “练习三”的第1题。

四、全课总结

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能举例说明吗?

五、作业布置

完成P18“练习三”的第2、3题。

第四篇:回收废电池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回收废电池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3.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教学准备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学具:计数器。切入举偶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废旧电池的危害吗?指名回答。

教师讲解: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颗钮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你们快想想办法,用过的废电池应该怎么处理呢?

对,我们应该集中回收,不随便丢弃。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对话平台

玩中学

1. 看一看。

借助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1)出示图表。同学们,童星小学从本学期起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活动。这是该校二年级各班在开展活动以来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2)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先自己想一想,在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3)那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发现的数学问题汇报出来?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能会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关于加法或减法的问题,只要问题提的合理,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最后,教师在交待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加法的有关问题。

2. 算一算。

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1.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试。

2.教师板书:102+97= 3.看算式,试着估算出的数大约是多少。4.指生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5.进行计算。102+97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6.各小组展示算法并进行汇报。

7.强调: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8.完成第52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计算,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指正,予以辅导。

(2)解决“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方法同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

1.学生要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

2.还可以采用凑整

十、整百的方法进行计算。3.完成第53页的试一试的题目。(3)解决“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结合本班的数学情况,让学生独立完成。

①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② 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③ 完成第54页的试一试的题目。

3.想一想。

师生共同总结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今天我们学习三位数得比算加法,大家想一想,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和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2)谁能对照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说说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应该怎样做? 学中做

完成教材第55页的第1、2题。做中得

完成第55页的第3题。

第五篇:分草莓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分草莓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2. 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上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试商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

切入举偶

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同学们,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看图中画的是什么水果?(草莓)

对,一共有55个草莓。请你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 想一想。说一说。

先利用以有的经验估一估,再算一算。

(1)看图说图意。

(2)指名汇报。

(3)怎样列式?

(4)估一估,每盘放几个,你是怎样估计的?

2. 试一试,算一算。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掌握试商方法。

(1)说一说你是怎样估一估的。

(2)想一想你估计的对不对,讲给你的同桌听。

(3)议一议:为什么商是6?

学中做

1. 试一试。

完成第4页的试一试。

2. 练一练。

(1)完成第5页的第1题。

(2)完成第5页的第2题。

(3)完成第5页的第3、4、5题。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