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读《人啊人》有感

读《人啊人》有感



第一篇:读《人啊人》有感

《人啊,人》读后感

姓名:郭莹学院:旅游管理学号:2010130101

42这是一本以文化大革命后解放的中国以及知识分子的心理描述和内心思想为背景的小说。在图书馆那么多书中选到它纯属偶然,不过没想到我却深深被它吸引。

小说中带有哲理性的语言确实超乎想象的多,不过不同以往,我竟然是被这枯燥的哲理所吸引。小说的主人公并未通过作者具体指出来,不过我以我的理解将其划分。孙悦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判却偏偏有在此时受到离婚协议书,这对她的打击足以让她失去生活的希望,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子独自养育女儿,在平反后留在自己就读的大学当中文系党支书,生活的不幸让她从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变成内向,从不吐露心声的领导。但她的热情与思想却一直在上升。

何荆夫,一个智者。文化大革命中被开除学籍,做了十几年的流浪汉,这是别人眼中的他。而在他自己看来,这十几年的实践让他更对自己以前的坚持与信仰肯定不已。他与孙悦的感情上升到思想,超越世俗却又困难重重。孙悦早已被他的思想所吸引,却又不能接受他,因为她怕世俗的眼光,怕流言的重伤,所以她仍然与青梅竹马的赵振环结婚。但由于赵振环的背叛以及为了跟她划清关系免遭文化大革命的牵连,他们走到了婚姻的尽头,但是她挽救过,却无济于事,所以她也恨他的绝决。终于文革结束后,平反开始,何荆夫来到大学中文系成为一名老师,缘分就是这样奇怪的东西。由于他的经历与独到见解从而获得广泛好评。而赵振环却在自己新的婚姻中发现孙悦的好。他们之间的故事我不愿多说,但他们身上体现的个性我不得不佩服。孙悦原谅赵振环的背叛,她永远忠于自己的思想,与赵振环是同学与朋友。而与何荆夫,她不必掩饰,不必牺牲就可以相处的很和谐,因为他们的思想永远在一起。

小说中始终谈论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与阶级斗争。以我来看,马克思主义宣扬社会主义、全世界人民解放,它与资本主义不同,但文革时期却将人道主义与资本主义等同,导致社会出现无比的冷漠,甚至自己制造阶级来斗争以表达自己忠于社会主义,更为套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个公式。文化大革命本身的好坏我评判不了,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许多党领导的错误政策和路线来看,他们满嘴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也许他们从没懂过

这些,或者是不敢懂。但他们却说得头头是道,更令人气愤的是害了一批知识青年,打击人们的爱国热情,文化大革命中留下了后遗症,书中说得好,文化大革命不可怕,可怕的是文革过后人们心中的阴影,它让人心有余悸。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人本身的奴性与惰性表现的相当突出,一直以来,不管在哪个领域都是事情出来后互相推诿,没几个真正为老百姓做主好官,即使有也顶不住上级的压力吧!也许是我太过悲观,我一个小老百姓过的幸福就好,是吧?书中有一段描述的很好,说你去面试,很长时间没有结果,那肯定是某个领导不喜欢你,那其他人还敢喜欢你吗?这就是事实,就像何荆夫发表那本《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书一样,校领导不想它发表,即使很多人反对,那又怎样,不是结果还是一样吗。

不过,我相信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就想何荆夫说的那样正是由于好人多,社会才会不断发展,法制才会不断健全。不管中国如何,我们都是它的子女,我没理由嫌弃它,我们更不能背叛它。最后还是要正义的发扬一下爱国情怀,为我们的祖国努力吧!

第二篇:读影子人有感

读《影子人》有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金波老爷爷的《影子人》。

《影子人》讲的是,在小金波三岁那年,她妈妈用一张纸和一支红蜡烛做出了一个影子人,小金波很喜欢影子人,当小金波看的正入神时,突然传来了它妈妈清脆的叫声:“笑话笑,笑话笑,笑话戴着破毡帽。”果然,小金波一看,那个影子人真的戴着一顶破毡帽,小金波的妈妈又唱起:“笑话乐,笑话乐,笑话背着柴千垛。”真的,这影子人,背着柴千垛一步一步走出了烛光没有了,他妈妈走到他身边,只见他妈妈手和脸冻的通红,不停的搓着手。

过了几年,金波结了婚,又过了几年当上了爸爸,可他儿子玩玩具,游乐场,饭店没有一样喜欢的。转眼间,他儿子三岁的生日快到了,可想不出一个庆祝的办法。金波的妈妈,把灯全部关了,拿出红蜡烛点亮了,影子人又出现了,金波的儿子十分喜欢,都看呆了,开心极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想起以前,我在上幼儿园的一天,我感冒发烧了,在平望挂了三天水,都不见好转。第四天晚上,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妈妈在旁边不停的用湿毛巾为我擦脸。可后来,我的脸变红了,妈妈用温度计帮我一量,发现体温很高,急忙连夜带我去苏州儿童医院冶病。

这个故事告诉我:母爱是最伟大的。我坚信母亲的影子人,还留在世界上;如果我点亮一根红蜡烛,那个影子人就会奇迹般的再现。影子人,我在等你来敲门。

第三篇:读《人鸦》有感

一个金发男孩和一只乌鸦互换了角色。作为人鸦,瑞夏德在生活中不断帮助别人,从中获得了友谊,经历了无数次冒险后,在朋友的帮助下,他走上了回归自我的道路。

这就是充满着浪漫奇想的天才作品《人鸦》。在老师的一再推荐下,我阅读完了这本书,而且一读再读。

读过了《人鸦》,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人鸦的助人为乐,他救下蝴蝶逃脱蜘蛛网,虽然没有得到一句感谢的话,但他却乐此不疲。他帮助跌落草地的小山雀回到自己的窝,从狐狸口中救下小矮人……这些在伙伴们看起来都是多管闲事,他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是啊,乐于助人是值得推崇的品德,只有帮助别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朋友和帮助。这种美德,在我的同学中就有这么一位。

她叫施康丽,她是个非常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女孩。记得有一次有位同学在体育课上受伤,她二话不说就扶起那位同学,扶起那位同学向医务室走去,一路上她问寒问暖,十分关心同学的伤势。正因为如此,她拥有许多朋友。也正是因为她得到了朋友的信任,在她困难的时候,别人也热心地帮助她。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于是,我把我领悟到的道理用在了生活之中。

当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伸出自己的双手。当班级需要打扫时,我主动请命;当同学需要橡皮时,我热情赞助;当家人需要慰藉时,我唱歌跳舞,逗人开心……每当做完这些事情,得到别人的称赞,我心里美滋滋的,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快乐。这样,我也成了老师、同学、家人心中的好孩子。这真是妈妈所说的“帮助别人也等于帮助自己”。这些经历更让我坚信我从《人鸦》得到的感受: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第四篇:读《人狼情》有感

读《人狼情》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人狼情》,让我倍受感动。

它主要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1964年4月10日,云南省队的一支普查小分队8人与一位半路搭车的纳西族老乡一道去维西。路面上半尺厚的积雪是车子打滑不能前进,甚至还有滑下山崖的危险,人们只好下来推车。忽然,人们发现200米外有一群黄褐色的饿狼正慢慢地向他们靠近。当战士小吴抄起冲锋枪准备开枪的时候,纳西族老乡赶忙拦下,并告诉他,狼只是饿了没吃的,如果开枪就会逼迫它们引来更多的同伴,钻到车子底下把车胎咬破跟人们拼命。随后,在纳西族老乡命令下,人们赶紧把车上的100多斤的肉品先后分了三批扔了出去,最后连十几包饼干也丢给了狼群。此时,狼群仿佛吃饱了,眼光也开始变得温顺起来,它们每只嘴里都叼着一根粗树枝钻出树林,来到车旁,先打眼,后扒雪,这就样重复了十来次,终于使车前行了一里多地,到达了山顶。最后,这8只狼排成一排望了望车,消失在松林里„„

狼的本性或许并不是凶残的,它们还有温顺、报恩的一面。只要我们人类不去伤害它们,抢占它们的家园,在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它们就会感激我们人类,给以报答。这让我想到了西双版纳的野象们,曾经它们只吃香蕉、野果,与人类共同嬉乐,但由于一些偷猎者不断地杀害它们,使它们变得凶恶起来,糟蹋人类的庄稼,变得与人类不再和睦了。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如果我们人类不去主动杀害动物,动物们总会和我们和睦相处的。

河南省焦作市西王褚小学五年级:王英帆

第五篇:读《梓人传》有感

读《梓人传》有感

原创: 周烽

好的文章绝不只要求语句流畅优美,更要“言之有物”、“文以载道”,能通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才是关键。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里享寿最短的,只活了46岁;柳宗元是当之无愧的文章大家,更是了不起的思想家。《梓人传》是他20多岁时写的文章,尽管那时很年轻,可这篇文章确属饱含深刻思想的杰作。

作者在姐夫裴封叔的宅子里见到了一位前来租房的建筑工匠(梓人),问他有什么能耐,他说,“吾善度材”,能根据(蓝图上的)规模来建房造屋,恰当地使用各种建材,又能指挥好工匠们。还说如果没有他,大家简直连一栋像样的建筑都造不好;因此如官府请他前去,他所获得的报酬是其他工匠的三倍,私人请他前去,他将拿取其中的大部分报酬。过了不久,作者发现这个梓人的床脚坏了可他自己竟然不能修理而“将求他工”,于是对他哂笑,认为这个人不过是个贪图钱财的无能之辈。直到后来京兆尹修缮官署,这位工匠又被请了去,作者在现场看到“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一派有条不紊、别开生面的气象让作者大为吃惊,原来他可以这样果敢明断、指挥若定!

作者先抑后扬,读到这时,一个沉着冷静、技艺超群的杰出工匠形象凸显在读者眼前,让人拍案叫绝!作者此处思虑也颇深,他化用了孟子的名言:“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并由此想到了宰相辅佐天子、治理天下不也应该也是这样吗?治理天下的根本在于用人啊。宰相的职责是什么难道不应弄清楚吗?当宰相其实就是充当指挥员,可当好指挥员决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容易!按照柳宗元的意思,当宰相要善于盈缩纲纪、整顿法制,使国家大事都有基本遵循,不得任性妄为;要像梓人在墙上绘制施工设计图一样,宰相也要广泛地了解各种情况制定方略促使各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要懂得选拔贤能称职的人才,裁汰那些不合格的、尸位素餐之辈。当好宰相不一定要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好的宰相应该“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定方略,定“施工图”,而不能“亲小劳”,不能干涉下属的职权、不能直接插手下属的事务,应该放手让其充分施展才华。

“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把真正有才能的人提拔上来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本领,使他不必对任何人感恩戴德;把没有才能的人辞退,让他休息,他也不敢恼恨。这多么了不起啊!进贤汰庸是任何正直的主政者之必选项,选拔真正优秀的人才进入班子、进入“领导集体”是你主政者应该做的和必须做的,决不能要求你所青睐和提拔的人由此对你进行感恩戴德!更不允许把它当成自己的“独立王国”、“私人领域”,成为自己培养亲信的小圈子、小山头!“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惟贤而已!从国家最高领导人到局长镇长都应该如此啊!

可当下某些地方、某些领域正泛滥着一种“感恩文化”。所宣扬的感恩究其根源是制度性的弊病。读《梓人传》,真是大感快意!国家和社会要持续进步,就要继续保持定力和决心深化改革。改革如果不彻底,就会助长这种“感恩文化”。在这个氛围里,人们热衷于对那些不该感恩的对象大感其恩、大讨其好。改革如果不彻底,这种“感恩文化”会继续变形走样,大行其道,会继续摧残人们的自信,让人们不相信自己的实力,改为相信上级的权力和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这将多么可怕啊!从这个意义上说,《梓人传》值得我们常常温诵。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8/234492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