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第十四届“世界水日”和第十九届“中国水周”心得体会文章(5篇)

第十四届“世界水日”和第十九届“中国水周”心得体会文章(5篇)



第一篇:第十四届“世界水日”和第十九届“中国水周”心得体会文章

今天是第十四届“世界水日”和第十九届“中国水周”开始的第一天。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文化”。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的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

失增加。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未来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益不高,节水潜力很大。我们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明确要求水利工作要加强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积极建设节水型社会,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温家宝总理强调今年水利工作要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总书记和总理的讲话充分说明了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水利部门坚持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贯彻节约保护资源基本国策的战略措施,是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建设节水型社会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开展了甘肃张掖、四川绵阳、辽宁大连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甘肃张掖在连续3年大幅度削减用水量、完成黑河分水任务的情况下,以节水促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增长率连续几年达到10%以上。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节水水平与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还很不相称,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节水的做法已不适应形势的要求。我们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全过程,积极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建设节水型社会,要准确把握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与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节水的做法不同,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第三,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有:通过制订流域和区域水资源规划,明晰初始用水权;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单位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确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科学用水定额;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经济、科技等多种措施,保证用水控制指标的实现;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建设水资源配置和节水工程,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特别注意运用经济手段,发挥价格对促进节水的杠杆作用;通过制定规则,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引导水资源实现以节水、高效为目标的优化配置。

第四,无论是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还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都需要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水资源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应该得到合理、高效使用,浪费水资源不仅造成局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污染加剧,也增加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本,包括取水耗水成本和水污染处理成本等。要积极探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第五,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要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推进流域和城乡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和政策、资金支持,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水市场交易规则等制度体系建设,并通过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予以落实,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要切实保障公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用水权利和用水安全,保障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鼓励公众广泛参与水资源管理,促进节水的社会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水利受到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

第二篇:在第十九届世界水日暨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上的讲话(定稿)

在第十九届世界水日、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

宣传活动的讲话

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王润奎

2011.3.21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明天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和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启动日,今年我们纪念“世界水日”暨“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的主题是“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

今晚,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大型水法宣传活动,目的就是通过宣传,增强全社会节约保护水资源意识,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人水和谐。借此机会,我代表全县水利战线的全体员工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临县水利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及今天参加宣传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借此次宣传活动提出以下倡议:

一、水资源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节约水。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资保障。目前,水资源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最需解决的五大问题之首,全世界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缺水和与水有关的疾病。中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1

而临县更是全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476万m, 人均占有量水资源量仅为204.5 m,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2,全国的1/10,目前仍有近12万人没有获得清洁方便的饮用水,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十二五”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逐步增加,特别是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特别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将日益凸显。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面对新形势,立足新起点,我们要牢固树立水忧患意识和水法律意识,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转变用水观念,形成人人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良好社会风尚,努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充分认识开展水利普查的重大意义,全面完成水利普查任务。

全国水利普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国务院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一次水利普查,既是对60多年来我国水利建设和发展成果进行全面检阅,同时还是大范围提高水利系统全员专业素质、提升全社会水意识的一个重要的机遇。搞好这次水利普查,有利于谋划水利长远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利2

于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们要充分认识这次水利普查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按照国务院的总体要求,把水利普查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动作和任务。

三、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契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全面提高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近年来,我县的水利事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解决了全县9.36万亩的农业灌溉问题和40万多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必须看到,我县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水环境污染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治理,饮水不安全等问题依然存在,水利基础设施还很薄弱。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们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的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性,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3

精神为契机,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水资源管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水利改革发展事业当中,为水利改革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子孙后代的健康生存出一份力,流一把汗。

同志们,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计划的第一个年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复杂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做好今年的水利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工作,对于应对复杂局面,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水的危机意识,从小事做起,关心、珍惜和节约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为发展可持续水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稿

南漳水县利局举办

“世界水日”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

水利局工作人员在路边发放保护水源宣传材料尹小东 摄

南漳县水政大队在对“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进行宣传活动尹小东 摄

3月22上午,阳关明媚、春意盎然,南漳县水利局机关单位、水政执法大队、河道局、水土保持站、水利局团委等部门在水镜公园广场举行纪念第二十二界“世界水日”、第二十七届

“中

国水周”宣传活动。2014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

活动现场,水利系统的的工作人员在路边发放各种的材料,宣传保护水源的紧迫性、重要性,号召广大群众珍惜每一滴水。

为保证“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取得实效,南漳县水利局认真贯彻执行《水法》、《防洪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和《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依法治水,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治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强化社会管理,推进依法行政,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建设水生态文明。严厉打击河道内非法取土行为,进一步规范河道取土秩序,严禁乱堆,乱弃,乱放的“三乱”行为,维护正常的河道管理秩序,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篇: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

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来历】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故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时间的重合,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世界水日的宗旨】

一、应对与饮用水供应有关的问题 ;

二、增进公众对保护水资源和饮用水供应的重要性的认识;

三、通过组织世界水日活动加强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机构和私营部门的参与和合作。

【2003年3月22日世界水日的主题】 “水——人类的未来”

主题的意义在于呼吁全球公民都能为人类的后代着想,在保持和改善世界淡水资/ 2

源的水量和水质方面做出努力。联合国最新公布的数据触目惊心:全世界有十一亿人得不到干净的水。每天大约有6000名儿童死于不卫生的水和不合格的卫生和清洁条件所引起的疾病。正是认识到淡水在未来的极端重要性,所以确定了这样的主题。

【各年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主题】

第五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由来

20xx年世界水日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但是,现代社会的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水质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部门间竞争性开发所导致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进一步短缺,水环境愈加恶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福祉。因此,为了唤起公众的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中国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自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起,就确定每年的7月1~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28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和水忧患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

历届“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主题

1996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为“为干渴的城市供水”;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强化节水”。

1997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为“水的短缺”;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水与发展”。

1998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为“地下水-正在不知不觉衰减的资源”;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依法治水--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999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为“每人都生活在下游”;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江河治理是防洪之本”。

20xx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为“卫生用水”;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加强节约和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xx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为“21世纪的水”;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20xx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为“水为发展服务”;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xx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为“未来之水”;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