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七彩鱼的养殖方式

七彩鱼的养殖方式



第一篇:七彩鱼的养殖方式

七彩鱼的养殖方式

一般而言,养殖七彩神仙鱼大致有两种方式:水草生态水族箱养殖和裸缸养殖。

(一)水草生态水族箱养殖

在水草生态水族箱中养殖七彩神仙鱼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选择适合饲养七彩神仙鱼的沙石等物品。②选择适合与七彩神仙鱼一起养的水草和其他鱼。③严格控制投饵量,降低水质污染的程度。④注意观察每尾七彩神仙鱼的活动状况,将病鱼及时捞出来并进行治疗。

1,草生态水族箱的特点

第一,在七彩神仙鱼水族箱中种植水草,不仅能美化水草生态环境,还可同时欣赏七彩神仙鱼与水草之美,极吸引人。

第二,是一种符合自然生态与休闲生活的方式。水草在白天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增加水中溶氧量,使得鱼更活泼。水草的根深入沙层,也会给底层细菌提供相当的溶氧量,使底层的生化反映朝氧化方向进行,避免因氧气不足产生厌氧还原反映,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也就避免了底沙变黑的现象。

第三,水草会从水中吸取矿物质,见解避免了因矿物质的累积而导致水硬度提高的问题,从而维持了水硬度的稳定。

第四,水草在生长时会消耗大量的硝酸盐,起到天然净化水质的作用,可减少换水次数。

第五,水草提供了适当的遮蔽物,对于容易受惊的七彩神仙鱼,提供了相当程度的保护,可以让鱼在光照与阴暗处自由游动,对减低鱼的紧张有相当大的帮助。在美丽水草衬托之下,神色安定的七彩神仙鱼,在体色上会显现得更艳丽。第六,给鱼提供了比较自然的栖息环境,也提供了适合的产卵场,同时还提高了七彩神仙鱼鱼卵受精的几率。对于想目睹亲鱼带小鱼哺育的人们,增添了欣赏的机会。

2,选择水草的基本条件

水草的选择,重点不外乎就是生态条件的相容性,主要是生理生态条件和造景生态条件。

(1)生理生态条件

一是耐热。七彩神仙鱼适宜的温度在28℃~30℃,水草若不适应这么高的温度,就会出现变形、徒长与腐烂等情况。所以,首要的条件就是适应上述温度环境。

二是耐污染。七彩神仙鱼的食性是属于少量多餐型,出现残饵的机会高,水质极易污染。所以,在选择水草尤其是前景草(也就是喂食区)时,以能耐污染的水草为主。

三是适应弱酸性软水。七彩神仙鱼原生地的水质属于弱酸性软水,所以选用的水草也需要能适应弱酸性软水的水质。

(2)造景生态条件

一是鉴于七彩神仙鱼的圆扁体形,在水草的形态上,以直立的、高的,以及枝叶不太密的水草为主,以方便鱼的活动。

二是水族箱的中央水草不宜太高,应供给鱼一个活动的空间。所以,中央的水草以矮小为宜。

三是配合七彩神仙鱼的体色外表,选用绿色或少许深红色的水草为佳,保持背景颜色的单纯,以凸显七彩神仙鱼之美。

四是选择需光量不太大的水草。因为中后景选用直立的、高的水草,其他中小型的水草会因缺乏光照而生长不良,所以可选用对光照需求量小的水草种类。五是鉴于七彩神仙鱼原生长在南美洲热带雨林区,在水草的选择上以表现出原始粗犷气息为主。因此,叶型太细小、细致,以及分枝多的水草并不合适。以选用叶面积大、深绿色和外观简单的水草为主。

3,水草种植方法

在七彩神仙鱼水草生态水族箱里的水草分为有根和无根2类。一般来说,无根的水草可以利用其茎叶直接从水中吸取养分而维持生命。有根的水草虽然也能从茎叶中吸取部分养分,但是为了保证有根的水草正常生长并有美丽的外形,应把水草种植在沙粒中,而不是种植在容易使水族箱内水质变浑的土壤、河泥中。水草种植前应先摘去黄叶。对叶片上密布青苔的水草,可把叶片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间轻轻摩擦,以将青苔除去。新引入或买来的水草,栽前应用呈粉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以除去水草叶片之间夹杂的病菌和寄生虫,处理后的水草要用清水漂洗干净。

在种植水草前,要先安排好水草在水族箱中的布局。一般来说,长而高的水草宜种在水族箱后部作衬景,小且矮的水草宜种在水族箱的前部,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从鱼缸前部射入的光线,显现出非常好的观赏效果。水草的株行距保持10厘米左右即可。对于生长较慢的水草老说,其株行距保持5厘米左右即可。不要使水草的密度过大,否则会降低观赏效果,对七彩神仙鱼的健康也没有好处。把底沙放入水族箱之后,最好在箱底部放上一个盘子,注水时让水流冲击到盘子上,这样可以防止翻动底沙。当水的深度达到水族箱总深度的一半时,即可停止注水,把盘子从水族箱中取出,开始种植水草。先把准备种植水草的底沙向两旁拨开,然后把水草植入,掩盖沙粒之前,要把水草所有的根须理直散开,然后用沙粒把水草所有的根须都覆盖在沙粒之下。要注意的是,有根茎的水草不要种的太深,如果把根茎埋的太深,水草常常出现腐烂或生长不良的现象,应该把水草的根茎保持在与底沙表层相平的位置。水草种植完毕后,即可将水族箱内的水注满。4,适用的水草品种

在考虑到外观、生理条件和造景理念等各种基本要素的前提下,可选择以下几种适用的水草:

(1)大浪草(Aponogeton ulvaceus):外观是莲座生的叶序,其茎不明显或十分短小,以茎为中心,呈放射状长出叶子,叶形呈狭长状,叶缘呈大波浪状,前端诚螺旋形,属于中大型的水草。适合种植在45厘米以上长的水族箱中。适宜水温为22℃~28℃,pH值为5.5~7,光照要求较低,为300勒。较易种植。

(2)大皱边草(Aponogeton crispus):与大浪草同属水藻科,因此外形特征上两者较为接近。此草叶形相当特殊,是一种迷人的植物,易在水族箱中开花。可种植于底沙中,也可当漂浮性水草栽培。适宜水温20℃~30℃,pH值为6.5~7.2,光照为1000勒。较易种植。

(3)泰国葱头(Crinum thaianum):为一种睡莲植物,属大型水草,以类似蒜头的璘茎来繁殖,无分枝的长叶形构造,可长至100厘米,长长的叶子漂浮在水面,形成了天然屏障。适宜水温为22℃~30℃,pH值为6~8,光照为800~1200勒。容易种植。只要水质清、光照充足,就可以生长良好,适合作背景草使用。

(4)皱边椒草(Cryptocoryne balansae):叶子具皱褶且窄窄的,多纠结在一起呈棕绿色,生长高度可达40厘米。适宜水温为24℃~28℃,适宜pH值为6.5~7.2。光照宜强些,为1500勒。较易种植。适合作中景使用。

(5)三角椒草(Cryptocoryne ciliata):也叫剑竹椒草,叶像竹叶,薄而柔软,叶片狭长,叶色亮绿,是一种美丽、可单独种植的植物。适宜水温为22℃~28℃,pH值为6.5~7.5,光照为1500勒。较易种植。在水族箱中体型会比天然环境中小些,适合作中、后景草使用。

(6)渥克椒草(Cryptocoryne wendtii):是所有椒草中最容易栽种的品种,叶面掺有斑点,叶背是红色的。适宜水温为22℃~28℃,pH值为6~7.5,光照为1000勒。若适应水族箱环境,可大量繁殖。容易种植。适合新手种植。

(7)迷你椒草(矮椒草)(Cryptocoryne parva):通常最高为5厘米,一般只有2厘米高,特别适合作前景草使用,形成如地毯般的景观。生长虽缓慢,但很稳定。

(8)小水榕(Anudias barteri nana):生长缓慢,具卵圆形的叶子,可以绑在沉木上,也可直接种植于底沙中,叶子亮绿。适宜水温为22℃~26℃,pH值为6~7.5,光照为1000勒。较易栽种。

(9)女王草(Echinodorus cordifolius):是一种高贵独特而珍奇的水草,狭心形叶,叶上有绿、黄、白三色。对不同的水质的适应力很强,适宜水温为22℃~28℃,pH值5.5~7.2,光照为1500勒。单独种在前景,可构成美好的景观。

(10)迷你皇冠(Echinodorus quadricostatus xingucnsis):在大型水族箱中适合作前景草使用;告诉在5~15厘米之间,叶色淡绿,缺铁时变黄。适宜水温为

22℃~28℃,pH值为6.5~7.5,光照为1000勒。种植简单,只要在底沙中添加肥料即能栽培成功,并可大量繁殖。

(11)皇冠草(Echinodorus amazonicus):是一种十分大众化的水草。短茎上着生鲜绿、针状的叶子。若水族箱环境良好,其莲座生叶子可达40片,会开白色花。在一群植物中可长至35厘米,单独生长则可达50厘米。适宜水温为24℃~28℃,pH值为6.5~7.2,光照为800勒。外观秀丽又易种植。适合做中、后景草使用。

(12)宽叶皇冠(Echinodorus bleheri):是最常见的水草。叶厚、耐久,在任何水族箱中都可种植。具一根茎,再由此长出莲座生叶,叶色深绿,在水族箱中可成群栽植,大约可长到40厘米。适宜水温为24℃~28℃,pH值为6.5~7.5,光照为800勒。在水草造景中可作主景草。

(13)袖珍皇冠(Echinodorus bolivianus):草如其名,在水中,叶色淡绿,呈长针形,适合做前景草使用,在税种利用走茎繁殖,生长快速。适宜水温为

18℃~28℃,pH值为5.8~7.5,光照为1000勒。易种植,对水质无特殊要求。

(14)卵圆皇冠(Echinodorus parviflorus):是大众化的水草,适应各种水族箱,厚叶丛生,正好挡住后方高大水草的茎。

(15)莫丝(Vesicularia dubyana):也叫墨石苔。水族箱中的苔类多半非常茂盛,安绿色的莫丝,覆盖住石块,形成特殊景观,相当吸引人。可绑在沉木上也可固定在岩石上,生命力很强。适宜水温为18℃~30℃,pH值为5.8~7.5,光照为400~1000勒。在大型植物遮光的环境下,也可以生长良好。

(16)鹿角苔(Riccia fluitans):是一种海绵状漂浮性的水草,叶色深绿,叶形细长,尖端分为两股,密集交叉增生,可形成一层厚垫子,生命力极强。在水草生态水族箱中,可以绑在沉木或石板上作前景草使用。对污染的耐受力大,适宜水温为15℃~30℃,pH值为6~8,对光照要求较高,为1500~2000勒。对二氧化碳和氧的需求量大,当供氧不足时叶子会呈现黄色。

(17)铁皇冠(Microsorium pteropus):具条状根茎,根茎下长着黑褐色的不定根,叶呈长披针状,叶质粗糙,叶背蔓生褐色孢子,由孢子长出子株繁殖。属中大型水草,种在水族箱中必须将根茎用线固定在石头或沉木上。适宜水温为

20℃~28℃,pH值为5.5~7,光照为1500勒。稍不规则、深绿色的叶子,具有特殊的造景效果。

(18)红蝴蝶(Rotala macrandra):为较难养的红色水草。根茎叶外形明显,为单枝生长的方式,所以在水族箱中不会妨碍七彩神仙鱼的活动,可在水族箱中点缀少许。适宜水温为25℃~30℃,pH值为6~7,需2000勒的强光照。

(19)小圆叶(Rotala rotundifolia):是水族箱中常见、坚韧且易栽培的水草。在水面上,呈绿色圆形对生叶片;在水中,叶色呈淡红色或橄榄绿。适宜水温为20℃~30℃,pH值为5.5~7.2,光照为1800勒。

(20)青叶草(Hygrophilia polyserma):是根、茎、叶外形明显的水草。叶子披针形,叶尖钝,呈淡绿色,虽然和大叶形的水草不相合,但是具有耐高温的特性。若在水族箱中少量种植,也会有较好的造景效果。适宜水温为20℃~30℃,pH值为6.5~7.2,光照为1500~2000勒。

5,沙石、沉木

在七彩神仙鱼原产地亚马孙河流域,其河床及近岸边的浅水域底层以沙子为主,并长满大量的水草。由此可见,七彩神仙鱼水草生态水族箱箱底也应铺一层沙石作为水草的基底。为了有利于水草根部舒展生长,沙石不可太细,直径以2~3毫米为宜,沙粒须圆滑无棱角,不含石灰质,底沙的厚度可根据水族箱大小保持在5~8厘米之间。七彩神仙鱼不喜欢颜色太淡的基底,通常用灰色和棕色的沙粒比白色或浅色的效果要好。底沙不仅有美化环境的功能。还能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细菌,固着水草。沙石在使用前应清洗、过筛,去除细沙和沙石表面的泥土,然后用0.2%的漂白粉溶液浸泡1~2小时进行消毒,最后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铺沙时宜采取水族箱前面低、后面稍高的原则,亦可造就更多的起伏,使七彩神仙鱼活动更自在,观赏时更有层次感。同时鱼的排泄物、残饵易集中于低处,更方便清除。

在后部可摆置形状优美的沉木,沉木指的是长期暴露于泥沼环境中的含单宁的树枝。如铁皇冠与沉木搭配,可让七彩神仙鱼水草生态水族箱更接近于大自然。如果放置其他树种的木头,则很可能一段时间后,木头中渗透出的某些物质会影响水质并伤害七彩神仙鱼。

若用基肥沙和沙粒混合成基底,水族箱内的植物生长将有较好的基础,能确保水草最先几个月的营养来源。

在水族箱内放进底沙前,可以先设置基底加热线。这种由自动控温器控制的底部加热装置在运作时,能确保水族箱中水的温度稍低于底沙的温度,使底沙中的水能和上方的水对流,而这种水流循环将带给水族箱的植物更多养分,同时避免青苔在基底上生长。

如不设置基底加热装置,可放一些蜗牛,因为蜗牛不喜欢阳光,它们大部分的时间都会待在底沙中。到夜晚,便会离开底沙到水面附近寻找食物。当早晨来临时,蜗牛会再度躲进底沙中。由于蜗牛喜欢在水族箱中繁衍,不久以后在水族箱中就会有一群小帮手,它们不仅能清除水族箱中剩余的食物,还能在底沙中穿梭,使

底沙保持松动状态。这就使得水族箱中的水流在没有基底加热器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循环。

7,水草生态水族箱布局的注意事项

一是尽量选择长度在60厘米以上的水族箱。此种水族箱可以饲养6~10尾8~10厘米的七彩神仙鱼,加上水草造景所占去的体积,这样大小的水族箱是很适合的。水族箱大小应和鱼的数量成正比。

二是造景材料的选择。除了水草之外,沉木、木化石都是佳选。因七彩神仙鱼的原生地也是枯木遍布,利用沉木可营造出原栖地的氛围。沉木中有少量的木质素,可分解成单宁和腐殖酸,从而使水的pH值降低,以维持弱酸性水质,适合七彩神仙鱼的生长。

三是选用皇冠草类、椒草类的水草来布置水族箱。考虑到七彩神仙鱼生性敏感且易受惊吓,应选用大型水草,以方便圆盖体型的七彩神仙鱼躲藏。大浪草、泰国葱头、铁皇冠和女王草等株型较大,适合用做中、后景。因其生长状况良好时可能会长出水面,遮住水族箱的光源,所以应选用适应弱光线的水草做前、中景,如小榕、迷你皇冠、袖珍皇冠与渥克椒草等。当中、大型水草长成之后,会影响小型水草的光照,此时就要加强前景区的光照。水草隐隐约约地遮住水族箱,呈现出明暗层次,以及雨林景观,亚马孙河原始流域的气氛就营造出来了。

四是在水草生态水族箱中央一定要留出七彩神仙鱼的活动空间。凹型及三角型的造景构思可以营造一个空间。在此空间应选种中小型的水草,如迷你皇冠、袖珍皇冠与鹿角苔等,以不妨碍七彩神仙鱼的活动。我们可以借此空间欣赏七彩神仙鱼的幽雅姿态,可可以在此区域喂食。

五是选择放鱼时间。水草生态水族箱大体布置成型之后,暂时先不要放入鱼,待水草稳定且已出现生长迹象时再将鱼放入。七彩神仙鱼的摄食习性是将饵料在口中吞吞吐吐好几次,饵料沉到箱底后,就不会去摄食了,这样,水质容易被污染。因此,那些以藻类、残饵为食的生物是水草生态水族箱不可缺少的。

第二篇:七彩山鸡养殖资料

七彩山鸡养殖资料

山鸡 英文名:Common Pheasant 学名:Phasianus colchicus 山鸡俗称野鸡,又称雉鸡,因其毛七彩斑斓,故名为七彩山鸡,是集肉用、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名贵野味珍禽,七彩山鸡

被誉为“野味之王”、“动物人参”。山鸡共有30个亚种,分布在我国境内的有19个亚种,遍布于我国各地,国内外的山鸡大都是由我国这些亚种驯化或杂交而成。分布范围包括西古北区的东南部、中亚、西伯利亚东南部、乌苏里流域、中国台湾等地、朝鲜、日本及北部湾。引种至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及北美洲。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七彩山鸡生活习性(1)适应性强。山鸡适应性和抗病力强,从平原到山区、河流到峡谷,海拔300米到3000米均有山鸡栖息生存,并随季节变化而作不规范的垂直迁徙,能耐受40℃的酷暑和-15℃的严寒,夏季栖于气候凉爽、通风、食物较丰富的地区,秋后迁徙至向阳背风处。一般临晨出来活动、觅食,野生状态下的山鸡主要栖息于苇塘内、有庄稼生长附近有小丛林的丘陵地及平坦的庄稼地,下雪或大雨天气多在树根下过夜,家养山鸡习惯在地上过夜。

(2)集群性。山鸡有集群活动习性,群体的规模不稳定,一般以雄山鸡为中心和其它配偶共同组成相对稳定的群体,一般一公配多母,极个别一公配一母,如遇其它公山鸡介入,公山鸡会发生强烈争斗。

七彩山鸡

(3)杂食性。山鸡喜豆类、农作物的种子和茎叶等植物性食物,随着季节的变化,摄取的食物种类也有所不同。春季可以采食植物的芽苞、野草、野菜的嫩芽和植物的根茎,还喜欢刨食豆类种子;夏季是山鸡饲料较为丰富的季节,能采食到植物的根茎、花叶和浆果及籽实,也能吃到蚂蚁等昆虫虫卵动物性饲料,野生山鸡出壳后主要以昆虫、幼虫、虫卵为食物,以后逐步过渡到植物性饲料,人工育雏前期,必须注意日粮中动物性饲料的添加;秋季主要采食籽实、野草及农田收割后遗留下来的谷类籽实;冬季主要以籽实和野草为生。人工圈养山鸡采食人工配制的配合饲料,山鸡的食量小,每天约采食70克左右。

(4)喜少吃多餐。山鸡食量小,一般每天吃60~70克,少吃多餐,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仍保留此习性,吃食时往往吃一点走一圈,回头再吃,直至吃饱为止。山鸡采食时先小心接近食物,并极力伸长头颈,啄一下,看一看,一有异常动静,立即后退。

(5)攻击争斗性。山鸡在繁殖期好斗,尤其是雄山鸡。雄鸡为了争得“领主”地位,往往斗得头破血流,强的个体在交配和采食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在繁殖期以雄山鸡为中心组成繁殖群,如有其它群的公山鸡介入,公山鸡间会产生激烈的争斗。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同笼舍的公山鸡间常发生争斗现象,弱者被啄得头破血流。

(6)机警与胆怯。山鸡即使在采食过程中也不时地抬头张望,观察四周动向,如遇敌害,迅速逃避。当敌害靠近时即起飞。逃避时将头钻入树丛或草丛中,顾头不顾尾。人工饲养的山鸡,一旦听到响声或其它惊吓,就乱飞乱撞,常碰得头破血流,所以,山鸡养殖场要求保持环境安静,防止山鸡惊群。

七彩山鸡繁殖特点

1.性成熟晚,季节性产蛋 雉鸡生长到10月龄左右才达到性成熟,并开始繁殪。雄雉鸡比雌雉鸡晚1个月性成熟。在自然环境中,野生雉鸡的繁殖期从每年2月份到6—7月份,雉鸡的产蛋量即达到全年产量90%以上。在人工养殖环境中,产蛋期延长到9月份,产蛋量也较野生雉鸡高。人工驯化后的雉鸡性成熟期可提前。美国七彩雉鸡4—5个月就可达到性成熟期。2.配种野生状态下雉鸡在繁殖季节以1雄配2—4雌组成相对稳定的“婚配群”,每年2—3月开始繁殖,5—6月

七彩山鸡

是繁殖高峰期,7—8月逐渐减少,并停止。人工养殖的雉鸡要掌握适时放对配种。

3.产蛋 野生状态下,雌雉鸡年产蛋2窝,个别的能产到3窝,每窝15—20枚蛋。蛋壳色为浅橄榄黄色,椭圆形,蛋重24—28克,纵径25—32.5毫米,如第一窝蛋被毁坏,雌雉鸡可补产第二窝蛋。在产蛋期内,雌雉鸡产蛋无规律性,一般连产2天休息1天,个别连产3天休息1天,初产雌雉鸡隔天产1枚蛋的较多,每天产蛋时间集中在上午9时至下午3时。4.就巢性 野生雉鸡有就巢性,通常在树丛、草丛等隐蔽处营造一个简陋的巢窝,垫上枯草、落叶及少量羽毛,雌雉鸡在窝内产蛋、孵化。在此期间,躲避雄雉鸡,如果被雄雉鸡发现巢窝,雄雉鸡会毁巢啄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要设置较隐蔽的产蛋箱或草窝,供雌雉鸡产蛋,同时,可以避免雄雉鸡的毁蛋行为。

七彩山鸡育成期饲养管理

山鸡的育成期是指5周龄以上的青年鸡,这一阶段是山鸡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为了保证山鸡的正常发育,培育合格的后备种山鸡,除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外,还应掌握如下要点: 1.及时转群

雉鸡饲养至6~8周龄时,由育雏舍转入育成舍,如作为种用还要在19~20周进行第2次转 群,由育成舍转入产蛋舍。对于种用山鸡两次转群是整顿山鸡群的好机会,将体型外貌等有严重缺陷的山鸡淘汰作商品山鸡饲养。

七彩山鸡

2.密度

育成期密度过大,鸡群生长发育不整齐,往往还会发生啄羽。5~10周龄,以每平方米6~8只为宜,如果包括运动场,则每平方米3~4只,每群以300只为宜;11周龄以上,每平方米3~4只,包括运动场则每平方米1.5只,此时,可从羽毛上明显分出雌雄,应按雌雄及强弱分别组群,每群100~200只。

3.控制体重,防止过肥

确定留种用的育成山鸡,除在6~8周龄进行初选外,还必须控制体重,防止过肥,如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标准;控制喂料量,增加粗纤维和青绿饲料喂量,减少饲喂次数,增加运动量等。

七彩山鸡产蛋期饲养管理

1.适时公母合群

在良好的人工驯养条件下,一般公山鸡9~10月龄性成熟,母山鸡性成熟要迟1个月左右。山鸡进入繁殖期即要放对配种,合群配对的时间相对很重要,配对时间的确定必须考虑气温、繁殖季节及饲粮营养水平,过早配对,影响种山鸡群的成活率,还会促使公山鸡早衰,过晚会影响种蛋受精率和造成种蛋的浪费,配对时间一般以3月中旬前后为宜,但有的场也提到每年2月份放配。也可以通进试配方法确定适时合群时间,方法是先试放1~2只公山鸡入母山鸡群,观察母山鸡是否愿意交配,还可根据母山鸡的鸣唱、红脸或做窝等行为来掌握合群放配时间。山鸡群大小以100只左右为1群,公母比例以1∶5~6为宜。2.及早确立和保护“王子鸡”的地位

七彩山鸡

公母山鸡合群后,公山鸡间出现强烈的争偶、斗架,胜利者即为“王子鸡”,这个过程也称为拔王过程,“王子鸡”确定后,整个鸡群就稳定下来。在拔王过程中尽可能人为的帮助确立“王子鸡”的地位,有利于稳群,减少死亡。公山鸡群位序列确定后不得随意放入新公山鸡,以维护“王子鸡”的地位,除非到繁殖后期,有部分公山鸡只是争斗而不交配或繁殖力下降,必须及时进行公山鸡轮换,对新公山鸡要加强人工保护。“王子鸡”在交配、采食等方面享有优先权,但有不让其它公山鸡交配的特点,所以应设置屏障遮住“王子鸡”的视线,使其它公山鸡有机会与母山鸡交配,这是提高群体受精率的重要措施,方法是按每100平方米放入3~4张石棉瓦横着竖在网室内,也可放树枝堆或设置假山。3.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

繁殖期的山鸡要求营养丰富,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产蛋高峰期饲料中蛋白质要求达18%~20%,另外适当增加饲料中多维和微量元素的含量。4.保持良好稳定的环境条件

做到三定,即定人、定时、定管理,出入山鸡舍动作要轻,经常检查修补网室,防止兽害骚扰鸡群,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5.勤捡蛋,减小蛋的破损 公母山鸡都有吸蛋的恶习,破蛋率有时会很高,因此要勤捡蛋,特别是山鸡在午后产蛋较多,要定时收蛋,发现破蛋,应及时将蛋壳及内容物清除干净。还可在舍内、动动场上堆放树丫,下面垫一些干草,可大大减少蛋的破损率。初产山鸡有时会出现难产情况,要及时助产。

七彩山鸡

6.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山鸡产蛋率

山鸡驯化时间不长,产蛋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3~8月为产蛋季节,其它月份停产,这对全年均衡供应山鸡的影响很大,或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措施,能使山鸡全年产蛋,提高产蛋率。在换羽期,调整日粮,降低饲粮中的蛋白质水平(20%以下),代谢能10.46兆焦/公斤,限制采食量,尽快使其换羽。在原停产季节来到前加强饲喂,将饲粮中蛋白质水平调到25%左右,代谢能11.30%兆焦/公斤,在正常产蛋季节再适当降低蛋白质至22%左右,在饲粮中补加适量蛋氨酸、赖氨酸、多维、微量元素,增加饲喂次数,在产蛋期间不能减少光照时间,每日保持14小时左右光照。

七彩山鸡养殖效益

七彩山鸡

(1)食性杂:山鸡吃米糠、麦麸、各种蔬菜、稻谷、高粱、玉米、蝇蛆等,与家鸡相似。(2)适应强:山鸡耐高温、抗严寒,从零上35度到零下45度均可正常生长,不择气候、区域和环境。

(3)见效快:一般出壳后鸡苗长到70天左右就可以上市,100天达到3市斤,种鸡5个多月产蛋,年产蛋可达150只,如果按100只蛋,受精率、浮化率按85%,成活率按90%计算,可产鸡苗60只。

第三篇:罗汉鱼养殖小经验

罗汉鱼养殖小经验

1.循环水——能够及时抽掉赃物。

2.投喂量准确——太多污染水质,太少鱼又吃不饱,一般是鱼肚比平常微大一点就行了。

3.用珊瑚沙做过滤网——听说珊瑚沙富含钙质,能令罗汉鱼起头,这里的作用是提高水的酸碱度,令水不会变质。

4.增加光照量—每天有适当光照的鱼,颜色都会比较鲜艳的。

5.罗汉鱼的挑选,各人有各人的标准,我个人认为:嘴要短.鱼身要宽.颜色要层次鲜明。这样挑选出来的鱼,就算头不是很大,因为嘴短.鱼身宽,外形看上去也不会很差。

第四篇:七彩山鸡养殖技术2

七彩山鸡养殖技术

美国七彩山鸡是鸟纲鸡形目雉科的重要鸟类,学名雉鸡,又称野鸡、山鸡、环颈雉,是世界上重要的狩猎禽之一,共有30余个亚种,颈部有白色颈环。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钙、钠、磺等多种微量元素,其蛋白质含量为28.94%.山鸡的胆、血、内金经过提炼可制成医药制剂,有极高的滋补、药用、保健,美容价值。雄性山鸡毛可制作毛工艺品、还可成段、锦制作礼服,鸡皮可制成各种精美的皮具。它是集食用、药用、毛用、皮用于一体的珍禽动物。有极高综合利用价值的“特养”珍禽。

一、养殖山鸡效益分析:投资小:旧房、旧仓库、庭院、果园、坡地等可围圈的地方均可作为养殖山鸡的场地。

食性杂:山鸡吃米糠、麦麸、各种蔬菜、稻谷、高粱、玉米、蝇蛆等,与家鸡相似。

适应强:山鸡耐高温、抗严寒,从零上35度到零下45度均可正常生长,不择气候、区域和环境。见效快:一般出壳后鸡苗长到70天左右就可以上市,100天达到3市斤,需饲料15元左右,按目前市场价格每斤15元计算,每只可创毛利30元,种鸡5个多月产蛋养殖山鸡具有投资小、食性杂、适应强、见效快等特点。,年产蛋可达150只,如果按100只蛋,受精率、孵化率按85%,成活率按90%计算,可产鸡苗60只。由于我国沿海地区

二、养殖山鸡的市场前景:、香港、澳门盛行吃山鸡,每年还要大量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国。加之近年来人为大量猎捕,野生山鸡濒临绝迹,从而出现国际、国内市场山鸡货源奇缺、供不应求的紧张状况,预测近二、三年内市场无法饱和,就算价格降到8元每市斤,仍有利润可得,前景不可估量。

(3)密度: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食槽数。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 日龄50~60只/平方米,10~20日龄30~40只/平方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蛋雉育雏用4层笼),21~42日龄20~30只/平方米,43~60日龄8~10只/平方米。

(4)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雉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疾病的发生。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搞好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5)光照时间控制:雏雉对光照要求严格,初雏1~3天保持24 小时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时光照,此后,根据雏雉采食情况快转入自然光照。3周前后转入立体笼时,第1个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雏雉尽快适应新环境,多采用3瓦/平方米为宜,待雉群大部分采食、饮水后,即可采用自然光照。

3焰喷射器灼烧地面及可灼烧用具,防止本病发生。

四、山鸡繁育技术、成鸡养殖技术

雏雉笼养6~7周即可转入地面平养或转入育成雉笼。至18周龄这一段时间是雉鸡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平均日增重10~15克,每幢长25米、宽5米、高1.8米。禽舍南面侧建有相连接的运动场,长2.5米、宽3米、高1.8米。每幢舍用尼龙网分为5间,上设天网。网眼为1.5×1.5厘米。舍内用砖地面,上垫沙土。每间可饲养150~200只。

至20周龄,已基本接近成年雉体重。因此,6~20 周龄阶段养管理饲是保证育成雉生长发育关键,成鸡网室每幢长40米、宽5米、室高2.4米。外设运动场长40米、宽7.5米、高1.8~2米。每幢用尼龙网分成10间,网孔3×3厘米。舍内用砖砌地面,运动场垫沙土。每间饲养50~70只。

(1)转群时间及注意问题:一般3月底至4月中旬孵化的雏鸡饲养至6~8周龄时转群,夏季孵出的雏雉饲养至5~6周龄即可转群。转群前3天应派专人值夜班并给予24小时光照。转群时还应注意将弱雏分离饲养,病残雏及时淘汰。转入地面后1~2周,选择温暖无风天气,打开门窗,让其到室内外运动场做短时间活动,以后逐渐延长,夜晚赶入室内。

(2)后备种雉限饲:确定留作种用的育成雉,除6~8周龄进行初步选择外,还必须控制体重,防止过肥,以保证繁殖期能获得较高的产蛋率和受精率。具体措施是: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含量;增加粗纤维及青绿饲料喂量;减少饲喂次数;增加运动量;限制喂料量等。

(3)第2次断喙,防啄癖发生:雉鸡野性较强,喜欢啄异物。育成雉生长迅速,如果此期某些营养素缺乏,或环境不理想,或密度过大,啄癖就更易发生。为有效防止啄癖,可在5~10周龄间进行第2次断喙,方法与家鸡断喙相同。

(4)禁用发霉变质饲料,防止曲霉菌病发生:育成前期的雉鸡对曲霉菌易感,本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因此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禁用发霉变质饲料及发霉垫料,控制好舍内环境,维持要求的湿度,经常用过氧乙酸等带鸡消毒,转群前用火

(②雉群大小及公母比例:雉鸡繁殖季节群体不宜过大,一般100~150只为一群,而且群与群之间设置遮挡视线的屏障,以免影响交配。在一般营养和管理的水平下,公母比例可确定在1:4,此时受精率可达到85%以上,饲料营养及管理水平高,则可适当增加每只公雉的与配母雉数,比例变为1:5~1:6。

③适时放对配种:放配时间的确定必须考虑气温、繁殖季节及营养水平等因素,雉群生长发育好可以稍提高,而发育情况差的种雉可推后。也可通过试配方法确定适时放对配种时间,方法是先试放1~2 只公雉入母雉群,观察母雉是否乐意“领配”。实践证明,放配时间应在母雉的鸣唱、红脸或做窝等行为来掌握放配时间。过早放配不仅影响种稚群成活率,而且还会促使公雉早衰,影响后期种蛋受精率,过晚则会造成种蛋的浪费。

④保护“王子雉”与设置屏障:公雉入母雉群中后,经过数日争斗,产生“王子雉”,“王子雉”在母雉群中享有优先交配权。公雉群们序排定后不得随意入新公雉,以维护“王子雉”地位,可减少体力消耗,稳定雉群。但“王子雉”有不让其他公雉交尾的特点,故应在网内或运动场上设置屏障,可按每100平方米放3~4塑质瓦,或树枝堆,或假山石,以提高产蛋率和受精率。

五、种鸡养殖技术1)种雉群的建立。每一种雉群的建立一般均经2次以上的选择:第1次选择于每年10~11月份进行,严格按品种标准、生长发育情况、健康情况选择,组成后备群;第2次选择于次年的1~2月份进行,选择标准:公雉羽毛丰满鲜艳,羽束直立,胸宽深,体大,体格粗壮,雄性强;母雉身体端正呈椭圆形,羽毛紧贴,有光泽,尾不着地,腿部及眼睛无缺陷。有条件的可在2月底、3月初进行第3次选择,剔除不符合品种特征或雄性不强、精神状态不好、母雉至3月初脸不红或尾拖地的个体。至此,经过2~3 次选择淘汰就可以确定种雉了。

(2)雉鸡的繁育技术

①放配月份和利用年限:在良好的人工驯养条件下,一般公雉9 ~10月龄达到性成熟,母雉稍晚,于10~11月龄性成熟。如已经到繁殖季节即可考虑适时放配,我国北方地区一般3月中旬前后,南方地区一般2月初放配。生产场家种雉一般一年一换,但同群种雉第2年死淘率明显低于第1个利用年限。产蛋量受精率变化不大。

雉鸡的繁殖有季节性,北方地区每年3~7月份为繁殖季节,南方地区可能提前1~1.5个月。一般将成年种雉分成繁殖期和休产期两个阶段,并采取不同的管理。

繁殖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①进入繁殖期的雉鸡,要求营养丰富,尤其要求充分供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产蛋开始后,随着产蛋量的增加,逐渐增加蛋白质含量,产蛋高峰期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8%~20%,在蛋白质含量增加的同时,还应注意适当增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②雉鸡因驯化时间短,野性较强,公母雉都有啄蛋的坏习惯,而母雉又具有产蛋地点不固定的特

点,破蛋率较高,因此集蛋要勤,凡破蛋或吃剩的蛋壳应及时清理出圈,防止啄蛋癖蔓延。

③保持良好稳定的环境条件,做到“三定”即定人、定时、定管理程序。出入雉鸡舍动作要轻,以常检查、修补网室,防止野生动物惊吓、骚扰雉鸡群;夏季炎热天气搭棚或在网室旁种植爬藤类的丝瓜、豆角等植物遮荫,以避免烈日直射,保证种雉正常的性活动及交配次数。

④种雉每天产蛋时间多集中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约占全天产蛋数的86.7%,正常产蛋每个蛋持续时间0.5~5分钟,初产雉鸡偶发难产现象,饲养人员应注意雉鸡群动态,发现难产应及时助产。方法是:先向泄殖腔中滴入润滑剂、甘油等,然后左手固定蛋的两侧,右手压住腹部向前推,帮把蛋取出,动作要轻,此项工作需两人完成。因初产母雉泄殖腔带血,其他雉见红后会啄肛,因此要随时观察雉群,及时采取措施,往出血处涂紫药水或黑墨汁,或隔离饲养。

⑤当天种蛋应按时全部送交蛋库保存。

六、养殖山鸡的经验与技巧

1、养殖山鸡注意事项

山鸡有较强的野性,比较怕人,在居民点和公路边不适宜选择山鸡项目。

购买种、苗、蛋要注意品质。

注意养殖密度,每平方米不超过5只,同时防止啄癖。

注意控制母鸡的膘情,减少产蛋难产。

注意疫病防治。

2、怎样选择山鸡种蛋

第一,是种蛋的品质要新鲜。一般来说,用于育种的蛋以10天内产收的蛋最好,因为这一时期内产收的种蛋其孵化率较高,孵化出的雏鸡往往也十份健康和强壮,其成活率极高。

第二,是种蛋的形状大小要合适。过大、过小或过圆、过长的蛋,都不适宜于用来孵化育锥。第三,是种蛋的外表结构要正常。凡是薄壳蛋、厚壳蛋或“沙皮蛋”等外表结构异常的蛋,是不宜用来孵化的。

第四,是种蛋的蛋的蛋壳表面要清洁和要保证其没有裂纹。蛋壳过脏的蛋或有裂纹的蛋常会受微生物污染而最容易腐坏,从而直接导致孵化失败。

第五,凡是用来育雏的种蛋,都必须要求其来源于饲养、管理正常的健康鸡群,以免出现病症。

3、怎样防治山鸡啄癖

(1)断喙:实际断喙是防止啄蛋及其他啄癖的有效手段。幼雉15~20日龄断喙1次,70日龄进行第2次断喙,开产前进行修喙1次。公雉断喙尖。

(2)控制密度:雉鸡饲养密度不超过5只/平方米,每群不超过80只。

(3)沙浴池:种雉网室内铺垫5厘米厚的沙,运动场内设沙浴池。

(4)设产蛋箱:繁殖期设置相应的产蛋箱和遮挡视线的屏障。

(5)戴眼罩:应采用透明的红色眼罩,配以由尼龙或铁丝制成的鼻针,从而将眼罩架于喙上,别针则通过鼻腔以固定眼罩。

(6)勤捡种蛋:每天至少捡蛋两次,产在运动场上的蛋更应及时收取,减少雉鸡对种蛋的接触机会,防止啄蛋癖。

(7)放置假蛋:采用仿生的塑料雉鸡假蛋,放于种雉舍内,在叼啄不破的情况下,会逐渐改变啄癖。

(8)装置鼻环:鼻环装配在雉鸡的上喙上,以鼻环针固定在鼻孔上,但勿钳入组织里。要选择适合于雉鸡年龄的鼻环。一般在4周龄便可配戴,一直戴到16周龄出售时为止。凡留作种用的,至16周龄时用截断器将鼻环除掉,再装上成年的雉用鼻环。此环不影响采食和饮水等正常活动。

(9)定期驱虫:对于体表与体内的寄生虫应定期用药驱除,以防止啄羽。

七、怎样防治山鸡疫病

1、在孵化间、育雏间、种鸡场的人中处应设置消毒设备,工作人员上岗时必须消毒。

2、对山鸡的易发病--鸡新城疫,应特别注意严密防范。于第10日龄用新城Ⅳ疫系苗点眼或滴鼻,1个月龄时用Ⅱ系苗加强免疫,3个月龄时上Ⅰ系苗,种山鸡于产蛋前1个月再注射1次新城疫Ⅰ系苗。

3、平常注意疫病的监测,用“百病消”、“恩诺沙星”、“氯霉素粉”、“痢特灵”轮回使用,以预防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或大肠杆菌病。

4、平时对网舍用具、设备,用“百毒杀”或“过氧乙酸”定期消毒。

八、山鸡的疾病防治

1、曲霉茵病:山鸡尤其是雏山鸡1-15日龄最易感染、发病率较高,可造成大批死亡,一般发病鸡死亡率占10-30%,30-70日龄的鸡也常发病,但死亡较少,成年鸡不易感染,因山鸡在4-7月产蛋育雏,正是夏季梅雨季节,因饲料褥草被曲霉茵污染或因密度过大拥挤,通风不良,圈舍潮湿,滋生曲霉茵致病,防治办法:禁喂发霉饲料,禁用发霉褥草,注意通风换气,在夏季连绵阴雨天,最好使用火焰喷消毒。治疗:用制霉茵素或克霉唑100只鸡50万单位,混入饲料连喂5次,也可用0.1%硫酸铜液饮水。

2、葡萄球茵病,也是山鸡常风病:主要因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引起葡萄球茵感染,主要侵袭雏鸡和育成鸡,临床表现主要是眼型:最初症状,流泪,眼结膜红肿,有粘液性分泌物,眼脸肿胀,稍后发生头部肿大,精神不振,食欲明显减退,条件改善后,病鸡很快恢复正常,一般不引起死亡,但是有时也会全身感染而致死亡,雏鸡患曲霉茵眼炎,也可引起异发葡萄球茵病;种鸡舍由于有铁丝网,山鸡又善于飞行,撞伤头部,也可因伤感染而引起葡萄球茵感染。

防治办法:鸡群的密度要适当,注意舍内通风换气,经常检查网舍的钉钩,哺扫舍内的铁丝异物,搞好环境卫生及消毒,及时断喙,可以预防其感染,一旦感染,可用氯霉素、卡那、庆大霉素,磺胺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应先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防治

(1)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不食、低头缩颈、羽毛逆立、不爱活动、拉稀、粪便腥臭、时有咳嗽、打喷嚏、鼻流清液、伸颈、甩头、张口呼吸,发出“咕噜”异常呼吸音,尤其是夜晚更甚,呼吸声更明显,犹如拉风箱,随着病程的延长,全身症状加剧,精神萎顿,食欲废绝、翅下垂、嗜睡、怕冷打堆、病鸡逐渐消瘦、体重减轻。

(2)防治措施

①加强卫生防疫、紧急接种疫苗。将发病鸡全部换舍隔离,对死雏集中深埋,健雏更换场地,原用鸡舍彻底用清水冲洗并用3%的甲醛热溶液喷洒消毒,1次/日,连用3天;饲槽和饮水器等用具用水洗净后再用0.1%的新洁尔灭浸泡消毒;全鸡群用鸡传支H52进行饮水免疫,在饮水免疫前停止供水4小时,并在疫苗水中加入0.5%的脱脂奶粉。同时用消毒威带鸡消毒,2次/日,连用5天,以净化空气,杀灭病原微生物。

②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调节鸡舍温度,并做到在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通风透气,降低饲养密度,避免发生拥挤,合理调配日粮,做到适口性好、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同时注意日粮中适当增加禽用多维和矿物质的含量,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③治疗方法。该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后,可使用一些广谱抗菌素和抗病毒药,对防止继发感染有一定的作用。(1)临床症状明显的病鸡口服氨茶碱片,0.5-1.0克/只,1次/日,同时肌注青霉素3000国际单位/只、链霉素4000国际单位/只,2次/日,连用3-5天,疗效较好;(2)全群用板兰根、金银花、鱼腥草、龙胆草、甘草、连翘、蒲公英、桔梗各25克(为1000只鸡1日用量),煎汁拌料饲养喂,连喂5天;(3)饲料中拌饲0.15%的病毒灵和禽菌灵粉(0.7克/公斤体重/日),连喂3天。

(3)注意事项

到目前为止,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预防,是

控制本病流行的最有效措施。有资料表明,在7-10日龄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滴鼻或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苗H120与新城疫Ⅱ苗混合饮水,14日龄用新城疫IV系和法氏囊苗饮水。35日龄再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苗H52加强免疫,对该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第五篇:七彩山鸡养殖项目申请

七彩山鸡养殖项目申请

申请人: 法人代表: 项目建设地点: 申请事项: 项目概要:

一、建设内容及规模:

1、山场养殖区60亩,用于建设6亩鸡舍(2栋),进行立体养殖,将部分山场进行围栏,采取圈养(12亩)与散养(外围山坡48亩)相结合养殖山鸡。

2、种植区20亩,主要种植无公害蔬菜、玉米、豌豆、小麦及草莓等,出售农产品与草莓采摘游玩相结合。

二、项目特点:

1、规模性:该项目用地80亩,集特色种植、畜禽圈养、散养和农业观光与一体,投资大、规模强、产出高。

2、循环性:一是生产过程循环性,养山鸡产生的粪便可作为农产品的天然肥料,生产的蔬菜又可供养殖山鸡。二是资源循环性,建设鸡舍同时设立散养区,使规模养殖自然化,另外,种植基地又作为观赏区与绿色蔬菜供应区。

3、生态性:养殖、种植均为天然生态循环,保护生态平衡,产品绿色安全无化学肥料。

4、畜禽特色:山鸡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还可用于药材,另外羽毛具有观赏性,可制作教学标本等优点。

5、环境绿化:养殖期间,在5年内绿化周围荒山荒坡,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大自然回馈大自然。

三、项目建设周期:

建设项目共5年,即2016年06月至2021年07月。

四、项目投资预算:

1、共用地80亩,总投资需20万元,其中,水源导引所需2万元,购置山鸡及农产品所需3万元,建设鸡舍、围栏和种植所需13万元,另外预备流动资金2万元。

五、项目可行性研究:

1、红崖子沟特殊的山区地势海拔高,气候干燥适合山鸡生长,地区紫外线强可天然杀菌可生产出绿色安全产品。

2、参考来源:《畜禽养殖杂志》,实地考察等。

六、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是适应当该消费者需求。随着经济增长,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养殖野生山鸡及无公害蔬菜大棚,可解决消费者需求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是响应绿色环保生产。该项目预估在5年内绿化周边荒山荒坡。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合理配置生产力等。

该项目具体绿化如下:(参考附页图一)故申请以上建设用地及项目,敬请批复!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申请日期:

图一:

图二:项目建设鸡舍图。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