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遵义县自来水公司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2013
遵义县自来水公司
水 污 染 事 件 应 急 预 案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黔府办发[2006]33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危害,保障县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县城人民群众用上安全、优质、放心的自来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城市供水管理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供水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机构及工作职责
公司成立水污染处突领导小组及技术工作组,负责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的组织实施,其主要职责:
1、领导小组:负责指挥、组织、协调自来水污染事件的各项应急处理工作;公司经理任组长,分管副经理任副组长,水厂厂长、办公室主任为成员。
2、技术工作组;负责水源保护、安全保卫、水质控制、水质监测和事故统计报告等工作;成员由化验室、供水调度室、客服中心人员组成。
二、水源保护
1、加强水源保护区的巡查力度,在取水口上游1000m、下游1000m区域内如发现有向水源(河道)内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有毒化学品、农药、倾倒垃圾等有毒害物质的行为时,应立即予以制止并向公司处突领导小组报告。
2、向社会公布水污染事件举报电话(7255632)和联系人名单,1
并保证通讯24小时畅通。
3、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及时会同环保、卫生、水利、公安等部门及时查处破坏水源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将危害降至最低。
三、水厂环境卫生
1、水厂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公司关于水厂环境卫生的管理规定,每天清扫,不留卫生死角。
2、加强水厂的绿化、美化,保持厂容整洁卫生。
3、在厂区50m区域内不得修建渗水厕所和水坑,已有渗坑、渗井要及时填埋,不得堆放杂物、垃圾、废渣和铺设污水管道。
四、安全保卫
水厂及水源保护区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保卫制度,出入人员必须进行检查、核实、登记,加强对出入人员进行有效监控,严防破坏供水设施、投放有毒有害物质事件的发生。
五、水质控制
化验室要加强供水质量控制,确保供水水质安全、卫生。
1、水净化处理设备用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检修,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
2、输水、蓄水、供水等设施要密闭,严禁与排水设施及非生活饮用水管网连接。
3、在采购输水管材、净化消毒器材、药剂等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时,供应商必须提供产品的卫生许可批文及合格证明,经验收合格后,按品种、批次分类储存,不得混杂,避免相互污染。
4、净水、蓄水设施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供水管网末梢应定期放水冲洗,防止水质污染。
5、新建的水处理设施、设备、供水管网在投入运行前,以及水处理设施、设备、供水管网在修复后,必须严格进行清洗、消毒,经水质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通水使用。
6、水处理药剂的使用、储存间必须保持良好通风、防潮、防腐蚀。
7、各水厂应根据水源水质状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规范水处理
2药剂的使用,确保出厂水水质达标。
六、水质监测
1、水厂化验室对公司所供自来水实行全程检测。
2、水质监测点的设臵应具有代表性,应设臵在取水口、水厂出水口及居民用水较为集中地。在所有采样点中,应有一定的点选在水质容易受到污染的地点和管网陈旧部位。
3、当水质检测结果超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水质指标限值时,应立即予以重复测定,并增加监测频率。
4、发现水质出现异常(水质变色、发臭,出现大量泡沫、大面积油污等)以及水质检测结果显示水质异常恶化,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同时水质检验结果连续超标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并将情况报告县环保、卫生防疫等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查明水污染的原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染、降低危害。
5、应急水质监测通知和初步调查内容应采用电话、传真、网络等快捷方式,应急水质监测通知内容包括:监测范围、监测项目、监测时间、监测次数。应急初步调查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过程;时间发生的初步原因;污染的特征和源头;其他应报告的内容。
6、接到应急水质监测通知和初步调查通知的单位应在1小时内赶到事发现场。
7、在现场检测的同时采集样品进行试验室分析,样品到试验室后2小时内将初步结果报告县卫生防疫部门。
七、水污染事件的报告、处理程序
1、当水厂在自检水质过程中发现水质受到污染时,应立即报告公司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1小时内向县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卫生、环保、水利等部门通报污染情况,协助共同调查污染原因。同时严密监控水厂供水水质,如自来水经处理后仍未达标,应立即停止供水,向上级部门申请技术支持,制定有效污染控制方案,确保供水水质达标。
2、在公司现有水净化技术无法消除水质污染时,应于3小时内向
3县人民政府申请启用县城周边的其他水源,同时报请县水利局查找水源、县卫生部门对水源进行消毒监测,确保应急水源水质安全卫生。
3、当发现由于水厂质量控制等因素导致水污染事故,并引起大规模传染病或群体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应立即报告县人民政府,同时向县水利局、卫生局通报污染情况。任何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要立即停止供水,会同有关部门查明污染原因,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污染、降低危害。水污染原因不能及时查明的,要向县人民政府申请启动前款方案。
4、发生水污染事件后,应报请卫生部门在5小时内通过广播、电视、公告等形式向社会公布水污染情况,卫生部门应立即组织有关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等技术人员对供水范围内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开展传染病防控、水源水质控制和医疗救护等工作。
八、其他
1、本预案适用于县城自来水供水污染突发事件。
2、本预案如与上级部门有关规定发生冲突,按上级部门的规定执行。
遵义县自来水公司
2013年1月18日
第二篇: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校水污染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制定本预案。
预案本着预防为本,及时控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加强保障,重在建设。从法规上、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在经费保障、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增强工作实力,提高工作效率。
一、1、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向征
副组长:谭元培 冉振清 组 员:蒲昌芹 成良超 杜余超 何宏伟 周静 蒲峰 陈献春 骆静以及各班班主
2、主要职责:建立校长负总责与分管校长具体抓的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信息报告人;具体实施对水污染事件的紧急应对与处置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对事件的原因进行调查;及时向上级报告事件的进展与处置情况。1)综合协调组;由组长程希印负责全面工作,由刘玉明组织,监督管理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安排检查现场、调查事件起因,负责安排善后工作。2)应急处理组:由副组长林洪信负责,由罗福军、冯守成组织,应指挥调集有关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调集储备物资、交通工具等相关设施、设备。以及维护治安,保证正常秩序。3)后勤保障组:由副组长鲍国庆负责,由王晓东、冯世强、王化均组织,解决善后问题,保证资金和物品及食品供应,4)疫情监测报告组:由副组长鲍国庆、林洪信负责,由罗福军、雷凤刚 刘京军组织,牛国玲负责报告,班主任认真做好晨检日汇报。5)健康教育组:由副组长鲍国庆负责,由罗福军、雷凤刚组织,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二、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及报告原则和内容
1、责任报告单位:朝阳市财经学校
2、报 告 人:牛国玲
3、信息报送原则
1)迅速: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学校和教育局、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不得延报。2)准确:信息内容要客观翔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3)在事件情况发生变化后,原报告单位应及时续报事件有关变化的情况。
4、应急信息的主要内容
1)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
2)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判断和影响程度评估; 3)事发时已采取的措施;
4)事态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 5)需要报送的其它事项。
三、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程序
1,明确责任疫情报告人。
2,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应当及时向学校、教育局和卫生行政机构报告。3,在生产和供水过程中发生水污染事故时,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卫生行政机构,同时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污染严重水质无法改善时应停止供水。
4,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卫生监督人员应迅速到达出事现场,并作为水污染事故现场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立即组织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治疗。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污染源、污染环节和供水范围内的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第三篇: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宗汉街道曙光实验小学
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学校饮用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学校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学校饮用水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发生在学校饮用水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具体措施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饮用水,做好每年两次水处理设备的检测和检修,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学校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饮用水污染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 胡晖负责应急处理的指挥协调工作。副组长:周军飞负责污染情况的报告工作。
组员: 邹艳负责污染情况的报告和饮用水的切换工作。
1、报告制度
校区水源一旦受到污染,由胡晖及时向领导小组负责人汇报。同时负责向教育局体卫科和卫生防疫监督所报告。
2、现场保护和水源处理
保护好水源现场,请卫生监督部门及时提取水样。将污染水源彻底放尽,停止饮用。
3、指挥协调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要各施其职,各负其责,指挥校区师生员工协调作好校区水源污染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学校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饮用水卫生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4、加强饮用水卫生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饮用水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饮用水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保障
学校成立突发饮用水污染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学校卫生室,具体负责突发饮用水污染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2、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配齐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组织的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熟悉突发饮用水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3、财力和物资保障
学校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为突发饮用水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
第四篇: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校水污染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制定本预案。
预案本着预防为本,及时控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加强保障,重在建设。从法规上、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在经费保障、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增强工作实力,提高工作效率。
一、1、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王玲荣 副组长: 张秀芳 王焕君
组 员: 齐力群 郭大若 李宏瑞 徐立新 王颖 靳彩霞 宋春红
郝勇以及各班班主任
2、主要职责:建立校长负总责与分管校长具体抓的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信息报告人;具体实施对水污染事件的紧急应对与处置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对事件的原因进行调查;及时向上级报告事件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1)综合协调组;由组长负责全面工作,监督管理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安排检查现场、调查事件起因,负责安排善后工作。
2)应急处理组:由副组长负责,指挥调集有关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调集储备物资、交通工具等相关设施、设备。以及维护治安,保证正常秩序。
3)后勤保障组:解决善后问题,保证资金和物品及食品供应,4)疫情监测报告组:班主任认真做好晨检日汇报。
5)健康教育组: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二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及报告原则和内容
1、责任报告单位:
2、报 告 人:
3、信息报送原则
1)迅速: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学校和教育局、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不得延报。2)准确:信息内容要客观翔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3)在事件情况发生变化后,原报告单位应及时续报事件有关变化的情况。
4、应急信息的主要内容
1)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
2)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判断和影响程度评估; 3)事发时已采取的措施;
4)事态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 5)需要报送的其它事项。
三、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程序
1,明确责任疫情报告人。
2,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应当及时向学校、教育局和卫生行政机构报告。
3,在生产和供水过程中发生水污染事故时,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卫生行政机构,同时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污染严重水质无法改善时应停止供水。4,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卫生监督人员应迅速到达出事现场,并作为水污染事故现场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立即组织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治疗。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污染源、污染环节和供水范围内的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第五篇:水污染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营丘镇阿陀中学
为加强我校饮水卫生安全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公共卫生工作水平,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学校应对饮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要求》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制定突发饮水污染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有效预防与控制我校饮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组织机构
建立和健全学校突发饮水污染事件的处理组织机构,以便发生饮水污染事件后能快速及时地处理。我校成立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的领导小组:
1.组长:梁明星
成员:闫永东 王桂凤 张连福
2.报告:事件发现人向总务处报告,总务处向疾控中心和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事件发生的情况和初步处理情况。
3.救治:医务室医生及有关人员 4.现场保护:总务处
5.解释工作:饮用水污染事件的领导小组
6.协助调查:分管校长、总务处、医务室医生及供水管理员
三、发生饮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学校一旦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网络,具体措施如下:
1.立即停止饮用水的供应。
2.相关人员立即赶到现场,迅速组织人员,积极采取措施。3.医务室做好第一时间抢救并协助卫生机构救治患者,做好记录并通知家长。
4.学校有关部门立即上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报区疾病控制中心。
汇报内容:
(1)报告饮水污染造成不适的师生人数、症状及第一例发生时间。
(2)学校责任人和联系电话。(3)目前状况和紧急处理措施。(4)报告时间和报告人。
5、总务处负责保留水样、装置容器、设备和现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各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并在各部门配合下,认真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