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发生3车追尾致1死1伤
深圳发生3车追尾致1死1伤 肇事司机被水泥活埋 深圳发生3车追尾致1死1伤 肇事司机被水泥活埋
16日早晨7时30分许,在深圳南坪快速路东行方向转坂雪岗大道的位置,发生一起惨烈的车祸:一辆大型运沙车追尾撞上前方一辆水泥运输车及货柜车,导致5吨多水泥散开,压进运沙车的驾驶室,运沙车司机当场身亡。
上午10时许,经过近2个小时的拥堵,羊城晚报记者赶到南坪快速路的事发现场。在快速路转往坂雪岗大道的边道上,大批交警正在勘察。一辆蓝色大型运沙车停靠在快速干道的路边,车头驾驶室向后严重移位,变形的驾驶室上方还压着大约2吨重的包装水泥,快速路上也散落着数吨重的水泥。这些水泥,均是从一辆蓝色货车上掉落下来的。蓝色货车同样是受损严重,车辆被撞得旋转了90度,驾驶室挡风玻璃被撞碎。最前方是一辆白色货柜车,冲到了10多米远的地方,车辆侧面有明显被碰撞的痕迹。在马路中央水泥地面上躺着一具30多岁男性司机的尸体,地上有大摊的血迹。
殡仪馆的车辆赶到时,司机的一名家属赶到现场,显得悲痛万分。死者尸体随后被殡仪馆工作人员抬上车后拉走。
据目击者介绍,当时最后面的运沙车速度过快,猛烈追尾撞上前方运水泥的货车,前车上大量水泥倾泻下来,迅速将运沙车驾驶室完全掩埋。与此同时,水泥运输车再撞上正常行驶的白色货柜车侧面。
接到报警后,先后有3辆消防车赶到现场,消防队员将运沙车驾驶室上方的水泥移开,将埋在其中的司机救了出来。经过确认,运沙车司机由于伤势严重,已经当场身亡,尸体被摆在地上,并被盖上了蓝布。水泥运输车司机也因此受伤,但没有生命危险。
随后,大批交警赶到现场,封锁了2条车道进行处理。由于这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南坪快速路东行方向塞车情况严重,车龙超过5公里长。
上午11时许,记者离开现场时,事故还在进一步处理之中。
第二篇:动车追尾特大事故
动车追尾特大事故
有几天,电视上都在播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看到了这消息,我大吃一惊:连动车都发生追尾事故,那么还有什么不会发生事故的呢?这次事故造成40余人遇难,许多人受伤。还有大家最关心的小伊伊,她的爸爸妈妈在这次事故中死亡。小伊伊可爱的小脚被压得时间太长,小脚可能保不住。不过今天传来了好消息,小伊伊勇敢、坚强的活下去了,小脚保住了。小伊伊加油!加油!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昨天她妈妈还在腾讯上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孩子太调皮,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今天却只能在“天国”为女儿加油。为什么幸福、快乐如此短暂呢?
虽然这次事故给他们带来了很深的伤痛,但是在大家的关心帮助下,痛苦一定会过去的。
愿,列车开往天国,永无颠簸,一路走好。
四年级:何诗雅
第三篇:723动车追尾事故
723动车追尾事故
关键词:追尾、透明度、态度、领导、不足、完善、应急
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甬温线上海铁路局管内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双屿路段,与前行的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导致D301次1、2、3列车厢侧翻,从高架桥上坠落,毁坏严重,4车厢悬挂桥上,D3115次15、16车厢损毁严重。事故造成D3115次列车第15、16位车辆脱轨,D301次列车第1至5位车辆脱轨(其中第2、3位车辆坠落瓯江特大桥下,第4位车辆悬空,第1位车辆除走行部之外车头及车体散落桥下;第1位车辆走行部压在D3115次列车第16位车辆前半部,第5位车辆部分压在D3115次列车第16位车辆后半部),动车组车辆报废7辆、大破2辆、中破5辆、轻微小破15辆,事故路段接触网塌网损坏、中断上下行线行车32小时35分。[7月29日,事故已造成4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40名遇难者身份确认,其中有3名外籍人士。D301次列车司机当场死亡,胸口被车闸刺穿,可以推论司机通过肉眼看到前面的列车时,做过刹车的处理,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温家宝总理2011年7月28日上午实地察看事故现场并召开中外记者会。事故遇难人员赔偿救助标准为91.5万元。2011年7月24日14时左右,张德江主持召开现场会,指示成立事故救援和善后处置工作指挥部,由浙江省省长吕祖善任总指挥,铁道部部长盛光祖任副总指挥。会上宣布成立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任组长。该调查组全体会议28日在温州宣布了调查组组成人员名单,并明确了调查组的主要工作职责。2011年12月2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认定为一起设计缺陷、把关不严、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刘志军、张曙光负主要责任。
在这次事故的公关处理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次的处理过程是公开、透明的。政府公开了事故调查组和专家组的名单,他们每个人的信息和职责都清晰的展示在公众的面前。他们将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的向公众说明,且通过媒体让广大人民群众对有关人员的失职和处理结果有全面的了解。政府也及时公开了具体的调查结果,使大家能全面地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死亡人数以及整个事故的严重程度。
另外,此次事故的主要领导也出面了,而且态度非常地真诚。事故调查组由浙江省长任总指挥,亲自指导事故的调查情况,并及时向人民群众传达调查结果。国家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7月28日上午到温州察看了事故发生现场,而且深刻的悼念遇难者,看望受伤人员,对遇难者的家属鞠躬表示最深切的慰问。同时还举行媒体见面会,向媒体具体的说明了善后的情况。铁道部门针对这起事故的发生,也在新闻发布会上非常诚恳的向广大旅客鞠躬表示深深的歉意。
但是在针对这起事故的公关处理中非常明显的出现了几点不足之处。
首先是时间问题。事故发生在7月23日,而7月28日才通报初步分析结果,而《道歉信》却是在27号发布的,这明显就存在时间差,让群众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政府提前沟通好、准备好的。
其次,官方回答与事实不符。在24号上午,一位救援人员清晰地说“现场的救援人员搜索已经结束”,而后来却又救出了伊伊。之前媒体还多次地问过救援人员是不是真的结束了,对方很肯定的回答里面没人了,活的都救出来了。伊伊的被救,让官方的话显得苍白无力,让人们对官方的发言多了分怀疑。
再次,赔偿协议背后有“猫腻”。开始许多遇难者家属都没有签订赔偿协议,在等着有关部门对事故原因给个说法,说法还没出,就有遇难者家属签了赔偿协议,原因居然是有关领导找他们谈了话,他们考虑了家族企业在当地的发展,只好签了协议。这样的结果怎能不让人寒心?
最后还有居然禁止律师帮助受害者家属言论。在26号,温州各大律师事务所接到这样的通知:所有接到寻求法律帮助要求的律师所和律师,在第一时间向市局律管处和律师协会报告,不得擅自解答与处置。随后,28号温州市司法局和律协发表声明,司法局称律协擅自署该局之名;律协称本意是为避免律师出差错,并致歉。这样的致歉会有多少人相信呢?
通过这次的723事故,国家要完善列车控制中心的系统,严格审查系统工作的情况,确保其运行正常,也要及时修理有故障的仪器,同时也要提高技术工作人员的素质,以便他们能够更加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职责,争取不放过一点瑕疵,使整个系统零误差的运行。
铁道部门也要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和标准。从这次事故中发现的规章制度的缺漏中来完善它,使其尽可能地全方面的保障乘客以及工作人员各自的义务和权利。这样还可以提醒工作人员保持高度警觉,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还可在事故发生时第一时间对事故进行初步判断。
通过此次事故的公关处理,我们可以发现铁道部门应对突发情况还是不够的,因此政府要加强铁路应急管理。要快速而准确的制定应急预案,以减少事故的发生,要根据不同地点、不同天气、不同时间等因素制定不同的应急措施。同时我们还可以成立一个应急队伍,以便能及时地响应事故并救出伤员。
参考文献:
http://baike.baidu.com/view/6167343.htm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638757/2729/09/97/8_1.html
http://news.sina.com.cn/c/2011-12-28/201223711187_2.shtml
第四篇:动车追尾事件(舆情)
舆情:
关于动车追尾事故的反思
最近的人们无法将视线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转移,这次事故造成35人死亡,192人受伤,任何一个生命的残缺与陨落所带来的痛楚,都不是我们要的。事故的原因还在调查中,这是我国高速铁路自运行以来的第三次伤亡事故了。有一份资料:
中、日、法、德高速铁路运行安全比较:(1)我国高速铁路自2007年投入运营,至今4年多发生3起人员伤亡事故,其中7.23事件是最严重的一起。(2)日本新干线自1964年正式运营,至今47年没有发生过人员伤亡事故。(3)法国高铁TGV自1981年正式运营,至今30年造成2起人员伤亡事故。(4)德国城际特快ICE自1991年正式运营,至今20年,除了在1998年发生特大脱轨事故造成101死88伤外,无其他伤亡。
6月30日投入京沪高铁自6月30日投入运行半个月发生了5次故障。
相比日本、德国、法国,我国高速铁路发生伤亡事故频率明显较高,而京沪高铁半个月内5次故障,也使得全社会对高铁运营安全问题高度关注。国家领导胡锦涛、温家宝也立即安排人员过去调查问责,只是这一切,都是这件事故的受难者用伤痛换来的。为何别的国家可以在这么长时间里控制伤亡事故发生的频率呢?而我们只能在事发后做些弥补,加以重视,是不是该反思?
在这件事情上,希望有关部门能在铁路运行安全问题上更加重视,采购设备时请严把安全关。工作安排细化,责任到人。真的做到将生命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悲剧不再发生。因为伤不起的不只是生命还有民心啊!
第五篇: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背景链接】
2011年7月23日,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此次事故已确认共有六节车厢脱轨,即D301次列车第1至4位,D3115次列车第15、16位,最终导致200余人伤亡。有消息称是D3115次遭雷击后失去动力,临时停车,导致后续的D301次追尾。
2011年7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对受伤人员和伤亡人员家属表示亲切慰问,决定采取坚决措施,以交通、煤矿、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
【标准表述】
近一段时期,我国一些地方接连发生煤矿和非煤矿山矿难、道路交通事故、建筑物和桥梁垮塌事件,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也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不落实,防范监管不到位,制度和管理还存在不少漏洞,教训极其深刻。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和声誉。搞建设、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并非不计代价,更不能被少数人曲解为一切为发展让路。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安全、可持续的理念,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切不可片面追求速度,“要钱不要命”;必须坚决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
【措施】
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动力强劲,增长速度较快,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建筑等市场需求旺盛,各地有许多工程、项目处于集中建设阶段,安全监管难度增加,安全生产任务更加繁重。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深刻总结事故教训,全面加强安全生产,遏止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再度发生。
首先,实现安全生产,重在防患于未然。近期尤其要对以铁路、公路、桥梁为重点的交通运输,以煤矿为重点的矿山,以危险化学品为重点的工业领域,以在建住房项目为重点的建筑领域,全面排查并消除隐患。只要发现问题,该整改的迅速整改,该停工的立刻停工,该停用的坚决停用,不能姑息任何借口,不能放过任何隐患。
其次,搞好安全生产,关键要抓落实。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近年来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国家也制定了大量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许多要求已是反复强调、三令五申。至今安全生产事故仍然频发,主要是已确定的许多政策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当前必须狠抓制度落实,切实纠正一些地方、部门、企业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纪律松弛、责任不到位的现象,真正做到依法准入、依法生产、依法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