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托班第二周家园小报
宗汉实验幼儿园
第二周让孩子对水果产生兴趣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许多幼儿却不喜欢吃水果,这令年轻的妈妈们非常头疼。有专家分析说,这些孩子主要是些处于换乳期、开始进食其他食品的婴儿。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已经有简单的思维,他们无法判断食物的来源,就会产生恐惧感,因此许多孩子不是因为饱胀感而厌食,更多的是由于一种不安全感。
因此妈妈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对水果产生兴趣。家长们可以经常在室内放一些色彩鲜艳的水果并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加工水果,如把香蕉的皮去掉,取出里面的果瓤,用勺子分成一个个小块,并压成香蕉泥,让孩子看到整个过程,那样他就不会因为陌生而拒绝水果了。
托班:茅、张、余
第二篇:小四班第二周家园小报
宗汉街道实验幼儿园第二周初春幼儿保健知识
初春时节,早晚温差大,教师提醒各位家长,要注意给幼儿添减衣服。有时“春捂秋冻”的原则,其实是没错的,但是也不能过于恪守,因为这个季节阳光温暖却时常伴有凉风,穿得太多又容易出汗被风吹很容易受凉。所以据一天的天气变化,适当的为孩子添减衣服是很重要的。
传染疾病多发季节,家长应注意预防,室内多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专家说,风疹、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也会感染,但由于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其感染对象主要为幼托儿童和小学生,能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此外,由于幼儿园内幼儿密集,很容易在孩子们之间形成交叉感染。对易感儿童可应用“麻风腮”联合疫苗或水痘减毒活疫苗免疫预防。● 其次,春季也是手足口病(发疹性口腔炎)好发的季节,感染对象主要为幼托儿童或小学生。该病主要通过接触污染的手、毛巾、手帕、茶杯、玩具、床上用品等感染。学校和家长要注意预防,室内多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随着惊蛰节气(3月6日)过后,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蚊子苍蝇开始繁殖,在这一季节,应当要积极消灭早春第一代蚊蝇,这也是控制夏天蚊蝇数量的好办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现在,正是幼儿爬山、踏青的好时节,带幼儿外出舒展筋骨,不仅可以让他们心情放松,更有增强抗病能力的功效。如果,家长没有太多的时间,平时可以进行空气浴、日光浴,这些方法对增强抵抗力也有极大的帮助。
● 一定要注意室内是否通风。每天,家长还要注意看天气预报,当气压低、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少让小孩子出门。人多的场合也尽量不要带孩子去,因为很多商场都是靠空调调节,空气质量并不理想。
● 饮食要有规律,不吃或尽量少吃吃冷饮和煎炒烤炸等容易引起上火的东西。尤其是冷饮,会使咽喉道局部血管收缩。正常状态下喉道都会有细菌隐藏,一旦局部抵抗力差,就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煎炸的东西容易损伤口腔及咽喉的黏膜,引起炎症,因此也不能多吃。● 不吃生冷食物,不吃煎烤食品,不等于偏食或忌口。有的老人家总说这种食物寒凉那种食物燥热,不让幼儿吃,其实,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益处,都含有必需的营养素,只有合理搭配、均衡营养才能吃出健康身体。最后,给孩的膳食要多变换花样才能让孩子爱吃、多吃。
小四班胡、马
第三篇:小三班第二周家园小报
宗汉街道实验幼儿园家园小报第二周宝宝的“回园综合症”,是正常现象,就像大人放长假后不愿上班一样。寒假假期虽然不长,但是对于还没有自制力的宝宝来说,依然需要家长策略性的引导。家长应在回园前一天开始帮助孩子“热身”,以便孩子们尽快“收心”。回园初期,老师也应注意帮助孩子矫正“野”性的延续,以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尽量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让宝宝重新投入到幼儿园生活中。
安排时间温故而知新
很多宝宝可能在幼儿园学习的时候很乖很听话,但是寒假一“疯玩”,所学到的知识都抛之脑后。不妨安排一定时间,回顾上周的知识要点,如:新的拼音、汉字等,在回园后才能“温故而知新”。
激烈的活动尽量不安排在最后一天
长途旅游和参与刺激的活动,尽量不要安排在假期的最后一天;严加控制玩游戏、看电视的时间,让心情慢慢平静下来。
按时作息调整好生物钟
对学生在假期未能达成的愿望,只要是合理的、可能的,就跟孩子订好计划,尽量在下一个假期里实现,作为激励孩子在新学期学业进步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家长要引导孩子转换角色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应注重寓教于乐的引导。作为家长也应引导孩子转入新的角色,家长要让宝宝知道上课并不枯燥,引导他们体验进取的乐趣,体会学习的成功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家长本身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例如:要孩子按时睡觉休息,但家长却约上几个好友,在家里通宵打麻将。那孩子能休息得好吗?家长应该在这段时间内,和孩子一起把生活作息按照平时的状态,并尽量创造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
家长帮助孩子调动上学积极性
调动孩子积极的心态。比如多跟孩子讲讲幼儿园的事情,帮助孩子回忆在幼儿园的高兴事和趣事:被老师表扬几次、得到多少小红花、有什么好玩的玩具等,还可跟孩子一起做跟幼儿园相似的亲子游戏活动,避免孩子沉浸在假期的喜悦中而排斥幼儿园。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语,从正面的角度给孩子以信心。同时给孩子补充一些必要的文具,让孩子感到上学的幸福感,期待着开学。
小三班
沈、胡
第四篇:小一班第二周家园小报
宗汉街道实验幼儿园第二周在家庭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理习惯
1、引导孩子形成自理的意识,家长一方面要改变自身对孩子包办代替过多过细做法,扭转孩子的依赖心态;另一方面,要培养和强化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识。从上小学开始就慢慢学会自己管理好自己,同时,在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要求孩子每天坚持自己穿衣、叠被、整 理学习用品等,这样天长日久孩子的自理意识
就会不断加强,自理习惯也会在自理能力的提高中逐步形成。
2、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好的习惯与较强的时间观念是分不开的,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自理习惯的同时,必须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提高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家庭作息时间表,督促孩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到校上课、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使孩子逐步学会在时间的制约下调整自己的行为。
3、帮助孩子掌握家庭学习的几个环节,孩子回家后的学习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对于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最初,孩子并不知道在家如何学习,这就需要家长的精心培养。家长要帮助孩子掌握学习的四个环节;即复习、作业、检查、预习。复习就是把当天所学的知识重新过目一遍,找出重点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然后把写完的作业仔细检查一遍;最后,把下堂课要学的知识预习一遍,对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通过字典来掌握,对不懂的问题做上标记,以便下堂课上注意听老师讲解。为了帮助孩子掌握这四个环节,开始时,家长必须同孩子一起一步一步地进行。在孩子熟悉并掌握了复习、作业、检查、预习的方法后,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行为进行督促和指导,使其逐步形成稳固的习惯,据有关研究表明,低年级小学生一旦形成“复习、作业、检查、预习”这样一个家庭学习的习惯模式,不仅会促进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会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4、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要培养孩子的自理习惯,家长本身的表率作用很重要。所以,家长应在平时要注意以好的言行影响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井有序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感到自己的父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做好。这样,孩子便会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中,学到家长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的优良品质和好的习惯。
总之,良好的自理习惯是成功的基础,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是孩子良好习惯的设计者和培育者。
小一班:陈、巧、许
第五篇:中一班第三周家园小报
宗汉街道实验幼儿园家园小报第三周教养孩子你过度了吗
凡事都有个限度,对孩子的教育和养育也是如此,不能过度。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可有些家长为培养子女倾注了全部心血,孩子的表现却令人失望。是孩子笨吗?不是。家长可以经常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自己对照,看看是否存在下面教养过度的问题。过分亲昵
亲昵是爱的一种表现式,是很自然的。但过分亲昵,会使孩子在情绪上不适当地依恋父母,以致影响个性的发展。如幼儿仍有婴儿的行为;学龄儿童仍保留婴幼儿的态度,说话嗲声嗲气;父母不在身边遇事只会哭,这对孩子将来适应社会将产生不良影响。过分照顾
孩子的生活需要成人的照顾,这种照顾应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有些家长却不是这样:当孩子可以自己穿脱衣服时,还要替他穿脱;可以自己吃饭时,还要一口口去喂;当孩子已经走得稳当了,还不让他独自上下楼等等,整天形影不离,不给孩子一点锻炼的机会。在这样“照顾”下成长的孩子,可以说没有一个不娇气的,当他们离开父母以后,将无法独立生活。过度营养
孩子在生长发育期,注意饮食中的营养是对的,这是保证孩子健康体魄所必需的。但超出身体需要的营养,不但在经济上是种浪费,而且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也不利。有些家长误以为孩子吃的营养越多越好,除牛奶、鸡蛋、鱼、肉之外,还迷信各种广告宣传,买许多保健品给孩子吃,使孩子营养过剩,出现越来越多的小胖子,同时,儿童性早熟也多了起来。过高期望
孩子从踏入小学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已站在了人生竞争的起跑线上。据调查,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家长认为“最高兴的事情”是孩子学习成绩好,而“最恼火的事情”则是孩子学习成绩差;有90%以上的家长期望子女能入大学深造,55%的城市家长希望孩子将来成为硕士、博士。过分保护
担心孩子的安全,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孩子外出交朋友,不要孩子做必要的劳动,舍不得孩子吃苦。这种过分保护导致儿童某些生理、心理机能退化。一些家长一方面在学业上拼命给自己孩子“加压”,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生活尽可能地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方便导致现在的孩子大脑“发达”,四肢无力。在舒适、方便中,孩子成长过程中用于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就这样被剥夺了。
可以说,家长传统而片面的教养观念,严重妨碍了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这种过分教养,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不正常的生长环境。
总之,对孩子教育的各个方面都要严格掌握火候,做到恰如其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教育,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解放他们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健康地成长。不然你虽然有良好的动机,却只能收到不良的效果――好心办了错事,爱孩子变成害孩子。
中 一 班卢施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