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53年至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水俣镇是位于日本九州南部的一个小镇,属熊本县管辖,全镇有4万人,周围村庄还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由于西面就是产鱼的不知火海和水俣湾,因此这个小镇渔业很兴旺。1925年,一个资本家在此建成一个小工厂,叫日本氮肥公司。1932年又扩建了合成醋酸工厂,1949年开始生产氯乙烯。1956年产量超过6000吨,这个企业由此而发家。就在这“繁荣”的背后却酝酿着一场灾难。
1950年,在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中,发现一些猫的步态不稳,抽筋麻痹,最后跳入水中溺死,当地人谓之“猫自杀”,但没有人研究这事。当后来得知这是一起公害事件时,有人称为“自杀猫事件”。
1953年,在水俣镇发现了一个生怪病的人,开始时只是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一会酣睡,一会兴奋异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但没人知道这是什么病。
1956年5月,又在医院出现4个这种病人,得这种病而没有入院的患者还有50多人。这才引起本地熊本大学医学院一些人的注意。在调查中,把猫死人病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初步找到吃鱼中毒这个共同受害的根源。
1957年,由于鱼有毒使成千上万渔民失业。
1958年春,资方为掩人耳目,把排入水俣湾的毒水延伸到水俣川的北部。六七个月之后,这个新的污染区出现了18个水银中毒的病人。于是引起广大渔民愤怒,几百名渔民攻占了新日本氮肥公司,捣毁了当地官方机构。但资方仍拒不承认污水毒害的事实。
到1963年,熊本大学“水俣病医学研究组”从水俣氮肥厂乙酸乙醛反应管排出的汞渣和水俣湾的鱼、贝类中,分离并提取出氯化甲基汞(CH3HgCl)结晶,用此结晶和从水俣湾捕获的鱼、贝作喂猫实验,结果400只实验猫均获得了典型的水俣病症状。用红外线吸收光谱分析,也发现汞渣和鱼贝中的氯化甲基汞结晶同纯氯化甲基汞结晶的红外线吸收光谱完全一致。对水俣病死亡病例的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在显微镜下也发现大脑、小脑细胞的病理变化,均与CH3HgCl中毒的脑病理变化相同。
1964年,日本西部海岸的新泻县阿贺野川流域,由于另一垄断企业“昭和电工公司”含汞废水的污染,也出现了水俣病,在很短时间内患病者增加到45人,并有4人死亡。这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汞污染能给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综合上述各种材料,日本政府于1968年9月确认水俣病是人们长期食用受含有汞和甲基汞废水污染的鱼、贝造成的。
据1972年日本环境厅统计,水俣市的病患者有180多人,其中有50多人已经死亡。新泻县阿贺野川的病患者102人,其中有8人死亡。共有283人受到严重毒害,以至面临死亡。实际日本受害人数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仅水俣市受害的居民已有1万人左右。但日本氮肥公司长期以来以保密为借口,拒不提供工艺过程和废水试样,致使水俣病一直拖了6年才弄清楚。到1967年8月,在400只猫以醋酸厂废水作试验全部得水俣病的事实面前,该公司虽然不得不承认该厂含汞废水污染带来的灾害,但仍继续排放含汞废水。直到1972年仍有渔民不断地向该公司提出抗议,举行游行示威。
1979年3月23日上午10时,在熊本地裁刑事二部对原氮肥公司经理吉冈喜一(时年77岁)和造成水俣病的工厂原厂长西田荣一(时年69岁)进行公判。裁判长右田实秀宣判:因企业活动引起的公害犯罪,必须严格追究组织上的责任者,但根据两被告年事已高,分别判处他两人监禁2年缓期3年执行。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追究公害犯罪者的刑事责任。
第二篇:日本3.11事件措施
日本政府和东电集团针对3.11事件采取的措施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4月1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将此次地震称为“东日本大地震”。截至当地时间4月12日19时,此次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3232人死亡、14554人失踪。“311”也成了日本大地震的一个符号
日本政府对3.11事件采取的措施
在大地震于11日下午2时46分发生后,2时50分日本首相官邸即成立紧急应变中心,首相菅直人在二小时后以冷静的语气,呼吁日本国民冷静面对,相关的应变机制与救灾措施则同步启动,而一度断讯的电话与网络,则在最短时间内抢修复原;核电厂自动停机、机场铁路电车安全停驶、消防救灾人力以及自卫队、特警等,全都立即到位。
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在首相官邸危机管理中心设立官邸对策室,并发出指示让所有内阁成员到官邸集中,并指示防卫大臣北泽俊美派自卫队参与救灾活动。数小时以后,日本首相菅直人发表电视讲话,就救灾工作做出部署。日本政府发言人说,政府正在派遣自卫队前往地震灾区救援。防卫省也设立地震灾害对策本部,负责与受灾的日本各地进行联系,并下令在灾区的自卫队随时待命。
3月11日傍晚,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召开了紧急灾害对策总部会议,包括菅直人在内的全体内阁成员悉数出席,会议决定日本的自卫队军舰和战斗机受命赶往灾区,参与搜救。此外,日本自卫队已派遣8000名救援人员展开救援行动。
地震后,日本核电站出现异常。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自动停止运行,用于冷却反应堆的应急柴油发电机也无法正常运行,不能继续对核反应堆进行冷却。但鉴于无法确认是否有放射性物质外泄,日本首相菅直人11日晚根据《原子能灾害对策特别措施法》发布“原子能紧急事态宣言”。
3月12日,日本时事社援引东京电力公司的消息说,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15时6分爆炸后释放大量核辐射造成重大二次灾害。日本政府把福岛第一核电站人员疏散范围由原来的方圆10公里上调至方圆20公里,把第二核电站附近疏散范围由3公里提升至10公里。国际原子能机构说,日本正从两座核电站附近转移17万人。
日本共同社报道,所有停泊在横须贺港的自卫队军舰已受命前往宫城县。8架F-15型战机已从位于石川县和北海道的航空自卫队基地起飞,赴灾区核实受损情况。陆上自卫队派出几架搭载有视频传送仪器的直升机。
为防止核反应堆内气压升高,导致容器无法承受压力而破损,日本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3月12日下令东京电力公司将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反
应堆容器内的蒸汽释放到外部。这是日本核电站首次采取打开阀门向外释放蒸汽的紧急避险措施。
3月13日,由于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反应堆冷却系统故障,大量冷却水被高温蒸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所属东京电力公司不得不采取注水、排气等措施。此后,由于注入淡水的水泵出现故障,又不得不改注海水,以冷却反应堆。
由于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政府13日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初步将此次核事故定为4级,并表示这个等级有可能会随着事态的发展而调整。
福岛核电站地震当天出现异常后,福岛县向以福岛第一核电站为中心半径3公里之内的居民发出避难劝告,同时要求3公里至1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不要外出。在12日确认有放射性物质外泄后,日本政府将这一范围扩大到20公里,并将第二核电站附近疏散范围由3公里扩大至10公里。15日,日本政府要求第一核电站20公里至3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躲避到屋内。
3月15日,在日本福岛县,日本自卫队成员在对核电站事故辐射影响的部分地区进行清洗前戴防毒面具。
3月16日下午日本明仁天皇通过电视向日本国民发表讲话,他祈祷在这次大地震和海啸后人民平安,并对正在升级的核危机表示关注。
日本防卫省17日表示,陆上自卫队的两架直升机已开始向福岛第一核电站三号机组注水。报道指出,直升机这种作业一次注水量最多可达7.5吨。日本当局还计划派遣更多架直升机,前往福岛核电站协助注水作业,同时,直升机也对福岛核电站上空的辐射量进行检测和监测。
3月20日,日本内阁官方长官枝野幸男表示,在东日本大地震中受到破坏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最终将被废弃。
3月26日,福岛核泄漏放射量达到6级“重大事故”水平。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近日启用“紧急状态放射能影响快速预测系统”(SPEEDI),以近期各地的放射能测定值为依据,对福岛核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扩散量的数值进行了推算。结果显示,从事故发生的12日上午6时至24日零时止,福岛第一核电站外泄放射性碘的总量约为3万万亿~11万万亿贝克勒尔。这个数值已经超过美国三里岛核事故(5级),相当于国际评价机制的6级“重大事故”水平。而部分地区的土壤核污染水平,已与切尔诺贝利事故相当。
4月12日,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定为7级。这使日本核泄漏事故等级与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相同。
据日本雅虎新闻4月16日报道:日本政府16日解除了在福岛检测出放射性碘的原乳销售限制,对福岛市、磐城市等25个市、町、村解除了销售限制.日本气象厅已对岩手、宫城、福岛三县的太平洋沿岸发布大海啸警报。从北海道至伊豆群岛均发布海啸警报。地震或将引发约6米高的海啸。日本岩手县釜石市观测到最高4.2米的大海啸。另据悉有许多汽车被冲走。共同社报道说,测得震度6强的地区为宫城县中部、福岛县中通、福岛县滨通、茨城县北部等。测得震度6弱的为岩手县沿岸南部、岩手县内陆北部、岩手县内陆南部,宫城县南
部、福岛县会津、栃木县北部、栃木县南部、千叶县西北部等。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也已向俄罗斯、马里亚纳群岛以及菲律宾发布了海啸警报。据最新报道,日本港湾空港技术研究所18日发表调查报告指出,这起海啸最大高度可达到20米。日本读卖新闻报导,至少有23米高。
4月19日,福岛核电站第4核反应堆发现高浓度污染积水。日本原子能安全与保安院18日夜举行记者会,宣布有一个重大数据出现了差错。保安院说,18日下午发表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地下出现高浓度污染积水,其深度不是原先发布的20厘米,而是5米。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9日讯据日本时事通信4月18日报道:JR日本于18日宣布,东北新干线将于本月内恢复全线运行。受东日本大地震的影响,东北新干线的福岛—盛冈线路目前处于暂停状态。而此次决定将会使东京—仙台之间的新干线时隔1月半恢复正常通行。
中新网4月19日电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国家战略担当相玄叶光一郎在19日上午的阁僚恳谈会上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现象,例如有的旅馆、酒店拒绝福岛县民的住宿预订,他要求内阁成员“尽己所能对相关业界进行教育指导”,努力纠正歧视现象。
《读卖新闻》19日报道,为避免国债和财政赤字进一步增加,考虑发行的“复兴再生债”将不同于普通国债,发债同时将确立还债资金来源。执政的民主党干事长冈田克也18日表示,将通过新增税收偿还“复兴再生债”,民主党和政府下一步将探讨增税方式、时机和规模。另据报道,日本政府拟最早从2012财年起提高消费税,从现阶段的5%提至8%,新增消费税收入将专门用于灾后重建,征收期限为期3年。据测算,消费税提高3个百分点,国库每年将增加税收收入大约7.5万亿日元(约合907亿美元)。日本政府定于本月下旬向国会提交2011财年第一次补充预算案,总额约为4万亿日元(约合484亿美元)。根据民主党政府设想,第一次补充预算案财源将不通过发债筹集,主要依靠“挤占”原有预算中的养老金国库负担等财政开支。
据美国媒体7月1日报道,为应对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所造成的全国电力危机,日本政府日前出台多项限制用电规定,其主要对象是公司、商场等用电大户。规定要求,即日起,位于东京的大型工厂、办公大楼、百货商场及大学等机构设施的用电量必须较去年同期下降15%。据悉,限电规定将在7月1日至9月22日间实施。期间,正常工作日的限电时段为早上9点至晚上8点。日本贸易部官员表示,违反限电规定者将被处以最高12.4万美元的罚款。
东京电力集团针对3.11事件采取的措施
3月12日,日本时事社援引东京电力公司的消息说,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15时6分爆炸后释放大量核辐射造成重大二次灾害。
3月15日早晨,2号机组又传出爆炸声。负责核电站运营的东京电力开始撤离部分工作人员
3月25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官员在日本福岛市对新华社记者说,福岛核
电站事故处理可能长期化。东京电力公司原子能本部福岛事务所副所长小山广太当天对记者表示,由于此次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非常复杂,目前很难确定事故何时才能处理完毕。公司现阶段主要任务是控制核物质泄漏,暂时无法给出今后1个月或半年的工作日程表,此次事故处理可能长期化。
3月26日,一,二,三号机组进行直升机喷水。
3月30日下午,日本电力公司社长胜俣恒久在记者招待会上就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向公众正式道歉,并宣布核电站1-4号机组已确定无法使用,将被废弃。
为解决核电站周边受灾居民的生活援助问题,东京电力将专门设置“福岛地域支援室”进行处理。针对因事故而受损的农作物赔偿问题,东京电力将在国家援助的同时,依据核能损害赔偿制度制定赔偿标准。
据新华网消息,日本东京电力计划初步向每个因核泄漏事故避难的家庭支付100万日元临时赔偿金,此笔费用最早将在本月内支付完毕。据有关人士透露,东京电力临时赔偿金总额将达到500亿日元。
东京电力公司4月5日说,将尽快给因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而蒙受损失的民众提供初步赔偿,并设立专门咨询窗口,以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在赔偿问题上,东京电力公司计划参考日本政府援助海啸受灾者的做法。日本政府给每个海啸受灾家庭提供的初步援助金额达100万日元(1美元约合84日元),不过按日本媒体的分析,东京电力公司的初步赔偿金可能只有数十万日元。东京电力公司5日还说,从3月31日开始向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20公里、福岛第二核电站周围10公里范围内的9个市町村分别支付2000万日元的慰问金。但福岛县浪江町已表示拒绝接受,并认为应该优先赔偿个人。
中新网6月23日电据共同社报道,日本财产保险协会22日称,因东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地震保险赔付金额已超过1万亿日元。截至21日的理赔案件数为554005件,金额为1000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05亿元),几乎相当于阪神大地震(783亿日元)的13倍。日本政府此前估算的赔付额约为9700亿日元,实际已大幅超出。
第三篇:环境污染案例水俣病公害讨论参考答案
实习三 环境污染案例讨论
【目的要求】 熟悉环境污染案例的调查分析方法;了解环境污染所致公害事件的危害性及防治。
【案例】 水俣病公害事件
【资料1】 水俣湾位于日本九州岛西侧不知火海东岸。水俣市是以新日本氮肥厂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市镇,人口大约10万。
1956年4月,一名5岁11个月的女孩被送到水俣工厂附属医院就诊,其主要症状为脑障碍:步态不稳,语言不清,谵语等。在以后的五周内,病儿的妹妹和近邻中的四人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1956年5月1日,该院院长向水俣市卫生当局作了报告,说“发生了一种不能确诊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因这些人的症状和当地猫发生的“舞蹈病”症状相似,又因病因不明,故当地人称这为“猫舞蹈病”或“奇病”。
经过工厂附属医院、市卫生当局、市医院及当地医师会的调查,发现儿童及成年人中都有病例发生,初步调查共发现了30例患者,其中一部分自1953年就已发病并多数住在渔村。过去对这些患者的诊断不一,有的被诊断为乙型脑炎,有的被诊断为酒精中毒、梅毒、先天性运动失调及其它。因患者发病时期正赶上各种传染病流行期,且呈地方性和聚集性,故判定为一种传染病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问题讨论1]
1.为什么当时会判定在人群中流行的病为传染病?(因患者发病时期正赶上各种传染病的流行期,且呈地方性和聚集性,故判定为一种传染病。)
2.要找出引起本事件的原因,应作哪些调查?(应做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况研究,获得病因线索后,再用群组研究和实验研究证实)请设计一个调查方案?(调查目的:寻找该病的致病因素,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疾病前的状态,并证实病因,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措施,消除污染源,改造环境,控制并消除疾病的发展。调查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况研究,获得病因线索后,再选用群组研究和实验研究证实。调查内容:水俣湾环境污染源调查及环境监测;人群患病情况调查;致病因素的调查及实验证实。具体方法:
1、选择病例:医院病例、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新发病例、死亡病例;
2、对人群进行询问,了解其饮食、劳作等习惯与情况;
3、对患病及暴露人群、暴露环境中的表现出病态的生物,如鱼鸟猫等进行监测,如体液、组织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4、人群中患病率的测量,人群及动物机体功能的测量;
5、水俣湾一带水域及居民生活居住地区周围环境中污染源的调查。)
【资料2】 1956年8月熊本大学医学部成立水俣病研究组,对流行原因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早在1950年,在这一水域就曾发现异常现象:鱼类漂浮海面,贝类经常腐烂,一些海藻枯萎。1952年发现乌鸦和某些海鸟在飞翔中突然坠入海中。有时章鱼和乌贼漂浮于海面,呈半死状态,以至儿童可直接用手捕捞。到1953年,发现猫、猪、狗等家畜中出现发狂致死的现象。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当地居民称为“舞蹈病”的猫。即猫的步态犹如酒醉,大量流涎,突然痉挛发作或疯狂兜圈,或东窜西跳,有时又昏倒不起。到1957~1958年,因这样病死的猫很多,致使水俣湾附近地区的猫到了绝迹的程度。但是,水俣湾中的鱼类,大部分仍能继续生存,渔民照样捕鱼,居民仍然以鱼为主要食品。
流行病学调查后,专家们认为该地区的疾病不是传染性疾病,而是因长期食用水俣湾中鱼贝类后引起的一种重金属中毒,毒物可能来自化工厂排出的废水。进一步调查发现,当时工厂废水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如锰、钛、砷、汞、硒、铜和铅等。尽管研究人员在环境和尸体中检出了大量的锰、硒、钛,但以猫进行实验时却不能引起与“奇病”相同的症状。虽然研究组未能找到原因物质,但他们在1957年的研究中发现,由其它地区移来放到水俣湾中的鱼类,很快蓄积了大量的毒物,用这些鱼喂猫时,也引起了水俣病的症状。即受试猫每日三次,每次喂以捕自水俣湾中的小鱼40条,每次总量为10克。经过51天(平均),全部受试猫出现了症状。由其它地区送来的猫,喂以水俣湾的鱼贝类后,在32~65天内也全部发病。
[问题讨论2]
3.你认为水俣湾附近发生的这些病例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可能由于食用了水俣湾中的鱼贝类引起的中毒,由于水俣湾的海水可能被某种或某些化学物质污染,而污染物转移至鱼贝类体内,后者的摄入与水俣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为什么?(因为结合水俣湾地区的猫、水鸟类有自然发病的现象,及由其它地区移来放到水俣湾的鱼类蓄积毒物后喂受试猫时出现的水俣病症状可判定是由于海水污染,转移至鱼贝类体内,经猫、水鸟、人摄入引起的中毒,从受试猫疾病发生的慢性进程(平均51天)来看,可判定为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较大。)
4.该次中毒事件可否定为环境污染?(可以定为环境污染)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简言之,环境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了原有性质或状态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实质是人类活动中将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环境,影响其自净能力,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功能。)当时未采取任何措施会造成哪些影响?(如未采取措施,会从对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及人群健康三方面造成影响。含无机汞的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后,污染相关海域,其中的无机汞会沉积水底,被细菌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甲基汞,并被富集于水生生物(如鱼类或贝类等)体内,人们长期食用这种含甲基汞的鱼类或贝类,就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且会造成长期陆续的发病,1970年再次调查,发现水俣湾大量居民仍具有水俣病相关症状及某些精神及神经方面障碍,还发现一些出现率较高而过去不认为与本病有关的神经症状,如肌萎缩、癫痫性发作、四肢痛等,这些症状被认为是甲基汞中毒的慢性类型。同时还可能危及胎儿,造成大量伴有神经症状的先天性痴呆患儿的出生,1962年将这些胎儿确诊为先天性或称胎儿性水俣病。)5.研究组进行的实验研究为什么能证明水俣湾水域受到了严重污染?(在环境监测与尸检中检出大量重金属,其它地区移来的鱼贝类蓄积毒物,喂饲猫出现水俣病症状。)要充分证实这个问题还应作哪些研究工作?(寻找原因物质和暴露测量及实验研究证实)6.请从本例说明食物链在生物富集中的作用。(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体吸收环境中物质的情况有三种:一种是藻类植物、原生动物和多种微生物等,它们主要靠体表直接吸收;另一种是高等植物,它们主要靠根系吸收;再一种是大多数动物,它们主要靠吞食进行吸收。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前两种属于直接从环境中摄取,后一种则需要通过食物链进行摄取。环境中的各种物质进入生物体后,立即参加到新陈代谢的各项活动中。其中,一部分生命必需的物质参加到生物体的组成中,多余的以及非生命必需的物质则很快地分解掉并且排出体外,只有少数不容易分解的物质(如DDT)长期残留在生物体内。生物富集作用的研究,在阐明物质在生态系统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评价和预测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后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利用生物体对环境进行监测和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例中毒素在水体中经水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虾-小鱼-中鱼-大鱼)这条食物链的逐级富集,其浓度就会以十倍-百倍-万倍-十万倍-几十万倍乃至上百万倍的不同数量级大大增加起来)
【资料3】 1958年9月,熊本大学武内教授发现水俣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表现与职业性甲基汞中毒的症状非常吻合。因此,研究组开始用甲基汞进行实验,结果投给甲基汞的猫出现了与吃水俣湾的鱼贝类后发病的猫完全相同的症状。与此同时,研究组进行了第一次环境汞的调查。结果表明,水俣湾的汞污染特别严重,在工厂废水排出口附近底质中含汞量达2.010ppm,随着与排水口距离的增加,含汞量也逐渐减少。水俣湾内鱼贝类的含汞量也很高,贝类含汞量在11.4ppm~39.0ppm之间,牡蛎含汞量为5.61ppm,蟹为35.7ppm。当地自然发生的病猫和投给甲基汞的实验性病猫的含汞量为:肝37ppm~145.5ppm(对照组为0.9ppm~3.6ppm);肾12.2ppm~36.1ppm(对照组0.09ppm~0.82ppm);脑8.05ppm~18.6ppm(对照组0.05ppm~0.13ppm);毛发21.5ppm~70ppm(对照组0.51ppm~2.12ppm)。
23名水俣病死者脏器中含汞量也很高。1960年调查发现患者的发汞值高达96.8 ppm ~705ppm。停止吃鱼后,发汞量逐渐下降;健康者中发汞高达100 ppm~191ppm。1960年9月内田教授从一个引起水俣病的贝类体中提取出了甲基汞。
[问题讨论3]
7.研究组的环境汞调查说明了什么?(水俣湾汞污染特别严重。)水俣病的病因是什么?(甲基汞中毒。)理由是什么?(生物监测发现:水俣湾内鱼贝类的含汞量很高,23名水俣病死者脏器中含汞量也很高,停止吃鱼后,发汞量逐渐下降;患者及健康者中发汞高,1960年9月内田教授从一个引起水俣病的贝类体中提取出了甲基汞;实验研究证实:投给甲基汞的猫出现了与吃水俣湾的鱼贝类后发病的猫完全相同的症状。)
8.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发现机体接触了汞或甲基汞?(需要运用暴露测量中的生物监测及健康测量中的功能测量的方法,以暴露生物标志物估测内剂量。在进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时,经常测量机体的功能,无论被调查者健康状况如何,是否有病,都必不可少地需要测量某些器官系统功能的改变;生物监测方法可以评估体内化学物剂量可通过测量生物组织或体液(血、尿、呼出气、发、脂肪组织等)中化合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的量。汞易通过血脑屏障,而甲基汞是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血脑屏障,汞和甲基汞中毒对人体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汞可损害周围神经的轴浆和髓鞘。慢性汞中毒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以后逐渐发展出现小脑和锥体外系受损症状。甲基汞中毒主要表现为脑神经系统损伤的症状。)如发现某地居民发汞值明显高于正常范围最高限值,我们要查出原因,应进行哪些工作?(暴露测量:需要直接询问,自己填写调查表,或寻找参考有关受试者及环境的记录,对环境进行物理、化学测量等多种方法。)
【资料4】 尽管作了大量的调查,但由于未采取实际防治措施,病例仍不断出现。另一方面,氮肥公司却反驳说,在生产流程工艺中根本不使用甲基汞,只使用无机汞,所以拒绝承认该工厂是污染来源。1962年末,熊本大学的入鹿山博士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该厂乙醛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渣浆,并从中测出了氯化甲基汞。这个发现确凿无疑地证实,用作催化剂的无机汞是在乙醛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甲基汞,然后排入水俣湾中。
1962年底,官方承认的水俣病患者为121人,其中死亡46人。进一步调查发现,患者家属中84%的人具有和水俣病有关的某些症状,55%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某些精神和神经系统方面的障碍。对污染最严重的水俣地区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居民中28%出现感觉障碍;24%协调障碍;12%言语障碍;29%听力障碍;13%视野缩小;10%有震颤以及其它神经症状。调查还发现了一些出现率较高过去却不认为是与本病有关的神经症状,如肌萎缩、癫痫性发作、四肢痛等。这些被认为是甲基汞中毒的慢性类型。
截止1974年12月,已正式承认的患者为798名,其中死亡107人,另外,还有2800人左右已提出申请,等待承认。
[问题讨论4]
9.为什么氮肥公司拒绝承认是污染源?(其在生产流程工艺中根本不使用甲基汞,只使用无机汞,所以拒绝承认该工厂是污染来源。)如何去证实?(在生产环节中检测出直接致病物质。)
10.为什么说水俣病是历史上发生的公害病之一?(公害病:一般认为是环境污染引起的地区性疾病。公害病不仅是一个医学概念,而且具有法律意义,须经严格鉴定和国家法律正式认可。公害病有下列特征:①它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疾患。②损害健康的环境污染因素是很复杂的,有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有单因素作用或多因素的联合作用;污染源往往同时存在多个,污染源的数量及其排放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同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之间一般具有相关关系,确凿的因果关系则往往不易证实。③公害病的流行,一般具有长期(十数年或数十年)陆续发病的特征,还可能累及胎儿,危害后代;也可能出现急性暴发型的疾病,使大量人群在短时期内发病。④公害病在疾病谱中是新病种,有些发病机制至今还不清楚,因而也缺乏特效疗法。)今后如何防止类似公害事件的发生?(公害病预防:综合应用临床医学、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公害病的病因、致病条件和对健康损害的早期表现以及公害病的临床特征和转归,为防治公害病提供医学依据;建立环境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系统,实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保证环境执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发生污染事故时快速反应并及时指挥、协调、处理;同时借鉴与运用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如1993年,日本通过了《基本环境法》,并最终于1997年,日本国会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估法》;1990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污染预防法”;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这些法律法规都可以从源头防止污染源的排放)
第四篇:日本地震事件的经济影响评估
日本地震事件的经济影响评估
1看,在短期内需要观察日本电力恢复进度对全球产品供应链造成的影响,从长期来看,需要关注灾后重建对日本财政造成的压力,以及核泄漏事件可能导致全球核电建设进程放缓、从而对传统能源价格产生影响。
从直接损失的情况来看,预计本次地震的直接经济损失小于阪神地震的10万亿日元。1995年阪神地震重创日本重要港口和工商业中心,本次地震波及的三县地处山区,主要产业以农、渔业为主,约占日本第一产业的8.2%,二、三产业占比仅分别为4.1%和3.9%。地震对日本核心制造业的资本和产能冲击相对较小,对建筑破坏十分有限,约为1995年的12%。从日本经济此前灾后重建的波动规律看,预计日本经济会在2011年第二季度出现明显下滑,主要金融机构都不同程度下调了日本2011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但是上调了2012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因为预计日本经济会在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出现比较强劲的反弹,2011年的增长速度预计也会上升。本次地震的三件事情值得关注:
短期需要观察日本电力恢复进度对全球产品供应链造成的影响。
福岛核电站和传统火电站遭受的损失极大影响了该地区的发电能力,预计未来2~3个月内日本电力供应将存在10%~15%的缺口,特别是在即将来临的夏季用电高峰时期这一影响可能会被放大。据测算,这样大的电力缺口每持续一个月,对日本经济增长就会拖累0.1个百分点。近20年来,亚太国家已经逐渐取代欧美成为了日本的主要出口国,但是在日本向亚太国家商品出口总额中仅有约18%是最终消费品,其余82%为资本品和半成品。这主要是由于在整个亚太经济逐渐一体化的过程中,已经有一大部分日本制造业企业将其中低端的组装制造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其他亚太国家,仅仅在本土保留高端的核心部分,特别是电子和汽车行业。这使得亚太新兴国家参与进国际分工,成为全球生产链中关键的一个环节,但这一组装生产环节的稳定十分依赖于日本在高端零件方面的供给。因此,即便日本出口占全球总出口额的比重在下降,从1985年占全球比重的9.5%下滑至当前的4.5%,日本在全球商品供给中依旧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日本的部分制造业产出受地震影响而中断的这段时间中,全球商品供应量的确会面临一定程度的冲击。
长期看需要关注灾后重建对日本财政造成的压力。
因为日元利率已经持续在零利率,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推动汇率贬值、注入流动性等政策组合来刺激经济应该是日本灾后基本的政策组合,但是目前均程度不同地面临阻力。鉴于日本国债95%以上由本国居民所持有,出现类似欧洲小国财政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国债余额占GDP的比例已经达到250%以上的背景之下,进一步实施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的空间受到制约。同时,日本央行推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固然有助于消除经济体内的流动性短缺,但并不会实质性有效改善居民与企业的贷款需求,特别是日本保险公司与金融机构调回资金,日元汇率不降反升,不利于日本通过增加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
从日元汇率走势看,预计日元不会显著走强,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经济的基本面并不支持,同时也因为主要发达国家央行的联合干预。金融市场预计欧元2011年会加息,也预计美国经济复苏较为强劲、QE2完成之后不会再继续推出新的QE3,这些基本面都并不有利于日元走强。另外从各国联手干预日元的经验看,往往是联手干预的方向与经济基本面一致时容易取得成效,目前看各国不希望日元大幅走强的干预方向与日本经济的基本面是一致的,因此容易取得干预成效。
需要观察核泄漏事件可能导致全球核电建设进程放缓,从而对传统能源价格产生影响。
首先,核电的审批或将更为严格,一些在计划中的核电项目可能因此被推迟或取消。其次,安全级别提升或不同技术路线的选择将大大增加核电项目的成本,同时也会改变各国对于核电“建设成本高、运营成本低”的通常看法,从而抑制各国企业投资核电的热情。从历史经验看,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欧洲进入了一个长达20年的核电发展的严冬期。1979年三里岛核电事故之后,美国在30年内没有新建核电站。在2010年国际能源署(IEA)曾预测到2050年时,核电的重要性只会略有上涨,占世界能源消耗的比重从目前的6%升至8%,但日本核泄漏事故发生后,该机构在3月15日指出受到这个事件的影响,核电的发展甚至连如此之低的增长率都难以实现。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评估看,当时苏联处理该事故就支出180亿卢布,事后采取的补救措施继续支出160亿卢布,共计340亿卢布的庞大支出按照当时的汇率换算就是340亿美元左右,本身就可以购买大量的石油等传统能源,这种评估预计会逐步改变国际社会所通常认为的核电项目“建设成本高、运营成本低”的通常看法,特别是如果考虑到核废料处理、以及可能出现的事故处理成本,核电的总体成本并不一定显著较低。就国际原油价格来讲,日本震后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了短期回落,这主要是由于地震造成部分原油处理产能的停产,部分需求出现短时间的突然中断(本次地震使得日本约有每日130万桶原油处理产能停产,这占全球日均原油进出口贸易的2%)。但是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需求中断通常都是暂时性的,经济复产后灾后重建及库存回补通常会拉动需求快速回升。更为重要的是,预计日本核泄漏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对传统能源依赖度的回升也将在未来逐渐拉动原油需求增长。
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对日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8%左右,进口占比13%左右。地震事件对中国的影响短期内主要体现在贸易渠道。由于中国的制造业大量从日本进口零部件和机器设备,所以可能遭受短期供应冲击,主要体现在汽车制造业和消费电子领域。例如某些日本合资汽车企业现在仅有两周的关键零部件存货,如果届时仍然不能恢复供应,国内的生产就面临压力。目前日本汽车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大约18%。如果日本汽车品牌受到冲击,对其他品牌可能会带来一些机会。在电力需求量较大的产业如钢铁业等,也可能存在类似的冲击并挑战其市场替代能力。
第五篇:由日本海豚湾事件引发的思考
今日看了莫婆娘推荐的电影《海豚湾》,心理为之震撼,恰巧又到一年省考时,百感交集,就以申论体写一篇观后感吧。
由日本海豚湾事件引发的思考
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的血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国泰民安的重要保障。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机械化、集中化、效率化的社会模式下,获取海洋资源是那么的顺风顺水。但是却出现了滥捕滥杀、过度开发等性质恶劣的行为与现象,其中人类的好朋友海豚就是受害者之一。
在日本捕杀海豚现象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到底为什么会这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有以下几点:
1、国家被管制政策多,自身存在恶习。首先,日本战后由美国监督,由于文化上的差别,经常受到西方世界国家的管制,恰恰如此,日本方面积恶已久,存在逆反心理。西方世界反对的,我日本就偏要做。再者,以“这是习俗”来做挡箭牌,结果在随机采访的日本民众中,几乎没人知道吃海豚是习俗,理由不攻自破。
2、捕杀海豚合法,不受法律保护。日本政府并没有制定关于保护海豚的法令,正是如此,捕杀海豚是那么的肆无忌惮。面对来采访拍摄的群众,以捕杀地点是私人领地,不容打扰侵犯为由,哄之、赶之、甚至威胁之。
3、利益驱使。一只海豚十五万美金,面对这么丰厚的利润,在背后的有渔民、商人还有政府。在政府的保护伞下,一天死去2万只。
4、欠缺有效的保护机制与配套设备。首先跨国保护问题。再次是保护海豚的行为与组织主要来自于民间,力量薄弱,技术支持有限。
5、政府监管部不力,隐瞒事实损害消费者利益。由于日本工业现状,大多海豚是汞超标,不能食用。日本政府不作为,不良商贩把海豚肉当做鲸鱼肉四处销售,损害日本消费者利益。
可以看出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而是看能不能做到。就以上问题,我提出一些建议。首先端正正确价值利益观,剁除恶习,保护民众。日本政府应当客观看待事实,不应当为暴利而隐瞒真相,导致日本民众与海豚为暴利买单。其次建立健全的海洋保护法律,做到有法可依。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再者,加大整顿市场力度,加强监督执法力,扩大宣传普及面。告知广大群众,由于汞超标,海豚肉不能食用。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力度,从生产销售全面监察,严格执法。最后,创建海豚新文化,海洋资源开发转型,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让世界看到转变。
有人说海豚的微笑是人类在自欺欺人,但人类与海豚确确实实存在精神上的交流,他们是人类朋友,爱护环境,保护动物,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