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杆



第一篇:水泥杆

青海新闻网讯 为助推2014年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做好建设物资的有序供应,国网青海物资公司从基础物资水泥杆供应着手,全力备战各项物资供应工作。

针对2014年上半年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水泥杆需求量62000余根,较2013年全年水泥杆需求翻了一番,且下半年开工的农网升级项目投资与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接近,水泥杆需求量依然巨大的情况。国网青海物资公司在前期掌握的省内各水泥杆生产厂家2013年年末库存量水平的基础上,按照中标清单核对水泥杆厂家库存型号和数量,对照省电力公司2014年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关键节点计划表,认真分析2013年农网水泥杆供应工作危险点,制定2014年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水泥杆供应方案并组织实施。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物资部、国网青海物资公司相关领导和人员,深入到2014年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水泥杆中标厂家现场核查水泥杆库存情况,与供应商协商确定中标水泥杆缺货部分排产、生产进度计划表,积极备战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通过向中标厂家通报2014年农网工程项目开工时间安排、水泥杆库存情况、需求时间和发货安排等信息,现场核查中标型号水泥杆库存量,充分沟通生产设备、养护手段、堆放场地、发货等相关事宜,确定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中标水泥杆加工进度要求及完成时限,为保障2014年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水泥杆供应奠定基础。通过现场核查各中标水泥杆供应厂家库存量较中标数量缺口较大,国网青海物资公司将按照与供应商商定的供货计划时间表,安排专人不定期核查生产进度、抽检质量,并采取多种措施督促供应商按期供货。

近期国网青海物资公司还将按照《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物资供应策划》,对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箱变、铁附件、导线等物资供应进行专项协调,同时积极向省电力公司专业部室汇报物资供应工作开展情况和需协调问题,与项目管理单位沟通现场物资需求和物资到货情况,明确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物资供应保障措施,扎实做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物资供应工作。

第二篇:铜线杆

铜线杆生产基本概述

铜线杆是生产电线电缆,漆包线,电子 线等铜线材的必需坯料,而铜线材是电子, 电气及通讯等工业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因铜及铜合金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及加工塑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电气,通讯等领域.随着世界电子电信高速稳定的发展,电线电缆,漆包线及电子线等行业对铜线材的需求也高速的增长,因而带动其上游产品铜线杆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世界铜线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来看,线材生产与消费总体上保持平衡,线材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线材消费大国,线材的主要消费市场均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铜线材消费均居世界前列.目前世界上线材消费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日本和德国.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铜线材的消费量美国,日本,德国分别为253×104t,88×104t和63×104t.世界电子工业,电气工业和通讯工业的发展巨大地拉动着铜加工工业的发展,目前世界铜产量的60%用于导体的生产.铜导体虽受到铝线和光纤的冲击,但在许多领域仍然有广阔的市场(如低压电线,地下电缆,设备,仪表和电机等还在大量的使用铜线),并还在不断地扩展新的应用领域,至今铜导体的用量有增无减.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国际市场需要各种漆包线150×194t,其中日本40×104t,美国60×104t;年需各种低压电缆约3000万公里,电话线市场需求量大于1300万对公里,CATV电缆大于140万公里.由此可见,在国际市场上,铜线的需求量非常大.2 铜线杆生产设备特点 铜线杆生产中最主要四种方法的设备,我国都应有尽有.拥有2台套浸涂法设备和至少700余台套的上引法机组用于生产无氧铜线杆,保守估计,设备年生产能力在180万吨至200万吨;从德国,美国,意大利引进的铜铸轧机组超过10台套,加上国产的连铸连轧机组,光亮铜线杆的生产能力至少为50万吨至60万吨;至于原有常用的横列式轧机轧制黑铜线杆,加上用水平连铸法制作型材的坯料,其年生产能力不低于30万吨至50万吨.也就是说,我国拥有的生产设备中,无氧,低氧铜线杆的年生产能力在220万吨至250万吨左右.加上黑铜线杆生产能力,将超过300万吨.由于乡镇企业的大量出现,一些简易的生产铜线杆的方法,也就无法在此估计之中.但上引法生产铜线杆规模小,产量低,无法与连铸连轧大规模生产竞争;传统的热轧法生产的黑铜线杆不仅产品质量差,而且对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国家将要淘汰生产.目前世界上铜线杆生产主要采用连铸连轧法,其特点:连铸速度快,长度大,产量大,节能;产品质量稳定,性能均一,表面光亮.传统的热轧法在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已逐渐被连铸连轧取代.国际上铜的连铸连轧生产线主要有:意大利的Properzi系统(缩称CCR系统),美国的South Wire系统(缩称SCR系统),德国的Krupp/Hazelett系统(缩称Contirod系统),以及法国的SECM系统.这些系统在原理上基本相同,其差别主要在铸机和轧机的形式和结构上.CCR系统采用双轮铸机和Y型轧机,对大截面锭子,在原轧机前加两平一立辊机架,箱式孔型.SCR系统采用一大四小的五轮铸机,平立辊连轧机,箱一椭一圆系统.Contirod系统与SCR基本相同,但铸机改为“无轮双钢带式”,即Hazelett式.SEC1M系统采用一大三小的四轮式连铸机,箱一扁一圆,扁一扁一圆系统.世界上拥有连铸连轧生产线最多,生产能力最大的国家有美国,日本和德国.连铸连轧生产线中采用最多的是SCR(美国南方线材公司)生产线,目前世界上拥有的SCR连铸连轧生产线已达69条,分布在世界上25个国家和地区,产量占世界铜线杆产量的50%以上.我国拥有CCR,SCR和Contirod的铜连铸连轧机十余台,其中产量高的年产10万吨铜线杆,而且这些连铸连轧机生产出来的铜线杆质量都十分好,特别像Contirod系统生产的铜线杆,深受用户喜爱,而且有很大的出口份额.我国还自己设计制造铜连铸连轧机,但采用者较少.3 铜线杆生产工艺分析

铜线杆制造技术当前最主要的有四种,分别生产不同材质的铜线杆.生产含氧量在20ppm以下的无氧铜线杆,采用浸涂成型法和上引冷轧法;采用连铸连轧法制造的铜线杆为光亮铜线杆;采用铸锭,回线式(或称横列式)轧制的铜线杆为黑铜线杆.六十年代末,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发浸涂成型法(Dip—forming)新工艺制造铜杆.浸涂成型是利用冷铜杆吸热的能力,用一根较细的冷纯铜芯杆(或称种子杆),垂直通过一只能保持一定液位高低的铜水池,使铜水与该移动的种子杆表面铜熔合在一起,并逐步凝固结合成较粗的铸造状态铜线杆,然后经冷却,热轧,冷却,绕制成圈,整个过程是在封闭的,有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的.哈尔滨电缆厂引进了浸涂法设备后,生产出质量优良的含氧量在20ppm以下的铜线杆,在八十,九十年代中为该厂获得良好声誉与经济效益.七十年代初,芬兰的Outokumpu公司成功的采用上引冷轧法制造无氧铜线杆.它是利用一种管式铜套(即石墨结晶器)其下端伸入并浸没在熔化的铜液面下,上端与真空泵

连通,开始时将结晶器内空气抽出,在真空作用下,使管内产生负压,铜液徐徐吸引向上,并在引升器附近很快凝固成光亮铸锭.然后经冷轧或冷拉成杆.上引法生产的铜杆含氧量在lOppm以下,表面光亮.自八十年代初,我国由芬兰引进上引法生产铜线杆的机组以后,以上海电缆研究所为主对上引组仿制并国产化,获得很大成功.目前上引法铜产量占有我国用铜线杆数量的一半.上海电缆研究所生产的上引法机组,产量世界第一,且由于质优价廉而畅销国内外.这是九十年代铜线杆生产的很大成功.常规的,传统的铜线杆生产法,是把铜液铸成船形锭后再加热,经横列式(或称回线式)轧机轧制而成黑铜线杆.这种铜线杆表面发黑有一层氧化皮,长度又受到铜船形锭重量的限制,含氧量超过200ppm至500ppm,因此影响下道工序加工的性能,特别拉细线时更受影响,拉线时断线事故更易发生.现对上述四种方法生产的铜线杆作一个比较: 浸涂成型法:能生产大长度光亮无氧铜线杆,导电率为101~102%1ACS,含氧量20ppm以下,铜线杆圈重3.5~10吨.上引冷轧法:能生产大长度光亮无氧铜线杆,导电率为101~101.4%1ACS,含氧量lOppm以下,铜线杆圈重2吨.连铸连轧法:能生产大长度光亮低氧铜线杆,导电率为101~102%1ACS,含氧量200~300ppm,铜线杆圈重达5吨.回线轧制法:生产短长度有氧化皮的黑铜线杆,导电率为99.5~100.5%1ACS,含氧量200~500ppm,铜线杆圈重只有86~136公斤.(因受船形铜锭重量的限制)在欧洲曾对上述四种方法的下道工序和拉线结果进行调查.我国在九十年代中期为发展耐冷冻漆包线,对漆包线用铜材材质和加工工艺立题研究,经过大量的对比试验得出了几乎与欧洲试验相同的结论:用浸涂法生产的铜线断线的次数很少;用连铸连轧法生产的铜线杆,由于含氧量适中,因此它的缺点很少,其中用Contirod法生产的铜线杆,比SCR法或CCR法生产的铜杆更软,延伸率好,表面质量很好;用回线轧制法生产的铜线杆,在拉制小直径的铜线时断头率高.上引冷轧法生产的铜线杆质量也很好,但应防止在生产时渗入较多的废铜线或其它旧铜料而影响本来是良好质量的铜线杆.国内连铸连轧生产线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大部分投产早,规模小,在经济规模上没有多大的优势,有1O万吨规模生产线的企业只有南京华新,常州金源,潮阳马华窿,另外江西铜业从美国引进的15万吨连铸连轧线杆项目于2003年投产.由天津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的天津大无缝铜材有限公司引进德国Contirod连铸连轧生产线,年产15—18万吨铜线杆,已于2004年4月开始试生产,相应的后道加工设备也将在年底安装调试,即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铜材加工企业.4 铜线杆生产发展前景目前我国工业总量已达相当水平,且在不断增长,与电线电缆关联的机械,电子,信息,汽车,通讯,运输,轻工等工业的不断增长,促进了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了电线电缆企业对铜线杆的需求.随着我国加入WTO,有很多理由相信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越来越快,电线电缆企业对铜线杆的需求越来越大:①我国加入WTO,电信工业的高速发展,势必带来通讯电缆用量的不断增加;②我国西部大开发将极大的刺激电线电缆的发展;③汽车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专用线和漆包线用量将有所增加;④今后我国将加大水利,铁路的建设,随着电气化铁路线长度的增加和机动车辆大量改造,这就使铜合金用电车线,机动车辆用电线大大增加;⑤城乡电网改造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必然带来铜线缆消费水平的提高;⑥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发展很快,根据“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建筑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消费热点和经济 增长点,因此,建筑用铜导线市场比较乐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内铜线材工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化配置生产要素,调整产品结构将尤其重要.用铸锭热轧法生产的黑铜线杆,由于对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质量差,能耗高,国家已要求在2000年底全部淘汰“黑杆”生产工艺和设备.这种政策有利于铜加工业,特别是线材加工业的发展,并将给光亮铜线杆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铜线杆的后续对铜线杆的质量要求将越来越高.汽车用电线,电脑连接线,仪器连接线和电磁线等由于其直径较小,对铜线杆的综合性能要求较高,上引法生产的铜线杆硬度大,拉丝过程中断线频繁,而连铸连轧铜线杆较软,无需中间退火即可进行多道次拉伸加工且能满足多头拉丝机对原料的要求.因此,从电线工业拉丝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发展趋势来看,连铸连轧铜线杆市场前景广阔.

第三篇:锚杆

锚杆

锚杆一般适用于矿山巷道、桥梁隧道、轨道护坡等的加强支护,一般锚杆孔是利用锚杆钻机来钻孔,然后放上适当的锚固剂(树脂药卷),然后利用锚杆钻机等工具将锚杆钻进锚杆孔对锚固剂进行搅拌锚固,然后再利用锚杆钻机等工具对其进行螺母安装;

锚杆概述

右旋锚杆,全称等强螺纹钢式树脂锚杆,(fully ribbed bars)由右(或左)旋精轧螺纹钢制成,螺纹连续,全长可上螺母。与锚盘螺母配合使用与巷道支护。该锚杆是反麻花锚杆的换代产品,性能优越。

锚杆技术特征

锚杆按照直径来分类,一般最常用的有:16mm,18mm,20mm,22mm;锚杆杆体能实现与锚孔直径、树脂药巻直径的最佳匹配,具有锚力强、延伸率高、安全可靠、优质低耗、使用方便等特点。

锚杆材质说明:高强度锚杆原材料采用延伸率不低于15%,屈服强度不低于335MPa,破断强度不低于490MPa,材质为20MnSi的钢材经热扎而成,抗压分别为20吨至50吨,Φ18至 Φ22的杆体直线度公差≤2mm/m,Φ16的杆体直线公差小于4mm/m。杆体尾部螺线承载力应不小于杆体母材破断力的75%.锚杆安装使用方法

锚杆一般适用于矿山巷道、桥梁隧道、轨道护坡等的加强支护,一般锚杆孔是利用锚杆钻机来钻孔,然后放上适当的锚固剂(树脂药卷),然后利用锚杆钻机等工具将锚杆钻进锚杆孔对锚固剂进行搅拌锚固,然后再利用锚杆钻机等工具对其进行螺母安装; 锚杆技术参数

材质 HRB335 强度规格Φ16 屈服强度(MPa)≥335 抗拉强度(MPa)≥490 延伸度(%)≥16 破断载荷(KN/M)≥100 理论质量(KG/M)1.58 强度规格Φ18 屈服强度(MPa)≥335 抗拉强度(MPa)≥490 延伸度(%)≥16 破断载荷(KN/M)≥126 理论质量(KG/M)2.00 强度规格Φ20 屈服强度(MPa)≥335 抗拉强度(MPa)≥490 延伸度(%)≥16 破断载荷(KN/M)≥156 理论质量(KG/M)2.47 强度规格Φ22 屈服强度(MPa)≥335 抗拉强度(MPa)≥490 延伸度(%)≥16 破断载荷(KN/M)≥189 理论质量(KG/M)2.98 锚杆适用条件

1、依据设计要求确定锚杆孔位,用凿眼机、锚杆钻机或煤电钻打眼,深度比锚杆长度短80-100mm。

2、用压风管伸入眼底,通过压缩空气,将孔内的岩粉吹净。

3、钻孔直径要求比锚杆直径大6-12mm。

4、用锚杆将药卷送入眼底,启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按树脂锚固定剂要求严格控制搅拌时间。

5、达到固化时间后,套上托盘、拧紧螺母。

第四篇:锚杆

附件2:

斜沟矿煤巷锚杆支护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加大井下巷道锚杆支护力度,扩大其使用范围,降低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并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特制定本办法,望有关单位自接文之日起遵照执行。

一、锚杆支护材料

设计选用的煤巷锚杆支护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并具有产品合格证。锚杆(锚索)杆体及其附件、其它组合构件等的力学性能应相互匹配。

1.金属杆体、托板、螺母应符合MT146.2-2002的规定。

2.树脂锚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体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3.树脂锚固剂应符合MT146.1-2002的有关规定。锚固剂生产厂家应提供质量合格证。

4.钢带的选用应根据巷道具体情况选用不同型号和规格,钢带材料抗拉强度应不低于375MPa。

5.锚索用钢绞线应符合GB/T5224-2003的规定;应优先选用抗拉强度等级不低于1860MPa,延伸率不小于3.5%,直径不小于15.2mm的钢绞线。与钢绞线配套的锚具应符合GB/T14370-2000的规定。

6.锚索托板的承载力应符合MT/T942-2005的要求。

测科人员绘制钻孔柱状图一式两份,报生产技术科和地质中心。如发现地质条件变化时,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和生产管理部门,及时采取相应支护技术措施。

5.巷道锚杆、锚索应紧跟迎头施工,打一个眼,锚一根锚杆、锚索,防止顶板离层破坏,以保持顶板的完整性。

6.锚杆施工应严格执行作业规程规定,每根锚杆都必须用风动扳手紧固,并用力矩扳手检测其预紧力: M20左旋螺纹钢锚杆为120N.M,玻璃钢锚杆为70N.M。

7.对施工队组的锚杆杆体、螺母、托板松动,托板不贴紧壁面,每发现1根罚款50元。使用钢带时,钢带必须密贴壁面,未接触部位必须楔紧,有一处不符,罚款20元。钢带两端必须密贴锚杆杆体,否则有一处不合格罚款20元。铺铁丝网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作业规程规定,网间压茬不小于200mm,连接压茬好,发现一处不合格罚款20元。

8.锚杆密度不能随意增大或放小,锚杆间、排距误差必须控制在-100~+100mm之间,有一处不合格罚款50元。锚杆孔深度误差要控制在0~+50mm之间,施工队组必须在钻杆上明确标记钻孔深度,矿抽检人员随时抽检钻杆标记,没有标记,发现一次罚款50元。现场实查钻孔深度,发现一次不符合规定要求,罚款50元,并责令立即补打。锚杆角度必须符合规程规定,有一根不符,罚款10元。锚杆外露长度不符合要求发现一根罚款20 元。

9.锚索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规程规定要求,发现一处不符合规定,罚款50元。锚索外露长度(露出锁具)必须≥

18.对锚杆支护的巷道进行定期检查,对顶板、煤帮失效的锚杆应及时补打。

19.锚杆安装前,应检查树脂锚固剂性状,严禁使用过期、硬结、破裂等变质失效的锚固剂。

20.安装时应先用杆体量测孔深和孔直度符合规定要求后,再将相应规格的锚固剂依凝胶速度的快慢,按先快后慢的顺序依次放入钻孔中,并用杆体将锚固剂缓推至孔底;然后用搅拌机具顺时针搅拌,先匀速搅拌时间约:10-15秒,推进到快速锚固剂时,搅拌15-20秒推到孔底,总搅拌时间25-35秒。

21.搅拌完成后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杆体发生位移和转动,5分钟后,用气动扳手进行紧固。托板应紧贴岩壁面,螺母安装必须达到规定扭矩,锚固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22.安装树脂锚杆时,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的顺序和数量在锚杆孔中放臵锚固剂。因锚固剂数量不够导致锚固强度未达到强度时,以严重“三违”论处,当旬质量等级考核为等外品。

23.钻孔直径、锚杆直径和树脂锚固剂直径应合理匹配,钻孔直径和锚杆杆体直径之差应为6mm~10mm,钻孔直径与树脂锚固剂直径之差应为4mm~8mm。锚杆杆体直径为20mm时,配一卷MSCK2380和一卷MSZ2380的药卷,钻头应选用直径为28mm;锚杆杆体直径为22mm时,配一卷MSCK2380和一卷MSZ2380的药卷,钻头应选用直径为30mm;锚索配一卷MSCK2380和两卷MSZ2380的药卷。

款50元,并立即补打,否则停产整顿。

5、煤巷锚杆支护的巷道,必须安设顶板离层仪和锚杆锚索液压测力计,8#煤层、13#煤层规定每施工50米安设一套顶板离层指示仪、一个锚杆液压测力计和一个锚索液压测力计,遇顶板特殊地段,缩小间距为30米。负责使用巷道的单位,必须保证顶板离层仪正常使用,发现一个不能正常使用,对使用单位罚款500元。

6、当设计变更或支护材料变更时,应做相应的拉拔试验。

(三)锚杆螺母扭矩应符合要求, 采用扭矩扳手,每小班逐根进行螺母扭矩的检验.每个螺母拧紧力矩应符合要求。

(四)当出现围岩移近速度急剧增加或锚杆、锚索锚固力急剧增大时,队组必须停止生产、撤出人员并汇报有关领导,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恢复生产。

第五篇:杆杆酒[模版]

杆杆酒

“杆杆酒”采用玉米、高粱和荞子酿制,制作方法是将原料粗磨之后,加水蒸熟,然后倒出,凉于簸箕内,待温度适当后抖以荞壳,并加酒曲搅拌,在簸箕内封闭发酵。经过30几个小时后就可放入木桶或坛子之内,并用泥土将桶口封死放置起来,泡水酒就会逐渐酿成。半个月时间即可开封启用,放上两三个月后启用酒味更佳。

饮用方法

开用时,加足冷开水,再放上一两个小时就可饮用。饮用时需插若干麻管或竹管,直接用嘴吸插管来饮酒。据说这种酒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口感纯厚。

饮用习俗

“火木哪觉依,尼木吱基依”,是彝族一句谚语,译成汉语便是“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

彝族喜欢饮酒,“有酒便是宴”已成习惯。饮酒时不分场合地点,也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所以也称作“转转酒”。彝家历来好客,劝酒一片真诚,他们说:“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了的酒!”

逢年过节,各家各户的阿妹子会捧出一坛自家酿的美酒放在门前,插上几枝锦竹杆或麦杆,凡从门口路过的人,都会被热情相邀,用杆杆咂吸几口。

彝族认为“无酒不成席”。远方的贵客来了,主人会用杀牛、宰羊、宰猪等不同档次招待,但无论招待任何客人,酒是必不可少之物,否则一切招待都会不尽人意。其实酒已经渗透到凉山彝族生活的方方面面。过年过节要饮酒,如果没有喝酒就等于没有过年;亲朋聚会要饮酒,没有酒似乎难以凝集大家的情感,婚嫁要喝喜酒,丧事要喝丧酒,庆祝丰收、调解纠纷都要喝酒。

酒是凉山彝族人心目中最贵重的礼物,走亲访友以酒为馈赠之礼,特别是晚辈到长辈家,不带上酒就是不懂规矩,参加婚礼送酒表示祝贺,参加丧礼送酒表示悼念,祭祀祖先用酒表示尊敬,祈求护佑。彝族的饮酒习俗还体现出该民族的伦理道德。招待客人时,主人家的长者拿出酒坛,让年轻的男子双手端着酒碗,从客人的长老开始,论资排辈,依次敬酒。如果人与人之间发生了矛盾,只要有一方买酒表示歉意,或者中间人买酒相约调解,便会“化干戈为玉帛”,一切不快或误解都会烟消云散。缔结盟约、订立婚姻等只要喝了酒就不能反悔。彝族人相处相待的礼仪、尊***俗和重守信约的品德全体现在酒文化中。

彝人的酒,最有特色最有品牌的要数杆杆酒。杆杆酒又称泡水酒,是彝人逢年过节用的敬奉祖灵或婚嫁喜庆招待宾客的佳品。这种酒主要用玉米、高粱、荞子酿制而成。独特的酿制方法造就了其特有的味道。杆杆酒的饮法则更是一道风景线,饮前在坛中插入一根或几根弓形的竹管,人们就可以直接通过管子啜饮,一个接一个,一轮又一轮。

总之,纵观凉山彝族饮食的历史文化,几千年沿袭下来而经久不衰的饮食礼仪,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且饱含彝族人民对饮食文化的发明和创造。凉山彝族的饮食民俗,是凉山彝族人民劳动的结晶,是凉山彝族历史和文化的体现,是凉山彝族智慧的闪光。还有两个

四川彝族苦荞酒:彝族在解放前没有专门的酿酒作坊,民间广大奴隶群众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可用来酿酒,能够酿酒的是奴隶主或较富裕的“劳动者”(阶级成分)家庭。酿酒原料主要是苦荞(一种有清苦昧的荞麦)、玉米或土豆。先将酿酒用具全部洗净,不能有一点油星,再把苦荞以木甑蒸至半熟,晾温拌酒曲,装进发酵桶里。冬天为保持室温,需不断生火,促其发酵,待酒香四溢时,插管于发酵桶底的孔中,引流出酒液,第一杯敬神灵,第二杯献长者,尔后其他人方可饮用。因以苦荞为原料酿制而得名。苦荞是凉山半高寒山区的特产。彝族把用玉米、高梁和少量苦荞作原料酿制的酒叫泡水酒。现在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民间多饮外来的白酒和啤酒。

凉山魂”产于南方丝绸之路的古驿站海棠古镇,由于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和水质,以优质“黑苦荞”为原料生产出的黑苦荞白酒具有清香爽口、回味悠长的特点,饮用过后不上头。

黑苦荞麦属蓼科双子叶植物,俗称黑苦荞,学名鞑靼荞麦().黑苦荞麦喜凉爽,耐瘠薄,多生长在海拔1700米以上高寒山区,无化肥、农药及工业“三废”污染,籽粒供食用。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山区,我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黑苦荞麦的主要产区和起源地之一。主居大山的彝族同胞长期以黑苦荞麦为主食。身体健壮,肌肤红润,视力好,抵抗力强。中国<<本草纲目>>记载:黑苦荞麦性味苦、平、寒、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

甘洛凉山魂酒业有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秉承传统工艺,运用现代科技,集多年酿酒之经验,博采众长,经过广大技术人员精心研制,潜心攻关,终于勾兑调制出具有民族特色,在酒类行业一枝独秀的“凉山魂”黑苦荞白酒。该酒口味醇和调谐、绵甜净爽、回味悠长,饮用后不上头。一经上市,便赢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和厚爱。凡品尝过“凉山魂”黑苦荞白酒的各界人士无不众口称誉。

公司在选料、加工酿造和调制等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认真对待,精益求精。原酒一经出产,立即装坛储藏一年以上,再进行化验、检测及精心勾兑调制灌装。在灌装过程中,层层把关,一丝不苟。经过一道道严格细致的检测后,方允许走出车间,成为人们宴请宾客,馈赠亲友的佳品。

凉山苦荞麦种植者绝大多数是高二半山区的广大贫困彝族群众,苦荞不但是他们不可替代的粮食作物和牲畜饲料,而且是经济收入的基本来源和重要支柱,所以,发展苦荞产业对带动和促进凉山高二半山区彝族农民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苦荞产量低,但苦荞麦稍加投入和技术改进,产量就可增长50%以上,翻一番也是完全可能的,增长潜力十分巨大,这是目前其它任何一种农作物无法企及的。

凉山苦荞麦也是该州粮食作物中近年来价格增长最快的品种,不到10年时间,苦荞麦价格每公斤从0.6元增长到现在的近4元,增长了5-6倍多,这也是同期任何一种粮食作物无法达到的,而且随着加工扩大、企业发展和市场拓展,其价格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另外,苦荞麦省工省时,成本低廉,耐瘠耐寒,这也同样是任何一种粮食和经济作物无法相比的。

“如果我们加大投入、加强指导、加深开发、加快发展,使苦荞麦平均亩产达到200多公斤,价格增加到6-8元,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都是高二半山区农业最为明显、最为突出的。”

王正介绍说,目前凉山最大的农业产业是烤烟和经济作物,总产值分别在20亿元左右,而苦荞麦产业总产值完全可能力争在5年内达到40-50亿元,成为凉山农业产业化中名副其实、无可争议的“龙头”,而且是全世界的“龙头”。从发展前景上看,苦荞麦也是目前凉山农业中加工企业最多、加工规模最大、开发程度最高、系列产品最全、产业链条最长、市场开发最深、销售范围最广、竞争能力最强、市场前景最好的产业。

目前凉山苦荞加工企业已发展到近40家,已有条件确立世界苦荞行业的领军和主导地位。

现在,环太公司、正中公司已经成为全国苦荞业界居于第一和第二位置的加工企业,也理所当然地是世界第一和第二苦荞加工企业。

因此,苦荞麦是凉山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最有特色、最有优势、最有基础、最有条件、最有市场竞争能力、最有发展空间的世界级领先优势产业,真正能够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人优我特”的突出特点和明显优势。王正认为,作为全国和世界最有优势的苦荞麦主产区,凉山人有必要、有条件、有能力、有责任把凉山发展成为世界级的苦荞麦种植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加工中心和市场中心,成为 “世界苦荞之都”。四位一体显威力

苦荞产品年销售额超5亿元

大凉山苦荞产业链条完整,集种植、科技、品牌、加工“四位一体”。【种植】

大凉山苦荞产业在作物布局中主要有2大区域:

高山苦荞麦生产区:以盐源、昭觉、布拖、美姑、金阳、喜德等县海拔2000米以上山区为主,常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150公斤左右,实行绿肥—苦荞—绿肥—马铃薯(玉米)轮作制度,一般春荞于4月上旬至5月上旬,夏荞在6月中下旬播种,8至9月收获。

二半山以下秋荞生产区:在无霜期较长、人均土地较少而耕作较为精细的农业区,苦荞作为填闲复播作物,在豆类、烤烟、马铃薯、早玉米收获后填闲种植。一般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播种,11月中下旬早霜来临前收获。常年种植面积50万亩,平均亩产100公斤左右。【科技】

近年来,凉山大力实施“荞麦优质增效工程”等科技项目,为苦荞麦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项目支撑,取得了明显效果。

加强品种培育。由西昌农科所和西昌学院先后选育成了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川荞系列”和“西荞系列”品种,并提出了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制定地方标准。2003年制定颁布了《无公害荞麦生产技术规程》DB5134/T13-2003;2006年首次制定发布彝文版《优质苦荞麦生产技术规程》和《苦荞麦》两项农业地方标准;2008年制定颁布了《苦荞麦生产技术规程》DB51/T812-2008。

开展高产创建。2008年以来按“100亩核心攻关、1000亩展示示范、10000亩高产创建”的模式,集中创建万亩示范区,荞麦平均亩产春荞达到200公斤以上,秋荞达到150公斤以上。

另外,编制了《凉山州优质荞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和《凉山州特色荞麦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以绿色农产品生产为目标,推广省工节本降耗增效技术。【加工】

1987年,四川省科协在北京组织召开成果鉴定会正式确认苦荞麦是集营养、保健、医疗于一体的天然绿色健康食品。r /> 随后,这个从1984年开始的研究成果在凉山促成了2个苦荞麦加工厂,分别是建于西昌的凉山州苦荞粉厂和建于凉山州昭觉县的格萝蒙荞粉厂,生产的产品主要有苦荞麦营养粉、疗效粉。从1985年至1995年的10年间,市场上销售的苦荞麦产品只有苦荞麦的初加工产品——苦荞麦粉。

从1995年至2005年的10年是凉山苦荞麦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苦荞麦产品受到市场青睐的重要时期。

现在,在凉山境内从事苦荞麦产品开发生产的企业已有近40家,涌现出了“环太”、“西部村寨”、“惠乔”、“航飞”、“安喜”、“三匠”、“彝家山寨”、“邛都”、“山瑞”、“阳光尚品”、“红荞地”、“邛池”等著名商标和品牌。

这些企业生产的苦荞麦产品有苦荞茶、苦荞粉、苦荞方便食品、芦丁香菜、苦荞生粉、苦荞麦日用品等6大系列,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凉山苦荞麦产业。

如今,苦荞麦产业已经成为凉山加工企业最多、加工规模最大、开发程度最高、系列产品最全、产业链条最长、市场开发最深的农产品加工行业。【品牌】

积极实施优质品牌战略。近年来,凉山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打造品牌,切实做好品牌推介宣传工作,积极组团参加农博会、农交会、西博会、展销周等各种推介会、洽谈会和展销会,通过搭建平台、提供窗口,提高凉山苦荞的品牌效应和知名度。

积极推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申报认证。目前,凉山的昭觉县、美姑县、越西县、布拖县、普格县已获得“四川省无公害荞麦生产基地证书”,环太公司、正中公司已经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转换认证。

积极申报凉山苦荞麦地理标志保护。凉山苦荞麦于2010年10月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甘洛县取得“中国黑苦荞之乡”地理标志。环太公司、彝家山寨公司获得“四川省著名商标”,正中公司、三匠公司获得“四川名牌产品”称号。【市场】

近年来,全国苦荞市场发展迅猛,对苦荞产品的需求量每年成倍增长,供不应求。欧美、日韩等地区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荞麦,特别是日本每年销售量11万吨以上,而国内自产荞麦仅2万吨左右,中国荞麦在日本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在日本荞麦食品被视为高级食品,一袋400克荞麦粉售价合人民币50多元。但中国出口的多为荞麦原料,只有少量初级加工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不高。

凉山的苦荞产品行销全国内地和港澳市场,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加拿大及欧盟,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